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精选7篇)

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精选7篇)

时间:2023-09-14 09:04:51 作者:影墨 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精选7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限制。这样,我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篇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v^中央办公厅^v^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将推进和保障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作为“顺民意、暖民心”的民生工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项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主体功能,充分利用中小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进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有效减轻中小学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属地管理。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各县市区政府是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统筹做好本区域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二)公益普惠。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合理分担课后服务运行成本,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课后服务。

(三)自愿参与。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报名参加,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严禁拒绝有需求的学生参加。

(四)安全有序。各县市区和学校要落实安全保障责任,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课后服务工作安全有序、规范科学。

(一)规范服务时间。20xx年秋季开学后课后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时间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18:00,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提供延时托管服务,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有条件的初中,周一至周五可设晚自习(一般安排2小时以内,原则上不晚于20:30结束)。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二)规范服务内容。课后服务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学校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具体服务内容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确定。不得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集体教学,不得上新课、补课和考试训练,不得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篇二

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帮助学生告别厌学、不自信、不注重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系统工程。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根据xx文件精神,本着“课后服务人人悦师生协作共成长”的原则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切实地解决了中职生课后时间无所事事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家长、学生一致好评。

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配合教育改革督查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真办职教、办真职教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顾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中层各科室负责人及处室成员、各年级组长及各教研组长、学生社团负责人、各班主任、各宿舍楼层生活老师、图书馆管理员。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由肖国林副校长具体负责安排各项课后服务工作,集中学校师资力量,调配各方资源,课后服务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蒋作圣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或家长自愿选择。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学生或家长意见,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

基于中职生特点,课后服务工作覆盖学生旨在全员参与。学生课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二课堂-校园活动、每天校园之声广播站辅导校稿播音、青年志愿者执勤“卫生文明监督岗”、每天晚自习前四十分钟读书活动、各种兴趣小组辅导及活动开展、体育教研组组织师生活动、图书馆阅览、学生社团例会辅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篇三

根据市《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服务能力,积极回应和主动化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与困难,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组织形式

学校成立学生暑假托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参照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模式,以社团形式开展暑假托管服务工作。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由教务处具体负责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办公室负责作息时间与教工考勤;政教处负责学校卫生与安全管理;后勤处负责物资准备与经费管理等;各年级主任负责教师的组织与协调、课程的实施与指导、学生的管理与安全等。

二、服务对象

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暑假托管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居住的学生(本校、非本校都可参与),优先保障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困境儿童接受服务的机会。

三、服务时间

2022 年 7 月 1 日至 8 月 28 日,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 8:30—11:00,下午 15:30—18:00,中午不在校,周六、周日不提供服务。

收费标准为每人 34 元/天(含中餐费)。学校一次性收取暑假托管服务费,中途不退出,托管结束时按天数据实结算。

四、服务内容

每个班招生不超过 35 人,学校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有组织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朗诵、书法,或参加体育类(棋类、球类);美术类(剪纸、手工、简笔画);科学类(计算机、科学制作);音乐类(戏曲、合唱);劳技类(烘焙)等方面的活动。学校每天组织学生 1 小时以上体育活动。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

五、组织原则

(一)自愿参加。学生是否参加暑假托管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学校及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迫学生参加暑假托管服务。

(二)公益惠民。坚持公益普惠性原则,开展暑假托管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

(四)公开公平。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措施、费用标准等事项面向社会公开,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具体组织,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六、经费开支及管理

(一)经费来源

收费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导向,严禁商业行为进入校园。学校提供必要场所和设施设备支持,家长合理分担服务成本:每周期共 xx 天,收费 xxx 元(含保险费 50 元)。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证明后相关费用可适当减免。

(二)经费开支

开展暑假托管服务取得的收入专项用于暑假托管服务教职工劳务报酬、水电费、教学设备购置及维护维修费、开展暑假托管服务相关活动、第三方服务费等开支,严禁挪用专项经费开支学校其他设备耗材及大型维修项目。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细化岗位劳务报酬方案,合理发放有关费用。参与暑假托管服务工作的教职工需经学校同意,并将相关材料报区教体备案。

