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对零容忍的看法 观看孙力军零容忍心得体会(模板5篇)

对零容忍的看法 观看孙力军零容忍心得体会(模板5篇)

时间:2023-10-13 11:48:54 作者:紫衣梦 对零容忍的看法 观看孙力军零容忍心得体会(模板5篇)

编辑的工作是确保文本的逻辑、结构和语法的正确性。编辑时如何兼顾作品的风格和文化背景差异,以使作品更容易为不同人群接受和理解?编辑工作涉及到对语言和文章结构的调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编辑技巧。

对零容忍的看法篇一

近期,轧钢厂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电视专题片《零容忍》。该专题片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一是坚定信仰守初心。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必须知道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专题片中王立科从开始进入警察队伍动机就不纯,其从未对党忠诚老实,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是他走向犯罪的根本原因。面对警示,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牢记初心使命,筑牢思想防线。

二是心存敬畏守规矩。敬畏,是指要对心中权力敬畏、对法纪敬畏、对人民敬畏。当孙立军说自己从来不知道闯红灯是什么的时候,这不仅是自身权力观扭曲的表现,更表明他早已丧失了敬畏之心。作为企业一名干部,我们既要做好忠诚担当、敢于创新的带头模范作用,更要时刻对手中的权力怀有敬畏之心。

三是自省克己守底线。“廉不言贫勤不道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不能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不能跟商人比经济,跟他人比官职,更不能像孙立军团伙腐败案一样,无道德无底线的拉帮结对,不知自省,无法克己,最终丧失政治原则,走向腐败的深渊。

对零容忍的看法篇二

《零容忍》电视专题片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全剧通过纪实的手法,记录了一些党员干部因价值扭曲、权力观错位、贪欲不止而导致身败名裂的事实,揭示了腐败的危害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警示意义。专题片从“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惩前毖后”“系统施治”“永远在路上”五个主题,全面讲述了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新兵,通过观看《零容忍》专题片,本人感触颇深,使自己对将来的工作和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在专题片中,一个个犯罪事实令人触目惊心,看看这些“大老虎”们的贪欲,孙力军收到的“小海鲜”价值9000多万、“95后”干部张雨杰工作3年陆续侵吞公款达6900多万元、白向群敛财过亿……这些都成了柳宗元笔下“见物就要,从不嫌多,即使无法负荷也不罢休,直至活活累死”的现实版蝜蝂。我时刻谨记一句古话“欲为焚身火,贪是锢身锁”,这句古话不无道理。人生天地间,总有七情六欲,谁不喜欢钱财?我们不是不能爱财,关键是要取之有道,来路正大光明;不是不能爱钱,而是应恪守底线、时刻绷紧红线,莫让心理失衡,要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在我选择进入这一行前我就明白,做官、发财当两道,既然已为官,就要放弃发财念想。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听听这些“阶下囚”们的忏悔。孙力军(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表示:没想到自己成了一个法治建设或者公平正义的破坏者。王富玉(贵州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表示:我疯狂的贪欲登峰造极,但我不知道要钱为了什么。周江勇(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表示:在这么重要的一个城市主政,现在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痛悔不已。

这些悔恨的话无不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把我们的初心刻在心里,把为民使命扛在肩上,算清人生大账,给欲望安上闸门、给行为划上边界;要心中有戒,畏法度,知进止,在名利等诱惑面前、在抉择关头,多些“小心驶得万年船”的约束,多些“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自警,心中立戒尺,戴好紧箍咒。如此,我们将永葆“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的清廉本色,坦然地过好淡泊而有尊严的生活。

《零容忍》就像一把利剑,高悬在我们头上。警醒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时刻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不忘初心,在岗位上谋划好未来道路,管好自己的心、口、手,做到心不贪、口不馋、手不伸,为党尽心、为国尽力、为民敬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对零容忍的看法篇三

看完四集《零容忍》警示片后,被以孙力军、胡怀邦等反面典范案例震惊到。不论他们的初心是如何,在为人民服务的岁月中,被糜烂思想腐蚀到,以至于堕落如斯。

我们党要秉持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最终达到全体党员干部确保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限用来为人民谋幸福。这句话不是空话,那么这句话的基础是什么?我想了很长时间,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一定要在任何时候把“牢记纪律、以身作则”放在身上,以每一个腐败案例警示自己。

