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 高中语文十个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优质8篇)

最新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 高中语文十个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优质8篇)

时间:2023-10-14 03:15:36 作者:雨中梧 最新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 高中语文十个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优质8篇)

环保标语是一个国家环保意识的重要窗口,我们应该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环保标语的创作和传扬。环保标语的创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因素,以提高其传达效果和影响力?范文中的环保标语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环保意识。

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篇一

1、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盖当时未有雁荡山之名《梦》)

2、取名,得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

1、满,遍。(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2、越,更加。(奉之弥繁,侵入愈急)

3、弥留:病危将死。(病日至秦。既弥留)

4、经、终。(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1、从高处朝向低处,面对。(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面对。(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如临大敌)

3、到。(双喜临门身临其境)

4、正当,将要。(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1、怜悯,同情。(独不怜公子姊耶?)

2、可怜:可爱。(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3、疼爱、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爱戴。(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5、值得同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可惜。(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种类。(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

2、事例。(举类迩而见义远)

3、类似,象。(中会殿阁,类兰若)

4、类推。(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5、条例。(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6、大都、大多。(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1、能够。(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2、战胜,攻破。(然操遂能克绍)

3、克制。(克已复礼为仁)

4、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子克家)

5、克制、约束。(克已奉公)

6、限定、约定。(与克期俱至)

1、经得起,忍受。(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能够,可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3、能够,可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胜任。(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

1、断绝。(不绝如缕络绎不绝韦编三绝)

2、终止,消失。(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3、隔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穷尽。(绝处逢生)

5、极,最,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6、到了极点。(以为妙绝)

7、完全,绝对。(绝无踪响绝无仅有)

8、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举起,抬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案齐眉举足轻重)

2、举出,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举一反三)

3、举行,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推举,举荐。(孙叔敖举于海)

5、攻下,占领。(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6、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7、全,尽。(杀人如不能举举国上下)

1、水道。

2、通达。

3、成功。

4、称心。

5、于是;就。(遂逐齐师(出自《曹刿论战》)

6、终于;竟。(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篇二

释义

词性

例句

出处

动词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魏学洢

详细

形容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陶渊明

交通

交错相通

形容词

“阡陌交通”

妻子

妻子和儿女

名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与世隔绝的境地

名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无论

不要说,更不要说

“无论魏晋”

如此

像这样

介宾短语

“诣太守,说如此”

鲜艳

形容词

“芳草鲜美”

形容词

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大腿

名词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

古代王侯的自称

代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研究

动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文理

文采和道理

名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伤仲永》

何苦

哪怕

副词

“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当然

副词

“宜乎众矣”

《爱莲说》

父亲

名词

“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

认识

动词

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王安石

记住

动词

“默而识之”

《论语十则》

居住

动词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列子》

请让我

动词

“请从吏夜归”

《石壕吏》

美丽

形容词

“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陶渊明

漂亮

形容词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认为……美

形的意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使……聚

动的使动

“聚室而谋”

《愚公移山》

阻止

动的使动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栖息

动词

非梧桐不止

《惠子相梁》

以……为苦

形作动词

“惩山北之塞”

《愚公移山》

北面

名词

“惩山北之塞”

向北

名作状

北饮大泽

《夸父逐日》

成为灵异的水

名作动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

扰乱

形作动

“无丝竹之乱耳”

造反

动词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大道之行也》

害人

名作动

盗窃乱贼而不作

使……劳累

动作使动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牵牵连连的

名作动

“不蔓不枝”

《爱莲说》

枝枝节节的

名作动

“不蔓不枝”

显得清幽

形作动

“香远益清”

举行宴会

名作动

“会宾客大宴”

《口技》

哭着

动作状语

“忽啼求之”

《伤仲永》

宾客

客人

名词

“会宾客大宴”

《口技》

以宾客之礼相待

名作动

“宾客其父”

《伤仲永》

以……为利

意动

“父利其然”

风烟

在风烟中

名作状语

“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箕畚

用箕畚

名作状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跳着

动作状语

“跳往助之”

用尽

形作动

“吾与汝毕力平险”

全、都

形容词

群响毕绝

《口技》

说出

名作动

“不能名其一处”

出名

名作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

名字

名词

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王安石

擅长

形作动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奇异、罕见

形容词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核舟记》

余数、零数

名词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钻洞

名作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每天

名作状语

“日知其所亡”

