当前位置:首页>教案>中班游戏教案照镜子(实用17篇)

中班游戏教案照镜子(实用17篇)

时间:2024-03-18 17:32:08 作者:MJ笔神

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中班教案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促进教师们的教学创新。

中班游戏教案照镜子

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在照镜子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从中发展幼儿的语言,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激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照镜子游戏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引导幼儿了解镜子的种类,在教师助下尝试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6、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7、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重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从照镜子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平面镜、哈哈镜等各类镜子若干。

一、导入:

1、出示谜语:“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你问它是谁,它说你知道。”

2、让幼儿猜出谜底。

3、由谜底引出活动内容。

二、探索与发现:

1、为幼儿提供平面镜、三棱镜、哈哈镜、u形镜等各种不同类型的镜子,让幼儿自由照镜子。

2、幼儿观察照镜子时产生的各种有趣的现象,比比谁的发现多。

3、引导幼儿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

三、讨论:

2、你发现了什么?

3、镜子是用什么做成的`?

4、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

四、小游戏:

1、不转身可以看见你。幼儿用镜子自照身后,说出身后站的人或物品。

2、镜子光照到你。指导幼儿在阳光下,让镜子的光照到自己选定的伙伴身上。(提醒幼儿不要让光射到别人的眼睛里。)。

五、活动延伸:

除了在镜子里,我们还可以在哪里看到自己?(如:照片、玻璃、水盆里……)。

照镜子是一项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照镜子时产生的各种有趣的现象极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认真观察,从而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时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并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这个设计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为宗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贯穿始终,极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开心地玩,快乐地学。

中班游戏教案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本事,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主角,与同伴进取交往,友好合作。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资料。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师说。

“今日我们来玩主角游戏,这些玩具能够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师幼一齐回忆上次游戏情景,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

游戏中改善。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主角,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主角,在教师的提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景。

中班游戏教案

1.探索用不一样的方法使气球鼓起来。

2.尝试气球的多种玩法,感受游戏的欢乐。

课件、气球若干、打气筒。

(一)引起兴趣,引发讨论。

1.游戏:猜猜是什么。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气球?

(二)尝试:让气球鼓起来。

1.今日教师带来了很多气球,想玩吗?此刻能玩吗?为什么?

2.讨论:怎样让气球鼓起来?

3.幼儿尝试,寻找让气球鼓起来的办法。

4.经验交流。

你用什么方法让气球鼓起来的?这些办法中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

(三)玩气球(.),体验欢乐。

1.幼儿分散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2.提出要求:玩时不能用手碰气球,有什么办法不让气球掉下来?

3.幼儿再次分散玩气球。

(四)延伸活动:

这是什么?想想用丝巾帮忙怎样让气球不落下来?

听课收获:

活动是在蒋教师与孩子们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中拉开序幕的。由于孩子们上了一天的活动,已经有些累了,可是经过蒋教师一个小小的游戏,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孩子们活动的进取性也很快被调到起来了。这种开场白很利于孩子和教师放松心境,为接下来活动中进取的思考和大胆的发言奠定了基础。

纵观整个活动,虽然与教案上预设的有些不一样,可是幼儿在活动中的欢乐是无法忽视的。同时,蒋教师在活动中每一个点开展的都很扎实,都很注重让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与表达,并都是以一种游戏、聊天的形式和孩子们讨论着气球。如在出示气球的时候,蒋教师以“能捏在手心里、装在口袋里的,猜猜会是什么礼物”聊天似的和孩子讨论着气球的用处,怎样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等等。而异常难能可贵的是,蒋教师并没有因为是应对那么多人的公开教学而放任孩子的所言所行,而是巧妙的进行了疏导。如科学家都是经过详细的思考之后,才会说出他的答案,意在告诉孩子要先思考,而不要先随口说,以防妨碍他人;再如亲切的抱住爱冲在前面,喜欢“抢”的孩子,帮忙他学会谦让……这些,让我们看到了如何在团体教学中真正做到关注个别孩子的成长,有效地做好个别教育。

最终,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蒋教师在活动中并不是要教给孩子什么知识,而是更重视在整个过程中学习方法、社会情感、交往本事的获得。同时,任何时候都要将孩子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孩子在活动中的任何表现都是正常的,关键是看教师怎样因势利导,去顺应不一样个体的不一样反应。我想这些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更重要的东西。

中班健康照镜子教案

1.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2.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1.小镜。

