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认识时分教学反思(实用8篇)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实用8篇)

时间:2023-10-14 13:30:17 作者:笔砚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实用8篇)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一

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参与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学生会学习的问题,也就是会自主学习。因此,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二者就缺一不可。“时分的认识”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有效尝试。

(一)、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从情感上愿意学习就是积极学习,积极学习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因此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本节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

1、情绪饱满,积极学习。本节课自始自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开头的故事引入到观察钟面、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发现;再到后面的练习,体会1小时、1分钟的长短、到1分钟你能做什么、自由拨钟等,学生就更热闹了,学生每人都想自己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

2、频繁交往。扩大参与。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这就要求教者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这种交往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在本节课中,多次采用合作学习,学生都是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动口又动手。这些生生之间的交往,既为学生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二)、有效参与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去学,也就是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终身教育,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本节课中有效参与表现为:

1、思维活跃。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学生拨钟说出时刻及在这个时刻做什么?拨钟理解1小时=60分的道理,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关系,学生都要经过思考。一句话,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2、独立学习时间多。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

3、表现机会充分。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在本节课的课堂上,对为什么1小时=60分,通过学生观察时针分针及拨钟发现,我处处放手,真正做到学生会说的教师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综观整堂课,我力求: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二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到数学知识。

2、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表示的时间,学会记时间的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情3、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感目标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会看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学会看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1、游戏:“猜猜我是谁”

2、出示钟面,谁能告诉我你已经知道了关于钟的哪些知识。我们这节课先来研究钟面。

1.认识钟面

(1)数字(1-12)

a、这样一圈就被平均分成了几个大格?

b、每一大格中又怎样?

c、所以一圈共有多少小格呢?你能不能很快数出来?

(2)时针、分针(板书:时、分的认识)

a、请同学们找出哪一根是时针,哪一根是分针。

b、说说你是怎么区分时针和分针的?

c、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吗?

d、请同学观察一下他们是向哪个方向转的?

2、认识时

a、教师演示转动指针

b、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根时针的转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时针从几走到了几?走了几个大格?)

说明: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c、整时练习

3、认识分

a、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钟?

b、感受1分钟(请同学们拿出口算训练,我说开始你们就可以开始,我说停你就必须停笔,明白了吗?)

c、你们觉得1分钟怎样?(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遵守时间,爱惜时间,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d、走一大格是几分?

e、时针转动

教师摆动时针使时针等于、小于、大于1时,一时多多少呢?我们要看哪儿?谁能说说是怎么看的吗?(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f、学生练习

g、学生小结方法,教师总结(1、看时针走过几2、看分针指向几)

1.基本练习.

(1)说出钟面上所指时间.

(2)看卡片读时间.

(3)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

2.实践性练习.

教师板书时间,学生在自己钟面上拨针,同座同学相互检查.

3.综合对比练习.

(1)按标出的时间,在钟面上加上分针或时针.

(2)看钟面,选择正确的时间填在方框里.

4.思考性练习.

说出钟面间所经过的时间.

1、这节课你学会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三

理念。新课标准中还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做到了以下几点:

1、本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半时、大约是几时、快几时等知识之后,进一步来认识钟表知识不是很难,所以在课上我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让他们说出“关于钟表你都知道哪些知识?”从而来引出本课的新知识—时分的认识。同时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空间,一开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还有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这些都不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来获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交流的能力。

2、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初步的1时、1分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的建立,不能像背口诀公式那样简单,所以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来感受1时和1分,通过静静地感受,体育活动,自主选择学习活动几个层次,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来感受,效果不错。

3、在本课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设计教学思路时,对于学生单独完成有困难的部分,放到小组合作中来解决,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孩子们合作的意识与他人愉快交流的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小组合作而合作,那样就变成了一种形式而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前下足功夫,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亮亮生活中的六幅图,说一说亮亮什么时间在干什么,有一部分学生表述的不够完整和准确,时间用的比较长,说明学生对认识时间感觉还是有一些困难,但是我没有过多的要求学生,因为一年级学习的认识时间只是大概的一个表述,几时刚过、快几时了等等,像这样的表述我们在生活中用的`并不多。我想在本册学习准确的认识时刻之后,学生经过生活中应用,肯定会逐渐的准确读出时刻。还有对于1分、1时究竟有多长的感受,在本节课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想学生对1分钟的时间感受应该比较清楚了,但是对于1小时的时间我觉得感受的不够,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想只有靠课下的进一步实践,让学生形成较准确的时间概念。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四

准备阶段,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课的准备过程特别值得我深深思考:准备好一节课,要求教师不但认真研读教材,按教育规律和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而且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预见能力,在考虑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预想每一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预期效果。

