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优秀15篇)

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优秀15篇)

时间:2023-12-29 19:33:09 作者:ZS文王

发布通知之前,应对内容进行仔细思考和组织,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下是一些通知写作的典型案例,希望对大家的通知写作有所启发和指导。

年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通知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xx年“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与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98号政府令精神,“壮族三月三”放假时间为:4月8日(星期五)、4月9日(星期六)、4月10日(星期日)、4月11日(星期一)共4天;4月12月(星期二)正常上课。

节假日期间,请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做好防火、防交通事故、防煤气中毒、防盗、防溺水、防触电、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等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同时结合清明节、“壮族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过一个文明、祥和安全的假期。

祝家长、孩子们节日快乐!

xx小学。

广西“壮族三月三”放假安排通知

20xx年“壮族三月三”期间,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4月18日、19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4月20日(星期五)与4月15日(星期日)调休,4月15日(星期日)上班。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们就把老妪叫做“乜掘”,“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儿子一样养着。现在壮族还遗留有相关的风俗,就是把新买小鸡小鸭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几根,意思就是像这位老妪一样去掉动物的野性,成为人类家里的一员。其实这一风俗和传说反映的是远古人类驯养动物,从野生到家化的远古记忆。没有尾巴也反映人类从从原始人进化成文明人的历程。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了,邻居们把老妪入殓后,便对小蛇说: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视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么给她尽孝。小蛇仿佛听懂了人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雨大作,一阵狂风就把老妪的灵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那时正值三月三前后,后来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雨或者下冰雹,当地的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了。

人们为了歌颂乜掘的伟大品质和传颂孝道,便给这位老妪乜掘立庙,人们为了表达尊敬,在壮语里将之称为“妲婆庙”、或者是“姥婆庙”(罗波庙),汉文里统称为“龙母庙”。当地的壮族人也开始崇拜蛇,对蛇也是敬而远之,忌讳杀蛇和吃蛇。伴随着随着壮族的祖先骆越民族的文化传播和影响,蛇的形态后来就融入中华图腾龙的形态里,所以后来特掘就成了龙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龙,因此特掘又称为掘尾龙。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圣坟,成为了古时候壮族人心灵的信仰,认为人死了,灵魂也会飞回大明山。所以,大明山又被认为是祖宗的墓,变成了壮侗语民族神话信仰传说里的圣山。所以说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乜掘于是就被尊称为龙母,各地祭拜的神庙都朝向大明山。之后便有了壮族人传统上扫墓的时间定在三月三。人们会在三月初一的时候,采枫树枝插在门缝和窗缝上,三月三的时候还会做五色糯米饭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龙母庙。五色糯米饭是壮乡人们在三月三这天祭祖中必不可少的祭品。至于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的.来历,传说有四:一是源于壮族“掘尾龙”传说中那条化成龙的小花蛇,小花蛇的身上有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条小花蛇的孝心之举,就在三月三时用枫叶等各种植物将糯米饭染成黑、红、黄、紫连同白色的糯米饭一起组成五色糯米饭祭祀先人。二是纪念壮族英雄韦达桂。韦达桂被地主迫害致死后,壮民常拿糯米饭到其坟前参拜,有一天,参拜时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坟上各种植物的汁液落入糯米饭中将其染成五颜六色,韦达桂从坟中破土而出,化为巨龙腾空而去。三是有个孝顺青年每天上山打柴时都背着残疾老母亲以便照顾,无奈山上的猴子总是抢走青年为母亲准备的饭团,为了不让母亲挨饿,青年想出办法用枫叶将饭团染黑,饭团从此不被猴子抢走,后来人们就用各种植物染饭团。四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听到箩筐内的各种谷物抱怨说各种植物都有好看的花衣穿,而稻谷的颜色又单调又难看,于是采摘各种植物于三月三蒸煮糯米饭讨好谷物之神,从此以后连年丰收。从这四则传说来看,其主题分别是感念先辈的功德、孝敬父母和祈求粮食丰收,这些主题是壮民祭祀祖先的重要内容,故五色糯米饭在三月三的祭祖中是不可缺少的享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广西“壮族三月三”放假安排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98号政府令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年“壮族三月三”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

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去年欢度“壮族三月三”节日的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引导开展好今年节日的相关活动,把“壮族三月三”办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的群众性节日。

三、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防止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平安的节日假期。

