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小学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优质16篇)

小学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优质16篇)

时间:2024-01-25 01:36:02 作者:文锋

范文范本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可以引导我们思考人生、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怎样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我们都知道,读是信息的输入而写则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书面表达旨在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特别是测试学生的笔头交际能力。这是一项综合能力的测试,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语言的交际性、逻辑性和变通性才能组织出一篇优秀的书面表达。然而,多年来英语书面表达一直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大多数学生只是把英语当作知识来学习,只会死记硬背语法条条和单词,而一旦要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意义表达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十分可笑的错误。学生往往是到了的'高三才开始意识到书面表达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中的重要性,故而开始进行强化训练,但这样做的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从而导致了写作技能停滞不前。写作一直是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写作教学会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起推动作用。通过多年来的教学观察和实践,我发现学生在书面表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对书面表达充满畏难情绪,哪怕是表达最普通的思想意思,也觉得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习作质量较低,缺乏积极主动性。平时每碰上书面表达练习,只要不是硬性规定完成,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将其束之高阁,考试非做不可时就把它作为汉译英来对待。

2.基本功训练不扎实,句子段落之间不会用连接词过渡、用词造句不会多样化、不习惯使用修饰语、缺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结果造成整篇作文的前后常常缺少必要的衔接关系词,词不达意,语义更不连贯,因而无法组成能表达自己真正意思的语篇。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从多方面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步提高书面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

[1][2][3][4][5]。

怎样培养小学生自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遵循《标准》的指引,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大胆质疑,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主线牵引,顺藤摸瓜。

本课教学设计以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为教学的切入点。以“留车、还车”这一条主线展开,让学生找相关段落和语句,畅谈感受,从感受父亲内心的挣扎,理解最终选择还车的原因。

三、由点及面,从细节处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整个教学注重抓住重点词句去体悟人物内心世界和矛盾心理。引导学生通过“读、划、想、议”的学习方法,质疑、研读、探索、解疑,升华领悟人物品质。并将说话练习贯穿其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在教学的最后,以一段视频和畅谈身边的相同事例来拓展升华,感受诚信的魅力。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升华情感,从细节处层层铺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同时结合多读多想多问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4.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从开始时的犹豫,到最后把汽车还给同事的经过;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相关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师生共同写课题,理解:中彩(中彩票、中奖之意。)。

2、创设情境,体会中彩的心情,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

1、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拿起课文,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词:奔驰馈赠疑惑不解捎信教诲拮据梦寐以求。

(教师随机正音)。

3、结合文中与生词有关的句子以及写作背景,重点指导:拮据,同时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4、重点指导生字:寐,通过指导朗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渴望得到汽车的心情。

三、深入剖析理解父亲面临道德难题时的为难及品质。

2.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找到父亲面临的难题。

(1)初读课文后,学生针对故事大胆质疑。(如:中了奖,父亲为什么不高兴?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究竟是什么?父亲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归还汽车?)。

(2)引导学生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是:留车还是还车。

3.解析留车的理由。

(1)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哪些对父亲的描写里让我们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生默读,标注)。

(2)学生找出,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点评。

(3)ppt出示相关的句子,教师小结。

(4)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说一说父亲留车的理由。

(ppt出示关联词:“因为……所以……”)。

4.解析还车的原因。

1.默读相关段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辆车能留下来的理由,学生自由谈感受。(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师简要板书留车的理由)。

2.剖析父亲最终选择还车的原因。

(1)找到故事结局部分,生读: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2)父亲在面临这些难题时想到的一定不仅仅是这些,他还想到了什么?(ppt出示:就算……也不能……)。

3.引出母亲说的话,生齐读。(ppt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四、总结升华全文,拓展延伸。

1.生谈自己获得的启示。(母亲说的这句话,再结合中彩那天父亲做出的选择。这件事儿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出示新闻视频。(相同事例)。

3.生谈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的道德难题。(师简单评价总结)。

4.拓展:这样一个道理,对文章中的“我”来说,是当时就明白的吗?当时的我心理是很复杂的,这一点在课文中没有具体地去描述。想想看,当库伯先生派人把车取走的时候,文中的我会有什么表现?想一想回去以后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

留车道德难题还车。

小学语文教学改善措施。

1.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为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每一篇文章的内涵,然后对文章的细节进行剖析,在生活中寻找与文章相关的契合点,最后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感受来理解文章的含义。例如,在讲解《在夏天里成长》这一课时,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可以结合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如秋天是果实丰收的季节,这正是因为果实在夏天的生长,如果果实不在夏天生长,秋天也不会出现丰收的景象。

2.开展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教学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学等各方面的能力。为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和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教师应改变教学评价方法,将平时的考察及学生的表现整合到学生的最终成绩之中,将书面的考试与能力相结合,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解《信的旅行》时,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写信的基本格式,并通过书信交流的方式来介绍自己。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书信不是考试的重点,就没有重视这一课的讲解,这样就不能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写信的技巧和方法。为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课时,教会学生书信的正确格式,并让学生掌握信封的写法、邮票的使用等能力。总之,随着新课改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探索并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以保证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思想教育与文字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课程是我国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工具性,主要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语文能力、学习能力和认识能力进行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利用语文教材将课文中的思想、良好的道德传递给学生,进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教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文章进行学习,理解文章的思想含义,再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词句特点以及写作方法进行体会。学生只有掌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文章。

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不可在忽视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一味地讲解文章的遣词造句,肢解文章的结构。这种讲解会让语文课堂枯燥无味,无法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领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该文章。

当然,也不可以只一味地讲思想感情,这种讲解方式会使思想感情失去载体而变得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应注重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并行,将课文的思想与词句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易于掌握。

