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垃圾分类宣传周总结(优质5篇)

最新垃圾分类宣传周总结(优质5篇)

时间:2023-10-03 15:55:18 作者:薇儿 最新垃圾分类宣传周总结(优质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垃圾分类宣传周总结篇一

近年来,大渡口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围绕分好类、投准确、规范运、建示范、育习惯持续发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收运系统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习惯。

志愿服务先行为垃圾分类“护航”

跃进村街道东正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较陈旧,老年人居住比例较高。2022年,借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社区将垃圾分类设备更新升级,修建垃圾亭,设立了垃圾分类厢房。每天投放垃圾的高峰时间段,一个个身穿绿马甲的志愿者就成为了垃圾箱房旁忠实的“绿色卫士”,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监督指正居民错误投放行为。

“我早退休了,就想利用空闲时间为小区做点事。垃圾分类是好事,我现在是一名光荣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年过六旬的陈阿姨说,虽然志愿者的工作很琐碎,要轮流值班,要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等,但她自觉还有余力,志愿者工作也很有意义。

东正社区党委书记程家群介绍,自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社区第一时间就成立领导小组,配齐工作力量,组建多支志愿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学习新政策、新思想,多层次、全方位向居民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氛围。

近年来,大渡口区成立垃圾分类专业志愿服务队,发展垃圾分类志愿者2000余人,深入推进“文明新生活”主题志愿服务行动,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小手拉大手”等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引导市民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传播者。

打造分类“样板”探索市场化全流程服务

“分类箱实现自动感应,扔完垃圾之后还能洗手,干净又便捷。”“这次又累计了20点积分。”雅居乐小区居民姜先生拎着两包分好类的垃圾下楼,他走到分类箱前,仓门自动打开,投入垃圾后仓门又自动关闭。

与传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不同,今年,大渡口区以八桥镇雅居乐御宾府、中交丽景香漫岭小区为试点,引进三峰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为三方机构,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全流程服务,打造垃圾分类“样板”。

在雅居乐御宾府小区,目前已优化垃圾分类投放点45个,设置24小时自助垃圾集中投放厢房4个,可回收物细分投放分类机(智能机)3组,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提供全过程全链条市场化、标准化服务。

通过“绿色生活app”,以“准确投放、赚取积分、抵扣现金”的激励模式,居民投放垃圾后可换取用于抵扣指定超市购物现金的积分;在收运过程中,保洁员将部分混投的垃圾进行分拣,并转移至各小区生活垃圾临时转运点分类运输,有效避免“源头分类、中端混运、后端混合”现象。

这一模式不仅促使垃圾分类链条向前端清扫保洁、后端运输处置延伸,还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可回收资源盈利反哺,推行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两网融合”。今年,该试点项目被e20环境平台评选为“环卫优秀案例”,雅居乐御宾府获评“全市最美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强化宣传引导从“要我分”到“我要分”

自2019年重庆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大渡口区建胜镇百佳园社区成为该镇第一个示范社区,西城佳园成为第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百佳园社区党委书记张炜回忆,西城佳园小区刚开始实行“楼层撤桶”时,部分居民并不理解。“我们前期进行了充分调研,镇、社区、物业三级联动,摸清了栋楼数、户数、小区垃圾产量及构成,并多次召开楼层撤桶专题会议研讨实施方案。”

基于此,该小区从2021年1月26日起实行定时定点积分制,并由志愿者、网格员、党员代表、物管、指导员等人员力量,组成楼层撤桶宣传队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沟通引导,宣传分类知识、楼层撤桶及定点投放事项等,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打牢群众基础,仅用时两个月便顺利完成撤桶工作。

“如今,我们小区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氛围很浓。”居民王志说,社区会定时定点开展“可回收物集中投放”活动,有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现场称量计价,分类回收,每次参与的居民都会排起长队。“有害垃圾集中兑换”活动同样受到热捧,居民可将家里的过期药品、x光片等有害垃圾拿到活动现场兑换小礼品。

