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智能交通系统概论(通用19篇)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通用19篇)

时间:2024-01-17 04:09:03 作者:念青松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范本,有助于我们规范用词、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选取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帮助。

环境信息系统概论论文范文环境信息系统概念

在进行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系统需求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只有对环境信息系统的需求有了准确的把握,才能进一步对环境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系统需求找出环境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增强环境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为城市环境做好预测、监测和规划管理工作,让环境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城市环境发展服务,进一步推进我城市化发展进程。

2.1数据统一集中管理。

在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运用过程中,数据管理是其中的基础环节。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主要是将已经保存的分散的数据输入进城市环境数据中心里,对环境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为数据的进一步使用提供保障。使环境监测数据向分析、决策方向进行结构转变,为了使已存数据得到充分的利用,数据中心应该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可以让格式不同的数据放入到数据仓库当中,实现城市环境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为城市环境发展提供数据基础,在城市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4]。

2.2数据的深层分析。

目前,对我国的城市环境信息数据的分析正处在一个简单统计和简单汇总的处理水平,而数据分析对制定环境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将复杂的数据分析隐藏于简单的界面下面,实现数据访问的高效性,让用户在选择、研究数据时更加容易操作。

2.3灵活的数据表达。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不仅存在时间和动态两种性质,还具有一定的空间性,选用gis进行系统表达最合适不过,在城市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gis可以对城市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对城市污染源的排放和治理、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等进行分析。在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中发挥了充分的功能优势[5]。

3总结。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环境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环境的发展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是城市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进行城市环境预测、监测和规划的重要手段,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城市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快了城市环境发展进程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数字系统概论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有幸在大学里学习了数字系统概论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数字系统的构造、原理和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学习数字系统概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数字系统概论为我提供了深入了解数字世界的机会。在过去,我对数字系统仅仅停留在使用的层面上,对其背后的原理一无所知。通过学习数字系统概论,我了解到数字系统是由各种基本逻辑门构成的,这些逻辑门通过连接和组合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例如,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逻辑门来设计与、或、非等简单逻辑电路,以及如何使用多级逻辑门来实现加法器、暂存器等复杂电路。这种深入了解数字系统的过程让我对数字技术有了更加直观、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数字系统概论让我意识到数字系统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数字系统概论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它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我们切身体会到数字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数字系统概论,我了解到数字系统在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计算机的核心就是数字系统。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不仅仅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国防等重要领域。这让我对数字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数字系统概论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数字系统需要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因为数字系统是由逻辑门组成的,其中每一个逻辑门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功能和运算规则。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清思路,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数字系统概论,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能够更加迅速和准确地理解和分析数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更好地应用数字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数字系统概论也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数字系统概论的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小组的实验和项目作业。在这些实验和作业中,我们需要与组员进行紧密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合作,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有合理利用并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潜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在数字系统概论的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技术知识,还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学习数字系统概论让我对数字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数字系统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数字系统概论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通过对数字系统概论的学习和应用,我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技术,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字系统概论心得体会范文

数字系统概论是一门关于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我对数字系统的原理和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从中收获了一些宝贵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数字系统概论让我认识到数字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手机到电脑,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运用无处不在。通过学习数字系统概论,我开始明白数字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其次,数字系统概论的学习也让我体会到了数字系统的复杂性和精密性。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字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数字逻辑的运算规则以及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实现等内容。这些知识让我意识到数字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二进制运算,更是一套复杂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原理的应用。只有掌握了这套理论和技术,才能够高效地设计和优化数字系统,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另外,数字系统概论的学习也培养了我一些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课程的实验环节中,我们需要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实验。这些实验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仅需要我们能够灵活运用逻辑原理和编程语言,还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实验,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法。

此外,数字系统概论还给我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的机会。在实验和项目中,我们会分成小组来进行工作。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让我学会了与他人协作,还锻炼了我的沟通和领导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团队合作是实现一个共同目标的重要方式,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数字系统概论的学习也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数字系统的技术和理论十分复杂,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还有许多知识和技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学习。因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数字系统相关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日益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领域。

总的来说,数字系统概论是一门十分有意义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对数字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一些重要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数字系统概论教给我的精神和能力,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为推动数字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则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最重要的途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与交通理论和规划的融合,都加速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的进程。高速公路监控及信息诱导技术的综合运用,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交通秩序,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澳大利亚:

先进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

1. 最优自动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从事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著名的scats系统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使用,目前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采用这一系统。

scats系统的优点是其自动适应交通条件变化的能力,通过大量设在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antts是其重要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几千辆出租车装有的antts电子标签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通过对出租车的识别,scats系统能够计算旅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

澳大利亚的先进系统合作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名叫triram的系统,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模拟道路网来预测交通行为以及新的交通流量。

2. 远程信号控制系统(vic roads)

交通控制与通信中心(tccc),不仅使用scats系统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而且还采用其它系统进行事故检测和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交通拨号系统,该系统通过普通的电话线,tccc能够连接到50个偏远的受控交通灯,可以监测这些信号灯的状态改变它们的参数,为偏远路口的信号控制提供了便利。

3. 微机交通控制系统(bliss)

该系统最主要的优点是运行于普通微机上,并可控制63个交通灯,目前在布里斯班已超过500个信号灯采用bliss系统进行控制。

道路信号系统

道路信号系统是交通控制中心与机动车通信的基础。通过该系统可实现交通管理中心运行车辆间的信息交流,该系统使用900mhz的频率通过路旁询问器与车内电子标签进行通信,电子标签通常是简单的异频雷达收发机,当被询问时可返回一个可被识别的信号。该系统最普通的应用是车辆的不停车收费。

路旁信号系统的公共优化系统,通过与bliss系统相互作用,可保证公共汽车到达路口时总保持绿灯,从而可减少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间。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公共汽车的运行安排表,当一辆车运行晚点的话,通过特殊的措施应能保证该车获得优先行驶权。 系统通过一种设在道路中间的特殊的称量质量的装置与中央控制中心通信,驾驶员不用减速或采取其它特殊操作,即能确定重型载货车的装载量是否符合要求。

车辆监控

视频数据获取系统运用视频摄像机监测、识别和计算交通量,已在澳大利亚广泛地应用。

系统是通过自动辩识车牌号码来对重型车辆监测、分类、识别,数据可被送到重型车辆监测站,与数据进行对照,该系统能监测到超速车辆、强制停运的车辆。

公共信息服务

实量旅行信息系统通过车载的定位器,计算机软件可以估计每辆车的到达时间,并通过显示屏显示给正在等候的旅客。另外,该系统还可以用于驾驶员通报突发事件。

驾驶时间预测系统通过使用交通拥挤与事故检测系统估计车辆到达下一个出口的时间,从而判断出交通拥挤程度,并在道路入口处显示即将到来的驾驶员。

目前,澳大利亚的公共运输部门正准备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包括所有公共汽车的路线、时刻表及其它的信息。

此外,澳大利亚的交通人员还研制了主动信号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而改变速度限 制,并能检测到正面行驶不断的车辆的速度,当发现车速太快时,能够发送信号提醒驾驶员。

日本:

现代化的公路智能管理

智能化交通系统被视为是解决交通事故数量增加、道路交通拥挤及环境等社会问题的途径,有望对21世纪的公路交通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日本1996年制订了综合计划,由建设部、国际贸易与工业部、运输部、邮电通讯部及国家警察署共同着手开发智能化运输系统。目前,日本智能化交通系统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已取得重要进展:车辆信息与通讯系统的开发覆盖全国范围;电子收费系统已进入实用阶段。2000年,先进的巡行辅助公路系统已进入实用阶段。

智能交通大发展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通过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将人、车、路等交通因素加以统一考虑。它在日本不仅被认为是解决交通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更是一项促进交通行业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基础设施。通过发展和应用its技术,能够使道路交通更快捷、更安全、更具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日本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应用了its技术,且相当有效。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操作系统概论学结

经过一天半的战斗,终于把操作系统概论这本书给拿下了。对于曾经专业课学过一些电脑硬件知识的我来说,这本书更加吸引我,以前一些听过的名词或高大上的词语在这本书上被详细介绍了,看的非常有收获。下面来总结下自己的收获:

首先第一章引论,在这里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包括了软件和硬件两部分。

接下来就是第一章的重点:操作系统。如下图:

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linux等。微软的windows系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从ms-dos---windows 3---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nt---windows 2000,再到现在win7、8甚至win10,微软始终在进步。unix是一个通用的交互式分时操作系统,有at&t公司下属的bell实验室开发,在诞生后,源代码就一直公开,用户可以参与到unix的升级中。unix的特点:1.短小精悍;2.可装卸的多层次文件系统;3.可移植性好;4.网络通信功能强。linux是网络时代的产品,继承于unix,并做了很多改进。

第一章总领了全书,后面的二三四五六章都是讲的计算机的各种管理,总结如下图:

在这里我把每章中的重点用红色的颜色标记出来了,这样在精读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的向外扩散,抓住考点,征服考试。第一遍阅读画的有点粗糙,在精读的时候再大大的丰富下。

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个系统软件,他是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他们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硬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家工作流程,控制进程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用户能灵活方便有效的使用计算机,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高效的运行。

操作系统的地位

操作系统是连接硬件与软件的桥梁。

就上面的图来说,你发现什么问题了没?

因为,程序的设计,用到了ide。那是留给程序员进行开发软件用的。所以应用程序和硬件之间有着"0和1"的联系吧。

1、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是:文件系统是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数据的独立性高用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联系: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软件。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构成(1硬件平台及数据库2软件3人员)

外码:属性集f是模式s的主码,在模式r中也出现,那么称f是模式r的外码。

关系的三种类型:基本关系(基本表基表)查询表盒视图表

基本关系“是实际存在的表它是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 实表

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

·实体完整性规则:实体的主属性不允许是空值

·参照完整性规则:依赖关系中的外码值或者为空值,或者是相应参照关系中某个主码值。

10 外码何时为空

参照完整性

_ 要求外码取值要么为空值,要么为被参照属性列的值之一

_ 它只规定了外码取值的某种特性 实体完整性 决定属性段可否为空值

11等值连接:两个表选取两个属性列,它们的类型相同,列名可以不同,就可以做等值连接。_自然连接:两个表中必须包含相同属性(属性名,属性类型),那么在这个属性上就可以做自然连接。并在连接结果中只能保留一个列。

_相关子查询:select语句嵌套时,子查询中查询条件依赖于外层查询中的值,因此子查询要反复求值供外层查询使用。这种子查询称为相关子查询。

16关系规范化的目的:解决数据冗余太大 更新异常 插入异常 删除异常这些问题

19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系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是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

数据库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1事务内部故障 系统故障 介止故障 计算机病毒 前三种影响事务的正常进行 后2种回破坏数据库的数据。

21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数据转储和登记日志文件

22.登记日志文件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写数据库和写日志

23并发操作不一致性 丢失修改 不可重复读 读脏数据

10.什么是检查点记录?检查点记录包括哪些内容?

_检查点记录是一类新的日志记录。它的内容包括:

_ 1. 建立检查点时刻所有正在执行的事务清单

_ 2. 这些事务最近一个日志记录的地址

实体完整性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练习题_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如有疑问,先查课本。参考答案的页码如有不对的,自行找课本相关内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成立。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黑格尔b马克思。

c费尔巴哈d恩格斯e亚当·斯密。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实用性b阶级性c科学性d实践性e革命性。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e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

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e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生物进化论b相对论c量子力学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e细胞学说。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第3、13页)。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第7-9页)。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第12页)。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

绪论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c。

5、b。

6、c。

7、a8b。

9、a。

10、a。

11、b。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bd。

3、ade。

4、cde。

5、ac。

6、abcd。

7、ab。

8、ade。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旧第3、13页,新同)。

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旧第7-9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主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旧第12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其为“科学中的最大成果”。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

一、单项选择题。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是()。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3、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5、一切物主义都坚持()。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7、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8、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

9、主张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d.可知论。

10、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1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1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1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b.经验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6、“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17、“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客观规律性c.普遍联系。

d.永恒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1.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

21.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22.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22.2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

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运动的外在表现d.运动过程的结束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2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本质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空间是()。

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时间是()。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时间的特点是()。

a.间断性。

b.不可逆性c.广延性。

d.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

a三维性b一维性c可知性d连续性。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b.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

意识的本质是()。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手脚分工。

b.语言产生。

c.生产劳动。

d.社会交往。

规律是()。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是不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a.共同的发展规律b.共同的发展过程c.共同的本原d.共同的形式。

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宿命论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

付环境的活动。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b.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c.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5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b.普通联系规律c.永恒发展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5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58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64.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d.辩证否定的原理。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二、多项选择题。

哲学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总和。

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相同的。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容有思维和存在()。

a.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b.谁是本质谁是现象的问题c.谁是必然的谁是偶然的问题。

d.谁是真实的谁是虚假的问题e.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e.自然唯物主义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有()。

a.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d.不能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过程e.主张世界是不可认识的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e.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

a.客观辩证法b.主观辩证法c.朴素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

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物质观。

10.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c.坚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批判了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e.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b.否认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的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e.主张时间和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1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一元论观点的有()。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

运动观下列各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相对静止的有()。

a.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c.事物运动处于某种特殊状态。

d.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

e.事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时空观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b.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15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e.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意识观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

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e.人脑的分泌物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规律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重复性。

e.偶然性.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

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实践的特点是()。

a客观性b有用性c创造性d社会历史性e主观性下列属于基本实践形式的有()。

总特征――联系、发展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e.辩证否定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定规律e.因果作用规律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对立统一规律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e.物极必。

反,相反相成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直接等同b.矛盾双方相互区别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表现的有()。

a.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b.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

c.好事和坏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总结教训,转败为胜。

e.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下列选项中,表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e.天下无难。

事,只怕有心人。

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34.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

e.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

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质量互变规律。

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注意分寸。

b.掌握火候。

c.适可而止。

d.因噎废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下列命题中,属于量变引起质变表现的有()。

a.积羽沉舟,积腋成裘。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有()。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e.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

3、简述列宁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25-26页,新第26-27页)。

5、简述意识的起源。(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27页)。

6、简述意识的本质。

(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27页)。

7、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教材旧第46页,新47页)8、16、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第48-49页,新49-50页)。