例如,语文教师在上《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这篇课文时,盖叫天的右小腿骨折了!断骨从靴子里穿了出来,鲜血染红了戏服。但是,盖叫天就一直坚持着,直到舞台的幕布落下来,他才倒在地上。学生不理解这种情感,但是从盖叫天的职业素养上出发,就可以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真正地体会本文传递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与文字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均是教育学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结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而精心制作的,能够将世界的人物与事情客观地反映处理。小学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主要通过教授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来使学生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同时,学生只有完全认识了事物,才能真正理解描写事物的词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插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相关事物,并让学生组织语言文字对这些图画进行描述,使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和认识能力均得到提高。

因此,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授课时,应注重认识能力与文字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仔细、认真地阅读课文,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反映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例如,语文教师上《父子骑驴》这篇课文时,应让学生认识到人云亦云的坏处,让学生认识到保持主见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养成勇于坚持自己观点的思想观念。

三、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统一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但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获取知识,正确地认识世界,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学会这些知识,能够知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较大,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因此,教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应重视并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

对此,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结合个别教学与小组辅导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教学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整体性,文章的思想含义、词句结构和内容具有统一性。作者通过段落安排和词句应用来表达中心思想,而学生要想真正体会文章的含义,就必须全面把握整个文章的结构和形式。

而教学的阶段性是指不同年级阶段的教学,其教学要求不同,高年级的教学要求较高,而低年级的教学要求较低,但是,不同教学阶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个小学的教学目标。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教学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并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对应的训练任务。通过实施有计划性的教学措施能够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怎样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素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很必要的。

必须注重让学生写情境作文,写有真情实感的事情,而不是去营造空中楼阁。学生要写出有创新的作文,离不开一个相对自由的写作环境。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施展。要让学生在一种平和、轻松的心境下去完成作文。当然,宽松的环境还表现在学生心理的调节上,如果学生对某次作文具有抗拒性,与其强迫完成,不如干脆让他不写。可以通过各种心理调节,如鼓励、谈心、成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可能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完成,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这样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作文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过程。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见解,这些都应该是写作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只有让学生敢说真话,把写作当作是一种需要,把写作当成是自己情感的宣泄、真情的流露、价值的体现,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智力中潜在东西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发展。试想,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连讲真话的勇气都没有,我们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创新,就更别说能为社会有所作为了。然而导致学生不敢讲真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师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写作文,文字最好朴素一些。不必为显示独特而去寻找怪癖生冷的字词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来、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的真实状态写出来,哪怕文字粗疏一点也没关系。但是,在教学中,广大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往往在无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思想要健康、立意要高远。学生为了高分只好跟着这样一些套话转,能写出真话来吗?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提倡学生说真话,让作文真正成为表现自己喜怒哀乐、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鼓励学生说真话,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拓展作文空间。

四、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心理学家认为,“全部的创造性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动力。作文教学中,要求改革命题形式,创设想象空间,摆脱思维定势。通过想象,把概念与形象、具体与抽象、现在与未来、科学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既能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也能展望美好的明天;既能看到现实的自我,又能设计出未来的自我。这种想象的过程本身就应该算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试想没有古人“飞天”的梦想,就不会有今天载人飞船的升空。只要学生能够动脑子、善于思考,他们的创造思维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就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这种思维一但放飞,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创造力。爱迪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见想象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想象,学生就会对生命有一次全新的体验,创新的萌芽便会破土而出。

五、扩大信息交流。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信息的交流基本是单向的,主要是老师对学生,学生对老师,信息交流基本上呈封闭状态,作文的内容、形式单一,思想呆板。因此,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加强学生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主动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培养创造能力。另外,还要打通学生已有信息与现有信息的交流通道,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为研究新材料、解决新问题服务,而且创造性地思维活动能力进一步得到锻炼,作文的内容、形式、思想自然也今非昔比,这也是作文培养创造能力的另外一种体现。

小学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文贵于新”,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思维的最好催化剂,在中学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学生应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灌输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能坚持学习。

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认为英语阅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有很多阅读材料的选择,但有些并不适合在校学生,教师应删减那些与中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太远、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情况,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思维的文章。

指导英语阅读技能。

英语阅读技能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比如说,“howmucharethesepants?”一课中,因为是学习相关句型,所以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阅读,第一步是阅读全文来把握大意;第二步是带着问题阅读,包括与内容和句子结构相关的问题,比如文章询问价格的句型都有哪些;第三步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从而,在课堂中,就无形中进行了阅读技能的训练。

创新式阅读方法。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它的主要表现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以阅读内容为出发点,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拓展对阅读材料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辐射型、立体型的这种思维方式。

意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烈支持学生大胆地阅读和想象,并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不管是好坏、老套或新颖,都应当鼓励学生随手记下来,并积极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和讨论,这样他们可以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贯彻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必须认真对待和落实。

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客观上具有很好的条件,是一块资源丰富的沃土,应该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洞悉学生的心理,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质疑、求异、想象、实践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一、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为。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产生创新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搞好环境布置,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中,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众所周知,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奇、想象力丰富,因而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在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挥。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语文本身的趣味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其次要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师生平等,交流互动。再次,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教材特点等,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地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带着学习兴趣进入到求知探索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我们如果能够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营造氛围,巧设问题,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新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发挥创新潜能。

培养创新思维来自于问题。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钥匙,这是创新的起步。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经常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发挥创新的潜能。当然也适时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

例如,在学完《冬眠》时,学生提出“气温降到7摄氏度,刺猬才进入冬眠,后来又说刺猬冬眠时地窖里温度总是在8至10摄氏度之间,这不是相矛盾的吗”;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学生提出“战士离敌人这么近,而邱少云身上燃烧发出的浓重的棉布焦味,不会使敌人起疑心吗”,还提出“火势这么猛,作者与邱少云又这么近,这火为什么只烧在邱少云身上呢”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但表扬提问的同学,还让他们自已通过思考、讨论等方法,去寻求答案。在“质疑—明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还点燃了智慧的火花。

