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

时间:2023-08-01 14:21:04 作者:储xy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一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0页的例2《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我要回答的问题有:

1、新课标对问题解决有什么要求?

2、例2的编写意图是什么?

3、我是如何进行例2教学的?

解决问题作为体现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与方法”目标,其要求贯穿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之中,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主要是使学生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目标的实施,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四个意识”。

首先,是突出问题意识,要求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教学问题,能综合运用一些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第二,是加强策略意识,使学生能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第三,是重视合作意识,要求学生从事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第四,是提倡评价与反思意识,使学生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整理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我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

例2的编写意图是什么?

我打算分三步来介绍:

第一步:教材的逻辑起点在哪里?

教材是在学习了例1的知识,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基础上,学习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问题,此例题既是对旧知识的延续,又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

第二步:例2的编写思路是怎样的?

很显然,此例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

教材呈现了两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先求出一个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另一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

第三步:两种解法的区别在哪里?

教材中以一句“两种思路有什么不同?”提示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两种思路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思路体现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不同的解题模型。第一种可以归结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模型,第二种可以归结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模型。通过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两种思考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我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是你是如何进行例2教学的?

根据新课标对问题解决的要求,我打算分3个步骤进行教学:

根据例2的编写意图,我将例2改为下面两道例题:

我这样改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整体与部分量之间的两层关系,即总量减去一个部分量等于另一个部分量;部分量加上部分量等于总量,从而进一步整合例题的教学目标,完善此类问题解决的基本结构,这一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体现了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先出示两条数学信息:

1、北京常规双飞六日游原价20xx元,现在降低了1/5

2、北京国庆专线双飞五日游原价1800元,现在提高了1/6

然后提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最关心的会是什么呢?学生自然就会想到现在的价格会是多少呢?通过让学生根据相关联的信息,提出问题,并将信息和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同时出示例题。

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是为了加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基于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先让同学们尝试画线段图,再来解决问题。画线段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为了培养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因此,这里我想利用线段图辅助理解题意,从而把握数量关系。

同时,我也请两位学生上台进行板演,画出线段图并列式计算。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的解法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20xx-2000*1/5=1600(元) 20xx*(1-1/5)=1600(元)

先对第一种方法进行交流: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在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之后,要求学生明确第一步(20xx*1/5)在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让生说清楚 20xx元是什么,1/5是什么,降低了谁的1/5?同时把“降低了原价的1/5”这句话进行板书,并让多个学生说一说。通过这样一说,使学生明确这种方法先求的是降低的价格,用原价减去降低的价格,求出现在的价格。从而建立了总量减去一个部分量等于另一个部分量的解题模型。

对第二种方法的交流:在教学中,我让该生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方法,然后抓住重点进行提问:1-1/5在算什么?希望学生说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并让多个学生说一说“降价1/5,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1-1/5,即4/5。”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明白,要求现在的价格,就是求原价的1-1/5是多少?所以先求“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在的价格。在充分经历解题思路复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重点应突出两个功能:一、巩固强化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建立两种不同的解题模型;二、加强求比“1”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种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对比。

因此,在教学中我想可以让同学们像刚才一样,先试着画线段图来解决,然后和同桌交流想法。

在反馈交流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到以上两种方法。对于第一种方法:我会重点突出提价1/6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明确其实就是提高了原价的1/6。再用原价加上提高的价格等于现在的价格。

而第二种方法,使学生明白,要求现在的价格,就是求原价的1+1/6是多少?所以先求“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在的价格。

由于两种方法和第一个问题相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的比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我让学生对两种解题方法进行比较,其次对两种题目类型进行比较。

对于两种方法的比较:是在以上两种解法梳理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原来价看做单位“1”,都需要求原价的几分之几。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原价的1/5是多少,即降价多少,再求出现在的价格。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问题直接求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现在的价格。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比较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达到对两种方法的真正理解。

对于两种题目类型的比较,我刚才就有提到,这两道例题更好的反映了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关系。第一题是总量减去一个部分量等于另一个部分量,第二题是部分量加上部分量等于总量。通过这样的比较,使整体与部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完整,在知识层面上,使解决求比“1”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达到了有机的融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解决方法上,充分体现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二

理解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根据具体问题找到对应的转化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了解转化思想在数学课程中普遍存在。

通过转化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提高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屏幕出示学习多边形面积时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比较两个图形面积时,用到数方格、平移等方法。

