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数学的教案(模板16篇)

数学的教案(模板16篇)

时间:2024-01-13 20:32:37 作者:温柔雨

在编写教案模板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等因素,以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数学的教案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体验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确定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下位置的关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课“前后”的基础上继续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三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体验由于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知道上下是相对的,是比较的结果。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五官位置使学生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和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能确定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下位置的关系与顺序,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练一练”里的习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自己判断上下的位置关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感知上下位置关系的经验,尤其是在生活中,在具体的活动中,基本能确定上下的位置顺序,但关于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认识有限,这是理解和体验的重难点;所以这节课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之体会上下的相对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适时地引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好,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在“森林运动会”上学习了“前后”,今天,我们继续在森林里逛一逛、玩一玩,看一看还能发现和学到什么数学知识。

(二)情境探究,体会领悟

1. 看一看。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初步体验上下(先不让中间的小松鼠出现)。看,眼前有一棵柏树,还有什么?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2. 说一说。

出示松鼠,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瞧!又跳过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

(松鼠在小兔的上面,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3.议一议。

有的同学说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谁说得对呢?为什么?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4.教师小结。

这两个同学说得都对,只是因为一个同学是把松鼠与小兔比,一个同学是把松鼠与小鸟比,所以说法不一样,但是说得都是对的。

5.放松小游戏。

说一说自己鼻子的位置。

6.说见闻。

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物品,它们之间也有上下的位置关系吗?(学生、教师身边物品的上下关系等等。)

(三)拓展应用

1. “练一练”第1题。

出示小书架,请同学们看一看、填一填、说一说,指名到前面摆一摆并提出问题,找同伴解答。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在班上交流。

2. “练一练”第2题。

先按要求写数,写完之后,自己说一说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3.“练一练”第3题。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多种说法和答案,只要孩子们说得有道理,都应予以肯定。对只说一个答案的学生,教师也应鼓励和表扬。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4题。

本题答案不统一,先组织学生观察图,房子有几层?哪是第一层……哪是第四层?然后再按自己的意愿确定小动物的位置,即把小狗、小猫、小兔、小象的头像贴在相应的窗户里,最后说一说它们的上下关系与顺序。

5.“练一练”第5题。

本题是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让大部分学生根据要求独立思考,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只标出名字就可以了。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可以小组帮学、交流;还可以用人物头像试着贴一贴,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知识。

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愉快呀!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课后到商场和家里再观察观察,看看还有哪些东西也有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用你的巧嘴巴讲一讲、说一说。

由上节课的“森林运动会”设计情境,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由于低年级学生专注时间短,又爱活动,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撂放书架、写字、鼻子在哪儿、分房子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位置的关系,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教学设计,教师能够联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直接给出的三个小动物比较上下,改为先出示两个小动物,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再出示第三个小动物,比较三个小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此引导学生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这样设计,不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符合《标准》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接着,教师又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活动,比如:指鼻子游戏、说生活中物品的上下位置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练习等等,在这一个个具体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很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如: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发表不同见解等,教师都能用准确的语言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不仅如此,教师还注重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形式多样的评价,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小班数学的教案

教材20~21页“4的乘法口诀”

1.经历4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通过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编制4的乘法口诀。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找规律记忆口诀。

3.太阴到学生用口诀解决问题。

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练习。

课前准备:挂图、小红旗。

方法:谈论交流。

熟记口诀方法。一边数数一边填表独立列式,编制口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口诀实践应用“说一说”“连一连”,完成其他练习和数学游戏学生组内练习,独立完成连线任务。

数学的教案

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服相近内容的互相干扰,能正确估算并计算、验算。

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1、p13.3。

出示第一组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指名口答。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口算时有什么区别?