三、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

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思维,允许并鼓励学生的认识朝不同方向辐射,并敢于争议,发表新颖独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标新立异。这样,即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是非、优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维过程、辨析过程就是创新意识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其积极意义绝不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所能代替的。例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后,引导学生想:“乌鸦的办法挺好的。你能想出其它办法让乌鸦也能喝到水吗?”有的学生说:“找来一根空心草的杆子,伸入瓶子,就像我喝可口可乐一样。”有的学生说:“捡个塑料袋,把水倒到塑料袋里,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学生纷纷发言,创新思维的火花自然就迸发出来了。

《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怎样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高了书面表达的比重,书面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听、说、读、写的“写”字,近几年来,大多数学校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在考试中书面表达能力部分做得较差,得分率也较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关键是四个字,即导、写、改、评。引导、指导写作步骤、批改和点评这四个步骤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不再是难题了。

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关键是四个字,即导、写、改、评,供同行们参考。

一、导。

所谓导,即引导。其实,要想在三年的中考中,使学生能够写出全部或绝大部分要点、语法基本无误、行文连贯流畅、字迹清楚工整、标点符号无误的短文,就必须从初一年级起,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下面是我们学校的做法,培养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听写。听写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练习形式,既可练学生用耳听又可练学生用手写。这种方法对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和写作能力很有效。

2.连词组句。这种训练主要是模仿和重复。可采用两种形式:(1)给出词的正确形式,只要求学生写出正确的主、谓、宾;主、系、表等结构的固定搭配。(2)给出几个词,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正确的形式组成完整的句子。

3.造句。造句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最简单易行的练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词,要求学生用这个词造几个句子,也可以提供词组或句子结构让学生造句。

4.改写。通过改写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恰当的人称、时态、句子结构等。

5.仿写。经过三四个月的造句,连词组句等练习,学生已有能力仿照课文及课后作业所提供的素材写出相应的模拟小短文。

6.小作文训练。在写作训练前,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和格式,如日记、信、通知等。在学生了解各种文体写作的格式后,就可以进行小作文训练了。这时,教师要注意给予及时的指导、批改和评讲,对普遍的`、典型的错误在课堂上纠正,好的作文及时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自始至终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句子的正确性,还要注意卷面、格式、书法、标点等系列问题。在听、说、读几方面发展的基础上,切不可忽视书面表达,因为书面表达不仅是《大纲》的要求,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写。

所谓写,即基本的写作步骤。我们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1.看清题目,理解题意。尤其是看图作文,一定要把图看懂,搞清文章的类别及中心。有的学生连题目都没看懂就开始动笔,结果不是把人称用错了,就是没用准时态,因此,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动笔前必须三思而后行。

2.冷静思考,理清思路。学生在写作时反映出这样的现象,一看完题目要求和内容后常常感到文思涌动,好像脑海中挤满了要用的英语单词,但提笔时又有千言万语无从说起的感觉,这时,就要求学生冷静下来,理清思路后在写。

3.选好词句,起草成文。要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文意,首先应选择好恰当的词语,并且注意所选的词语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选好词的目的就是造好句,组好段。要清楚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一两个词、一两句话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把许多句子组合到一块组成段落来表达这个意思。因此应告诉学生一定要学会使用常用的过度词才能把一堆看起来显得杂乱无序的句子合理地连到一块儿,从而使整篇文章融会贯通,记住这些词并合理地使用在作文中,可使文章读起来生动,条理清楚。

4.读通全文,仔细检查。对于初中生所写的作文,只要求语言准确,行文连贯,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应对所写文章认真多读几遍,从单词是否用对、写对、语句是否通顺、时态人称是否正确等方面来检查,这样基本就可以达到写作的目的了。

三、改。

所谓改,即教师的批改评分。其实,批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写作评分的方法有三种:。

1.单项评分法。这种评分法除了考虑文章是否切题外,基本上是以语言错误的多寡来评判写作的优劣。语言错误类型包括:语法、词汇、修辞。具体细目往往为:动词的正确形式、时态的一致、介词/冠词是否使用得当、句子是否完整、主、从句的运用能力、词汇的选择,句型结构变化等,有时还包括修饰语的数量及句子的平均长度。我们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这些单项都很熟悉,并习以为常。教师在制定这些单项评分标准时,一般都订下扣分的比例。例如以十分为满分,语法错误占25%,词汇占15%,修辞以及其它占10%等。

2.总体评分法。总体评分法是通观全文给予评分的一种方法,即根据一篇文章总的质量而作出评价,而不确切提出文章好坏之所在。此法在我们初中阶段不是很实用。所以也不做介绍。

3.评论法。在批阅学生的书面表达训练时,用红笔划出错误或不妥之处,在边线内指出错误或不妥的性质、类别。除了个别地方估计学生自己难以修改予以修改外,一般的错误由学生自己去改。末了,在评论栏里写上优点、缺点及建议。

四、评。

所谓评,就是评讲作文的方法。

首先要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同学们的作文:(1)语法上存在哪些问题?(2)规定的要点是否写全?(3)文章的格式是否正确?(4)书写如何?接着,教师把学生作文中间普遍存在的病句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自己分析、改正。

最后选择一篇比较典型的作文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分析、修改、评价。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评讲的方式使学生参与了活动和思考,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写作文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不管哪类文章的写作,只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规范书写、认真批改,精心评讲,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我相信,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定会有长进的。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新课程教学问题.

[2]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

[3]陈大伟.建设理想课堂.

