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 小学二年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汇总8篇)

2023年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 小学二年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汇总8篇)

时间:2023-10-12 19:44:03 作者:字海 2023年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 小学二年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汇总8篇)

通过公司宣传语,企业可以吸引目标群体的注意力,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最重要的是,编写宣传语要注重创意和创新,走出传统的套路,给目标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以下这些公司宣传语的范文展示了不同行业中的创意和表达方式,或许能够为您的创作提供一些借鉴。

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三、准备材料:

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见过邮票吗?(师板书邮票)有人没见过吗?生汇报,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在以前,书信可是亲朋好友之间联系的纽带,邮票的使用也是很广泛的,请大家翻书页,看看中国最早的邮票,观察一下,知道邮票四周一圈波浪线叫什么吗?生汇报(师板书齿孔),最初发明的邮票是没有小齿孔的,这些小齿孔是怎么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读这个故事,(板书完整)

二初读课文

(一)初读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二)读思

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三)交流

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感悟。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

4、让学生撕一撕有齿孔的邮票,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五)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

“仍、便”二字可以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1、学生观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难写的字。

2、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

16邮票齿轮的故事

读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

刀、仍、便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1、双列火车读;2、小老师领读;3、指名读字并组词

2、指名读阿切尔被那个人吸引的内容。

二、品读课文,重点分析

1、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带齿孔的邮票到底是谁发明的呢?

1)生汇报,如果学生意见一致,教师作为反方发问,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

2)认为是那位先生的同学说明理由后,请其把把课文中写的这个小故事完整地读一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3)读得真不错!由认为阿切尔的同学说明理由,请其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总结,学生意见达成统一。

2、大家喜欢那位先生还是阿切尔呢?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分别让学生汇报评价依据的课文内容,师相机板书

3、大家说得都很对,从课文三、四自然段可以看出,那位先生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我们怎样读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指名读、范读三四段)

4.理解重点词句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出什么?看插图你能想像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和神情吗?(学生汇报)

2)师引导全班用敬佩的语气读读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

四、总结全文,再读课文

让我们分组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一起感受发明的快乐吧!

师可问小组选哪一段,注意纠正读音,并请其余小组划出关键词,请生领读关键词。

五、拓展延伸

1)带齿孔的邮票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就要看谁是有心人,以前用手洗衣服,很累,也很慢,后来就发明了...,以前做饭到处是油烟,很呛人,后来就发明了...,想想我们生活中的小细节,让我们大家都做个有心人,细观察,勤思考,争做小小发明家。

六实践

b.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检测题填空

一位()一位()一台()一台()

一张()一张()一把()一把()

板书设计

16邮票齿孔的故事

先生善于动脑、动手

阿切尔看别针刺小孔

做研究造出

细观察勤思考实践

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篇二

学生分析:

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摆到一边,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三、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放手让学生临写,“仍、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

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

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此时教师可示范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可引导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四、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2、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大意。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邮票打孔机是(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发明的。(师板书:阿切尔,生齐说)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那么在打孔机发明之前,邮票是什么样子的呢?用的时候有什么不方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2、跟你的理解一样吗?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3、(师出示:事先打印的1840年英国首次发行的邮票。)这就是当年发行的邮票,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以前的邮票跟现在的邮票有什么不一样?)(指名2~3人回答。)

设计意图:

用实物帮助学生认识以前的邮票跟现在的邮票不一样,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训练口语表达。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师生接读第二自然段。师读:“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生接读:“一位先生左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对不起,我也没带。’”

设计意图: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内容较简单,所以采用师生接读的方式来学习,没有过多的讲解。

2、那个人想了想,然后做出了一些奇怪的举动,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圈出表示那个人动作的词。(学生默读,圈出词语。)

(指名交流圈出的词语。)

3、让我们一起边读第二自然段边做一做那个人的动作。(生齐读并做动作。)

4、你觉得那个人是个怎样的人?

