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处理论文题目(优质5篇)

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处理论文题目(优质5篇)

时间:2023-10-04 00:50:56 作者:曼珠 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处理论文题目(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处理论文题目篇一

1.1确保建筑的使用

建筑的使用和交付是否顺利,取决于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

1.2保证人民生活

如果防水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那么有可能在日后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如果渗漏严重对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者的财产安全都构成威胁。

1.3维护企业的信誉

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下,施工管理的好坏,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形象与地位,只有管理先进的企业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往往在开工流程还没有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前提下就匆忙开工,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也没有长期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更谈不上管理规范和监督机制。因此,工程草草开始、草草结束,完全凭借经验做事,没有设计图纸的严格执行,没有工程预算审核的科学计算,没有工程督查的质量检查,没有严格的验收,导致工程中出现漏洞和问题[1]。

2.2缺乏专业的防水工程施工人员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专业防水施工人员已成为紧缺人才。目前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担任防水工程施工工作的很多是没有防水工程技术的务工人员,没有专业知识,仅凭经验干活。另外,有一些工程由于是对外承包,承包商为追求效益而往往忽略质量,不讲究资质、技术,导致了工程质量的良莠不齐。

3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领

3.1结构性防水

建筑自身结构中,有墙体底板、上部顶板、伸缩缝、嵌缝膏、止水构造等,这些防水工作属于结构性防水。

3.2防水层防水

采用不同的防水材料做成防水层,位置一般在建筑物结构的迎水面及接缝处。

3.3建筑防水工程常用材料

包括卷面材料防水,利用沥青、胶体等;密封材料防水,利用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或者改性沥青密封材料;利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涂抹材料防水;利用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抹面处理;利用防水混凝土材料进行防水;再就是利用复合建筑防水粉等粉状材料进行防水[2]。

4提高建筑防水工程管理水平的对策

4.1建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管理条例

从意识上加强是建筑企业的重要进步,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建立管理条例是为了建筑工程施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包括建筑施工的设计、工程预算结算审核、施工项目及分项的设置、工程监管的实施细则、检查督导的工作准则、施工人员的管理细则、奖惩制度的设立与实施、验收工程的操作规范等等,让每个施工人员都从始到终带着责任意识,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并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工作准则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做到井然有序、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顺利完成。

4.2加强材料管理

防水材料的采购和保存以及配置是防水工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采购过程中,就应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保证采购的公开透明,防止低价质次的材料入库,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和检验,选用优质的新型材料,坚决杜绝假冒产品的流入,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建立合理的完善的监管制度,防止材料的浪费,确保防水材料的科学使用。

4.3规范施工流程

规范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流程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内容包括:专业的施工队伍,详尽的施工图纸,工程的审核机制,严格执行施工条件规范内的内容,确保施工质量。反之,就会导致施工出现严重的问题。

4.4控制施工要求

防水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按照规格选取合适的原材料,按照设计图纸,由专业防水施工技术人员操作,才能形成各项技术指标都合格的工程架构。

4.5做好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的依据。由设计文件、规范标准、验收规范等组成,是由施工单位出具、主管单位批准,经过向社会公示后,必须严格执行的法律性文件。它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让防水工程施工有法可依,有标准可遵,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3]。

5做好建筑防水工程三个施工管理环节工作

5.1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是为防水工程做好前期的条件准备,施工单位要在防水工程施工前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研究透彻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工期进展及工程质量保证的方方面面工作。按照准备工作中逐项落实组织架构、工作部署和人员分工、材料采购入库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为工程创造有利的开局。

5.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按照防水工程施工程序来做好管理工作的,对施工进度、安全保证、质量监控、施工人员交接、项目变更等事项进行管控。

5.3工程验收

防水工程有隐蔽性较强的特色,通过表面的检查是不可能对防水工程质量审查和验收的。因此要对管理人员严格要求,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照监管条例,每天对工程进度进行督查,发现质量问题立即记录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对工程验收的检测要严格按照验收调理,规范验收行为,强化验收宗旨;明确工程验收的组织和验收程序,对合格的工程办理验收手续,不合格坚决返工。保修期期间,加强回访,对防水工程的主要部分,如卫生间、墙面等,强调回访流程,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6做好建筑防水工程的安全防护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防水工程的管理措施到不到位,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最终完工的质量,大部分的渗漏现象究其最终原因都是建筑防水工程的管理不善导致的。质量问题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损失,也带来了不良社会影响,更给使用者造成了生活的不便,因此,这个环节是整个建筑工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年限更加的注重,因此,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不是小事,而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莹.建筑防水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5(3):140~141.[2]廖红泽.浅谈高层建筑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11):328.[3]李文超.浅谈工程防水项目施工管理[j].房地产导刊,2015(2):409.[4]韩冬冬.浅谈工程防水项目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1203.

