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鸿门宴教案设计课时(优质22篇)

鸿门宴教案设计课时(优质22篇)

时间:2024-01-05 19:10:20 作者:HT书生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的思维和行动指南,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太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交流,29《太阳》第二课时。

板书:离地球远大得很温度高

1.作者是如何将这三个特点写具体的呢?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前个人先独立思考)。

2.交流。

(1)读句子。

(2)找规律。

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也就是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三个特点写具体的呢?(用具体数字)

(3)再读句子,在数字下面加点。

3.练习说话

(1)看着板书,用上具体数字来说明太阳的三个特点。

(2)交流。

4.小结

5.质疑、解疑。

1.学习总起句(出示)

(1)下面的句子有几层意思?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再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在括号里。

太阳( )离我们这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交流

(3)齐读体会

过渡:那么太阳究竟和我们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

2.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交流并板书:

动植物、人类生活

雨、雪的形成

风的形成

防病治病

1.学习5、6自然段

(1)雨、雪和风的形成与太阳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

(2)复述第5、6自然段,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9《太阳》第二课时》。

(3)小结

2.学习第7自然段

(1)齐读

(2)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人们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但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对皮肤会有伤害。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

1.自由读。

2.师引读,理清层次

3.学习正反两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1)同桌对读第2、3句话

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太阳与动植物关系的?

(2)交流

(3)仿说练习

a.你还知道太阳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b.出示:按下面句式练习说话

有了太阳……

如果没有太阳……

c.加个开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说一段话

1.指名读

思考:哪句话概括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习假设句的不同写法,练习说假设句: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三句虽然都是假设句,但写法不同)

3.练习说话。

4.齐读第8自然段。

板书设计:

离地球远

特点:大得很

温度高

动植物、人类生活

与人类的关系:雨、雪的形成

风的形成

防病治病

《闰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胯下。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闰土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闰土喜爱地感情。

1、(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描述画面后,要求学生找出闰土讲的四件事。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这四件事。

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学习,理解课文,读出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1、分小组讨论,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以组为单位谈理解,说感受,练习把选出的段落读出感情。

2、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下面是文中重要内容的学习,实际顺序以课堂上学生的选择为主)。

捕鸟:

1、引导学生想象闰土捕鸟时的情景,不仅把这件事情读出趣味来,还要能演示出来。

2、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捡贝壳、看跳鱼儿:

指导朗读。

2、重点理解“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这句话,想象“鬼见怕、观音手”的样子,指导朗读。

3、出示图片感受贝壳色彩的'鲜艳丰富。

看瓜刺猹:

重点指导朗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和“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牲畜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感受紧张、惊险、刺激的情境,体会闰土的感想。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理解重点句子,体会我对闰土的羡慕赞美之情。

四、小结。

五、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体会文中描绘的意境。

板书设计:

捕鸟。

20.少年闰土拾贝。

刺猹。

看跳鱼儿。

鸿门宴教案设计

2、全班齐读《垓下歌》《大风歌》。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曾经无限风光,威名远扬的西楚霸王,此时面对滔滔吴江水却是“奈若何”,只能战斗到最后一刻而从容自刎,何等的壮烈!刘邦出身市井最终却能打败项羽统一天下。

古人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和“垓下之围”为最。反复咏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三大精华之一——鸿门宴。

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战旗一举,应者云集,反秦怒涛遍及中原。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刘邦和项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东,卷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世代楚将”的项梁,为了招纳人马和形成旗号,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统率南路军先于项羽人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今陕西长安县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毋内诸侯’’。十一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的项王营),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十二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

学生通读全文,第一遍画出不懂语句,第二遍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第三遍结合资料字典,把不懂得语句画出来。

翻译“张良告密一段”

作业: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1、找出你认为文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进行点评分析,体会作者写人的妙处。

提示:精心描写的每个情节、每个场面场面的具体情境;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

2、总结人物性格。

项羽复杂的性格。

3、对比两人性格的不同。

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选下面几个片段,通过对项羽、刘邦二人的不同表现,体会二人的不同性格。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古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观书有感》,并背诵。

2.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1.《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article/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2.学生分组进行研读,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4.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诵,体会古诗吟诵的乐趣。

(四)小结。

(五)辅导学生诵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朱熹的《春日》。

诵读。

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师指导。

再读,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古诗。

2.摘抄古诗并配画。

3.成立陆游古诗研究小组,对陆游人物和他的诗进行研读。

鸿门宴教案设计

分析文中人物言行,体会人物性格形象

学会用现代的眼光、自己的眼光,评价人物

结合时代,结合人物,结合文本(三结合)

