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案(模板8篇)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3-10-14 07:51:31 作者:笔舞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案(模板8篇)

导游词的撰写需要不断的修订和改进,以适应不同时间、地点和游客的需求。导游词的组织结构和逻辑要合理,让游客易于理解,并能顺利地跟随导游的讲解。以下是一些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导游词范文,它们可以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篇一

1、在情境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苯酚软膏说明书中提炼出苯酚可能的化学性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降低了基本原理知识学习的枯燥性;写苯酚与溴的反应方程式时,在给出产物2,4,6-三溴苯酚的情况下,让学生判断这个反应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并且判断其它产物等。

2、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物理性质探究过程中,首先苯酚在室温下水中溶解度小,那么加热时会怎样呢?室温下在有机溶剂中又会怎样呢?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还是混浊的么?这些承上启下的过渡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化学性质教学中,既然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苯酚显弱酸性而不同于乙醇的性质,那么羟基会不会对苯基有影响使苯酚的性质不同于苯呢?这样引出苯酚的取代反应。

3、学生体会到科研的一般方法和养成严谨的科研态度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实际情况,没有让学生完全放开探究,而是我设定了一些模块和框架,同时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多种多样,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无法一一满足学生,使学生的探究受到限制。本来最佳的方式就是提供药品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本人认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个切入口,是一种尝试,要真正落实还必须结合传统教学中好的方面,相辅相成地进行教学。

3、由于上课时间室内温度较高,关于苯酚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没有作成功,只好作为学生课后实验进行尝试,本人个人认为事情都有两面性,本次小魔术的失败对于同学认识到化学实验需要严谨的态度、认真细致的操作提供一个很好的“反面”范例,对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化学科研态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篇二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叫做电离。能溶于水的电解质加入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子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电解质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方便起见,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目前所涉及到的化合物除酒精(化学式c2h5oh)和蔗糖(化学式c12h22o11)外均属于电解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类金属阳离子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要注意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书写四步骤:写、拆、删、查。

在离子方程式中能拆的物质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

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离子方程式,根据离子方程式写出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篇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可分为四部分,即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材整体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重点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里面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知识的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既能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又能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方法,作好铺垫。而苯酚的结构与乙醇结构中都含羟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苯酚与乙醇性质又存在不同。苯酚安排在此节既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又有对比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从而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主要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oh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学完了烃、卤代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及操作能力。

苯酚结构与乙醇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环相连)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我将本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探究实验—理论推导—反思应用等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实物感知、演示实验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体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2.教法选择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理论探究

3.教学辅助手段

利用实物感知、教学模具和多媒体动画演示

4.学法指导

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对比、迁移、分析、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情景一】新课引入

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学来引入新课,先展示一段新闻:塑料奶瓶含有双酚a奶瓶会诱发儿童性早熟,引出双酚a的结构式(2,2-二(4-羟基苯基)丙烷,)进一步构建酚类物质的定义。由此引入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接着借助对比醇的定义判断是醇还是酚,让学生学会区分醇和酚,加深理解。

【情景二】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

展示苯酚软膏以及苯酚软膏的说明书,让学生阅读苯酚软膏说明书。提问: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引导学生初识苯酚,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指导学生动手做探究实验一,根据苯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自主探究苯酚的溶解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主动地获取苯酚物理性质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把物质的物理性质直接传递给学生,显然,这些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比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

【探究实验一】物理性质(思考:苯酚不慎滴在皮肤上如何处理?)

学生实验:

(1)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并小心的闻它的气味。

(2)溶解性实验(溶剂分别为冷水、热水和乙醇)

重点归纳出苯酚的色、态、味和溶解性。

【情景三】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回顾情景二,提出问题1:在苯酚药膏说明书中提到了“放置时间过长色泽变红”,色泽变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分析色泽变红可能是苯酚与空气中某些成分反应了,首先,我引导学生们分析空气的成分,得出最有可能与苯酚发生反应的物质是水和氧气,设问:苯酚是与水反应而色泽变红吗?根据刚才的探究实验一,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苯酚变红不是与水反应造成的,既然不是与水反应造成,那就是与氧气反应造成的,说明了苯酚很容易被氧气氧化。

【探究实验二】苯酚的酸性

(1)验证苯酚是否具有酸性?