怎样培养小学生自学语文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主性不是很强,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用信任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课文,感悟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对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充分讨论交流,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二、教给方法。

会查字典是小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基础,是自学应该掌握的首要手段。只有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养成随时翻阅字典查字的良好习惯,才具备了自学的条件。小学生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并不难,难的是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因此就得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细水长流,坚持不懈。

(1)指导预习方法。预习要放在课内进行,一般在培养的起始阶段,每教一篇课文之前安排一节预习课,教师对学生指导的重点要放在让学生会思考会阅读上。指导应面向全班学生,对多数学生碰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当然,对学习上有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加强巡视和个别辅导。

(2)提出预习要求。对学生的预习,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要学生在预习时读通课文,要读得正确、流畅,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要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些课文有中心句,可让学生在预习时找出,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捕捉佳词警句,并对这些词句作初步的评析。

(3)提供预习提纲。为了激起学生的预习兴趣,指引学生正确的思路,可以提供预习提纲,让学生看问题去预习课文。

(4)预习要有检查。跟任何工作一样,有布置就得有检查。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要做到三次检查。

第一次是学生自学时巡视,及时指出犯错误之处和解答疑难。

第二次是学生自习后,对学生的预习,按提纲检查,纠正读音和字形上的错误,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以便在教学时弥补不足。

第三次是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答疑,当学生提出带有普遍性的疑问时,可放在讲读课文时再解决,而不要急于肤浅地回答,以免学生一知半解。

3.教小学生掌握学习步骤,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生读文章往往从头到尾走马观花似的通读一遍,知道大概内容就以为读懂了。因此,指导小学生自学,引导他们切实读懂文章,就要教他们掌握学习步骤。对于课文的自学可以采用“四步阅读法”进行: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通读顺,划出生字生词。

第二步,再读课文,复述大意。理解课文的组织方式,了解各段落间的关系。

第三步,品读深入,重点领悟。找出课文的重点部分反复品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第四步,设问答疑,拓展延伸。逐步解开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一步了解思想主旨。

这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总分总式的阅读模式,它教会学生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阅读和理解课文,不仅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对其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

4.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培养的新世纪人才应该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可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因此,在一节课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质疑,当堂解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注重质疑。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其次要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我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从日常抓起,坚持不懈,讲究方法,多角度训练,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所学的初级抽象知识还基本可以借助形象思维来理解,比如:老虎、飞机、哭泣、加减乘除、几何图形等抽象概念,孩子们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原型,但当知识上升为动物、商品、情感、多元函数、解析几何等高级抽象层次时,孩子们就很难在现实中找到形象的参照物了,只能靠抽象思维来“艰难”想象理解。

这时候,拥有抽象思维天赋的男孩子就显露出较强的学习优势,往往小学时调皮捣蛋,成绩平平的男孩子,上中学后学习成绩反而会有较大提升,我们常说的脑子“开窍”了。但是,很多女孩由于侧重形象思维,上中学后就会感到学习吃力,很难适应抽象复杂的概念和知识,所以觉得自己脑子特别笨。

既然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么重要,怎么培养呢?小学最适合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现在很多孩子一写作文就头疼,或者数学成绩不好,其实都是受到了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影响。一般来说,建议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从2——7岁开始比较合适。

怎样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论文

中学阶段对书面表达的要求是通过一定的资料提示,让学生用英语来阐述人物、事件并阐述一下自己对事件的想法、见解和主张。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需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语言组织能力和一定的写作技巧。从历年的高考答题的情况来看,书面表达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书面表达是实现交际的重要途径之一。书面表达需要坚实的基础,需要从早抓起,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蕴含在每天的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和训练学生写作上要有计划。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一、夯实基础,强化训练。

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不能忽视。书面表达的质量既反映在表达内容上,又反映在书面形式上。因此,对学生提出规范而整洁的卷面要求非常必要,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写作强化训练,对学生进行由写单词到写短语,由写短语到写句型的基本功训练,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并让学生熟练掌握单词、短语、句型的多种表达方式,这才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才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从大小写、格式、标点、卷面开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要强调句子的首字母要大写,段落的首句要缩进,英语的句号写法等。规范的大小写、标点符号和整洁的卷面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要让学生加以重视,这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一个方法。

2.认真过好单词关。

单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单词的拼写和用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要花点时间教导学生如何记忆单词,利用音标、音节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在高中英语单词教学中,教会学生用音标、分音节记单词,在句子中记单词,学生就会觉得记单词不可怕,准确性也提高了。

3.由单词过渡到句子。

打好了词汇的基础,就要开始句子的训练了。短文是由句子组成的,简单句是句子的基础,要写好简单句,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的五种句型,教师要要求学生学会用其简单描述人和事。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

4.解析典型错误,这是在教学中常用的`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调每个句子有一个时态和语态变化的动词谓语。学生的书面表达作业中单词拼写和动词用法错误最多,各占错误中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动词是句子的灵魂,不少学生常常会错用英语的时态和语态。在批改作业时,将学生所犯错误记录下来,强调普遍问题,然后在讲评时将这样的错误句,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讨论、分析并纠正。

二、把握技巧,提高作文档次。

1.认真审题立意,确定写作中心。

找出根据这个中心能够扩展的材料有哪些,要避免写那些与中心内容无关紧要的细节。

2.围绕中心,列出写作提纲。

提纲一定要包含所提供的情景、要点,同时要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词汇与句型。把要点列成提纲,根据所给的信息与要点,实行信息的重组与整合,统筹安排布局,使其条理化,有序化,避免逐条翻译。

3.积累连接词和过渡语。

书面表达不仅要求学生能写出好句子,而且要求学生能组句成段,组段成篇。因此,学生还应积累一些连接词和过渡语,使其衔接自然,意思连贯。中学阶段经常用到的连接词和过渡语有:firstofall,besides,but,however,onthecontrary,meanwhile,ontheotherhand…inmyopinion,inmyview,infac等。上面提到的这些连接词和过渡语虽然看上去简单,语义明了,但要做到写作时恰当运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以达到在考场上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

三、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1.平时重视积累,加强阅读。

写作是信息的输出,而阅读则是信息的输入,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思想,也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

2.布置写作任务,明确写作要求、要点以及字数等。

3.模仿范文,拓展写作思路。

各种语言都有其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因此,模仿是提高书面表达技能极其有效的方法,在范文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内容,开拓写作思路。

4.规范文体格式,提升写作档次。

英语写作有严格的文体格式,所以在训练学生写作时只注重指导他们写出合乎语法规则的语句是远远不够的。

总之,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扎实的基础,写作技巧和大量的写作实践。只要我们从这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创造良好的课内外语言环境,定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改变目前学生写作能力弱的现状,推动英语写作教学再上新台阶。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教材的使用也为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提供了契机,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在书面表达教学中有所突破。

