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六年级折扣教学设计(优秀19篇)

六年级折扣教学设计(优秀19篇)

时间:2023-12-21 19:54:14 作者:梦幻泡

教学计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针对特定课程或教学内容所制定的有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等方面的安排和规划。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折扣与成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感悟“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打折”的含义。

2.明确有关“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3.体验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重点:明确有关“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学习难点:能灵活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第8页第一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俗称()。

2.几折就表示十分之(),也就是()。

如: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3.商品打七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也就是降价()%。

一件毛衣打九折出售,这句话的意思是()是()的90%.

一批旧书打六五折出售,这句话是说()是()的()%,()比()便宜了()%。

4.几折表示()是()的十分之()或是百分之()。

合作探究:

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例1)。

分析:“八五折”表示()%,就是()是()的()%,

单位1的量是(),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就是求()是()的()%。

列式计算:

答: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分析:打九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____%,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现价比原价便宜了____%。即“便宜的价格=原价×(1-90%)”。

列式计算:

答:比原价便宜了____元钱。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列式?

归纳总结: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方法解答。

现价、原价、折扣之间的关系:

现价=原价=折扣=。

三、达标检测。

1、课本第八页“做一做”

课题:成数。

主备人:审核人:备课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实际问题的过程。

2、我能了解“成数”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3、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关系。

难点: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导入。

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你知道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什么吗?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两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成数”的相关问题。

2、认识成数。

(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二成”就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就是()。

“三成五”就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就是()。

(2)几成就是十分之(),也就是百分之(),几成几就是百分之()。

百分之几十改写成成数就是(),百分之几十几改写成成数就是()。

对应练习:成数和百分数互化。

七成三()四成五()37%()100%()五成()。

二、合作探究。

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提示:“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就是今年用电量比去年节约()%,这里把()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式:

列式计算:

答:今年用电____万千瓦时。

针对性练习:

某市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归纳总结:解决成数问题时,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与解决百分数问题完全相同。

三、达标检测。

1、某县前年秋粮产量为2.8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去年秋粮产量是多少万吨?

折扣问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税率的意义以及求纳税额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个人所得税的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18万和360万分别表示什么?那么这儿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该怎样求呢?

学生讨论并练习。

四、拓展提高。

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六、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纳税和利息问题。

折扣问题2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三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折扣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折扣与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

系,并能解决更多的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感受数学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现价、原价、折扣三个量的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些练习。

二、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5题。

(1)出示地5题的两张图片。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2)学生列式求出夹克衫的实际售价、西服的实际售价。

(3)交流:是怎样想的?

(4)依次出示书上的问题,问:哪个问题已经求出了,哪个问题还没有求?该怎样求?

(5)学生列式,并讲评。指出,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2、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1)学生试做。

(2)交流讲评,并小结方法。指出:当单位1的数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进行计算。当单位1的数量未知时,通常要列方程计算。

3、完成练习三的第7题。

(1)学生试做。

(2)交流讲评。

4、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用贵宾卡买,相当于在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

5、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

学生试做后讲评。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折扣问题。

列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的例5、“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

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2、重视方程后检验方法的交流。

教学重点:

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识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家已掌握了不少百分数的知识,今天给大家呈现的是一种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想不想攻克它。

要攻克它,我们首先要了解它,分析它,师出示例题。

二、教学例5。

2.从图上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板书有意义的信息,教师适当引导):

男生人数×80%=。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6人。

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关系式进行综合后老师板书:男生人数+男生人数×80%=36人。使学生用方程解答成为一种迫切的内因。

下面你会求男生人数了吗?怎样求?

3.这个方程你会解吗?女生人数怎样求?你解得对吗?

板书学生的方程,解读学生的方程。

追问:你是怎样检验的?

追问:你为什么设男生为?为什么不设女生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设单位“1”为较为合理。

怎样确保自己的正确率?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思考:数量关系在哪句话中,是什么?应该把谁看作,另一个量怎样表示?

