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长春版八年级语文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弈喻(实用8篇)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弈喻(实用8篇)

时间:2023-10-13 04:28:42 作者:念青松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弈喻(实用8篇)

作为导游,我们需要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知识为游客呈现精彩的旅游体验。导游词要注意引导游客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景点的氛围和魅力之中。导游词的魅力在于能够将目的地的美景、历史和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以下是一些具有感染力的导游词示范。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篇一

弈喻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翻译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代替他下棋,认为他不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够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着看。

现在的读书人读古人的书,常常诋毁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能够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客观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闲暇,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篇二

一、导入

1.齐背《渔家傲》。

2.月,是一个充满感情和感动的意象,借月抒情的诗很多,你能说出几句吗?

参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并精通棋琴书画,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字子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遭受贬谪,经历十分坎坷,与此同时与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三、诵读

1.听范读,并进行朗读指导。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初步感知,理解诗意

1.解题: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翻译全词

参考: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五、赏析语句

(一)序言

提问:从词的序言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明确:“中秋”是作词的时间,“兼怀子由”是作词的目的。

(二)赏析词句

1.分别概括词的上阙和下阙的内容。

明确:

上阙: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徘徊。

下阙: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2.在词作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3.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

把酒问月,引出思念。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无眠”:因思念而难以成眠。

“何事长向别时圆”,从月圆想到人圆,再想到分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渴望团圆。

4.除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词人还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联系背景: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

明确: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5.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他政治上的失意?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

6.那作者是不是要远离官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不是,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所以说苏轼这首词中月亮代表了两种情感:思念和失意。

六、拓展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词。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轼

亲人--思念

政治--失意

雷真民

[《水调歌头》教案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篇三

1、了解作者,认识三峡。

2、掌握重点实词,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一、导入

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写了三峡的风光,请同学们齐声朗诵。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今天我们走进另一篇文章,来更细致地领略三峡的景色。

二、预习检测(3分钟)

1《三峡》选自。本文作者,他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

3、给下列字注音

阙嶂曦襄御泝湍啸属涧

三、自主探索(一)(8分钟)

默读课文,结合文__释,解释下列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于,在

略无阙处毫无

略无阙处通“缺”缺口

重岩叠嶂像屏障似的高山

自非如果

亭午夜分正午

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冲上山陵

或王命急宣有时

虽乘奔御风即使

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御:驾

不以疾也不如

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其间飞流冲荡

良多趣味实在

林寒涧肃寂静

属引凄异连接不断

自主探索(二):(10分钟)

边读课文边结合课__释及手头工具书独立疏通课文大意。无法解决的问题,画出注明。

翻译方法指导: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重重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山峰和怪柏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合作探究:(8分钟)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三峡连绵不断的山势和三峡的水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再现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

五、当堂检测(10分钟)

1、解释下列词语:

略无阙处沿泝阻绝

乘奔御风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晴初霜旦

2、翻译下列句子: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抽查清

抽查清:

每组的3号同学给组长翻译第二段。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篇四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欣赏诗歌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宁静致远的恬淡旷达。

教学重点: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欣赏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宁静致远的恬淡旷达。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归园田居》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但到渊明时,家境已经衰败,生活异常清贫。他自幼博览群书,早年有远大政治抱负,个性酷爱自由,不慕荣利,不满当时的腐败政治和门阀制度,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因此每次出仕的时间都不长,很快就回到日夜眷恋的故乡。29岁时第一次出任江州祭酒,后来又做过参军一类的小官。39岁时,生活艰辛,他躬耕陇亩,在亲友劝说下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天,县吏叫他束带迎接郡督邮,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即辞官归乡。陶潜晚年贫病交迫,甚至不免于乞食,但他高风亮节,不改“躬耕自资”的初衷。他在“偃卧瘠馁有日矣”,快要死的时候,仍然轻蔑地将江州刺史檀道济送的米肉“挥而去之”。

三、朗读诗歌

1.听范读,仿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3.齐读诗歌。

四、理顺文章大意

1.同桌互助,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解诗意。

参考: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五、整体感知

1.诗歌讲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早起除草,傍晚归家。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从诗句中,我们看到陶渊明怎样的特点?

