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 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优质10篇)

2023年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 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优质10篇)

时间:2023-09-25 18:08:01 作者:琉璃 2023年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 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优质10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一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它方法

三,资本站料整理

来源: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是我国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李鸿章: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李靖: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李商隐,字义山,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钧合称为“温李”;李悝,法家始祖,战国初期魏国丞相,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李吉甫,中国最早撰写地理志的,即第一部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唐宪宗元和年间的著名宰相。

据统计,2021年李姓占全中国的7。94%,全国姓氏排名是李,王,张,刘,陈。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李姓比王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史有些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的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唐代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政治家李鸿章、军事将领李靖、晚唐大诗人李商隐……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21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姓,王姓排名第二。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二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姓周的人很少,周围的人也不是姓周,周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周的名人多吗?现在的周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询问身边的人。

2、上网查阅资料。

三、资料整理。

1、来源。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姬”和“周”同音,当时的周文王姬昌带领一部分人民凿井引水,使那一部分人民的田地年年大丰收。后来“姬”和“周”区分开来了,周文王变姓周,后代为了纪念周文王,所以全改姓为周。

2、历史本站名人。三国时期的名将周瑜、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北宋著名的词人周邦彦、周德清是元代著名的昔韵学家。

3、现状。据数据表明2019年全国姓氏人口排行榜周姓排第九,占全国人口的2。03%,大约有2,500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江苏,湖北。其中,湖南周姓人口最多的。

四、研究结论。

1、黄帝时期,姬和周同音,后来区分开来,后代为了纪念周文王改为周。

2、姓周的历史名人都为当时这个领域里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2019年全国人口排行榜中,周姓排第九。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三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张,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是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张”姓来源:是中国当代第三大姓,人口有7800万左右,在台湾排名第四,张是最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相传,张姓出自姓黄帝,是黄帝的第五子,挥发了弓箭,并因此而被皇帝生命为弓正(官名)

“张”历史名人有张飞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张仲是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张衡东汉时期伟大的人张之洞具有影响力的人。

“张”姓现状!2022,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次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的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省为最多,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张”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黄帝的第五子,挥的后代,挥发了弓箭,并且被黄帝任命为弓正(官名)

2、在历史上长河长,张姓人才辈出。有汉初大臣张良、唐朝名相张九龄、晋代文学家张翰习、清代诗人张文陶、现在国画家长大4、清代画家张子一样、宋代人张耒、西汉外交家张骞、东汉文学家一、科学家张衡。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四

一、问题的提出

姓齐的有很多个,但姓齐的也只有齐恒公,齐白石等人最为人们熟知了。但是还有许多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世界,咱们并不知晓,今天我就带大家来看一看。

二、研究方法

上网搜集资料

历史书查询

问家长老师及同学

其他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历史人物:

现代:齐振林、齐如山、齐白石、齐怀远。

2、姓氏来源

3、祁姓是一个多民族,多留言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7位,骑行在中国分布较广,由于中国东北三省河北,河南,唯独上述五省之齐姓人口约1,723,000人,排名123位,人口较多。清乾隆以后,河北河南山东知其姓闯关东者甚众。其实是当今中国姓氏排名第134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族汉族人民人口的0。1%。

中国的历史长河上还有许多信息的人和姓齐的人干的事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网上查一查,非常的有意思。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五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都拥有的就是姓氏,而我姓刘,所以我对刘姓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上网查资料

3、其他方法

三、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的整理:

3、“刘”姓的身世

“刘”姓的历史人物

1、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刘备

四。结论

据《史记》所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女嫁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当时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冒顿子孙遂姓刘氏。刘汉王朝赐姓。据《汉书》所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西都关中之策,高祖赐其姓刘氏。遂改作刘敬,又项羽之伯父项伯缠,在鸿门宴保护刘邦有功,赐项伯家族姓刘氏。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5。38%,总人口大约在6千5百万。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六

木子李、弓长张、文刀刘、三横王……天南地北共一堂。有首歌谣这样说道:“张王李赵遍地刘,世世代代传不休。”现在全国刘姓人口大约7000万,是中国的第四大姓,古往今来,刘姓人才辈出,灿若繁星。虽说我姓刘,但对刘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借此机会寻根问祖,做一番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起源及演变相关资料。