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处理论文题目篇二

1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风险管理是指在水利工程中,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不利情况进行有意识地预防和控制,具有前瞻性的特点。其主要目的包括以下2个方面:第一,可以有效降低不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不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第二,由于水利工程的管理涉及到环境、材料、工作人员等多种因素,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因此,管理中需要相关的依据参照。而整个预防控制过程可以会为今后的工程管理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2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大多是政府支持的非盈利项目,相对于其他项目来说,缺少市场化管理。目前,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水利工程作为公益项目,与个人利益之间有时会产生一些矛盾,很容易造成风险管理中的缺位现象,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意识的缺失。首先,水利行业在政策导向上缺少对宏观大环境的判断,以及对专业风险的评估与防范,没有针对现有市场环境与行业情况做出恰当的发展规划。其次,执行部门的风险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招标门槛低,在招标过程中,缺少对承包商的资质及业务水平等进行审核,风险评定只流于形式。最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对进度、质量、资金等情况的跟踪审核,导致风险的增加。

2.2组织结构不完善

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实施需要有完善的组织结构作保障,通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明确上下级关系,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地完成各项目。组织结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法人来源问题上,由于项目法人多是在领导部门管辖的内部产生,而政企不分的现状限制了风险管理的发展,同时由于组织结构混乱,代理链较长的问题也较为明显,导致风险加大;第二,审计工作问题上,水利建设项目由于缺少单独的审计部门,无法起到审计监督的作用,而加大了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风险;第三,在信息共享和整合问题上,缺少横向信息整合的`能力,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同类资源利用情况,存在很大的滞后性,无法及时准确地预测风险来源。

2.3缺乏规避风险的技能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其中人为风险是项目管理风险管理中最常见的一类,主要包括合同风险、投资风险及承包商风险等。针对不同种类的风险,需要利用不同的技能进行规避。而现阶段,仍缺少系统化、科学化的风险规避体系,通常是利用几种常用的方法来试图规避所有的风险,不仅成效甚微,更会降低风险的规避效率。

3水利工程风险防范的措施与对策

3.1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关键在于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首先,作为管理者应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在项目的决策与执行过程中,每一环节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做出妥善的规避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对突发事件提高警惕,时刻完善风险管理计划。其次,风险管理应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管理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规范与强化,使之成为一种企业文化,自然而然地感染每一位员工,从根本上提升大家的风险管理意识。通过营造这样一种工作氛围,使风险管理更加日常化。最后,也可以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公司制度,对企业员工起到一种培训管理的作用,不断强化风险管理的意义,提高企业认同度。

3.2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水利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是保证项目正常、稳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项目法人市场化。传统管理上的项目法人多通过政府部门、兄弟部门之间选取,由于缺少市场的竞争性,存在很大风险隐患。因此,对于项目法人的选取,应遵循市场化原则,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平衡好公共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通过公开市场化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投资者与经营者。通过市场化的竞争与淘汰,有效规避各类风险。第二,需要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用以实施监督审查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使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向董事会负责,来保证其独立自主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其他利益关系的干扰而影响审计工作。同时,审计人员要认真负责,秉承公平与公正的态度,实现监督权威。第三,实现信息共享。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信息共享化是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来实现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可以减少对已用信息重新审核的时间,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3.3加强风险防御技能的培训

水利工程项目通常实施时间较长,这就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实时性。如有些合同中的条款不具有实时性,很多内容不适合现在的实际需要,就需要重新拟定索赔要求,避免风险的发生。同样,风险的规避技能也需要实时性的改变,根据现阶段相关政策的改变、市场机制的调整等,做出合理的调整,以保证风险规避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4结语

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正朝着法制化、制度化及正规化的方向大步迈进,而风险管理作为工程项目风险防范的主要方式,应该予以重视。虽然现阶段的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但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必会加强风险防范的技能水平,消除风险威胁,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处理论文题目篇三

1、引言

由于建设项目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一次性等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并且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将给工程施工目标(成本、质量和工期)的实现带来困难,甚至造成重大的损失。

显然,通过恰当的分析和正确的预测来规避风险,从而保证项目能按预期的目标实现,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对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筑施工企业风险概述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对潜在的以为损失进行辨识、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即在主观上尽可能有备无患或在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从而减少损失或进而风险为我所用。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风险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业主方风险