(作者单位绥化教育学院中教部)。

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一、设立班级图书角。

首先让学生自主动手设立班级图书角,每人拿出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图书角。让学生人人参与,共建精神宝库。如此才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孩子们为了使自己的书能受大家喜欢,他们会尽其所能的精心从书店里购买,有的会从家里认真的挑选适合大家“口味”的书,有的会让爸爸妈妈购买自己指定的书……捐书的过程,就是爱书的过程。再从学校的图书室借出一部分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一段时间后与其他班级进行交换,增加阅读量。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民主选举班级图书管-理-员、小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讨图书管理制度,形成了借书登记、还书记载、护书公约等规范的管理程序。这样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也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

二、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1、选讲有趣的故事。教师可选择益智、有趣等符合儿童年龄、心理的故事作深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引导推荐他们自己去看看。

2、树立榜样。榜样能产生向上的心理。平时,教师可能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毛泽东、老舍、叶圣陶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推荐相关读物,使学生多读。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因此,当学生兴趣被激发后,我就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又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书籍或篇章。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它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如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后,向学生推荐初中课文《记金华双龙洞》;学完《全神贯注》之后,向学生推荐《雕塑大师、罗丹》;学完《太阳》后,让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和同学交流。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巩固拓展学生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由于小学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都存在差异性,因此推荐读物就应因而宜。例如,低年级学生学完《丑小鸭》之后推荐《安徒生童话选》;中年级学生学完了《爱迪生》后,介绍传记《爱迪生》。

3、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的将报纸、杂志、影视、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例如学《草船借箭》后,可让学生收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有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收看“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节目。看完后指导学生写观后感,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四、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廷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1、摘录优美词句。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与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语句、片断摘在读书卡上,然后把它背诵下来,学以致用。

2、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阅读是补充。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有重点的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感触最深处圈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3.交流与讨论。学生之间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五、展示阅读成果。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符合学生阅读个体差异,可以使学生阅读兴趣大大提高,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举行读书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感受最深的故事讲出来,并且评出最佳“故事大王”,不仅能加深阅读的印象而且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办手抄报。将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体会收获,通过办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表演。课外阅读中生动的故事可以通过表演展示,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很多学生读《安徒生童话》之后,非常喜欢其中的故事《白雪公主》,因此几个同学可以分角色来表演。

总之,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有人说:“有了理想才有动力。”是啊!如果做什么事都浑浑噩噩,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那么自己又何来动力呢?所以我首先在思想上让学生认可读书,我在开学初对学生做了一次教育讲座。在讲座中,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图书的种类和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为了让学生能对读书产生兴趣,我还给学生讲了名人与读书的故事,这些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从中也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二、循序引导,教给方法,养成习惯。

俗话说: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眼中,利用教师的这种榜样示范效应,在我们班级的讲台下摆放着我精心挑选的图书,我每个月都要从中选书,安排两次老师读书给学生听的时间。时间虽然不长,内容虽然不多,但老师读过的书,却是一段时间内学生追捧的书。连班级中一位语文基础非常差的学生都会把老师读过的书拿来看上几次。老师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选书,做到“润物细无声”。 不少学生喜读书也读了不少的书,但是阅读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其原因就是阅读方法不正确。因此,我利用语文每个单元的主题式课外阅读课,给学生指导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现在针对明理性故事、神话传说性故事、科普性文章这三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利用方法在课下读书。我们班每天间操回来后和下午作业后都是学生读书时间,对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老师也是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班级中的一个小男孩沈德栋,他每当写完作业后都会很兴奋的到前面拿书看,但我发现他对一本书的阅读时间太短,针对这种现象,我就对他进行了规定,每天只准看同一本书,中途不得换书。这样一来,他在选书时就不再那么随意了,也杜绝了走马观花的读书弊端。在这样保证读书时间的情况下,让读书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三、读书记录促自我提升。

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困惑:老师教的阅读方法在平时学生读书时使没使用?学生的读书怎样能延伸到家庭中?经过思考,我决定让学生写读书记录。如:阅读了什么书?哪一页到哪一页?主要内容、寓意、感受等。我首先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记录。不过,课外阅读,就其形式来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因此与家长配合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家长会中对老师的想法向家长说明,争取家长的支持。然后布置假期的读书作业,让学生每天读书并进行读书记录。在假期读书的同时想进行亲子读书后动,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在家长和孩子交流读书感受时,家长可以提高学生对所读内容的认识,开学后进行假期的读书交流。

当然,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每周进行一次简短的四人组读书情况交流,每月一次正式的读书交流,逐渐使会读书成为被人羡慕的一件事,形成班级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鼓励、强化中,会渐渐成为习惯,成为自然。这样自然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得到提高。

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积极的思维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性基础上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知识的海洋中,只要你想去揭开知识的神秘面纱,那么你就必须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长此以往,逐步形成思维意向。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再认识”时,我以两个队举行篮球比赛为导入,分别选出十人和二十人进行,这样的情况行么?学生肯定回答不行,进而引出如果各选出队伍的二分之一行么?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不行,从而使学生初步感觉到整体不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为以后的探究新知打下很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知识和思维的最近结合点,充分利用教材和现实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素材和资源,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应用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得学生自己想去探求问题的根源,从而积极主动的把知识熔入自己的思维进行提炼,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敢于自由的想,大胆的说;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有效地使学生的思维意向品质逐步得到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思维初始阶段是从动作开始的,也就是说儿童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事物为依托而逐步发展过度到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思维的起点,作为小学阶段,形象思维还是占主体地位,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是思维方式训练的一个关键时期,小学生尽管已经有了一些逻辑思维能力,但这种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表象,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时候,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以教、学具(实物、图形、课件等)的演示或情境的展示等手段通过具体形象思维这个平台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合作探究,齐心协力,共同研讨解决问题,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不可能都去寻找一个合适的伙伴来共同探讨商量解决,更多的是要靠我们自己独立去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然后可以去征询别人的意见来印证调整自己的思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通过材料产生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比如我们在教学计算中的简便运算时,在学生获得数据信息后不要忙着让学生动笔计算,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分析、思考,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和发挥。在学生个体已形成初步的思维路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同伴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思维得到碰撞,使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选择最佳的计算方法。所以,在学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创设个性思维独立发挥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个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潜力,让学生个体在获取的信息条件的基础上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独立解答,充分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有效的锻炼。

