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职业教学论文(通用22篇)

职业教学论文(通用22篇)

时间:2023-11-20 08:20:14 作者:曼珠 职业教学论文(通用22篇)

5.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1.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目标的错位就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简单化甚至教学模式的填鸭化。无论是考证辅导班式的教学还是《经济法》纯理论教学,都停滞在讲授理论和加强课堂与课后练习的传统教育阶段。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学术期刊网上就这一主题专门进行了搜索,搜索结果显示,虽然有个别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但结果无外乎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图表法、案例教学法或双向提问式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有些学校倒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作了一定的反思,引入了网络手段,可是却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只把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浏览学习、下载资料。在这些网络教学中,网络的教学特征,教学功能,教学互动等优势都没有完全体现发挥出来。因此,都没有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果一般。

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笔者关于这一问题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研,学生们普遍表示,《经济法》课程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上课学习、下课背书、考前做题,非常地传统,也非常地无趣。传统的填鸭式与题海式的传授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获得的《经济法》知识难以巩固,教学中的前学后忘成为普遍现象,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本就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后果更加明显。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如果纯粹为了考试而教学,是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我们应该去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1.理论依据构建。

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指引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最终形式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这么认为的依据是著名的“情境认知理论”。《经济法》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法》教学的要求契合情境认知理论的特征。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动的情境相吻合。这样,使学生有可能在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解决,形成科学家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共同体的文化。而要在课堂上去模拟与《经济法》相关的、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相似的教学情境,唯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来实现。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应该实现以下几方面创新:

(1)教学目标上,应该以实现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为目标,立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而非提升考试通过率。

(2)教学内容上,应该建立在教材基础上,能够为网络所共享的教学课件、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及试题库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脱离教材。

(3)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在注意情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网络教学策略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具体的知识点要尽量采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

(4)在考试设计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实施考试,实现随机题库制与无纸化考试相结合,减轻教师阅卷负担,减少阅卷出错率,同时节约学校的经费资源。

2.教学目标设计。

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仅仅以顺利完成期末考试或提升考证通过率为目标,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信息化建设正好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真正实现素质与技能教育。笔者以为,高职《经济法》教育应根据高职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避免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和能力分离、教学和考证分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一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网络化教学则可以完成这一任务。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理论知识进行情景模拟预设,然后通过网络手段实现机———机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设的模拟情景去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对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关键在于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这一举措必须要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心理与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契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也符合学生考证与就业的需要,从而摸索出一套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经济法》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教学内容创新。可以考虑在保证《经济法》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使用教学案例,只不过教学案例要与情景模拟法相结合,在案例设计时要注意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在合适的案例中可以考虑由学生来扮演案例的主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同身受,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方法创新。主要是要大量地使用案例分析法与情景模拟法,《经济法》教学过程非常适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而这也正是引入网络化教学的根本原因,因为唯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方可实现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电子元素将教学案例形象的在计算机上表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深刻地理解知识适用的条件,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手段创新。网络化教学离不开电子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好《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教学课件、动画软件等电子教学资源,将其上传到机房或校园网络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4.考试制度改革。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但能够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实现作业与考试制度的创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布置和批改任务。在考试前,教师要首先出试卷、印试卷、装订试卷、分装试卷,考完试以后还要辛苦地阅卷、核分、填写成绩单,可谓事倍而功半。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下,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实现无纸化的作业与考试,节约教学资源。

第一,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进行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当场完成,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辅导和答疑,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完成自动批改,结果会传到教师计算机上,由教师根据结果再进行重点讲解。

第二,教师在考试前只编写并在网络上按照规定格式上传试卷即可,题量、分值与考试时间都可以事先在计算机上设定好。学生考试在机房进行,直接进行上机考试,在试题库中随机抽题,不仅杜绝了学生相互作弊的可能性,还可以在考试完毕后由计算机立即统计出学生的考试成绩,并通过网络上传到教务系统,无须教师再辛苦地阅卷,更不会出现核分和登陆成绩时不小心出错的情况。

这样,在网络条件下,最终可以实现作业与考试的无纸化,节约了学校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实现了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反思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经济法》课程实施网络化教学改革,可以发现教育信息化建设满足了情境认知理论对教育的要求,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从而达到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职业人才的目的,并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进路。

文档为doc格式。

职业教学论文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毫无学习感受而言,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此外,由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论性较强,课堂氛围沉闷,久而久之,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依赖性与被动性。而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并使学生出现抵触厌学心理。

1.2观念过于陈旧。

大多数教师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不够重视,都以为平时能说话会写字,掌握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就能够生活,不想浪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上,很多学生一致认为如今企业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学校也把精力与时间用在专业课程上,从而使汉语言文学变成一门冷门课程,教师与学生逐渐对此教育轻视,影响到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质量。

1.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学校相继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能够将图片与知识点同时展现给学生,直观而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授课,由此很难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

2.1改进教学模式,合理布置课堂结构。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理念与设计教学方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照本宣科地一味讲解,以教师为主体,这样会使部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较为严重的说会使部分学生厌倦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教师应该跟随改革的步伐,具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布置课堂结构,并在教学设计中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的要求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人才,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创立合理地课堂结构,从以课程为主体到规范统筹设计,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统一性,提升对课程设计的质量。而科学的课程结构是根据每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优化,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为全面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此外,在进行汉语言文学课堂结构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价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主体,根据社会实际的应用作为方向点,依据学生的本身特点以此对人才进行培养,课堂的设计要以此作为基础,会使学生能够有充分十足的学习空间与时间,不仅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同时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在过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而当今社会,企业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而这些都是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能够得到的。因此,在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使学生主动地吸收汉语言文学知识。

2.3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本身的要求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素养。根据此课程的文化特点,教师在教学时,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当别具一格地通过多种形式讲授汉语言文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在教学中勇于创新,拓展新思维,开拓出一条崭新的教育路径,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前进与总结。

3总结。

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改革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用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在其中,处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学拥有的独具魅力,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职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我们都知道,许多学生因多方面事物的影响,致使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对学生“德”的塑造,也会导致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失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德育教学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良好的德育教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将以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德育课程;职业学校;实效性。

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给了学生多少的知识,而在于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做一个大写的人。“以德治国”这四个字便道出了德的重要性,即“德”是人成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在现阶段的教育领域中,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仅仅只注重于对学生进行“智”的培养,而忽略了“德”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学生在信念理想、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等方面产生理解偏差。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我国职业院校就应当积极提升德育教学课程的实效性,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

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在不同的时间、地区展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德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发挥教学的指导地位,又能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促进师生的良好交流。因此,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教师在德育课上,要懂得如何通过精美的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素材,借助多媒体进行音乐、图片、文字的展现,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合理而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开展竞赛教学。在职业教学阶段,学生的竞争意识已逐渐形成,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德育教学融入竞赛中去。例如,定期让学生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辩论赛。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而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教无定法,但是却要以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总之,只要是适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就是好的方法。在德育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其实效性,教师就要积极地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丰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2倡导身教重于言传,促进德育教学的发展。

教师的身教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身教,其处事的方法、品德的修养表现等,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德育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种表述都充分的表明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起到“以身为范”、“师高为范”的榜样作用。教师的言行,为学生构建起了一种无声的教育环境。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德育课的教学高效性,教师就要尽量的将每件事都完成好,重视自己在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举止。例如,上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观察教室内是否有纸屑,如果有,则要及时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而且在下课的时候,要将黑板擦净后离开。这些很小的事情,其实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时,在德育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观其行、闻其声、明其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地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恪守言行一致、用身教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是现阶段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诚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平等处理每一个问题,留给学生诉说的时间和机会,只有这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才能真正在师生间建起友谊的桥梁,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3改变学生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学生是德育教学课堂的主体,他们对学习的观念以及看法能直接影响到其对德育知识的吸收与内化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就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德育知识的观念、激发其学习德育的积极性。首先,改变学生对德育课堂教学的认识。大部分的学生还将对德育课的理解停留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其认为德育课只是空洞的说教,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这就导致了学生看不清德育课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等观念的重要价值。同时,过去传统“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本身对德育课就具有一定的厌烦情绪。这种种的现象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因此,为了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学生对传统德育课的认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其次,进行适时的心理指导。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是升学考试中的失败者,这一事实常常会使得许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自卑感、挫折感,因此,教师就要降低对学生的高要求,以平等的心相待,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提升学好德育课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优秀毕业生的事迹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有可以学习的榜样,促使他们产生“自己也可以成功”的想法。当然,适时的交流和心理疏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4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教师,必须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丰富专业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方法,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是学生获取德育知识、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一渠道的价值,教师就必须要格外重视德育教学,积极探索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进而为社会培养成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刘卫星单位: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欢.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毕淑艳.浅谈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j].职业技术,.