业主是工程的投资者,是施工企业最重要的合作者,业主方的情况对施工企业的工程实施和效益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有的业主在工程中滥用权力,拖欠工程款;有的业主干扰工程施工秩序,又不给以补偿;也可能出现无力支付工程款使施工企收陷入经济上的恶性循环,承受巨大的经济风险等等现象。

2。2合同法律风险

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款拖欠问题、原材料价格问题等,都与合同履行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业主利用建筑施工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在签订合同时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致使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甚至隐入合同陷阱。合同是建筑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人不足”,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

2。3财务风险

则务风险是指在各项则务活动中,由于内外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则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包含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等。

2。4施工企业自身风险

(1)职业责任的风险

施工人员特定的职业要求其承担重大的职业责任风险,这种职业责任风险主要体现在:

1)施工质量责任。施工人员不严格按设计图纸、有关标准和规范组织施工,随意性强,导致工程质量低劣或安全事故。一旦发生这种因施工质量而造成的风险损失,施工单位不仅要承担经济损失,甚至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施工过程中投资控制风险。根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单位需按时完成任务即可。但某些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不严、非生产性开支严重超标,造成资金失控。

(2)管理方面的风险

管理方面的风险指项目施工过程中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项目经济、信誉上的损失。

1)项目领导班子配备不合理。领导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懂管理,不善外交等带来的工程准备不足,管理失控而导致工期滞后、质量控制不严的风险。

2)施工管理。质量与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生命线,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重要的管理内容,一旦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将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3、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规避对策

实践中的风险规避对策有许多种,各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及风险管理的总方针和特定目标,确定各种对策的最佳组合,达到以最小费用开支获得最大安全效果的目的。

首先,加强企业管理,设立风险管理部门。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上进行适合本企业的创新,以提高公司的活力;同时,建立明晰和井然的工作秩序,使决策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此外,组织形式应以矩阵式项目经理制为主体,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在组织上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制。风险经理直接对企业负责,其工作可以延展到公司运营的整个过程。

其次,加强合同管理,注重合同谈判。

施工企业的合同谈判人员应善于在合同中限制和转移风险,对可以免除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切忌盲目接受业主的某种免责条款,达到风险在双方中合理分配。对业主的风险责任条款一定要规定得具体明确,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也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合理转移风险,减少风险损失。

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任务后,及时与材料供应商签定材料供应合同,可以有效地防止材料涨价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损失;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分包商,也是转移风险的的有效办法;同时,进行建设工程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也可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最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是规避风险的关键所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建筑施工企业的通用技术较多,但谁在科技创新上有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占主导地位。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开展技术创新,紧跟科技潮流,使企业的技术始终走在同行业的前列。

总之,风险管理是企业避免失败、赢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也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筑施工企业应协调好与市场、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各个层面上构筑起风险防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与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实现稳步、健康、安全的经营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永成。建筑企业风险与防范[j]。建筑经济。2004,4。

[2]洪锡熙。风险管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2。

[3]robert n。charette。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new york:mc graw—hill book company。1999。

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处理论文题目篇四

论文题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 学生姓名:朱 慧 杰 学

号:1104010633 年级专业:二0一 一级建筑工程管理 指导老师:周锫

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湖南·长沙 二o一四年三月

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

作 者:朱慧杰

指导老师:周 锫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系11级建筑工程管理,长沙 410151)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识别 ;风险防范 前言

2.1 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3.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分析

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复杂性,若作业部位不同则可能发生的事故就会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使研究对象具体到作业部位,本文在已有安全经验教训、数据资料、现场调查及分析有关的事故案例的基础上,运用安全系统理论的方法对整个施工阶段中各种危险因素作全面综合分析,结合建筑施工工艺特点、设备装置、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管理等,按照事故发生部位的不同对事故进行划分。

3.1.1 临边洞口处事故分析

在临边洞口处主要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

若在四口(即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处未设置栏杆或盖板、架设安全网;或在五临边(即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处未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或防护立网。施工人员在作业时由于不慎身体失去平衡,往往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由于是露天作业,使用的机械设备、装置、工具等的安全性有时候保障不到位,安全防护装置固定性不良,物体由于放置不当被碰或被吹,空中落物、崩块和滚动物体等从“四口五临边”坠落伤人,易造成物体打击事故。对物体打击事故从人的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施工、注意力不集中、技术不熟练、操作失误等。从物的原因分析,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不齐全、失效,或在设计制造上存在缺陷,或无有效防护措施等。从管理方而的原因分析,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深入、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检查不彻底等。从环境的原因分析,采光或照明不足导致作业人员视觉疲劳、施工场地狭小、人员集中等,一旦发生物体飞出,极易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3.1.2 脚手架处事故分析 脚手架处主要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作业人员从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分为两类:人员坠落和脚手架倒塌。作业人员在脚手架处因不慎失去重心、防护栏杆由于搭设问题未起作用、或安全网的问题而发生高处坠落;由于脚手板材料质量不合格、紧固件松脱或脚手板负荷过大导致支撑变形折断,进而致使脚手架垮塌而发生高处坠落。