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会解这个方程吗?你怎样检验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3.做练习四的第1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4.做练习四的第2、3两题。

先说一说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5.做练习四的第4题。

四、小结。

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

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列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折扣问题2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与应用1~6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体会数学学习的收获。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问:本单元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小组讨论:

1、你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1)先独立完成。

(2)交流点评。

(3)总结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

2、完成第2题。

(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

(2)明确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关系。

(3)填表计算。

3、完成第3、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总结:当单位“1”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4、完成第5、6题。

(1)先画图。

(2)解答。

(3)强调: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三:总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2)。

教学内容:第16页7~11题及“探索和实践”,第17页的第12、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

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

的意义和价值。

3、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7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算法。

2、完成第8题。

(1)理解题意,适当解释“合金”的意思。

明确:一块黄铜的千克数由两部分组成,是一铜的,一是锌的千克数。

3、完成第9题。

4、完成第10题。

(1)理解题意。

问:两个百分数分别是以什么为单位“1”?

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要算这个月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需先求出什么?

(2)学生解答。

5、完成11题。

(1)读题。

重点理解“携带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要按飞机票原价的1.5%购买行李票”这句话的意思。

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明确两点:一、首先算出超过20千克的那部分重量;二、行李票的价格=飞机票原价*1.5%。

(2)学生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12题。

(1)课前收集爸爸妈妈及自己的体重。

(2)根据公式算一算各自的标准体重。

(3)根据公式算算实际体重是否属于正常体重。

2、完成13题。

(1)现场调查。

(2)分别算出百分数。

3、思考题。

引导分析:利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先算出这件商品打折前的售价是:104*80%=130元。

再算出商品的成本价:x+30%x=130,求出x=104元。

作出判断。

三、总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六年级教学设计

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读读记记“瘙痒、窈窕、秽物、堂皇、缈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重点难点】。

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

2、谈话: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感到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3.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那么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五个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1.学生自读。(出示)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瘙痒、窈窕、秽物、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讨论。(本文语言浅显朴素,较容易理解。)。

(2)指名说说的主要内容,出示。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最后总结写___。

(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六年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二、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课题“桥”所蕴含的意义。

四、课前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揭题。

(1)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认识吗?谁能来读读?(请两位同学读。齐读)。

(2)老师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板书:洪水老汉)。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洪水的,用波浪线划下来。(学生交流)。

(1)反馈评价。

同学们找得都很准,但是,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老师也摘录了几个句子,请看屏幕上,请你们反复读读,通过朗读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2)生自由读好后,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

(3)教师相机引导:读到“受惊的野马”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了这种体会,你肯定会读得更棒。

从“跳舞”一词里,你读懂了什么?

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声?是什么在逼近?是死亡啊!

读得好,是有原因的,老师注意到你的表情,来让我们一起把脸沉下,把声音提高,一起读。

【课件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板书:狂如魔。

2、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几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一起读。

【出示课件】。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三)聚焦老汉,体会老汉的党员大山形象。

1、同学们,现在的情景是洪水势不可挡!村民们惊慌失措!在这危难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谁?(老汉)让我们走进老汉,自由读读第6到13自然段,在势不可挡的洪水面前,在惊慌失措的村民面前,老汉是怎么做的?请用横线划出。

【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站!老汉怎样的站着?如果让你们在“站着”前面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在这些惊恐不安的村民的眼里,老汉像什么?--一座山(板书:稳如山)。

【课件出示】。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2、生自由读读这两段话。

3、反馈交流。

怎样的朗读才能显出老汉像一座山?