《孟子·离娄章句上》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懂纪律,让我们党员明明白白什么叫严管,什么叫厚爱。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不脱离群众。除了自身做到位,还要纪律管到位、纪律放心头,这样我们才能站得稳、扎得深。只有在心底筑牢思想底线、纪律底线,提高思想政治意识,才能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人。

对零容忍的看法篇四

近期在观看了《零容忍》《廉鉴》两部电视教育专题片后,深受感触。

纵观《零容忍》中孙力军、马林昆、胡怀邦、赵永琏等腐化蜕变的全过程,无一不是背弃了理想信念,忘记了党的宗旨,丧失了党性原则,最终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行无所止,沦为了腐败分子。纪录片在向我们展示国家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反腐败斗争,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深入人心。

《廉鉴》则以陕西历史的廉政文化为题材,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上的廉文化。“公生明,廉生威”历经千年的“廉文化”对于当下的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论是身居要位的高级干部,还是百姓身边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只要突破廉洁底线,触碰纪律法律红线,都必须面对党纪国法的惩处。反映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作为一名企业基层领导,必须志当存高远,经常加强自身政治学习,善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对照反思,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才不致被困于名缰利索,受制于己私欲。同时,坚决杜绝以权谋私,不利用职位权力之便为自己攫取私利,时刻牢记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在今后工作生活中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约束自己,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做好自己,清正廉洁,做到更负责任的服务企业。

对零容忍的看法篇五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零容忍》专题片中,审判现场的声泪俱下,高墙院内的认罪忏悔,案件背后的深刻剖析,纪检监察机关日以继日地坚守,无不展示了党和国家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行动,用真实的反腐成效向全党全社会展示惩治腐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决心!通过原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原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原甘肃永登县低保办主任赵永琏等“老虎苍蝇”声泪俱下的忏悔,从思想根源上深刻剖析了道德防线不牢,人生观念失衡,初心迷失淡忘,把手中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演变成谋取利益的工具,最终陷入贪腐的深渊,失去人生自由的痛苦历程。声泪俱下、幡然醒悟的话语,催人警醒。因此,不管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还是服务基层的公职人员,都应该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做到“三慎”。

慎使自己的欲望。有人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欲望是脱缰的野马,是决口泛滥的洪水,放纵自己的欲望必然会导致自我的毁灭和堕落。腐败的发生,不仅在于人的道德滑坡,底线的失守,更层次的原因在于欲望的无穷尽。我们身处工程项目,每天面对的上百万上千万的工程账目,更要经住各种诱惑考验,更应关紧欲望的笼子,把清正廉洁作为工作的底线,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规。慎使自己的欲望,否则面前只会是无尽的深渊。

慎虑微小的事物。“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纵观贪腐官员的堕落轨迹,无不是从吃一点、拿一点、收一点开始的。从第一次拿人钱财心慌意乱到逐渐适应;从一盒烟一瓶酒到大额礼金。慢慢地麻木不仁,不管别人请托之事该办不该办,只要有人送礼送钱,来者不拒。贪欲如泄洪之水般奔腾汹涌,最终把他们吞噬。也正因为不注意生活作风中的细小问题,不警惕生活中的不良嗜好,不约束手中掌握的权力,结果被心怀叵测之人打开了缺口,从小贪到大贪,由小恶成大恶,最终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所以,不管身处何方何种岗位,都应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慎交身边的朋友。与谁交友,怎样交友,不是小事,它关系到党员干部的前途命运。身处工程项目,有些岗位涉及项目利益,形形色色的“朋友”纷至沓来,这些所谓的“朋友”明修礼仪“栈道”,暗度腐败“陈仓”,以人情交往为幌子,暗打个人利益的“算盘”。不管身处何种岗位,都应保持高度警惕。要真正意识到,称兄呼弟、推杯换盏、猜拳行令、声色犬马的不是真朋友;对所谓的“能量大、会来事、敢花钱、讲义气”的朋友,要果断排除出朋友圈。慎交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杂宾,让自己远离“河边”,始终“不湿脚”。

古人云:“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慎欲,关紧欲望的笼子;慎微,扫好自己的屋子;慎友,交好朋友的圈子。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