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旧第29-30页,新第30-31页)。

10、简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参看教材旧第30页,新第31页)。

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旧第34-35页,新第35-36页)。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看教材旧第36-37页,新第38页)。

13、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6页,新第38页)。

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9页,新40页)。

15、简述度及掌握度的意义。

四、论述题。

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49页,新50-51页)。

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见教材旧第38-39页,新第39-40页)。

4、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看教材39页,新第39-40页)。

5、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40页,新第41页)。

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7、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教材缺)。

第一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c。

5、c。

6、a。

7、b。

8、d。

9、d。

10、b。

11、a。

12、c。

13、d。

14、b。

15、c16、b17b18a。

19、d20、d21.1、a。

21.2、a22.1、b。

22.2b。

23、d。

24、a。

25、d。

26、c27c28、c。

29、a30、b。

31、a。

32、c。

33、d。

34、b。

35、b。

36、b。

37、c。

38、a。

39、d40、a。

41、d42、c。

43、c。

44、b。

45、c。

46、a。

47、c。

48、c。

49、d50、a。

51、c。

52、d。

53、d。

54、a。

55、b56、d。

57、d。

58、b。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bd。

3、ae。

4、ad。

5、acd。

6、bcd。

7、bcde。

8、cde。

9、acd。

10、abe。

11、cd。

12、abcde。

13、bcd。

14、abde。

15、abde。

16、bd。

17、abcde。

18、ace。

19、abcd20、ad。

21、abcd。

22、acd。

23、acd。

24、ab。

25、abd。

26、cde。

27、abde。

28、cde。

29、abcde30、abe。

31、abc。

32、abce33abc。

34、abcd35、abd。

36、abce。

37、abc。

38、abcd。

39、bd。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参看教材第24页,新第25页)。

答:(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第24页,新第25页)。

答: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最一般、最普遍的概括。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一切哲学体系之中,任何哲学都必须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第三,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3、简述列宁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25-26页,新第26-27页)。

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最科学的表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答:(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犯错误。相对主义夸大运动,否认静止,抹煞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无条件地讲“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陷入诡辩论。绝对主义夸大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往往表现为教条主义。

5、简述意识的起源。(参看教材第26页,新27页)。

答:第一,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同感觉相似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到动物感觉和心理。第三阶段,从动物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第二,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6、简述意识的本质。(参看教材第26页,新27页)。

答: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一切观念的东西都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其“原型”,意识的源泉不在人脑,而在人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具有主观特征。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是庸俗唯物主义。

7、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教材第46页,新47页)。

答:规律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持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特点是:第一,客观性。规律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消灭、改变、改造。第二,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第三,稳定性(重复有效性)。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只要条件具备了,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8、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旧第48-49页,新49-50页)。

答:(1)意识的能动性或能动作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的创造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四,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和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2)实现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实践,二是必要的物质手段。

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第29-30页)。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其特点是:第一,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构成的主体、客体(对象)、手段(工具)和结果等是客观的物质形态。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创造性活动,与一般动物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有本质区别。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实践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

10、简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参看教材第30页)。

答:第一,生产实践。生产劳动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实践形式。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处理社会关系最根本的实践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大量社会矛盾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大量的司法活动。第三,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独立出来的实践形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第34-35页)。

答:第一,联系的观点。联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具体性)等特点。第二,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看教材第36-37页)。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其他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第36页)。

答: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的前提;二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单方面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第39页)。

答:第一,一般寓于个别之中,通过个别体现一般,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如:没有苹果、葡萄、香蕉等个别果实,就没有“水果”这个一般概念。)第二,任何个别都包含一般,表现一般,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如:张三是人,苹果是水果)。第三,任何一般都只能大致地包括一般,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第四,一般、普遍。共性是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个别、特殊、个性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任何事物都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15、简述度及掌握度的意义。

答:(1)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范围、幅度。每一个度有两临界点或关节点,两个关节点之间的范围就是度。每一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度。度是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据,未超出度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2)在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国家建设中,都必须掌握好事物的“度”,讲究“适度”原则。掌握火候、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注意分寸、过犹不及等,讲的都是把握“度”的道理。

四、论述题。

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答?(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第一,承认世界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的统一是物质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是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反对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机械统一观。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是以此为理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也就成为指导我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而不能从原则、本本或主观愿望、主观想象出发。

(4)我国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有过许多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纠正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念和政策,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后只有坚持这条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49页,新50-51页)。

答:(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一方面反对借口尊重础和前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参创造也不能消灭。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另一方面,只有分发挥主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顾客观规律,盲目蛮干。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既要反对急于求成,又要反对消极情绪。

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见教材第38-39页,新第39-40页)。

答:(1)矛盾普遍生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是:第一,矛盾的普遍生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第三,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

(2)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掌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关系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4、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看教材39页,新第39-40页)。

答:(1)这一原理的内容: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第二,质变是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5、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40页,新第41页)。

答:(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只有通过否定才能实现;其二,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通过否定,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保留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使之成为新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联系。第三,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属于发展环节,体现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保留属于联系环节,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因此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辩证否定观的重要意义:第一,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第二,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第三,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答:(1)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即外部矛盾。(2分)。

(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分)。

(3)重要意义:第一,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第三,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世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6分)。

7、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教材缺)。

(1)内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吸收国外资金,发展我国经济。

(4)我国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努力避免和消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b.可知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主义先验论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d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

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b.感性的物质活动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8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d实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

b.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c.是否坚持可知论的观点。

d.是否坚持唯理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c、实践-认识-实践。

d、概念-判断-推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

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d.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感觉、知觉、表象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a.概念b.表象。

c.知觉d.感觉。

25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直接性b.主观性c.摹写性d.抽象性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28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真理既具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性。

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也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不断发展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定条件下的实践()。

a.都具有客观性。

b.都具有能动c.都具有社会性。

d.都具有历史局限性。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

a.社会性。

b.绝对性。

c.相对性。

d.有用性。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a.客观性。

b.绝对性c.全面性d.相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

实践一认识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d.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e.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有()。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

d.认识是主动的创造过程。

e.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

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练习题_答案

1.信息(c)a.是形成知识的基础b是数据的基础c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d.具有完全性。

c.数据处理的基础。

d.管理者的指令4.信息化(a)。

a、是推动工业化的动力b、是工业化的基础c、代替工业化d、向工业化发展9.数据资料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c)。