《两小儿辩日》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十则

到东方

名作状语

“孔子东游”

《两小儿辩日》

吹箫

名作动词

“箫鼓追随春社近”

《游山西村》

像狗一样地

名作形

“其一犬坐于前”

《狼》

打洞

名作动

“一狼洞其中”

指屠户

动作名

“一屠晚归”

以……为耻

形的意动

“不耻下问”

《论语十则》

新知识

形作名

“温故而知新”

苟且

副词

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表示希望

副词

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

通“以”

副词

自董卓已来

陈寿《隆中对》

停止,放弃

动词

是亦不可以已乎

孟子《鱼我所欲也》

停止

动词

白露未已

《诗经》(《关雎》)

通“欤”

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孟子《鱼我所欲也》

动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

通“举”,选拔

动词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给予

动词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欣赏

动词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这个

代词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这时

代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王安石

动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兴起

动词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大道之行也》

奋起,指有所作为

动词

而后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老鼠发出的声音

拟声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口技》

招致,引来

动词

不可屈致也

陈寿《隆中对》

买到

动词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对……说话

动词

听妇前致词

《石壕吏》

总共

副词

凡三往

陈寿《隆中对》

衡量,估计

动词

孤不度德量力

怎样

代词

计将安出

怎么

代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陈涉世家》

挟持,控制

动词

挟天子而令诸侯

陈寿《隆中对》

大概

副词

此殆上天所以资将军

亲自

名作状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时候

名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发扬光大

形作动

以光先帝遗德

给予

动词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亲近

形作动

亲贤臣,远小人

以……为亲

动词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亲戚

名词

亲旧知其如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疏远

形作动

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离人远

形作动

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

远播

形作动

香远益清

《爱莲说》

出身鄙野

形容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出师表》

目光短浅

形容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边境

形作名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辱,降低身份

动词

猥自枉屈

诸葛亮《出师表》

承认,同意

动词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隆中对》

答应

动词

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出师表》

这样

代词

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朱熹

地方,处所

名词

不知何许人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大概,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副词

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斟酌

斟情酌理

动词

斟酌损益

诸葛亮《出师表》

减少

动词

斟酌损益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增加

动词

斟酌损益

诸葛亮《出师表》

更加

副词

香远益清

《爱莲说》周敦颐

顽固

形容词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本来

副词

固众人

《伤仲永》王安石

即使

副词

虽人有百手

《口技》林嗣环

虽不能察

《曹刿论战》

虽人有百手

《口技》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虽有千里之能

《马说》

即使这样

关联词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公输》--《墨子》

方圆

名词

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

副词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闲情记趣》沈复

当……时

介词

方其远出海门

周密《观潮》

书信

名词

一男附书至

《石壕吏》

动词

即书诗四句

《伤仲永》王安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司马迁

书写

名词

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王安石

字条

名词

得鱼腹中书

《陈涉世家》司马迁

于是

关联词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震动

动词

波澜动远空

王维《汉江临眺》

聊且,暂且

副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江城子》

参与

动词

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夹杂

动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林嗣环

中间

名词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闲情记趣》沈复

间或、偶然

副词

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肉食者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名词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牺牲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名词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为人所信服

动词

小信未孚

真诚、诚实

形容词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十则

赐福,保佑

动词

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福气

名词

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

案件

名词

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

实情

名词

必以情

可以

副词

可以一战

凭借

动词

可以一战

因为

连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依据,按照,顺着

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介词

以从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

《闲情记趣》

驱车(追赶)

动词

公将驰之

《曹刿论战》

策骑

动词

愿驰千里足

《木兰诗》

于是,就

副词

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

已经

副词

既克

原因,缘故

名词

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问其故

《两小儿辩日》

旧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所以

关联词

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

旧、老

形容词

故人具鸡黍

《过故人庄》

旧,原来的样子

名词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蒲松龄

击鼓

名作动

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

打鼓

名活用动

箫鼓追随春社近

《游山西村》

第二次

数量词

再而衰

《曹刿论战》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形容词

彼竭我盈

曾不盈寸

《核舟记》魏学洢

充满

动词

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

倒下

动词

望其旗靡

《曹刿论战》

相称

动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

《伤仲永》

护城河

名词

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头发

名词

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

出发

动词

有时朝发白帝

《三峡》郦道元

起,指被任用

动词

循环舜发于畎亩之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篇三

1、尽,完。(言未既)