[3]刘洪亮.浅谈提高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

职业中学教师教学论文

我校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的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的一年,在管理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两校合并、措施得力、有条不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源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我区工贸中专和职教中心的合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更好的搞好我区职业教育的必然途径,今年暑假两校合并工作顺利完成。为实现顺利合并这一总体目标,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一是充分做好动员工作,统一思想是做好工作和实现目标的前提和保证,在教职员工中广泛发动,使两校教职员工对合并的意义目的有深入的了解,打消个别员工在合并中出现的不情愿情绪。要求所有员工识大体重大局,局部服从整体。这为合并工作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二是安排得当、各得其所,两校合并简单讲便是人与物的合并,暑假期间,合并工作正式启动。两校领导缜密安排,团结一致,有条不紊,原工贸教学物资有条不紊的合入职教中心,未出现任何事故、疏漏、遗失等现象。对于原工贸领导干部教职员工以及物资的安排使用,着眼于大局,站在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高度,统一安排部署,力求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工作协调,心情愉快,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与物的效能。截止到暑假招生工作开始之前,两校合并工作圆满完成。分工更加明确,管理更加精细。

二、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工作井然。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为使这一办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上一年度我们便制定了学校发展的“1、2、3、4工程”做为工作的基本思路,“1、2、3、4工程”就是贯彻一个体系,突出两条主线,抓好三个重点,强调四个建设。这一工作思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行之有效,使我校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得以大幅度的提高,使学校工作在波澜不惊中变得井然有序,教育教学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本年度,我们依然延续这一工作思路,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争取实现认证,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是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而后广泛征求意见,并邀骨干教师参与论证和决策。同时,利用集会、座谈等形式向全校师生贯彻“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思想,通过这些环节,使大家的思想在最短的时间里统一到学校的重点工作中来。

二是有重点的开展工作,一是专业室的规范管理。专业室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技能的主要场所,我们首先强调专用室与企业车间的无缝对接,使我们的专用室俨然就是生产车间。为此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聘请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专业室的建设出谋划策,使学校的专用室符合企业车间的配置,以规范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加强专业建设,向品牌、特色专业迈进。我校现有电工、焊工、机加工等三个主干专业,各专业现有设施不仅满足实训需求,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我市同等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尚没有一个专业能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这对此窘境,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努力规范专业建设,强化师资素养的提高,推品牌、展特色。经过市专家组检查验收,焊接专业被评为特色专业。

二是着力打造老师们之间相互学习的平台。本校老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是业务提高比较快捷的途径之一。上半年主要是组织老师听评“示范课”,下半年,由于两校合并,为了促进相互间的了解,组织了全员听课活动。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要上一节“公开课”,人人讲课,人人听课,盛世空前。精心谋划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育人质量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三是队伍建设。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支持鼓励老师进修学习,学校努力争取名额派老师外出学习、交流。同时,我们还聘请了20余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这样,我校的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学活动与企业需求就更加贴近,逐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我们的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二是不断加强招生就业工作。生源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招生工作是学校每年的头等大事。今年是职校合并的头一年,为拓宽就业渠道,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以“出口”带动“进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本年度截止到目前接触企业三十余家,安排面试几十次,推荐就业学生410人。,自xx年与首钢技校联合办学以来,到如今联办校已达5家。使“联合办学互利双赢”更具规范化、长效化,为我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领域。古冶技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不占优势。但我在工作中努力克服困难不断研究与探索,向兄弟院校学习,寻求新的招生办法。广泛宣传学校扩大招生范围,充分调动集体的力量,使我校在招生工作中招生人数达213人。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20xx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结合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阐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意义、建设规划和建设内容。

20xx年以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立项78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其中43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已通过国家验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同行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于20xx年1月开始牵头组建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开发团队,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成为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单位,并联合全国在焊接专业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等40多所大中专院校和50多家企业共同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0xx年至20xx年。

一、建设意义。

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和支撑,焊接专业适应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开办院校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设优质的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对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使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焊接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教学资源库获取所需的各类标准、教学视频、教学动画、微课等碎片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助力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通过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更高效地,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焊接人才。利用培训资源,开展焊接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提高焊接从业人员素质,促进焊接行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为“中国制造20xx”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

目前,全国开办焊接专业的院校超过330个,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0人,但各院校所建设的焊接教学资源还很分散,不能满足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培训的要求。通过国家层面的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立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政、行、企、校共建共享联盟,构建与行业企业焊接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学资源,使分散在学校、企业的优质资源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得到整合,提升了专业课程与职场的契合度。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当今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焊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社会自主学习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需求非常迫切。建设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在线服务、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1]。

(四)建设智慧型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企合作共建优质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办空中课堂,开展远程教育和培训,是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智慧化、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和组成部分。

二、建设规划。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通过广泛调研,依托哈尔滨“焊接城”优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确立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进行了教学资源库总体设计和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为:以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教学资源和生产实践资源为基础,建成资源内容丰富、支撑技术先进、可持续更新的智能、共享、动态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将资源库建设成为能够体现焊接专业特点的在校学生专业学习园地、在职员工技能培训基地、学校教师教学教研宝库、行业企业交流推广平台。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的终身教育目标。为加快实现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xx”培养焊接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是:搭建资源库总体框架,进行资源库建设的顶层设计;校企合作开发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和碎片化的教学资源与培训资源;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搭建工具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身教育平台等四大平台;构建平台资源更新、运营、维护机制,确保资源库持续更新,永续利用。

(一)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搭建资源库总体框架。

深入开展调研,明晰焊接行业发展背景与趋势,深入研究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建设的水平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依托全国机械行指委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焊接专业教学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iws教学、培训体系,设计资源库总体框架。

(二)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实现资源集成创新。

整合包括哈工大重点实验室资源等焊接前沿技术资源、哈焊培资源等社会培训资源、合作院校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核心课程资源、行业企业标准及工艺规范等资源,以核心课程开发为载体,将资源碎片化处理、集成化创新、结构化投放。

(三)优化服务平台功能,确保资源的高效使用。

利用联合申报院校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采用集中式服务、分布式部署的云技术等先进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库;构建“未来课堂”试点设计(场地布置、教学设计);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整合开发基于云技术、具有社区化模式的多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支持碎片化、个性化、探究式学习,支持自主学习、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提升资源库的利用率。将资源平台建设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搭建的工具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的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身教育的平台[2]。

(四)建立资源更新机制,促进资源库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更新制度,收集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资源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及时予以调整与改进。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营管理机制,持续及时更新资源系统[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确保资源库年更新量超过10%。

三、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类教学资源、9项培训资源包组成的培训资源、1个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其中,3类教学资源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中心建设、资源中心建设;培训资源包为使用者提供各类培训,包括职业素养培训包、国际焊接技师培训包、无损检测人员等级培训包、企业员工培训包、农民工培训包、职业资格培训包、特种设备焊工资格培训包、师资培训包和新技术培训包;网络学习服务平台是资源库运行的关键要素,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搭建工具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培训平台和社会人员终身教育平台等四个平台。资源库满足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四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一)专业建设。

建设团队广泛开展焊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发出调查问卷601份,收到有效问卷578份。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汇总分析,明确培养具有较强焊接操作能力、基本的焊接制造工艺编制及贯彻能力,适应焊接生产一线主要操作岗位要求,并具有进一步向焊接技术及基层管理岗位拓展潜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焊接专门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并完成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基于企业焊接制造人员的主要工作岗位,涵盖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制订了焊接专业标准(试行)。分析焊接实践专家成长历程,构建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制订了焊接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焊接类人才的质量考核标准。

(二)课程中心建设。

1.融入国际国内焊接职业标准,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入国际国内焊接标准的特色课程体系,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始终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融入iws国际焊接技师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企业标准,为专业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行企校合作,开发核心课程。

资源库建设团队发挥各自院校在课程和师资上的优势,开发了焊条电弧焊、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无损检测、焊接结构生产、特种焊接技术、焊接自动化技术、焊接生产管理、先进焊接与连接、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评定和切割技术12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为依据,编制课程标准,开发“互联网+资源库”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已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签订了12门课程的特色教材出版合同。教材开发过程中,焊接行业、企业及学校三方联动,针对“书是书、网是网”,课本与资源库毫无关联的情况,为教材设计相应的动态及虚拟互动资源,弥补纸质教材图文呈现方式的不足,进行互动测验的个性化学习。对知识体系进行碎片化处理,碎片资源对应学习的难点与重点,碎片资源的形式包括文档、图片、视频、试题等,碎片资源做成网络连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扫描教材中的资源二维码,调用碎片资源进行学习。

3.搭建“互联网+资源库”的教学环境。

为实现“互联网+资源库”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中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搭建适合课程资源教学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设备建设、教学资源库资源的采集和制作等,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的终身教育目标。

(三)资源中心建设。

1.课程资源集成平台建设。

为便于学生及社会从业人员学习、充电,便于教师在线授课及学生管理,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包含学习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互动论坛等,面向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四类用户,设计了pc版和手机app版两个版本,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2.教学资源建设。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素材级教学资源,此外还包括虚拟实训与仿真工厂、职教立交桥、企业学习资源、职业培训资源和焊接故事园等特色资源。开发课程级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习题与试题库、任务工单、课程评价方案、技术资料和参考资料等。按照内容丰富、分类清晰、搜索便捷、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的原则,建设素材级教学资源,包括焊接专业各工作领域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如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实训资源、标准、教学音视频、动画、课件等资源素材,为教与学平台提供开发素材,并随着产业技术和标准的升级而不断更新。