其中文本阅读最重要,也最理性,最具有说服力

1、项羽大怒曰

2、项王默然不应

3、项王未有以应

1、项羽为何大怒

1)沛公欲王关中(欲和项羽争夺天下)

2)使子婴为相(秦项不两立—收买人心)

3).(占有财物

2、项王的怒,说明了什么。结合史记项羽本纪,一生最多的表情就是大怒

不理智,因个人好恶而做决策

3、项王默然不应,为什么?

项王已经不想杀刘邦,为什么不想杀?

刘邦:

1、戮力攻秦——叙旧(事实:早就想争夺天下)

2、不自意先入关——奉承(蓄谋已久)

3、今有小人之言——讨好(回避刘项不两立的重点)

——刘邦以情动人,以退为进

而项羽反应如何——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羽内心惭愧,抛出曹无伤,掩饰自身的理亏(缺乏政治眼光,局限于个人情感)

4、项王未有以应,为什么?

1)秦末之乱

2)怀王之约

3)刘邦之功

——樊哙以理服人,直言进谏,杀刘则将走秦朝灭亡之路

归纳:1、不理智、重感情、重道义

对比项羽和刘邦的两首诗歌,分析形象

项羽

勇武过人,但至死都迷信武力,有情有义,但不懂政治;

刘邦

人品低劣,但精于政治,渴望人才,善于用人,终成帝业。

古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学习了唐代的三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或背一背呀?

2、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枫桥夜泊》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再现画面。

二、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别董大》和《暮江吟》这两首诗。

1、给一定时间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在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

(1)《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提问:诗中描写的景物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

(2)《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然后指名读,评读,教师指导读。

5、背诵这三首古诗。

三、.总结。

这三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个人感情。每首诗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而且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对诗句的阅读、感悟,想象诗中的景物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下,我们可以选其中一首古诗默写下来,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

附: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四、课外延伸。

在班级举行“古诗朗诵会”活动。教师可从朗读技巧上做些指导。

《闰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闰土与“我”所说的4个小故事;

2、学会“闰”字,并感受第1小节,的语言美;

3、能试背第1节。

重点(难点):以读为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课时板书: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葡萄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3:运用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品尝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一、激励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2、检查朗读情况。(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这样,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3、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以上环节从兴趣入手,总体上把握全文,认识生字。)二、体验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5、(1)葡萄沟的葡萄好,葡萄沟的人怎么样?有什么优点?读书画一画。(2)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6、是呀,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想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7、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8、观察、品尝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书:色鲜味甜)三、升华1、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太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1.积极想象,大胆用画笔表现自己喜欢的太阳。

2.学会用多种颜色的涂画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胆运用色彩的能力。

3.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4.训练幼儿的绘画太阳的能力。

1.经验准备:了解关于太阳的粗浅知识,欣赏过有关太阳的美术作品。

2.物质准备: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

1.讲故事,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阳的颜色》。

附故事:小白兔每次看见太阳它都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小白兔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您瞧,太阳照在树叶上,树叶绿油油的。”小白兔跑去问小蜜蜂,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您瞧,太阳照在花朵上,花朵红艳艳的。”小白兔跑去问小青蛙,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您瞧,太阳照在稻穗上,稻穗黄灿灿的。"小白兔想: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提问:刚才小动物们都怎么说太阳的颜色的?)那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这时天上下起雨来了,不一会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阳的颜色,就跑去问彩虹阿姨。彩虹阿姨先让小白兔数数她身上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啊!共七种颜色。”小白兔说。于是,彩虹阿姨就说:“对啦!我身上的七种颜色全是太阳公公给的。”小白兔快活地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2.讨论:让幼儿谈谈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

师:提问,小白兔明白了,孩子们你们明白了吗?那你们想一想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幼:没有太阳,花、草、树木,它们会都死掉。没有太阳我们也会生病。

3.教师讲解,请幼儿示范太阳的画法。

师: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太阳,让其他幼儿观察讨论画法。

师: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涂画太阳,增加幼儿对色彩表现力的认识。

师:这两个小朋友画的都漂亮,那你们心中最美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提示幼儿大胆的表现心中想象的太阳,越夸张、越拟人化越好。

