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社区考察报告内容 赴深圳市宝安区桃源居社区的考察报告(实用5篇)

社区考察报告内容 赴深圳市宝安区桃源居社区的考察报告(实用5篇)

时间:2023-09-25 11:09:39 作者:雨中梧 社区考察报告内容 赴深圳市宝安区桃源居社区的考察报告(实用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社区考察报告内容篇一

为促进我区社区建设工作,9月1日至5日,由隋主席带队,区政协“六个**”课题研究组部分成员赴深圳市宝安区桃源居社区,采取实地参观、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等方式,考察了社区建设工作。通过考察,不仅学到了社区管理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社区管理的先进理念。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桃源居社区简介

桃源居社区位于深圳市西郊,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5万人,现已入住4万余人,整个社区依山面海,环境怡人。因缘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悠然、快乐诗意栖居的人居生活理念,故名桃源居。

桃源居社区凭借依山面海的自然环境,一切围绕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最终形成了“一个社区、二个市民广场、三大公园、四大功能分区、五个社区会所”的幸福家园。

桃源居社区以公建设施为基础,以商业为龙头、以文化为内涵、以教育为特色、以环境为依托,构建了社区组织与管理、福利、文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企业投资、居民共建的和谐社区治理模式,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五)建立社区公益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公众参与社区管理的新格局

桃源居社区探索了一条激励和培养社区骨干人才的新路。他们建立了一套激励居民在社区做义工的公益积分制度。如果居民的公益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发展成为社区社会组织的积极分子;成为社区社会组织的积极分子,就有机会担任社区社会组织的骨干,而成为社区社会组织的骨干,就有机会担任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如此,形成了桃源居社区内部充满活力的人才梯队体系,极大的激发了社区能人和社区精英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公共生活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社区骨干人才的队伍建设问题。

(六)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立体的社区公共服务新机制

社区面对的问题是复杂的,而解决问题的资源往往又分散在不同群体的手中。桃源居社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特别是社区党委及地方各职能部门的政治资本优势、企业的资金资本优势、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本优势、社区居民的人力资本优势,构建了一套社区供给服务的立体式供给体系,创新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资源整合模式,从而较好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

桃源居社区的管理经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找到了一条把原来一盘散沙的居住区改造为管理有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新路子。这条路子的核心就是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有序发展民间组织,积累公益资产和公益资本,培育公益人才,形成社区建设多元主体,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同时又充分考虑到社区共同体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下互动,各方参与,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各项制度,达到社区建设的目标。

三、桃源居社区的启示

一是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在社区服务和自治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党的领导

是桃源居模式的核心,社区建设和发展工作必须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始终贯穿于桃源居社区服务和自治工作的全过程。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桃源居社区党委找到了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二是坚持以观念创新推动社区服务和自治的体制机制建设。桃源居社区倡导的“社区是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理念,以“家庭平安、社区和谐、居民幸福、共荣发展”的社区发展目标和“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企业投资、居民共建”的社区发展方针,都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作用,引领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社区依据“以人为本”,以公共服务为纽带,建立全新的社区服务体系,保障了社区居民权益,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社区倡导“利益协调是社区服务和自治的核心”以及统筹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建立健全了社区沟通机制、平衡机制、工作机制、合作机制和稳定机制。社区倡导“学习型社区”,努力打造以全员性、终身性、系统性、生动性、实效性为特征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三是激活各种资源,努力培育社区公共服务资本。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可持续的资源开发,是支撑桃源居社区服务的“源头”。社区以培育社区公共服务资本为核心,充分利用社区公益资产,挖掘社区人力资源,努力开发社区资本,培育和形成了社区服务的强大能力和可持续机制。

四是界定并规范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关系。桃源居模式的实践告诉我们,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关系顺则事好办,关系不顺则事难办。社区自治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任自流。为此,一要明确划分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边界,界定基层政权部门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二要按照非政府组织的原则建立社区自治组织,淡化社区管理的行政性, 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治性, 保持城市社区私人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城市社区造成一个各种公民自治组织既分工又合作的治理机制,创造条件提高社区公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率,建立和完善社区的民-意表达与整合机制,提升社区公民的自治能力。