明确:

不善于农耕。向往田园生活。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六、诗歌赏析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明确: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明确: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明确: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明确:点明主旨,表现了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七、拓展

赏析并积累: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八、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自主积累陶渊明诗歌名句。

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

陶渊明

豆--稀

晨--月

不足惜--愿无违

安贫乐道、淡泊名利

雷真民

[《诗歌二首》教案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篇五

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月亮有如此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诗人?诗人又在写月亮时寄托了哪些情感,让这个平凡的星球变得如此富有诗意?月亮究竟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点击“课堂探究”网页)

师:在中国众多文人中,苏轼是比较喜欢写月亮的,而且也写了许多和月亮有关的名篇。下面,我们先走进苏轼笔下的月亮,学习他的《水调歌头》。看看在这里,苏轼借助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下面大家齐读这首词,想想苏轼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月亮。(学生齐读全词)

师:苏轼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月亮?

生:中秋。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小序中有“丙辰中秋”。

师:(点击解析小序网页)苏轼写的是中秋的月亮,中秋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大家能注意到小序,不错,下面请齐读小序。(学生齐读小序)

生:小序中提到了“兼怀子由”,可见是怀念子由。

师:(点击怀子由

页)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老师这里举一个例子,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足以说明他们兄弟感情的深厚。这一点从他们诗文的往来可以看出。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而苏辙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有130首。难怪在月圆的中秋,苏轼渴望能和久别的弟弟团聚。

生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可以看出苏轼想念兄弟,怀念到难以入睡。

师:好,这个同学能抓住关键字回答问题。

生2:“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恨月亮为什么在人们分别的时候特别圆。因为月圆人团圆,圆圆的月亮勾起了他对弟弟的怀念。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都没有办法长圆,人其实也是这样的,悲欢离合都是人之常情,必须承认离别、不能相聚的现实。人生很难十全十美,总有不可填补的缺憾。从这句话中也可以感到他和弟弟的分离。

生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作者发出美好的祝愿,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团聚。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苏轼和他弟弟没有团聚。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通过对词的解读,发现苏轼在这一段里紧紧围绕月亮,借助月亮抒发了对弟弟的怀念。虽然,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最后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生:“兼怀子由”中的“兼”字。

师:这个“兼”字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苏轼写这首词除了怀念子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小序中也没有介绍,怎么办?下面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生:政治失意。

师:苏轼这种失意后郁闷的心情,以及对重新回到朝廷做官的渴望,表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句子上?下面请同学们先找出上阕描写到月亮的句子,注意结合注解。

生:“明月几时有”,“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等等都是写月亮。

师:把月亮代进去,依字面说说这段的意思。(学生简要翻译上阕的意思)

师:其实月亮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的意思,是什么?

生:朝廷。

师:把朝廷代进去,重新说说这段的意思。

生:不知道朝廷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年头,怎么样了?我想乘着风回到朝廷,又害怕朝廷太高太寒冷。

师:苏轼为什么要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生:因为苏轼虽然身处密州,但是心里仍然十分挂念朝廷的情况。

师:其实“今夕是何年”还有更深的含义。俗话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那么天上如果一年,人间起码要几百年,苏轼现在却问天上是几年了,可见他感觉自己在人间密州好像已经过了几百年。虽然他贬到密州不到两年,从中可见苏轼在密州的心情是多么郁闷。

师:归去,就是回家,朝廷是苏轼的家吗?怎么理解这个家?

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对朝廷的忠诚,朝廷虽然不是苏轼现实中的家,却是他的精神家园。

师:很好,其实中国文人往往把朝廷当作精神家园,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李白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师:朝廷怎么会寒冷,这里的寒冷怎么解释?

生:朝廷肯定不会寒冷,这里的寒冷应该是朝廷中复杂的政治斗争,让苏轼感到害怕心寒。

师:所以即使回到朝廷做官又能怎样?