(四)培训资源建设。

建设面向教师、学生、企业、农民工和社会大众,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焊接专业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培训资源库。培训资源库由9项培训包组成,包括职业素养培训、国际焊接技师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特种设备焊工资格培训、无损检测人员顶级资格培训、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培训、师资培训等培训包,每个培训包包含培训指南、培训教材、职业标准、培训大纲、培训视频等。培训资源解决了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工与学”的矛盾,激发学生特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建设。

开发建设特色资源库站,完成资源库学习的平台建设与维护。以焊接专业学习者和从业人员为中心,建成在校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课程搭建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身教育平台。

1.站建设。

站是整个资源库的入口,实现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单点登录,是不同来源内容整合及存放的表示层。开发建设资源库站,网站集成了资源库管理平台、组织架构、资源库特色内容、资源库管理与维护、资源库相关新闻等内容。门户引导以向导方式引导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4类学习者进入不同的学习的平台,便于更加容易地管理和使用资源库。

2.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包括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和学习管理平台建设两大部分。资源管理平台主要具备资源创建、资源审核与发布、资源统计与检索、资源评论等功能;学习管理平台主要提供课程设计、教与学过程、成绩管理分析、资源分享与更新等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四大功能,即成为在校学生的学习的平台、教师教学科研平台、企业人员的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生教育平台,使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根据各自的不同需求实现个性化检索,以最短的时间、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资源。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即明确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完成资源库总体框架设计,开发建设特色资源库站,完成资源库学习的平台建设与维护。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完成课程体系和课程方案设计,确定核心课程和培训课程应完成的各类资源,本着建用结合的原则,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级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不断总结建设经验和成果,为国内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参考文献】。

[3]叶波,刘怀恩.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建设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xx(8):49-53.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国家政策的保障,二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是国家政策的保障。目前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必要性的质疑声音此起彼伏,这本身说明中等职业教育是容易遭受质疑的一种教育,是一种存在地位比较脆弱的教育。质疑声音尽管多种多样,但其实他们有一条共同的理由,那就是民众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不发达的省份常听到的声音是:我们也没办法,学生不愿上职校!对于这些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要充分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去覆盖,而是要意识到其在某种角度的合理性。在目前的社会分配方式及其它相关制度下,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是合理的。

谁会愿意主动选择一种面向环境辛苦、收入较低、生涯发展空间有限且受到社会歧视的教育?但是这种选择完全理性吗?当然不是。即使对学生本人来说这也是不够理性的,因为如果他们都上了普通高中,将有大量学生会发现他们无法在课程上取得成功,即使付出了很大努力去学习,也无法在这条路径上升到高一级学校。如果进入不了高一级学校,他们将没有任何技能就要直接就业,且由于缺少职业学校在就业中的推介作用,他们花费了很大精力也很可能只能获得一份不满意的工作。对国家来说问题就更大了,因为我们将直接丧失一个巨大的技能人才供给渠道。前面说民众的这种教育选择有其合理性,是因为它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但这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因而是非理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顺应民众的意愿,把所有中学变为普通高中,带来的各种问题将更加严重。这种情况我们已经经历过了。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并不在同一个起点上。普通高中即使国家不主动强调它的重要地位,人们也会争先恐后地选择它,对重点高中来说尤其如此。然而中等职业教育就完全不同了。如果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来保障其地位,那么它的存在就会受到极大挑战,即使国家努力强调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也将无济于事。事实上,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在有些省市已呈下降趋势,有的甚至已处勉强维持的边缘。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政策制订者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特殊性,并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比如制订并执行合理的普职比例,同时大力发展中高职贯通甚至是中本贯通项目,使中职学生在升学上能体现出其优势。其次就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鼓励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就必须努力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否则这种政策就是不道德的'。即使学生进入这种职业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质量去吸引他们,他们最终也会选择离开,中职学校学生的辍学率与其教育质量直接相关。目前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还是比较令人堪忧的。评价职校的教育质量,不能看建了多少漂亮的校舍,添加了多少实训设备,实施了何等复杂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以看看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多少是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的?可以看看教材,每年出版那么多教材,有多少是真正称得上经典的?可以看看教师,有多少职校教师是真正爱他们的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可以看看教学组织,学校的课堂教学严格到了什么程度?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什么强度?可以看看班级的规模,学生到底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如果从这些方面去观察我们的教育质量,情况恐怕不容乐观。这些方面的改进与教育投入没有太多关联度,与办学的实际条件也没有太多关联,关键是我们要有改进的决心与愿景。

一些省市正在实施中本贯通教育,这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较大促进作用,其作用大大超越了中高职贯通。目前这一项目受到了各方欢迎。首先学生家长喜欢,因为进入了这个班级,就意味着学生将有相当大的机会直接进入本科;其次职校积极性很高,这是无疑的,因为它大大改善了职校的招生状况;再次本科院校也欢迎,这一方面是因为招收中职生便可以享受应用型本科的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为中本贯通班的生源质量甚至要好于他们从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然而如果中职学校就此认为他们的办学问题得到解决了,那就完全错了。如果中职学校不借此机会大幅度提升教育质量,很快将出现各方均不满意的格局。首先家长会发现职校的学习过于松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本科院校将发现,来自职校的学生由于后期没有经过有相当强度的学习,因而其能力水平不如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当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发生后,中本贯通就不再会有吸引力,而中职学校将发现自己已处于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夹缝中无法动弹。因此,不论国家政策如何,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最终要由其自身的教育质量去证明!

职业教学论文

中职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诗歌有古诗、现代诗以及一些国外的作品,每一种诗歌的教学要求不一,采用的教学手法也有差别。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诗歌,都凝聚着作者一时的全部感悟,饱含深情。可能在初读一些诗歌的时候会感到难以理解,但细细品位,反复斟酌,就会逐渐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就像一份陈酿,越品越有味道,这是诗歌吸引人的地方,让人欲罢不能。做好诗歌方面的教学,能让学生的气质得以提升,诗歌本身具备的高雅气息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熏陶学生。

一、注重意境,感受丰富情感。

诗歌的意境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大特点,诗歌字字珠玑,惜墨如金,但它言有尽而意无穷,营造出特殊的氛围。在学习诗歌的时候,理解意境是大头,整个教学的核心。在理解了诗歌的语句之后,学生需要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感悟作者想要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的东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还原意境,将自己想成作者、诗中的主人公,而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比如学习李白的《侠客行》,意境对全诗的掌握帮助非常大。全文的语句读起来极具气势,又无处不给人一种侠客般的快意潇洒。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创作的时候不拘泥于形式,随性而为。它的诗歌别具一格,后人难以模仿。他将自己对剑术的热爱融入到这首诗中,创造出了一位剑术极高的主人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学生肯定会被诗中人物吸引,感到热血沸腾。这是一般的学生都会有的情感体验,但这不是这首诗的全部。教师应该提示学生再结合李白的心境,多读几遍诗歌。在万丈豪情的背后隐藏着一份无奈,现实生活总是与自己的梦想存在巨大的差距。虽然李白在文学上的成就高不可攀,但他还是忘不了心中侠客梦。意境的营造一部分是为了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完美,更多的是为了倾述自己的向往与无可奈何。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留给我们自由想象的空间,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全都隐藏于其中,让读者自己感受。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还原诗歌的意境,就能快速地理解诗意,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不同类型诗歌的教学区别。

诗歌没有国界,不分时代,都是文学界中的明珠。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只要是优秀的作品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但因为考核方式的不同,导致教学要求不一样,相应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古诗词一般都是默写,在教学的时候就不需要过多地进行分析,让学生加深记忆,不要出现错别字就行。在诗歌理解的考题中出现的也不会是教材中的诗歌,所以只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步骤即可。重点应该放在方法的剖析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代表着正确的解题思路,诗人的思考方式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但出考题的是普通人,有一定的解题模式可以套用,学生要学习的就是这种固定的解答模式。想一些现代诗和国外的诗歌,和古代的诗有着巨大的差异,一般也不作为考查内容。但这不代表学生不需要学习这些诗歌,现代诗有自己的特点,虽然语言没有那么凝练,但一样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像泰戈尔,曾将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可见优秀的作品是不分国界、不讲时代的。现代诗同样可以有深刻的含义,深远的意境。《飞鸟集》、《新月集》等都备受广大的读者的喜爱,读这些诗歌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受到洗礼,经历世间百态,获得众多感悟。这是一种难得的文学积累,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对写作的帮助很大,让学生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转变,更加睿智。

三、写作尝试。

熟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学习了大量的诗歌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小试牛刀一番。尝试自己写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其乐无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虽然学生写作技巧贫乏,思想高度也不及真正的诗人,但有自己丰富的情感。学生要做的只是借助诗歌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可以把它当做一种简单的写作训练。在写作的时候,学生脑海中会浮现出诗歌种种格式要求,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有限的话语中,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容易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诗句。诗歌教学需要的技巧远远多于其他部分,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文学形式,教学难度高很自然。结语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板块一定要认真对待,它能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几首诗词,诗歌可以让人的灵魂得以升华。读诗使人睿智,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巨大的提高。

作者:杨国栋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崇军.对多媒体教学的一些探索与思考[j].四川信息技术教育,(6).