5.引导评价、互相欣赏。

(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师:可请画好的小朋友把画展示给其他的幼儿看,互相说一说自己心中最美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把幼儿画好的作品拿到教室布置主题墙。

活动以“故事”为线索,引导幼儿大胆畅想,用已有经验,大胆说出不同形态的太阳形象。在活动中首先通过故事导人,让幼儿在听听、说说、讲讲的过程中了解太阳的颜色。紧接着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了解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过程充分展示幼儿想象、用语言大胆地表述为下一环节打下伏笔。接下来,结合了课件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观看,让幼儿感受色彩美,通过太阳的七种颜色的美和色彩带来的心里感觉,有效的将心理健康渗透到美术活动中,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活动中感受色彩美;为下文的绘画作铺垫。整节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放手让幼儿去画。从而帮助幼儿感受到艺术活动的夸张性,体验艺术活动中大胆想象、创作的快乐、有趣,萌发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闰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1)学生找后回答。

(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

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1)再次体会感情。

(2)引导背诵(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

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

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板书:“我”盼望。

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

3、学生默读勾划。

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给同学们讲讲。

6、小组讲。

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

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那时候……只是无端地……”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

七、学习“分别“部分。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板书:难舍难分。

八、小结学习情况。

1、反馈重难点的质疑。

2、让学生自己谈谈在写人文章的学法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会、收获。

鸿门宴教案设计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5、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一、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二、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三课时。

导入: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幅是写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屈原、欧阳修、杜甫、司马迁。

作者简介。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明确重点。

时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课文疏通。

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找出通假字,找出成语,通其大意)。

2、串讲与翻译(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知识点归纳。

(可作练习用)。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古:敬酒。

今:长寿。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婚姻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闰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文章中有一幅插图,月下刺猹。

1、(出示:出示看瓜刺猹图片)观察图片谁能用一个词,说说对这个少年的印象?(勇敢、机灵、聪明……)。

2、用自己的话介绍这张图片。

3、闰土又是怎样介绍月下刺猹呢?出示第一段。

4、将2.3环节对比,闰土介绍的好,好在哪?(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碧绿挂捏……感受重点词语)。

6、师:我陶醉了,多想与闰土一起,望着深蓝的天空中……(生接背)。

第一课结束,预设的教学目标完成,孩子们基本上会背诵第一段。

课时积累的教案设计

1、理解读读背背中的词语,读熟后背诵下来,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热情。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培养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词语,培养阅读能力;引导观察,学会表达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读读背背部分。

1、导语:本组课文中我们看到了俊俏伶俐的燕子,欣赏了云雾中的阿里山,梦幻般的青海湖。回忆一下课文中有哪些描写景物的好词句。

(1)学生在全班内交流,相互启发。

(2)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词语,想想你已经弄明白了哪些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2、找找以上词语中还有哪些是描写景物的?

3、朗读成语,看谁背得快,记得多。

二、阅读。

1、自由读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再仔细读短文,想想为什么称雨花石为中华龙?

a小组讨论b全班汇报。

3、中国被成为世界东方的龙,我国有很多关于龙的故事,诗歌成语等。你知道哪些?

小组同学一起交流。全班汇报。

4、作者跟同学们一样喜欢龙,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自豪,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继续查找收集关于龙的'成语、故事、诗歌。

第二课时。

一、导语激趣。

春天是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季节,昨天同学们已经分头去寻找到了春天。今天我们比比谁眼里的春天最美。

二、口语交际。

(一)想想:你到哪里找春天,你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1、小组同学一起讲,互相帮助,力争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组观察到的景物。

(二)评评:你认为谁讲的春天最美,美在哪里?学生在班内发言。

三、画一画你眼里的最美的春天。

四、小结。

今天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再次欣赏了美丽的春天,听到同学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与赞美春天,真是高兴。

五、作业。

收集春天景物的图片、录象、诗词等资料。

第三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其他同学想想这次作文有哪些训练要求。

二、拓展与合作。

1、把你画的画介绍给小组的同学。注意加进合理的想象。

2、小组同学可以把几位同学的画结合起来说,共同完成一篇作文。

3、想想,你会给你的作文取一个什么样的吸引人的题目呢?