2.幼儿用书。

欣赏故事《照镜子》,引导幼儿讨论。

2.教师:外出前小朋友应该做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外出前要主动检查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

1.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要把衣帽穿戴整齐?引导幼儿讨论衣帽穿戴整齐的好处,如别人看了感到愉悦,自己穿着感觉舒服等。

2.教师:平时小朋友穿衣服,戴帽子经常出现什么问题?可请幼儿上前模仿衣服没有穿戴好的样子。

3.教师:怎样做能把衣服穿整齐?如穿好衣服后照一照镜子,如果没有镜子,可以请别人帮助看一看。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查一下扣子是否对齐了,衣领是否翻好了。

3.听儿歌做整理衣服的练习。

1.幼儿自由结对,面对面站好,一个人扮镜子,一个人为照镜子的人,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两个幼儿动作要相同。

2.幼儿互换角色再次练习照镜子整理衣服的动作。

3.请每个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头发、衣服是否收拾得整齐。

照镜子中班教案

1、萌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引导幼儿了解镜子的种类,在教师帮助下尝试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平面镜、哈哈镜等各类镜子若干。

1、导入部分:猜谜语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你问它是谁,它说你知道。

2、探索与发现。为幼儿提供平面镜、三棱镜、哈哈镜、u形镜等,让幼儿自由的照镜子,观察各种有趣的现象,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

3、讨论:你是怎样照镜的?你发现了什么?镜子使用什么做成的?你还见过什么镜子?引导幼儿了解镜子的种类既简单的发展史。

4、小游戏。

(1)不转身可以看见你。用镜自照身后,说出身后站的人或物品。

(2)镜子反光照到你。引导幼儿在阳光下,让镜子的反光照到自己选定的伙伴身上。(提醒幼儿不要让光反射到别人的眼睛里。)。

(3)两面镜子看小鱼。你从镜子里发现了什么?怎样摆放从镜子里看到的小鱼多?

1、课后延伸:除了在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还可以在哪里看到自己(如:照片玻璃,雨后有积水的地面等等)。

2、让幼画自画像。

照镜子是一项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照镜子时产生的各种有趣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认真观察,从而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时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并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这个设计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中班健康教案:照镜子

1.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2.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1.每个幼儿准备1面小镜子。

2.幼儿用书。

(一)开始部分:

欣赏故事《照镜子》,引导幼儿讨论。

2.教师:外出前小朋友应该做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外出前要主动检查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要把衣帽穿戴整齐?引导幼儿讨论衣帽穿戴整齐的好处,如别人看了感到愉悦,自己穿着感觉舒服等。

2.教师:平时小朋友穿衣服,戴帽子经常出现什么问题?可请幼儿上前模仿衣服没有穿戴好的样子。

3.教师:怎样做能把衣服穿整齐?如穿好衣服后照一照镜子,如果没有镜子,可以请别人帮助看一看。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查一下扣子是否对齐了,衣领是否翻好了。

4.听儿歌做整理衣服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1.幼儿自由结对,面对面站好,一个人扮镜子,一个人为照镜子的人,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两个幼儿动作要相同。

2.幼儿互换角色再次练习照镜子整理衣服的动作。

3.请每个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头发、衣服是否收拾得整齐。

中班游戏教案

1.在学习插会各种亭子、房子、树等基础上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学习建构公园。

2.发展观察力、动手操作本事、创造力和相互协作本事。

1.引导幼儿参观公园,观察公园的各种建筑和景观。

2.在区域活动复习巩固原先的基础插法。

3.课件:美丽的公园。

4.拱桥范例。

1.观看课件:美丽的公园。

2.教师示范拱桥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照镜子》中班教案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生动有趣的情境,并尝试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歌曲。

2.在“帮助小猫变干净”的歌曲情境中,通过与教师扮演的小猫、ppt中的小猫的互动游戏反复学唱歌曲,并知道在尾奏部分创编洗漱动作,从而获得歌唱带来的快乐体验。

3.体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知道要养成勤洗脸、勤洗澡、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1.小猫头饰一个、服装(涂上颜料块的黄色雨衣一件);

2.洗漱工具三种:毛巾、梳子、沐浴海绵;

3.教师穿上涂有颜料色块的黄色雨衣、头发上挂上了树叶、脸上涂上咖啡色颜料,装扮成一只脏兮兮的小猫。

4.钢琴伴奏、ppt。

1.教师扮演脏小猫,引导幼儿进入“脏小猫照镜子”的故事情境。

教师介绍自己:“你们好!我是小花猫,我最喜欢在泥坑里滚来滚去,在草丛里钻来钻去。但我不喜欢洗脸了,因为那太麻烦啦!”接着教师指着镜子:“这是什么呀?”(镜子)“真好玩,让我来瞧一瞧!”