[2]郭霞.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卫生职业教育,(04).

职高教学论文职业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以衔接教学为抓手,提高职高物理教学成效。

摘要:职高物理是机电、电子电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对专业课的学习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了以衔接教学为突破口,提高职高物理教学成效的方法。

关键词:职高物理;衔接教学;阅读习惯。

物理是职高机电、电子电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为学生系统地学习专业课知识,进一步接受专业培训而打基础的。它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较为全面地学习物理知识,了解物理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职高物理大幅度增加了综合性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职高生源较复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都较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缺乏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造成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较困难,物理成绩难以提高。针对这种学情,教师在职高物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夯实“双基”,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证明,加强职高物理衔接教学工作,是缩小学生优劣两极分化、转化物理学困生、实现学生物理素质普遍提高的有效途径。因为初中物理课程侧重于讲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培养基本的观察、实验等技能。因此,在职高物理教学中,注重初高中新旧知识的衔接,使学生获得“最近发展区”,更加有利于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要做好职高物理的衔接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学生会摆脱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心理阴影。从物理学习的第一课开始时,对于序言部分的教学就要很好地重视起来,让学生明白整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及知识体系,明确要学什么、怎么学。

还有,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可以采取讲科学家的故事来拓展学生视野,进行励志方面的教育。对于物理实验,尽量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有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实验过程与结果,这种演示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多次放映,学生可以看得真切,当精彩的物理现象动态而立体地展现出来时,不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的,这其实是他们不会读书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编拟阅读提纲,或让学生设置问题等方式,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思考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加强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一般是识记物理概念和基础知识,做一些模仿练习,因为初中物理中所涉及的形象思维的成分稍多一些,学生还比较容易理解。而到了高中阶段,物理中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增强,那么在物理课的衔接教学中,我们除了发挥学生机械记忆能力强的特点外,更应关注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培养,逐步改善和摒弃初中阶段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和综合等思维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前提下,更要“知其所以然”,因为搞清来龙去脉才可以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后,在探讨例题时要让学生高度参与,对于解题的方法和规律的概括,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起来,逐渐改变他们只懂得模仿例题、生搬硬套的不良习惯,由此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在物理学科研究中,要渗透方法的指导,如,理想模型、类比推理、等效替代、控制变量、理想实验法等。

四、重视培育物理思维能力。

物理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一般来讲是这样的:观察实验―进行假设―实验验证―总结理论―实践验证理论―重新修订结论。我们的物理课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物理课中,学生对物理知识、原理定理等的学习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原则。其中的思维方法是把物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加强物理思维方法的教学与渗透,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及创新性,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促进习惯养成、培育思维能力,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参考文献:

赵凯华。对职高物理教学的探讨。物理教师,2000(04)。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技校教学论文范文职业学校教学论文

目前我国教育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学生诸方面全面发展,但是我们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失败就是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造成了教育失衡的现状。人文素质培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语文课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工具,作为技工学校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个人素质,发挥技工语文课应有的作用,已经是素质教育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了。在这里,本人浅淡个人所见,与同仁商榷。

一、素质教育下当前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技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技校必须同时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而且人文教育还必须放在首位,以人文教育促专业技能教育,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办学目标。但纵观现状,在当前的技工学校教育中又似乎处于一个特别尴尬的地位!一是重技术的培养模式导致语文教育存在着学科地位边缘化,语文在技校各专业中的课时分配明显减少,所占比例有限;二是有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对语文不感兴趣,认为语文学与不学对其专业技术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重视不够;三是有些语文教师偏实用性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现在的学生人文知识不够,文化素养较低,理想信念淡化,法律意识淡薄,人文精神缺失!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求和、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著名的语文专家于漪老师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是一门最能凸现人文关怀,启蒙人文意识的学科。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形成技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涵养、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修养和创新意识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当今时代合格的技术工人,必须具备中等程度的综合人文素质。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从目前学生的素质现状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综合素质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如何能担当起人才金字塔基石的技术工人和振兴国家、民族工业的重任?因此,素有“百科之母”之称,富于人文教化功能的语文课,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使命。语文课作为技校生的必修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接受熏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从而达到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参加工作后怎样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等问题。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1.塑造语文教师的人文品行,树立言传身教的良好形象。

作为一名技校语文教师,我们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所以教师的知识涵养、人格魅力、品德的优劣对学生人生观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学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就不可能培养出人文素质很高的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缺乏人文意识,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技校语文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二是教学上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三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净化思想,矫正行为,提高人文素养。

2.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和自身素质局限,技校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贪图享受、纪律散漫、意志薄弱、自私狭隘等缺陷。针对这些现象,我在教学中注重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技校语文课丰富多彩、刻画人物众多的题材,紧扣作品的语言,挖掘语文课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蕴含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在欣赏中有所感悟,在欣赏中领略人文精神。例如,诵读《离骚》,让学生明是非、辩清浊;讲析《满江红》,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心、热爱祖国。再如,教学《普通人》这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形象、具体地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我精心设计了课件,创造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看到一个做事认真,为人“本色”的“普通人”的形象,使学生体会了生活中美丑的一面,激发他们的情感,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了升华。除了引导学生从语文课中学习体会到作品的内在思想底蕴,还可以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和辨别美,通过作品与现实生活事例相结合,让学生能结合对照,产生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形成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利用语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技校生多为“中考”或“高考”分流的“弱势”群体,大多信心不足,自卑心较重,抗挫折能力欠缺,现实中趋利避苦,不愿付出,爱享受,对自身的人生目标不清楚,学习缺乏动力,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道德素质的修养,尊师重教、团结同学及礼貌礼节上比较淡漠,这些道德问题说到底是人文素质问题。因此,语文教学只要充分利用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将具有启发学生理想、信念的文章,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确定,从课内到课外讲深透。譬如,说到孔孟,就讲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说到杜甫,则说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的高尚情操。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平时上课多抓住一些“热点问题”关注他们最敏感的问题和现象,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引导,正面教育学生,使学生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技校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特点,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优势,作为技校语文教师应着眼于社会长远需要,重视技工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培养,注重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适应市场经济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的需要,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解相梅。浅淡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职业,2008(11)。

职高教学论文职业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职业高中也越来越重视,同时,美术是职业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生通过在职业高中进行美术专业的学习,都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成效,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都受益匪浅。那么,如果提高职业高中的美术教学成为我们的一个教学重点。本文将就我国现阶段职业高中的学生特质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学生,因材施教,进而论述一些提高职业高中美术课的教学策略,提几点可行性的教学方法。

引言。

一、现阶段职业高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1.文化课、美术基础都较为薄弱。

就我国现阶段的学校结构设置来看,职业高中学校的学生成绩往往不是很好,文化课成绩往往较为薄弱,除此之外,美术功底也并不是很扎实,很多的同学,可以说美术这一方面,甚至是零基础。

2.缺乏自信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高职业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

1.我们职业高中的美术教师要先从提高自身素养做起。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国职业高中的许多美术老师,他们自身的美术素养并不是非常高,尤其是地处在教育落后地区的老师,以及一些年岁较大的老师。缺乏与时俱进、创新的精神,教授美术的知识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如此一来,就直接影响了美术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还可以组织老师去先进学校调研、学习。

2.帮助职业高中美术专业的学生树立信心。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自信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尤其我们面对这群孩子,年纪尚小,又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业者,必须从鼓励学生出发,帮助学生简历自信心做起,多鼓励、多表扬,改变“打压教育”的模式,采取“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犯的错误,婉转的予以表达,学会给学生“留面子。”只这样,学生才能树立自信心。

3.采取趣味教学,增强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定要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尤其是针对美术零基础的同学,我们首先要把学生“领进门”,让他们想学、爱学、乐学,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展开。比如我们可以将课程细化,有工笔画、素描、速写、色彩、国画多门课程,让学生全方面的接触美术的各个领域,让大家大胆创造想象力,喜欢什么画什么,“我的一天、我的宿舍”都可以,让艺术融入生活,从点滴中培养兴趣。此外,开展美术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课的教学,只有艺文并重,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4.组织学生看画展。

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美术馆,感受美术馆的氛围,提高审美的能力。教师除了教授绘画技巧之外,还可以多普及美术历史、名家的一生,比如讲述文艺复兴时代的多元文化、探讨伦勃朗、梵高等名家的作品特点,这样一来,美术素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出来,文化做了积淀,这对于一个人的素质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5.组织学生外出写生。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景,城市、乡村,都有各自的魅力所在。最美的永远是大自然,组织学生外出写生,不仅提高了美术的兴趣,还能亲近自然,更是大大提升了创造力,让学生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展现不同的景物,可以铅笔素描、可以油画来浓墨重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真真实实的景物就在眼前,这比临摹任何名家大作都有用,让学生擅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让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