五是重视社区规划先行。桃源居模式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完备的社区建设规划,社区建设就将走上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为此,在开发商动工之前,政府就要对社区建设予以全盘规划,特别是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建配套设施,要统筹考虑,提供公建用地,预留建设空间。政府不仅要规划,还要重视规划的可行性,并监督规划的贯彻落实。 六是明晰社区公益资产产权。桃源居模式的实践告诉我们,社区公益资产的产权界定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为此,应明确具体地界定社区公益资产的产权。它包括:社区自治组织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社区兴办的社区服务业收入只能用于社区公益性事业和改善社区工作者待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社区在兴办公益事业时,可以通过民主自愿方式,向受益的社区成员筹集资金。

七是保障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要构建社区服务与自治的经济基础,没有有效的财力保障,社区服务与自治将无法顺利推进。二要社区积极挖掘居民中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动员、说服、激励他们参加社区的活动,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机制,鼓励并保障社区工作者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三要加强社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服务和自治制度。社区制度是关于社区组织形式及社区运行方式的规范体系,这套规范体系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社区运行的效率和社区功能的实现程度。只有建立健全社区制度,使其与社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才能使社区真正承担和发挥城市社会生活和城市系统运行所期待的功能。

四、加强我区社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加大和谐社区建设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通过考察学习,感到与桃源居社区相比,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社区考察报告内容篇二

民政部赴德国社区建设培训团考察报告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安排,应德国瓦尔道夫市政府的邀请,以民政部人教司濮洁同志为团长,由民政部、部分国家级社区建设实验区及重庆、长沙两所学院领导、专家、学者组成的赴德国社区发展培训考察团一行17人,于2001年9月1日至25日对德国社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25天的培训学习考察,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考察的目的

1、了解德国社区发展的情况。

2、实地观摩考察他们的成果。

培训考察团在德国期间,先后拜会了法兰克福社会福利局青年社会福利部,黑森州社会福利协会,黑森州体育联合会、联邦政府林姆伯格民事局、德国民事救助管理协会、德国联邦社会福利联合会、劳动者撒玛丽亚协会、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巴伐利亚州劳工、福利法规及家庭与妇女部、德国联邦家庭、退休者、妇女、青少年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机构,先后参观了摩菲德市的新建社区、威斯巴登市养老院、德国民事救助中心、慕尼黑自然保护与环境绿化协会、联邦民事服务局及属下的社区康复中心等机构。

德国方面还按照我们的培训计划,安排了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与全民健身运动、德国的兵役制度与社会福利体制、民事保护与事故预防、志愿者与劳动保护、德国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政策、劳工问题、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层面的作用等讲座。

这次培训考察活动,德国方面给予了我们热情周到的安排,使这次培训考察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

二、德国社区发展简况和基本经验

这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和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设置及职能情况也不同,但是,德国从俾斯麦首相开始实行了对外开放,特别是二战以后实行改革发展的目标,确实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德国经过改革把国家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固然很多,但从社区发展和地方政府功能与体制上去考察,也有不可低估的因素,德国政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完善我国政府功能,推进社区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明确各级管理权限,把地方政府建设成为有活力的一级政权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它的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市、镇)三级政府组成,各州、市高度自治,联邦与州之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但联邦高于州的地位,州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自治较高的单一制,德国民众对政府的理解是:有权征税的官方组织。巴伐利亚劳工局的介绍比较清楚:在政府管理权限上实行分权制,宪法逐项列举了联邦的权力,没有列举的由各州行使,地方政府根据州议会的特许行使权力,这样,各个层次政府之间的职责明确,在规定的范围内,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有比较完善的确保地方自治的法律体系,我们考察的法兰克福、柏林、慕尼黑等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都与他们政府能够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直接相关。尽管如此,德国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据法兰克富福利协会介绍,针对法兰克福是全德国第四大城市,又是州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多元化社区的特点,提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应知道社区内的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怎样使政府少管一些,多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经过论证,确定了降低市场部分的税率、繁荣商业、增加服务和工作岗位等,明确政府由管理型政府改为向经营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如:黑森州威斯巴登养老院,是劳动者社会福利协会主办的,建立这个养老院,私人投资了90%的资金,政府投入了10%的资金,投资者建好房就把它租给了这个养老院。政府发给老人养老福利金,老人就到这样的养老院交钱(养老金),由养老院向这样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养老院方面只计成本,不赢利,所收费用只够养老院的开支,政府对这样的社会福利事业免税。在黑森州向这样的福利院有500多个,老人都是用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到这些机构养老,这实际上就是政府购买服务。