(三)经费管理

由各班家长委员会统收取后交至学校家长委员会财务小组统管理,统筹使用,如有结余,优先用于水电费支付及设备设施耗损、维修等成本,不得挪用服务项目经费。

七、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确保安全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仍按照暑假前有关要求开展。

各处室要建立健全暑假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服务人员责任;要加强师生的疫情防控卫生教育、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要加强与协调配合,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切实消除交通、消防、食品安全、安全保护等方面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各任课教师坚持缺课学生追踪制度,坚持课前 1 分钟安全教育和放学前 2 分钟安全教育。放学路队的组织和管理由各年级长负责安排和协调,并报政教处备案。

暑假托管服务期间发生意外或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属地以及教育主管部门。

(二)健全机制,优化服务

开展暑假托管服务工作,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通过发放告知书、信息公示、召开家长会、签订服务协议和责任书等形式,明确学校、家长、服务人员和学生权利、义务,厘清责任,保障各方知情权。

(三)强化监督,廉洁运行

校园和参与暑假托管服务;严禁借机组织开展学科性集中教学,增加学生负担;严禁以辅差培优等名义组织或变相组织集体补课;严禁在暑假托管服务期间上新课;严禁以暑假托管名义乱收费。

学校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

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改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办好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一)自愿参加。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实施的工作机制。学生是否参加暑期托管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不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

(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学校干部、模范教师、青年教师为主体,志愿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暑假托管服务。

(三)全面发展。暑期托管服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组织实施

(一)服务对象。托管服务对象是有服务需求的在读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亟需服务 xx。

(二)服务时间。分为两期:

第一期 7 月 11 日至 7 月 22 日(周一至周五);

第二期 8 月 8 日至 8 月 22 日(周一至周五)。

每天 6 小时,共计 20 天。

(三)服务场所。学校开放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地和社团活动场地。

(四)服务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1.组织学生在教室、图书室内集中自主阅读教育部、省教育厅书目,组织学生做暑假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严禁借托管服务名义组织集体补课或教学。

2.开展校内艺体、科普等社团活动,以及拓展训练、劳动实践教育等。组织暑期实践和科普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于建档立卡的经济特困学生,免收服务费用。

四、工作要求

1.以学生为本,突出本校,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做好学生安全工作,明确有关人员责任,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严格落实考勤、管理、交接班制度,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实行校园封闭管理。

3.将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纳入常规管理,与课程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将参与暑期托管服务工作量、教研创新等情况纳入工作评价考核,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托管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收取的暑期托管服务费用全部用于对参与服务的教职工补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 2022 年暑假托管服务工作方案

为认真做好学生暑假托管服务工作,帮助家长解决无人看管、无力辅导等实际困难,避免管理盲区,减少意外事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人照管的难题,填补学校课外教育空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实施原则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服务遵循 “ 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成本分担、有效管理 ” 的原则。

1.小学生是否参加托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2.托管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3.学生课后在校托管服务收费在学校指导下由家长委员会实施,所需成本,由参加托管的学生家长共同分担,接受教育、物价、学生家长监督。

4.校内托管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要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三、目标要求

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托管学生在校安全;

2.体现“服务至上”的宗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3.达到“高效托管”的要求,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运作、有序托管、有效托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四、实施程序

1.大力宣传,正确导向。

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和家长会,印发《致家长一封

信》,大力宣传课后托管的相关文件精神、政策依据、托管原则、托管办法、服务费用等问题,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托管工作的组织管理中来。

2.书面申请,审核确认。

有托管需求的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填写《在校托管服务申请表》,由家长签字认可后,提交学校。审核通过,并与家长签订托管协议书。

3.根据人数,编班分组。

学校根据各年级申请托管人数及学生家长意愿进行编班,具体办法是:

(1)课后托管服务按照学生课业“减负”精神,切实做到不上课、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2)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内容以学生自学和课外兴趣活动为主,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将组织开展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健全学生心智和人格。

(3)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开设若干个班,每个托管班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40 人。

(4)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的时间: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学校成立由家长委员会参与的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1)拟定托管工作方案,制定管理制度,处理托管工作的日常事务。

(2)配置各班托管人员、建立学生档案,督导教师高质高效做好托管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断改进托管内容与辅导方式。