提供试剂:石蕊试液、ph试纸、苯酚饱和溶液(约为1mol/l)。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苯酚溶液的ph大约在5-6,且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naoh溶液后变澄清,说明苯酚显酸性。但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并不显红色,学生产生了疑问,苯酚既然是酸,为何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引导学生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苯酚酸性太弱。因此,苯酚又名石炭酸,那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教师演示实验:向苯酚浊液滴加naoh溶液至澄清,再向溶液滴加hcl至溶液出现浑浊,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盐酸的弱。接着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向co2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红,说明苯酚的酸性弱于h2co3。哪些酸可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这样自然地过渡到co2与苯酚钠的反应,此时苯酚钠与co2的反应产物是na2co3还是nahco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确定苯酚钠与co2的反应产物是苯酚和nahco3。

思考与交流:乙醇和苯酚都含有-oh,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通过相同浓度的乙醇和苯酚的ph和结构简式对比分析,对比苯酚和甲苯的.性质,得出结论苯环对有-oh活化作用,使苯酚具有弱酸性。

【探究实验三】苯酚的取代反应

联系前面已学的知识:苯与液溴的反应,推测:将浓溴水加入苯酚中会发生什么反应呢?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三,根据已有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应,那么,是几元取代呢?引导学生回忆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类比类推苯酚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三元取代。接着,我请学生回忆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和产物现象,并与该反应对比,哪个取代反应更容易?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苯酚更易取代,为了加深理解苯酚更易取代这个事实,我从苯和苯酚的结构上对比说明,由于-oh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酚中苯环上-oh邻、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因而苯酚中苯环的性质与苯的性质有了差异,加深对官能团对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影响的理解。

【探究实验四】探究苯酚的显色反应

请学生演示fecl3与苯酚的显色反应,此反应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也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这也是区别于醇的另一种性质。

性质小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

【情景四】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但其对人类的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危害,如有毒“香味”的玩具、以及轮船的苯酚泄漏事件,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情景五】学以致用,整合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带着刚才的思考、讨论的结果再次梳理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最后通过酚类废水处理的流程来运用本节课的知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篇四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2新航路的开辟

1、向东航行

(1)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

2、向西航行

(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篇五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学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指导学生填表,之后启发他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三、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么,儒家思想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后小结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篇六

[复习]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的知识,引入新课。

[板书]三、淀粉与纤维素

结构:[c6h7o2(oh)3]n

[提问]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较丰富的淀粉?

[回答]米饭、馒头、红薯等。

[设问]米饭没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什么?

[讲述]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板书]淀粉在体内的水解过程:

(c6h10o5)n(c6h10o5)mc12h22o11c6h12o6

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补充实验]碘遇淀粉变蓝实验。

[置疑]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

[方案设计]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评价]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评价。

溶液是否变蓝

碘水

[参考方案]

硫酸?

是否有银镜

银氨溶液

溶液呈碱性

naoh溶液

淀粉液水解液

水浴加热

[小组实验]选择方案后进行小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展示]含纤维素的植物的画面。

[讲述]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但不同的植物所含纤维素的多少不同。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是一种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板书](c6h10o5)n+nh2onc6h12o6

[展示]牛、羊或马等草食动物吃草的画面。

[提问]草中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什么?为什么牛、羊、马等动物能以草为生?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84

[讲述]草等植物中含有纤维素,牛、羊、马等草食性动物能分泌出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使纤维素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为这些动物提供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84,总结纤维素的用途。