(二)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基层管理体制

德国的地方政府体制从实际出发,各地千差万别。地方政府也就是市、镇之间相互独立、自治的结构,市、镇都是州的分治区,镇虽然处于某个市的区域内,但并不意味着它在行政上从属于某个市。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只有执行事务范围的不同。在行政区划上,市与市之间、镇与镇之间,以及市、镇之间大小相差悬殊,除三个直辖市和州一级,一般说来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由州议会以法律规定,但有的具体问题也由各地方政府通过选民投票,根据本地情况来决定。

(三)把能让社会办的事情尽可能让社会去办

管理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是德国部分专业人士的看法,这种观点未免偏颇,但他的基本精神是对的。德国各级政府除了少量的行政部门外,存在着各种门类的非政府组织、社团组织、非营利性机构等,它的职能比较单一,主要是为市民的需要提供生活,工作、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这些组织起到了沟通政府与社会不同利益团体的联系和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德国还是一个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化较健全的国家,在各级政府拿出资金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的同时,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发达的特点,采取各种办法,从民间筹集大量资金,利用私有经济、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志愿者服务等,与政府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如: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这样一个机构,它就是政府放手让他们从事绿化和自然保护这样一项工作,而这个机构又充分利用了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资助,把这样一项本该由政府承办的事情办得有声有色,既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又调动了这些非营利机构的积极性,还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样的“缓冲带”逐步予以化解。

(四)增加民主决策的透明度

德国为了鼓励民众参与社会事务,采取了一些公开形式,一是议会会议公开,会议场所设有专门的民众席,允许旁听,也可组织参观联邦议会;二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公开政府及其官员的情况;三是政府办公公开,上网即可查询有关政府运作的情况;四是重大事务预先告知民众,并举行听证会,让民众发表意见等,尊重民意。同时,通过各种社区组织,反映情况,开展社会工作。

(五)地方财政有较大的自主权、税收体系完善

德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和举办公益事业经费来源由税收保证,任何人都交税,买东西也都交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一套独立的税务机构、税种分开。这为政府提供足额的社会公益事业经费和福利资金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社会强制保险为社会积累了强大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有了必备的资金保障,并有2000多个法律来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行。

三、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为我们现阶段的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党和政府的强有力组织和推动在社区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推动力,抓好当前的社区建设。

2、社区内各单位、机构、团体的协作力有利于社区资源的充分开发,也有利于社区凝聚力的形成。

3、社区内部组织的统合力关系着社区建设工作是否按照社区的发展方向有序的运作。

4、社区居民的拉动力关系着社区建设的成败。

5、居民社区意识、参与意识的培养是社区建设初期的关键,也是社区建设过程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6、社区内中介组织的培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7、社区工作队伍,特别是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养是关键。

8、社区活动有效开展必须依托于设施、环境、管理和人的有机协调。

社区考察报告内容篇三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前不久,本人就当前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

中心城区自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年底,共有

17

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单位,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诊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一些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位置,大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也就难怪“患者稀少门前冷”。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公立医院分院“换牌”的,有社会和厂矿、事业单位医院机构“转型”的,这些机构与中心城区二、三级医院相比是“火柴靠在电杆上——差距太大”。它们有的是租破旧房子,有的是临时装修一两间店面,由于开张经费不足,也未添置医疗新设备和更多药品,致使房屋破旧、设备落后、药品不全。以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虽然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但还比不上一个乡镇卫生院。目前,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没有完全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康复服务,