生:起舞弄清影,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相伴,孤孤单单。还不如在人间密州来得逍遥。

师:苏轼借助月亮表达出他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不过,高高在上的月亮在苏轼的笔下,成了高高在上的朝廷,可望而不可即。

师:通过刚才的解读,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借助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生:月亮在苏轼的笔下代表两种情感:怀念和失意。

师:词可以唱,至于古人是怎么唱的,我们不得而知,下面请欣赏王菲唱的《水调歌头》,会唱的跟着一起唱,在欣赏优美旋律的同时注意体会其中优美的句子。(点击古词新唱网页)

师:刚才我们探讨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月亮。其实,中国有许多咏月诗词,诗人在月亮上寄托的感情也是各不相同的。中国文人对月亮的情感到底有哪几种?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现在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探讨时注意,每小组中围绕一个观点进行探究,推选一名发言代表,发言时请先阐述观点,再引用诗句论述。(点开网页,展示选集的咏月诗词)

(分发资料,选发言代表,老师当场查看指导,学生发言)

(学生汇报合作探究成果)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思念故乡。证据是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这些诗句里面可以看出古人喜欢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思念亲人,这里“亲人”的含义包括爱人和家人,证据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还有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是借月亮表达对舍弟的思念。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思念朋友。证据是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借助月亮抒发了“思君不见下渝州”。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的观念不同,我们认为月亮在文人的笔下代表愁绪。证据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还有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还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些诗词无不通过月亮抒发了惆怅的情感。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物是人非。证据是赵嘏的《江楼感旧》“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还有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还有李清照的《偶成》“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这些诗词无不是借助月亮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情感。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着边塞生活。因为以前老师提过唐代的边塞诗歌大多和月亮有关。比如王昌龄的《出塞》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王维的《陇头吟》“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都是借助月亮来渲染边塞生活。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对月亮这个意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发现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了思念、愁绪还有边塞生活以及物是人非的情感等等。

在这里大家运用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方法。(点击探究学习介绍网页)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就是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然后解决问题。比如刚才我们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月亮代表什么的时候,先提出假设,然后从词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证明。对中国文人笔下的月亮,也是这样,先提出观点,然后找到相应的诗词加以证明,最后得出结论。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水调歌头》作为平台,作为切入点,多角度来探究。比如(点击课外探究网页)

1.从苏东坡角度进行探究。

《手足情深:苏轼怀子由诗词探究》(点击苏轼诗词网页)

《苏东坡与饮食文化》(点击苏轼饮食网页)

2.从本词的主题进行探究。

《〈水调歌头〉并非为了怀念苏辙》

3.从本词的艺术手法进行探究。

《〈水调歌头〉的月意象探究》(点击月诗词网页)

4.从其他相关方面进行探究。

《逆境与成才:文人迁客探究》(点击迁客汇集网页)

《中秋节传说探究》(点击月传说网页)

师:这些是大家课外探究的题目,请大家根据今天学到的探究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可以广泛收集资料,也可以参考我们今天上课的网页,完成后,把作业以帖子的形式上传到网页上(点击我的作业网页),到时我只要打开这个网页就可以看到你们的作业,大家也一样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这节课先上到这里。

亮点透析

《水调歌头》一课,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学习的整合上做得巧妙。本课的亮点:其一在于教师把文本与非文本(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起来,加大了课堂知识信息容量,开拓了学生视野,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其二在于整堂课贯穿了一根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主线,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其三在于教师注重了师生两个主体的互动,教得主动也学得主动,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探究。总之,整节课给予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在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逐步铸造高尚的人格。(黄麟生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雷真民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篇六

宋词两首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宋词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词的文眼,感受词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教学重点

词眼赏析。

教学难点

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词人面对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完成《凤栖梧》自学提纲

指导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了解作家作品,理解诗意。

3、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

4、整体把握诗歌主旨。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3、重点词句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到柳永,你能想到他的哪些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倦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凤栖梧》。

二、复习宋词的常识。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

别名: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

形式:有词牌,有标题,一般都是两段(片),句子长短不一。

分类:按字数--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

派别: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秦观等);豪放(苏轼、辛弃疾等)。

三、教师范读两首宋词,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宋词中蕴涵的情感。

四、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伎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而身价大大提高。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慢词。在他之前,慢词只是个别人试作,还不怎么流行。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铺叙,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遗”(李之仪《姑溪词跋》)。《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五、题解。

《凤栖梧》为《蝶恋花》之别称。此词系怀人之作。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重点字词解释。

(1)危楼:高楼。

(2)黯黯:迷蒙不明。

(3)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4)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5)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6)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六、讲解。

1.词中哪些字、词(意象)或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

“伫倚危楼”“草色”“残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品味意象。

草色残照--愁、离情别恨;

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饮马长城窟行》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月--思亲、思故、思乡;

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凭阑登高--凭吊怀古、思乡怀人;

松兰梅竹--坚贞高洁的品格;

杨柳--惜别;

杜鹃--沦落失意、哀怨凄悲;

猿啼--羁旅苦况。

3.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他描写了哪些景物?