2、搜集与刘姓人物相关的资料,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刘姓人物。

3、了解刘姓人口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

(一)起源及演变

1、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帝尧之后,封于刘国(今河北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

2、出自姬姓,周王室其中一支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其后裔以邑为姓。

3、外族的改姓,如: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

(二)历史上的刘姓名人

“大风起兮云飞扬”,以布衣之作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本站基业的汉高祖刘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刘备刘玄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豪”刘禹锡风骨傲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人才辈出,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

(三)刘姓人口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刘姓人口众多,在我国超过7000万,大约占汉族人口5。4%,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另外,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有分布,世界上,刘姓人口多达9000万,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姓氏。

四、研究总结

1、刘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来源众多,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夏朝。

2、刘姓人才辈出,刘邦、刘彻、刘备、刘禹锡、刘伯温……,灿若繁星,光耀中华。

3、刘姓人口众多,是中国第四大姓,世界刘姓人口超过9000万。

4、刘姓人口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5、一部分刘姓是少数民族后裔。刘邦和亲,一些匈奴贵族从母姓刘;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刘姓海纳百川,蓬勃向前。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七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刘,我有好几个朋友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我带着这些问题对”刘”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

刘姓以邑为氏。据通志。以邑为氏所载,传说为上古陶唐氏之后,居于刘(在今河北省唐县)后裔因以为氏。

刘姓出自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县南一带),号刘康公,其后代子孙以刘为姓。

历史名人:

1、刘邦(公元前256年一前195年),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指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

2、刘恒,汉文帝(前202年一前157年),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前1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平和。

四、研究结论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5。38%。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总人口大约在6500万。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八

你姓什么,我姓“章”,哦,弓长“张”,“我们500年前是一家。”不不不,我是立早“章”,于是我们调查了一下。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章姓的来源和名人故事。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章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的内容

书籍,报刊章姓的来源黄帝轩辕氏,据民间相传,他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12个以德为姓,以后不计其数的不同姓氏,正是从最初的这12个“基本”姓氏所分出。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此等十个姓。

教科书,书籍,报刊历史上章姓名人章韅,章邯,章平,章巖

上网章姓人口大约有150万

外公讲述章姓族谱在慈溪有几千卷

历史发展

起源演变

有关章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源出姜姓说。

出自姜姓,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章姓的诞生地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赐封姜太公于齐地,建立齐国。鄣国被姜太公收为附庸国。后姜太公将齐国留封给嫡子,而将鄣国分封给庶子。到了姜虎时,被正式封于鄣国,鄣国被齐国灭亡。姜虎辗转数年,遂定居于武都,于鄣字去邑为章。

2、源出任姓说。

出自任姓,为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据《元和姓纂》记载,任姓是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黄帝最小儿子与禺阳分封在任地,因此得姓。令据史籍《左传》记载,任姓出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为任姓。在任姓之后,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祝氏这十个著姓,都是出自任姓直系分衍的姓氏,章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之一。

据《元史孝友传》所载,章卿孙,本姓刘,幼为章姓养子,遂姓章。

3、源于满族,出自金、元、明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金史》记载,金国时期,有古老的章罗海西女真章罗部,原居今黑龙江齐齐哈尔西南七十公里处一带地区,后其首领章罗谒兰冬在宋宁宗赵扩嘉定九年(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至宁三年,公元1216年)为积石州刺史(古溪哥城,今青海贵德),遂率其部迁至青海地区。在其后裔子孙中,有取氏族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章氏,为女真民族较早即采用汉姓的氏族部落之一。另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以地为氏,满语为janggiyahala,世居长白山俄穆和都鲁(今吉林敦化)、费雅郎阿(今辽宁新宾)、马尔墩(今辽宁新宾上夹马尔敦村)、章佳(今辽宁新宾章京河流域)、宜汉阿拉()、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张氏、尹氏、车氏、英氏、宁氏等。