80%

的都仅是开展了基本医疗服务,只有

20%

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严格地说,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站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群众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方面,医疗机构过剩。中心城区人口不足

30

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有

25

37

家。东方社区负责人说,“我们买的一台设备花了

4000

元,但为接待一个部门来检查,仅检测和招待费花了上千元,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水电费是按照企业的价格收取,真是不堪重负”。

一些公办的社区医疗服务点是由区级医院或其门诊点

“变脸”而来,有的是公立医院改革分流或轮流的医护人员办起来的,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服务模式都还沿袭大医院的管理模式,“等病人上门”、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他们都是‘铁饭碗’的医生、护士,我没有用人、分配的自主权。”

平时我们讲

500

左右,其中

70%

都是来看小毛病的,但他们就是不去收费低廉、程序简便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为解决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社区点“门可罗雀”的问题,过去市卫生主管部门对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也曾作过布置,但是如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利益共享和信息互传的机制还急待研究。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会向大医院输送病人,但医院从未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过患者。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建立和谐社会,和谐

10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中央财政从

2007

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鉴于当前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还不太了解、不太信任的情况,建议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像重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那样,树立超前意识,提前做好工作,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一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

“六项功能”要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六位一体”的服务特点是贴近群众,解决广大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其服务项目都是要在社区完成的。过去,我们社区大部分只搞了基本医疗,少数搞了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至于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未开展,“六项功能”没有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指导意见》提出,要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只有这样,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各项工作,才能都顺利开展。二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软件条件。研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定好“入场券”,防止鱼目混珠,采取“建、调、并、转”四大举措,重新树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形象。同时,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加大人员使用、奖金分配的改革力度,使社区工作人员成为社区群众的“病时是医生、平时为亲人、康复当助手”,做到医患“一家亲”,基本实现“一个电话,服务就到居民身边”,让居民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家门口的医院”、“自己床边的大夫”。三是明确服务重点和职责,协调好“双向转诊”。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分工协作关系,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医院和社区要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如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为社区卫生服务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比如鉴于社区卫生服务除医疗可收费之外,其余

5

项功能都是只有服务没有收益的公益事业,财政部门可否像支持农村合作医疗一样,国家出大头,财政、社区出中头,居民自己出小头,给予一定财力支持。

根据中心城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仅

5

万多人的实际,劳动保障部门可否按“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医保的覆盖范围,将有“入场券”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定点医保单位,并扩大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的报销比例;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加大对医疗市场的整顿力度,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建部门在城市规划、建居民住宅区时,要留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房屋,目前,市政府可否划拨一些闲置的旧房给社区服务中心;水电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点的水电收费可否按公益性单位的标准收取;计划生育部门可否无偿提供避孕药具和技术指导;有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检查可否只检查不收费,或检查检测少收费。

社区考察报告内容篇四

关于大连、天津、南京、宁波四城市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靖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白云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提高全州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州里组派了以州委组织部副部长许少威为团长,六市部分街道党工委书记、组织部组织科长、社区党支部书记组成的18人考察团,赴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搞得比较好的大连、天津、南京、宁波四城市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团于3月19日至4月2日历时15天,先后考察了大连市沙河口区李家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及李家街道所属的绿波社区、锦虹社区、锦霞社区,天津市马场街道文静里社区、德才里社区,南京市鼓楼区及所属的宁海路街道天目路社区,宁波市海曙区鼓楼街道及所属的万安社区、白云街道云丰社区等地。通过考察和对比分析,使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经验,也找到了差距和不足,特别是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进一步提高街道社区党建水平有了较为客观的理性认识。

一、四城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政策扶持,这是四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不断丰富、创新的关键。

