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通用8篇)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通用8篇)

时间:2023-09-23 01:24:04 作者:雅蕊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通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篇一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平日分析:

学生平日广泛的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也时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鲸的画面,所以学生一定会对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鲸的更多知识。

二、 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鲸”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内容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鱼”

2、学生反驳教师“鲸是鱼类”这一观点。

3、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

(这样设计是教师故意给出错误的信息,这样可以马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使学生急于表现交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出声读文,读后画出生字新词。

2、读后组内交流自学字词情况。

3、全班交流本文介绍了关了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

三、鲸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哪些特点?再读课文了解。

(这样设计整体把握事物的特点,培养了概括能力,为学习下文打下了铺垫)

四、课堂练习:

1、选择正确读音

上腭( e e ) 哺乳(ru lu ) 捕获(bu pu ) 立即(ji ji )

2、形近字组词:

鲸( )肢( ) 滤( )肺( )

鱼( )枝( ) 虑( )柿(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因为鲸是用 呼吸的,又因为鲸是 ,所以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属于 。

(2)文章分别以鲸的 、 、 、 这几方面具体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

(这样设计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了解了鲸的几方面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本文介绍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特点?

(这样设计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下文作铺垫,使课堂教学活泼、生动)

二、鲸和虾将军会找哪些理由作为自己的论据?充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鲸的特点,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学习,并交流学习所得。

(这样设计,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知)

三、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自己所学内容,在交流讨论中学习课文。

第1段:

1、引导学生从鲸的特点是什么和作者怎样来写两方面汇报。

2、如果鲸自己体形大,休重重作为论据和虾将军争吵,想一想鲸会怎么说?请同学表演出来。

(这样设计掌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交流,互取所长,教师只是巧妙地点拔。而角色转换练习的设计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进行了说话训练,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2段:

1、学生继续汇报自己所学。

2、如果虾将军把这段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论据反驳鲸,那么他会怎样说?请同学们继续表演。

第3—7段:

(这样教学既能放得开,又帮助学生总结一定的学习法,写作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

四、总结全文

1、回忆课前的小故事,运用本课所学关于鲸的知识,通过想象把故事表演完整。

(这样设计再次回归到贯穿全课的小故事并把课文的内容巧妙地揉合到故事情节展开中,使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顶点,同时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再创作)

2、总结一课自己的收获。

五、课堂练习:

根据你收集的鲸的资料,选择感兴趣的某一点,以“鲸的自述”为题进行口语交际。

(这样设计练习,不仅要巩固一堂课的知识,更要为学生的延伸性学习提供一个思路,创设一个空间,这样设计作业,才能使学生增长更多的知识。)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篇二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小学五年级,与低年级相比,在学习难度有所增加,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五年级语文作文范文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叫胡若琪,今年11岁,是一个普通的五年级小学生。

唉!“小猫钓鱼“,结果快到晚上十二点了,还没完成,这时的我己经 呵欠连天、头昏脑涨 了,无可奈何眼睛红红的还在赶作业。做出来的作业质量差透了。第二天因睡眠不足,像个”大熊猫“似的。同学们,千万不要学我的缺点啊!

我除了有这个小缺点之外,当然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我爱看书、爱动脑、爱挑战难关、难题,酷爱玩电脑里的闯关、益智游戏,不仅可以增强我的反应力,还可以增加我的智力,让我变得更敏锐、更勇敢、更有挑战性。记得在一次玩qq益智小游戏——“夺宝奇兵”时,我开始不熟练时,一关都闯不过,但我可不气馁,屡次三番地挑战它,动脑筋、掌握游戏的窍门,加快速度。现在的我可以一次连闯十关。同学们,我也把这种闯关的挑战精神用入学习、生活中,让自己变成一个勇敢自信、有挑战性的男孩!