三、读写联系,启发构思。

四、学生打作文草稿。

第四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交流、评改自己的作文。

二、指导评改,体验成功。

1、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把你认为好的地方念给同桌听,让别人分享你的成功。

2、同桌互读自己的习作中最精彩的片断。

3、全班交流评赏。

(1)请较好的习作作者上台朗读。

(2)共同评议哪些地方好?有哪些不好?讨论修改。

(3)出示几篇中等程度的习作,请同学们阅读比较有哪些不足?

(4)讨论如何修改作文。

a是否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b语句是否通顺。

c构思是否新颖。

三、修改习作。

四、小结。

《鸿门宴》教学实录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学习难点】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及细节描写,分析项羽的人物性格。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讨论法。

【课前预习】。

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背景介绍。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课堂学习】。

一、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指出下面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

3、划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在空白处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5、翻译下面句子。

(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结合注解翻译全文。

二、整体把握全文。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5―7)宴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三、合作探究,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二段各记叙了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的展开和发展起什么作用?

3、三、四两段是课文重点,情节的高潮所在,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请指出。

4、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四、综合分析:

1、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3、如何评价项羽这个人物?

【课堂达标检测】。

(一)、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2、道芷阳间行。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4、拔剑撞而破之。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大王来何操。

2、我持白璧一双。

3、沛公安在。

4、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为我献之。

2、相去四十里。

3、沛公则置车骑。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沛公不胜杯杓。

(四)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成语分别是什么?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2)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五)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回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1.在语境中,认识“呱、纹、圈、返”等生字,学写“影、倒、游”三个生字。

2.在画一画、读一读、玩一玩小青蛙的话中,发现语气词的特点,并初步进行迁移运用。

3.圈圈、做做青蛙妈妈动作的词,体会动作的连贯性,圈圈、画画波纹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回声的动作路径。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这个教室好大呀!

台下坐着许多老师和家长呢!

让我们掌声欢迎他们吧!

学习、积累第一段,走进故事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Shapes》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p.4的部分练习和p.5。

教材简析:

这部分主要是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

教学目的:

1、通过一些对比练习,进一步理清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算理;继续加强估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2、在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中,注意渗透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如p.4第4题)。

3、通过计算,渗透连除和除乘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相关学习做准备。

教学过程:

1、先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再计算。

228÷3712÷6231÷5。

944÷8543÷2197÷4。

具体操作:先指名一道一道地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再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题,时间到后,在检查是否正确的前提下,比比谁做得更多。

在讲评板演题的时候,注意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

指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有2种可能,或是三位数或是二位数。

2、练习:800÷2÷2900÷3÷3600÷3÷2。

800÷4900÷9600÷6。

先请学生观察这组题目,你觉得上下两题有什么特点?你猜它们的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猜得是否正确呢?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计算。

交流:猜对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上下两题的规律?

(这个语言要求不必太高,主要还是在于要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老师适当引导,使他们初步感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3、(p.4第4题)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都是396毫米,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都相等。说出各图形的名称,并分别求出它们的边长。

读题后问: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都相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分别列式计算出每条边的长度。

问:看来你算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初步感知:同样长的周长,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短。或者说:同样的数,除的除数大,商就小;除的除数小,商就大。)。

要求学生对照图理解文字内容,并正确解答。

5、布置作业:p.5第1题,p.4第5、6。

《论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3。

预习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愠罔殆谓哉焉诲。

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文言文入门:

教师讲解:

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3.通假字。

4.朗读与背诵。

5.四种特殊句式:

四、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

(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

处理方法:

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七、指导背诵。

八、小结。

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九、作业。

《鸿门宴》

教学内容鸿门宴。

课型讲读课时5累计3。

教学目标赏析人物形象的塑造,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重点是项羽)。

教学重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讨论刘邦、项羽人物形象。

刘邦: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谋善断。多谋机诈,很讲策略。见风使舵、能屈能伸、善于玩弄手腕。虚伪、善于推诿。果断。

项羽:缺乏政治远见,沽名钓誉,为人不忍,刚愎自用,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答案不是惟一的,允许同学有不同认识,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项羽的“自高自大”可结合鸿门宴的.座次来谈。

二、赏析评价人物形象。

第一步:作者是如何刻划人物形象的?