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

4.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有何特点?

伫倚危楼--极目远眺。

5.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

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6.面对孤寂无奈,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

7.“春愁”令人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不后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

例: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七、布置作业。

欣赏、品味、探究:以“我欣赏(喜欢)……因为……”为格式赏析。

如:我欣赏“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因为“伫倚”意象已为全词定下思念之调,加之写“春愁”从天边长过来,表达脱俗又显得韵味无穷,为全词埋下绵绵愁思之笔。

板书设计:

凤栖梧

柳永

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

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课时

完成《江城子》自学提纲

指导学习目标:

5、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6、了解作家作品,理解诗意。

7、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

8、整体把握诗歌主旨。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3、重点词句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四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幅画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屏幕展示出猎图)

那么,是在哪里出猎?谁在出猎?(苏轼和他的同僚在密州出猎)

整首词给人的感觉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是什么?(豪放)

怎么豪放呢,从词的哪些字眼可以看出?(引导学生朗读词)

二、集体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三、教师指导朗读,正音正字,教师示范背诵。

四、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

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五、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

1.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

2.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3.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4.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辽国和西夏军队。

六、分组讨论。

1.“密州出猎”为什么要用“出”,而不用“打”呢?

词特别讲究炼字,“打”是口头语,而“出”是书面语。因为打猎要走出城,所以用“出”,这也有道理。

2.这里写的是出猎的场面,场面有“点”和“面”。这里的“点”和“面”分别是什么?

作者出猎时的服装就是点,作者和他的同僚出猎时的浩大的场面是面。

3.为什么作者说“聊发少年狂”?

作者当时才38岁,并没有老,这样写是对他的豪情的衬托,另一方面是写出了他壮志未酬的感叹。

4.作者牵黄、擎苍、骑马、射虎等动作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风貌?

豪放、英武。

5.词里出现了哪些人名?作者借他们来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1)“孙郎”:“亲射虎,看孙郎”暗示自己富有雄才大略,像少年孙权那样。

(2)“冯唐”:“遣冯唐”和“射天狼”表达了作者为国效力的决心和爱国的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希望被重用的愿望。

6.“遣冯唐”和“射天狼”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射天狼?

“遣冯唐”就是作者希望冯唐一样的使者来赦免他的罪,使他能够像魏尚一样为国立功。

作者希望像魏尚那样,当时魏尚因为打仗时多报了杀敌的数字而获罪,后来冯唐持节云中赦免他的罪,朝廷重新重用他。作者当时做太守,希望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到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的更重要的地方去。

“射天狼”就是赶走外来侵犯的敌人,这里的“天狼”就是指来自西北的敌人。这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感情。

7.全词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情朗诵?为什么?在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

第一段用激昂、强壮的语调读,第二段用更强烈的、豪放的感情来朗诵。第二段抒发了作者要报效祖国的愿望,语气应该更坚定,同样是豪放的感情来朗诵,要比上一段更有气势。

板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典故

谭义专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词的文眼,感受词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教学重点

词眼赏析。

教学难点

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词人面对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完成《凤栖梧》自学提纲

指导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了解作家作品,理解诗意。

3、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

4、整体把握诗歌主旨。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3、重点词句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到柳永,你能想到他的哪些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倦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凤栖梧》。

二、复习宋词的常识。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

别名: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

形式:有词牌,有标题,一般都是两段(片),句子长短不一。

分类:按字数--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

派别: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秦观等);豪放(苏轼、辛弃疾等)。

三、教师范读两首宋词,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宋词中蕴涵的情感。

四、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伎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而身价大大提高。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慢词。在他之前,慢词只是个别人试作,还不怎么流行。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铺叙,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遗”(李之仪《姑溪词跋》)。《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五、题解。

《凤栖梧》为《蝶恋花》之别称。此词系怀人之作。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重点字词解释。

(1)危楼:高楼。

(2)黯黯:迷蒙不明。

(3)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4)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5)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6)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六、讲解。

1.词中哪些字、词(意象)或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

“伫倚危楼”“草色”“残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品味意象。

草色残照--愁、离情别恨;

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饮马长城窟行》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月--思亲、思故、思乡;

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凭阑登高--凭吊怀古、思乡怀人;

松兰梅竹--坚贞高洁的品格;

杨柳--惜别;

杜鹃--沦落失意、哀怨凄悲;

猿啼--羁旅苦况。

3.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他描写了哪些景物?