2、已经,---以后。(既克,公问其故)

3、既然。(将军既帝室之胄)

4、既----又---并列关系。(三军既惑且疑)

5、既而:不久。(既而得其尸于井)

6、全、都。(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1、不真,虚伪,假装。(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弄假成真假仁假义)

2、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凭借,借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4、犹贷,宽容,原谅。(愿大王少假借之)

5、给予。(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

6、假如,如果。(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

1、两事物的当中。(凡天地之间)

2、中间,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4、指房屋的.间数。(安得广厦千万间)

5、间隙,空隙。(彼节者有间)

6、隔离。(遂与外人间隔)

7、间或。(间以诗记所遭)

8、离间。(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9、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骨微伤,病间月)

11、间关:形容鸟声宛转。(间关莺语花底滑)

12、间谍。(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13、表时间有时、偶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4、表状态,从小路。(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5、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1、看见。(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2、召见。(曹刿请见)

3、拜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4、会见。(一日不见,如三秋矣)

5、见识,见解。(真知灼见一得之见)

6、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听见,听说。(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白居易)

8、知道,觉得。(何以见得)

1、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3、解开,使分开。(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4、解释,解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理解,懂得。(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消散、离散。(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7、分裂、涣散。(天下土崩瓦解)

8、解救、消除。(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

9、通懈,松解,懈怠。(胡虏益解)

1、前进。(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

2、进献。(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

3、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1、完了;没有了。

2、死。

3、全部用出。

4、竭尽;使完尽。(智者尽其谋)

5、尽头。

6、穷尽。

7、明白。(听其言,曰而尽。)

8、极;全。(尽善尽美)

1、接近,依靠。(金就砺则利)

2、赴任,就职。(连辟公府不就)

3、完成,达到目的。(轲自知事不就)

4、成就。(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5、即,随即。(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6、走向,走上。(若无罪而就死地)

7、上车、上路。(荆轲遂就车而去)

1、靠近,接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立即,马上。(项伯即入见沛公)

3、当,当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倘若,如果。(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5、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即使。(其伤于缚者,即幸留)

7、就,就是。(闻鸡鸣。即起盥栉)

8、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1、离开。(欲呼张良与俱去)

2、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3、除去,除掉。(为汉家除残去秽)

4、距,距离。(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5、表示动作的趋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丢弃、厌弃、失掉。(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7、前往、到去。(公然抱茅入竹去)

8、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篇四

首先把课内的课文弄清弄懂,在学习课内文言文中最基本的是课下的注释还有通篇解释时不懂的字词意思或者语法,做到最起码能够把整篇文章完整的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大家能懂得意思。

其次,在初学文言文阶段,文言文对我们而言如同一门外语,我们不了解的很多,这时需要我们要有一种较真的精神,具体到每一个字都弄明白它的意思或者作用。

另外,多读课文。“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起初不明白的,多读几遍意思慢慢就明白了,在读的时候注意怎么断句,培养自己的语感。在判断如何断句的时候,它的意思大概就浮现眼前了。

课内文言文要做到熟练,对文中的字、词、语法、作用做到印象深刻,自己课下做好总结,即同一个词它的作用遇到过多少个,分别是什么,根据课文记住例子。

2.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起一个拓展的作用。在起初接触文言文时,由于缺乏对字、词意思、词类活用等作用以及语法的了解,起初学生读不懂很正常,这需要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就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一样,从开始的不懂到后来的熟练,都需要经历一段知识积累的过程。课外文言文的扩充,是在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同一字、词更多不同的意思和用法,扩充学生的知识库。

3.准备好词典

在学习文言文,或者自己看文言文的时候,希望学生养成一个习惯:古汉语词典不离身。在看文言文时,遇到不懂的就去翻词典,在看词典的时候,养成一个习惯,把它的每一个意思看一个遍。同时有例句的,试着自己根据它给出的词义,能不能看懂例句的意思。