要点:(1)在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

提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围绕着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展开。

(2)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提示: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如刘邦的虚伪狡诈,项羽的直率粗犷。这一步应在分析项羽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点明四组人物的对照关系)。

第二步:如何认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提示:可作背景介绍,以突出项羽性格的悲剧性。

第三步: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母之中,三年,将遂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提示: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及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自高自大导致了他的悲剧。

第四步:对手(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提示:刘邦善于用人,所以他成功了。而项羽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所以他失败了。可见能否善用人才对一个领袖人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第五步:项羽本人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第六步: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又是怎样?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不轻言失败。应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由“壮士哀“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分析入手。

李清照:气势豪壮,令人敬仰。结合李清照身世简要点拨。

三:小结。

《Shapes》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学难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完成第42页练习八的第2题。

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

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完成第42页练习八第3。

要求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完成第42练习八第3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

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42练习八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先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

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4、完成第42练习八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是否是直角。

学生活动。

5、完成第43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

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都有直角。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3练习八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教师作必要的指点。

2、完成第43练习八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学生活动。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加强学生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鸿门宴》教学实录

乌江亭长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师生总结:

无论对我们在作文,还是现实生活中对人、事的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

4、拓展延伸。

项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批评他的刚愎自用、沽名钓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谈谈后人对项羽的看法。

交流、讨论。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作业。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项羽或刘邦的看法,要注意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物。

《背影》分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两课时

1。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的志向。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白杨本质特性和爸爸的心愿。难点:领悟爸爸的心愿。

【课前准备】。

1。向学生介绍沙漠和白杨树的有关知识。

2。准备一幅能够分步拼贴的教学挂图和幻灯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审题:

1。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呢?

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老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

分辨介绍抚摸表白沉思。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

(5)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介绍抚摸()分辨()高大挺秀()。

2。写反义词:清晰()动摇()软弱()消失()。

3。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三个问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找出三个问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这是这节课学习重点。

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

这节课我们就顺着这三个问句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

1。列车在哪儿前进呢?齐读第一小节,读后回答:大戈壁是什么样的情景?

2。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丽。最高的白杨有35米高,相当于十层楼房那么高。)。

4。老师在大戈壁的背景图上贴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

5。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的呢?分角色朗读4—13小节。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14小节。读后小黑板上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讲读。

第一句:“这白杨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1)“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朗读比较,体会感情。

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1)这句话讲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指导有感情朗读。

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

(2)幻灯再现白杨与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抗争的情景。

(3)老师描述:

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2。小结,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三部分。

3。引读16小节。读后讨论爸爸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不仅自己要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还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话既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又是在借白杨勉励自己,教育孩子。)。

6。老师在大白杨树的旁边贴上两棵小白杨树。

(五)总结课文。

1。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

2。抓住三个问句,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

3。交流感受、升华中心。

(六)布置作业。

1。造句:(1)哪儿……哪儿……。

(2)不管……不管……总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鸿门宴》

课前准备:

一.备课思路:

本课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本文主要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可在分析文章结构内容的过程中将人物形象串联起来,注意细节和语言描写。

本课语言点较多,针对我校学生的情况,可简单的串讲课文,强调古代汉语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司马迁和《史记》,了解鸿门宴的时代背景;

(2)积累重要的古代汉语知识点。

2.能力目标:

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3.德育目标:

(1)学习司马迁身遭凌辱、发奋著书的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三.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

四.教学难点:

1.掌握文中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文中通过矛盾斗阵、语言、细节和对比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五.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和注释;

2.为生字注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复习与司马迁、《史记》有关的知识点,介绍鸿门宴的时代背景;

2.熟读课文,梳理结构。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大致以秦国从崛起到灭亡的历史为线索,了解了战国到秦的一段历史。大家回忆一下,秦朝是怎样灭亡的呢?……陈胜在公元前2起义,以陈胜“数百之众、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的微弱力量能否推翻秦朝的暴政呢?课文里是怎样说的?……(“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在山东豪俊中有两个特别杰出的人物,刘邦和项羽,在推翻秦朝以后,这二者进行了长达五年的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鸿门宴》,请大家看到课文的注释1,找出鸿门宴发生的背景。

二.鸿门宴的背景:(见教参,略)。

三.作者介绍:

请同学们再看到注释1,勾画下来,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请同学们跟《史记》相关的知识。《史记》作者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大家都掌握得很清楚了。下面我们来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本文选自“项羽本纪”,“本纪”,是指《史记》记述历史的一种类别:(《史记》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板书)(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鲁迅将《史记》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板书)。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见教参,略)(板书)。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省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四.熟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

2.分角色朗读:项羽、刘备、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其它部分学生齐读。

纠正读音、断句。注意以下成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秋毫无犯。

劳苦功高。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释义见教参,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梳理结构;