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

4.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有何特点?

伫倚危楼--极目远眺。

5.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

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6.面对孤寂无奈,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

7.“春愁”令人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不后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

例: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七、布置作业。

欣赏、品味、探究:以“我欣赏(喜欢)……因为……”为格式赏析。

如:我欣赏“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因为“伫倚”意象已为全词定下思念之调,加之写“春愁”从天边长过来,表达脱俗又显得韵味无穷,为全词埋下绵绵愁思之笔。

板书设计:

凤栖梧

柳永

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

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课时

完成《江城子》自学提纲

指导学习目标:

5、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6、了解作家作品,理解诗意。

7、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

8、整体把握诗歌主旨。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3、重点词句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四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幅画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屏幕展示出猎图)

那么,是在哪里出猎?谁在出猎?(苏轼和他的同僚在密州出猎)

整首词给人的感觉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是什么?(豪放)

怎么豪放呢,从词的哪些字眼可以看出?(引导学生朗读词)

二、集体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三、教师指导朗读,正音正字,教师示范背诵。

四、苏

[宋词两首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篇八

论趣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一)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趣”的含义。

2.把握作者幽默闲适、旷达随意的文风。

3.培养学生以读书为趣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通过作者所论之“趣”,了解作者为人之“趣”,并以此为参照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学难点

大胆质疑,理解以“趣”为行为动机的实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要想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许多方式,阅读其作品就是一个比较便捷的途径。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作家可以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老师从他的作品中摘录了一些语句,看看大家能否透过这些语言看出这位作家的风格。

(幻灯片展示)

文章可幽默,做事要认真。

一个人如果没有癖好,是可疑的。

绅士的演讲,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把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的情妇。

四十自寿联: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

他为李香君像题的诗:

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

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

香君一个娘子,性格是个蛮子。

悬在斋中壁上,叫我知所观止。

如今这个天下,谁复是个蛮子?

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子?

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

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总结:从这些语言中可以看出这位作家性格幽默、随性闲适、富有哲思、严谨治学……这个人就是--林语堂。他的作品让人读来唇齿生香,沁人心脾。他也是个性情中人,有个性,不板滞,出语惊人,极为幽默。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他的《论趣》一文,进一步感受他的写作风格及人生追求。

二、阅读。

1.第一遍阅读(跳读,把握文章大意)。

教师:下面请大家各自朗读《论趣》这篇文章,不懂的地方用笔勾画出来,力求读懂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把握文章大意。

2.第二遍阅读(议读,扫除词句障碍)。

教师:同学们已经勾画出难以理解的语句了,请大家借助字典并寻求小组内同学的帮助,再读一遍课文,要结合上下文,弄懂这些语句的含义。

(说明:这一教学环节,可设计为学生自主阅读和互助学习。学生先独立阅读并理解难懂之处,再互相交流切磋。如果仍然有不懂之处,教师可适当加以梳理,归纳出带全班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教师可在互助学习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

3.第三遍阅读(熟读,读顺、读畅)。

(说明:在同学熟悉全文内容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几分钟时间内再次诵读全文。要求多读几遍,力求读得顺畅,并逐步读出感情。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诵读、全班诵读等形式。)

三、风格分析。

1.小组合作,体会林语堂的幽默旷达、随性闲适的风格。

教师:我们刚刚通过阅读林语堂其他作品中的几段文字,总结出他是个性情中人,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幽默旷达、随性闲适的风格。下面请各小组合作学习,看看本文从内容到写法,都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个特色。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教师:哪一组先发表意见?