4.好习惯的养成

古汉语词典不离身—养成查词典的习惯

多动脑—思考它在文中属于词典解释中哪个意思,可以一一套入尝试翻译对不对。

多动嘴—不明白的句子,不知道怎么断句的句子,发声读出来,看看怎样断句合理。

多动手—查词典以及注意看懂后把词典上遇到的几个比较基本的,比较常见的意思记在这篇文章旁边,最好配有例句。保存好这份资料。

资料的收集—把文言文做过的资料都放在一起,为复习做好准备。

5.文言文学习方向

字、词词义或作用

词类的活用

常见句式:判断、疑问、省略等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方法:增、调、留、换

起初对古文不了解,会觉古文是很枯燥,容易让人感到厌烦的东西,等到我们的文言文知识库基本建立,大家会喜欢上文言文,很多要说的话,简短的话语就可以表达出来,语气词的使用虽然看着没什么实际意思,但是读起来很有意境。明天我们就来看看,文言文中大概要学习些什么。

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篇五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对培养语言的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帮助。

(1)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过不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

第二,教词句理解的方法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学生笔记本中,文言文部分,我提倡这种方式整理笔记:(一)本课字音字形整理。(二)通假字。(三)重点词,分为实词和虚词的整理。注意整理时,要结合句子。(四)词类活用。(五)一词多义。(六)古今异义这六大部分。因为,整理的过程就是系统复习巩固的过程。

第三,文言资料的使用

有的同学不爱动脑,让学生自己翻译时,喜欢抱着资料看。这样很不利于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提高,而且影响听课。有资料很好,但要用得恰到好处。对于资料提倡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两个环节的使用。

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篇六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醉翁亭记》

诸郡县苦秦吏者。 ——《陈涉世家》

2. (兼词)相当于“之于”

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3.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

挟天子而令诸侯。 ——《隆中对》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4.人名中的字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5.姓中的字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

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篇七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伤仲永》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

2.(副词)表示顺承

楼愈高,则明渐少。 ——《山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两小儿辩日》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

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核舟记》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核舟记》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观潮》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三峡》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

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作则飞沙走砾。 ——《满井游记》

不效,则治臣之罪。 ——《出师表》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鱼我所欲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相当于“那么”。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

3.(副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连词)表示假设,想防御“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连词)表示让步,想防御“倒是”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

6.(助词)无意义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文言文实词恶的意思篇八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山市》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花源记》

右手攀石趾,若啸呼状。 ——《核舟记》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满井游记》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逐浪排空。——《岳阳楼记》

2.(动词)及,比得上

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3.(代词)你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4.(代词)此,这样的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五柳先生传》

5.(连词)假如,如果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

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

6.(助词)用于词尾,可译为“……一样”

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公输》

相关范文推荐
  • 10-14 2023年小鱼的观察日记(实用10篇)
    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毅力而来。写总结时要注意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同时注重语言的生动和精准。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人生总结,他们经历过挫折和困难,但
  • 10-14 风险评估会议纪要平安纸业(优秀8篇)
    导游词的目标是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向游客展示景点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导游词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可以按照景点的顺序或者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
  • 10-14 2023年结婚十周年寄语给老婆(优秀8篇)
    答谢词不仅仅是口头上说出感谢的话语,更是一种通过文字传递真诚情感的方式。感谢词不需要过于华丽,简洁直接的表达更能打动人心。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篇家长写给老
  • 10-14 秋游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实用8篇)
    一年级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编精选了一些高一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秋游幼儿园中班教案
  • 10-14 2023年朱自清散文绿朗诵视频(汇总14篇)
    环保宣传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公众,提高人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共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怎样通过传媒渠道宣传环保?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环保宣传语,它们将为你带
  • 10-14 最新高三励志霸气语狠一点(优质8篇)
    爱国标语通过简练的文字和寓意深刻的表达方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关心国家大事。创作爱国标语要注重激发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与祖国息息相关。
  • 10-14 老师军训心得体会(优秀8篇)
    军训心得是在集体训练中,我们对集体荣誉、纪律要求以及忠诚精神等方面的体悟和总结。实习心得范文是对实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希望能够对
  • 10-14 2023年婚内净身出户协议书可以公证吗 女方婚内出轨净身出户离婚简单协议书(通用7篇)
    民族团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建设共同家园,营造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民族团结重要性的文章
  • 10-14 万圣节适合的文案 万圣节经典文案说说(精选8篇)
    仿佛河流干涸,生命也随之枯萎,留下的只有伤感和失落。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别具一格的生日文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万圣节适合的文案篇一1、明天是万圣节
  • 10-14 双十一旅游策划方案(通用8篇)
    营销策划需要具备市场洞察力、创新能力和执行力等综合素质。以下是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广告策划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双十一旅游策划方案篇一低价风暴全民疯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