3、在这危难时刻,面对如此惊慌失措的村民,老汉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

【出示课件】。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前面?老汉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在这个危难时刻,老汉会如何下这道命令呢?(指名朗读,评价)。

哪一个标点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咱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

4、小结:

在洪水面前,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稳如一座山。

(四)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1、同学们,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小伙子)请你们认真默读第14到2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反馈交流。

【出示课件】。

请你们把他们前后各自的动作对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这一“揪”是把小伙子从哪里揪到哪里?老汉犹豫了吗?哪几个词可以看出?(突然,冲)老汉揪得像大山一样果断来,一起果断地读读。

后来,老汉与“揪”相反的动作是“推”。这一“推”,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伙子。

这一“瞪”,是小伙子对老汉的不满,不情愿。可是后来这一“推”,又是那么心甘情愿地把生的希望让给老汉。

矛盾之处(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

2、老汉和小伙子,他们说的、做的,前后似乎充满了矛盾。同学们,你们能读懂吗?

出示文章的结尾: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让我们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读读这段话。

(五)再读课题,总结全文。

再读课题,你对桥又有什么感受?理解桥的象征意义,并总结全文。

【投影出示读句子】。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六)作业布置。

1、巩固生字、新词。

2、完成《课堂作业本》。

(七)板书设计:

洪水。

狂如魔。

老汉。

稳如山。

折扣教学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76页例2是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进位,所以这里安排了一个数目较小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进位的道理。情境图引出了小精灵提出的问题:“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这道例题出现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只有一次进位的乘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和全班进行交流。应组织学生着重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先乘哪一位?再乘哪一位?使学生体会到应从个位乘起,否则遇到进位就很麻烦。二是遇到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在竖式中,对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应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学具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情分析:

记在竖式十位的横线上。

在学生做过一些练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探寻计算的规律:什么时候要进位?什么时候不进。

位?怎么知道该进几?怎么进位?启发学生得出: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竖式的计算法则。

“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五、重点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竖式的计算法则,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行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七、课前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预习。

2、教师准备课件。

八、教学教程:

(一)、复习旧知。

a)用竖式计算。

32×2=321×3=431×2=。

最后一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为进位乘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

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看图口头表达图中所表示的意思。

2、探索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简要概括,并板书题目:

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每套18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1)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2)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出结果的?想好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3、指导竖式算法。

(1)计算18×3,写成竖式该怎么写?先乘哪一位?(个位)结果是多少?(3×8=24)。

(2)个位上的积满十怎么办?(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向十位进位,个位积是24,4写在个位上,2写在十位上,写得小一点。)。

(3)再乘哪一位?(十位)。

(4)在竖式中,对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在竖式中,进到十位上的数应该加上)。

(5)指导看书: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两个竖式。

一个加法算式:18一个乘法算式:18。

18×3。

+182。

5454。

(6)找出异同点:相同点:结果一样,都有进位“2”。

不同点:竖式的写法不一样。

算理一样,乘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过程的思考与探讨,发散思维。

(7)引导学生归纳笔算乘法的算法。

(8)练习反馈:

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指名板演,说说计算方法。

反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通过练习,反馈存在的问题,特别抓住第3小题,指导学生领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相同。

4、小结归纳。

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

引导学生回答、归纳: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探寻计算的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18127。

×2×3。

26561。

(2)课本第77页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2-4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先自己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拓展性练习。

你会用电脑打字吗?

每分钟你能打()个字,4分钟能()个字。

设计意图: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九、板书设计。

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每套18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18×3=54(本)。

1818。

18×3。

+182。

5454。

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十、作业设计。

1、笔算。

31×3=12×4=243×2=312×3=。

2、交朋友,把积相同的算式连接起来。

39×2224×415×6。

18×56×13112×8。

3、解决下面问题。

(1)黄花有32朵,红花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多少朵?

(2)201班第一小组同学拍皮球,平均每人拍111下,6人一共拍了多少下?

