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小学音乐合唱校本教材 小学音乐合唱社团活动计划(大全5篇)

2023年小学音乐合唱校本教材 小学音乐合唱社团活动计划(大全5篇)

时间:2023-10-09 16:49:10 作者:雅蕊 2023年小学音乐合唱校本教材 小学音乐合唱社团活动计划(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音乐合唱校本教材篇一

一、活动主题:

包括学生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等。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并自然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通过排练好每一首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三、参加对象:

在学校的所有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在15人左右。

四、活动时间:

活动的时间定于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课。

五、活动地点:

学校音乐教室

提前五分钟到位做好准备工作。课前认真收集资料、钻研教法,并为学生复印好歌纸。

六、活动过程设计:

a、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中外少儿合唱歌曲。

3、中外合唱名曲。

4、合唱姿态、舞台造型。

b、训练方法及过程: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2)、声音位置(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

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4、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

5、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7、中外歌曲的学习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因此在每次训练中我都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这样使学生个人的声乐基础更加扎实,整个合唱队的水平也有了提高。

小学音乐合唱校本教材篇二

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人声,最美的人声是合唱。合唱艺术能够启迪心智。对于孩子来说,尤其能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念,提升合作意识。

本学期学校推出社团活动,合唱作为孩子们喜欢的一个艺术项目,将以发展学生兴趣,提升合唱技巧为主,让学生在社团里学有所长,学有所乐,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校园快乐地翱翔。

二、兴趣小组成员:

人数未定,分别从三至五年级学生中选拔。

三、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星期三下午

四、活动地点:

音乐教室

五、指导教师:

陆鹏飞、许可琢

六、教学制度: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3、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曲目,积极和辅导老师配合。

七、课程安排:

合唱队的课程安排,是根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教学内容,同时进行相关乐理知识的渗透。

八、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音乐兴趣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音乐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音乐。

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任自由。

5、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九、活动安排:

9月:基本歌唱技巧和方法的练习。(基本技能训练)

10月:歌曲指导歌唱的基本指导。(吸气换气的训练)

11月:歌曲指导歌唱的基本指导。(咬字吐字的训练)

12月:歌曲演唱的感情处理。(乐句气吸感情处理训练)

1月:歌曲整体演绎

小学音乐合唱校本教材篇三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特成立学校合唱队。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现将本学期活动情况作一下安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合唱队员主要以三、四、五年级学生为主。大部分学生具有音准较好、音色较美、形象好的优势。可以说是在声乐发展方面很有潜力、有前途的学生。

二、活动计划:

(1)第一阶段: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这里面包括学生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等。因为声乐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抽象的、综合的艺术。教师边范唱边指导。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和发声特点采用“严格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并自然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

(2)第二阶段:歌曲的演唱。

为了满足我们学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并给每个学生一个锻炼、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我将排练满足不同需要的各种题材的演出活动。如:独唱、重唱、对唱、小合唱等。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所总结。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排练好一首歌曲,不仅有利于学生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三、活动时间:

定于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每次教师提前十分钟到位做好准备工作。课前认真收集资料、钻研教法。课后写好总结。

四、活动内容:

1、《一个妈妈的女儿》

2、《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3、《向未来出发》

4、《红星歌》

5、《半个月亮爬上来》

6、《赶圩归来啊哩哩》

7、《快乐的少先队员》

8、《金色的木鼓敲起来》

9、《可爱的家园》

小学音乐合唱校本教材篇四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加强我校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原有合唱队人员进行重新调整。选拔特长生和热爱音乐活动的学生,组建学生合唱团。

二、合唱团成员:

凡是有合唱方面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者,均可参加合唱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后,由老师进行考核并参考综合素质确定,根据要求及队员综合素质进行挑选。队员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艺术指导教师、积极、自觉、认真、准时参加合唱团的培训、排练与演出等各项集体活动。遵守纪律,有事有病要请假。如队员无故多次不参加训练,将取消其参加合唱队的资格。本学年我校计划组建一个30人的合唱艺术社团,现在拟定的合唱队成员有38名(有8名将在今后的培训中挑选淘汰),其名单如下:

三、训练措施

1、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练中,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2、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采用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不但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四、训练目标:

1、基本功训练

教给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学生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

声音的训练:

(1)呼吸(2)声音位置(3)发声训练

音准的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训练

(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

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咬字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2、艺术修养的培养

通过学习艺术歌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辨别什么样的音乐是好的,什么音乐是不好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使其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声部和谐训练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声音的自我控制力比较差,所以分声部的训练难度比较大,所以要求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训练。

4、扩大知识范围开阔眼界

定期给学生欣赏中外合唱的名曲,以及名师的讲解,开阔学生的眼界。

5、计划完成的训练曲目:《国家》和《铃儿响叮当》

五、训练时间:每周周四的下午第三节课。

六、训练地点:六年级教室

小学音乐合唱校本教材篇五

一、活动目的: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二、具体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训练时间。

2、听赏一定的童声合唱曲,感受合唱艺术的美妙。

3、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合唱技巧,使学生的呼吸方法保持统一,达到口型的统一,进而达到声音的统一。

三、训练中注意的问题:

1、运用“轻声”唱法,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

为避免学生的喊唱,应该提醒他们用轻声去歌唱。“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声器官协调地发声的基础,这种发声有它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步骤。“轻声”的合唱训练,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总结其中的规律,遵循它生成的过程去发展童声合唱,对防止学生的喊唱,形成正确的发声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学生喊唱的主要原因是喉部的发声状态拘谨,缺少弹性和灵活性。有时气息浮也会造成胸僵、喉紧的状态。因此,在合唱训练之前必须要做好放松练习。如打呵欠,让喉咙打开,颈部放松,气息流畅自如。不管是用旋律音程练习,还是用带声部的和弦练习,都不能在音量上过早要求。直到学生们在歌唱时做到完全打开喉咙,彻底放松下巴,呼吸自如,气息匀畅,这时,再去考虑声音的力度问题。

2、训练正确的气息支持,形成气声结合的歌唱状态

呼吸在发声、歌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孩子们的嗓音、身体都在发育时期,所以唱起歌来有时感到气力不足,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这样的结果是,出现了气僵、喉紧的弊病,一定要避免这种胸部呼吸的方法。所以,在歌唱之前做一些呼吸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胸腹式联合呼吸的状态是比较科学的呼吸状态。即用胸腹舒展、扩张的动作有规律地进行吸气;用小腹腹肌的力量推动气息支持而发声,这种发声训练就是气声结合的方法。这种合唱发声训练所产生的力量是使声音稳定、灵活、有弹性、流动。另外要注意的是,做呼吸练习时,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以免把歌唱的呼吸动作练僵,出现憋气的`现象。

3、统一歌唱方法,提高声部歌唱能力

童声合唱的音响是通过各个声部共同完成的。要想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求每个声部都达到整齐。每个声部就如同弦乐重奏中的一件乐器,有着自己演奏的旋律和技巧,几个声部交织在一起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整体音响效果。在童声合唱的训练过程中,要实现理想音响效果的前提,首先是提高声部内个人的演唱水平。声部内各成员在呼吸的运用、发声的位置及共鸣、音色、吐字的方法等诸方面都应基本达到统一,才能使整个声部的声音达到一致。其次是在演唱上整个声部要根据指挥的要求,像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在同一时间发出同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呼吸;共同完成渐快或渐慢的过渡;各声部以相同的力度来演唱;要以同样纯正的音高去演唱歌曲;清晰、准确地唱出作品的歌词等等。因此,在声部内的成员统一了歌唱的方法后,要随指挥有目的地进行单独声部的训练。只有将每个声部的歌唱能力提高了,再去强调整体的演唱水平,效果才会更佳。

四、具体安排

训练时间:每周三下午3:45——4:25

训练地点:四楼音乐教室1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