这就是我,一个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的男生。

“叮铃铃”,放学铃响了,我迫不及待地飞奔向大操场,开始上第一节430素质营的田径课。

刘老师带领我们做完准备运动,接下来举行4×10米接力赛。

首先,刘老师把我们五六年级的全体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接着讲比赛规则:每组第一人听到哨声开始跑,跑完10米到终点用手摸线;返回起点,再用手摸线;这样跑两个来回,共40米,最后冲过终点。第二个人接力,如法炮制跑完40米……一组人全部跑完,第一个人举手向老师汇报,哪组先跑完哪组赢,其余三组为输。赢家奖10个蛙跳,输者罚做10个俯卧撑。

“嘀”,刘老师一声哨响,四个同学如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第一个10米,四个同学不相上下;第二个10米,大家也不离不弃;第三个10米,大家也紧追不舍;最后一个10米,我组的小亮奋勇向前,拼出全身力气冲刺。“小亮,加油!”“小亮,加油!”哈哈,不负众望,小亮抢先一步到达终点。

最后,因为最强对手六年级组一大哥哥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所以我组队员毫无疑问“脱颖而出”,夺得冠军。感谢全组同学的全力以赴、齐心协力和坚持不懈。我们领到做10个蛙跳的奖励,而其他三组都罚做了10个俯卧撑。我们边跳边享受成功的喜悦,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二个比赛是爬杆。我们组队员像只只猴子,“嗖嗖嗖”,我们蹿到竿顶;很快地,“吱溜”一声我们顺竿滑下。哈哈,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夺得第一。我们组得到的奖励是接下来的跑步比赛全组队员优先跑。

第三个比赛是400米个人跑。我们组六个人最先跑,我渐渐甩开他们,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获得我们组的冠军。我太高兴了。

“叮铃铃”,田径课结束了。但我还意犹未尽。有趣的、惊险的、快乐的、成功的田径课,让我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缕缕的阳光洒进了屋子里。我推开窗户,泡了一壶茶,静静地坐在那里。

柳树抽出了青翠的枝条,吐露出嫩绿的新芽。一阵微风吹过,柳树扬起了柔软的长发。活泼可爱的黄鹂,披着金黄色的衣服,眼睛像嵌着两颗珍珠的黑宝石。尽情的鸟鸣仿佛在说:“春天真美啊!”那清脆悦耳的鸟鸣真的很令人陶醉其中。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洁白无瑕的白云,时而像白兔在奔跑,时而像骏马在奔驰。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自由自在地向我飞来,时而成“一”字形,时而成“人”字形,它们扇动着翅膀,真翅高飞,那轻盈的姿态,非常高雅。

我靠窗远眺,看到了西岭山上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这样的景象像镶嵌窗框中的一幅画,我啧啧赞叹。我又向门外看去。江边停靠着万里之外来自东吴的船只。

此时此刻,我心情澎湃。我想:多年的战乱终于平定,长年漂泊在外的我乘舟返乡的心愿终于得成了。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篇三

1.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2.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3.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4.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5.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6.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突现了文章主题。

7.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

8.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9.结尾以…点明中尽,含蓄隽永

10.本文能紧扣题目要求完整地写了…的过程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松鼠的讨人喜欢的特点。

2、体会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

3、激发学生关心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学会抓住特征生动形象地描写小动物。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动物世界吗?见过小松鼠没有?能把你了解的松鼠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

今天我们将随着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一起走进他的《松鼠》,具体全面地了解松鼠这种动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个别读

2、其他学生纠正字词音,同时体验你对松鼠的初步感受?用“我————松鼠的句式。”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那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特征呢?

2、哪些语句体现了松鼠的漂亮。(齐读)哪位同学能摸拟松鼠的语气向大家介绍它漂亮 的外貌,老师给出以下词语提示:

3、漂亮的松鼠真讨人喜欢,那么作者又如何体现它驯良的习性呢?(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

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

主要食物:杏仁、榛子(不伤害人畜)

4、除此这外,松鼠还有哪些讨人喜欢的地方?文中是如何说明小松鼠乖巧的?