教学反思: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小学六年级折扣与成数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折扣问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促销方式,所以我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由于折扣问题他们并不陌生,六年级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强,而且这也是本学期我们高年级组的研究的主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我让学生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自主探究,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

二、用数学的语言解释折扣。

对于折扣题,学生在现实购物中虽然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具体的内涵还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设计了篮球等促销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打折。解决本节课的难点部分,让学生知道打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这里的百分之几表示的是现价,而不是便宜的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去探索解题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三、分析题意,用数学的知识探究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这一过程中的我选择的所有折扣问题,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除了学生经常光顾的文具店有折扣问题,还有我们经常吃的麦当劳等等的优惠券,也蕴含着折扣问题。这样学生对于要解决的问题就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就更高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力量。

一节课下来觉得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知识掌握得也不错,可是,自主探究的部分完成得不是很好,学生学得仅仅是表面的知识,没有进行思考。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

一、选好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材料。

虽然这节课的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经常看到的,但是他们很少有机会亲身去接触,而书上的内容又太过简单,看书自主探究的效果不会好,因为有很多学生认知、理解上的难点书上根本没有,如:打折的部分表示我们买东西时花的钱,而不是便宜的钱,所以原价×折扣数=现价等等,所以,我们必须为学生选择好自主探究的学习材料,如果书上的内容不适合,我们就应另外准备。

二、日常教学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就必须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因为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不同,就算我们提供的学习材料再清楚明白,也会有难点,也会有部分学生弄不明白,那么就需要学生将这些地方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交流。如果你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你在思考着学习呢!如果学生什么问题也提不出来,可老师一质疑又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还需老师一步一步来引导,那和教师讲授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反而是浪费了学习时间。

六年级数学《折扣》教学设计

2、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请自学课本97页并思考:

1、什么叫打折?

2、你能告诉灰太狼“打八折”是什么意思吗?

3、你能帮灰太狼算一算羊肉现在的价钱是多少吗?

研讨:

1、打八五折怎么理解?

2、是以那个量为单位“1”

3、怎样列式计算?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研讨:

1、这道题与上道题有什么不同?

2、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也就是求什么?

3、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吗?

研讨。

1、去华联买需要多少钱?汇来又需要多少钱?

2、在哪一家买更便宜?

3、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4、议一议:谁是理财高手。

甲、乙、丙三个鞋城搞促销活动,同一种商品在三个鞋城的原价相同。

甲鞋城:所有商品一律打八折。

乙鞋城:所有商品一律九折出售,购物100元以上送十五元现金。

丙鞋城:所有商品不满200元一律打九折,若满200元打七五折。

(1)如果买原价180元一双的运动鞋,应选择哪个鞋城?

(2)如果买原价350元一双的运动鞋,哪个鞋城最便宜?哪个鞋城最贵?相差多少钱?

1、填空。

(3)某服装店所有商品一律七五折出售,这里的“七五折”表示()是()的()%。

(4)一种橡皮买一送一,相当于打了()折。

(5)5÷()=0.25=3:()=()/4=()%=()折。

2、华联超市有一件男士上衣,打八折后售价192元,这件上衣的原价是多少钱?

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目标。

认识“皖、郝”两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先烈的宽阔胸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教学构思。

先指导自学。通过速读了解大体内容,找出不懂之处。在自学的基础上抓重点理解,理清课文条理。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进行缩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的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灯光,会是怎样呢?(学生畅所欲言)。

3、许多革命先烈,从未见过灯光,但为了让我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生活,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便围绕着灯光回忆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根据阅读提示,学生自主学习。

三、交流自学体会。

1、小组交流:可先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课文中前后出现了几次灯光?火光?

(2)作者为什么要用“灯光”作题?

(3)战斗前夕,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看那本书?

(4)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可能在想什么?

(5)郝副营长能否既照亮了道路,又不暴露自己?根据提出的问题,再读书,尝试自己解决,并在组内互相说说想法。

2、指导学生填表(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深入读书、体会。“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出现三次)讨论:他们说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对学生讨论要求不要过高,学生只要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清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第一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千万盏灯北京的夜晚真美啊!

祖国的建设发展得真快啊!

第二次战斗前夕交通沟书中插图如果大家能够国上这样和平、幸福的生活该多好啊!

第三次战斗前夕交通沟书中插图战争结束后,孩子们都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四、再次自学,讨论写法。

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

(2)哪些地方是写往事?