教师指出前面接触的图形相对简单,本节课进一步学习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引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大屏幕出示教材图片,并提问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经验,直观的会提出数方格,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其中涉及不满一格的情况,若按照前面数方格时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得到的结果不够准确,并且较为繁琐,引发学生思考更为确切的比较方法。

学生根据导入中的情境,能够想到可以通过平移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进行比较。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5分钟时间,探究图片中的不规则图形可否转化为较为规则的图形,若可以,思考如何转化。小组代表做好讨论记录,探究结束找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两个图形都可转化为规则的矩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方法得到。通过比较转化后的图形面积(数方格、数边长)得到两个图形面积相等。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图形多种变化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上述图形变换前后的区别与联系,总结图形转换的方法与特点,同桌之间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2)图形转化可通过平移、旋转、翻折、拼接等方法;

(3)经过转化之后将无解变得可解,将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

教师讲解其为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即将未知事物转化为已知事物,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回忆学习过程中,哪些知识的学习中用到了转化的策略,小组间进行交流总结。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时;代数领域学习异分母分数运算、小数乘法等。通过回忆学习过程,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算一算下列三个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占整个面积的几分之几。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作业:课后练一练。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三

一是图没有画完整;

二是对增加部分的长度没有敏感,不符合整幅图的大小比例。通过“对半成品加工”的方式,对画图进行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突破难点。

几点建议:

(1)教师语言要明确、有启发性。特别是本节课知识难度较大,所以问的问题要明确,使学生得到信息后马上明白要考虑什么问题,使学生迅速理清解题思路。

(2)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既共享了资源,又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3)教师要充分利用示意图帮助每一个学生理解即长方形的宽是不变的,它既是现在长方形的宽,也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四

我们xx物资管理站自xxx年7月成立以来,全体留守职工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甘于寂寞,忠于岗位,针对400多米的桥下管区,做到了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虽然我们留守人员少,架桥设备也无围墙遮拦,但留守人员还是识大体顾大局,对工作是认真负责的。有的职工家里孩子出了车祸,有的职工家里孩子胳膊两处骨折,还有的职工家属在老家半路遭到抢劫带来一系列问题而导致借钱生活,都没有请假回家。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现实的管理,为便于职工安心留守工作,我们特提出如下请示,望上级领导实际考察,及时给予批复。

一、提高我们的工资待遇。我们现在每个月除掉正常的必要开支,扣缴险金后,剩下不足1500元,无以养家糊口。同为留守职工,虽然不能等同于施工项目部,但留守职工大都是老同志了,对于各施工项目部来说,工资实在太低,甚至低一两倍以上,同时,伙食上还没有任何补助。另外,温州物价也并不比广州等其他几个留守地方的物价低,待遇标准不一。希望能统一一个标准,同等对待。据了解,xx管理站的岗位工资是最低的。

二、增(补)发加班工资。我们虽然留守职工少,仅仅四个人,但做到了值班室现场昼夜有人值班,在一个没有空调的、仅仅不到十平方米的简易房子里,忍受蚊虫的叮咬和气候的炎热(夏)和干冷(冬),一样的没有双休和节假日,一样的抛家舍业和背井离乡,希望上级领导能实事求是的按照相关规定增(补)发加班工资。

三、明确公休和旅途包干费用。依据公司xxx年2月下发《员工管理规定》第八章,根据留守职工的实际情况,尽早明确探亲休假和路途包干(或报销)费用的规定。目前,留守职工既未享受正常的休假,又未得到路途补助。

四、今年的职工体检如何进行?根据公司内网的消息报道,9月1日起,公司开始对职工身体进行普检,而我们仅仅几个人,公司医疗小队不可能来这里为职工体检,那么我们该如何参加体检,请及时予以明确。

五、模板等材料锈蚀严重,亟需等待处理。由于南方雨量偏多,呈酸性强,导致桥下设备锈蚀严重,模板尤甚。有的铁锈呈整块状脱落,长期以往,设备材料将导致彻底报废,建议将这些材料是转场,还是就地处理,请公司设备物资和财务等相关部门协助前来审查决定。

以上请示,曾多渠道向上级反映过,但一直未果,望领导及时审核批复为谢。

xxx年九月十一日

xx十二局xx物资管理站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五

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重点:

1、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 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3、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 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 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 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 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2、 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四、开放题。