6.组织活动、比赛。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美术作品的比赛,这样有助于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大家的作品有了展示的机会,更能激发大家自主学习能力,体验到美术的快乐感和成就感。我们还可以增设一些奖项,对成绩优秀的同学予以奖励,对进步快速的同学给予鼓励。这样,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了起来。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职业高中的美术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正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改正、匡扶,采取优秀、优质模式来展开教学,培养学生信心的同时,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美术能力。

参考文献。

职业教学论文

摘要:为培养一名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具有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和工作能力强,这不仅需要加强高校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提高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现代社会正在全面开展德治教育,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修养。

引言。

教师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他随着学校的产生而出现,担负着向教育者传递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现代教育,为人师者应该具备并不断完善三大素养:一师德,二授记,三科研。“师德为先,为师有德”。

1.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英国狄更斯曾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纵观当前教育发现现在的教师职业道德存在很大的问题。

1.1敬业精神缺乏。

教师是工程师,是园丁,可是部分教师并不认同,也没有把教育工作看做是传承文化知识、传播科学真理、塑造美好心灵的伟大事业。在他们看来,教师只是用来谋生的手段。本着墨守成规的思想,他们缺少对教师这份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更奇怪的是,他们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而是转移到了教学以外的事业,有些教师对科研没有兴趣,只把科研当做评职称的一种工具。到万不得已时就抄袭他人作品,出现了严重的学术腐败现象;也有些教师自认为很忙,没时间做研究,需要时就玩拼凑。这样的氛围不仅助长了研究的歪风,而且玷污了教育这个高雅神圣的知识殿堂。

1.2团队精神缺乏。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不能把自己的同行当做朋友。因此有些教师就以狭隘的功利原则来对待工作。不与自己同专业的教师进行探讨有关学术方面的问题,真正的做到“闭门造车”。不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别人的思想,又如何能让自己站在学术的最前沿。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

2.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般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功夫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从内涵上来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仪表、谈吐、气质等方面的学习,这是外在意义上的修养;二是教师在思想、品德、情操、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师职业道德境界,这是内在意义上的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论从外在意义,还是从内在意义来说,都是指教师的自我修养,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进行锻炼过程。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点如下:

(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

2.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培养“四有”新人,此后培养“四有”公民即被作为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写入《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和法律法规之中。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正是在小平同和中央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和广大人民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愿望集中概括起来,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这种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过程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理论思考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于是产生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历史命题。

3.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3.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师的思想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教师明确地认识到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服务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还能有效地杜绝现在教学风气的腐败现象,认清现代教育的职责。

3.2学习、认识自己。

学习不仅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学习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孔子就明确提出过“笃信好学,宁死善道。”教师的每一种优良师德品质,都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渐渐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促进自己,提升自己。

3.3向实践学习。

我国诗人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孟子也说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皮肤,空乏其身,性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样才能磨练出人的品质。教师在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后,才能更加体会学生的心理,给学生提出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行为,才能懂得品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钱焕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008,(201)。

[2]柳斌,九州图书出版社,教师素质培养手册,总序言,1998,(1)。

[3]马骏,梁积荣,张国春,陕西教育出版社,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1990,(274)。

[4]傅维利,高等教育出版社,师德读本,教师职业道德,2003,(91)。

职业教学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和调查研究显示,高校多数大学生择业心理还是比较稳定的、健康的。这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有稳定情绪,乐观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有健全的意志,果敢、顽强、有自制力;人格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的认识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客观的认识,适应性良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择业环境、择业理念、择业途径、择业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大学生择业心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择业标准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

由于不同的择业过程,大学生对择业理想抱有不同的择业期望值,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如:有的毕业生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待遇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就业地区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单位性质放在第一位等等。在当前大学生多元的择业价值取向中,有两个取向最为突出,一是毕业生普遍看重经济待遇,关注生存条件;二是择业时越来越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在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当中,除了就业单位待遇外,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和专长的发挥。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事业使生命之树常青”,他们懂得只有将职业价值与个人需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去认识职业,去认识自己,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择业意识市场化,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到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自由选择职业的心态已经成熟。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的认识与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调整好择业心态,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备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校供给,而是根据自身的客观需求吸收人才。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大学生择业意识也市场化了,具体表现在择业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有些大学生不再是毕业前半年左右开始找工作,而是提前一年甚至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和运作;还有一些大学生,他们在寻找职位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状况非常了解,能做到知己知彼,不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他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更谈不上成就一番事业。

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加强组织管理,促进教育力量整合。

目前,从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组织管理模式来看,多数高校的组织机构由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与心理辅导部门联合组成,通过开始《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并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同时通过政策咨询、心理测试、学术讲座、网上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渠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部分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很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育途径分散、单一,很难形成合力。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只有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相结合的组织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系统而科学地开展。首先,高校应努力构建一个立体化、专兼结合、多元化组合的工作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从校领导到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各院系部,再到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生辅导员、任课教师,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从不同层面、角度、不同渠道开展择业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通过各种力量的相互协同工作,来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其次,高校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择业的服务体系,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其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水平,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引导,才能推动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逐渐步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2.加强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主体自育。

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择业活动的宏观控制力度,准确地把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向,在充分挖掘组织管理效能的同时,又要注重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自育作用。对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既是就业心理辅导的客体,也是就业实践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表现在主体教育的过程中。从教育过程上看,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有助于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内化,更能发挥大学生主观的能动作用。一方面,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学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会”、“心理健康俱乐部”和“就业辅导自助协会”等形式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组织,通过“大学生恳谈会”、“大学生座谈会”、“个人成长小组”等自助形式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多注意启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多注意引导学生参加心理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就业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3.加强实践管理,促进教育效果延伸。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大多源于认识的偏差和对择业实践适应的不良。只有社会、学校和就业指导部门来共同关注并采取相应的辅导对策,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才能排除大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实践全过程的心理监测与指导,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的能力,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容地面对择业求职。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社团、协会的功能,组织学生参加对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抓住“寻岗”这个环节,树立“独自寻岗,战胜困难”的大学生典型,对大学生择业时的自我表现实行科学的引导,使之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能主动地调整择业期望值,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让他们顺利度过接触社会之初存在着的自卑、怯懦、自负、焦虑等心理状态的不适应期;三是加强专业社会实践过程的管理和考核,组织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两课”教师对大学生的综合性实习进行指导,对大学生实行“模拟就业过程”的演练,培养大学生与人相处、共事、合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四是做好社会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成为有良好竞争心理准备的人,自觉地克服和抵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有助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还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伴随着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开展,其教育模式的建立也必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应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开辟各种教育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校毕业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行为,积极把握择业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论文

1.1加强管理机构的改革。

首先职业学校必须遵循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明确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责所在。而教育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其次,职业学校要针对教育技术中心制定出有效的管理体制。职业学校可以将计算机网络中心以及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合并,并针对合并后的中心指定出科学的管理体制,然后将职业学校中与教育技术有关的资源都划入合并后的教育技术中心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实现对中心运行的规范管理以及各个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有效地提高设备和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职业学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和职业学校教务处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教育技术中心一般都是从职业学校的教务处分离出来的,而教育技术中心与教务处的主要职责都是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且都是以推广教育技术以及实现信息化教育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加强建立与职业学校教务处的良好协作关系,同心协力的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努力实现信息化教育的目标。

1.2加强重视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

首先职业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应该涉及理论和实践。关于理论方面的培训,职业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技术专家到职业学校进行理论讲座,使教师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关于实践方面的培训,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使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网络多媒体教师的使用。其次,培训的形式应该具备多样化和灵活性。职业学校要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课余时间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其中包括面对面的培训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模式,通过开设网络培训课程可以使教师在网络教学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理念和能力。

1.3加强建设优秀的教育技术人员队伍。

首先职业学校应该明确教育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使教育技术人员能够以技术和管理为核心,并积极配合职业学校的各个部门,为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教育技术人员,在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谦和。职业学校在分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育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如果在不影响其本质工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安排教育技术人员进行简单的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教育技术人员形成良好的教育观念。此外,由于教育技术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是服务和管理,而且难以进行量化,因此,职业学校应该根据这一实际差异为教育技术人员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并在对教育技术人员的考核和晋升过程中充分分析教育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态度、业绩以及贡献,不能只注重论文发表的数量以及科学研究项目。

2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技术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地促进信息化教育目标的实现,职业学校应该制定出科学的管理体制,并加强对职业学校教育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使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通过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使教育技术中心与职业学校各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以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信息化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学论文

在教学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入学制度都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群众的学习需求,中职、职高以职业教学为目标,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旨在培养更多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就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它实现了传统语文教学与职业教学的结合,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本文就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就高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语文教学是实现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因而在各阶段的教学中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办学模式和办学目的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及改进不容小觑,需要教学工作者全面地把握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为工作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养较高的专业人才。