2、找出文章的想象部分。

3、小结想象部分的作用。

(展示美好愿望,表现内心世界,使主题升华。)。

五、你学习了本文后,有何感想?你想对革命前辈们说些什么?怎样才能不忘前辈呢?

六、写一写感想,指名读一读。

七、教师小结:

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年仅22岁的郝副营长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当我们安享灯光的温暖与明亮时,请不要忘记那些没来得及见到灯光的革命先烈。

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2、查找有关革命先烈事迹的资料,开个故事会。

3、灯光。

引起回忆。

灯光对往事的回忆。

回到眼前(现实)。

折扣教学

执笔:周碧英执教:周碧英。

一、知识梳理。

教材分析:

总复习的安排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认识。把计算、概念、应用题和几何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分数乘除的意义、法则和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

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可以将分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他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用题的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复习步骤:

第一部分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算;

计算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要求学生有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简便算法的能力。

第二部分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梨比苹果多1/4,

(2)苹果比梨少1/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多数没有注明用算术解法还是方程解答,有的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部分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

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圆的有关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四则运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难点: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课时安排: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2课时。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13课时。

圆和轴对称图形8课时。

综合训练7课时。

二、学情分析。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计算的错误主要出现在几个方面:

(1)数字抄写错误;

(2)运算符号抄写错误;

(3)约分后的结果抄写错误;

(4)计算粗心造成错误;

(5)计算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

(6)能够简算的没有进行简算。

2、学生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还应进一步强化。

(1)找单位“1”的量易错的类型。

如:这个月节约电费7%。

由于题目中省略了单位“1”的量,学生容易出错。

(2)根据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准确确定解题方法,排除负迁移的影响。

由于以前学生做的题目通常是“现在比原来怎样”,“原来的”是单位“1”的量。而这道题是“原来比现在怎样”,“现在的”是单位“1”的量。不少学生因为没有仔细分析,按照惯性思维就会找错单位“1”的量,误认为“原来的”是单位“1”的量,误列式为:74.1×(1+14%)。

3、学生对有关圆的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应继续强化。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关圆的计算公式,但在具体使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很容易出错。因此,还应不断巩固练习。

(1)如:一个圆的直径是7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是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读题不仔细把7厘米当作是半径来做。

(2)学生易忽略单位换算。

如:一个圆的半径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因为题目本身很简单,学生放松了警惕性,极易忽略单位不相同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具体方法:1、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时,让学生弄清计算法则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分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计算法则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要抓好基本训练。

2、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算法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在动手做题之前,先要全面审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后,再计算。做完以后,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互相交流经验,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3、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重点仍要放在使学生分析和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上。

可以先复习一些简单的文字题。如结合练习三十五第10、15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已学的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的认识,分清用分数表示的量和分数的区别。如1/3米和1/3,1/3米是一个不变的数量,而1/3则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比的关系,所以要明确哪两个数相比。即把谁看作单位“1”。

对于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通过题组的对比练习,使学生明确解答这些应用题,首先必须确定把谁看作单位“1”,其次是弄清题目中的基本关系。如:

(5)梨比苹果多1/4,

(6)苹果比梨少1/4,

可以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分类。达到明确当单位“1”的量是已知量时,求对应量用乘法,当单位“1”的量是未知量时,用方程或除法。

还要特别强调借助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算法,正确地列式解答。如:在做上面这个题组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画图分析后,再解答。

4、复习圆、轴对称图形时,应注意多利用实物、图形,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不要死背计算公式,要根据题目中的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公式解答。

复习策略:

1、认真钻研教材,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2、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3、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开放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4、加强学生作业的批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5、注意加强学生的补差工作。采用教师集中补差和学生互助等形式进行。注意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6、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应注意抓住“单位1”进行复习。练习时应避免机械重复,以防学生思维僵化。

7、在复习中要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8、复习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9、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10、在复习整理时,对学得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稍难的问题,多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对程度稍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可以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多做一些基本题,把主要内容掌握好,使这些学生都能达到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11、出一套复习题。[附后]。