1、优化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础上进行教学平的,本节课主要任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和分,知道1时=60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比较复杂,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轴"为指导思想,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教学时间单位概念建立时,让学生听音乐静静的体会1分钟有多长,学生陶醉在音乐与彩色交织的世界。(忽然音乐停了)学生正听着熟悉的音乐,音乐怎么停了呢?1分钟结束了。这样一来,抽象的一分钟在学生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定量。并给他们1分钟时间,让他们在1分钟里干些事情,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这样,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通过这样的实践,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优化教学手段

这节课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内容直观具体,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例如教学“几时几分”,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钟面“10:30”,学生说出表示的时间(10时30分),还可以说“几时半”,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是怎样指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时针走过了10,就是10时,分针指着6,表示30分,所以是“10:30”。接着在分别出示钟面“10:55、10:5、8:55、9:05、9:55等”。最后让学生小结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当时间不是整时的时候,它的方法: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这样的教学分散了难点,并通过点拨、观察,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难点。使课堂动静结合,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3、优化课堂练习。

由于本课教材知识点多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在教学中我实施练习与新授紧密结合,且有层次,由浅入深,有趣味,形式多样,重点突出,例如在巩固练习中,我先设计了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再设计给钟表找朋友的练习,最后设计球经过时间的练习。

1、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也有着一些不足,由于本课知识点多的缘故,教师授课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非常紧凑,于是在忙中就出现了一些错误。例如在讲解时间数字式写法时,课堂上只注重了老师的演示与书写,而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写一写,导致在后面练习过程中学生常出错,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学会说数学语言,例如,在读时间时我们的生活都会说成几点几分,而数学课上就要说成几时几分,尽管在课上我对此进行了强调,但由于没有再学习的最初阶段达成共识,因此课上学生怎么说得都有。另外,在对学生语言表达方面要求不高,造成很多学生不说完整话,在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五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选择最贴近学生的生活时间,学生在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请同学们说说是几时几分?再请学生拨一拨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我注意选取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和动手拨一拨学具钟面,在观察、思考、讨论、实践中逐步掌握知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分之间的关系1时=60分等等”。

这节课有着丰富的'德育渗透素材,在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让他们来体会“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内你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等等。学生都深切的体会到了一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

不足之处: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时间不够,缺乏教育教学机智,不能及时地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六

本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让他们感受“分”有多长。一、二小组的同学写数,看看在指定的1分钟内能从1写到几?同时让三、四组的同学测脉搏,数一数在1分钟里,你的脉搏能跳动几次……由于联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无不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本节课将结束时,我播放课件出示了一位时光老人,生动的画面,配上时光老人可亲的话语,使学生摆脱了以往单调、枯燥的全课总结,而是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理清了全课的学习内容,把整节课再次推向高潮。

怎样看“几时几分”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钟面,了解钟面上的知识后,再通过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几个特殊时刻:如“联欢会开始了”这一主题情境图中的钟面时针走到数字8,就是8时,而分针走到了数字6和7的`之间过一小格。我让学生认真数一下分针是走几小格,学生一下子数出了分针走了31小格。我问:“那就是几分?”生答:“是31分钟。”我说:“所以这时已经不是整小时了,而是几时几分呢?”学生脱口而出:“8时31分。”接着,我拨钟(时针拨过数字9,分针对准数字8),我问:“这时时针走到哪里?”生答:“走到数字9和10的中间。”我问:“时针刚走过数字9,还不到10,所以还是9时,只是这时已过9时多了,那多多少呢?”我再引导学生看分针:“分针走到数字8,就是走了几个小格?”生答:“走了40个小格。”“那分针走了几分钟了?”“分针走了40分。”我说:“现在是几时几分呢?”学生异口同声说:“9时40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原有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由“几时多”到“几时几分”,完成知识的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练习认识几时几分时刻时,通过师说作息时间生拨钟,师拨钟让学生说作息时间;同桌合作:一个说几时几分,一个拨钟等形式的练习,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七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自然的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羊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形?”这些实际问题。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八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并会看整时,所以,我先帮助学生唤醒沉睡的记忆,提问:“关于钟面,你都了解些什么?”教师简洁的问语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比如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时针、分针以及整时的认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两三分钟的询问中,教师把握了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完成了对教学预案的调整,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入新知,通过再次让学生观察钟面,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在“认识时分的关系”和“准确读写时间”这两个难点时,有的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有的已经会用两种方式写时间,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尝试自己书写时间,再请有不同写法的孩子板演,并说明写法。

二、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感悟

教学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突破了“认识时分的关系”及“准确读写时间”的难点。学生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在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如:同桌合作“一人拨钟,一人读写时间”,同桌互说。这些有趣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此时,教师关注的是孩子的差异,师帮生、生帮生,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