常人在思考问题时总难免会出现思维的盲区,不可能任何事情都能考虑的百密而无一疏。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同样如此,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逻辑思能力还显得很薄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集体交流,共同思维,共同创新。比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往往对于同一道题会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我们学生是否都能把这些方案都想到呢?那就不一定了,可能有的学生能想到几种,有的学生能想到一种,也有可能有同学根本找不到解答问题的方法。那么在这个时候,合作学习就显得很重要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个人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生交流;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相互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取多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开阔学生的思维广度。在多向交流中,自己可以听取本小组乃至其他小组成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他人优秀的解题策略,汲取别人先进的思维方式方法。同时可以把自己的思维方式讲述给你的小组成员听,让他们对你的解题策略和思维方式进行评价,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更进一步的校正,弥补个性思维的局限,拓展思维空间,使得彼此的思维方式在合作探讨的基础上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在教学过程多向(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上,最大限度的弥补个性思维盲区所造成的不足。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发散思维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更谈不上思维的求异和创新。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探索问题的解答方法,产生尽可能多、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策略。把学生思维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引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强化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和思考,使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增强思维的密度,使学生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运用想象、联想、直觉或类推来获得合理设想或猜想的思想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发散思维方式的表现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灵活、变通地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无一定的范围,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地异想天开。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相当于他的知识量与发散思维的乘积。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言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做了一些尝试。

一、丰富学生的表象和感性经验,是发展发散思维的基础。

表象是在知觉和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感觉形象,孩子大脑表象贮存得越多越生动,就越容易产生想象,想象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为此,丰富学生知识,建立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特点和变化,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开阔他们的视野。如:看到水中的鸭、鹅,就联想到大海中的船;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就联想到各种各样的飞机。观察—联想—想象—创造,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正是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过程。

二、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创造的起点,单调的教育环境不可能激发学生去多观察、多思考。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富于启发性的、具有开放性的环境,以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地、独立地去想、去做,从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仿编儿歌《梦》时,我在教室里准备了许多实物和图片,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花的梦为什么是红红的,草的梦为什么是绿绿的,然后联想到大海的梦是蓝蓝的,小鱼的梦是闪亮的,小朋友的梦是五颜六色的。

三、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发展学生思维的有利因素,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语言教材中,可以以实物的特征、本质联系为发散点,去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学习儿歌《梳子》时,问:还有谁可以做谁的梳子?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想象,说出汽车是马路的梳子,粉笔是黑板的梳子,轮船是大海的梳子。总之,发散思维是多向的,发散必须要有一个发散点,必须符合逻辑推理。因此,教师要找出发散点,才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多方向发散,否则创造就难以实现。

四、精心设计提问。

在学生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提问是最常用、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教师的提问艺术和技巧是启发学生想象,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想象是思维跳动的火花,没有想象也就谈不上进行发散思维,所以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想象的因素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想象,提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启发性提问。

提问的问题应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答案不能停留在表面回答“是”“不是”,要引导学生深入到“为什么”。如学习散文《落叶》时,提问学生:“这些树叶还会落在哪里?谁会看见?会把它当做什么?”学生发言很踊跃:树叶落在屋顶上,麻雀妈妈看见了说:“给我的宝宝当被子”;树叶落在地上,小朋友们拾起来把它做成花环;树叶落在地上,小花猫走过来把它当作帽子。这种问题能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

2.假设性提问。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形象,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把自己假象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心理过程。如学习童话《狐狸和兔子》时,引导学生假如你是兔子,碰到狐狸你怎么办?这一问题使学生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我请朋友一起去对付坏狐狸,等狐狸睡觉了,用棍子打死它。”由于这种问题带有明显的发散性,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较为合情合理的假想情节,同时这种问题还能满足学生好模仿的心理,使他们以角色的身份思考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解释性提问。

即启发学生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原因,并发挥合理想象,去解释故事发生的原因。如在续编故事《小狗怎么了》时,提问学生:“小狗为什么哭呀,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去想象,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假设出各种原因,从讨论中体验参与的快乐,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积极的教育评价。

对于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他们发散的新思路、新想法不可能都是合理的、完美的。因此,对学生的回答切忌不适当的评头论足,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应该受到表扬,使每个参与者都能有积极的体验。不能对学生作横向比较,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不论结果如何都会受益,教师应以平等、民主、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

实践证明,发展学生发散思维,语言教学中有许多有利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学生发散思维是可行的。同时,在强调注重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集中思维的培养。因为集中思维形式是训练学生思维具有方向性、逻辑性,使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中得以提高。心理科学工作者认为,创造离不开发散性的“思”,也离不开集中性的“学”。在教学中,只有辩证地运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开发智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常言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要让学生喜欢上写作,那得有个缘由,小编收集了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欢迎阅读。

在和许多同仁们谈论时中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

作文。

太难提上去了。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的一个问题。作文能力的培养不但在从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

当然,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有教师总的教学方向和思路,有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基本素材的积累能力,教师与学生的写作训练过程等等。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写作能力的训练。我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现在单从兴趣培养上谈几点自已不成熟的看法。