1、 学生独立操作。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 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课堂总结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六

2、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莫利

3、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毛泽东

4、怀疑为知识之钥匙。——英国

5、一个人完全系于他终日所思。——爱默生

6、中国要是有50%的人都是同性恋,人口问题就解决了。——罗永浩

9、一个人,才会停下来思考。——何洁

10、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2、思考的意思是:亲近自己。——乌纳穆诺

13、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雨果

14、谁不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歌德

15、精神的高雅在于思考那些善良和优美的事物。——拉罗什富科

16、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

17、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托马斯胡德

18、注意他人成功的结果,并经常思考他人成功得原因。——陈安之

19、自然界是解决科学难题的最好的和最客观的老师。——道库恰耶夫

20、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21、作曲需要的是符合逻辑的思考,以及乍然闪现的灵感。——久石让

22、大问题解决了,小派别就会产生。——白哲特

23、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爱因斯坦

24、只要还能思考,恐惧就不能完全控制一个人。——中柴静

26、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宋叔和

27、思考是我无限的国度,言语是我有翅的道具。——席勒

28、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卡曾斯

33、一个聪明人,永远会发问。——印度

37、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周培源

41、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鲍波尔

43、钱可以帮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富人制造问题。——于丹

46、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57、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美兰姆。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七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42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理解题意,然后解决问题。学好本课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7——9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玩具商店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情景图,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并提出问题,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说出“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本环节重在唤醒学生已有只是经验,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商店情境,很好地激发了的探究欲望。使学生逐步自主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突出重点,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解题模式。

(三)深入理解,巩固练习。通过解决三道层次分明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一方面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板书主要呈现解决问题的步骤,重点突出。本板书能给学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八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让学生从多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多角度能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谢老师非常高兴能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数学。在上课之前,老师问了本校的其他老师说我们班的同学上课特别积极,老师特想在这节课上看到大家的风采。看谁的耳朵最会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看谁的脑筋动得最快并且能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方阵

生1:横着排的有5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横着排的叫做行。板:行

师:那有几行?每行几人?板:每行有5人,有4行。

生2:竖着排的有4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竖着排的叫做列。板:列

师:那有几列?每列几人?板:每列有4人,有5列。

生:一个方阵有20人。

师:很棒,你还看出了一个方阵的人数。

2、提出问题

生:2个方阵一共有几人?

3、探究方法

师: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安静独立地思考,把算式写到本子上;写好后,思考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巡视一圈,同时听取和指导完善学生说的过程。

4、汇报交流

(1)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说算式师板,再说思路)

生1:54=20(人)

202=40(人)

师:那你的这个算式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就是54=20(人),再求2个方阵的人数,就是202=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2)师:除了这种方法,谁有不同的算法或思路?

生1:25=10(人)

104=40(人)

师:那你的这个思路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行的人数,就是25=10(人),再求4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104=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部分?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把刚才这名同学的思路再说一次?(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3)师:还有另一种方法吗?

生1:42=8(人)

85=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部分?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列的人数,就是42=8(人),再求5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85=40(人)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预设】:若学生出不来第三种方法,则师出示。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吗?你可真聪明!

(4)师:那我们能把这2条算式,写成一条综合算式吗?

生1:452=40(人),生2:254=40(人),生3:245=40(人)

5、对比提升

(1)师: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我们得出了这样3种方法。(课件出示3种方法)。

(2)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预设:答案相同,都用乘法计算(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连乘解决问题)

不同点预设:方法不一样。方法怎么不一样?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小结:真了不起!,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师:学习了方法,就来解决具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鸡蛋问题。(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师:这么多鸡蛋会有多少个呢?(课件出示堆成一堆的鸡蛋)。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信息吗?你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图片的内容吗?独立解题。

生1:从上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45=20(个),203=60(个)

生2:从侧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4=12(个),125=60(个)

生3:从前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5=15(个),154=60(个)

(同步媒体演示,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小结:真棒!同一个问题,不仅能自己收集信息,还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数学中有很多题目是类似的,只要你掌握其中最本质的方法,其实我们的数学就这么简单。

2、面包问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1)40202=1600

(2)40203=2400

(3)32040=1600

师:怎样改一改其他两个也是正确的。

小结:在解决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非常重要。

3、游泳问题(隐含信息,解决问题)

师:在信息中,你觉得那个是需要特别提醒其他同学的?