生1:我们组认为本文在论趣,本身就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随性而发的人,他很注重兴趣这种行为动机在人生中的积极意义。一切由兴趣为出发点,人生自然过得自在逍遥,而且在兴趣的指引下,必然可以取得惊人的成绩。

教师:这一组的同学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谈,围绕“趣”的本身来认识,很好。

生2:作者在论趣的时候,写法也潇洒自在。他首先指出:“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举了科学发明、登高探险等事例,从而证明“趣”在科学进步领域的重要作用;接着又指出“趣”可以启发心知,有了趣便有了“痴心”,这可以使人生变得更有色彩;特别在教育领域,“趣”就显得更加重要,学生要是能动了灵机、知趣,那才是真的教育;读书时要是能知趣,便也会废寝忘食,学有所成了。在作者说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儒雅老人在向我们娓娓道来,通俗易懂,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成分,读来十分轻快自然。

教师:这也是林语堂众多文学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比如他写《我怎样买牙刷》《论买东西》《论躺在床上》……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进入他的文章,仿若信手拈来,通情达理,潇洒无拘,笔逸神聚。

生3:我们组认为,林语堂先生将“趣”与“名利色权”两种行为动机进行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林先生淡泊名利,特别他说:“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更可以看出一个智者的深刻思考。他没有抛名利于不顾,却又豁达乐观,这也许就是他的人生观,很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你们组思考得很深刻,正是因为他的随性闲适、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做出如此诠释。这让我想到了古代的颜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和名利色权早已背道而驰。然而依旧不改其乐。什么是他背后强大的支撑?是他的“趣”。每日随孔子读经论道、参悟人生,能够给他带来莫大的愉悦与收获。所以颜回虽然生活清苦,精神却收获了巨大的财富。同样生活贫寒的陶渊明,更是毅然决然弃名利色权而去,回到那东篱南山,重新过上“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于此,他不苦不恼,反而觉得这才是心之所向。“觉今是而昨非。”好一句潇洒的慨叹。摒弃了一切身外之物的诱惑,紧紧跟随着高洁的志趣生活。

老师突发灵感,偶得一联,送给大家,愿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放下名利,辞别樊笼,卸去几缕牵挂;

拾起乐趣,走访天涯,闯出一份潇洒。

生4:我们组认为林语堂在行文的过程中,讲了两个小故事,十分幽默。开篇的一个用以引出“名利色权”的行为动机,很吸引读者,而且让人读后很值得回味;另一个是得道高僧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摆脱“名利”之心的困难。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通俗晓畅的文风和幽默诙谐的大家气质。

教师:这正是林语堂被人称为“幽默大师”的主要原因,他不会用笑话引人发笑,而是在生活中捕捉有幽默感的事物透出哲理,并使人会心一笑。在他的《论幽默》《论孔子的幽默》《论解嘲》等文章中旁征博引,精彩的例证是信手拈来,随处可见。要知道,虽然幽默本身一直存在于人类文化生活之中,但中国传统文论中并无幽默一词。幽默一词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开来,林语堂居功至伟,是他首创把英文humour音译为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代名词,是生活的调味品,是交友的香槟酒。充满幽默感的人生是幸福的,充满幽默感的作品更是值得欣赏的。

生5:我们组认为,林语堂之所以把文章写得如此潇洒自如,是与他广博的知识分不开的。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列举了很多名人趣事,古今中外都有所涉猎,足见一位学者的风范。

2.教师小结。

四、结构梳理。

教师将本文结构在同学讨论基础上梳理如下:

(幻灯片显示)

1.从故事引出,写古今一般人有目的的行为动机。

第一段:故事引出“名利”观。

第二段:提出“四事”观(重点议“色”“权”)。

第三段:提出“排脱”难(重点议“名”“利”)。

2.论趣及作者几方面的体会。

第四段:趣与学问(学问上的成就,都从趣字得来)。

第五段:趣与心知(趣有益心知)。

第六段:趣与教育(教育要启发人的灵机--趣)。

第七段:趣与读书(读书要知趣,莫计时治学)。

五、质疑问难。

教师:对于作者的观点,同学们有没有不同的理解,或有什么疑问,请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然后我们交流。

(学生自由讨论,大参考。)

讨论:当然,作者做文章时俨然超脱尘世,不免有些消极、虚无的色彩。现实生活中以天下为己任,把责任、大义作为行为动机的凡人也不少,例如感动中国的'获奖人物,都值得我们钦佩。作者列举了两个极端,也许只是想凸显两种境界。

2.作者在文中一再强调“趣”对人的重要意义,但对于中国当下的教育体制而言,让我们坚守自己的“趣”也许显得十分艰难。

讨论: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是以“分”论英雄,其他一切兴趣爱好都要给考试让路,这如何培养专业型人才?例如我对昆虫很感兴趣,在强大的考试攻略下,属于自己的时间消失殆尽,这不得不说是现代教育的悲哀。

3.“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反过来是否也成立?