三月三节日各地习俗:

汉族:

荠菜煮鸡蛋。

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是由此节派生出的一种风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要到河边去野餐。有的将酒杯投入缓水中,让酒杯随流而下,下游不远处等候的人则将酒杯从水中拾起,然后一饮而尽,这叫“曲水流觞”;有的将煮熟的禽蛋,投入水中,像酒杯那样在水中顺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们则将禽蛋从水中取出,然后剥而食之,这叫“曲水浮素卵”;有的则将红枣投入水池中,然后照禽蛋的方式那样将红枣拾食,这叫“曲水浮绛枣”。这种习俗,在至今我国一些地区和少数民族中流行。壮族、侗族等兄弟民族,三月三还有吃彩蛋的习俗。

古代,人们举行完祓禊仪式后,就坐在环曲的水渠边,把盛着酒的觞(古代盛酒器,为椭圆形带柄的浅木盘)放于流水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要算王羲之与其友在会稽的聚会了。晋永和三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邀亲友谢安、孙绰等41人,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并传承古俗举行了“曲水流觞”活动。大家饮酒赋诗,论文赏景。王羲之挥毫作序,乘兴而书,成就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正因如此,后人亦此碑贴称为《禊贴》。

在绍兴,由“曲水流觞”活动形成的这种饮酒赋诗的雅俗一直盛传不衰。直至今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中外书法家都要到绍兴亭聚会,举行“曲水流觞”的活动,咏诗论文,泼墨挥毫,纪念王羲之。有趣的是,我国“曲水流觞”之俗还东传日本。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春游时间有先有后,农历三月初三与清明节时间相近,且“修禊”这一带有信仰民俗色彩的活动已逐渐被水边饮宴、郊外游春取代,故三月三春游又渐与清明踏青混同。此外,据传三月初三是西王母的生日。这天,人们要到娘娘庙西王母的神像前祈祷求福。有些地方还有将涂彩的熟鸡、熟鸭投入河后,人们在各处守候,等其漂来取食的习俗。四川忠县则在这举行“三月会”,纪念古代巴国英雄巴曼子。

三月初三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壮族人民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盛大的节日歌会——歌圩,壮语称“窝被节”。相传这天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遇难日,故设节纪念。刘三姐是唐中宗时壮族著名的'女歌手,这位歌圩培育的歌仙,会唱许多优美动听的山歌,被人们尊为对歌活动的创始者和传播者。

歌圩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染成的五色糯米饭,还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对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知识性的盘歌、斗智的蛮歌和情歌等。内容则是天文地理、文学、社会、伦理道德等无所不包。其中情歌又分为见面歌、邀请歌、爱慕歌等等。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歌声像条红线,牵着两颗爱心,若姑娘中意小伙子,便趁旁人不注意,将手中绣球赠与他,“他”则回赠手帕、毛巾等物。另一表达感情的交际工具便是彩蛋。小伙子在歌圩上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若不愿意,就握住彩蛋不让碰;若有意就让小伙子把蛋碰裂后一起吃,同时也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三月三已成为国际性的歌节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综合性文化节日。

侗族:三月三花炮节。

三月三花炮节是侗族人民传统的体育盛会,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这天,湘、桂、黔交界的侗、壮、瑶、苗、汉等族的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装前来广西三江富禄地区赴会。后生们纷纷向姑娘们赠送糖果,哪个姑娘得到的糖果最多,她便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姑娘。抢花炮是花炮节的主要活动。待炮声一响,那个圈有红绿布条的铁圈冲上天空,立即成为全场注目的焦点,场上上百名队员争相抢夺,抢走花炮的选手意味着智勇双全,他们不仅能获得长者颁发的奖品,也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花炮会上,大家聚在一起吹芦笙、对歌、唱彩调、看侗戏,斗牛、斗鸡、斗鸟等,到处是一片欢乐的景象。在三月三这天,布依、彝等族要宰牛杀猪祭祀灶王和山神,同时还要扫寨赶鬼,外人绝不能在这天进寨,否则被认为是破坏扫寨。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民间传统习俗。这天,彝、白、傣、苗、哈尼、纳西、僳僳等民族的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呼群约伴,到西山踏青游春,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节日的欢乐,日暮兴尽方归。