1.有力的领导支持。考察期间,考察团一行真切地感受到了四城市开展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热烈气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前提下,四城市的党委、政府和驻街单位之间普遍形成了齐抓共管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的有效机制。党委和政府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的配合非常协调,街道社区与驻街单位之间的工作相互参与度极高。他们真正把街道社区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南京市鼓楼区更是明确提出了"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的永恒主题"的响亮口号。特别是四城市的主要领导坚持持之以恒地关心、关爱、关注街道社区工作,亲自参与街道社区的各项活动,为推动街道社区的各项工作发挥了很强的示范作用。宁波市委分管副书记工作之余经常参加社区治安巡逻等活动,有时因工作繁忙或公出,也要让妻子代为参加社区活动。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社区议事会选举中担任了议事会主席一职。南京市许多区一级会议都请不来的领导社区一请就到。

与四城市相比,珲春市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氛围明显不够浓厚。部门与部门之间、街道社区与驻街单位之间还远没有形成相互配合的良好协调机制,各个部门对开展街道社区党建及各项工作的认识深浅不一、参差不齐。许多驻街单位对开展社区共建工作仍持怀疑、否定态度,参与度不高。相当数量的领导仅仅把对街道社区工作的关心体现在为其办一两件实事上,没有做到"经常抓、抓经常"。

2.宽松的政策扶持。为了加快街道社区建设的发展速度,四城市普遍制定了较为宽松的扶持政策,为开展街道社区党的各项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资源共享方面,南京市鼓楼区党委和政府出台文件,要求辖区内所有单位都要向社区全天候开放相关设施。在财税政策方面,大连、天津、宁波都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宁波市海曙区鼓楼街道每年得到的税收奖励即达500万元;大连市沙河口区李家街道去年3000万元的财税收入中可自支部分就达2000万元。在干部任用方面,宁波市把街道选聘的社区主任直接录用为事业编制干部;天津市实行社区主任专职化,社区主任由街道干部担任。在工作待遇方面,南京市采取对岗不对人的办法,为每名社区工作者提供医保和社保。此外,宁波市还明确规定小区开发中必须无偿为社区提供经营用房。

比照上述政策,我市为街道社区提供的政策扶持明显不足。街道社区不但没有税收等行政执法功能,而且还要无偿承担繁重而琐碎的非本职工作,居民自治组织成了政府职能部门的"腿"。上级制定的诸如社区服务业优惠政策、小区开发中必须按5‰的面积比例无偿为社区提供办公用房等根本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我们对街道社区的扶持还停留在"人治"的层面上,领导重视了工作才能上去,领导对街道社区工作的认识程度高了工作才能有层次。

3.雄厚的财力投入。四城市街道社区党的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强大的财力投入作后盾。这些城市的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报酬普遍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为社区工作者岗位吸引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天津市的社区工作者每月工资480元,但是每个社区选聘的社区工作者高达11人,以量取胜。南京市每个聘用制的社区工作者的月工资为600元;每个社区主任的月工资为850元,加上医保、社保,年收入可达万元。宁波市每个聘用制的社区工作者的年工资为1.5万元;每个社区主任的年工资为2.5万元。为了确保街道社区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发展社区事业、开展社区服务上,四城市为解决"有钱干事"的问题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宁波市按市、区、街道三级4:4:2的比例,以每千户10万元的标准拨付社区工作经费。南京市鼓楼区出资雇用400名保安,专职从事社区治安管理。由于四城市的社区经费充裕,社区工作者待遇较高,直接带来了社区工作队伍的高素质,并确保了工作高层次、高水平发展。

反观珲春,尽管经过我们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有所提高,社区主任每月工资增加到300元,但与四城市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特别是我们的社区经费高度紧张,直接导致我们的街道社区干部把大部分精力都投放到发展街居经济上,无暇顾及社区其它事业的发展,"有钱干事"和"有人干事"的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

(二)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新机制,这是四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高、研究层次深的重要经验。

1.普遍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联席会,同时社区居委会还设有议事会,形成了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