为进一步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百佳园社区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打造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目前,教育基地硬件已安装到位,后期计划基地的软件安装分为4大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游戏区域、废品再利用手作区域、视频体验(体验vr设备)区域,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让居民“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实现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

垃圾分类宣传周总结篇二

每年五月的第四周是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今年首届宣传周的主题是: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在首个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期间,徐汇区绿化市容局和康健街道共同举办了“凝聚共治新合力,打造共享新美景”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区绿化市容局和街道市容所对市民、商家提出的关于垃圾分类和商家卫生责任区等各类问题进行了解答,同时街道市容所上门对商家进行门责宣传。

自律组织的自治管理

近年来,在康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指导下,辖区商家充分发挥自治管理作用,宣传、教育、整治、整改相结合,实现“管理、保洁、执法、商家自律”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把门责管理工作在全街道铺开,为全市自律组织的工作模式提供了徐汇范式。“我们是城市的一份子,做好门责管理也是给自家门店增光添彩。”上海市2022年度十佳自律组织康健街道门责管理商家联席会代表张培鑫表示。

志愿服务的宣传引导

对于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的建立,定时值守和分类解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来自康健街道欣园居委的志愿者陈家俊分享了他的经验与想法:“我加入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已经四年了。在我看来,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将宝贵的资源回收起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有效的宣传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市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走上了有序的轨道。

日常管理的举措机制

在“能够分”上创条件,2023年街道计划在长虹坊、迎春园、科技园、桂花园打造精品垃圾库房;在“学会分”上想方法,开展二次分拣员队伍现场培训,提升分类的准确性;在“不愿分”上加处罚,对单位、沿街商铺每周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并复查,按规作出处罚;在“可回收”上做文章,开展“两网融合”回收服务。

本次垃圾宣传周期间,4个居民区也开展了丰富的宣传活动:

康乐小区居委会组织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讲座。

欣园居委组织了垃圾分类志愿倡导。

茶花桂花居委号召大家一起“人人动手,正确分类,创建文明社区”。

寿昌山居委携手康沁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

康健街道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进一步营造垃圾分类浓厚社会氛围,加强垃圾分类执法监督,提高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目前,街道所属小区、单位、商铺垃圾分类覆盖率为100%;湿垃圾运送量由原来的3吨/天增加到25吨/天,干垃圾运送量由原来的72吨/天减少到40吨/天;建设“两网融合”服务点27个,区级指标完成率100%。

垃圾分类宣传周总结篇三

5月22日至28日,是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主题是“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在环保理念不断融入城市生活的当下,垃圾分类成为时尚生活方式。张家口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如何?5月23日至26日,记者走访了部分社区、城管部门、垃圾回收企业、垃圾处理厂等,就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生活垃圾在城市垃圾产出中比重较大。生活垃圾一般经历投放、收运、处理三大环节,其有效回收利用,需居民树立分类意识,还需各部门、企业在收运、处理时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机制。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几年前,我市部分县区虽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但收运、处理环节配套设施和机制尚不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并不尽如人意。如今,随着垃圾投放环节分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收运环节分类回收方式逐渐规范,处理环节实现了环保处理和焚烧发电,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实现了质的提升。同时,随着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卫工作和资源回收再利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投放环节:宣传引领

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打开微信,搜索小程序,选择定位地址,一键下单……简单几步,专业人员上门回收,生活垃圾变废为“宝”。说起生活习惯的变化,经开区凤凰城小区申女士感慨,“以前快递箱、易拉罐都扔进了垃圾桶。现在手机下单就卖了,每周多出20-30块钱,家人也有了分类意识。”

像申女士一样,在经开区,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互联网下单,让家中废品有效回收利用。