黎族:三月三爱情节。

海南黎族在农历三月要过“爱情节”,这最初本是黎族美孚支系特有的节日,后逐渐发展成为整个黎族的节日。它的形成与黎族的婚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天,必定举行篝火歌舞晚会。篝火旁,黎家姑娘、小伙和着节拍,跳起欢快的“槟榔舞”和“竹杠舞”等。待月上中天,“山恋”开始了,男女青年在山林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对歌择偶。中意的便双双离群,互赠定情信物,小伙子将耳铃或手镯为姑娘戴上,姑娘则将自织的七彩腰带系在情郎腰间。这种对唱情歌择偶的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现在的“三月三”,除传统歌舞外,还有经贸交流等活动。

布依族,于这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

在广西壮乡,到处都是歌的海洋。歌墟,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广西三月三指的是农历时间。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三月初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广西壮族三月三主要流传在武鸣区东部罗波镇、两江镇、陆斡镇、马头镇以及武鸣区西部的锣圩镇、灵马镇。中国古代就有“三月三,上巳节”的记载。唐代时期,杜甫在《丽人行》诗中描绘唐朝的风俗写照:“三月三天气新,长安水边多游人。

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选】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孩子们即将迎来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我校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六一”放假的通知精神,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5月31日(星期二)下午2:30——4:00开展庆六一游园活动;放学时间照常。

二、6月1日(星期三)放假一天。

三、6月2日(星期四)学生照常回校上课。

放假期间爱心提示:

1、放假期间,天气多变,请家长注意温差变化,预防着凉生病。

3、不要带孩子到人多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督促幼儿勤洗手,注意卫生,以免感染传染病。

4、放假期间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吃上火和油腻的东西,多喝开水,多吃蔬果。

祝愿您和孩子度过一个温馨而快乐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虎门镇太平小学。

20xx年5月26日。

亲爱的各位家长: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让孩子们的才艺充分得到展示,让家长朋友们积极参与到我园的活动中来,我园定于20xx年5月28日(星期六)上午组织开展文艺演出,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场时间:5月28日上午07:30—08:30。

二、活动地点:白鹭洲国际大酒店一号会议厅。

三、演出时间:5月28日上午09:20—12:30。

四、注意事项。

1.请各位家长为幼儿穿上夏装园服及白网鞋。

2.请家长在家里为幼儿准备早餐,并为幼儿准备一点食物及垃圾袋。

3.请家长准时将幼儿送到白鹭洲国际大酒店交给本班老师为幼儿化妆。

4.在活动中,请家长朋友不要吸烟,不大声喧哗、不随地走动、不乱扔垃圾,在指定位置观后演出,并注意安全。

5.活动结束前请家长不要带走幼儿;必须等活动结束后,家长到本班老师处签字领幼儿方可离开,同时提醒注意返途安全。

6.“六﹒一”儿童节(星期三)放假一天,星期四正常上课。

思南县小英豪幼儿园。

20xx年5月26日。

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例如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也是广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或黄栀子、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1、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2、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3、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4、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5、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6、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壮族通常在三月三蒸五色糯米饭。另外,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是广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广西三月三放假通知

在崇左的大新县桃城镇浓沙屯,将举行三月三活动开幕式暨壮族山歌赛,游客们还可以吃到叫花鸡、竹筒饭、窑烤红薯等。

河池百对双胞胎来对歌。

河池市凤山县将举行百对双胞胎同台献唱山歌、18对歌王对歌活动。此外,该地巴腊猴山景区将举办赏兰、摄影、踏青等活动,三门海景区也将举办风味小吃品尝活动。

三月三的武鸣将有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展演、骆越始祖王祭祀大典、“灵水歌圩”广西第六届歌王大赛、武术散打擂台赛、马术表演等文化、体育、旅游活动。

柳州的三月三,那可更是不一样,牛王争霸赛、千人芦笙比赛、大型实景民族歌舞表演、传统龙狮表演、芦笙踩堂、侗族大歌、六甲山歌、彩调、桂剧、侗乡电影、侗戏、传统扮故事、篝火晚会等表演活动将在那一天尽情的上演。

马蚌乡的泼水节往年都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少数民族会穿着民族服饰出来赶圩,很热闹。而且除了泼水节,当地还组织了山歌比赛、抓鱼比赛等,游客都可以免费参加。

