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知识点总结(汇总8篇)

2023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知识点总结(汇总8篇)

时间:2023-10-13 23:43:48 作者:雁落霞 2023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知识点总结(汇总8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增加见识。写总结范文时,要注意事实准确、语言简明扼要,避免夸大事实或引入个人感情色彩。请大家阅读以下总结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篇一

不定期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给大家编辑了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复习。

1、 能量:

(1)物质存在的形式:

方式:热能、电能、光能、化学能、机械能、原子能等

不同形式的能间可以互相转化

发电厂 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转化为

(2)电能单位:焦耳 j 焦

度 kw?h 千瓦时

2、电能的计量:

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用电器、电路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

3、 电能表的使用

电功: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 电流通过用电器做的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这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4、电功(w) w=uit 焦=伏?安?秒 w=pt(瓦?秒)

电能的消耗量与电压、电流和时间有关

※ w=u2/r?t=i2?r?t (纯电阻电路)

有了给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知识点总结,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相信大家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篇二

(1)研读课本。

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2)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3)自我督查。

习题是巩固、复习是系统、考试是检验。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学好物理,关键问题是要尽快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否则,就会“坐飞机”,云里雾里,穷于应付,失去学习主动性。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篇三

(1)会看。

例如,老师在空矿泉水瓶子的侧面不同高度处扎了几个小洞,将水倒入瓶中。你睁大了眼睛,像看电影一样,就怕漏掉哪个环节。做好实验,老师问观察到什么现象?集体回答“水喷出来了”。其实,还有一个答案,“越是下面的小洞水喷得越远”。两个现象,两个结论,而后一个更是研究重点。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初中物理的实验更多,但实验不是看热闹的。

(2)会想。

上述例子中两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回顾前面的知识,木块压在海面上,海绵凹陷,即产生形变,说明木块对海绵有压强。类比一下,水喷出来,说明水对瓶子侧壁有压强,且水越深压强越大。那么如果倒入其他液体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心中存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惟有动脑思考,才能实现思维升华。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篇四

在我们上学期间,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粤泸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含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例子气体扩散现象例子:

(1)打开一瓶香水,很快会闻到香味;

(2)走进花园,很远就闻到花香;

(3)如下图,抽出玻璃板后,装空气的瓶子颜色变深,装二氧化氮的瓶子颜色变浅液体扩散现象例子:

(4)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

(5)在清水中滴一滴墨水,墨水会自动散开

(6)开水中放一块糖,过一会整杯水都会变甜固体扩散现象例子:

(7)铅块和金块紧挨在一起五年后,彼此扩散1毫米

(8)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

(9)黑板上的子长久不檫就很难檫干净

3、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间存在间隙(典型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4、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

6、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例子:

(1)两个底部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2)固体很难被拉伸。

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例子: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7、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

(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

8、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

(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

10、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内能

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如:如同一铁块,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的内能比一小杯水的内能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如零度的水放热后凝固成零度的冰,内能减小)

注意: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分子的。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改变内能的二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内能来说,这二种方式是等效的。)

热传递

(1)、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太阳能热水器;炉子烧水;铁块在火中加热到发红、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用热水袋取暖;冬天,对手呵气。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4)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做功

(1)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古时钻木取火;天冷了,搓搓手,手变暖和;溜滑梯_好烫;_和飞轮摩擦出火花;陨石进入地球,与大气层摩擦升温燃烧变流星;锯条锯木变热;用铁锤反复敲打铁块,铁块会升温;用锤子敲打_,_变热;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过一会,气筒壁发热;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大;气体膨胀,气体内能减小;开啤酒瓶时,里面的气体把瓶塞顶出,瓶口温度降低;烧开水时,锅内水蒸气顶起锅盖。

(2)做功的实质:内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3)关于气体做功的两个代表实验;

比热容

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实验

1、提出问题: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假设:与物质种类、物体质量、温度升高多少有关。

3、探究物体吸收热量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

原理: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升高量(即保持m、q吸相同,通过比较(t-t0)来比较c,(t-t0)大的c小)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即保持m、(t-t0)相同,通过比较q吸来比较c,q吸大的c大)

(3)实验过程

(4)实验现象:

a、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时,水比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少、变化的慢。(即m、q吸相同时,水的(t-t0)小,水的c大)

b、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长(即水吸收的热量比食用油多)。(即m、(t-t0)相同时,水q吸的大,水的c大)

主动

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的同学,能够在课前主动预习,发现自己学习的困难点,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脑要高速运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自己去考虑,主动发言,不要等老师去“灌输”。在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杂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独立

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熟能生巧,这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篇五

初中物理知识点多且凌乱,所以做好章节总结十分有必要。学生可以在每一章老师讲完课后,系统地复习一遍课本知识,把考试要考的重点内容记录在册,可以用图表或者文字来表达。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初中物理的知识主要有:相对运动、压强、浮力、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凸透镜成像、密度测量、二力平衡、杠杆、滑轮组、欧姆定律、家庭电路、机械能和内能,比热容、电磁(发电机、电动机)等,这些都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学生们都应牢牢把握。

(二)适当地多做课后习题

俗语云:“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进行个人能力的拓展,买一本基础的练习题册,不需要多,好好研析。多做一些基础经典的老题。对一些奇奇怪怪比较偏僻的题我们可以尽量少做。我们在做题时还可以对经典例题进行改编和抽吸它所考的知识点。知己知彼,方能在考试的战场上百战不殆。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篇六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m/s=3.6km/h

7、测平均速度原理:v=s/t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篇七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8、因果(条件记忆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则的条件时,可根据由于在磁场中有电流,而产生力,就用左手定则;若是电力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就用右手定则。

9、图表记忆法:可采用小卡片、转动纸板、列表格等方式,将知识内容分类归纳小结编成图表记忆。

10、实践记忆法:如制作测力计,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在弹簧的伸长与外力成正比的知识。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篇八

还要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物理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总之,只要我们虚心好学,积极主动,踏实认真,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讲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注重知识的应用,是一定能够学好高中物理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