1.鲜明的基础性。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学生的观点。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所在班级的专业来开展,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语文功底,有计划性地实现语文教学与职业教学的结合。除了较为基础性的识文断字之外,还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写作习惯,可以通过口语训练、书法训练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做到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的信息传达。

2.较强的实用性。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在应对就业竞争时,如何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需要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来进行表达,实用性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重点进行写作能力、主持能力的培养,这些实用性较强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出个人的才华与魅力。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内部文件资料的撰写与信息的传达都非常普遍,学生如果能够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板报,或者能够有条不紊地主持内部晚会等都会让领导眼前一亮。教学工作者必须把握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3.较强的科学性。语文教学对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优势较大,这也是目前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其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对于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影响较大,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计划性地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高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策略。

1.透过现象看本质,调整教学方法。虽然职业高中的特点非常鲜明,但是语文教学的主旨依然大相径庭,因此,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必须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制定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有计划地落实口语训练、写作训练、阅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部分用词较为优美、意境深邃的文字及句子可以用摘抄的形式记录下来,反复诵读,分析其写作技巧,为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积累经验。同时,制定较好的阅读计划,分析不同时代下的文学作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及设备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填充,重视古代文化的分析及文学素养的沉淀,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运用,在国学精粹中找到创作的灵感。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学、游戏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的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2.立足现状,循序渐渐地开展教学工作。学以致用是教学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尊重学生的个性,在面对不同语文基础的现状下,需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将语文教学的难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部分生涩难懂的文章分析可以适当地降低要求。就近代散文的分析与古诗词的鉴赏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教学重心的转移来减轻教学的难度,或采取其他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传达出的情感,不要盲目地要求学生读透、读懂。

3.抓住教学特点,调整教学策略。职业高中语文课堂的个性特点还体现在职业教育上。职业高中的语文课堂是面向即将走向职业技能较强的各种工作岗位的学生,能够学到实用的语文能力是他们最为实际的愿望。语文教师就要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打造务实的课堂。比如汽车营销专业,它是培养适应我国汽车产业需要的,掌握现代汽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适应汽车营销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根据这个专业定位,语文课堂就要侧重沟通交往、实用写作等方面进行语言运用训练。像汽车诊断报告书、营销策划方案、汽车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汽车销售宣传等,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语文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训练,学生很难适应日后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开设“汽车文化”专题学习,提高专业品味。

三、总结。

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下,职业高中教学必须做好相应的调整,除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之外,还需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基础性学科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需抓住其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实现职业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职业中学教师教学论文

包括计算机、电算化会计、电子、机电和财会,181名教职工。学校占地面积2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几年来共筹集资金946万元,修建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硬化、绿化、亮化面积15000平方米。学校装配有高标准实验室14个和多功能厅2个及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绘画教室、音乐训练室。已开通全县一流的千兆主干校园网,全面实现了教学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多年来,初中会考、普通高考、职高高考均名列前茅,尤其是职高升学率连续多年达100,名列全市第一。职高毕业生就业率达50(天津纺织工业学校机电、电子短期培训的在合资企业就业,今年有43名学生已报名去天津)。校风正、学风浓、教风实享誉社会是本校的一大特点。

永昌县职业中学从无到有、有小到大、从弱到强,至今已走过了风雨,期间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主,多门类开设专业,先后开设家电维修、服装裁剪、民用建筑、电子实用技术、电算化会计、文秘打字、英语培训、幼儿教育、财务会计、计算机等10个专业,进行了玉雕加工、电算化会计、工人岗前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学习四种培训,并相继建立了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玉雕加工和食用菌培植四种产业,为永昌经济发展培养了3000多名技术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中专人才1000多名,部分优秀职高毕业生现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地区工作。其中幼儿教育专业两届毕业生全部被市、县、乡各学校幼儿园聘用,英语培训班为乡镇农村学校解决师资力量的燃眉之急,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已成为稳定的,具有一定优势的拳手专业。成人教育电大工作站开设专业汉语言文学、会计学、水利水电工程、财务与计算机管理、小学教育管理、英语等大专、本科层次专业,6个专业12个教学班,在籍学生154人,学历教育共培养出500多人,在金昌市职业学校中,办学层次最全、规模最大、专业最齐。

目前学校办学模式。

一是“111”东西联合办学模式,学校与天津北辰职专签订了双学籍办学协议,今年100名学生已被录取。另一种是“21”办学模式,即在本校上两年文化课,高三分流,基础好的上普通大学,差一些的职高分流,考学、就业两不误。三是“12”的大分流,即双学籍学生上一年文化课后进行文、理科职教分流。

在办学特色上。

学校以就业为重点,以升学为导向,整合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性人才。

一、学校在今年已初步实现“订单式”招生,与天津市北辰职专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确定今秋由学校从初三毕业生中招收电子和机电两个专业各50名学生,采取“111”办学形式,(第一年在永昌县职业中学学习文化课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年到天津市北辰职专学习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学生户籍随即转为天津市户籍,第三年在天津带薪实习,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对口专业继续深造,也可由天津市北辰职专推荐直接在天津、上海、杭州等地的大型企业就业)。同时,为了尽快打破职高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学校在今年职高毕业生中选拔40名学生,与天津市北辰职专签订职高毕业生短期培训协议,这40名学生在今年参加培训后可直接在天津等地的大型合资企业就业,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报名准备阶段。在“东西联办”的同时,永昌县职业中学还与江苏常州服装有限公司联合,实现了“校企结合”的现代办学模式。

二、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16号)中指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重点办好一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35号)中指出:“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l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各地区要安排资金改善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学校为建立永昌职教中心决定扩大办学规模,征用土地48亩,用于建设职教实训基地、学生公寓楼、餐厅等基础设施。本项目总投资预计500万元,学校拟通过自筹、省、市、县争取资金完成此项工程。

三、扩大办学规模,在3-5年内高中招生全部为职业班,增加专业设置,由现在的5个专业增加到8个专业,在校学生达到24个教学班1200人。

四、要在3-5年。

内彻底转变以升学为指导的办学观念,学校要走出去与深圳、广州、上海等发达地区多渠道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力争达到职高学生50的就业率。

五、缩短学制,采取“21”灵活办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格的等级证书,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永昌县职业中学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对学校而言是一项新的挑战,学校一班人将团结一致,顽强拚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不折不扣的创业精神,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地努力。同时也希望上级部门和主管领导能对我校给予财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

职业教学论文

(一)从老师来讲。

(二)从学生来说。

没有进入社会,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未认清职业中学数学教育的作用。从一生下来,便是跟着别人学习,很少自己动手来验证别人的话对与错。在知识的储备量增加后,心里上产生一系列的疑问,二这些疑问在得不到答复时,心中的“为什么”便显示出来,这与我国教学,老师是绝对的,相冲突,由于环境和文化的区别,使得学生逐渐在学习中丧失了积极性。由幼时的主动出击,换成了现在的.逆来顺受,甚至是充耳不闻。

(三)从社会方面说。

家长只看重成绩和名次,很少关注学生真正的需求,在温馨的家中也很难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领导追求利益,对学生也是区别对待,从心理上造成了三六九等的等级差念,纯真的教学变成了价值利益的交换。老师的待遇不同,也给老师在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埋下了一定的伏笔,待遇高的老师讲解细腻。而其他的老师则是另一种方式,多样化的教育,使得学生差别极大。

二、建议。

(一)注重学习的衔接性。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知识系统,任何环节的一、脱漏,都会对给后及教学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做到查漏补缺的工作,来缩短普通教育与职业中学的数学教育知识的距离,顺利的进入职业中学数学园地。老师也应该时时刻刻与学生多交流,多开班会,了解班级学习情况,及时的向上级反映真实的学习面貌,便于教研室制定相对应的教育计划进程,时刻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表和量化考核表。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是个体潜力的动力。职中数学课堂,尤其要重视兴趣的作用。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有失败学习的经历和阴影,他们厌恶、憎恨甚至是抵制数学的学习。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多开展数学竞赛,来激励和表扬学习用功的学生,而不是简单的仅凭一纸文书来论成败。老师应多联系生活实际,多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开展野外数学学习,不局限于课堂上,时时刺激、处处诱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教育。

新的职业和就业领域中,需要的是不同种类的人才技能,这就要求职教数学课程的开发与设置须选择更为灵活的策略,以适应知识、技能更新换代及周期缩短的特点。有调查表明,人的职业技能85%以上是在工作岗位上形成的。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把那些只是为了体现学科本身的体系、逻辑,或者是借以用来表明学科的水准、高度而学生确实学无致用又力所不及的内容放进课程,那些完全可用计算机(器)来完成的繁琐计算、推理、证明等,也没有必要用来挤占学生的时间,更没有必要用偏题、怪题来为难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聪明才智用在动手实践中。

职业中学教师教学论文

流失、浪费,财务管理人员就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只有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做到厉行节约,具体做法是:

1、为克服外来用工中的混乱现象,保证做工质量和合理用工,开校初制定了《永昌职中外来用工派工制度》,这样,有效地克服了做工人员满天要价,管理人员心中无底的现象,保证了学校有限的资金不被浪费。