过水方法 用尾巴当帆和舵

警觉性强 跑 躲 逃

跑跳敏捷 善于爬树

四、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看书、思考、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

五、小结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启示”的意思是什么?

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篇六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写10 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

4、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品味藏北草原之“美”传奇_,体会作者对藏北草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略)

(课前铺垫,向往草原——提出疑问,走进草原——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自然段)

第 二 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昨天,我们一同浏览了藏北草原的风土人情,同时啊,我们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在脑海里勾勒出了藏北草原的轮廓:(播放课件)师述:一望无际的草原,清新碧绿,平整的展开着。星星点点的帐篷……面对着这样的美景,作者不由得感慨:这就是我的故乡,我深深爱着的藏北草原!

2、回顾一下,作者是从那两个方面描写藏北草原的? 传世发布网

二、精读文章,感悟景美、人美,体会情感。

(一)轻声朗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藏北草原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把能表现草原“温柔之美”的语句和词语圈出来,并批注自己的感受(读、思、划、议)

1、同位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2、同座位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指名反馈。

4、指导朗读“阳光下,绿绿的草地闪着迷人的色彩。最吸引人的是那雪白的羊群……吃着嫩草。”

“绿色是大自然的生命,在这绿色的生命中……在草地上飞舞。”

5、再引导读重点语句传奇世界sf。

(二)划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语句,感受“景美”。(课件展示画面)

1、抓住“绿绿的草地,雪白的羊群,轻轻的歌声,放牧的小伙”等词句体会草原的“温柔之美”(感情朗读)

2、出示句子“绿色是大自然的生……小河象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品味比喻句的妙处,领略草原的自然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自豪之感)

3、抓住“美啊!实在令人兴奋!”(释放情感,表达作者对草原的赞美热爱)

4、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4—6自然段,抓住两个场景体会草原的“人美”。

过渡:藏北草原的美仅仅是景色吗?

播放课件: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牧民歌舞、赛马、赛牛……)

(场景一)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抓住“漂亮、哈达、敬酒“等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人的美丽善良、勤劳好客,品味人情之美。

(场景二)2、观看赛马场上的小伙子,了解文中抓住什么进行描写?(动作、外貌)体会小伙子的阳刚、勇敢。

1、指导朗读。(指导读,男女生赛读)

(四)品读7、8段,升华情感

1、自由读7、8段

2、交流体会。

3、齐读,升华情感。

三、总结全文,获得启迪:

有人说,草原就像一首温柔婉转的歌,你们可以唱一唱,草原又像一首清新明朗的诗,你们可以写一写,背诵你喜欢的段落吧,好好吟诵吟诵。

四、课外作业

1、积累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练笔:模仿文中的写法,以“美丽的木兰湖”(木兰山、木兰天池)为题,写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12 藏北草原

景:温 柔 水清羊茂

深深爱着

人:美丽善良 勤劳好客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篇七

一、我会写(8分)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竟如此奇妙。

二、我的积累(36分)

1.我会查字典(3分)

“楚王想侮(wu)辱晏子”这句话中的“侮”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学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侮”我会组词()()。

2.我会读拼音写词语(4分)

weifengdaozeiaixiaoganju

3.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不()代价了()指掌安()乐业

面不()色完好()()脑汁

4.我会组词(4分)

梁()诣()陪()侮()

粱()指()赔()悔()

5.我会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造诣(yizhi)乌贼(zheizei)说谎(fanghuang)淮南(huaifai)

6.我会把下列对联写完整(4分)

(1)地满红花红满地,()

(2)(),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4)池边柳树()

7.假如你看到自己的班级因为小强随手乱丢果皮被扣分,你会对他说:()。

8.我会选词填空(4分)