讨论:“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但反过来,对一个事物有兴趣,不一定都能有所成就。因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除了兴趣以外,还需要太多的良好品质为支撑,毕竟这是一条快乐并痛着的路途。

4.小结(理解“趣”的实质)。

我们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学,从别人的作品中读出自我才是真精彩。所以,感谢大家的质疑,有了思考文章就变得立体,学习也变得有趣了。我想,无论大家提出怎样的疑问,林语堂先生通过本文就是想表达他对“趣”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放下功利心,由“趣”出发,走向成功的彼岸,才会在路上播撒汗水的同时,也收获无尽的喜悦。这才是这篇文章的真谛。

六、教师总结。

林语堂一生的成功与快乐皆由“趣”字而来,他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其人其文随性旷达、无拘无束。我们在感受他的文风与为人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生活。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别是对于学习而言,只有在学中发现乐趣、培养乐趣、发展乐趣,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收获。要摆脱名、利、色、权的诱惑,以“趣”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只有这样,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才不会因找不到方向而迷惘,也不会因名利等几处花红而停歇!老师最后再送大家一副对联,愿与同学们共勉:

生活百态,世事无常,知趣者不攻心钻营,而怀一份热忱,为目标奉献青春;

命运如水,奔涌不息,知乐者不投机取巧,而凭一份智慧,为理想奋斗终生。

七、布置作业。

1.请写出至今你所读过最有趣味的一本书及作者,并以一百字以内的篇幅简述个中况味。

2.进一步体会林语堂所论“趣”的内涵,并将本文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论趣

林语堂

趣味无穷

放下名利,辞别樊笼,卸去几缕牵挂;

拾起乐趣,走访天涯,闯出一份潇洒。

王云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最新初中政治备课组总结报告(模板8篇)
    开题报告是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文档,它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下面是一系列精选的竞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初中政治
  • 10-13 2023年导游词自我介绍 导游五分钟自我介绍(模板8篇)
    环保宣传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减少污染。环保宣传语要有新颖独特的创意,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共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环保宣传语,共同呼吁保护环境。导
  • 10-13 2023年打腰鼓教学红梅赞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实用14篇)
    理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可以使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理想的写作更加生动有力。通过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和故事,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
  • 10-13 最新写鲁滨孙漂流记感想 鲁滨孙漂流记读书心得体会(优秀11篇)
    安全标语的有效性还需要不断评估和改进,确保其宣传效果。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何避免?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场所和行业的安全标语,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写鲁滨孙漂流
  • 10-13 2023年高一开学军训常用心得体会 初中开学常用军训心得(模板8篇)
    教学反思是一种积极的能动性思维,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在写工作心得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高一开学
  • 10-13 2023年四年级新学期目标 新学期计划四年级(模板12篇)
    请示是一种尊重上级和团队合作的表现,也体现了自己的积极主动和求知欲。请示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和问题,我们应该在请示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思考。请示的范文如下,供大家参
  • 10-13 最新品三国摘抄及感悟(实用6篇)
    答谢词有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彼此的心更加贴近。如何让答谢词既真诚感人又不拖沓冗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温馨感人的答谢词,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 10-13 最新大学生竞选团支书发言稿(模板8篇)
    每一次致辞致谢都应该经过精心准备和认真思考,以确保能够传递出最真挚的感激之情。在致辞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但要避免过多的争议性言论。以下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目
  • 10-13 我喜欢的歌抒情 我喜欢你抒情散文(模板8篇)
    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重要推动力。坚决抵制任何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和思想。以下是一些推动民族团结发展的成功实践,可供大家参考借鉴。我喜欢的歌抒情篇
  • 10-13 最新高三励志高清激励(精选11篇)
    标语可以直观地传达信息,激起人们的共鸣,引发思考,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创作标语时,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以便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