申女士用的是一款“收纸拉”小程序。2020年4月,收纸拉在我市运营。通过“互联网+”模式,居民足不出户,实现生活垃圾可回收物的处理。今年年初,“收纸拉”与经开区城管局达成了合作。

“以前,很多可回收物随手扔了。现在一键下单出售,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也提高了。”收纸拉张家口运营中心负责人侯子杰介绍,“回收后,我们将其分类处理打包,运送到处理厂家。比如纸箱可送到造纸厂,让原本扔了或焚烧的东西充分利用。”目前,“收纸拉”已服务我市居民达20余万人次。

让居民树立垃圾分类意识,与经开区全域宣传分不开。3月9日,在凤凰城小区,经开区城管局开展了“参与垃圾分类·共创绿色社区”活动;5月25日,在金鹰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引导新时尚”宣传周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页、引导居民参与游戏等形式,宣传垃圾分类重要性,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及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希望通过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将在两个月内实现垃圾分类宣传全覆盖。”经开区城管局环卫科副科长薛嘉说。

收运环节:政企合作

从混合清运变为分类回收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2019年,经开区选定府街庭院小区,在全市率先试行智能化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之后又推广至其他小区。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11月21日,我市制定《关于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2019年12月13日,我市召开生活垃圾分类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照2021年7月20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在中心城区强制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调查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当时由于垃圾在收运、处理环节尚未规范完善,加之居民分类意识不强,经常混合投放垃圾。收运环节,一些县区的环卫部门也会将垃圾混在一起运送到垃圾处理厂。如今,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观。

今年2月1日,张家口智佳清洁服务有限公司与经开区城管局达成了合作,负责该区1000余个餐馆及学校、医院食堂厨余垃圾的收运工作。“以前,餐馆、食堂直接将厨余垃圾倒进垃圾桶,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现在,我们派专人上门收取。之后运输到厨余垃圾处理厂处理。一车拉5吨,每天大概有2车。”该公司负责人邢鹏飞告诉记者。

“以后,小区居民厨余垃圾会不会也采用这种方式收运?”记者问道。

“我们希望这样,居民将厨余垃圾分类出来,由小车到各小区收,再转运到大车,也会解决厨余垃圾处理问题。”邢鹏飞说。

处理环节:改变方式

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因成本低、处理量大,填埋曾是我市处理生活垃圾主要方式。而这种方式占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较慢,对污染环境埋下了隐患。

据了解,我市有1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桥东区、桥西区和经开区共用主城区垃圾填埋场,察北管理区依托张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其他县区各设置一座垃圾填埋场。2022年11月底,全市所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关停并治理完成。

坚持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的总思路,我市规划建设了“四大片区”(即中部、南部、东部、北部)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项目。目前,已全部建成投运,基本解决了服务区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位于桥东区望山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光大城洁环保能源(张家口)有限公司,是中部片区项目,覆盖范围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崇礼区、万全区、经开区和怀安县。5月26日,记者来到项目地。

该项目为冬奥会保障项目,由光大环境、城洁环保集团共同出资建设。项目于2021年6月22日完成首车垃圾进厂,7月2日发电机组一次并网成功,8月25日完成连续试运行。

在现场,记者看到,装满生活垃圾的密闭式垃圾清运车不断驶入厂区。车辆经过过地磅称重系统计重,通过卸料通道将垃圾卸入垃圾贮坑。在垃圾贮坑内上方设置的巨大垃圾吊,将发酵好的垃圾投入给料斗,送入垃圾焚烧炉充分燃烧。

“垃圾燃烧后产生炉渣经过除渣机至渣仓,烟气经过多项环保处理达标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产生过热蒸汽送入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吊机值班员说道。