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的确是一种学习活动的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进入写作的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条件。因此,我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写作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常言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要让学生喜欢上写作,那得有个缘由,但在没有任何接触的时候,要先打开学生心里的那道防线,使之自然而然地喜欢上写作。记得有一次我是这样和六年级的学生谈话的:“同学们,学了五年的语文,你们知道学语文是学什么吗?”答案众说纷纭。我就告诉他们说:语就是语言,文就是文字,人生活在一个大群体中你就必须和别人交流,你要告诉别人什么或听懂别人说什么,这需要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简单的说学语文就是学会说话,学会倾听,这简单吧!但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面对面说的只能写下来,让不在你这一时间或不在你这一空间的人明白你的想法,你的思想,这就是文章。只要你有你的想法,你的观点,你又能写字,把你的观点写出来这就成了你的文章了,这也简单吧!完成这简单的两项,你的语文就学好了,学生们似乎恍然大悟,终于露出了放下沉重包袱的开心的轻松的微笑。当学生接纳了写作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的理念而不排斥它之后,接下来就是培养对写作的感情。记得写作培训时专家杨初青老师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感情是靠培养的,没有感情就谈不上喜欢。”作文的情感也是靠培养的。虽然对一个陌生人谈不上喜欢,但对一个天天在一起的同桌,哪怕天天都吵,那也是有感情的。作文也一样,要让学生频繁接触,学生才能对它产生感情,一个星期写一次不够,三次四次甚至更多,这样对写作自然就有感情了。这并不是用量来压学生,如果这样就只能适得其反,而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作文,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心理学家测试人们在需要和被迫两种情况下工作的效率是7∶3。我认为把这种效率改用于作文上也应当没什么差别。在很多时候学生都只知道老师叫我写什么,老师让我写什么,他们会绞尽脑汁地去想去编造,我慢慢试着让学生把这种“被迫”换过来,成为“我要告诉大家什么,我要让大家明白什么,我要怎样说出来大家才能明白,才能接受呢?”记得我在教学写留言条时,我请了三个同学模拟了一个情境:一个星期天,妈妈不在家,姑姑来了,要带我去动物园玩,可妈妈没带电话出门,门外车子又等着,怎么办呢?要么不去了,要么给妈妈留一张纸条,谁愿意星期天独自呆在家里呢?但这张纸条怎样写妈妈才能明白呢?学生们纷纷议论开了,经过大家的商议,我板书留言条的五点注意事项。没料到,二年级的小学生对留言条的记忆准确无误,很快所有人都完成了。这就是转换角度收到的良好效果。

文章是生活是现实的一个折射。学生的文章更是简单的折射。如果叫一个没吃过橄榄的人说一说橄榄的味道,他一定说不出来;如果叫一个没坐过飞机的人写一写坐飞机的感受,他一定写不上,在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却这样要求了。学生硬着头皮也写了,但文不对题,上句不接下句,我们的老师还认为:汝子不可教也。但却忽略了体验的重要性,我们要指导学生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看见的东西大胆的写出来,怎样想就怎样写,不受任何束缚把文章写完,把思路写活,把句子写通顺,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意愿,记得一次班里组织去春游,要求家长签字才能去,有个学生没得到家长签字,气得几天都不理家长,大家都很同情他,我发动大家帮助他,给他妈妈说点什么,题目就是《阿姨,你听我说》,大家很乐意,很真实的就写了,根本没有认为这是一次作文,而且都写得很投入,结果效果明显比其它方式写的作文好。学校、家庭、社会又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场景,有很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有许多值得赞颂的人和事等,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活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每天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话不用太多,班里订期举行交流展评;也可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开展观察调查活动,有的事情亲自去实践,如制作科技小作品、饲养小动物、种植花草树木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以及班队会主题活动等。实践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很乐意去做,也很容易做好,日积月累,学生手头有实在的东西,作文时就可避免千篇一律,无病呻吟的怪现象。

好话人人都爱听,学生的作文如果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其心理得到满足,更能激发其对作文的兴趣,从而一次比一次乐于些,也写得好。因此,我们老师不但应注意写前指导,更应重视写后的评讲,不要停留在几个错别字或个别不通顺的句子,而要全面观察,找出每篇习作的特点,给予肯定,有些能力是随着训练的增加而具有的,比如一个一年级两位数运算很吃力的学生,上了三、四年级这一关自然就过去了,一节充满了掌声与肯定的作文讲评比那种一会儿批评作文词不达意,一会儿批。

评语。

句不通的作文课效果不知道好多少倍。当然,对于不足的地方也要委婉地指出来,在班级里办一个优秀作文专栏,每个月老师可以从本月的作文中选取出十多篇较好的,教师批改过的文章,让学生规规整整地用作文纸抄下来,教师再进行批改,指出文章精彩的地方,写好评语,张贴在教室里。但作文也不能老是几个人的,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览的机会,哪些平时作文写得不太好的同学,看到自己的作文也能展览出来,总是把自已的文章看了又看,改了又改,以后作文也用心多了,进步也明显了。在每学年结束时,还可以将学生的作文订成一本优秀作文集,发给学生,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并非完美,但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老师还应给予个别辅导,把一些好的作文向杂志、作文选刊、报社等投稿,如果发表,这将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何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相信在课堂上你也一定遇到过这样几种情况?当你叫到某学生回答问题时该生站起来却一脸茫然,不知道要回答什么问题;当有的同学回答问题出错时其他同学就会跃跃欲试,说到“不对!不对!”从而打断了这名学生的回答;还有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所答非所问,明明要求汇报第二段,他去汇报到其他的段落;还有的同学站起来说的内容恰恰是前一位同学刚刚说完的等等,这些现象在课堂上的出现直接向我们反映了一种情况,就是没有认真倾听。

据有关教育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在人们一般语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中人们有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倾听。听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而学会倾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通过一些途径来进行培养,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倾听从尊重开始

我在开篇列举了几种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倾听的现象,这些现象恰恰说明学生们处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他们没有认识到认真倾听是课堂学习的必要前提,更没有想到这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就是对老师的尊重;认真倾听同学的回答就是对同学的尊重。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先向学生明确了要求:首先就是在肢体上做出尊重的姿势:身体坐端正,手要放平,手里不摆弄东西,眼睛可以直视讲话的老师或同学;其次,不要打断老师或同学的讲话,如有不同意见要等到老师或同学讲话结束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倾听不光是耳朵的事情,还要有手眼脑身体的配合。1、用耳朵去倾听,听说话人说话的内容,找准关键词和理解主要意思,听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体会他们的思想与情感。2、用眼睛去倾听,听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说话的老师和同学,让说的人知道你是在认真地听,尊重地听。3、用嘴巴去倾听,听的时候嘴巴不能发出声音,如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或老师停顿的时候,再举手示意。