每到三月三,河池下洛村家家户户都会把扁担拿出来,杀鸡宰羊,举办一个祭扁担的仪式,祈求当年五谷丰登,让扁担挑上更多的东西。

位于中越边境的峒中,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板瑶、花头瑶人平时会穿着民族服饰上街赶圩。江口村的这个陀螺歌节虽然名声不大,但一定能让你享受到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三月三是桂林的歌圩节,当晚,在桂林市秀峰区鲁家新村古戏台将以“寻找刘三姐”为基调,再现经典《刘三姐》,更有国宾女子导游山歌献唱并赠送纪念品。

起凤山。

又名凤凰山,分东西两峰,像一只欲飞的凤凰,因而得名。山上有镇江岩、读书岩、合云岩、太极岩等景,历代有不少掌政官员、文人雅士到这里游览,并留下多处题刻。其中峰北的`太极洞内的“凤”字石刻,高4.85米,宽4.2米,笔画粗达30多厘米,有“太极洞中藏大凤”之称,为武鸣石刻之最。

门票:5元。

西江苑。

位于武鸣县城西,包括明秀园(明秀园原名富春园,原为清代嘉庆年间举人梁生杞所建,民国初年耀武上将军陆荣廷购得此园,更名为明秀园。)、春霞园(春霞园是一个源自清代的果木园,与明秀园隔江相望,两面环水,旁依村庄,环境幽静,河边怪石丛生,林木茂盛)、秋暇园(秋暇园在武鸣县城西北面约3公里处,三面环江,为西江所绕系。清嘉庆中期兴建,园内遍植荔枝等果木、花草,建幽风亭。)以及把三园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西江河。

门票:10元。

游览攻略:在安吉客运站乘坐班车,后转坐当地三轮车可到达;喜欢安静的网友可以去看看,约上三五好友更佳;花蚊较多,需提前准备好防蚊工具。

伊岭岩。

形成于一百万年前,距南宁市郊18公里,方圆数十里皆成喀斯特地貌,著名诗人郭沫若1963年曾到此地游览,广西国际民歌节、中国电视金鹰奖活动等曾在此举行。伊岭岩又名“敢宫”(壮语),意为宫殿一样美丽的岩洞,洞内可见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等100多个大小景点。

门票:45元。

游览攻略:在南宁安吉客运站乘南宁—武鸣的巴士,到伊岭岩下车;洞内清冷潮湿,准备好厚实衣物及防滑措施。

大明山。

距南宁104公里,是广西中部弧形山脉西翼的一组大山,主峰龙头山海拔1764米,为桂中南最高峰,登上顶峰可模糊看到柳州、钦州等广西其它地区。大明山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山上气温比山下低8-10度,山中四季分明,春岚、夏瀑、秋云、冬雪,素有“广西庐山”之称。

门票:128元。

游览攻略:早上九点到南宁市民族商场(人民东路75号)门前搭直达快班,或在安吉客运中心乘马山、大化、都安方向的大巴在大明山路口下车即可;门票可在网上购买,相对较便宜;大明山长年云雾缭绕,出发前可提前看好天气预报。

花花大世界。

一个集农业观光、苗木花卉生产销售、动物养殖、展览展示、科普认知、休闲会务为一体综合性园林产业示范园区。园内主要景点有:古榕迎宾区、椰林大道、宝巾园、潭王水库、植物迷宫、花山花湖、动物欢乐谷等。花花大世界的黑熊养殖区是西南、华南地区最大的黑熊繁殖饲养中心,欢乐谷占地约140亩,分为黑熊区、斑马区、草食动物区等几个动物放养区,其中的斑马繁育中心是全国第二大斑马繁育中心。

门票:40元。

游览攻略:游客可以在园内给黑熊投喂食物;安吉客运站旁30米有到景区的公交专线车乘坐。

灵水。

距南宁市区30公里,是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天然泉水湖,有9股清泉涌出,称“九龙喷水”。灵水水质清澈见底,不管是遇大旱还是发大水,湖水既不干也不溢出,水温常年保持在23℃左右,冬暖夏凉,一年四季都可以游泳。

门票:10元。

游览攻略:安吉客运站搭乘大巴到武鸣总站,再坐往灵水的车;可选每年农历三月三及中秋节的时节过去,将能欣赏更多的壮乡民俗风情。

广西“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全体员工:

一、“壮族三月三”放假安排如下: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共计4天。

二、放假前各部门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对所属办公室用电电源一律关闭,电源插头拔下,并保证所属办公室门窗的关闭和落锁。各部门要认真清理文件资料,将重要文件保管好,贵重物品放在安全处,防止被盗。财务部门要检查保险柜等重要设施的安全稳固。以上安全检查由各部门负责人落实到位。

三、节假日期间为事故多发期,在节日期间返乡的`员工要注意旅途人身、钱物安全,假期结束后请按时返回公司。

最后,祝全体员工假期愉快,万事如意!