(那个人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人。)

(学生观察图画,回答:端着酒杯,站着的人是阿切尔,他一动不动,眼睛盯着那个人的手看,仔细地观察那个人的一举一动。坐着的人是那个人,他一手拿邮票,一手拿着别针。)

是啊,阿切尔多么善于观察,注意力完全被那个人吸引了。(板书:观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来理解“吸引”一词,从而体会阿切尔是个非常善于观察的人,这也是发明家都具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6、阿切尔看到这一切又是怎样想的呢?(板书:想。)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找到答案。

(指名回答:“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设计意图:课文只用一句话来写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并没有具体写出他是怎样研究打孔机的,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经验或自己在其它读物中看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内容,展开自己的想象,想象阿切尔的研究工作会是怎样的,更应了解到每一项发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付出许多努力的。

7、“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学生接)读:“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

师出示现在打过孔的邮票,请两位学生撕邮票,说说你的感受。

(指名撕邮票,说感受,体会“使用起来很方便”。)

8、(出示:“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学生齐读)

能给“立即”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吗?(立刻、马上、立马······)

从“仍然”一词你看出了什么?(看出了邮票打孔机使用的时间很长,一直到现在还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着。)

9、把第四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了解打孔机发明的过程。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谁能看着黑板上的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先自己小声地练习说一说,也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自己练说,指2~3名学生说:“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在酒馆喝酒,他被一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那个人用别针在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孔,邮票就很容易被撕开了。于是阿切尔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他很快研究出了这种打孔机,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这就是带齿孔的邮票。”全部一起小声地说一说。)

四、课外延伸:

正是由于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联想、勤于动手,最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全世界人带来了方便,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发明家!(板书:发明家)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发明家,他们发明了什么?

(鲁班发明了锯子、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贝尔发明了电话······)

五、小结:

所有的发明都离不开观察、思考、联想以及反复的动手试验,希望我们同学们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孩子,说不定你们也会有发明创造呢!

六、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

观察想研究

发明家

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篇四

【学习目标】:

1、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会写“仍”、“便”、“使”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用心思考,不断创新,善于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刀、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黑便士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多媒体出示:现在的邮票)说说这两枚邮票的区别。(板书:齿孔)

3、补齐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

(1)、(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生字)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2)、合作认识生字。

(3)(多媒体出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4)、巩固生字:

实物识记:刀;动作识记:裁、撕;名称识记:伦敦

3、写字指导:

(1)、谜语:借一半,扔一半(仍)。

(2)、师范写,说写字方法。

(3)、找出另外两个单人旁的字:使、便。

(4)、配乐。生书写。要求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朗读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

2、指名答。意见不统一,认为是阿切尔的同学坐一起,认为是那位先生的同学坐一起。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找到各自的理由小组讨论。

4、分组讨论:

(1)、认为是那位先生的小组陈述理由,读出相应的自然段。

(2)、认为是阿切尔的小组陈述理由,读出相应的自然段。

5、导读第四自然段。

(1)、读“阿切尔被那位先生吸引住了。”一句。

(2)、看图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阿切尔被“吸引”住了。

(3)、指导朗读。

(4)、读第四自然段。

6、渗透德育: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用心发现,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会像阿切尔一样发明出许多东西的。让我们来感受阿切尔的发明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吧!(学生动手撕邮票)。

四、拓展:

1、(多媒体出示课后:我会读)学生读,说说知道了什么。观察文中的“大龙邮票”和“大熊猫邮票”。

2、(多媒体出示多枚邮票)学生观察,老师讲解。

3、学生动手设计邮票。展示。

五、作业:将自己设计的邮票内容写一写

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篇五

《邮票齿孔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今天由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二年级《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更多教学设计请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邮票齿孔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欣赏邮票、激情引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关于邮票的图片(板书“邮票”,点拨“票”)

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物,人们称它为“微型百科全书。”

生说

(师板书:齿孔,点拨“齿”写法)

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师补充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师布置阅读要求:

2、出示词语

(1)指名读、齐读,点拨难读字词。

(2) 发现第3、4列的规律

(3)积累量词,完成课本65页练习

三、结合语境,理解感悟

生说(板书:先生 阿切尔)

师:邮票打孔机发明之前和发明之后,人们分别是怎样使用的?请你在课文第1和第四自然段中找一找,画下来。

师:“行、得”这个两个多音字读准了,真不错!使用起来的确十分不方便,还有谁想读?(指名读、齐读)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让你感受特别深?