4、用身体去倾听,听的时候姿势要端正,手脚不要乱动,听到同意的地方,可以点点头,听到精彩的地方,可以鼓掌表示赞同和欣赏。最后还要用脑子倾听,对说话者正确的内容进行整理记忆,对错误的内容要加以筛选,并思考该如何纠正作答。

三、抓住时机,鼓励倾听

当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倾听状态时要予以及时的鼓励,比如,“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同学们整节课的听讲状态都特别好,提出表扬”。对于那些听讲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更要时刻关注,抓住时机,适时鼓励。例如,“你专注的神情告诉我,你在认真听讲”“你的听讲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继续保持”。对于那些能够认真倾听,并回答得非常精彩的同学,更要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比如“你不但会听而且会说,真棒!”“听得认真,回答的精彩,真了不起!”等等,这些鼓励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倾听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尝到了会听的甜头,也就逐渐克服了多动,溜号,假听这些毛病,逐渐学会了倾听。

四、适当训练,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例如,课堂上我们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或讲到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后,可以马上让学生进行复述,进行适当的听述练习。在作文评改课上,进行听记练习,就是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记录,写出赞赏的评语,提出修改的意见。在阅读课上的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的环节,进行听辩训练,就是对其他学生的回答进行快速的分析和判断,肯定正确的观点并找出不足加以补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听说训练,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先说“他说的有道理,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我们小组的观点和他们略有不同”或者“我还想补充一点是”,再或者“他说的什么是对的,但什么我认为不对”等等。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倾听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相关的其他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所改善,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爱插嘴到现在能完整的听完老师和同学的问题,再举手发表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还将继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铺路,希望他们的路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如何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这里提出我的几点方法,望同仁指正。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学校要重视艺术课程,配备各种器材设备,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和氛围;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和自由的艺术环境中自主思考,主动参与,进而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我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多年,对艺术教育深有感触,也清楚地看到当下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备的缺乏、教师理念的陈腐等等原因已造成美术教学在整个教育工作当中的淡化,甚至缺失。究其原因,实质上是对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培养的忽略,殊不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审美素养,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话题和面临的关键工作。这几年教育部也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各学校修建了艺术楼,配备了设施,这为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但是艺术教学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仅靠在课堂上机械地画几张画,照本宣科念念理论概念,收集整理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如何能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更别提学生对艺术的深入理解了,这样的艺术教育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在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探寻如何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认识、改变陈旧的艺术教育观念。

必须正确认识艺术课在整体课程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意识里没有主副课之分,这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前提。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充满了艺术,比如漂亮个性的服装、恢弘大气的建筑、色香味美的菜肴、设计精美的礼品、造型美观的汽车等等,都是艺术家精心设计的作品,凝结着艺术的魅力,可见艺术教育之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隐性的弊端,家长、社会、以至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识里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县区和乡镇尤其严重),主副课无意识区分,美术教学常常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从而导致美术教师与学生的.兴趣逐渐消退,根本谈不上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思维能力,首先应该彻底改变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营造开放自由的艺术教育环境、创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不同潜质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思维,首先要赋予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必须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能力和艺术素养的良好氛围。只有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

艺术教育一定要形式多样,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看皮影戏,学习做皮影像,甚至可以进行表演;也可以邀请各种从事手工艺术的民间艺人来学校讲课,传授民间艺术思想与工艺,现场制作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手工艺作坊,让学生观看制作流程,使学生能更深层次的了解手工艺术品的设计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艺术的真谛,感受艺术的熏陶。

同时,美术教育也应倡导学生学好书法和中国国画,比如把《芥子园画传》作为教材,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更能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个人认为中国画是承载多种中国艺术元素的艺术品,所以中国艺术教育也应结合国情,发挥其自身优越性和独特性。

兴趣可以产生很大的能量,艺术教育要从兴趣抓起,灵感从实践中得来,创造从思维中得来。

相关范文推荐
  • 01-25 蔬菜大棚建设合同书(热门17篇)
    范文是一种规范和规范化的文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写作技巧。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甲方:_____(以下简称甲方)。乙
  • 01-25 单位油卡申请书(精选19篇)
    单位作为组织形式,是实现社会分工和组织管理的基本单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位运营和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学习吧。有两种写法,一是直接
  • 01-25 汽车销售员工作总结及(优质18篇)
    销售工作总结可以帮助销售人员发现销售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下是一份简洁明了的销售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广大销售人员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
  • 01-25 乡镇工会工作实用(汇总15篇)
    范文范本是指具有代表性的写作样本,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写作范本,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灵感。目前,我镇已建工会13家,发展会员
  • 01-25 最新人大演讲稿(优质18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思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总结的写作技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01-25 社区副书记辞职申请(优质17篇)
    范文范本的使用需要学生们在借鉴的同时,注重自己的创新和个性的表达。以下是一些范文例子,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感谢您在
  • 01-25 初三体育老师工作总结(热门17篇)
    在每个月结束之际,我们都应该进行一次月工作总结,以评估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表现并找出改进的方向。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或许能够给你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
  • 01-25 小班科学小鸭和小鸡教案(优质12篇)
    教案中应设定明确的评估与反思环节,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幼儿的自我评估能力。小班教案范文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
  • 01-25 学生读书心得体会感悟(优秀13篇)
    优秀学生是指在各项学习任务中表现出色、积极向上的学生。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学生的事迹和成功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骆驼祥子》一书中连姓名也未有的祥子,是旧北
  • 01-25 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述职报告(汇总21篇)
    每年都要写一份详尽的述职报告,以便评估自己的工作表现。面对写述职报告的困扰?别担心,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到你。大家好!20__年3月开始担任的学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