2.教师范唱歌曲3遍,激发幼儿“帮助脏小猫”的欲望。

教师通过范唱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熟悉难点歌词“气得胡子翘”、“左照照”、“右照照”,并引导幼儿在倾听中观察“脏小猫”脏的部位。

(1)教师清唱1,提问:“噢,怎么那么脏,气得我胡子都怎么样了?”(胡子翘)小朋友们,你们说是镜子脏还是我脏呀!”(幼儿比较猜测)“这次我得仔细照一照!”

(2)教师加动作范唱2,得出结论:“啊呀真的是我脏呢!这次请你们和我一起照镜子,帮我看看我哪里脏好吗?那我们怎么照镜子呢?”(左照照、右照照)。

(3)教师加动作范唱3,提问:”我哪里脏呢?(幼儿指脏地方)”

3.在“帮脏小猫洗漱”的互动游戏情境下,幼儿尝试跟唱歌曲。

(1)教师继续扮演脏小猫,提问:“我这么脏,请你们帮帮我,好吗?”“这是猫妈妈的`工具箱,里面有很多清洁工具,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毛巾’、‘洗澡海绵’、‘梳子’,我们可以怎么使用这些工具呢?”师幼共同商讨工具使用的方法和相对应的洗漱部位,为后面互动游戏做铺垫。

(2)幼儿尝试跟唱歌曲第1遍,个别幼儿选择一个清洁工具与教师互动游戏。教师在歌曲尾奏部分邀请个别幼儿与自己互动游戏,引导幼儿知道在教师说“请你帮帮我”的时候要去选择一个清洁工具在教师(“脏小猫”)的身上洗漱。

(3)幼儿继续边跟唱边律动2-3遍,教师在歌曲尾奏部分轮流邀请个别幼儿与自己互动游戏直至小猫变干净,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和练习歌唱。

4.在“帮助其他脏小猫洗漱”的情境下,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播放ppt,引出其他脏小猫,激发幼儿帮助其他小猫的欲望,教师:“看,我的弟弟妹妹和我一样不爱洗脸洗澡,浑身脏兮兮的,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帮助他们吗?”“他们哪里脏?”(脸上、身上、牙齿)“可以用哪些工具呢?”(突出牙刷)。

(2)师幼共同完整演唱2遍,并在尾奏部分模仿使用各种清洁工具洗漱的动作,直至ppt中的小猫变干净。

5.师幼共同约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不爱洗脸洗澡的习惯,好吗?”“我们要养成一个勤洗澡、勤洗脸的好习惯!”“这个小镜子我就送给你们,每天都去照一照,如果发现哪里脏就快去洗洗,好吗?”

中班健康教案《照镜子》

1.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2.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1.小镜。

2.幼儿用书。

2.教师:外出前小朋友应该做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外出前要主动检查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

1.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要把衣帽穿戴整齐?引导幼儿讨论衣帽穿戴整齐的好处,如别人看了感到愉悦,自己穿着感觉舒服等。

2.教师:平时小朋友穿衣服,戴帽子经常出现什么问题?可请幼儿上前模仿衣服没有穿戴好的样子。

3.教师:怎样做能把衣服穿整齐?如穿好衣服后照一照镜子,如果没有镜子,可以请别人帮助看一看。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查一下扣子是否对齐了,衣领是否翻好了。

3.听儿歌做整理衣服的练习。

1.幼儿自由结对,面对面站好,一个人扮镜子,一个人为照镜子的人,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两个幼儿动作要相同。

2.幼儿互换角色再次练习照镜子整理衣服的动作。

3.请每个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头发、衣服是否收拾得整齐。

《照镜子》中班教案

1、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2、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一)开始部分:

欣赏故事《照镜子》,引导幼儿讨论。

2、教师:外出前小朋友应该做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外出前要主动检查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要把衣帽穿戴整齐?引导幼儿讨论衣帽穿戴整齐的好处,如别人看了感到愉悦,自己穿着感觉舒服等。