[小结]学生自己列表归纳比较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异同。

[课外作业]查阅资料,介绍糖与人体健康,以网页形式展示成果。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篇七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四个方面介绍古代中国经济。在初中已经介绍了一些基本史实,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握下列重点:一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小农经济的地位;二是中国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的发展概况和技术成果;三是中国古代历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四是中国古代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原因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地位。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1)由十二生肖的图片导入新课。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2)第一目“‘神农’的传说”,主要从“神农”传说和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遗存两方面阐明远古时代已经存在农耕。在讲述中可利用幻灯片打出“神农氏”的画像和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

(3)第二目“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出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的具体经过。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打出耒耜、石斧、铁镰,以及耦犁等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设问: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4)“泰半之赋”和“沉重的力役”两目内容主要阐述古代中国农民承担着赋税和徭役,在讲授中只需要使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农民负担沉重,处于社会的低层即可。

(5)第五目“贫者无立锥之地”,需要依据课程标准,补充介绍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土地制度。在讲述“土地兼并”问题时,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几个相关的例子,切身感受古代农民受到地主的沉重盘剥,由此引导出土地兼并严重必然会导致王朝**。

(6)第六目“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只需要按照教材介绍,可以补充大禹、都江堰等图片资料。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与能力;结合地图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关于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知识有哪些?例如,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有“瓷器大国”之称?青铜器的原料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学习。

然后从总体上让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田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和古代手工业主要内容(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

(2)“田庄手工业”一目,总体上介绍了中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首先需要使学生明白“自然经济”的含义,然后结合教材中几个实例,理解庄园手工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重要内容,其处于辅助性地位,是副业。

(3)“工官”制度一目,主要介绍了官营手工业。学生除了解官营手工业产生的原因、特点外,重点理解官营手工业存在哪些弊端。

(4)“织女的劳绩”一目,主要以朝代为序叙述了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与成就。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可适当增加古诗词中的史料,如《诗经》、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等一些关于蚕桑生产和丝织业发展的史料情景,使学生认识蚕桑丝织技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5)“攻金之工”一目,主要讲述我国古代冶铜和冶铁技术的发展。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有关青铜器、冶炼厂、铁器等有关实物和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情景的再现;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冶铜技术、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内容,认识到铁农具的推广与使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6)“夺得千峰翠色来”一目,主要介绍古代中国的陶瓷业的成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古代精美的陶器和瓷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参观景德镇或当地瓷窑,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及瓷窑建设史,撰写一篇考察报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及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习惯。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总归纳能力。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教学建议:

(1)由《乔家大院》剧照,引出明清时代的晋商,引入本节内容。

(2)“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一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乡村的商业活动和古代商人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四民月令》中内容,使学生明白在乡村中已存在农副产品的季节性买卖。对于“古代商人的活动”这部分内容,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让学生阅读教材后,整理出古代商人的活动。

(4)第三目主要讲述了古代“市”的发展。需要按照教材顺序整理出从秦代到明清“市”的发展过程。在讲述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同时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图片,如《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市”的繁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5)“商人重利轻离别”一目,主要讲到商人往来奔波的生活方式,发达的古代商运,以及客商的风险三部分内容。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现有文字和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奔波、艰苦的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与商人生活相关名著,激发学生的兴趣。

(6)“商业都会的崛起”一目,主要介绍古代中国商业都会的发展情况。需要按照教材顺序,介绍从战国到清代商业都市的发展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清《盛世滋生图》”,向学生介绍清代苏州城的商业繁荣情况。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探讨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学生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

教学建议:

(1)先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和各子目内容,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其中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则是“重农抑商”政策。

(2)“重农抑商”一目是本课重点。使学生明白“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各朝代实施的具体措施,结合教材“学习思考”,共同探讨其历史影响,侧重于指出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分析原因时,可以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学生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

(3)“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一目,可依据教材讲清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重点阐述秦朝和西汉的具体政策。在讲述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东南移时,注意补充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资料。

(4)“工商业的管理”一目,首先使学生明白这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然后介绍从秦代开始的各朝具体措施,重点阐明秦汉时期措施。在讲述明清“海禁”时,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学生对“海禁”政策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这种“海禁”政策使得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挫,加速了中国落后与西方。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5)“禁奢侈”一目,重点阐明两点:一、“禁奢侈”政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抑商政策的辅助政策,也是抑商政策的具体步骤。二、古代中国禁奢之风无法抑制的原因是统治者“自上”的腐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篇八