强盛尊重欺骗侮辱威风

祖国贫穷落后时,外国人常在华侨面前耍(),有时甚至()他们;如今祖国()了,华侨挺直了腰杆,得到了()。

9.我来做句子(5分)

(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改为转述句)

(2)一位老人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他的心灵多么高尚啊。(改为反问句)

(3)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处长的.身体。(缩句)

(4)()西瓜()躺在()地上。

(5)大象的耳朵拍到了人的肩膀。(改为比喻句)

三、我的阅读感悟(24分)

1.按原文填空。(4分)

(1)梁国杨氏之子九岁,()。

(2)儿应声答曰:()。

2.我最近读了一本课外书,现在来做一张读书卡片。(5分)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电子课本篇八

最近与师傅同上一堂课,虽然我上得很失败,但比较自己与师傅的课堂,找出差距,又经师傅的点评让自己豁然开朗,感觉我确实学习着,收获着。

一、教师在前——作为引领者

这里的教师在前,我觉得指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都要经过精心钻研教材,精心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还有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教师都要心中有数。

课堂中用背景资料的介绍作为情景导入,是课前设计好的,可以让学生了解背景,同时引领学生谈谈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这样初步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感悟重点句的时候,设计中也明确哪几句是要“咬文嚼字”感悟的,那么在课堂中,就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引领抓字词感悟,在我的课堂在中,学生说到“冒着”体现大娘不顾生命危险,而我没有顺势让他们找找还有那些动词也体现了这个。师傅的课堂在中,抓住一系列的动词“带着、顶着、冒着、穿过、送”感悟到危险,并以悟促读,更加体会到大娘不顾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来打糕的精神。

学习送打糕的时候,师傅设计大娘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学生回答很精彩,有“还有一份心”、“一份温暖,一份真情”、“一种精神的慰藉”、“是精神上的帮助”。而我没有在研读部分挖深,只是浮在表面上,所以学生也游离在文本之外,游离在课堂之外,更不能很好地朗读了。

二、教师在旁——作为合作者

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引领者,但决不是牵引着学生走进课堂,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旁,是指面对课堂的生成,怎样进行有效的应对,怎样与学生真正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的目标。

在初读课题“再见了,亲人”的时候,一学生“亲人”读得特别重,于是老师反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回答因为这里要突出亲人,老师又机智地告诉学生这个课题顺序倒了,本来应该是“亲人,再见了”,那是为了突出重点,接着又让学生读了课题,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在一齐朗读志愿军回忆大娘所做的事情的时候,学生无意地将“三天三夜”读得特别重,于是师傅马上抓住这点,反问学生为什么读那么响亮,学生又开始联系上下文,说到:

“说明打得困难。”

“跟后面顶着打糕,冒着炮火,送食物联系起来,更能体现雪中送炭。”

“志愿军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很辛苦。”

“一般空着肚子饿一顿就不行了,他们还三天三夜不吃,很困难。”

教师从生成的地方,与学生合作,一起关注语言文字,让学习不露痕迹,不觉得生硬。

三、教师在后——作为鞭策者

这里的教师在后指面对目标的初步达成,如何进行有效的提升,让教师作为鞭策者,在学生的后面轻轻一挥鞭,让学生更快、更深地领悟到文本思想。

当学生讲到从“丢下自己的小孙孙,背进防空洞”可以看出,大娘想都没有想就丢下小孙孙,把伤员看得比小孙孙还重要,老师马上讲到:“是啊,一背一丢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当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都快流泪的时候,教师表扬到:“老师似乎真的看到志愿军流下了眼泪。”这一表扬,读的学生倍加有信心,听的学生有了试一试以及想挑战的欲望,让朗读更加有感情,让感悟更加深刻了。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把握好自身的角色,真正把学生装在内心,随时改变引领、合作、鞭策的角色。我知道,教学这条路还很漫长,我只是刚刚起跑线上,还需要全力地研究与实践,不应该气馁,不应该灰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