2、教师:平时小朋友穿衣服,戴帽子经常出现什么问题?可请幼儿上前模仿衣服没有穿戴好的样子。

3、教师:怎样做能把衣服穿整齐?如穿好衣服后照一照镜子,如果没有镜子,可以请别人帮助看一看。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查一下扣子是否对齐了,衣领是否翻好了。

3、听儿歌做整理衣服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玩游戏"照镜子"

1、幼儿自由结对,面对面站好,一个人扮镜子,一个人为照镜子的人,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两个幼儿动作要相同。

2、幼儿互换角色再次练习照镜子整理衣服的动作。

3、请每个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头发、衣服是否收拾得整齐。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利用谈话导入,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儿歌的有趣,在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时,增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最后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让孩子了解了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从而培养了孩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中班照镜子教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中班科学照镜子教案

1、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平面镜的特性,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操作能力。

3、对镜子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平面镜、动物玩具、音乐。

各种透镜、面镜。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

2、请你找好朋友玩一玩照镜子的游戏。

3、小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1、幼儿分组探索。

2、小结。

1、第一次操作,发现动物数量的变化。

2、第二次操作,发现如何变化。

3、第三次操作,把两面镜子竖直面对面放,进行探索。

2、这些镜子也藏着许多秘密,我们在分区活动的时候再玩一玩,发现它们的秘密。

1、区活动时,继续探索平面镜的其他特性。

2、在区域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其他镜子的特性。

本课主要研究镜子,由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对探究活动有计划的进行组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照镜子》中班教案

4-5 岁左右的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有其显著的年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好动但还缺少技巧,特别爱游戏而问题不少,非常喜欢模仿,并且模仿出色,健康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等,本节课的儿歌虽然比较长,但是朗朗上口,在设计上我除了教学儿歌外还加上了肢体动作,这样孩子在动作的帮助下能很快记忆儿歌。

1、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在孩子会说出儿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月饼盒、水盆、杯子、凸凹面镜等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

2、问:摸上去感觉怎么样?你感觉它是什么?

3、出示实物

4、镜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呢?你还在那些地方见过镜子?

5、你还见过那些不一样的镜子?

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

1、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也可以当做镜子?

2、 请小朋友们到活动室里找一找。

3、 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当做镜子的?

4、 除了我们找到的还有没有?

三、学习儿歌

1、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

2、边做动作边说儿歌给孩子听。

3、带领幼儿说一遍。

4、集体说一遍。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利用谈话导入,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儿歌的有趣,在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时,增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最后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让孩子了解了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从而培养了孩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小班语言听说游戏照镜子教案

1.简单的方位知觉。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镜子、图片。

1.幼儿站在盥洗室的镜子前,幼儿边照镜子,边指认自己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2.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幼儿快速地在自己的脸上指点。

3.学说“眼睛在鼻子的上面、鼻子在中间、嘴巴在鼻子的下面”。

1.活动区周围可以布置幼儿的照片,让幼儿看看认认自己和同伴。

2.在活动中念儿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

3.活动后,可进行宝宝自己会整理的练习,感知简单的`归类。

附儿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鸽翔)。

宝宝有面小镜子,每天用它照自己,

小脸干净头发直,真是漂亮好孩子。

通过这次活动让进行说、听、演等多种方法,学生懂得关心照顾身边的人。

《照镜子》中班教案

1、了解镜子的特征,并能大胆的进行讲述。

2、尝试用各种的材料进行制作。

3、具有探索的欲望。

1、杯子、勺子、镜子、盆子、亮纸等。(能照出和不能照出影子的物体)。

2、剪刀、亮纸、硬纸板、装饰纸、透明胶等。

3、音乐,记录纸。

4、“镜子展览会”的字。

(一)、激发探索的欲望。

小朋友,我们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对着镜子洗脸,梳头。那么镜子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镜子还有什么物品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二)、探索镜子的秘密。

2、请你将可以照出自己影子的'物品记录下来。

3、幼儿自己进行探索,并进行记录,教师指导。

4、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展示自己的记录纸,共同讨论。

5、教师进行小结镜子的特点。

(三)共同讨论镜子的制作过程。

小朋友,你们知道镜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

(四)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教师介绍材料及制作的要求。

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请你想一想如果你要做一面镜子,你应该如何来选择材料?你还可以对镜子来进行设计,做的和别人不一样。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五)开展览会。

现在我们一起来开个镜子展览会,请已经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来介绍你是怎么做的?