2.普遍树立了较强的服务意识,靠双向服务赢得了街道社区应有的地位。特别是宁波市海曙区鼓楼街道在"共驻共建"工作中摸索出的"六共二建"的做法,对我市的指导意义非常大。在共驻共建工作中,海曙区鼓楼街道提出了"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基础设施共用、志愿服务共有、思想教育共抓、党员队伍共管、文明社区共建"的主要共建内容和共建目标。在共建形式上,他们提出了"基地共建"和"项目共建(协议共建)"两种模式。在大力支持街道社区各项工作开展的驻街单位建立共建基地,并挂牌揭匾;他们组织街道社区的干部在摸清本街道社区所具有的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开列出本街道社区能够为驻街单位提供的服务项目和需要驻街单位提供的服务项目,以服务的姿态主动到驻街单位沟通协调,以协议的形式签订双向服务的具体项目,进行"项目共建"和"协议共建"。"六共二建"模式既摸清了街道社区与驻街单位之间的共享资源和共同需求,又提高了共驻共建工作的层次水平,同时也避免了街道社区的干部跑断腿、磨破嘴,盲目寻求驻街单位支持的不利工作局面,改变了街道社区干部只会伸手要钱要物要赞助的不良形象。

3.街道社区的工作手臂不断延伸。在覆盖改制企业、非公经济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下岗职工、干部选拔任用、扶贫帮困再就业等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现已向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延伸,向党风廉政建设延伸。南京市在社区聘请"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在社区设立"党风廉政建设举报箱",开辟了街道社区工作的新领域。

4.社区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日益提高,社区工作运行机制的研究层次日益深入。在强大的财力支持下,南京、宁波的社区工作者的选任方式已从纯选举制向选聘结合发展,除每个社区1~2名社区主任为选举产生外,其他社区工作者一律按每400户1名社区工作者的比例实行聘任制。这一做法既给聘任制的社区工作者施加了工作压力,又为及时调整不胜任社区工作者创造了方便条件。为了解决社区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一肩挑"体制给社区党支部书记选人用人视野带来的局限,南京市鼓楼区已明确规定,社区换届选举时党员居民代表要达到代表总数的60%以上,进而在充分体现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的同时,保证了党组织意图的贯彻落实。同时也为"一肩挑"体制下选拔任用社区党支部书记拓宽了视野,疏通了渠道。此外,在街道社区工作深入人心的良好氛围下,目前南京、宁波正在尝试社区换届"海选"。

与四城市高水平、高层次的街道社区工作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市的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还明显存在着落实不利的问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街道党工委工作细则》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的三级"共驻共建"组织体系,即:街道大工委、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但是,这一要求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为了搞好"共驻共建"工作,市里提出了资源对接、双向服务、双赢共进的总体工作思路,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找到类似于"六共二建"的良好途径,导致大工委体制的运作模式不清。我市的社区工作的覆盖范围也仅仅局限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刚刚开始向非公和再就业延伸,对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工作领域还未涉足,对经选举上任的不胜任社区工作者还无法做到及时调整。

(三)抓好活动载体,发挥在职党员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素质,这是四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灵活多样、形成特色的有效途径。

1.为了切实解决社区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南京市鼓楼区组织开展了进百家门、知千家情、暖万人心的"百千万"活动。

2.为了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作用,天津市开展了在职党员认领"八大岗十大员"(八大岗包括:青年教育岗、邻里互助岗、调解帮教岗、文体宣传岗、社区服务岗、扶贫帮困岗、卫生监督岗、治安巡逻岗;十大员包括:思想政治宣传员、社会治安巡逻员、民事纠纷调解员、社区卫生清洁员、帮老助残服务员、计划生育信息员、美化环境护绿员、法律服务咨询员、文化活动义演员、科普知识宣教员)和"四个一"(参加一次活动、奉献一次爱心、做一件好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活动;南京市组织开展了在职党员"一代三员"(楼栋代表、调解员、监督员、宣传员)活动;宁波市在在职党员中开展了"一人一岗"活动。为了激发在职党员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南京市还开展了在职党员亮身份活动,为社区内的党员户悬挂"党员之家"铜牌;宁波市也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的在职党员悬挂了"一人一岗明星牌"。