满族章齐氏,满语为jangcihala,汉义“毡衣”,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

满族彰锦氏,亦称张锦氏、张金氏、彰锦氏,满语为jangginhala,汉义“将军”,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费雅朗阿(今辽宁新宾)、穆溪(今辽宁新宾木奇镇)、长白山、沈阳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张氏。

5、源于土家族,出自元、明时期湘西土家族姜加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改为章仇姓

雍王章邯为汉所并,子孙皆姓章仇。

2、改为卢姓

隋炀帝对章仇太翼说:卿姓章仇,四岳之胄,与卢同源。赐姓卢氏。

3、改为庄姓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庄姓,先祖章姓。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为避朱元璋之讳,改章姓为庄姓。

迁徙分布

公元前664年,鄣国被齐国灭亡,章姓始散居齐地,西汉初,有秦将章邯、章平兄弟,其后有豫章人章文,甘泉人章赣,匈奴单于近臣章渠,匈奴降汉者章尼,东汉时有扬州人章河,这些史实表明,秦汉之际,章姓已北入蒙古,西入陕西,南及苏、赣。魏晋南北朝时期,姜太公的后裔,在豫章繁衍成为大族,由此形成了章姓豫章郡望,南北朝时期享誉青史的吴兴章姓即由此分衍而出。此期有资料表明,河间(今属河北省)之章姓亦发展迅速,后逐渐昌盛并形成了章姓河间郡望。隋唐之际,已有章姓人落籍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而且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均有了章姓人家。五代十国时,已有章姓人落籍福建,如章仔钧其先祖由福建泉州徙居浦城。两宋时,见诸史册之章姓更胜,可谓名家辈出。由于北方动荡,此际章姓迁徙以南方为主,如章父章俞由福建浦城徙江苏苏州,章岷由浦城徙居江苏镇江,章甫由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徙居真州(今江苏省仪征),章琰由宁国太平徙润州(今江苏省镇江),章宪由建州浦城迁苏州。此际,由于章得象、章惇、章鉴入朝为相,更使得江南之章姓名噪一时。明初,山西章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湖北、陕西、河北、北京等地。明清之际,章姓分布更广,并有沿海之章姓迁居台湾,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1949年,蒋介石败居台湾,时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章姓人随从者甚众。

如今,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章姓在古代百家姓上排名第四十位,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150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章氏家训》

《章氏家训》原名《太傅仔钧公家训》,作者章仔钧。是中国十大最有名的家训之一,被中纪委选中并大力宣传。

内容

传家两字,曰耕与读;

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安家两字,曰让与忍;

防家两字,曰盗与奸;

亡家两字,曰嫖与赌;

败家两字,曰暴与凶;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非正;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

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礼懈如痴,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

格言具在,朝夕诵思。

译文

“耕”、“读”两字是为传家之宝,

“俭”、“勤”两字是为发家之道,

“让”、“忍”两字是为安家之本,

“盗”、“奸”两字是为居家必防,

“嫖”、“赌”两字是为亡家之路,

“暴”、“凶”两字是为败家之源。

不可存怀疑别人的心,不要听不利团结的话,不能干引起公愤的事,不要有贪图公众利益的行为。不良行为在萌生意念时就应当及早遏制,切不可发展养成恶习惯,最要紧的实事求是,万事以诚为本。

子孙虽多而庸碌无才,是最大的不幸;家产虽富而喜于铺张,是贫穷的根源;门庭虽闹而调理无度,是最大的败落;交际虽广而结恶从邪,是最大的罪行。

以上安家处世格言,应日夜诵读,切记在心。

四、结论

1、姓氏的存在至少已有五千多年,从远古时期一直到周朝,都是女子有姓,男子只能称氏。《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2、章姓尽管来源复杂,在发展中则以出自炎帝之后的章姓人为主体,以及以河间(今河北献县)、豫章(今江西南昌)等为郡望,以“望居冀赣,源自炎黄”等为堂联。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九

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中华最古老的风姓,再到上古八大姓,姓氏文化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延续了下来。经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我们所使用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据记载,中国目前拥有姓氏5000余个,我们熟知的宋版《百家姓》中列出的,不过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大量的姓氏在史书中没有记载。