在监控大厅,工作人员对垃圾转运、投料、焚烧等处理环节进行了全流程监控。“日处理垃圾量1550吨、日发电量49.52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能达到1.81亿千瓦时。”相关负责人介绍,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紧邻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医废垃圾处理项目和粪便垃圾处理项目,在设计之初就秉持“无废城市”理念,旨在打造协同处置和资源共享的垃圾处理终端。生产过程中,为上述三个项目提供生产蒸汽和冬季采暖热源;共用污水处理设施,协同处置生产生活污水;三个项目处理后的垃圾残渣直接运到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最终焚烧处置,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垃圾不外运、多项目高度协同发展的循环经济格局。

垃圾分类宣传周总结篇四

2023年5月22日至28日是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为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动员社会积极参与,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和文明素质提高,惠山区城管局积极开展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

5月23日下午,惠山区城管局组织各乡镇领导等30余人集体到惠山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进行了参观与学习。参观人员一行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沿馆内的参观路线,详细地介绍了金沙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规划、工作成效以及金沙田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并对如何通过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城市品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参观学习是落实全体城管系统及各乡镇干部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学习和互动,激发了各乡镇领导干部的学习热情,使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以增强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和意识为基础,指导各领导干部躬身践行生活垃圾分类规定,进而影响和带动其他群众广泛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城管系统及各乡镇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携手同行的浓厚氛围。

为积极响应首届“全国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各镇(街道)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垃圾分类宣传走进社区

长安街道

五月份以来,长安街道环卫利用“五一”假期、周末等时间,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于长馨家园、华府庄园、融创玉兰等小区,组织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垃圾分类条例等物品,并通过参加小游戏赢奖品的方式,让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加深垃圾分类理念,鼓励更多的居民投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营造全民参与、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

堰桥街道

5月25日,堰桥街道执法局联合社区志愿者、无锡惠泰垃圾分类宣传组在林陆苑小区开展“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惠泰宣传组工作人员与堰桥城管、社区志愿者在小区搭帐篷、宣传展架、摆放活动道具,给小区居民发放宣传册、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开展趣味游戏,包括垃圾分类大转盘、垃圾分类投掷沙包,分类投放等,并发放垃圾桶、小扇子等垃圾分类小礼品。

前洲街道

近日,前洲城管联合社区在惠丰社区开展“参与垃圾分类,共建优美社区”主题宣传活动,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前洲城管倡导辖区居民在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和意义。引导广大居民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践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前洲城管在此次活动中也充分发挥了垃圾分类“指导员”作用,喊响了“垃圾不分类,等于在浪费”的口号,通过手把手,心贴心的细致指导,引导居民做到正确分类,最后向居民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册、环保垃圾袋等宣传小礼品。

垃圾分类宣传走进校园

钱桥街道

5月12日上午,钱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来到藕塘中心小学,开展“垃圾分类走进校园”宣传活动,利用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课件给五(3)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向大家演示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组织同学们参与了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飞行棋”、“垃圾分类小达人”等小游戏。通过同学们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对垃圾分类方法和流程的了解。最后,倡导同学们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员”,把《垃圾分类倡议书》带回家,协助家中长辈进行垃圾分类,陪同他们一起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玉祁街道

5月23日,玉祁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平湖小学开展“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主题活动暨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走进校园活动。宣讲员通过垃圾分类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普及了生活垃圾污染的危害、处理过程以及垃圾分类的小知识,让孩子们在爱护环境的同时,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引导孩子们“小手牵大手”。孩子们纷纷表示,会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向父母、家人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为垃圾分类活动“代言”,让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使垃圾分类行动深入每个家庭。

下一步,惠山区城管局将以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让更多居民群众形成绿色生活理念,养成绿色生活习惯,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垃圾分类宣传周总结篇五

生活垃圾在这里“变废为宝”

5月29日,记者走进位于胶南街道孟家洼子村西侧的静脉产业园,探访新区垃圾分类处理末端环节,了解新区的生活垃圾如何在这里“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