(3)开展托管期间学校卫生、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托管结束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托管服务质量。

2.建立预案、保障安全

(1)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托管期间学校安排领导行政值日,负责托管期间纪律巡视和安全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托管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2)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安全事故处理程序,避免安全责任事故。

(3)建立雨天应急预案。雨天很多室外活动无法开展,

所以,要制定雨天托管班级安排和辅导教师安排,保证雨天井然有序。

3.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1)加强教师管理

托管辅导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按照规定时间组织“托管”活动,做到不退到、不早退,因故不能按时到岗的要及时请假;做好学生的考勤和交接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组织开展兴趣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主动与家长、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托管辅导教师要积极完成辅导任务,安全员每天必须填写《托管学生考勤记载表》,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考核。

(2)加强学生管理学生放学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托管”服务相关教室;学生应在规定区域内活动,有事必须向老师请假。室外活动时,要服从指挥,保障安全;要讲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设施,保持公共卫生,创造整洁、优美、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要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兴趣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提前离校回家必须向老师办理请假手续。

管服务费主要用于参与管理服务人员的劳动补贴、科研、培训及风险保障金。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向家长公示经费收支使用情况,接受物价部门监督和家长监督。

学校暑期托管服 务方案

为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在全市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会议的要求,我校将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在校就读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一、托管服务原则和服务内容

暑期学生托管服务是我市教育系统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满意的教育”的实践活动之一。服务对象为有服务需求的在读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亟需服务 xx,托管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托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开展集中自主阅读、完成暑假作业、书法指导、体育锻炼(含两操)等项目,不组织集体补课或教学。

二、暑假托管时 间

本次服务工作将分为两期进行,首期服务时间为 7 月 11日至 7 月 22 日,第二期为 8 月 8 日至 8 月 22 日,家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一期或两期。具体托管服务时间见《暑假托管服务作息时间安排表》,此表根据前期调查问卷数据制定。

三、托管服务教职工安排

暑期托管服务工作主要以志愿服务为原则,我校提供服务的老师以学校干部、员、模范教师、青年教师为主体,根据需要也会聘请暑期在家的师范类大学生或具备教育资质的社会资源。

四、托管服务费用

我校将按 xx 市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收取托管服务费用,对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将免收服务费用。此外,为了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托管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将把参与暑期托管服务工作量、教研创新等情况纳入教职工工作评价考核。

五、假期托管服务实施流程

1.《关于开展暑假托管服务致家长的一封信》

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篇四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化我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区体育课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以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转变教科研工作方式,为广大体育教师做好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工作,使我区体育学科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协调、科学、健康发展。

(一)规范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与基本质量要求》,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常规,促进我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本学期将加大对各校体育课堂教学规范、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开展情况的督查和评价力度。

2、进一步组织全体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研修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加深对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学习领域、教材内容等方面的理解,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期初将组织全区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参加常州市举行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教学指南》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教育新时空”体育名师课堂的观摩学习。探索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新亮点、新范例,切实加强体育教学研究。

4、推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将组织我区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并择优推荐参加常州大市比赛。同时将组织参加常州市小学体育课“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引导教师探索学科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要求上课教师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让观摩教师看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教学有效性。

5、推动初、高中体育教学研究,促进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将改革的着重点放到课程实施特别是课堂教学上,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将组织武进区初、高中体育教师优秀课评选活动,同时将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评优课观摩活动,提高中、青年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6、举行武进区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现场推进会。

各校要进一步优化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促进学生技能与体能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我区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水*。今年将在全区进一步推进“阳光健身大课间”活动,继续举行大课间活动现场推进会;并将组织全区“校园健身大课间”活动情况的微视频展示评比。

(二)优化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

7、要充分发挥各协作片体育中心教研组组长和各校体育教研组长的骨干指导作用,构建我区体育学科团结和谐、协同高效的教研机制。

通过召开各协作片中小学体育中心教研组和各校教研组长会议,提高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和学科教研能力。各协作片积极开展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