3.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大连、宁波在社区内兴办了"小巷讲坛"、"学习超市"和"新世纪论坛"。特别是宁波市在在职党员教育和发挥作用方面跳出了纯党务的局限,聘请社区内在职干部利用"新世纪论坛"为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等专题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连市还在全市建立了"华夏文化促进会",在社区建立了"文化活动基地"。此外,四城市还普遍在社区建立了图书阅览室,通过"付息图书银行"的形式保证图书来源。

应该说,近几年我们珲春的街道社区也开展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社区活动,但是没有形成具有珲春特色的社区活动形式,尤其是民族特点没有在社区活动中发挥出比较优势。特别是去年市里出台文件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后,街道社区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开展在职党员活动载体不多、效果不好,客观上造成了新的形式主义。

二、关于今后我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街道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三个重点之一,如何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通过考察学习,我感到要把我市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推向前进,必须研究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社区考察报告内容篇五

**

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

**

中心城区自

2001

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

2005

年底,共有

17

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单位,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诊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一些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位置,大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也就难怪“患者稀少门前冷”。

**

**

**

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虽然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但还比不上一个乡镇卫生院。

目前,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没有完全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康复服务,

80%

的都仅是开展了基本医疗服务,只有

20%

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严格地说,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站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群众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方面,医疗机构过剩。

**

中心城区人口不足

30

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有

25

37

家。东方社区负责人说,“我们买的一台设备花了

4000

元,但为接待一个部门来检查,仅检测和招待费花了上千元,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水电费是按照企业的价格收取,真是不堪重负”。

一些公办的社区医疗服务点是由区级医院或其门诊点

“变脸”而来,有的是公立医院改革分流或轮流的医护人员办起来的,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服务模式都还沿袭大医院的管理模式,“等病人上门”、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他们都是‘铁饭碗’的医生、护士,我没有用人、分配的自主权。”

平时我们讲

500

左右,其中

70%

都是来看小毛病的,但他们就是不去收费低廉、程序简便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为解决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社区点“门可罗雀”的问题,过去市卫生主管部门对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也曾作过布置,但是如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利益共享和信息互传的机制还急待研究。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会向大医院输送病人,但医院从未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过患者。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建立和谐社会,和谐

2006

10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中央财政从

2007

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鉴于当前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还不太了解、不太信任的情况,建议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像重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那样,树立超前意识,提前做好工作,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一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

“六项功能”要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六位一体”的服务特点是贴近群众,解决广大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其服务项目都是要在社区完成的。过去,我们社区大部分只搞了基本医疗,少数搞了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至于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未开展,“六项功能”没有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指导意见》提出,要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只有这样,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各项工作,才能都顺利开展。二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软件条件。研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定好“入场券”,防止鱼目混珠,采取“建、调、并、转”四大举措,重新树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形象。同时,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加大人员使用、奖金分配的改革力度,使社区工作人员成为社区群众的“病时是医生、平时为亲人、康复当助手”,做到医患“一家亲”,基本实现“一个电话,服务就到居民身边”,让居民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家门口的医院”、“自己床边的大夫”。三是明确服务重点和职责,协调好“双向转诊”。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分工协作关系,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医院和社区要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如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为社区卫生服务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比如鉴于社区卫生服务除医疗可收费之外,其余

5

根据

**

中心城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仅

5

万多人的实际,劳动保障部门可否按“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医保的覆盖范围,将有“入场券”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定点医保单位,并扩大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的报销比例;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加大对医疗市场的整顿力度,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建部门在城市规划、建居民住宅区时,要留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房屋,目前,市政府可否划拨一些闲置的旧房给社区服务中心;水电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点的水电收费可否按公益性单位的标准收取;计划生育部门可否无偿提供避孕药具和技术指导;有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检查可否只检查不收费,或检查检测少收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