机械设备处主要发生起重伤害(塔吊)事故和施工机具伤害事故。建筑施工作业对象复杂、作业地点和操作人员多变,垂直运输设备(塔吊等)、施工机具等机械设备长期露天工作,经受风吹雨打和日晒。恶劣的环境条件对机械的使用寿命、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起重机是机械设备中蕴藏危险因素最多、发生事故机率最大的典型危险机械。据统计在我国的工业城市起重伤害事故约占全行业事故死亡的10%,而有个别的工业发达城市的起重伤害事故甚至占到全行业24%,占据所有工伤事故的首位。

用电线路处主要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对触电事故从人的原因角度看,是由于施工人员不懂安全用电知识、或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违章操作等。从物的原因角度看,是由于配电用品质量问题、或安装不符合用电要求等。从管理的原因角度看,是由于电线乱拉乱接、非专业电工接线、防护措施不到位、缺乏定期用电安全检查等。从环境的原因角度看,是由于施工现场潮湿、离高压线距离太近、用电设备位置放置不当等,这些原因都将导致触电的机率大大增加。

总之,建筑施工是一个由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它们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无论何种类型,何种部位的事故,其原因总是取决于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三者又受管理的制约。这五种按照事故发生部位不同划分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对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评价的评价因素的选取,以及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些建筑施工中易发部位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应作为建筑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的重点评价部分,它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风险的评价。

3.2 建筑施工风险原因

1)作业者的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既包括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执业资格,又包括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作业者的应变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一般来讲,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能识别和防范非安全因素|的干扰,否则就不行。

3)作业者的心理状态。包括家庭关系,同事纠纷,经济状况等。

4)作业者的生理状态。包括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体能、年龄、疾病,以及是否连续加班、酒后作业等。

5)作业者的工作心态。如责任心、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

(2)物的因素

1)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而大部分承包商又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工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2)施工企业为安全生产所必须的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施工需要合格的工人、合格的工器具、符合标准的加工对象和能源动力,成熟的工艺技术及有完备的安全保障设施及劳动环境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投入,即构成施工安全的直接成本,是工程直接成本的组成部分。

3)施工企业追求利润,又往往以降低施工安全成本作为谋利的首选。施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无不刻意降低成本,首当其冲的就是压缩施工安全成本。这是因为,此与实体施工中偷工减料不同:其一是降低施工安全直接成本并不影响工程实体的形成及其质量;其二是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是一种长期责任,而施工安全只在施工期内发生,倘若能侥幸幸免,岂不利莫大焉。

4)低价中标,实行专业分包及劳务分包过程中层层转包,由总包到分包再到作业班组基层第一线的施工队伍的承包收益中,已无力支付施工安全必要的费用。这不能不说也是施工安全形势严峻的又一原因。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是施工中的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对施工中的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行预测和确定,并按类别形成一份合理的施工风险清单的过程。由于风险识别是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预测过程,因此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为了保障预测的准确性,使预测结果更能描述客观的状况,数据来源必须可靠,分析必须科学合理,为此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常用的有故障树法,德尔菲方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情景分析法(scenarios analysis),智暴法等。

德尔菲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它起源于本世纪40年代末期,最初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首先使用,很快就在世界上盛行,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结论。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或专家函询调查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复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5.1 风险防范的意义

近30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使许多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明显得到缓解,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在实施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中,有一个环节往往被忽视或不被重视,这就是风险防范,目前项目施工防范还只侧重于项目后期。在现代建筑施工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迫切需要加强风险防范,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风险防范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其在西方工业国家的成功应用吸引了许多项目进行风险防范。第二。保险的局限性要求各项目加强风险防范。第三,风险防范是各项目组的内在要求。

5.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防范措施

(1)抓好安全教育

思想是安全风险防范的关键,应使各施工单位最高管理人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否坚持安全第一,关键取决于施工单位管理层的领导和工程项目部的主要负责人能否把安全作为各项工作之前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此施工单位应该明确提出把安全作为管理层和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完善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追究。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出来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那么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首先,要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让所有的工人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培养凝聚力。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面对工期紧逼,技术复杂的工程,只有坚决服从指挥,才能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再者,针对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经济杠杆的手段,对人员管理必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3)优化施工技术 首先是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建筑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能保证建筑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强度裕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辩证统一地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其次是提高可靠性,提高建筑物、建筑设备和附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具体有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材料、维修保养和定期更换等。同时要加强安全监控,即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控制某些技术参数,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从而避免事故。

