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五年级旋转教学反思(大全5篇)

五年级旋转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15:58:40 作者:念青松 五年级旋转教学反思(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旋转教学反思篇一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体会运用特征解题的优越性,明白优化知识的便捷性。

1、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利用六一儿童节学生表演三种集体舞这一教学资源,创设了问题情境,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又让学生利用百数表这一学具自主探究2、5倍数的特征,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由于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容易发现,我便把它调到2的倍数的特征前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00以内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当下节课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3、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

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趣味性、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了5道练习题。在巩固练习部分,第(1)、(2)题是基本题;第(3)(4)题目的是让学生根据2、5倍数的特征灵活解决问题。第(5)题是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年级旋转教学反思篇二

课堂总会有生成,不管一节课的教学步骤设计的有多严密、多紧凑,课堂教学中总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成功也有不足:

1、导入部分

不足之处:

应该说导入部分形式单一,显得过于死板,如果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考考老师,用教师的准确判断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由此引出课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探索的问题抛给学生,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进而引导学生说出更大的数字,此时教师仍然能准确判断,于是让学生更为佩服老师,想进行探究的欲望会更浓,接下来的探究过程便水到渠成,课堂气氛也会因此而高涨。

2、重点教学环节的设计

成功之处:

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先引导学生找出2的倍数,并指导找的方法,然后发现、总结2的倍数的特征。这样学生有了一个探索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探究方法后,我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了,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也使他们获得了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不足之处:

课堂生成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并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必须进入状态,与学生融为一体。

3、教具学具的使用方面

成功之处:

我利用百数表,把1-100的数字中5的倍数,2的倍数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给学生的感观一个有力的冲击。2、5的倍数的特征变得更直观,更明显,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不足之处:

点找的很准确,应用合理。但现在想想,如果把这个百数表制成课件,用多媒体演示出来,而且让2和5的倍数用颜色标出,并在变色闪烁的过程中有声音的提示效果或许会更好些。

教学后的思考:

(1)是否需要验证发现的规律(2、5的倍数的特征),在哪个环节验证效果好。

(2)如何强化学生的知识,使重点更为突出,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3)备学生很重要

在探究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没有预想的那么好,在练习中学生才开始活跃起来。也许在对数学活动的探索中,学生不够自信,只是试着说。教师需要做些什么,得以改变学生的状态。

五年级旋转教学反思篇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年级旋转教学反思篇四

本节课在学生已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我围绕“2、5倍数的特征”这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老师和一名学生进行比赛,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2或5的倍数,其中有什么奥妙”的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写电话号码,列举生活中的数等,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不失为一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但作为教师,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除此之外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嗦。

五年级旋转教学反思篇五

师:我们今天要来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可是自然数那么多,我们能一个一个研究吗?

生:不能。那样的话永远也研究不了,自然数太多了,是无限的。

师:那怎么办呢?

(同桌讨论)

生:我们可以先研究小范围里面的数。再推广。

师:他的想法真棒!那我们就先确定一个比较小的范围1-100,看看这100个数里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生:(凌乱地回答)是!

(同桌讨论)

生:可以找一个数看一看。

师:找怎样的数呢?怎么看一看呢?谁能说得更明白呢?

生:就是找一个末尾是0或者5的数,然后除以5看看,能不能除得尽。

师:哦,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数,那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也适合。

如果找得到这样的数,那就是有了反例,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不适合。

(学生在本子上举例)

……

师:我们举了大量的例子,没有找到反例。那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了呢?

生: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呢?在怎样的范围内呢?

生:在自然数中,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那这个数一定是5的倍数。

师:当然,我们研究的是不是0的自然数。

……(练习)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并启发)

生1:我们先确定了一个范围。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不确定范围的话,数太多了,不可能研究得完。

生2:我们找到了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特征后,就把范围扩大到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进行了猜想。

生3:猜想后,我们又进行了验证。

师: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进行验证的呢?

生4:举例。看看有没有反例。

师:说得真好,最后我们才得出了结论――在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5或0。然后运用这些结论能快速判断。

师:谁能完整地把这个研究过程说一说呢?(同桌说――全班说)

……

师:那2个倍数特征我们怎么研究呢?

生:也是先确定范围,寻找一定范围内的2的倍数特征。然后扩大范围,举例,寻找反例,最后得出结论。

师:那我们就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四人一小组开始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