每年发电3.7亿度

记者来到的静脉产业园,发现园区干净、整洁,以帆船为设计造型的主厂房尤其吸引眼球。漫步园区中仿佛置身令人心旷神怡的绿地公园,很难让人将这里与垃圾处理联想到一起。

参观过后,记者大体了解了垃圾再生利用的整个过程。来自市区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经地磅自动称重后由栈桥进入卸料大厅,垃圾车在垃圾吊控制室统一指挥下,将垃圾通过指定卸料门卸入生活垃圾仓内。垃圾先在垃圾仓内进行脱水发酵,再由垃圾抓斗抓入到焚烧炉内焚烧,焚烧产生的热量加热余热锅炉产生水蒸气,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电量除供本厂使用外,大部分并入电网。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除铁后可以资源化利用;烟气净化系统过滤的飞灰经固化/稳定化处理后运到飞灰填埋场处置;垃圾渗沥液由厂内渗沥液处理站深度处理后回收使用,实现园区污水“零排放”。

目前,园区日处理生活垃圾规模2250吨,年定发电上网量约3.7亿度;炉渣综合处理中心每年可生产约19万吨建筑骨料。

智慧管控

“大脑中枢”全面监管

在参观过程中,令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厂区的“大脑中枢”——中央控制室。在这里,可完成对静脉产业园的全方位智慧管控。

“焚烧炉采用自动焚烧控制系统,运行更稳定、人员更精简。我们所看到的燃烧火焰,就是生活垃圾在焚烧炉内的实时焚烧情况。”西海岸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喻峥告诉记者,运行值班员可以对全厂设备进行启停,确保安全生产,同时保证烟气排放达标,让各个环节尽在掌握。

此外,静脉产业园内的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采取了国内最完整的“七步法”烟气处理工艺。“烟气排放相关数据与国家、省、市、区四级联网,相关部门也可实时在线监督管理。”喻峥说道。

互动科普

垃圾分类“玩着学”

除了参观垃圾分类末端处置流程,记者还来到园区的垃圾分类宣教基地,现场体验垃圾分类趣味小游戏。

“vr垃圾抓斗机特别好玩,像是在抓娃娃。一次抓起那么多垃圾,很有视觉冲击力,也能加深大家对垃圾分类末端处理工作的认识。”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姜爱玲说道。

“在这里,除了有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处理流程的展示板,还开发了多种互动体验式的游戏和设备,比如vr垃圾抓斗机、语音智能答题、保卫地球秀等。”西海岸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王雪介绍说,有别于传统的说教,互动体验游戏可以使参与者身临其境,寓教于乐。

记者看到,保卫地球秀是通过投影的方式进行环保知识介绍,生活垃圾科普知识互动桌则是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桌面游戏,让市民快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截至目前,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近万人次。

加强配套

循环型产业再升级

静脉产业园除了现已建成的配套项目外,还将在今年建成两个项目,分别是余热利用项目和沼气提纯项目。

据悉,余热利用项目将利用发电余热对周边居民进行供暖,设计年供热能力72万吉焦,可满足130万平方米的供暖需求,可替代燃煤电厂的部分供热。沼气提纯项目是对渗沥液和厨余浆液厌氧后产生的沼气进行提纯,成品气直接接入燃气管网,用于城市工业、居民用气,每年可提供约300万立方米的生物天然气,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消耗。

“这两个项目达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万吨,将进一步践行绿色循环理念,助力新区循环型产业升级。”西海岸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伟说。

相关范文推荐
  • 10-03 最新幼儿园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大班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
  • 10-03 热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大全
    工作心得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积累,可以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优秀的工作心得。
  • 10-03 2023年珍惜粮食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 10-03 最新大学军训心得体会(大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
  • 10-03 出轨后婚内财产协议书(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 10-03 机械类职业生涯规划书(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
  • 10-03 最新选举支部书记和副书记会议记录 第一次支委会选举支部书记会议记录(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 10-03 最新在岗自查报告(精选5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
  • 10-03 2023年幼儿园健康领域教学比武总结(模板5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 10-03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单(精选9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