2.同时梳理文意、分析人物形象。

(1~2自然段)。

梳理文章结构:

本文写“鸿门宴”,文章一开始就在写宴会上的情景吗?……请同学们根据时间顺序,也就是“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的顺序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见教材)(板书)。

宴会前。

(1~2)。

宴会中。

(3~4)。

宴会后。

(5~7)。

宴会前(1~2):

文章的1、2自然段写宴会前发生的事情,主要是在交代宴会的起因,请同学们找出宴会前生了哪些事?……(板书)。

1.无伤告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点?(暴躁,自矜功伐,板书)(语言点讲解1:“沛公军霸上……为击破沛公军”,见教材,略)。

我们来看当时刘项二人力量的对比(语言点讲解2“当是时……在霸上”)鸿门宴展示了刘项二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预示了楚汉之争的结果,那么就让我们继续往下读,看一看刘邦在宴会上是如何反客为主而获得胜利的。

2.范增献计(语言点讲解3“范增说项羽曰……急击勿失”)通过范增的.语言,我们也来分析一下范增的性格……(深谋远虑,骄傲自大,板书)范增的一番话说得气氛更加紧张,仿佛两军即将展开一场厮杀,这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读来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本段,注意控制节奏。

3.项伯夜访(项伯的本意是“欲呼张良与俱去,勿从俱死也”。可是张良有没有如项伯希望的那样与他俱去呢?……我们来看张良的回答(注意史实),这是张良的托词,他把项羽的军情告诉了刘邦。(语言点讲解4“楚左尹项伯者……具告沛公”,)。

4.张良定计(刘邦听到项羽准备攻打自己的消息时,感到“大惊”,接着说“为之奈何”,此时张良为刘邦定下了计策。请同学们找到张良的计策……我们从听到项羽即将率大军攻打沛公的消息看张良的反应,分析张良的性格……(处变不惊,处事得当)(语言点讲解5“沛公大惊……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5.刘项约婚(刘邦听从张良的计策没有呢?……刘邦不但听从了张良的计策,还把这个计策执行得非常到位,首先他拉拢了项羽的叔叔,热情款待他,并与之“约为婚姻”。请看到这一段(语言点讲解6“沛公曰……沛公曰:‘诺’”)最后刘邦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语言点讲解7“于是项伯复夜去……项王许诺)通过张良定计和刘项约婚两层的分析,我们来看一看刘邦的性格又是怎么样的?……(能屈能伸,狡诈多端)。

第一自然段战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形式,到这里被初步化解了,文章的气氛变得比较缓和。可是项羽只是口头许诺,他的诺言视乎未可全信,项伯嘱咐刘邦“但日不可不早来自谢项王”,这就是鸿门宴的由来。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同上(3、4自然段)。

宴会中(3自然段):

刘项晤面。项羽听了项伯的建议“因善遇之”,留刘邦与之同饮,但是主宾各怀计谋,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开始了。宴会上的气氛时而缓和,时而紧张,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我们来看:

1.刘邦请罪(语言点讲解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令将军与臣有s”)刘邦作为一军统帅,并且占着道理,竟然能够亲自到项羽军中谢罪,他的一番话重在辩解,说明自己“不敢背项王”(刘邦性格:能屈能伸、坚决果断,板书)项羽听了刘邦的辩解,果然很受用,不但告诉了刘邦是谁告密,还留刘邦饮酒(语言点讲解9“项王曰……张良西向侍”)宴会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按古代的礼仪,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东向,主西向;长者东向,幼者西向。(项羽的性格:自矜功伐、不忍之心)气氛缓和。

2.范增举i(可是范增的举动却使气氛始趋紧张(语言点讲解10“范增数目项王……项王默然不应)。

3.项庄舞剑:范增不肯罢休,离席叫项庄进来,以舞剑为名,伺机刺杀刘邦。(语言点讲解11:“范增起……庄不得击”)项庄和项伯拔剑对舞,一攻一守,心照不宣,气氛更趋严峻。此时的张良如坐针毡,但也不是束手待毙,而是去叫来了樊哙。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同上。