10.信息(c)。a.不是商品。

b.是数据。

c.是一种资源。

d.是消息11.计算机输入的是(c)。

a.数据,输出的还是数据。

b.信息,输出的还是信息c.数据,输出的是信息。

d.信息,输出的是数据。

13.信息流是物质流的(c)。a定义b运动结果c表现和描述。

a.计算机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d.战略级、策略级、作业级。

第二章。

a.网络系统。

b计算机系统。

c操作系统。

d.人机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指的是。

(c)。a.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b.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

c.非结构化。

d.以上都有该题可以改成:决策支持系统解决的问题是(bc)。

7.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d)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a.财务管理b.信息管理c.人力资源管理。

d.战略管理。

8.(a)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a.组织规模。

b.管理的规范化程度c.生产过程的特征。

d.组织的系统性10.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d)难以获得。

a.系统数据。

b.系统信息。

c.系统人才。

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

b.数据集中统一,应用人工智能,有预测和决策能力,面向高层管理人员c.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决策d.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力,应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员18.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b)职能关联在一起。

a.供销和生产。

b.供销和财务。

c.财务和生产。

d.供销和市场。

d.计算机激光排版系统。

9.通常唯一识别一个记录的一个或若干个数据项称为(a)。

a.主键。

b.副键。

c.鉴别键。

d.索引项。

10.在索引表中,被索引文件每个记录的关键字相对应的是(d)。

a.文件名。

b.记录项。

c.数据项。

d.相应的存储地址。

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53.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数据组织的层次是(d)。

a.数据、记录、文档、数据库。

b.数据、记录、文件、数据库c.数据项、记录、字段、数据库。

d.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4、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b)a.目标。

b.可行性报告。

c.详细调查方案。

d.总体方案。

d.系统分析员应比程序员、软件设计师更精通计算机技术。

c.可行性研究。

d.绘制数据流程图。

c.书面、口头、照片、音像d.文字、数值、声音、图形图像该题可改为:数据调查收集信息包括(b)。

12、关于系统开发,正确的叙述是(d)a.要尽早进入物理设计阶段b.系统分析解决“怎样做”

c.系统设计解决“做什么”d.应遵循“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

c.企业过程与数据类之间的关系d.多种数据类之间的关系。

d.编写数据字典应符合规范。

16、系统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系统的(b)。

a、详细调查b、逻辑方案c、初步调查d、可行性分析。

1、关于goto语句的使用,以下正确的叙述是(d)。

2、系统设计阶段的成果是(b)。

a.源程序清单b.系统设计说明书c.系统设计任务书d.系统使用说明书。

3、关于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正确的叙述是(c)。

a.注释越多越好b.变量名越简单越好c.源程序应文档化d.变量应先引用后说明。

4、系统设计的工作不包括(b)。

a.代码设计b.程序设计c.输入输出设计d.数据库设计。

5、系统设计的目的是(b)。

6、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c)。

a.联接b.调用c.耦合d.凝聚。

7、关于系统设计中模块数量的设计,正确的叙述是(c)。

8、关于模块设计,正确的叙述是(c)。

a.模块之间的联系越多越好b.模块越大越好。

c.应有较强的模块独立性d.每个模块应由多人合作完成。

9、我国的邮政编码属于(c)。

a.顺序码b.层次码c.区间码d.自检码。

12、系统开发中,系统的物理设计是(b)阶段的工作。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d、系统调查第五章。

1、mis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考核(d)工作的标准。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开发。

2、bsp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a)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b.数据类。

c.管理功能。

d.系统规划。

3、(b)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a.管理流程。

b.业务过程。

c.系统规划。

d.开发方法。

3、不是原型法开发系统过程特点的是da循环往复的反馈。

b.开发周期。

c使用灵活。

d.整体性强。

c.确定逻辑模型和设计物理模型同时进行的方法。

d.确定逻辑模型和设计物理模型的工作无先后顺序约定。

c.信息系统的开发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d.人的因素影响很大。

8、mis建设的复杂性不包括(d)a.建设环境的复杂性b.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c.建设内容和技术手段的复杂性d.编写程序和文档的复杂性。

12、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不包括(d)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d.确定计算机硬软件的方案。

13、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规划方法属于(c)。

a.u/c矩阵法b.关键成功因素法c.战略目标集转化法d.企业系统规划法。

环境信息系统概论论文范文环境信息系统概念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发达似乎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思想,信息时代是对这个社会最好的概括,事物的双面性决定我们只要看到时代发展的优势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需要补充的部分,本文将会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介绍,着重解释vf的相关内容,分析时代对信息处理为主的科技成果上的要求,以相对发展的视角对未来信息处理提出期待。

关键词:vf;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技术。

面对社会发展体现出来的越来越激烈的信息处理热点问题,立足于社会,也面向着时代,来自于时代需求,也面向时代发展,解决信息处理弊端,完善相应系统资料良性发展,想要保证一个科技成果在其所应用行业领域内发挥最极致的作用,就必须从这个科技成果的各种构成基础演化发展趋势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1相关概念介绍。

1.1vf系统的具体含义。

数据库软件visualfoxpro的简称,又叫vfp。在类型上被归为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种高级集成编程语言,是开发小型数据库的前端工具。visualfoxpro中的visual的意思是“可视化”,该技术使得在windows环境下设计的应用程序达到即看即得的效果。目前来看,vf因拥有一个可靠而丰富的数据库产品而得到程序员喜爱,在整个业内使用量和应用度极其广泛,得到很大一部分人的认可。

信息管理系统是档案管理上十一个相对强大的实用工具,最直观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与一个学校管理档案上的作用,无论是对于管理者还是使用者来说,能够简单快捷而实用性强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是相对重要的。他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速查询资料的渠道,也可以对使用者减轻使用压力,更愿意去探索某种资料的出处相关问题。也可以提高使用效率以及安全度。所以问题发展和管理指明方向,提出一些发展意见,促进信息技术管理行业发展。

1.3vf系统使用情况。

vf信息管理系统以其方便快捷的巨大优势深受程序员的喜爱,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工作难度和跨度,也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时间内完成强度大的工作量,规格也相对较为标准,内容充实而丰富,数据库一应俱全,内容涵盖范围广,对于当前的科学技术学术方面的信息处理等问题都是一项划时代的`研讨。

1.4进行vf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优势。

(1)借助vf技术数据库的强大功能,有强大的功能性依托,以便捷程度吸引客户,能够提高系统开发的综合能力。取得绝对的软件能力,也具有绝对的信任程度。

(2)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管辖范围内的工作人员的信息管理,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有关内容的输入、查询、删除、打印等操作,便利管理阶层的信息了解和工作人员的资料搜集,也是为工作人员的心理增加一份依靠和踏实。

(3)通过技术性质的方式引入简化工作量,也减少了重复性的劳动。把资料录入和信息管理人员从机械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

(4)科技成果的准确性、灵活性较好,在出现有同名同性的人或资料重复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其它的条件加以辨认,提高各个部分的独立性,减少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对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信息管理类型中都发挥其原有优势。

(5)vf信息处理系统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比较好。系统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而存在的,以便于用户使用,整合整体的资源,简化工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良好的人机界面,在出现变动或系统危机时便于维护和操作,也可以有预见性,防止恶性事件的出现。

2.1以学校为例具体应用表现。

因为必须要说明的是学校,其实也是说整个教育体制内的各级组织,基本上可以说是当前需要接触到资料最多的一个群体。去参与教育接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需要掌握控制和梳理的资料也就越来越多。在学生信息管理方法上,原始的方法很难避免浪费大量人力物理财力资源的问题,也不能很快的进行更新,在需要调出资料时也相对费力,不能实现便捷和准确。

2.2安全性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就是说当今信息安全问题是一个得不到完全保障的不可控因素。所以进行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全方面透彻研究,融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现代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先进管理手段。实现相对的安全性可控。