2、购物人员要每周列出购物计划,报主任审批后,方可购买。要求物美价廉,货真价实,所购之物入库后方可领取,做到帐物相符,出入平衡。

3、财产管理上继续采取落实在人头上,分解到各个处室和班级的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先分类造册,后由部门负责人(或班主任)签字;这样增强了物品使用人或集体的责任意识,提高了财产的管理力度,保证了学校财产,不被破坏,不被流失。

4、继续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学期在政教处、班主任的齐抓共管下,加大了学生爱护公物的管理力度。按照《建设节约型学校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张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警示标记,增强了师生的节约意识,使学生爱护公物,节水、节电意识明显增强,具体体现在人为的、有意识的破坏公物的现象减少了;基本做到了桌椅坏了有人修,墙壁破了有人管,玻璃碎了有人镶。学校用电做到了计划用电,合理用电,从而达到了节约用电的目的。

5、本学期特别注重了毕业班财产的检查验收力度。财物管理人员与毕业班班主任协调及时,验收到位,从而使被学生损坏的桌凳及时进行了合理的赔偿。

二、绿化、美化工作。

构建优雅舒适、美丽整洁的花园式校园,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学校”是我校去年被命名为省级“绿色先进学校”后的又一奋斗目标,也是大校向名校迈进,创“一流环境”的客观要求。历经近二十年,经过职中人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策划,教学楼、综合楼连成一片,崭新的办公楼的兴建已成亮点,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完善,教学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校园的园林建设已初具规模,绿色覆盖面积逐年扩大;但建设校园、美化环境永无止境,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学校”要求我们不断向更高层次攀登。

1、四月份补栽、补种了校园内外的各种空缺或枯死树木,并栽种了四种新树种。

2、按季节种植了校园内外各个花坛的各类花卉,特别对学校办公楼前的两个高档花池进行了合理栽培,通过精心管理,五月下旬后牡丹、芍药、月季竞相开放,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极大的美化了校园,全校师生留连往返,驻足观赏。

3、为加强校园内花草树木的管护力度,五月份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管护采取了划片承包,分层管理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校园内的花草树木的管护。责任到人,有力地保证了花草树木不被破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环境卫生工作。

卫生工作是一项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本学期,为进一步贯彻永爱卫发[]03号文件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努力营造讲究卫生,关爱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创造一个整洁、幽雅、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四月份制定了«永昌职中关于开展全民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的总结安排»,围绕这个安排,具体做了以下几各方面的工作:

1、结合4月21日的全县全民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突击日,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区域、门前“四包”责任区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扫除,清理垃圾、清理死角,有效地解决了校园内外和周边区域的脏、乱、差现象。除此之外,在“五一”前夕、高考前夕、期末放假前夕各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扫除,通过检查,量化评比,有效地净化了校园环境卫生。

2、把学雷锋、讲卫生、树新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周除在校园内派两个班级打扫卫生外,每周星期五定为学校的“卫生日”,再派两个班级清理门前“四包”责任区的垃圾。

3、配合团委,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清扫和捡拾垃圾四次,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4、配合卫生防疫站部门,加大了学校食堂卫生的管理力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设立了卫生检查员,随时检查督促,严格遵循«永昌职中食堂卫生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协议书»的细则,从而保证了全校师生上灶就餐的无中毒事件发生。

5、按照«永昌职中卫生常规»的要求,使我校的卫生工作迈向了更高层次,从而使校园更加洁净,本学期通过《永昌职中卫生制度》的制定,使得学校卫生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6、加大了清洁工的管理力度,成立了由主管领导负责的5人卫生检。

查小组,进行了定期不定时检查。通过检查,对清洁工中存在的个别不敬业现象及时进行了经济处罚,做到了在校园内随时捡拾各种杂物,楼内厕所随时冲洗,特别是早晚自习时间派出清洁工值班后,楼内厕所早晚及时冲洗,保证了楼内无臭气,深受师生的赞扬。从而创建了一个清洁、舒适的育人环境,使师生的高尚情操在这里陶冶,美好的心灵将在这里得到净化。

四、安全工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深知“隐患险于明火,防洪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没有安全就没有学校一切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学期我处积极配合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本着“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原则,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开校初按照永昌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的通知,于3月初对学校的重点处室和各办公室,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通过检查对缺少的消防设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和配备。(对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上的安全应急灯重新进行了安装和修理)。一学期来共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检查5次。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注重节假日的值班安排,本学期除“五一”长假安排值班外,四月八庙会期间还加强了夜间安全巡视工作,领导带头值班,有力地保证了“庙会”期间学校的安全工作。

2、继续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力度,为保证无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学校与食堂承包人重新签订了《永昌县职业中学食堂卫生,安全责任书》,制定的卫生安全制度(即:校长负责制、食品管理采购索证制、食物中毒报告及应急预案。)确保了学生食物的卫生安全,给学生提供了优质、可靠、干净、美味的饭菜。

3、对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共9项)于六月份进行了彻底的整改,通过整改,经验收基本达到了要求。

4、对实验室化学危禁药品除有专人管理外,本学期,还进行了分层管理,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五、住校生管理工作。

住校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在管理中继续采取一制(二十四小时值班制)、二查(午休、晚休的全面检查)、三管理(宿舍人员、楼层长、宿舍长的齐抓共管)、四记录(卫生、纪律、行为习惯及违纪情况记录)、五教育(同学、管理人员、班主任、政教处及家长协同教育)的管理方法。

(一)本学期,由于宿舍管理人员调换后,管理人员进入角色的速度跟不上实际的要求,至使三月中旬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市县相关部门在检查中对我校的宿舍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针对这一状况,学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由各部门领导参加的协调会。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校投入8000元,给住校生统一配发了床单、被罩、枕套,学习桌台布。

2、宿舍墙壁进行了有效的处理。

3、3月17日召开了以整治宿舍脏、乱、差现象为主题的住校生大会。4、制定了《永昌职中住校生十不准》。

5、管理中突出了“一评比”、“二检查”、“三监督”

通过以上的努力,管理成效显著,做到了宿舍管理标准化,规范化。3月底省、市、县三级专家组调研时,对我校的宿舍管理给预了很高的评价。

(二)为进一步提高宿舍管理水平,调动宿舍管理者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四月份,对宿舍管理进行了半承包制,与宿舍管理人员签订了《永昌县职业中学宿舍管理人员工作责任书》。这样,增强了宿舍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明确了管理目标,使管理质量明显提高。

(三)进行了每周一次的宿舍(以班级为单位)综合评分制,周周通报,好的给予表扬,差的给予警告。

(四)加强了“双休日”和节假日的值班。

通过以上努力,一学期来,住校生管理跟上了学校管理的要求,使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

本学期,我处虽然为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但存在的问题也在所难免,具体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有时对个别工作的预见性不够,工作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工作失误。

2、个别工勤人员责任意识差,出工不及时,不到位,致使楼内卫生有时不过关。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的是:

1、加大校园内公共设施及花草树木的管理力度,工勤人员要做到“三勤”(眼勤、手勤、腿勤)。

2、进一步厉行节约。为确保节水、节电,要加大监督力度。在班主任的教育下,要强化学生的节约意识,按时开关灯。

3、为保证做到校园内的“三无”(无烟头、无纸片、无软包装袋),要教育学生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4、要加强门卫工作人员的责任性,管护好学校的公共设施。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政府和地方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大大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度与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在校人数及招生规模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形成了以《职教法》为核心、地方配套法规为支撑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成为了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纲领和行动指南。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做出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深化教学改革等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共同编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05~2010年)》指出重点加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使其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学校管理等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骨干力量。2008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从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教育教材、实习等方面提出了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成为了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建设。2011年发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显示,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促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制度与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1999年提出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1999年工作要点》,以此为契机,教育部每年都会提出当年的工作要点,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0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切实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中更是指出要加大力度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此外,教育部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人才培养、教学、评价模式,重点推进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学环境、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等创新。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精神,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学改革方面,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完善专业管理,制订专业设置标准,开发教学指导方案,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大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学论文

就目前的职业学校来看,很少有学校设置有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即便是有的,对于教学质量评价也不够重视,评价机制也不够完善。例如,有些职校会隔一段时间,聘请督导员,让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听课,学习,并在教学期间进行抽查,对于不合格的老师给与及时的谈话,但却没有响应的惩戒措施,教师对其重视力度不够。由于职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致使学校中缺乏能够全面衡量教学质量的硬性指标,不能及时的将教学信息反馈给相关领导,从而不能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严重妨碍教学质量的提高[2]。职业教学旨在培养具有综合性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在职校教育中要重点突出实践特色,但就当下的教学实际来看,实践教学只做了很小的一个范围,亦或是某几个实践领域。此外,很多职业院校都没有准确的自我定位,在建立培训体系方面,也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经济建设的特点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在职业教学中无法突出实践特色,学生困在教室里,缺乏知识应用和实践,严重阻碍优质职教生的培养。