(4)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风险发生频率高,危害特别严重的客观情况,施工企业在做好防范与应急措施的基础上还通过保险来分散和转移风险。施工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工程保险来分散安全风险。常见的如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通过投保,工程项目可以说增加了一道“防火墙”,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5.3施工现场的风险防范

(1)班组安全管理

预留洞口、通道口、电梯井口、接料平台口、阳台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必须挂设醒目标志、示警标志;严禁擅自移动、拆除洞口安全防护设施和标志;及时修好损坏的洞口安全防护设施;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须搭设板棚或网席棚。

参考文献

致 谢

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三年的学习生活,感受颇深,收获丰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很多困难,无论是在理论学习阶段,还是在论文的选题、资料查询、开题、研究和撰写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感谢谭娟老师,周锫老师,她们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处理论文题目篇五

1.1 目标的明确性

任何工程项目都有明确的建设目的,有明确的工期和投资限额要求,有明确的质量和功能标准。工程项目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在项目的各限制条件的约束下,将项目顺利建成。

1.2 责任的明确性

首先是签订严谨合理的工程建设合同,明确项目管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监督和促进对合同的履行。

其次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当事人在组建自己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时,要根据实现目标任务的需要,设置部门和岗位,并明确其职责、权利和任务,明确组织中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定完备的工作制度。

严格履行合同,有一支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之一。

1.3 管理的复杂性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项目发展周期全过程的管理,跨越了从项目选择、论证、决策,到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建筑安装,一直到项目运营后和评价,跨度大、时间长。

现代工程项目本身技术和内容就十分复杂,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又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或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多个方面,因此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和固定性,使得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单一,不能像一般的工业产品成批生产(建设),工程施工受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影响大,因而管理复杂。

1.4 管理的科学性

2.1 组织保证制度的建立

2.1.1 实现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从项目的各部门到班组,层层落实,按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落实到责任人,明确责任,制定措施,以精心操作的工序质量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2.1.2 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项工程质量。

2.1.3 采取各种不同的途径,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职工树立起“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以员工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的产品质量。

2.1.4 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作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搞好图纸审查和技术培训工作;严格控制进场原材的质量,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合理配备施工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采用质量预控法,把质量管理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控制工序及各项因素,达到“预控为主”的目标。

2.2 物资质量保证体系

2.2.1 供应商确定,须在确定合格的材料供应商或有信誉的厂家中采购。

2.2.2 材料供应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本机电安装工程所需某种材料或设备的全部型号规格与数量,以确保本机电安装工程所用设备材料的一致性。

2.2.3 物资检验,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标准、规范、合同要求,对物资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2.2.4 设备材料进场,应及时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物资采购部经理组织质检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并应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

2.2.5 材料、设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填写《综合验收单》,《综合验收单》应编号存档。填写内容包括供方名称、合同单号、材料单号、合格证号、日期、数量、外观、质量状况、配件情况等内容,并由参加验收人员汇签。该《综合验收单》是质量追溯性管理的主要资料之一。

2.3 施工中的管理制度

2.3.1 技术交底制度

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技术部门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专业负责人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

2.3.2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本工程各类材料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分批量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

2.3.3 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注重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

2.3.4 过程三检制度

3.1 文明施工方面

3.1.1 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度

建立现场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度,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作业层的具体工作将整个施工现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实行挂牌制,使各自分管的责任区达到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使施工现场保持整洁。

3.1.2 工完场清制度

认真执行工完场清制度,每一道工序完成以后,必须按要求对施工中造成的污染进行认真的清理,前后工序必须办理文明施工交接手续。

3.1.3 文明施工检查制度

项目每周对施工现场作一次全面的文明施工检查,检查内容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执行情况,检查依据《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条例》等。检查采用评分的方法,实行百分制记分,奖优惩劣。

3.2 环境保护方面

3.2.1 废水排放根据排水管网的布置和最大允许流量,选择合适的排放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3.2.2 在开工前完成现场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无堵塞,水质达标。

3.2.3 现场油漆、油料的储存、使用、保管由专人负责,防止污染。

3.2.4 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制定洒水降尘制度,保持适当湿度。

3.2.5 尽量减少噪声及有害光源对环境的影响,施工中采用低噪声的工艺和方法,对电焊光弧采取隔离措施。

3.2.6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严禁在中午和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作业,控制电动工具使用次数。

3.2.7 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

3.2.8 剩余料具、包装及时回收、清退,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各类垃圾及时清扫、清运,不得随意倾倒,一般要求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