人事行政部。

20xx年3月31日。

“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刚刚!“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连休3天!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3月14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3年“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出炉。今年“壮族三月三”,4月21日至23日放假调休,共3天。

今年农历三月初三为4月22日(星期六)。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98号),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至23日(星期日)放假调休,共3天。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壮族三月三歌节这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找对象以歌对答,此起彼伏彻夜不息。所唱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唱。在歌圩中,还有抛绣球作为定亲信约的,所以,它又是恋爱中青年传达情意的场合。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男女青年山歌对唱,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绣球则是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

歌圩上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放假通知

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壮族三月三”期间,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

因为20“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这意味着广西人将可以享受一个四天的小长假。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去年欢度壮族“三月三”节日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组织引导开展好今年节日的相关活动,把壮族“三月三”办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的群众性节日。同时,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防止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平安的节日假期。

三月三的习俗。

闽南人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有敬祖旧俗,叫做“三、三节”,也叫做“三日节”。“三月三”的由来根据传说是和民族英雄郑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台胞中,有的家庭在清明节扫墓,有的家庭在三月节(三日节)扫墓,前者为泉州移民,后者为漳州移民。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敬祖的时候,人们用薄饼祭祖宗,然后一家围着吃食薄饼。薄饼,也叫润饼或春饼,由精面粉制成薄而韧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饼的关键在于配料。配料或称为馅,通常用豆腐干、猪肉、豆芽菜、笋片、红萝卜、白萝卜、韭菜、蒜白等合起来炒煮而配成。吃时将配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表面涂些辣酱,芥末等,因各种菜肴混合一起,吃起来味香可口。有人说,闽南烹饪中,没有什么比薄饼更好吃的了。

“三月三”也是苗族人民纪念先祖的传统节日。据苗族古歌中传说,在远古时候,有五位苗族祖先(姓邓、盘、李、赵、蒋)远渡重洋来到海南岛。他们在过海途中约定:到岸后,各走一方,各自为生,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要相逢一次。后来,遵照祖先的嘱咐,每年三月三,苗族人民都要团聚在一起,以纪念自己的祖先。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

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广西“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各位艾美的学员及家长们:

您好!四月清明节、广西“三月三”节假日即将来临。现将两个节假日本校放假时间安排提前告知大家。

【清明节】:4月5、6、7号成人及小孩课程暂停,8号正常上课。(8号少儿课程因学校补课所以暂停,9号正常上课。)。

【三月三】:4月18、19、20、21、22号(共五天)成人及小孩课程暂停,23号正常上课。(4月18.19号成人部分课程开课,以本班老师通知为准。)。

xxx。

20xx年xx月xx日。

“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98号政府令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22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壮族三月三”期间,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即3月30日、31日(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2〕17号)精神,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2日至4日,4月1日(星期六)上班。

为营造我区“壮族三月三”良好节日气氛,本自治区内4月1日(星期六)放假调休,4月8日(星期六)上班,即“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放假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4日。

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打扁。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壮族三月三来源于对北方大帝真武神的祭祀,壮族三月三是对中国古代“上巳节”的传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一览),以供大家参考!

今年农历三月初三为4月22日(星期六)。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98号),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至23日(星期日)放假调休,共3天。

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壮族通常在三月三蒸五色糯米饭。另外,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是广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三月三又称元巳、上巳节。

相传,远古的壮乡有个员外生了三个美若天仙的女儿,长女和次女都嫁给了大户人家的公子,只有名叫丽妹的三女儿还没有嫁出去。她聪明过人,能诗能歌,心地善良,经常背着家人乐善好施。芳年十八时,尽管追求她的富人官人络绎不绝,但她都一一回绝,弄得父母伤透了脑筋。

原来丽妹早有了心上人,他是本村贫穷人家的子弟,村民管他叫阿强哥。阿强虽出身贫寒,但心地善良,经常为穷人做好事,无论谁家有什么农活忙不过来,他总是挤出时间前去帮忙,他家有什么好吃的,也少不了乡亲们,因而得到了大家的厚爱。

