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小学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精选8篇)

小学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精选8篇)

时间:2023-09-26 05:55:08 作者:影墨 小学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精选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教学反思篇一

1.尝试根据已有经验能画出各种形状的棒棒糖。

2.能用点、线、面装饰棒棒糖,并尝试将点、线、面创意组合变成新的图案。

1.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明确,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并能遵循线描画教学的循序渐进的

原则。但目标二前半部分能用点、线、面装饰棒棒糖与后半部分尝试将点、线、面创意组合变成新的图案出现了重复啰嗦的现象且不能体现活动重点。

2.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没有较好的处理好时间上的分配。一般而言,美术活动最忌讳的是老师的讲解时间长,减少幼儿的绘画时间。而在这次活动中我讲解的时间较长,以致作画时间推迟,讲评环节仓促。

由于在导入环节担心小朋友们绘画时糖与棒的比例不协调,我在导入环节示范了棒棒糖的绘画方法:先画大大的糖,再画长长的棒。又担心小朋友在学习点、线、面创意组合时手足无措时我又和小朋友回忆了以前学过的点、线、面,所以导致整个导入活动所花时间较长而且节奏不够紧凑。

3.交代要求时不够简洁明了。

交代要求是幼儿获得绘画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技巧的主要来源,在本次活动我在交代作画要求过程中重点不够突出,可以结合活动目标2提出重点要求,帮助小熊设计一至二根不同形状的棒棒糖,并用各种点、线、面组合的图案来装饰棒棒糖。

1.目标二调整为:尝试用点、线、面创意组合变成新的图案装饰棒棒糖。

2.导入环节省略棒棒糖绘画步骤图及教师示范已学过的点、线、面环节,结合目标二将重点放在讨论哪些点线面可以创意组合?并将组合的图案制作ppt给幼儿欣赏。

3.交代要求尽量语言简洁明了,结合目标一、二中技能方面的要求用简单的话告诉幼儿,使幼儿明确方向。

小学教学反思篇二

为进一步践行县教委“创新理理念,提质增效”年主题年活动。培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观察、实践、总结、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积累经验,砺炼自己,激发广大教师以写促思写随笔、以思促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我写我的教学”为主题的教师教学反思与随笔评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委提出的“创新理理念,提质增效”年主题活动为核心,围绕“加强教师培养,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重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随笔和反思活动,不断强化教师的自我教学意识,提升教师的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

二、活动目的

开展本次活动,意在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对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寻找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活动评比领导小组

此次活动评比领导小组:由葛先林校长任组长。成员由秦吉祥、何晓东、冉绍兴以及语文数学教研组组长组成。

四、活动参加对像:全镇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全体教师。

五、活动形式及要求

教学反思和随笔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和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等。

(1)写成功之处

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到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育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过,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和使用。

(2)写不足之处

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疏漏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3)写教学机智

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而产生瞬间灵感、“智慧的火花”进行记录,反思智慧产生的情境、过程,总结出有益的做法。

(4)写学生创新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好方法、好思路进行记录,以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那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那些创新,知识点上有那些发现,组织静心方面有那些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如何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问题,及时记下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六、活动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11月中旬)

各校园组织大家学习此项活动的意义,积极安排每周有效教学示范课的授课教师,让大家积极准备,认真上课,把教学反思作为教学的有效环节,作为有效教研的必要内容。使有效反思常态化。

2.活动实施阶段(11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

狠抓教学反思活动与随笔,要求教师月上缴一次教学反思或随笔,各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要在对教学反思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学校对每位教师和科组教学反思情况进行检查。

3.总结交流阶段(十二月下旬)

学校在教师反思、教研组总结的基础上推荐出真实的、典型的、有价值的、优秀的教学反思论文参加教管中心组织的总评。

小学教学反思篇三

动主题:

(区分单双数)

活动领域:

数学

活动班级:

大二班

参加人数:

31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2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反思:创设情境有利于本班幼儿更好的理解掌握单双数,幼儿的学习材料都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奥秘,从而感知生活。

教学具:1—10的数字卡片,一双的材料,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数字卡

反思:材料准备的恰到好处,但有些幼儿把自己的卡片和别人的弄乱了,应该每人一个小盒

过程记录: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瞧!这是什么?有多少?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4、教师小结: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3、集体游戏

反思:在《纲要》中说数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点还做的不错。我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出示成双的实物:袜子、鞋子。提问:这是什么?有多少?配对的两个物体是一双,请你想想哪些东西也是一双的?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价值。巧妙地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选择,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的因素,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自然地营造数学活动的环境。

总结及建议;本节活动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堂课下来,课堂气氛很好,幼儿也很投入,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也还不错。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有好的留下自然会有不足的存在。有不足,才会让我更努力的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小学教学反思篇四

中班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已经逐步产生,幼儿绘画的方式也从小班的涂鸦期逐渐转化到写实萌芽期。