一、关于本学习模块的说明

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改革虽然不象革命那样来的轰轰烈烈,却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历史上的改革有很多,本学习模块精选了其中9个重大改革,这9个改革贯通古今中外,或成功或失败,其中也充满了曲折与反复,然而它们都对历史的前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被历史所铭记!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我们所熟知的革命有很多,诸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国的辛亥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等等,所以不难看出,革命是由暴力打造的,是用鲜血铸就的,它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用暴力来夺取国家政权,并且往往伴随着国家政权的更替,从而产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在革命者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旧制度的不满,他们设想了一个更为理想的社会制度,并誓死为之奋斗,因此,革命又可被看为一场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革命。

改革与革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平和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在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与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其次,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再次,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也就意味着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注定了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与多样性。

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任何改革都并非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其中或有着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阻力,或有着其他阶层人民的不满„„例如,中国的王安石变法,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最终使得这次改革遭到了失败。

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然而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偶然因素,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多样性,由此,改革中也蕴含着多样性。同一时期、针对同一目的的改革往往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不同的结局。例如,同样是面临着被动挨打、被侵略局面的中国及其近邻——日本,它们的统治阶级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于是有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结果,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最终迈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并且使整个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历史的发展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因此,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与多样性。

对于改革不仅要能正确的认识它还应该能正确的评价它。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中,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变法的内容也被废止,变法遭到了失败,然而商鞅变法却使秦国自此走上了强盛的道路,并为秦一举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不能不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又如雅典的梭伦改革,改革没有维持太久,并最终还是失败了,然而梭伦改革却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雅典民主的基石,从这些内容来看又不能不说梭伦改革是成功的。总体说来,对待改革要客观而全面的进行评价,不能单纯的从其结果是失败或成功来下定论,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从各个方面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事物。

在改革中也并非没有一丝的流血牺牲,许多改革家就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遭车裂而死的商鞅、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他们不仅仅是为统治者而改革,更重要的是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为了社会与国家。他们大多数都具有坚韧不拨的意志,具有崇高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些便是本学习模块在情感目标上的内容。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这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必须的,并且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纵观历史各个时期的改革,其复杂性与艰巨性毋庸多言,然而,正是在这些改革中,人类历史不断前进。

我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特别是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我国真正的自主、自强。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我国的改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其中的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并树立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奋斗的决心与勇气。

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对改革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较

为清晰的历史概念;通过对改革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梭伦改革

本学习专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本部分主要掌握改革前雅典的矛盾状况。改革前的雅典社会性质一说是氏族社会,一说是国家社会,但社会矛盾紧张是确凿无疑的。当时社会分为贵族和平民两个等级,贵族把持国家权力,肆意剥削平民,迫使大量平民失去土地和人生自由,破产平民或被作为奴隶出卖以抵偿债款,或沦为贵族的被保护人和“六一汉”,为贵族耕种土地,交纳收成的六分之一(一说六分之五)。残酷的剥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前632年,贵族青年基伦发动政变,前六世纪初,雅典平民酝酿暴动,内争削弱了国力,西部邻邦麦加拉乘机征服距雅典海岸仅一英里的萨拉斯岛,危及雅典的安全。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困境面前,雅典推举梭伦全权负责改革。梭伦改革可以说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通过对梭伦改革背景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培养学生从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这些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类四点,第一类是经济改革,首先解决社会上严重的债务问题和土地问题,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其次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如:改革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第二类是政治改革,首先是进行新的社会等级划分,梭伦以土地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官职越高,这一措施保护了贵族的利益。其次创立了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四百人会议由除第四等级以外的公民选举产生,打破了贵族独揽大权的政治局面;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法庭,由全体公民抽签组成,审案时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所有的公民都有控告、上诉 的权力,陪审法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革命”,但这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旧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下层人民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满足。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梭伦经济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政治措施使下层平民得以参与国家政治,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与东方“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对政治发展的深层影响和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从更为宏观、更为广阔的层面上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增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商鞅变法