2.3空间使用把控。

由于信息收藏是一个绝对浩大的工程,在不断攀升和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信息的更新替换,这时如何进行很好的信息管理就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准确地调出相应资料,去进行增加或删减的操作,及时清理无用的阻断系统正常运行的资料,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实现信息管理的简单性和高效性。

2.4社会具体表现。

在很多大学都开设了有关于计算机的课程,今年更是只有争议较大的电竞专业走入学校,不得不承认的是,信息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存在,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只要有关于科技,就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剪不断的关系,不只是面对考试,也是面向未来的职业生存技能,能够熟练的运用网络操作一些相应的程序,在短时间内高效且准确的完成大工程量的任务,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想象不到的优势,学校也在有意识的培养同学们在信息科技上的兴趣与能力,也说明了当前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的热门和被社会的认可关注。

2.5当前存在问题。

由于当前情况下,研究人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存在知识面的狭窄和经验的不足,缺乏社会实践的问题,不能对系统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和开发,系统的不足之处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绝对值得肯定的,不仅见到了初具规模的形态,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整修,在各种调试进行下,已经成功的开发了,并且在各种具有实践意义的部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虽然目前很局限,只适合小范围的使用。但是,在今后的学习和开发研究中,相信这些科技的先行者一定能弥补不足,努力开发出一个大范围使用软件,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3进行vf信息管理系统分析的意义。

3.1当前发展状况。

基于当前我国处理档案以及信息管理水平停留在一个不高的水平上,手工应用较多,存在着效率低,保密性差,部分文件丢失,难以及时更新维护的问题,需要一种实现投入较少,在不浪费较多人力物力时间的前提下实现与先进科学技术接轨,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进行信息管理是大数据时代下所必须前进的趋势,面对越来越多的数据处理需求,也是越来越有难度的收集管理,局限于从前的处理方式,定会被时代抛弃。想要实现更为规划化和有效化的操作,对于信息技术的眼睛是一个必然方向。vf技术以其方便快捷,河大数据库的强硬条件被人们所熟知,也占据了信息处理行业中的大部分江山,所以技术性软件工程向更大行业范围内拓展,进行信息方面的处理与把控。

3.2应用环境分析。

基于vf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实现高效的信息管理需要一个相对较高的环境,需要性能较强的处理器,你需要较大的内存来支撑程序运行。我国各高校都会进行国家统一组织的计算机考试,考试重点内容就是以vf为主以及相应的基础知识,考察技术实践操作和理论结合的能力。学生所必须进行的就是关于信息处理上的学习。不得不承认的是,vf技术有绝对的优越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也相对较大,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学科。要依托绝对的计算机操作熟练度,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时代敏锐的嗅觉,对信息处理的专注与认可,通过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持续投入,以绝对严格的标准进行绝对精准化任务的执行。

3.3使用拓展表现。

以vf程序为基础结合数据库进行管理分析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应用在档案管理上,在图书馆,医院登相关人流量较大工作单位中,信息管理难度较大应用上就较为频繁。要保证信息的实时传递,和整个程序操作上的流利性。在财务信息的录入管理上也有很突出的表现,计算机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的是以一个很难替代的作用存在的,解放人力,解放浪费的空间,保证信息精准,不能出现误差,计算机在计算上有着比人类强太多的标准与准确,可以很好的胜任这个任务。

4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传播的产物,而vf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承认。实现科学技术和管理系统在理论和技术上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点明其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必要作用,也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劣势一一表明,进行更好的完善发展,使之可以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内,为当前科技信息网络信息领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诗.不同信息管理系统间数据集成及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7(12).

[2]赵艳萍,拜得珍.基于c++.net的台湾青枣种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开发[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

[3]袁超,付涛.新时期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漏洞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7).

[4]何明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研究,2015(02).

环境信息系统概论论文范文环境信息系统概念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它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少能耗。本文对绿色建筑的概念、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强绿色低碳建筑的宣传,提高绿色低碳建筑市场需求是关键。

关键字:绿色建筑,发展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

引言: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旧有的建材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开发新型多功能材料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同时还要重视研究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包括制品加工新技术等,如将纳米技术与建筑材料结合,可开发出具有光催化性、抗菌、除臭、消毒等功能的生态建筑材料,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1.1绿色建筑又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

2.绿色建筑与人类的关系。

2.1人类社会越来越发展,对房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但如果我们的房子一直只考虑人类现在的居住环境,那么地球的未来可想而知将会是非常可怕的。于是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代表了自然、生态、生命与活力,贴切而直观地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内涵。

2.2发展绿色建筑,直接关系到全市节能减排目标的最终实现,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环境和建筑的和谐统一,改善人居环境,构筑美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同时,绿色建筑的发展还直接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我市建筑产业优化升级,拉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是我市建筑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市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市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绿色建筑的综合利用。

3.1在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我们看到,一家公司展出了利用太阳光实现室内采光的一种新型设备,这种设备通过新技术和特殊材料,最大规模地吸收太阳光源,并通过管道折射到无光区域,把最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太阳能利用起来,节约了电能,同样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除此之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2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

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节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群策群力,探讨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的各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思路。

(1).德国采用双管齐下的做法,一方面提高能效;一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政府把经济与生态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建筑产业方面采取更大的举措。德国已对建筑提出强制性要求,推出能源保护法规,密切关注与建筑有关的能源消耗。德国还将采取激励措施,提供一定的补贴以鼓励建筑使用可再生资源。此外,通过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资助,启动了一个减少建筑物二氧化碳的项目,目前已完成了165万个住宅的改造工作,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0万吨,提供了290万个工作岗位。

(2).英国政府现提出所有新住房到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并希望这个要求扩大到商业领域。对英国工业领域来说,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是减少碳排放量的关键动力,采用整体分析方法,英国建筑领域将可以持续贯彻应用到建筑的设计、建设以及投入使用,同时也惠及居住者。而实现全球范围内采用和协调建设环境评估方法对于推行绿色建筑至关重要。

(3).美国在智能电网通过与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和协作,在发现用电量超出设定标准时,便可自动生成信号、调整载荷。通过更先进的建筑自动化控制,使设备系统和技术集成和协同工作,可为实现大规模建筑和区域集成化模式发挥重要作用。换言之,使电网上的建筑物内部设备和技术,如电梯、安防系统和暖通空调等,以及不同建筑物之间集成互联,实现片区和城市大规模的节能效果。

(4).我国财政部与住房建设部刚刚颁布相关文件,将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这项工作有望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具体是采取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与直接的资金补贴,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建筑节能是所有节能项目中最具有潜力的,而零排放与合作是绿色建筑发展思路的关键词。

5.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6月9日,由丹麦王国科技部和丹麦王国驻沪总领事馆创新中心主办,杭州市科技局协办的丹麦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杭州)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丹麦科技部it管理和绿色it部主任、丹麦外交部科技创业中心领事率丹麦科研机构、商业团体代表一行20人参加了研讨会。杭州市科技局局长楼健人、副局长周军出席研讨会。会议吸引了我市三十余家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参加。

研讨会上,丹麦科技部it管理和绿色it部主任介绍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丹麦大学、公司代表也就有关技术与企业情况进行了展示。研讨会席间,市科技局局长楼健人、副局长周军还与丹麦科技部it管理和绿色it部主任、丹麦外交部科技创业中心领事举行了专门会谈,就进一步增进双方科技合作与交流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建议。