小结:我很佩服大家,不但能用乘法解决问题,还能灵活的找出题中隐含的信息。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老师也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还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求一部分,再求整体。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九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说。

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首先说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除加(减)问题,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2.数学思考目标 :让学生在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除加(减)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能结合生活实际,将生活中“旅游”素材引入数学知识中, 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 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再说内容标准

(二)内容标准

在认真研读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单元的内容准标是: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本套教材内容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拓展的螺旋式编排。本单元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在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数量关系并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内容结构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第一个信息窗 呈现的是景区停车场停车的情境,通过问题“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问题;通过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减问题。第二个信息窗 呈现的是在水上乐园售票处买票的情境,通过问题“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减问题,通过问题“买1瓶果汁和1瓶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钱?”,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问题。

(三)编写特点: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编写特点:

依据本单元内容,本单元教材编写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题材选取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

本单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为线索,选取了在景区停车场停车、来到水上乐园等情景中富有现实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素材,以此为载体展开解决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经历过的或能够接受的。现实的题材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有趣的题材能吸引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感悟数学思考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实际问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先根据题中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到中间问题。分析与寻求中间问题的策略方法也是以后解决更复杂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单元教学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点。在“你问我说”部分的编写中明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信息窗1.2中呈现了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两步计算问题的基本结构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基本策略。

基于我校“先学后导、互助提升”的数学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前置性学习单”的使用,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建议。

1.引导学生经历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从比较复杂的情境中抽象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由于学生进行了“前置性学习”,在课堂上不要浪费太多时间,让学生直接说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把发现的数学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说出来,并指导学生怎样把信息分类整理,这样不仅方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为后面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 引导学生经历解题思路的分析和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这个环节在家进行前置性学习时完成),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互学补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每个学生比较清晰地表述思考过程,寻找解题策略。通过学生展示汇报,生生互动,教师适时引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变得有条理、有根据,对两步计算的数量关系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发现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要找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就是我们说的综合法和分析法,但不论哪种方法,都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即关键问题)最后求得应用题的正确解答。

3.丰富体验,促进反思,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解题策略需要学生在有比较充分体验的基础上从内部感悟、生成,而不能依赖外界灌输。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了解答两步计算问题通常要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进行,还体会到要确定“先求什么”也是有章可循的,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就是我们说的综合法和分析法,如信息窗1.2中呈现了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要继续丰富学生的体验,运用刚刚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尝试解决“自主练习”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方法、策略的有效作用。教师还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回顾反思用“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方法,在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逐步清晰地认识到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从条件还是问题想起;二是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即不论哪种方法,最终回归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解题思路是不变的。

问题并解决工作报告 解决问题说课稿篇十

一、课前复习练习。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而且要长抓不懈。

二、用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美术兴趣小组作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整节课始终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例5时,教师注重了三个环节的教学。

1、在“知道了什么?”环节教师重在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男生有多少人?”第二个问题是“美术数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同时明确两个数学信息:女生有14名,男生比女生少5人”。

2、在“怎样解答?”环节中,第一个问题是旧知,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解决问题较为容易。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教学的重点,关键要教学两点:一是引导学生理解“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的含义,即就是求美术小组男生和女生合在一起是多少人;二是要通过分析,会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作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的信息。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用“14—5+14=23(人)”解决第二个问题,也予以肯定。

3、在“解答正确吗?”环节,教师重在梳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再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结论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信息等。

在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与方法进行相应的梳理,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同时使学生充分感受加、减法计算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注重知识的拓展。

通过4道巩固练习,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并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总之,雷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数学语言简练,很具有感染力,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同时,他教态亲切自然,注重课堂中的评价语,师生关系融洽,老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专注,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相关范文推荐
  • 08-01 以案明纪情况报告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08-01 上半学期的工作总结 工作报告总结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 08-01 涉企报告表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 08-01 中药材销售员岗位职责 销售人员工作报告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 08-01 双城联动金融工作报告总结 金融公司员工个人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
  • 08-01 消防重点单位消防工作有哪些要求 消防工作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
  • 08-01 电梯整改工作报告 消防安全整改工作报告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
  • 08-01 语文研修心得体会 研修日志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
  • 08-01 职代会财务工作报告决议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
  • 08-01 电子元器件采购工作报告 电子元器件采购人员工作总结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电子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