出示第二组题,同桌互相交流进行口算。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

2、p13.1。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说出商是几位数。

再要求计算。

集体反馈。

小结。

3、计算并验算。

536432138723。

学生分组完成,集体评讲。

讨论三题在计算时的不同。

小结。

4、p13.5。

引导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明确要求谁拍的最快,谁拍得最慢必须要知道每人每分钟拍球的个数。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交流反馈。

1、口答。

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

5634303542669123。

2596856870052147。

2、拓展题。

3、填上合适的数。

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

数学的教案

本课所授内容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找规律”,旨在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同时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及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情境引入,揭示问题。

师:(播放“体育彩票开奖”的现场录像)同学们,请看屏幕(略)。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体育彩票在开奖。

生:我看到8、6、0、9、2、6、9这几个数字。

生:这是中奖号码,如果买的彩票跟这个号码一样,就可以中特等奖。

生:中500万!

生1:8和6。

生2:9和2也可以。

师:彩票中其实也有数学问题,请同学思考,中五等奖的彩票一共有多少种情况呢?

出示问题:

选对两个连续的数字可以中五等奖。五等奖的彩票一共有几种情况?

8

6

9

2

6

9

二、动手操作,积累经验。

1.第一次探索。

学生自主活动后汇报交流。

师:找到答案了吗?一共有几种情况?

生:一共有6种情况。

师:6种情况,大家同意吗?有没有别的答案?

师:确实是6种情况。但老师更关心你们是怎么找到这6种情况的?;

生:我是用方框框的(课前每个同学都发了一个透明的方框)。先框住左边的8和6,是一种,然后框住6和0……一直到6和9,一共是6种情况。

师:他是用方框来框的,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我是在上面画圈的,一共有6个圈。

生:我把每一种情况都写下来,比如86,60,09……一共有6种情况。

师:噢,刚才有同学用方框来框。老师电脑上也有一个框,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电脑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框的?这样框有什么好处?

生:他是先框住最左边的8和6,然后向右平移一格。一直移动到最右边,一共是6种情况。

师: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框,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师:是啊,这样按照顺序就可以一个不落,把每种情况都框出来。(板书:按顺序操作)。

生:一共平移了5次,有6种情况。

师:都是这样的结论吗?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平移了5次,怎么会有6种情况呢?

师:确实是啊,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生:方框一开始就框住了8和6两个数,8、6是一种情况,但没有平移。以后每平移一次就是一种情况。

总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中五等奖就相当于每次框两个数,方框从左到右要平移5次,一共有6种情况。

完成板书:

每次框的个数平移几次有多少种情况。

256。

2.第二次探索。

生:就是选对连续的3个数字。

师:是啊,也就相当于每次框3个数。如果每次框3个数,有几种情况呢?请同学们先猜一清。

生:我认为还是6种情况。

生:我认为应有5种情况。

……。

3.第三次探索。

师:刚才我们又研究了中四等奖的情况,如果是中三等奖和二等奖呢?三等奖就是相当于每次框——4个数,二等奖——每次框5个数。

生1:每次框4个数,需要平移3次,一共有4种情况。

生2:每次框5个数,需要平移2次,一共有3种情况。

生:我看到第一次要平移到2,再平移到6,最后到9。这样就需平移3次。

师:那平移2次呢?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图片,你认为“平移的次数”跟什么有关?

生:跟剩下的数字有关。

生:剩下3个数需要平移3次,剩下2个数就需要平移两次。

生:也就是剩下了几个数,就需要平移几次。

师:是这样吗?那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如是框两个数,需要平移几次呢?

师:框3个数呢?由此,我们是不是能看出些规律呢?,

生:只要看到剩下几个数,我们就知道要平移的次数了。

三、分析比较,概括规律。

师: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一共有多少种的情况,看看黑板上的表格,联系屏幕上的图形,我们来思考一下,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究竟和什么有关呢?清大家先独立思考,想好后再和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后汇报交流。

师:一共有多少种情况和什么有关?

生l:有多少种情况和平移的次数有关。

生2:有多少种情况总是比平移的次数多1。

师:是这样的吗?那如果平移100次呢?有多少种情况?

师:如果有200种情况,需要平移几次呢?

师:刚才同学们都发现了有多少种情况跟平移的次数有关。那平移的次数又和什么有关呢?