结论:绿色低碳建筑,绿色低碳观念已经收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绿色低碳建筑的本质在于充分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但是绿色低碳建筑观念并未步入平常百姓,因此政府大力宣传绿色低碳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各种绿色建筑人才,设计人才的出现,形成有效循环。

人民过上健康的小康生活,成为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节能产业的强国。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论文网。

[2]杭州科技局《浙江日报》。

[3]丹麦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杭州)研讨会举行2009-6-23。

[4]国内科技报道12月25日。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练习题_答案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方面。同其他所有技艺一样,管理工作也要利用系统化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采取适宜措施,以获得预期效果。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2.组织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如何管理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2)组织文化的特点:a客观性,b个异性,c民族性,d稳定性。

3)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它建立了在这个组织中管理者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规范。

对计划工作的影响: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计划可以包含的风险程度,决策的重点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对组织工作的影响:可授权给下级管理者的程度,设计工作时对员工自由度的考虑,规范化程度的大小。

对领导工作的影响:运用什么激励技术,采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是否要消除一切不一致。

对控制工作的影响:采用何种控制方式,业绩评估时注意什么标准,超过预算时应有怎样的反应。

4)组织文化可能在某特定时间或是某些特定状态是适合的。但随时间与显示条件的改变(国家的竞争,政府管制的改变,快速的经济变迁,创新的科技),这时组织文化是需要适时的做些调整。以下因素回对管理组织文化产生影响:a引人注目的危机,b领导者的转换,c组织处于何种阶段,d组织的年龄,e组织的规模,f现有文化的强度,g次级文化的多寡.不过改变组织文化是很困难的。

这就需要管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文化分析:

(1)现有文化的审视:组织的价值如何形成?这些价值的顺序?组织的界限?(2)寻找有价值,被期待的文化,对寻找于所期待的文化进行比较。

(3)别出不在调整范围内而且需要改变的文化价值于维度针对需要调整的因子找出特定的缺点,考虑用特别的方法直接来纠正。

二是对组织提出具体建议:

(1)使潜在的危机更能调整员工成员感知(2)管理阶层应提出新的组织,愿景。

(3)创造新的故事,仪式,象征,以取代现有的文化(4)改变遴选员工,社会化的过程,评估及奖赏系统。

3.简述目标制定的过程。

1)内外部环境分析:

a外部环境分析b内部经营条件分析c愿景和追求分析。

2)拟定总体目标方案。

a横向协调b纵向协调c进行综合平衡。

4.人员招聘的原则以及团队建设的要点。

原则:

1)人员招聘录用以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确立第一基础。

2)人员招聘必须坚持计划性原则,必须制订人员招聘计划来指导员工的招聘工作。

3)人员招聘必须坚持贯彻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充分配合企业各机构、部门的工作需要,为企业提供可靠、及时的人力保障。

要点:企业组织领导应以每个员工的专长为思考点,让位置去匹配员工的特长,并依照员工的优缺点,做机动性调整以扬长避短,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

5.结合下面的案例试论述管理者为什么要授权?

对于管理者而言,授权的意义在于:

1)可使高层管理者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2)可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并增进效率。

3)可增长下属的才干,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可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以补救授权者自身才能之不足。

现代企业中的领导人,喜欢把一切事揽在身上,事必躬亲,管这管那,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手下人去做,这样,使得他整天忙忙碌碌不说,还会被公司的大小事务搞得焦头烂额。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是子贱二世,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在公司的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6.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等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

1)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勒。

c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学原则行事。d管理者和工作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应该承担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

2)一般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法约尔。

3)权变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巴纳德、孔茨等。

组织的管理应该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普遍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7.公平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a.公平理论:人是社会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收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

b.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求由高到底可归纳以下5个层级。

1)生理需要:是一个人对生存所需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的追求。

2)安全需要:是指对人身安全,就业保障,工作和生活环节安全,经济保障等的追求。3)社交需要:指人希望获得有一和爱情,得到关心于爱护。

4)尊重需要:指希望自己有稳固的地位,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或为他人所尊重。5)自我实现需要:是促使其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愿望。

c.双因素理论:

1)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1)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2)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8.常用的激励手段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工作激励:

指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内容,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特点:a工作内容要考虑到员工的特长和爱好b工作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2)。

成果激励:

指在正确评估员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予其合理的奖惩,以保持员工行为的良性循环特点:a报酬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求b报酬的多少应于员工的工作业绩挂钩3)培养教育:指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增强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工作能力。

特点:a通过思想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职业道德。

b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9.试用swot分析法分析麻花啤酒面临的环境。

(2)劣势w:销售队伍不太雄厚,市场没有细分,产品没有特色;

(4)威胁t:来自绿岛啤酒的竞争压力。

10.试分析下面企业该如何选择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总体来看,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忠诚稳定的顾客群和良好的市场声誉,将夕阳红的招牌发扬光大。首先,夕阳红的声誉并非平常餐厅所能获得的,这集中反映了常经理和员工们的成绩和市场中特定消费人群对御味园的认可,这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它的价值会随着合理的经营成倍增长。

第二,老年人比年轻人的消费忠诚度更高,年轻人可能会尝试各类餐厅的口味,而老年人则不同。要知道,开发新客户比维护老客户要花费的成本多的多。

第三,突出特点、寻求差异、避免无谓竞争对餐饮业同样适用,关键在于找准客户口味。目前餐饮业多数以菜的类别定位,而御味园可以以消费人群定位,逐渐利用家庭般的和谐和温馨,将定位的消费人群由老年人逐渐引导到中老年人和家庭。在菜的花样、种类和档次上则可以适当增加。

第四,针对特定消费人群,开发相关的市场策划活动和服务项目。比如:与电视台联合制作敬老爱老活动、如推出生日餐,吸引客户全家人为老年人过生日、在合适的时间段推出各种吸引老年客户的项目、送温馨到家特种服务等等。

第五,加大文化气息的引入,悠久文化的引入可以吸引中老年人中消费水平较高的部分,但是,建议在引入娱乐项目时,不要破坏整个餐厅和谐温馨的气氛,不要变成吵闹的茶馆。

介休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天眼工程的经验和做法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造路网系统、拓宽路面、增添交通设施以及道路建设等城市交通所必需的“硬件”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把现代高新技术引入到交通管理中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从而改善整个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的信息需求复杂多样,但有一些信息是可以共享的,通过共用信息平台可以使这部分信息增值,而且整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通过共用信息平台的统一存储、组织、处理,能够更有效地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和避免数据冗余,提高系统中信息的利用率和传输速度。

2以gis作为共用信息平台。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110/122接处警系统、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路口控制系统、公共交通系统、gps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对整个系统而言,应充分发挥子系统的作用,并做到无缝集成。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作为一种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建模、分析和输出。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交通信息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利用gis技术构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不但能够使交通信息在空间上直观明了地显示出来,并能为这些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和后续信息服务及辅助决策提供空间属性上的支持。