宴会中(4自然段,高潮)。

樊哙闯帐: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紧张的气氛达到极点(语言点讲解12“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客者何为”)到这里伴随这刀光剑影而发生的血肉横飞的事件似乎已经不可避免。可是,事情却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紧张的气氛竟逐步缓宕下来。(语言点讲解13“张良曰……拔剑切而啖之”)樊哙闯帐,项羽不但不怒,还赞他为“壮士”,一落。(语言点讲解14“项王曰……因招樊哙出”)樊哙锋芒毕露地指斥项羽,其调子是刘邦语言的翻版,却比刘邦要尖锐得多,但“项王未有亦应”并赐“坐”。刘邦与樊哙配合之默契,使项羽更加相信刘邦无意做关中王,二落。(分析这些计策的策划者张良,进一步印证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的性格)。(樊哙性格:勇敢(闯帐)有礼有节(赐酒,先拜谢,吃生彘肩)粗中有细(借吃生彘肩讽刺项羽,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羽之意)。

第五课时。

教学要点:

同上。

宴会后(5~7自然段)。

1.刘邦逃席:杀机并未彻底消除,刘邦托词离宴(语言点讲解15“沛公已出……谨诺”)这一情节中,厅外一片**,庭内项羽并不知刘邦逃走,“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气氛张中有驰,三落。(强调刘邦性格:坚决果断)。

2.范增破斗:情节继续发展(语言点讲解16“当是时……吾属今为之虏矣”)庭外,刘邦轻骑减从,抄小路脱身回营;庭内,张良献礼,项羽“受璧”。此时范增的全盘计划都被打乱,因此,他受玉斗后“拔剑撞而破之”,满腹怨恨地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这一很有见地的预言,完全为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宴会至此结束,刘项冲突暂时转为平缓。(强调范增性格:不能知己知人)。

3.无伤被诛:(语言点讲解17“沛公至军,立杀曹无伤”)(注意刘邦性格:果断坚决)。

总结:

鸿门宴的结局,楚汉之争的结局,为什么会以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结束?(总结人物性格)。

作业:课后二、三题。

第六课时。

教学要点:

1.总结写作方法:

(1)情节跌宕起伏、有张有弛,扣人心弦。

(2)在矛盾斗争中塑造人物,善于语言描写,通过比较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侧面。

2.完成课后作业(见教材,略)。

作业:预习《兰亭集序》。

附:板书设计。

鸿门宴。

情节人物。

主要决策人项羽暴躁、自矜功伐、不忍之心。

刘邦能屈能伸、狡诈多端、坚决果断。

主要谋士范增深谋远虑、妄自尊大。

张良多谋善断、精通韬略、处事得当、临危不乱。

下属项伯愚昧。

樊哙勇敢、有礼有节、粗中有细。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会前项伯夜访起因。

(1、2)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范增举i。

(3、4)项庄舞剑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范增破斗结果。

(5~7)无伤被杀。

相关范文推荐
  • 01-05 三八妇女节晚会主持词的开场白大全(18篇)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成为今天的主持人,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愉快的时光。下面是一些备受推崇的主持词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合:晚上好!男:今晚,我们又
  • 01-05 新上任领导任职讲话稿(汇总13篇)
    在撰写讲话稿时,需要考虑听众的背景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精心准备一篇讲话稿,有助于我们在演讲时更加自信和得体。就职表态发言是某人为以后工作处事的重要承诺
  • 01-05 双十一活动方案总结(通用18篇)
    活动总结是对某个具体活动的反思回顾,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活动的效果和成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11月11日前后。瑞臣
  • 01-05 心得体会远离毒品报告(通用18篇)
    在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经历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心得体会的来源。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与启发。第一段:引言(引入话题并阐述重要
  • 01-05 六月离别的演讲稿(实用16篇)
    演讲稿需要通过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增加其说服力和可信度。下面是一份关于领导力演讲的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1.四年转瞬即逝,在分别之际,画面好像
  • 01-05 教师节的活动策划方案(优秀19篇)
    策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情况。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策划方案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对我们制定策划方案具有很大的启示作
  • 01-05 为客人服务心得体会(热门22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也可以激发和启发他人的思考和行动。以下是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段:引言(1
  • 01-05 秋天的图画教案小班范文(15篇)
    在小班教案中,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欢迎大家阅读以下小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您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新的灵感。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谷丰登、
  • 01-05 企业公司尽职调查报告好(精选17篇)
    公司企业的良好经营和稳定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下这些公司企业总结范文是由一些行业专家撰写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xx公司”于1999年1
  • 01-05 延安旅游心得体会感想(通用19篇)
    通过反思和思考,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对我个人的成长非常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旅游,是现代人生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