(幼儿相互介绍,结束活动)。

教师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和课题设计本活动,并能准备较充足的操作材料供幼儿操作探索,让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的过程中了解镜子的影象问题,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建议:

1、让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时教师可用展示仪展示记录卡。

2、最后的制作活动有待于继续探讨。以便与前面的活动环节更好地整合!

中班照镜子教案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一次,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各区角中关于镜子方面的知识都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科学区中摆弄各种镜子(如小圆镜和三角柱镜子),观看各种会反射影像的物品(如饼干罐、铝箔纸、钢制品等),有的孩子在表演区中,给不同形象的.洋娃娃打扮一新,和她们一起照镜子,还有的孩子在图书区中,观看有关镜子方面的图书……,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探索镜子中的奥秘,我便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孩子们到镜子王国去寻找更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小班语言听说游戏照镜子教案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天、灵、捉、蜻蜓”等字音。

2、学说“xx,xx飞呀飞”的短句,进行简单的句式模仿。

3、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飞舞的蜻蜓教具一个。

1、边念游戏儿歌,边抖动飞舞的蜻蜓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学念游戏儿歌,重点练习发准“天、灵、捉、蜻蜓”等字音,让幼儿基本了解游戏的内容。

2、提出“怎样捉蜻蜓,用什么捉蜻蜓”等问题,启发幼儿采用用手掌做网,手指做蜻蜓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

3、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扮网的幼儿必须将手掌伸平,掌心向下。扮蜻蜓的幼儿必须将食指碰到渔网(即手掌)。游戏时,大家必须念儿歌。

(2)儿歌念完后,扮蜻蜓的幼儿要迅速缩回食指,扮网的幼儿捉蜻蜓。

(3)被捉住的幼儿必须说“xx,xx飞呀飞”的`短句,若回答正确,扮网的幼儿与此幼儿交换角色,大家一起玩“捉xx”的游戏。若同时抓住几位幼儿,可请一幼儿作为代表;若一位幼儿也捉住,游戏继续进行。

4、先组织幼儿讨论,丰富有关游戏的知识和经验。

幼儿用“xx,xx飞呀飞”的短句来表达。

接着教师扮网,请几位幼儿扮蜻蜓与教师玩游戏2~3遍。

5、先组织幼儿与旁边幼儿两两结对玩游戏,让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然后请一对幼儿上来表演一遍,教师针对游戏的情况给予简单的评价。最后,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先指定一幼儿扮网。游戏活动前,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协商及交往,使游戏活动开展的更加快乐。

附游戏儿歌。

捉蜻蜓。

天灵灵,地灵灵,

满天满地捉蜻蜓。

捉蜻蜓,捉蜻蜓,

捉到一只小蜻蜓。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
  • 03-18 下学期初中语文工作总结大全(16篇)
    学期工作总结帮助我将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梳理,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在下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路
  • 03-18 工商银行实习证明(优质18篇)
    实习证明的内容应该真实准确,能够客观地反映实习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实习证明,希望对大家写实习证明有所帮助。某某单位:兹证明____
  • 03-18 致米运动员的致辞(精选19篇)
    通过致辞,我们可以传递出对特定对象的祝福和希望,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关心。在这个光芒四射的时刻,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
  • 03-18 中班健康教案小鸡爱运动(优秀19篇)
    中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涵盖中班各个学科和领域的教学方案和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参考和使用。1、能为自己做简单的周运动计划
  • 03-18 撤销劳动仲裁申请协议书(优质21篇)
    申请事项:申请人申请撤回对被申请人因。申请撤回事由: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因纠纷一案向贵委提出仲裁申请,现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自行达成和解。鉴于上述原因,特向贵委申请撤回
  • 03-18 由于薪金原因选择辞职的辞职报告(优质19篇)
    辞职报告是个人与公司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它需要简洁明了地表达离职的意愿和原因。范文中的辞职报告体现了离职者的职业素养和对公司的尊重,值得借鉴和学习。
  • 03-18 小班教案看朋友(实用22篇)
    小班教案应该符合小班教学特点,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4.这些小班教案范文结合了实际教学经验和幼儿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愿意在集体
  • 03-18 小班安全教育的教案(模板17篇)
    小班教案的编写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接下来是一些小班教案的范文分享,希望可以对大家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 03-18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的教学设计(实用19篇)
    在学校里,我们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予你一定的启发。
  • 03-18 小学生自我介绍的演讲稿(汇总20篇)
    演讲稿可以帮助小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技巧。这些小学生演讲稿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可以让你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发现问题。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