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篇五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v^^v^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v^北京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京办发〔2020〕31 号),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面向未来。立足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使学校体育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同广大学生对优质丰富体育资源的期盼相契合,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匹配。坚持“五育并举”,厚植“以体载德”“以体育美”“以体促劳”“以体筑智”的育人观念,扭转“重智轻体”和“唯升学率”的片面认识,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小眼镜”“小胖墩”现象反映的普遍性矛盾,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外体育锻炼、扩大普及比赛活动为着力点,补齐师资、场馆、器材等短板,有效破解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学校体育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和方式方法的变革,鼓励学校体育特色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以发展校园足球、普及冰雪运动为突破口,进一步激发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引导改革成果向学校体育的基础性、常规性工作渗透,为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内涵发展和整体跃升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科学锻炼。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为目标,遵循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和体育运动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体化指导,切实增强全体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应试体育”教育。

坚持协同推进。加强政府统筹,强化部门协作,凝聚社会共识,联动家庭力量,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为学生纵向升学和横向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进一步优化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内外环境,有效促进学校体育育人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工作目标 到 2022 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到 2030 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达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要求。到 2035 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

育课,初中每周 4-5 节,高中每周 3-5 节。增加的课时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学校每天要安排至少 25 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升锻炼实效,因地制宜采取广播体操、素质训练、跑步、跳绳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加强入场、退场等过程管理,突出“以体育人”实效。初、高中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 45 分钟的体育锻炼。学校三点半课后服务要安排不少于 1 小时的体育活动,可与下午的课时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内外各参加 1 小时以上体育锻炼。

(二)深化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体育养成为导向,坚持因材施教,强化教学相长。聚焦“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组织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兴趣培养、主动参与、自主锻炼。规范体育课教学,科学设计和安排运动负荷。将教师评价导向从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健全体育锻炼制度,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

(三)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校内竞赛、

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构建市、区、校三级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体系。进一步完善分学段、分等级、跨区域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促进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和体育节。鼓励中小学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校内体育周赛、月赛、季赛,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强化安全教育,加强体育活动安全管理。深化体教融合,整合体教优质资源,在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注册管理、组织实施、场地共享、课余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等方面探索一体化组织管理机制。加强中小学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鼓励中小学校与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专业运动队、体育职业俱乐部、社团组织等合作开展课余训练。发挥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形成体教深度融合、高水平发展的长效机制。

支持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以及其他体育专业人员,经过培训和考核进入中小学任教。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体育教育教学服务。鼓励小学低年级教师经过专门培训兼上体育课。将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课间操、体育活动课、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中给予充分考虑。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坚持教学为本、科研先行,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加大对体育教师表彰的推荐力度,在参与国家级及市级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体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龙舞狮、抖空竹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依托我区“8+1”项目和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等资源优势,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体系,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六)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运动过程中的健康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示范学校评选的重要内容。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

(七)加强体育科研项目引领。通过开展体育与健康课题研究,重点对超重肥胖和边缘视力学生进行干预。通过科学运动、合理膳食、家校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降低肥胖率、超重率和营养不良率,降低近视新发率。力争在试点校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效的干预路径,在全区进行推广。

或半价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鼓励学校和社会体育场馆合作开设体育课程。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要统筹学生体育锻炼需要,新建项目优先建在学校及其周边。综合利用公共体育设施,更好地为中小学生课后“三点半”和校外体育锻炼服务。通过入户指导、开展亲子活动、开设家长课堂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家庭指导。引导家长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等休息时间,陪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将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纳入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街道(乡镇)、社区(村)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积极开展青少年社区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良性互动的机制。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发展机制,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抓好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制定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区财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增加投入。

(二)优化资源配置。按照有关标准,配齐用好满足体

育教学和实践需求的场馆设施、器材设备。完善体育器材补充机制,加快推进学校室内体育场馆建设。将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供应计划予以优先保障。学校在改造和建设规划时要留足学生锻炼空间。“一校一策”协调解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实际困难,鼓励学校探索与周边学校、社区等共享共用公共体育场馆,支持有条件的公园、社区规划建设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为学生锻炼创造条件。

(三)健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素质测评情况和支持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制度,作为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学校负责人,依规依法予以问责。