本学习专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一个烽烟四起的年代,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出现了七雄并立的局面,然而各国并不满足于并立的均势,纷纷将“力征争权,胜者为右”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为争霸王之业,各国纷纷寻求变法革新。同时,频繁的战争也使得各国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日趋加重。另外,战国时期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时期,特别是铁器的广泛使用使生产力水平获得了巨大的提高。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也促使各国掀起了一场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首先是从魏国开始的。魏文侯任用了一批极有才干的官吏,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都为当时魏国的变法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李悝的变法,使得魏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使魏国一度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为其他各国的改革也树立了榜样,使各国国君都意识到变法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并相继采用。同时,李悝在变法时颁布的《法经》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文字可考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刑法法典。魏文侯去世后,武候继位,大臣王错不断向武候进谗,排挤吴起,吴起因此逃往楚国并为楚悼王所重用,在楚国实行变法。经过吴起变法的楚国很快就强盛起来,“南平北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然而吴起的变法严重损害了贵族官僚的利益,楚悼王死后不久,吴起便被心存怨恨的旧官僚杀害,变法也随之而失败。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最为著名也最为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原为卫国的公族,是李悝的学生,他先到了魏国,但没有得到重用。适逢秦孝公向全国颁布“求贤令”,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商鞅来到了秦国。他的“强国之术”立刻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并通过在朝廷中与反对派的辩论,阐释了他的变法思想,获取了秦孝公的信任,坚定了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

商鞅变法前后共有两次。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这项措施在秦国建立起了比较严密的法律体系,同时,将百姓按照什伍体系编制起来,这为以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兵役以及进行统治创造条件,并在秦国建立起了基层管理体制。

第二,鼓励小农生产,崇本抑末。商鞅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便是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下是,这样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崇本抑末的政策对当时秦国的富国强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第三,奖励军功,按军功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对秦国的世卿世禄制度以及宗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而避免了宗族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现象,此外还引进了大批的人才,扩大了秦国的统治基础。

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是在第一次变法的基础上对政治、经济更进一步的改革.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这是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通过这个法令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允许百姓自由买卖土地,并用法令的形式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第二,推行县制。将全国的政权、兵权都加以集中,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统一的封建政治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发展了地主经济。第三,统一度量衡。这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第五,改良社会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秦国地处西部,在其统治范围内有不少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商鞅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同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盛起来,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走上了日益强大的道路。然而商鞅变法却严重触犯了秦国宗室和旧贵族的势力,于是在秦孝公去世后不久,商鞅便被车裂而死,其家人也遭到了连坐。然而,商鞅虽然被杀害了,他的新法却在秦国继续推行,为秦国最终兼并六国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

不难看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连坐,不得不说商鞅的结局是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而商鞅正是具备了这种勇气与信念,在改革中表现了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学习专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领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统治者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珪趁机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位代王,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特别是公元445年在陕西杏城的卢水胡人盖吴领导的起义,发动了十余万群众参加起义,北魏政府派出6万骑兵前来镇压,统治者拓跋焘亲临指挥,最终盖吴被叛徒杀害,盖吴起义失败了,却使北魏统治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473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的反抗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和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第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四)王安石变法

本学习专题共有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陈桥兵变”,赵匡胤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北宋,因此,他对将领手中的兵权十分恐慌,于是“释去兵权”,并通过其他的方式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对土地的“不抑兼并”就是政策之一,对大地主大官僚采取多种优厚措施,放任他们去大肆的兼并农民土地,同时,允许土地买卖,使土地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土地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强,地主们通过这种手段更是攫取了大量的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却因失去土地而破产,从而沦为地主的佃户,生活日益贫困,他们和土地占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到了宋仁宗统治时期,这样的普遍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起义者前赴后继,给了宋朝廷以沉重的打击。此外,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取得地主的支持,建立了庞大的统治机构,而这种措施到了宋朝中叶则发展成为了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现象,且呈现出恶性膨胀的趋势,使得朝廷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军费支出尤其浩大,国家往往入不敷出。兵败、财困、民反的现象始终围绕着北宋朝廷。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等有远见卓识的官员发起了“庆历新政”,却遭到特权阶层的强烈反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北宋朝廷进一步的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克服危机,一场由王安石倡导的更大规模的改革开始了积极的酝酿。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1067年,年方二十的宋神宗即位,决心变法,1070年底,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全面推行变法。变法主要分为理财、强兵、科举和学校三个方面。