生:和每次框的数字有关,框得越多,平移的次数就越少。

生:它们的和都是7。

师:找到规律了吗?下面我们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四、巩固内化,发展智力。

1.研究p56的“试一试”(经过改编、加工)。出示花边图:

(1)每次给相邻的五个小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

(2)如果花边有13格呢?

师:试着比较这两题,有什么区别呢?

小结:虽然每次盖的数相同,但总数不同,所以有几种盖法也不同。

师:结合刚才同学们所做的以及黑板上的数据、算式,你能归纳这其中不变的规律吗?

小组交流汇报。

师:如果用a表示总个数,用b表示每次框的个数,有几种不同情况怎样表示呢?

生:a-b+1。

2.研究“休假问题”。

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问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

学生研究并交流。

3.研究p59"练习十”的第2题(经过改编、加工)。

师:(出示书中的插图,把总数改成10个)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呢?

师:如果这个小朋友坐这儿呢(出示下图),你还能解决吗?

师:看得出,同学们真聪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都能轻松地解决,不简单!

4.研究游戏中的问题。

师:最后,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同学们喜欢玩的游戏。

生:这个方块掉到最下边,它的位置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师:会解决吗?

生:9-2+1=8种。

师:同意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演示)。

生:是7种,9-3+1=7。

师:同样的方块,为什么一会是8种,一会是7种呢?谁能解释一下。

师:看来这个小小的游戏里面也蕴藏着我们今天找规律的知识呢。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如果我们不把这个看成游戏,而是把这个看成一个方格图,那么这个绿色的方块在整个方格图上的位置又有多少种情况?其实,这就是下一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数学的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系列“春游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美德。

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选择较合理的策略。感悟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活动表格。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出春游的课题

1、诗歌欣赏:《春天来了》,这是一首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自己创作的诗。这么优美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课题。 2、你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乐,但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要同学们一起解决。让我们出发吧!

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1、选择合适的租车方案

(2)先让学生估估、猜猜。与小组同学讨论后把租车方案填在课本上。

(3)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省钱?

(4)汇报结果后总结方法: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辆大车和2辆小车的方案最合适。

2、快餐店用餐

师:到达目的地,同学们玩得真开心,转眼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快餐店用餐,这里的食品真丰富,有凉菜、热菜、主食、饮料等。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食品。

(1)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再把自己的选择填在课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钱?(提醒学生别浪费。) (2)汇报结果,看看大家都选了哪些营养又美味的食品。

3、买纪念品回家

师:在快乐的游玩中时间过得真快,到了该返回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纪念品商店,让同学们买些纪念品带回家。

(2)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并提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再解答出来。

(3)如果你有20元钱,你准备带什么纪念品回家?说说理由。

三、写数学日记

师:同学们,愉快的一天结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开心吧?而且用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请你把它记下来吧。你这一天是怎么过的,在游玩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感受?请按下面的格式写一篇数学日记。

xxxxx年xxx月xxxx日星期( )天气: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延伸:清明节到了,如果学校要带六年级的同学们去茅家岭烈士陵园扫墓,你能不能设计一个旅游计划?(填在课本第38页),下节课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请你试试吧。

板书设计:

旅游中的数学——春游

1、租车2、用餐3、买纪念品4、写数学日记 5、设计扫墓计划

数学的教案

知道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叙述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分类讨论思考问题的方法;。

通过探究与实践,学习切线的性质;。

通过实例操作体会如何数量关系来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动变化的观点的教育;。

从运动的观点及量变到质变的观点来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的概念;。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会类比思想方法的运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点、直线和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切线长定理。

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引导式教学、反证法教学。

投影仪、电脑,直尺。

5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从问题情景:要学生解难入手,建立模型,设下悬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二个问题,将探究的结论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围绕着学生活动来展开,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朴素的问题情景(射击)自然对学生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参与性;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释、合作等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还能感受到数学与自我生存的关系。