师:阿切尔的这一发明,让人们使用邮票非常方便,请你把这份喜悦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3、师:每一项发明,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阿切尔为什么会想到发明邮票打孔机的呢?让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四、指导书写“刀、尔、式、仍、使、便”

1、师:刚才孙老师已经考验过我们班孩子的读书本领了,会读书的孩子还应该是会写字的孩子。

2、出示6个生字认读:

师: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式、使”

4、学生书写练习

5、交流反馈,再写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

师:老师把课文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枚邮票作用大,现代邮政仍用它。

齿孔邮票最奇妙,方便你我方便他。

不用刀裁不用剪,轻轻一撕就行啦!

发明专家阿切尔,曾在伦敦研究它。

喝酒不忘动脑筋,我们应该学习他。

生自己念,齐念。

2、读词语、学生字:求助、英国、整齐、而且(区分“尔”——“而”读音)

3、师范写“整、求”,生练写

二、朗读感悟

1、师:阿切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明邮票打孔机的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2——4自然段。

生交流

2、是呀!找不到小刀多心急呀!请你读这段话。(那位先生摸遍……我也没带)

那位先生急中生智,他做了什么样的.举动,让阿切尔受到了启发?(学生回答)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圈出描写他动作的词语。

师: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你觉得这位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师板书:爱动脑 爱思考)

师:读书光有感受不行,咱们还得边读边想象画面,谁来读——

师:让我们再次读一读第3自然段。

3、这位先生的举动深深地吸引了阿切尔!

瞧——(师出示课文插图)

观察阿切尔此时的表情和动作,想一想他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生写话)

师:正是这种神情、正是这样的动作,难怪课文会说——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此时他的脑海里忽然萌发了一个想法——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师:“要是”的近义词是什么?

生说

师:要是、假如、如果这些意思相近的词语都表示假设。

师: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这项发明特别了不起?

(抓重点词“立即”、“仍然”)

5、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先生遇事能动脑想办法,也感受到了阿切尔的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多思考,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作业:

1、了解更多有关邮票的知识,并主动去收集一些邮票。

2、找一找、讲一讲生活小故事,读一读有关发明创造的故事: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先生 动脑筋

阿切尔 看到 想到 做到

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篇六

1、会写“票、整、而、且”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

1、写字、朗读感悟课文。

2、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课件出示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而且、方便

二、朗读感悟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谁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发生在什么地方?(解释伦敦是英国的首都)。有谁?(阿切尔和一位先生)他在做什么?找到了吗?(学生回答)

3、师:于是,他们之间有这样的对话。他用了一个字,我觉得他很有礼貌,你知道是哪个字吗?谁愿意扮演阿切尔和这位先生来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请读出礼貌的语气)。

4、师:那这位着急而又有礼貌的先生接下来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觉得这位先生的举动怎么样?(急中生智、不慌不忙、聪明等)。

5、师:这段话中有个生字朋友我们见过,你还记得它吗?(板书:枚)。它是一个量词,可以形容邮票,还可以形容别针。

课件出示课后的“读读填填”,练习量词的填法。

6、师:请大家看这句话(出示“而且”造句课件)。谁来帮忙补充句子?

7、师:这时的发明家阿切尔呢?他在做什么?(出示课件:第四自然段)。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

9、此时此刻,阿切尔产生了一个想法,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指名回答)(出示课件句子: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师:请你把自己当成阿切尔,读读他的想法,看谁读得最像阿切尔。

11、师:那现在你知道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了吗?