理财方面主要包括: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这样既可以节省运费和购价,又可以避免囤积居奇。

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这一措施稳定了社会生产,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也为国家带来了利息收入。

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从而防止地主豪强对水利等的垄断。

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从而制止了一些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

强兵方面主要包括: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加强对农民的镇压与控制,同时也成为朝廷军事力量的一部分,节省养兵的经费。

保马法。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在科举和学校方面主要有:

兴学校。整顿太学,增加太学生的名额,并且根据学习成绩来选拔人才,同时又设置了许多的专科学校,培养改革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改革科举制。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

王安石变法对当时的北宋朝廷和社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限制了大商人对物价的操纵及牟取暴利,抑制了豪强兼并的势力,发展了生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其次,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由弱转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王安石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特权和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强烈的反对和攻击。同时王安石变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任用非人,一些投机分子趁机混入,同时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此外,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不时的动摇妥协。然而导致变法失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变法失败了,王安石也随之被流放,新法也全部被废除。

在改革中,由于守旧派的攻击,王安石两度被罢相,却依旧能积极的进行改革,这种不懈的精神和斗争的勇气是值得嘉许和发扬的。同时,面对众人的攻击,能将自己的私利置于一边,不顾自己的生死,这也需要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同时,王安石自小就认为“男儿少壮不树立,夹此穷老将安归?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睎”。这种少壮时就确立人生的奋斗方向,以天下为己任,立志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精神,在今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继承的。

(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本学习专题共有3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本部分内容共计分为三块:第一部分是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这种地位用一句话概括: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其威势一度超过世俗王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点,一是它控制了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知识教育,宣传忍耐、顺从的思想,大搞蒙昧主义,维护封建剥削;二是它占有西欧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拥有较为完备的组织、司法、财政、税收体系,俨然一个国家组织。15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适合本阶级需要的、世俗化的文化体系,而教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肆意阻挠欧洲各国的统一,残酷迫害异教徒和其他先进人士,天主教已经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一场针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的学习和对宗教改革必要性的分析、掌握,我们可以认识到思想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认识到思想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培养学习、吸收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其核心思想就是“因信称义”,意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受到严重打击;路德进一步解释了何为“善功”,指出生活中的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都是善功,天主教所主张的善功是信仰上帝、鄙视尘世生活、遵守宗教戒律、履行宗教义务,从而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马克斯·维伯称新教伦理催生了西方资本主义,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却揭示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从马丁·路德的教义可以体会到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特殊关系。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这一部分我们应该了解德国之外发生的宗教改革的概貌,在瑞士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卡尔文创立了卡尔文教,建立起神权合一的国家;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创立英国国教,英王取代教皇成为英国宗教的最高代表;荷兰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宗教改革的大旗,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起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此外,新教在法国、苏格兰、瑞典、挪威等国广为流行。