一般来说,绘画要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能用画笔有意识的运用造型、构图和色彩等技巧来表达他的认识经验、想法和愿望。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增加了幼儿学画人物的基本技能——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绘画背面人物。也有人认为,现在的美术教学要重在体现孩子的个性,如果讲究技能就会束缚孩子作画的手脚,从而疏于技能的传授。但是我觉得这样做,孩子缺少了基本的绘画技能,即使有再好的创作灵感,也没有能力来把它表现出来,长久,孩子会对绘画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我让孩子通过观看老师的示范绘画之后,在通过正面引导和教授,使孩子能够正确绘画背面人物。

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离不开色彩的装饰,没有了色彩,孩子们无法将自己眼中美丽的世界表现出来,因此,色彩运用较之其他绘画技能技巧更为重要。在活动中我让孩子给田野着色按两种黄色相隔的方法,使田野呈现了一片丰收的景色。

在绘画中,评价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延续孩子作画的热情。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自我评价,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讲自己的绘画内容以及对秋天农村的认识。

在通过自评之后,我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欣赏同伴的作品,从别人的绘画中体验的和自己不一样的农村美感,从画面布置,颜色搭配,形象表现等方面来评价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小学教学反思篇五

这节课我以“快乐体育 健康第一”为总的指导思想,全面引入“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健身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通过猜谜语、学明星、做游戏、搞比赛等手段,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逐步增加练习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与学生的兴趣密切联系,对于他们喜欢的内容他们会乐于学习,而对于他们不喜欢的内容他们则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置之不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学中,我以学生最喜欢的“运送球接力赛、快速答题、高人和矮人、找准目标、运球比赛”等小游戏贯穿始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指导、互相帮助、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自主练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团结、竞争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一种自由、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动作技能,做到了以趣带学、以玩伴学、以赛促学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

二、利用求胜心理,制约行为习惯

由于体育课上课空间大,加上个别学生自制力差,教师往往在讲解或评价时,有的学生还在聊天甚至拍球。教学中,我以学习篮球明星,争当班级明星的要求来表扬、约束学生,同时在每个小游戏比赛中,采用“比赛结束先排好一组为获胜”的办法来约束学生。例如:一个组最快的完成接力比赛,但是没有很好的安静等老师来点评的话,那么,第一名就要让给安静的这一组。这样一来,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由于求胜心和组内舆-论的压力也很自觉的遵守了课堂纪律。同时教师也有了一个更大的评价空间,特别是身体素质不好,但又比较遵守纪律的这些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他们更好的名次。这样一来,各个组之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学生的斗志更加旺盛,不仅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了约束,更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不足之处: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大力倡导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这堂课我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例如在新授行进间运球时,老师没有直接说出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而是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能否运着球往前走,同时思考两者有什么不同点,然后请好的同学示范,其他同学观察,结合自己的尝试练习说出两者的异同点,让学生学会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进行探索,得出结论。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却没有重点强调和示范,在学生再次练习加深印象的过程中没有对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且在“对准目标”的游戏教学中,也没有重点提示动作要领,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总之,经过这次教学基本功活动,使我对新课程的领悟又上了一个台阶,体育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你的教学让学生达到身心全面的发展。

小学教学反思篇六

在幼儿认识水有浮力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水中都能浮起来的。我将铁球,钥匙,玻璃球,水泥块,分别让小朋友放在水盆里,让他们看到,这些东西很快都沉入水底。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要孩子们懂得重的东西放在水里就会沉入水底。而积木,塑料玩具等份量轻的就会浮在水面。为了巩固幼儿对物体沉浮的认识,我主子全本,小朋友做一个实验游戏,我将准备好的各种木质、铁质等小物品分别分发给每个孩子,他们高兴地看着,摸着,掂着,重,感知中了解物体的性质。

然后,我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猜一猜,谁手中拿的东西放在水中能浮起来,就请他把东西放进水盆。拿着能浮的东西的小朋友满有信心的将手中的卡片,积木,树叶,树枝,木片,放进水盆,这些东西都浮在水面上了,他们高兴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可是小雨却把铁锁也放到水盆里来了,大家都说小宇放错了,小雨乖乖的拿出铁锁承认自己犯错。根据游戏规则,小雨只好在材料框里又找了一个能浮的东西放在水盆里,这次小雨找到的是塑料玩具插管,插管成功的敷在水面,这次小雨成功了,小朋友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

我接着问小朋友,谁手里拿着能沉到水里,请放到水盆里,这次小雨第一个把铁锁放到盆里,小朋友们互相交换着手中的东西,快乐的实验者游戏者,最后小朋友们发现石子,水泥块,钉子,钥匙,铁锁都能沉到时水底,只有小丽的小皮球浮在水面上,最后小丽按照游戏规则在材料框里要重现找到一个能沉到水底的东西,这次小丽找的玻璃棋子,这次小丽找对了,小朋友一起鼓励。最后小朋友们总结了,轻的东西可以浮,重的东西会沉。