信息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基本元素,也是联接各个子系统的纽带。通常把交通信息划分为两类:静态交通信息和动态交通信息。静态交通信息是指包括道路信息、交通附属设施信息、停车场信息、车辆管理信息等随时间变化较小的信息,它又可以分为基础数据(如道路路网数据等)和历史数据(如车辆违章历史数据等);动态信息主要指各类实时采集到的交通信息,如交通流量信息、视频监控信息、公交车位置信息等。利用gis可对以上所有数据进行集成管理。针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信息要求的特点,建立专属的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网络互联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建立gis平台。gis作为整个系统的协调者,对数据和应用进行管理。图1所示为地理信息系统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环境下的集成。

3系统的技术框架。

3.1系统的总体架构。

根据信息平台的'一般架构,结合考虑gis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共用平台的要求,系统可采用三层体系结构:

(1)客户端。指的是信息平台的用户主体,包括道路使用者、道路建设者、交通管理者、运营管理者、公共安全负责部门、相关团体等。具体的服务对象由系统的建设者决定。

(2)应用服务层。以gis作为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统的信息平台,由各个交通管理子系统采集交通数据,将这些原始数据以规定的格式返回,再对数据进行分类、抽取、挖掘和融合等处理,在数据存储的同时,将不同的信息按照规范的协议发布给相应的应用子系统。同时提供多种静态和动态交通信息查询接口,满足这些外部系统的交通信息需求。

(3)数据管理层。存储系统所需的基础数据,提供平台与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接口。

工业系统概论心得体会

工业系统概论是一门研究工业生产和经营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工业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工业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众多的环节和要素。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工业系统由诸多的子系统构成,如生产子系统、供应链子系统、营销子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系统。工业系统概论也为我揭示了工业系统内部运作的原理。无论是工艺流程还是资源调配,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支持和指导。只有把握了这些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工业生产和经营。

其次,工业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工业系统概论让我明白,工业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手段,可以实现工业系统的优化。然而,工业系统的优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工业系统的管理是确保工业生产和经营顺利进行的关键。工业系统概论强调了管理在工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环节。只有做好这些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工业系统的高效运行。在工业系统管理中,还需要运用一些管理工具和方法,如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业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

此外,工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随着资源的稀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代工业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工业系统概论让我意识到,只有在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下功夫,才能保证工业生产和经营的可持续性。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加强环境监测等手段来推动工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工业系统概论让我深刻认识到工业系统对社会的重要性。工业生产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石,而工业系统则是实现工业生产的基础。工业系统的运行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福祉。只有在工业系统中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工业系统概论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工业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工业系统的庞大复杂、优化改进、管理、可持续发展以及对社会的重要性等方面,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业系统中的各种挑战,并为工业生产和经营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库系统概论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数据库系统概论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实践和课外拓展,我对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技术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作为组织、管理和存储数据的集中存储器,数据库不仅可以帮助组织高效地管理海量数据,还可以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访问和操作功能,使得各种应用系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无论是电商平台的交易记录、社交媒体的用户信息,还是医疗系统的病历资料,数据库都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只有掌握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技术,才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管理问题。

其次,我对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原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数据库由数据、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实现数据管理的关键。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结构化的方式存储和组织数据,通过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实现对数据的定义、操作和安全控制。同时,我也了解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如数据的共享性、冗余性的最小化、数据的独立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等。这些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不仅让我对数据库系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还通过实验实践进一步熟悉了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技术。在实验课上,我们使用MySQL这一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和操作,并通过各种SQL语句实现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功能。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数据类型选择、约束条件设置以及索引的建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实验,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库备份和恢复、事务的管理和并发控制等常见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这些实验实践不仅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巩固了我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的认识。

最后,我通过课外拓展了解到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库系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应用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在课余时间,我参与了数据库相关的研究和讨论,了解了一些前沿的数据库技术,如NoSQL数据库、图数据库和列式数据库等。这些新技术的学习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让我看到了数据库领域的无限可能。

综上所述,学习数据库系统概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明白了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掌握了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验实践和课外拓展,我对数据库系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了解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培养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系统概论心得体会

工业系统概论是一门应用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工业系统的概念、组成部分、运作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工业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人才、技术、资源和市场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只有合理配置这些要素,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以下是我对工业系统概论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工业系统的概念不仅包括了工业企业,还包括了相关的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和政府等。在过去,人们更多地将工业系统理解为独立的工厂或企业,随着产业链的发展,工业系统已经从单个企业扩展到整个供应链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使得我们在学习工业系统的运行和优化时,必须考虑到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不仅仅关注某一特定环节。只有通过整体的优化,才能够实现工业系统的协同发展。

其次,工业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了人、财、物、技术、信息、制度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工业系统的运行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人才和技术是决定工业系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创新能力,而这些正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要素。同时,金融资本、物资资源和信息流的统筹配置也对工业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才能够实现工业系统的高效运作。

第三,工业系统的运作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传统的工业系统以大规模生产为主,追求效率和规模经济。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工业系统也逐渐趋向于灵活和定制化。通过灵活的生产模式和定制化的产品,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且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工业系统的新模式,例如“工业4.0”,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生产系统与互联网、物联网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将传统工业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最后,工业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工业系统将会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新能源、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等领域将成为未来工业系统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工业系统也将面临着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只有加大对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同时不断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响应能力,才能够迎接未来工业系统的发展机遇。

总之,通过学习工业系统概论,我不仅对工业系统的概念和运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其发展趋势和优化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工业系统概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性课程,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会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工业系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数据库系统概论的心得体会

数据库系统概论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我在学习之后深感受益匪浅。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数据库系统概论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其他学习者有所启发。

首先,在学习数据库系统概论的过程中,我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明确的定义和理解。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数据的集合,它既可以是一个物理数据存储的集合,也可以是一个逻辑数据存储的集合。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数据库的特点和作用,明白了数据库在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数据库系统不仅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还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访问和管理,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数据库系统概论的学习使我对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系数据库模型、实体-关系模型以及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等多种数据模型,并学习了基于这些数据模型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方法。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我对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规范、数据结构和索引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我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系统,并根据应用需求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第三,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数据库系统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数据库系统能够将大量的数据组织起来,并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和分析功能,使得我们可以更快地获取到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操作。在课程项目中,我利用数据库系统完成了一个数据分析任务,通过SQL语句查询和聚合操作,我能够从庞大的数据集中提取出所需信息,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数据库系统在信息领域的重要作用。

此外,学习数据库系统概论也开拓了我的思维方式。数据库系统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接触了一些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理论,如事务处理、并发控制和数据库安全等。这些技术和理论对于我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数据库系统概论,我培养了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为我今后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学习数据库系统概论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经历。通过这门课程,我对数据库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技能。数据库系统的学习不仅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今后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领域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我也期待能够在这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才华并做出一些创新的贡献。

介休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天眼工程的经验和做法

各个子系统由于功能的不同,获得的交通数据也不同,但大多具有信息量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将这些来源不同、类型不同的大量信息融合在一起,从中提取具有更多特征的更深层次的信息,并最终在系统的管理决策核心中得到应用,是维持整个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环节。信息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综合利用如图3所示。

gis共用平台作为整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枢纽,它担负着信息汇总、融合和中转的职责。其基本功能表现在:

(1)信息采集功能。从各子系统按规定的格式提取共享数据,完成对静态交通信息和动态交通信息的重组,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可读性,避免大量数据的冗余。