在了解了以上内容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首先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教会权威,声张了人的价值。其次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再次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为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这些措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通过分析使学生对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有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本学习专题共有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埃及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冲,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地中海的粮仓”闻名于世。16世纪初埃及被土耳其占领,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土耳其人在埃及实行包税制,即向政府预付一年的地税,即可获得在包税领地内的绝对权力。埃及地方封建势力曼姆鲁克的暴政也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18、19世纪,英国、法国对埃及的争夺使埃及社会在兵连祸结中愈益衰败。1805年,奥斯曼帝国驻埃及军官穆罕默德·阿里夺取了政权,自立为总督,奥斯曼帝国素丹被迫承认了既成事实。英国勾结曼努鲁克势力入侵埃及,企图颠覆刚刚建立的阿里政权。阿里及埃及人民击退了英军的入侵,阿里雄心勃勃地想建立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奥斯曼帝国。同时为了削弱埃及内部的地方势力,巩固自己的政权,阿里进行了改革。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阿里的改革始于1808年,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阿里宣布废除包税制,没收封建主、包税人和部分清真寺的土地,消灭了曼姆鲁克地方政治势力。他将部分土地赠给其家族、亲信和部属,从而形成了一批新地主,这也是他的统治基础。另一部分土地定为“国有地”,实际归阿里本人所有,以租佃形式租给农民。阿里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生产,以换取发展工业必不可少的外汇;为适应农业发展,他还重视兴修水利。阿里还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他在埃及创办了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其中以军事工业最为重要。为此阿里从西方购买机器,聘请技师,选派留学生出国,还吸收少量外资。阿里进行改革是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1820年他着手创办新军,开办步兵学校,建立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自造战舰。阿里提倡学习西方文化,在国内建立新式学校,建立国家印刷厂,出版了埃及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阿里也注意整理本国文化遗产,诠释古籍、编辞书、出版文史著作等。阿里还改革了行政制度,简化行政区划,省以下设立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阿里的改革是在保留延续1千多年第封建农奴制基础上进行的,并未触及旧的生产关系,因而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但是阿里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他消灭了埃及最反动的封建势力,统一了全国;培养和造就了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发展了商品经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长期停滞落后的工农业生产获得飞速发展;建立起强大的军队,为捍卫民族独立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阿里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穷兵黩武使埃及势力达到顶点,成为地跨非、亚两州的阿拉伯帝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部分”,赢得了实际上的独立。阿里因此被誉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但是对外侵略战争耗尽了埃及的资财,使国库储备枯竭,也把埃及人民推入了苦难的深渊。

(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本学习专题共有三方面的学习内容: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对于这次改革除了要掌握《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这次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由此来引发学生的历史思考,了解俄国要摆脱自己过分落后状态是改革的最主要动因。其历史背景可归纳为如下两点:

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农业中商品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直到1860年,俄国的农业人口还占全民的90%,使用的农具几乎全是木犁。当时,英国的生铁产量是俄国的15倍,铁路里程是俄国的10倍。

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与英法两国作战,对比之下,俄国在各方面的落后更是暴露无遗。在这场战争中,俄国人第一次见到了铁甲舰和更加先进的枪械,在军需运输方面俄国没有象样的公路和运输工具。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6~1860年,俄国共爆发了近290次农民起义。

正因为如此,在内外交困形势下上台的亚力山大二世才主动推进改革,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1861年俄历2月19日(公历3月3日)亚力山大二世正式批准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和“宣言”。对这一理解层次的学习内容就是要求知道法令的主要内容,并通过这些法令来认识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它对俄国的社会变革有哪些重要影响。这次改革最终发生并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和条件除了外部力量的推动,更在于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就会有一个较为宽阔的视野,从而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由《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等17个文件组成。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这种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格)。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地方法令》规定,当农民使用的份地超过“法令”规定的数额时,或者分给农民份地以后,地主剩下的好地不到全部土地的1/3时,地主有权向农民割地。为管理改革后的农民,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连环保制度。

法令的颁布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但改革并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从土地分配的情况来看,农民所得的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要小,还要缴纳高出地价两三倍的赎金。地主总是以各种手段向农民“割地”,全国平均“割地”达到18%,在土地肥沃地区达20~40%,少数地区甚至达到一半。所以,当农民真的“解放”以后,实际上已变得一贫如洗了。

在此之后,俄国还在政治机构、司法制度、征兵制度、财政、教育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这些都属于资本主义性质。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在了解了改革的历史背景,掌握了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后,再来探讨其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就比较得心应手了。对这一运用层次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理解、分析问题时具有一种全面、客观的视野,在探讨中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孕育一种问题意识。