四教学反思。

六年级《桥》教学设计

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

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本文语言简短凝练,有效地烘托了环境的紧张,因此我把洪水飞速上涨时,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作为教学难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和学生要做好这样一些准备:

1、教师准备“表现山洪暴发、洪水肆虐情景”的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山洪情形和危害的资料以及令自己感动的典型事迹,并认真读一读。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桥》时,我让学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探究读、对比读、教师范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2、双线并行,情景再现:

我会着力渲染环境的真实,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这一条线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这一条线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

3、情法并重,读写结合:

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中,我会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进行表达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手法准确无误、结构跌宕起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环节来祭奠老汉,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实语言实践的活动。

六年级《桥》教学设计

《桥》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山洪暴发,老支书组织乡亲们撤离,他让群众先走,党员在后,他从群众中揪出儿子,最后木桥坍塌,老支书和儿子壮烈牺牲的故事。本文主要刻画了老支书忠于职守、临危不乱、舍己为人的党员形象。

第一课时,我们主要学习生字词,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初步感知老支书的人物形象。第二课时,主要抓住老支书的语言、动作描写,深入品析人物形象,并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最后理解题目“桥”的含义。

一、导入环节。

因为这一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所以我从单元导读入手,以单元主题导入新课。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所以我先出示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顺势导入新课《桥》。

二、生字词检测。

我依次挑选了四个基础不好的同学,要求他们读生字并组词,其他同学听读正音。容易出错的生字要求书空。词语表中要求掌握的词语边读边记。

三、厘清课文层次。

这一环节我请同学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厘清课文层次,并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内容。我提示同学们,故事都可以分为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在经过部分又可以分为发展和高潮。最后我们将课文划分为“山洪暴发——组织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四部分。但是我发现这是同学们参照《课堂笔记》的结果。在课堂上如何教会学生厘清课文层次没有得到有效开展。

四、初步感知人物。

在这一环节,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读完课文,老支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意在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五、环境描写,感受危急。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找出描写雨、洪水、桥的语句,并集中起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因为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所以这节课进行地非常顺利,课堂气氛也特别活跃。课堂上缺少了课堂小结,成为这节课的遗憾。同时,我发现部分同学上课特别喜欢参照《课堂笔记》,所以我不知道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课堂内容。

一、复习回顾。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二、品析人物。

1.找出描写老支书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品析老支书的人物形象。

这一环节进行比较顺利,学生可以准确找到具体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三、感悟写法。

1.结合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为了降低难度,我将环境描写的几个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展现在黑板上,让学生集中读环境描写的语句,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但是没有同学回答。再次引导,在“突遇山洪”部分描写雨、洪水的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当时情况怎么样?学生可以回答当时雨非常大,山洪势不可当,情况危急。我总结出这些句子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让人感觉危险步步来临,为下文写人物出场埋下伏笔。在“组织撤离”部分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衬托了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我感觉到学生不太理解。

反思这一环节,我过于拔高了知识,学生对这一知识接触较少,还不能书面总结。这一环节只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衬托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即可。其他作用可以作为知识拓展补充学习。

四、理解题目。

1.为什么以桥为题?

这也是本课教学难点。这一环节以讲为主。反思这一环节,问题出示过于简单,学生无从下手。如果改为:本文用大量笔墨写老支书,刻画了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为什么不以“老支书”为题,而以“桥”为题呢?这样学生就会有了思考的方向,更有助于对题目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因为第一课时忽略了课堂小结,所以第二课时特意总结了本课内容,弥补缺憾。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问题设置至关重要。大问题引领,小问题引路,才能为学生设置好学习支架。同时,课堂要以锻炼学习能力为目标,不以完成课文教学为目标。课堂上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六年级教学设计

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

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

本文语言简短凝练,有效地烘托了环境的紧张,因此我把洪水飞速上涨时,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和学生要做好这样一些准备:

1、教师准备“表现山洪暴发、洪水肆虐情景”的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山洪情形和危害的资料以及令自己感动的典型事迹,并认真读一读。