最早可追溯于商朝国君武丁

得姓始祖

武丁,子姓,名昭。商朝国君,军事统帅。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在位59年而卒,祀为高宗。

具体来说,关于武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七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武姓出自姬姓。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他的儿子宜臼被其他诸侯拥戴为王,这就是东周,而宜臼就是历史上的周平王。当时,由于周平王的手掌上有一个“武”字形状的纹路,所以后来他的子孙就以武为姓氏,他也被称为武姓的始祖。第二种说法武姓以国名为姓。根据《世本》《万姓统谱》等资料记载,夏朝时的大臣武罗被封地为武罗国,后来武罗国灭亡后,其子孙就以国名武为氏。第三种说法武姓以祖字或谥号为氏。其一是商王武丁的后世子孙,以祖上武丁之名为姓氏,这种说法记载在《武班碑》中;其二是春秋时宋武公的后世子孙以祖上的谥号为姓氏,这种说法记载在《风俗通义》中。、第四种说法武姓以邑名为氏。根据《风俗通义》记载,汉朝有一个叫王梁的人,他的封地在今河北省的武强县,他的后世子孙因封地在“武强”而以武为姓氏。第五种说法武姓出自以武字开头的复姓。这种复姓主要有两种,即武安氏和武疆氏。第六种说法武姓出自其他源流,例如被皇家赐姓为武。第七种说法武姓出自少数民族有武姓或有复姓改汉姓武的。例如满族武聂氏、武佳氏、武库登吉氏,后世子孙有直接单姓武的;鄂温克族中吴立西氏的汉姓就为武;此外,京、彝、蒙等族的汉姓也有姓武的。

武姓历史名人及现代名人

武训武氏家训

(一)爱国守法,诚信做人;厚德传家,敦亲睦邻。

(二)德行立命,善行立身;孝敬高堂,跪乳知恩。

(三)父慈子孝,婆善媳恭;夫妻如宾,家和为本。

(四)长幼有序,躬行己分;兄弟情深,子孙相亲。

(五)胸怀远志,书中有金;勤学不辍,敢攀高岑。

(六)重道守义,矜若济贫;施善积德,佑而厚昆。

(七)抑奢禁赌,拒毒戒淫;积谷防饥,惟劳惟勤。

(八)操行忠厚,交友择仁;三省宜勉,四知惟真。

(九)宗祠之重,昭穆所分;晓我宗支,奉祀先尊。

(十)承吾祖德,励我后人;与时俱进,永昌族运。

武姓源于河南,安阳、商丘、洛阳等地。武则天父亲因功晋封周国公,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使武姓成为中华著名姓氏之一。

武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新《百家姓》和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95位,约有220多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0。18%。武姓在越南亦有分布,约占越南总人口的3。8%。武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其中一支就源自于内蒙古,所以内蒙中部以及山西北部占比最高。

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结论篇十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几个邻居也姓王。历史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上网查。

3、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来源:王姓源于姬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西周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被废为平民,子宗任司徒之职,私人因其是王族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现状:王姓目前乃是我国第一姓氏,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量的7。25,也就是说每13个人之中就有一个姓王,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数,比德国总人数还多1000多万人。

四、研究结论

1、历史上,姓“王”的名人辈出,有草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和王昌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他们在各个领域闪耀着光芒。

2、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八位。

相关范文推荐
  • 09-25 最新小桥流水森林美术教案简笔画(通用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
  • 09-25 2023年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全文(汇总5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
  • 09-25 最新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样本(优秀7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 09-25 公务员晋升述职报告(大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以下是我为大家搜
  • 09-25 最新幼儿园安全生产自查总结报告 幼儿园安全生产自查报告(汇总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
  • 09-25 最新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研究方法(通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
  • 09-25 2023年银行管理人员个人工作总结(优质6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
  • 09-25 最新幼儿园亲子徒步活动心得体会与感悟(优秀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
  • 09-25 走访慰问活动总结(优质7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
  • 09-25 最新历史教学工作目标 九年历史教师工作计划(通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