二、职校教学管理策略拙见二三。

1.提高师资力量。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随着职业教学的不断发展,提高职教老师的师资力量势在必行。一方面职教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和成长的环境,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在校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3];另一方面,要加强在职培训,对于一些新进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或是采用“老带新”的方式,帮助新进教室尽快且顺利的进入工作环境,胜任工作岗位,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职校可不定期的安排一些类似优质课堂竞赛,鼓励新、老教师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和传授,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2.转变教学观念。对于当前很多职教课堂教学中都持有的只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的教学观念,想要摒弃它,就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坚持促进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理解和交流、愿望与追求、态度和情感等等诸多方面都能获得自我发展和提高的教学理念,不断的提高职教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其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2]。3.完善评价体系。想要建立完善的职业教学评价机制,一方面,要加强思想上的认识。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校的领导才会亲力亲为的费精力,花时间去进行教学管理,这样,教学管理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对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和评价,加强教师的综合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而且考核结果和评职、晋升、工薪挂钩,真正实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学人员的积极性。4.加强实践教学。职教学生之所以能在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钥匙因为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特色,能够培养出具有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职教教学中,一定要有对自己有清晰、准确的定位,能够充分结合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变化和方向,重点突出自己职教的实践特色,引导学生进去市场、企业去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尽快且顺利的进入工作岗位,实现优质职教生的培养目标。

总之,职校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要想职业教育能够蓬勃发展,我们就必须要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准确的自我定位和突出的实践特色。

作者:余和单位:四川省富顺职业技术学校。

职业教学论文

2.1对体育教学进行准确定位,创新教育理念。针对体育教学,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观念,养成全新的教育意识,深入认知到体育教学在职业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价值。通过观念的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体育教学在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教学中的地位,有助于创建良好的体育竞技校园环境,可促进职校教师与学生体育运动热情的提升,以及积极性的增强。此外,在体育教学方面,校方还需要加大对现代化体育精神的宣传,即健康体育、专业体育、文明体育、娱乐体育的倡导,使得全校师生都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培养自身的终身体育观念,依托新形势下的体育精神来革新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学工作。再者,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而言,在具体的教学中,除了要主抓理论教学,还应当重视理论教学同实践训练的统一,实践训练的实用价值与有效性,应充分体现出同社会体育有效衔接这一特色。故而,在此类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还要重视学生竞争意识以及意志力的养生,应通过科学的体育运动,使得学生心理素质、处理问题能力得以提升。职业技术学院所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这些学生在毕业后大多就职于社会各行业的第一线,在这点上,其较普通高校与社会的距离更近,甚至可以理解为进入职业技校学习即代表已然迈入社会,故而,此类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需将社会需求当做导向,为社会输送身心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2.2强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要开展下述工作:其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可通过网络招聘、学校招聘等途径积极引入具备高学历、综合发展的体育毕业生,同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包括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等,吸引优秀体育教师来本校任教。其二,职业技术学院可采用国际学术交流、高级研修、国内访学等途径,来提升本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此外,校方还需要提供给体育教师尽量多的轮训与再教育机会和平台,通过这些培训途径来不断更新与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储备,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其三,职业技术学院应对选拔和培养学科骨干教师与带头人工作给予充分重视,由这部分教师来带动整个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2.3对当前的体育考核方式加以优化与调整。在考核学生体育学习状况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探索、实践以及努力等方面隐性的付出。将考核目的放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锻炼体育技能、强健身心方面。为此,院校对从下述几方面对体育考核方式做出适当调整:(1)构建动态的评价体系。要对学生体育学生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在考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状况、体育技能运用状况的同时,要兼顾考核其身体素质有没有达标;(2)在严格遵循素质教育前提下,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与考核方法加以明确。在测评时,避免单一式的测评方法,应尝试从多个角度与层面来评价学生学习状况,以充分体现体育考核的人性化与差异化。

3结语。

对于当前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而言,尚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仅对教学观念、师资队伍、课程考核方式这3个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对其他的方面加以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如此方可推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1.营造社会环境,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在我国,学科型教育模式长期以来都是人才培养的唯一模式,许多人一直把其视为正宗,而很多人对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从培养目标来看,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依法履行教育职能,对中职教育从舆论支持、政策扶持、经费倾斜、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关注,才有可能促进地方中职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

2.结合苏北地区区域实际,探索中职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所在区域资金的投入和支持。由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北地区作为区域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有所发展,第三产业尚未形成相应规模,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而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区域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不强,相应的对中等职业学校也没有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建设。如为切实解决学生的企业实习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中职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企业对中职教育的资金注入。

3.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与苏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接轨。

中等职业学校一定要有广阔的视野,坚持以劳动服务为办学目标,使中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并且在适应的前提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要与市场接轨,在考虑中职教育供需之间的关系,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用人需要来对专业进行调整,为增强中职教育对市场的迅速应对能力,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专业设置少些限制。教学内容上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注意突出“创业”和“技能”,同时加强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实践环节的成功与否是中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自己特色的关键,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程实践,它的开设具有很高的设备和环境要求。由于资金等各方面条件限制,中等职业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实践都放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课程平台原本就来自企业。办学模式以适应市场为目的,对外国“双元制”办学模式进行推广,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使该办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本地化,积极地开展“订单式”的培养。在办学形式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制可长可短的方式。根据受教育者上岗和转岗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灵活的'学制,为学生的半工半读和工学交替及分阶段地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组建职教集团,实现校企联合。

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层次链接的新途径和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更高层次,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竞争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有效途径。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更多、更好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探索建立一种以重点职业院校或企事业单位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模式。根据苏北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首先组建以下几大类专业市级职业教育集团: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电子信息业职业教育集团、现代农业职教集团。

二、总结。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于区域经济为最终目的,如何使中等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课题。作为有第一资源之称的人力资源,它对人才资源的投入是收益的最大投入,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则是最大的浪费。要想实现对苏北地区经济全面、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确立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本地经济当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以提高本地化的就业率,只有这样,才能使苏北地区经济拥有强劲的竞争力,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才能促进苏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职业高中作文教学论文

1.教师要改变作为教学观念。

在职业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首先转变作文教学模式。不同的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运用稳定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大多都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想法开展教学活动,然后再被动的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状态,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写作中完全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因此,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升写作的自主性。作文的创作需要创造性与开放性,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才有利于提升作文教学。其次,职业高中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不少作文素材都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和灵感。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念,让学生把写作与具体生活相结合,拓展其视野,从而提升其作文水平。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较为明显,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天赋和学习基础等,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写字的动力与热情,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所以,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在作文课堂上,多设置一些层次性明显的.问题,让学困生掌握基础的写作能力,中等生掌握写作技巧,优等生掌握写作拓展和延伸,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能够得以提升,让整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另外,职业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帮助其树立写作信心,运用积极的心态参与写作。

在职业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中,改变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是其关键环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没有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选功能,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通过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根据这一评价理念,在职业高中作文教学评价中,应该更具特色,充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保证学生全面和谐成长与发展。因此,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同学互评、学生自评、教师与家长评价的相结合模式,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的作文,使评价机制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全面性,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情感,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也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写作中的不足和缺点,及时改正和纠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二、总结。

总之,现阶段,在职业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多个困境,而面对这些困境,语文教师要科学合理的改善和优化教学方法,让这些困境都迎刃而解,充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作文教学,帮助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技巧。

相关范文推荐
  • 11-20 初二地理学期教学计划(优秀18篇)
    学期计划是指在每个学期开始前制定的一份具体的学习和生活规划。9.小编整理了一些学期计划范文的写作思路和要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上学期全区进行了八年级地
  • 11-20 入学及军训心得(汇总14篇)
    军训心得是对军事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总结和解析的一种文字撰写。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军训心得分享,与大家一同回顾这段特殊的训练经历。来到大学适应这里的环境后
  • 11-20 大学生义工心得体会(模板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所经历和学到的东西进行思考和归纳的过程,可以促进我们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位优秀学生的心得体会,通过他的经验和总结,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 11-20 滴水实验的实验报告(专业24篇)
    报告范文中的结论应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论证,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范文中的报告展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实现了对问题的全面、准确的分析和总结。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
  • 11-20 绿化上半年工作总结(热门19篇)
    通过做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工作方向,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月工作总结,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参考。20,计量所在领导带领下
  • 11-20 人才委托招聘协议(模板12篇)
    在合同协议中,合同双方应该明确约定各项关键条款,避免模棱两可和不明确的表述。看看下面这些合同协议范本,能够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撰写合同。甲方:________(以
  • 11-20 违返工作纪律检讨书(专业21篇)
    检讨书是一个自我调整和进步的机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请大家参考下面的检讨书范文,了解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要点。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公司的规章制度,是为了
  • 11-20 高一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热门18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学校教师在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时对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总结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 11-20 职业健康调查工作计划(实用21篇)
    工作计划书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工作环境和需求的变化,保持计划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和灵感。
  • 11-20 公司年会总结回顾(热门19篇)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遵守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公司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这是第一次参加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