数学的教案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9的教学内容。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年龄小,学习还是比较吃力,不容易理解0的含义。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3.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推理应用能力。

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数学的教案

1·学习8的形成。

2·感知7和8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掌握8的形成,知道7添1是8。

感知7和8之间多1少1的关系。

已有学习7的形成的经验。

种水果卡片若干;操作板人手一份;课件背景图片。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采摘园”情景。

教师“春天来了,又到了采摘的季节了,汤姆爷爷的果园里种了好多的水果,你们愿意帮助爷爷采摘水果吗?”二、师幼共同探索8的形成。

1·复习6、7的形成。

出示红苹果树,“爷爷想请小朋友帮忙采摘5个绿苹果,谁想来试试?”

请一名幼儿采摘5个绿苹果。

“老师也摘了一个,现在是几个了”“6个”“为什么?”引导幼儿

说出5添1是6·

同理引导幼儿说出6添1是7。出示数字7,7个红苹果可以数字7来表示,也可以用7个点表示。

小结:有7个苹果,6添1是7·

2·探索8的形成。

我这里还有一个苹果,现在有几个了?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7添1是8。

提问;8个绿苹果可以用什么表示?

引导幼儿说出8个绿苹果可以用数字8或者8个点表示。

8里面有8个1·

“我们知道了数字8可以表示8个苹果,数字8除了可以表示8个苹果还可以表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数字8可以表示数量是8的物体。

小结:数字8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8的东西。

三、自主探索,进一步巩固8的形成。

你们愿意帮助采摘苹果吗?请你帮助爷爷采摘7个苹果。(幼儿在操作板上操作)

幼儿操作点数7,教师个别指导。

爷爷想要8个苹果,怎么办?

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说出“再添上1个”“7添1是8”四、自主探索,感知7、8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爷爷的果园里除了有苹果还有草莓和桃子,请你根据操作板上的数字提示摘两箱相应的水果,出示课件(7个香蕉,8个桃子)。

分别发放带有数字7或8的操作板,请幼儿采摘和自己操作板上数字一致的水果。

请幼儿说一说哪个多?多多少?

请一名幼儿到前面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发现的?

引导幼儿说出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两边水果哪个多,哪个少?多几个?少几个?

引导幼儿说一说7比8少1,8比7多1·

五、创设游戏,回归生活,巩固8的形成。

1·一名幼儿手中拿一个数字7,一名幼儿拿数字1,添起来正好是8

可以得到爷爷送的苹果

2、幼儿听音乐到台上领取苹果,并说一说如何变的。

教师小结:7添1是8·

六、延伸活动。

1·科学区:将操作板和水果卡片投放在科学器,鼓励幼儿到科学区继续探索。

课后反思:

在组织中班数学活动《8的形成》中,我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满足幼儿乐于探究的天性,让幼儿在采摘水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发挥幼儿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一开始,通过创设“采摘水果”的情境,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幼儿在比较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了数学的乐趣,掌握了8的形成。基本环节“摘苹果”游戏中通过“寻求帮忙”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寻求答案的`兴趣。《指南》中要求“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的概念”。活动以“采摘水果”为游戏主线,通过“采摘苹果”,让幼儿学习8的形成;使幼儿能够跟随情景的发展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创造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是幼儿的玩伴儿、是游戏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游戏性、教育性于一体,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活动过程层层递进,挑战性不断增强。通过游戏“采摘草莓和桃子”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感知7和8之间多1少1的关系。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遵循了幼儿自主操作在前、教师梳理提升在后的原则。数学活动的重要价值在于引导幼儿在探究具体事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8的形成的探究和最后游戏环节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进行的科学数学学习,感知了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快乐。

小学数学的教案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并能表述自己数的方法。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你最多能数到几?将你认为最大的数写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写出许多位的数,但不一定会读,不一定理解这些数的意义)。

最大的数是多少,这些数又怎么读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的开始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吧:数一数(并板书)。

(二)探索新课。

1、认识各个数的意义,并熟悉数位顺序表:

向学生呈现教材2页的图,并让学生数一数,数完后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是如何数的,对于上面的图在说后质疑或根据学生所回答的进行引导:2表示2个千,2表示2个百,8表示8个十,3表示3个。对于下面的图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梳理出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并通过学生的数,使学生感受到“满十进一”的法则)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再大的数如何呢?根据学生所答梳理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并再次体会“满十进一”)。

2、体会“十万”有多大。

根据学生所说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十万”有多大,最后出示3页的图再次让学生感知“十万”。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4页第1题。

师生进行互动,生生进行互动,先是一个学生说,教师拨;然后就是一生说一生拨,一生说,众生拨。

2.教材第5页第2题。

先让学生自由数,然后说如何数的,这个数是多少,每个位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教材第5页第5题。

学生先是自由数,然后再全班一起数,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再次体会数之间的关系。

4.教材第5页第4题和第3题和第6题第7题。

有了上课的基础,这两道题学生做起来应该很容易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句话概括一下。

本节课第一个问题的抛出,学生们还是很感兴趣的,上黑板也写了许多,有写写法的,有写说法的,热情还是很高的。然后紧紧抓住主题图,让学生说数数的过程,虽然学生说得不好,可是我并没有急而是教他们如何说,时间浪费了不了,可是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不是完成了,学生很熟悉10个1是十,10个10是百,10个100是千……对于“十进制”理解也很透彻。

通过这节课,自己觉得应该。

1、加强对主题图,情境图的研究。(记得风雨数学曾经在uc活动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辉煌老师告诉过他,情境图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们只要弄明白了主题图,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平时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重视学生对算理的复述及讲述。

3、还得多关注学困生,一节课无论多么完美,还是会有学困生的存在。

小学数学的教案

1、巩固6、7、8、9的加减法。

算式卡、小圆片。

1、课时。

生独立完成,请一生到黑板上练习。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

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小学数学的教案

课本第77~78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学生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结论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每人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面积和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有次序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摆满)

(3)汇报结果

1、导入

上面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但要测量黑板、草场或更大的地面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的实际测量行吗?今天就寻找一个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2、猜想

3、验证

同桌合作,完成课本第77页例2的(2)

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4、概括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想一想:同桌讨论

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

1、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79页1、2、3、4

数学的托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看、找找、讲讲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并初步尝试按颜色或大小分类。

2、幼儿能愉快参加活动,大胆的讲述。

教学准备:

小鸭头饰、各种颜色、大小的鱼;与鱼同色的、大小的筐、音乐磁带教学过程:

一、游戏:找小鸭。

1、看,谁来了?(小鸭)。

3、幼儿四散寻找,老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4、和小鸭一起跳舞(律动)。

二、游戏:找小鱼。

1、玩得真累,肚子饿了怎么办?

2、小鸭爱吃什么?我们去找找哪里有小鱼?

5、去告诉你的好朋友。

三、游戏:送小鱼。

1、看看小鱼宝宝的`家在哪里,是怎么样的?把小鱼宝宝送回家时,我们怎么说?(情感的培养)2、幼儿送小鱼,老师个别指导3、看看小鱼宝宝找对家了没有。(大家一起验证)。

二下数学的教案

教学内容:

书6768页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课件、计数器等。

一、回顾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

592+109=答案

615-457=答案

让学生同位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而后指名起来说算法。

二、自主练习

1.第3题:计算并验算。

2.第4题

(1)说题意,你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

(2)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3.第5题。

(1)先说一说题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然后再解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

4.第6题:找规则,填一填。

5.第7题:数学游戏。

6.第8题:谁摘的松果?连一连

让学生独立去完成,汇报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7.第9题

要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入口到珍禽馆共有几条路?分别是哪几条?