【设计特色】。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桥》时,我让学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探究读、对比读、教师范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2、双线并行,情景再现:

我会着力渲染环境的真实,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这一条线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这一条线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

3、情法并重,读写结合:

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中,我会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进行表达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手法准确无误、结构跌宕起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环节来祭奠老汉,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实语言实践的活动。

六年级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2分钟)。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八课《将心比心》,学完课文以后,相信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白板出示,指名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7分钟)。

师:目标明确了,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举手纠正。

1.指名读,生纠错。

2.师板书易错字。

扎(多音字)不禁。

3.白板出示词语,齐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感知课文内容)(8分钟)。

师:同学们课文已经能读正确流利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3分钟后,比谁回答得更完整!)。

1.生自学。

2.交流结果,教师指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

第一件事:一位阿姨帮奶奶开门。

第二件事:妈妈鼓励为她扎针的护士。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品读、理解课文。)(13分钟)。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如果你是那位阿姨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针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i.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师:文中的阿姨、母亲是怎么做的?找到读一读。

3.学生品读,说体会。

师:刚才人家谈得都非常好,其实在文中有段含义深刻的句子,谁能读一读?

4.电子白板出示最后一段。(学生齐读、多人读。)。

师:这段话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道理,通过刚才朗读,相信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谁来谈一下。

5.生谈理解。

师:做任何事都要将心比心,多想想对方,多为别人着想。这样,我们身边处处有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五、拓展延伸(当堂训练)(10分钟)。

师:课文学完了,相信同学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装满了想说的话:你的感受、你的收获、你想说的话、你所想到的……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本子上,写好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练写。

2.全班交流。

六年级折扣教案

这几个问题之间较好地顺承了学生的认知,使之沟通了折率与原价(单位“1”)之间的联系。在学生通过自学具备了自身解答的认识基础后,让学生凭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解决p97例4的问题。如: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生:打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原价是单位“1”,单位“1”已知,要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元,就是求180的8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180×80%=144元.)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少花了多少元?)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白:原价是单位“1”,用原价×折率=实际售价。原价×(1-折率)=降低了多少元。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我又提出了如下问题:“原价每袋2元的某种牛奶,正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店每袋降价15%,乙商店‘买四送一’,丙商店每袋打八八折出售。小明要买5袋牛奶,从哪个商店买便宜?”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因为88%85%80%,所以买5袋牛奶从乙商店买最便宜.培养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折扣心得体会

在六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折扣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我们都学习了如何计算折扣,利用折扣购买物品,同时也会遇到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折扣的重要性。通过数学折扣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如何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而且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让我在生活中倍感实用和自信。

第二段:折扣的计算方法。

首先,折扣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学习课程的核心。在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折扣的四种算法:按比例计算、按尾数计算、按原价计算和按利润率计算。对于每一种折扣的计算方法,老师都给我们举了例子,让我们理解和掌握。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课后作业,练习了各种题型,从而熟练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第三段:利用折扣买到更多的东西。

其次,折扣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上更加合理地使用我们的资金。在购物时,我们通过计算折扣比率和优惠价格,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实现“一分钱,一分货”的效果。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折扣是一种省钱的良心策略,更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在生活中精打细算,做一个经济型的人。

第四段:拓展性问题的解决。

除了折扣的基本计算方法外,我们也学习了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在理解能力与计算技能方面得到了更高的挑战。如:如何通过折扣率和原价计算成本价;如何通过折扣率和售价计算利润;如何通过折扣率和利润率计算原价;如何通过最终所需付款和折扣率计算原价。除此之外,学校的校外实践课也让我们应用折扣知识走进商场,实践操作,增强了我们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操作经验。

第五段:总结体会。

在我来看,学习折扣知识是一件有益的事情。知道如何正确地计算折扣,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业和市场的运行规律;在购物和消费时,折扣可以让我们在节约金钱的同时,买到更实惠、更高品质的商品;同时,通过折扣的学习,我们还能应用数学题目来增强我们的数学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折扣也让我认识到,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自己,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埋下了伏笔,我们应当认真珍惜这些宝贵的知识。