(2)信息融合功能。根据各个子系统间的功能要求和内在联系,对采集来的信息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分类、统计、关联,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以用于交通管理决策。

以gis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实时性和数据量过大两个方面。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要求共用信息平台能够实时刷新数据用于交通管理(如决策、指挥和调度等)和信息发布,从而对gis平台提出了实时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不允许将高精度的gis数据刻入光盘,相当一部分地理信息基础数据需要通过无线下载方式获得,导致各子系统与平台间的数据交换量庞大,影响gis平台的有效工作。

针对上面的两大问题可将地理信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道路位置信息、单行道信息等)和交通属性信息(停车场位置、建筑物位置等),将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通过gis共用信息平台通过专用短程通信(dsrc)方式下载至车载装置的内置内存介质,少量的属性信息从智能交通系统实时发布,通过多种通信方式送至车载设备。

对于数据量大的问题,可考虑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减少数据量,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来管理数据以分担数据存储的空间,降低网络堵塞的可能性。对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通过网络在gis平台和各子系统中传送,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对数据定时传送到平台的数据库中。

5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基于gis平台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架问题,主要讨论系统的技术框架与主要功能及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对系统中的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俊,宫鹏.实用地理信息系统?郾科学出版社,1998.2。

〔2〕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9。

〔3〕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研究总报告?郾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2001.7。

2.8相关性:毕业。

计算机系统概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系统概论这门课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关于计算机系统的知识和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和知识,同时也认识到了计算机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下文中,我将分享我对于计算机系统概论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

计算机系统是我们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系统概论这门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必修的一门课程,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中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计算机系统概论主要教授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对于我们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

计算机系统是指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包括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等。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硬件,包括了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而软件则是计算机硬件的运行指令,包括了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部分。在学习计算机系统概论这门课程中,我们深入地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架构和组成,掌握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基本关系。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并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工作方式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

第三段:对于操作系统的认识。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连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桥梁。在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和实现原理。操作系统通过提供资源管理、进程调度和文件管理等机制,协调各种软件和硬件部件的工作,使得整个计算机系统可以高效地工作。在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比如:Windows、Linux等。通过学习操作系统的知识,我们不仅掌握了关于操作系统的原理和概念,也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第四段: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在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组成互联网,其中包括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通信协议等部分,还学习了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等。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原理和方法,也能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原理。

第五段:总结。

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概论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史。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中,计算机系统概论这门课程更加突显了其重要性,了解计算机系统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和帮助。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概论,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同时也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思考方式。

无人机系统概论心得体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未来交通、农业、物流等领域的期待,无人机系统成为了热门话题。在学习了无人机系统概论后,我深感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我对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工作原理、发展趋势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无人机技术的前景和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许多行业。在军事方面,无人机可以用于巡逻、侦察和打击等任务,减少士兵的风险;在航空航天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航拍、地质勘探和气象观测等;在农业方面,无人机可以用于植保、播种和果树采摘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物流和送货领域,无人机可以实现无人配送,缩短物流时间等等。通过无人机系统概论的学习,我认识到无人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巨大潜力,这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无人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也十分复杂。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无人机的传感器、飞控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关键技术。无人机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通过飞控系统对无人机的动作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完成各种任务。而无人机与地面操作站之间的通信系统则是保证无人机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无人机系统是一个复杂且高度整合的系统,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应用,这对于我进一步深化对工程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无人机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是我在学习中体会到的重要内容。无人机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然而,目前无人机系统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安全问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数据安全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其次,无人机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还有待完善。无人机的飞行管理、空域划定等问题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规定和政策。此外,无人机的能源管理和电池续航能力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无人机系统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最后,在学习无人机系统概论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无人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需要我们保持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敏感性和学习能力。无人机系统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需要通过实践和实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与此相关的技术和工具的学习也是必要的,在追求学科综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总而言之,无人机系统概论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让我更加认识到无人机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前景。无人机系统的学习不仅仅是对无人机技术本身的了解,更是培养我们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无人机相关知识,并希望将来能为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无人机系统概论心得体会

无人机系统作为现代航空技术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战术意义。我有幸参与了一门关于无人机系统概论的课程学习,通过对无人机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无人机系统概论的心得体会。

首先,无人机系统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无人机系统涵盖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和航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课程学习中,我不仅学习了无人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了解了无人机的航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图像处理系统等等。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发现无人机系统的研发不仅需要对各个子系统的熟悉和掌握,还需要有整合和创新的能力。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其次,无人机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无人机系统在军事领域、农业领域、测绘领域和物流领域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无人机可以在战场上进行侦察和打击作战,可以用于农田的植保、病虫害的监测,还可以用于航空摄影和地理测绘。无人机系统的发展为各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因此,我对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第三,无人机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无人机系统的设计和制作,从机械结构的设计到电子元件的选择和连接,再到飞行控制程序和图像处理的编写,我们一步一步地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无人机系统。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无人机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潜力。以我小组的项目为例,我们的无人机系统可以用于农田的植保和病虫害的监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四,无人机系统在安全和隐私方面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无人机在航空上的应用需要遵守航空法规和空域管理规定,以确保航空安全。此外,无人机上搭载的摄像头和其他传感器可能涉及到隐私问题,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在课程学习中,我们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和警醒。

最后,无人机系统的研发需要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无人机系统的研发过程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的合作,需要机械设计师、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无人机系统的研发也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有了一定的锻炼。

综上所述,无人机系统概论课程给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无人机系统的机会。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无人机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其应用前景和潜力充满了信心。同时,我也认识到无人机系统在安全和隐私方面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在无人机系统研发中的重要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系统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 01-17 游颐和园小学(通用23篇)
    优秀作文在结构上合理紧凑,段落之间衔接自然,逻辑清晰。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们去颐和园玩。
  • 01-17 服务意识与团队精神总结(汇总21篇)
    参与服务月可以拓宽个人的视野,学到更多实践经验,提升自我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服务月活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供电系统的办公室承载着“
  • 01-17 班团支书就职演讲稿(实用15篇)
    就职是人们进入新工作或职位的过程,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对于刚刚就职的新人来说,可以从下面的范文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职场发展路径和思考方向。团支部书记处在团的基
  • 01-17 村支部书记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范文(23篇)
    范文范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标杆和参照,让我们在写作中更加有目标和方向。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和文言理解能力。
  • 01-17 实习护士实习总结范文(15篇)
    总结范文的写作应该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色彩和个人情感的夸大和渲染。以下是一些比较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示。在骨科实习的时间已经结束,在实习期间
  • 01-17 杭州一日游小学(热门16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和传播思想的方式,它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为了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下面是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
  • 01-17 财务数字化心得体会报告(优秀17篇)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提高我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第一段:引言(20
  • 01-17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优秀13篇)
    教学计划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学。通过研读这些教学计划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要点。
  • 01-17 2024年服务意识与团队精神报告(汇总19篇)
    服务月是指通过一系列服务活动,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服务月的举办可以促使我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传递爱心和温暖。以下是
  • 01-17 社团年终总结(精选18篇)
    年终总结是对自己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的一次总结和概括,也是对自己工作成就的一种评价和认可。以下是一些年终总结的参考范文,供大家借鉴学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