8.第10题

做题时先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蒙氏数学的教案

1、充分通过视觉和触觉,分辨正方体的大小,感知其特点。

2、通过手指抓、捏、摸等动作,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3、增强专注力,建立秩序感。

1、粉红塔、粉红塔形式卡片若干。

2、字卡:大、小。

3、音乐准备:班得瑞钢琴曲。

4、照片:粉红塔的创意建构。

(一)走蒙氏线。

1、念儿歌走蒙氏线。听音乐走线,边走边念儿歌“积木长积木宽,我用积木盖楼房,一块一块叠上去,看看楼房有多高?”

2、线上游戏“积木叠叠高”。

(二)第一次感官操作:垂直积塔。

1、师幼一起工作:“今天我们要进行粉红塔的工作,先来继续上次进行的工作‘垂直积塔’,请你和我一起做。”(取放材料遵循小取大放原则)。

2、叠高后欣赏:美吗?象什么?可以站起来看一看。(欣赏整体的感觉)。

3、错误控制:“爬楼梯”游戏。

4、游戏:哪个不见了?(从积高的粉红塔中取掉一块,让幼儿猜猜谁不见了?)。

(三)第二次感官操作:感受大小、三阶段命名。

1、认识字卡“大”、“小”。

2、比较大小,进行三阶段命名:

师取出三块,有什么不一样?给它送上名字:一起来说说它们的名字,每个名字说三遍,如“这是最大的、最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用双手分别取最大的、最小的和比较大的。

4、闭上眼睛,老师放在你手里的是最大的、最小的、还是较大的?

5、游戏:看谁指得快。

师:现在我们要来玩个游戏,看谁指得快?如:“最大的在哪里?”

(四)第三次感官操作:序列造型。

1、欣赏认识各种不同的形式卡。

2、幼儿排序、配对工作:自愿选择不同难度的粉红塔形式卡片,然后找出和卡片大小对应的方块进行对比排序。

延伸活动:

欣赏照片:粉红塔的创意建构等工作。问:“你能像她一样把塔垒起来吗?下次我们再一起来尝试”。

文档为doc格式。

蒙氏数学的教案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一)复习引入新课。

口算。

35+3=24+9=45+30=28+7=。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1)观察第91页情景图。

2.学生提问题。

(2)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师根据生答板书: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32+39。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

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

(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的教案

1、知识与能力:会利用小数点的位置来进行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理解知识间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和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掌握利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

会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

单名数改写复名数、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

首先作好旧知的铺垫,复习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出现小数的名数改写。

1、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

(1)先让学生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归纳出何时乘进率,何时除以进率。

(3)为学生编口诀:大变小乘正好,小聚大用除法。

2、如何让学生能够又快又好地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改写方法

(1)首先牢记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够灵活运用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

(2)审题要仔细,看清楚是向哪级单位转化。

组内老师各抒己见,找出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尤其是老教师对此处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来解决的建议和思路都给我们年轻教师有很大帮助。

相关范文推荐
  • 01-13 初中师德师风工作计划(优质14篇)
    师德师风不仅要求教师有高尚的品德,还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强化教育系统行
  • 01-13 小班秋季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实用12篇)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工作计划模板,希望对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有所启发。工作计划是包罗万象的
  • 01-13 党组织扫黑除恶半年工作总结(热门16篇)
    在忙碌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推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工作顺利开展,及时成立
  • 01-13 教师书法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6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方法之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一起分享和借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
  • 01-13 初一我的同学(专业18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欣赏以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对优秀作文的要求和写作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我循声望去,原
  • 01-13 寝室设计大赛活动策划书(优质21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活动策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各种活动。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活动策划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01-13 友情的事例大全(13篇)
    优秀作文是在语言和思想两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的一篇文章,它引人入胜,触动人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5月中旬,我有幸作为全国优秀少年儿
  • 01-13 放缓人生脚步范文(13篇)
    人生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智慧来塑造自己的未来。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人生总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经历和感悟。人生不会止步,只会不停地往
  • 01-13 校长个人年度考核工作总结(汇总21篇)
    月工作总结是在每个月结束时对个人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在过去一个月里的工作成果和不足之处。在下面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中,也许有
  • 01-13 面对正常的烦恼(通用20篇)
    优秀的作文,应该能够真实地展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