(四)营造社会氛围。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宣传力度,加大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的成果展示,定期举办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出一批体育工作突出的学校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积极引导各学校和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健康观和人才观,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重视和参与学校体育的良好舆论氛围。

门头沟区新时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联席会议制度

为贯彻落实^v^^v^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精

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根据^v^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京办发〔2020〕31 号)要求,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发展机制,加强和改进我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拟建立门头沟区新时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组织机构 联席会议由门头沟区人民政府牵头,成员单位由区政府办、区教委、区体育局、区卫健委、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区委编办、区发改委、区规自分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科信局、区司法局、团区委、区总工会、区妇联等相关部门组成。

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区人民政府主管教育副区长担任;副召集人由区教委主任、体育局局长、区卫健委主任和区政府办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各成员单位一名主管领导担任。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委,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教委主任担任。

要文件精神。

(二)审议全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卫生健康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三)研究决定重大政策和发展事项。

(四)部署工作计划。

(五)负责规划和指导,检查督促工作开展情况。

(六)负责全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

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篇六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v^《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逐步完善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基础设施建设,丰富课内外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得到保证,让每天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活泼快乐、健康成长。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大力营造活动氛围。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升旗、知识竞赛、校园广播站、班会、团会、宣传画、征文、标语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使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促进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2、完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做保证。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增加体育器材的数量和品种,配全、配齐体育器材,规范器材的使用制度,加快发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3、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

各学校应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提高的实际,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的数额。防止因缺少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

全乡各小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与健康)课时,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为3课时,高中每周为2课时。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1)、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各学校要注重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着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一般的体育活动有广播操、武术操、校操、素质操、健美操、轻器械操、校园集体舞和小型团体操,以及跳绳、踢毽、跳皮筋、游戏、球类活动、轮滑活动等。

(2)、学校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如大型田径运动会等;每月要组织一次小型的体育比赛,如篮球、排球、足球、跳绳、拔河、踢毽子等项目及趣味性游戏等。要基本实现面向全体,小学以体育乐园为主体,突出娱乐性;中学以发展体能为主体,突出趣味竞技性。鼓励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一项特色的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达到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北方冬季体育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北方冰雪优势开展冰雪竞技体育、冰雪趣味活动、冰雪户外健身活动等。

(4)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推动全市体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坚持经常性的常规活动。教育局坚持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篮球、乒乓球比赛、长跑比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

(5)创建特色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成立校内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轮滑队、健美操队、跆拳道队等,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5、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及时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反馈给家长,对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差异提出好的解决方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各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要稳定在90%以上,良好率达到30%以上,优秀率达到15%左右。按照要求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2)每年10月份对全市中小学校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抽测。

6、加强专项督导评估,进行阶段性总结表彰。

教育局督导室与基础教育科将联合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督导评估工作,将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示范校的评比活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不开展或不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学校,要在全市通报批评。

为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保证活动落到实处,教育局成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组 长:逄秀华

副组长:李云斌

成 员:秦承和 李宝仁 郭霞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加强活动的统一领导,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细化责任,校长要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会要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2)要认真组织学习这近几年,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本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两不误。

各中小学校要科学制定阳光体育运动计划,使文化课教学和体育锻炼安排合理,保证文化课教学圆满完成,阳光体育运动又有效开展。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

4、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安全保障。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各项保障措施。各项体育活动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同时要有完善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具体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表 课后延时服务安保工作计划篇七

课后服务工作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留守儿童以及贫困家庭。贫困家庭要由扶贫部门认定。延时服务工作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适当扩大课后服务对象范围。

(二)课后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学习日(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下午正常放学后,具体时间结合家长需求、学校实际和季节变化研究确定。

(三)课后服务内容

因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情况不同,对各年级服务对象采取混合编班、集中管理的方式。在服务内容上,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自主学习、体育、艺术活动,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也可以以兴趣小组或社团等不同形式组织的自主实践活动,以及其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育人课程。

(四)课后服务主体

各个班级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加托管工作,鼓励和吸纳有艺术特长的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学校根据各班情况确定课后服务时间、地点、内容等事项,并安排专任教师牵头组织。

(五)课后服务程序

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学校事先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由家长向学校提出托管申请,学校审核申请并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工作看管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