六年级《折扣》数学说课稿

“折扣”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第97页的内容,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

1.理解打折的含义,会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

2.会利用已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与折扣相关的各种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分析、比较、判断等能力。

这节课我们组着力于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首先,从学生课前认识的折扣中来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折扣问题的基本解法。让学生感受到“折扣”这一学习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接着,从学生感兴趣的“商场折扣大揭秘”入手,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以合作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初步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利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思路,解释和解决商品中的“反常”现象,如已知折扣和现价求原价,已知折扣和优惠价求原价等,使学生对折扣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加入了现实生活常见的满百返五十的现象,将其与相应的折扣相比较,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折扣现象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分析问题的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逐步深化学生对折扣的理解和认识,并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管理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转变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教学平台。

3、提高教师自身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并在今后教学中加以实施和推广,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

六年级数学折扣心得体会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打着“折扣”的标志。所谓折扣,就是在原价的基础上打折,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折扣的数学运用也十分广泛,特别是在购物中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更是十分重要。

第二段:学校教育中的折扣教学。

作为数学课程中重要的一环,折扣在学校的教育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六年级的数学课中,我们学习了折扣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和注意事项等,培养了我们的计算能力和金钱观念。

第三段:折扣教学对我们的价值。

通过学习折扣的知识,我们第一时间意识到了商品折扣的作用。在购物中,我们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商品的实际价格,避免因打折而被骗。同时,还培养了我们的消费观念,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购物消费。

第四段:折扣教学对我们的思维。

除了培养我们的消费观念,折扣教学还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在计算折扣时,我们需要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同时还需要注意单位转换和小数的计算,这种思维训练能够锻炼我们的计算能力。

第五段:折扣教学的启示。

折扣教学对我们有着很多启示。它告诉我们,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够更好地应用。同时,也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帮助,让我们在未来的打折购物中能够更加理性、准确地计算商品的实际价格。

总之,六年级数学中的折扣教学不仅培养了我们的计算能力和金钱观念,还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对我们的未来也提供了帮助和指引。希望我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相关范文推荐
  • 12-21 财务能力培训情况的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7篇)
    培训心得体会的撰写应该客观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验,同时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想法。下面是一些写得不错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写作思路和参考素材。
  • 12-21 工程部的工作计划与目标(模板24篇)
    工作计划书是我们对定期或长期的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安排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我们实现工作目标和成就。我们整理了一批优秀的工作计划书案例,供大家阅览和学习,希望能给您一
  • 12-21 六年级难忘的第一次大全(20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记录生活点滴和历史变迁的工具,通过文字的记述可以使得一切变得鲜活起来。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的作文选集,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的文学魅力。人的一生中,有许
  • 12-21 社区两委班子测评报告(实用23篇)
    通过撰写报告范文,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范例中的报告通过清晰的逻辑和准确的数据,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结论。
  • 12-21 纪检监察意识形态工作的讲话稿(实用17篇)
    讲话稿的撰写也需要关注时间控制,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演讲。祝愿大家在撰写讲话稿的过程中进步和成长,取得演讲目标的圆满成功。推动纪律审查的制度机制创新。认
  • 12-21 父亲的背影五年级(精选20篇)
    作文要具备独特的个人观点和深度的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看看以下这些优秀作文,不仅语言精细,观点独到,而且感人至深,令人难以忘怀。人们总是常常地歌颂母爱
  • 12-21 幼儿园教师教书育人演讲稿(专业18篇)
    教师演讲稿是教师在一定场合下,以口头形式向学生或其他教师进行演讲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教师传达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接下来请听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些
  • 12-21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18篇)
    工作计划范文的编写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项目和任务要求,以及个人的能力和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2-21 学生没带书检讨书(专业16篇)
    检讨书是对自己行为或思想的反思和总结,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改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一份完美的检讨书,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参考。尊敬的老师:您好!我已经深
  • 12-21 返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热门2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阅读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