尽管这次改革不如革命彻底、迅速,但它毕竟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它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正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了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加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八)明治维新

本学习专题共有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本模块的学习首先要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一是认识维新前的社会状况,特别注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幕府体制对日本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国家实际权力幕府将军手中,将军的亲信组成统治的核心,而地方豪族和下层武士被排挤到权力系统的边缘,他们与天皇集团对将军的统治心怀不满;幕府对内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外采取“锁国政策”,顽固维持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二是把握维新前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十九世纪中叶,美、英、法、俄、荷先后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驻扎军队、开设领事馆,这些条约加剧了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将军、大名“皆感国用不足”,纷纷加强剥削,广大人民包括下层武士的生活日趋贫困。日本社会各界对将军的不满与日俱增,地方大名率先发起反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这里应该注意到维新前的社会矛盾是在世界历史走向近代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隐藏着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历史较量。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明治维新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被迫开国(1853年)到明治政权建立(1868年)。本部分要注意维新主力和斗争策略的演变、维新运动从权力之争向学习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斗争的主力是地方大封建主(大名),其目的是进入中央政权,他们围绕“开国”和“将军继嗣”问题与幕府展开斗争,1858年 “安政大狱”之后下层武士走上前台,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主张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对内推翻幕府,以天皇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统治。1862年,萨摩、长琦武士先后发动攘夷运动,旋即遭到失败,攘夷失败促使尊攘派调整策略,他们放弃攘夷,打出了“王政复古”的旗号,主动吸收西方技术,发展经济,建立以长琦为中心的倒幕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准备长期斗争,此后萨摩、安艺等藩相继加入,1868年幕府统治终于被推翻,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建立。

第二阶段从明治政府建立到《帝国宪法》颁布。其间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里要了解主要改革措施,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通过 “奉还版藉”、“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新的身份制,废除士族的特权,允许族间通婚(皇族除外),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进行土地改革,废止了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建立起土地私有制。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年),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这些政策虽然是新政权为维护统治而制定的,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政策使日本成功的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明治维新的实质有人认为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更替,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前者主要依据维新运动的领导者,后者则依据改革的错之和实际效果。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更能认清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维新在形式上是权力之争,但实际上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之路。学习明治维新我们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深刻含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到改革对于促进历史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体会邓小平“改革也能解放生产力”的科学价值。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适当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九)戊戌变法

本学习专题共有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发生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不但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而且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同时也是早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图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要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可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一是思想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以王韬、薛福成等一批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潮。他们要求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些维新思潮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是阶级基础。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伴随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

三是社会背景。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经历了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尤其是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道路。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挺身而出,四处奔走,呼吁通过变法来谋求国家的富强,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联合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对戊戌变法这一由康、梁等维新派发动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的比重相对较大。教师应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知道他们从事的主要活动和政治主张,准确把握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认识维新派所要推行的改革具有相当的深刻性,因此必须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康有为用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自由平等的学说作武器,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强调非“变”不可。他主张学西学、废科举、兴学校、育人才。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影响了许多读书人,使一批传统人士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

1895 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此后维新派在北京和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开设学堂,将变法运动推向“百日维新”的高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名义宣布实行变法的宣言。随后又颁布了几十道变法上谕。

其主要内容包括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这些变法内容较为深刻地触动了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应予肯定。但法令中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可见百日维新中的光绪帝和维新派是有区别的,没有能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很不彻底的。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变法的的推行必然会触动各种守旧势力的切身利益,引起了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在掌握了戊戌变法史实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对这一运用层次的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观念,即通过学生自己的探讨过程来形成对戊戌变法的整体认识,教师主要担负引导和参谋的作用。探讨的落脚点在戊戌变法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上,而探讨的方法、角度、途径和手段可以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

戊戌变法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它是一场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世纪中华民族的觉醒,奋起进行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取得胜利,其起点正是这场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他们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戊戌变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变法失败的事实证明,在中国即使有进步意义的改革运动也是行不通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