于小淳小朋友说:“因为大轮船很大很大,他碰到的水也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水,都用力,托起大轮船,大轮船就浮起来了呗!”她一边说一边做着手势。为了让大家更明了的懂得这个道理,我将一张包糖的锡纸折成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就浮在水面上了,我又用另一张同样大的锡纸揉成小团放进水里,他就沉下去了,这一实验使沉浮的道理更加形象化了。小朋友们懂得了,大轮船因为身体大,在水里占的地方大,水的浮力就大,再加上轮船的中间是空的,所以它能在大海里行驶。

本节课结束后,孩子们依然是兴趣盎然,意犹未尽,我就让幼儿回家后继续做这个实验,把能沉浮的东西分别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教学反思篇七

本课程,我们尝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通过自主实践、亲身参与,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尤其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的感受,让学生真正联系上现实生活,不再局限于书本硬绷绷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深深体会到这门新课程带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冲击:受传统教育的思想和课程资源的局限,如何多元化、多渠道地开展实践活动?要开放,但教师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地结合?跳出了书本和卷面的框框,如何评价学生?……本课程的开展,我们都在尝试、探究、实践、反思和总结经验,现结合实践中的体会,我们成功处和存在的问题在于:成功点:

1、立足实践,培养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周围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现实生活,并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研究《沙溪服装产业》的过程中,通过许多的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应用,使学生了解探究活动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和调查的方法,通过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也初步养成合作、分享、交往协作能力和一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强调开放,活化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中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过程、评价诸多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展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带学生走进工厂、走近劳动者,体会劳动的艰辛、创业的困难,让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让学生真正根植社会,体悟生活,解读社会。

3、重视评价,视界融合。 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作品、调查报告的评价相结合等,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再通过教师的课堂观察和日常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方式和结果,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有效地避免学生评价中长期出现的单一化和僵硬化的弊端。

1、开展实践活动,或多或少地受学校的场地、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影响,而这些资源的运用是否合适,成为我们实践过程中成功的关键,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初期,我们过分地追求和依赖“高深”的资源素材,而这些晦涩难懂的课程资源,没遵循经济性原则的同学,更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应尽可能开发和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资源素材,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档次”的资源,并尽可能就地取材,更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

2、《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资料是一组较好的综合性活动课教材,但不能完全满足活动课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可以自己编写适合本校教学条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更可与其他学科联合,实行课程的综合化,在避免各门科目之间的简单重复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达到资源共享等效果。新课程给予我们很大的灵活性,我们也可对教材中不适合本学校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正。

小学教学反思篇八

周五,我执教了大班美术活动《小水滴的新家》,本次活动选自我们正在进行的《大自然的语言》主题活动。在《小水滴的新家》这一活动中,让幼儿动手动脑,尝试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小水滴!拟人化的小水滴表现了雨水从天空中落下来的各种去处,引导幼儿用心去感受自然现象,可以让他们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一份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情感。

活动一开始,我是以手指游戏《下雨了》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与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两只小手做雨点,雨点从空中落下来,淅沥沥,淅沥沥。两只小手做小伞,小伞小伞遮住我,哗啦啦,哗啦啦。两只小手做小船,雨点落在船桨上,小船开进大海里。接着是边欣赏故事,边提问。念一遍儿歌后出示课件图片“小水滴”,告诉幼儿这是一滴淘气的小水滴,有一个关于它的故事,听一听故事里的小水滴怎么了?在讲述过程中,还让幼儿欣赏课件图片,目的是让幼儿感受画面的构图。其中,我提问道:“你们认为小水滴的新家大吗?漂亮吗?”“故事中的小水滴落到了哪里?他干了些什么事?”在绘画之前,我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小水滴不是只单单去了故事里的这几个地方,小水滴还找到了许多新家!”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小水滴还去了哪些地方?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

有的说:“小水滴落到了屋顶上,给屋顶洗了个澡。”

有的说:“小水滴来到了雨伞上,把雨伞当成了滑梯,快乐地玩耍。”

有的说:“小水滴来到了爸爸的车子上,把车子洗得跟新的一样了。”

有的说:“小水滴来到了小狗的身上,给小狗洗得干干净净。”

还有孩子说:“小水滴落到了操场上,把滑滑梯洗得亮亮的。”

......孩子们说了许多。

有可能这个环节用了许多时间,留给幼儿绘画的时间少了些,最后的评价部分有点仓促。每个活动上下来总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反思和积累经验的机会。

活动最后的评价是引导幼儿说说小水滴掉到了哪里,它的新家在哪里?请幼儿将想象画编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本次美术教学活动,我的重点是想让画画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个堂课环节思路比较清晰流畅,注重幼儿的绘画创作,没有单一的范例,而是以故事情景想象,充分以幼儿为主体。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