通过这次比赛,丽妹对阿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对他那聪明绝顶,现编现唱以及乐于助人的品格深感敬佩,于是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大家离去后,丽妹有意留了下来,含情脉脉地对阿强吐露了自己的爱意,并发誓说:“如阿强不娶她,她也一辈子不嫁人。”

对她的话,阿强十分高兴,但又想到自己的身世,难为情地推辞说:“我出身贫寒,恐怕你父母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丽妹紧紧抱住他,告诉他:“不会吧,只要你登门求亲,他们会同意的。”丽妹追求阿强哥相亲们都知道了,他们都说愿意为阿强捐献彩礼,只要员外家人开恩。

一个深更半夜,丽妹跳窗找阿强哥去了,正当他们相互倾吐衷肠之际,员外家丁闯了进来,强行把丽妹抓了回去,丽妹泣不成声,祈求父母成全她和阿强的这门婚事。说阿强虽家境贫寒,但凭他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一定会有好日子过的。但固执的父母还是不同意她的哀求。痴情的丽妹眼看不能与阿强结为夫妻了,便心灰意冷,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到父母都散去入睡后,留下遗书,便悬梁自尽了。门外的丫鬟朦胧中醒来,听到闺房内有异常,打开门一看,她简直惊呆了,丽妹已经寻短见了。她拼命呼救,顿时,员外一家嚎哭起来,他们看着遗书,悔恨不该干涉女儿的婚姻自由,乡亲们听到哭声,知道了丽妹为了反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而愤怒死去,对她深感同情,对员外夫妇极为愤慨。

再说阿强从员外家提亲不成,回到家后,茶饭不思,一头栽倒在床上,父母怎么叫唤他,就是不坑声。当丽妹殉情的噩耗传来,无疑是给阿强重大的精神打击,他脑子嗡嗡作响,想到生不能结为夫妻,死了再阴间也要结为夫妻。

想到这里,他起身走出了家门,三步并做两步,走到员外家,“哇”的一声扑到了丽妹的尸体上,说时迟,那时快,他猛的起身一头撞到梁柱上,也殉情了。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三日,乡亲们见壮乡的好儿子,好女儿双双殉情了,个个悲痛万分,哽咽着,哭泣着。有的还以山歌老歌颂他们忠贞不屈的爱情,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三天后才隆重地为他们俩下葬。

为了纪念他俩,每年人们便在三月三这一天,蒸上糯米饭,带上鸡鸭鱼肉,上山为他们扫墓,同时联欢唱歌,歌圩就这样形成了。

相关范文推荐
  • 12-29 文化局扫黄打非行动方案(优质17篇)
    通过制定计划书,我们可以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划书范文,我们特意整理了一些具体案例,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 12-29 幽梦影读书心得(通用15篇)
    1.读书心得是对读书经历的总结和概括,让我们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所读之书。阅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而读书心得的写作更是提高自己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
  • 12-29 迎新年庆元旦心得体会(实用22篇)
    对于这个项目的参与,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个人的成长潜力。通过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本次元旦艺术节活动以“元旦快乐”
  • 12-29 公司保密承诺书(热门18篇)
    公司的管理层需要具备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引领公司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以下是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关怀措施,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示。本人入xxx有限公司,从事
  • 12-29 物业管理经理年终总结范文(15篇)
    在写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增加感悟和思考的深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1、负责组织市场信息的
  • 12-29 在老家过春节(汇总19篇)
    春节代表了新的开始和希望,人们会进行祈福祭祀,预祝来年平安、幸福和富裕。阅读以下的春节总结范文,可以了解不同人对春节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咻!霹雳啪啦!”是什么声
  • 12-29 班级篮球赛的方案(优质12篇)
    编写计划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通过对我们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总结和概括,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优势。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计划书样本,供大家参考提高自己的写作
  • 12-29 举办乒乓球比赛方案大全(17篇)
    比赛是一种竞争性活动,可以检验个人或团队在某个领域的能力和技巧。比赛不仅考验个人能力,更考验团队的默契和配合,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取得成功。一、活动主题:二、活
  • 12-29 银行个人实习工作总结汇报(专业18篇)
    工作中的每一个月都值得我们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附上几篇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已
  • 12-29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得体会(汇总17篇)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小编特意为读者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