12、师:邮票打孔机到现在还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看来,发明创造真了不起,小小的邮票齿孔同样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三、教写生字

讲了这么多,下面我们把生字学写一下。

1、学生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在哪儿出错?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并强调写字姿势。

四、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科学就在咱们身边,发明就在咱们的生活中,任何发明都是从生活小事开始的。今后,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小困难、小难题,别放过它,要想办法解决它,就会有新发现的,老师对大家充满了期待。

3、实践作业:

请同学们找一找,讲一讲因为受到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下节课我们一同分享。

板书设计

16、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吸引有心人

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篇七

学生分析:

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摆到一边,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三、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放手让学生临写,“仍、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

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

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此时教师可示范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可引导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四、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邮票齿孔故事的阅读答案篇八

【学习目标】

1、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会写“仍、使、便”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1、本课的11个生字词,13个带拼音的生字,13个不带拼音的生字。

2、有关邮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黑便士”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出示现在的邮票)比较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3、(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4、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写生字

1、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有趣吗?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生字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3)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

(4)巩固生字。(看实物拿字卡“刀”;看动作拿字卡“裁、撕”;说城市拿字卡“伦敦”;猜字谜拿字卡“研、究”。)

3、练习写字。

(1)猜字谜:“借一半,扔一半。”(仍)

(2)师范写,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横折折折钩要先写,是一笔写成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一课要求我们写的字还有哪些和“仍”字一样都要写得左窄右宽。(还有“使”“便”。)

(4)请大家拿出铅笔,坐端正,把这些字写一遍。

(5)展示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三、朗读感悟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答案。默读时不要发出声音。

3、找到答案了吗?

4、意见不统一。这样吧,请认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同学坐在一起,请认为是阿切尔发明的同学坐在一起。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找到理由进行讨论。(如果学生意见一致,教师作为反方发问,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

5、分组讨论,说明理由。

(1)请认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同学先发表意见。

(2)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吗?

(3)这组学生把课文中写的这个小故事完整地读一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4)读得真不错!(转向“阿切尔”小组)这回该你们组了。

(5)“阿切尔”小组的学生说理由。

(6)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吗?

(7)(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重点朗读第四自然段。(看图引导朗读;板书引导朗读;比较引导朗读。)

(8)回答课后“读读想想”中的问题。“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6、阿切尔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让我们动手做做看,来感受一下阿切尔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吧。(学生动手撕邮票。)

7、你想对阿切尔说些什么吗?

8、齐读课文。

四、扩展

1、课件展示大龙邮票;读一读课后“我知道”。

2、展示各种有趣的邮票让学生欣赏。

3、发带有齿孔的纸,让学生自己设计邮票。

4、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邮票,并加以说明。

5、请集邮的小朋友课后也把自己集的邮票带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分享你们的幸福与愉快。

【评析】

本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而精心设计的,其主要特点有三:

1、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

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安排了四个学习生字的教学环节,一是课件出示生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二是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三是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四是巩固生字(看实物拿字卡;看动作拿字卡;说城市拿字卡;猜字谜拿字卡)。

出示生词是为学生提供识记的环境,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是为了帮助学生读准。除去拼音认读生字词,是加强已认汉字的复现。在巩固生字的教学环节中,教学则采用多样形式,运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四个环节层层推进,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以词识字,运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体现了二年级识字的教学的特点。

2、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通过“究竞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辩论,去激发学生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或阅读感受,以达到在入情入境的充分阅读中,自悟自得。在阅读中有机地安排了回答课后“说说想想”中的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复述去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认识以及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和态度。也为第二学段复述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3、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拓展活动中,一是安排了说一说“我知道”,这是结合了课文内客的特点,以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通过获取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展示多种有趣的邮票让学生欣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给带有齿孔的纸,让学生自己设计邮票,并加以说明。这一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最后通过集邮的小朋友带邮票,同学间欣赏的形式,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