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汇总12篇)

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汇总12篇)

时间:2023-11-08 21:59:51 作者:灵魂曲 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汇总12篇)

心得体会是对某个经历或活动的感悟和理解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心得有所帮助。

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他很“小气”,家里的家具都用了几十年都没换新,但他也很大气,把自己的积蓄都捐给了华农却丝毫不迟疑。报告会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什么,让一个人如此大公无私,把平时一点一滴省下来的、一生的积蓄捐给学校,去世之后还将自己的遗体捐献?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院士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这名老科学家,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卢永根院士无私奉献、勤俭节约以及热衷科研的精神,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青年。

800多万的捐款,华农的这位老校长倾其一生都在为学校、为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虽然卢老校长因为生病住院,我们没有在校园里遇见过乘坐校巴的他,也没有见过饭堂打饭的他,但是听卢老校长的学生说他捐款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身为教授,他值得我们学习!

卢校长在职期间,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新格局,在华农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技术骨干,了人才断层的局面和排资论辈的风气。如今这些中青年技术骨干都成为了政界和学界的优秀人才。在那些人们难以看见的日日夜夜,他为学校长远发展铺就了道路。身为校长,他值得我们缅怀!

卢永根院士代表了一位优秀党员、校长、教授应有的品质。我们会努力学习的!

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很荣幸在10月19日晚上参加了学习“最美奋斗者”卢永根先进事迹报告会。全体辅导员、全体学生党员40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卢永根夫人徐雪宾教授、女儿卢红丁女士出席了现场。作为一个刚来到华农的学生,我总是想象着卢永根院士拿着饭盒和我们学生一起去食堂吃饭的样子,那是多么温馨有爱的画面!

虽然卢永根院士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对党忠诚、对祖国无限热爱深深激励了我。在卢永根院士生前秘书、农学院赵杏娟老师的回忆中,她几度哽咽,我也湿了眼眶,卢院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院士的崇高品格。作为一名学生,我需要做的就是始终忠于党和人民,刻苦学习,将卢院士爱党、爱国的精神和作风,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中科院院士,在20xx年3月,这位被病魔缠身的老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夫妇两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

卢老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派遣回到广州。从此,他在教育领域开始了一辈子的坚守。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的生活回到内地呢?卢永根的回答简单而真挚,“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我要为祖国复兴效力。”正是带着这份爱国的赤子之心,卢永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仅为科研奉献了一切,也为广大学子点燃了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这份真挚的爱国热情不仅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他不忘初心、忠诚如山的政治品格。卢永根同志有着70年党龄,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对党对国忠诚,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于1949年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放弃在港舒适的生活,在党组织安排下回广州读书并积极领导地下学联工作。他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矢志报国,在美国留学时,美国的亲人曾竭力说服他留下,但他毅然选择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面对众人的疑惑,他坚定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对党忠诚、坚守初心,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作为最高目标,以党和国家需要为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厚植家国情怀,始终笃定信念、胸怀祖国、胸怀人民,矢志不渝地奋斗终生、许党报国。

学习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卢永根同志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他的办公室设施简单,家中仍在使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沙发、旧铁架床、旧电视。从一线岗位退下来后,他还一直坚持科研工作,每天和学生一起在饭堂排队打饭。他对自己近乎苛刻地节俭,却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无私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教育基金;将广州花都祖传的两家商铺赠与当地罗洞小学作为永久校产,商铺租金收入全部用于学校奖教奖学;还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修身立德、甘于奉献,勤勉俭朴、淡泊名利,发扬传承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奉献精神,用模范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为民谋利、为民尽责。

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这就是正能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坦荡胸怀,我们要向这位中华民族的楷模学习,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国热情的中国人!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次选择,选择决定人生方向,选择决定人生道路。我们在面临选择时的一念之差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错误选择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享受的是短暂的安逸舒适,而正确选择则能看到诗和远方,同时能让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无怨无悔。中科院“布衣院士”卢永根在人生关键时期面临了四次选择,正是由于他在选择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确选择,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践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对卢永根而言,“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实至名归。11月15日,中央宣传部又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着眼长远,要从利国利民、爱党爱国的角度去作出正确选择,方能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方可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择一种信仰坚定正确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信仰难免空虚或迷失方向。共产党人作为无神论者,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1949年,年仅19岁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每位党员干部要不忘入党誓言和入党初心,坚定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立足岗位有作为,牢记宗旨为人民。

选择一份事业作为服务平台。事业是我们为民服务、为党分忧、为国奉献的平台,也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基。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去奋斗,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卢永根选择了水稻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他用毕生精力,始终与他所热爱的农业、水稻遗传“较劲”,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卢永根研究团队近些年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其中水稻25个,大豆5个,甜玉米3个;培育水稻不育系3个。这些品种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15亿多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要你有一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初心,无论你从事的什么事业,都能绽开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选择一种告别抒写赤子襟怀。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在生命的尽头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将骨灰洒在自己热爱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积蓄留给子孙,有的人则坚定地做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卢永根就是后者。一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大设立教育基金;个人后事如他所愿,没有告别仪式,遗体捐给国家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最后一笔党费有1万元之多,老伴帮他代交给组织……卢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干净彻底,走得了无牵挂。他选择的这种不同常人的告别方式抒写的则是赤子襟怀。他心里始终装着的是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祖国,装着的是他奉献了一生的教育事业。从卢永根院士身上,我们要学习他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践行使命的赤子襟怀。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卢永根自始至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勤俭节约,蜡炬成灰泪始干,为热爱的祖国奉献了一生。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卢永根院士身上这股顽强不屈,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院士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卢永根院士上高山、下峡谷、披荆棘、踏草丛,为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踏实肯干,不畏艰难困苦,不搞形式主义,坚持群众路线,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入到老百姓家中,深入他们的心中,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着想,解决与落实他们的难题与诉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院士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卢永根院士将自己的毕生积蓄都捐赠给了华南农业大学,他没有选择用这笔钱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切从简的他反而将自己的积蓄都贡献给了教育事业。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不利用职务之便大吃大喝,收受高档礼品,要做到两袖清风,不向老百姓吃拿卡要,杜绝没有好处就不办事的陋习,不在老百姓面前端架子,作威作福,向老百姓展现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院士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卢永根院士不仅将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捐赠给了教育事业,还决定将自己去世后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科研与医学教育事业,他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党员干部要坚守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职,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好牺牲个人利益的思想觉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卢永根同志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重大反响,爱国,是当代青年最应该具有的品质。忠心报国,是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院士卢永根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为现代青年指引了方向。一、以报国为志。卢院士生于国家危亡之际,年少时目睹国家衰败,他说在身处逆境时,认为要把一辈子献给祖国。卢永根曾多次出国探亲,在他国优越的生活条件诱惑下,他回国报效国家。卢院士将一生献给了国家的`科研,他长期奋斗在高等教育的行列,关心教研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培养了专家,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二、以报国为荣。卢院士将自己的全部积蓄设立教育基金,到逝世后捐献遗体,都彰显着爱国情。卢院士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家中几乎都没有新式家具,床锈迹斑斑,几张破凳子,就是这些破家具陪伴了他一生。卢院士始终对党保持忠诚,把爱国热情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20__年3月,卢永根获评“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卢永根院士的事迹感动了中国的山,感动了中国的河,感动了大江南北,也感动了我。

您说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您,您的一切属于国家,

您把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您把一生积蓄和遗体做最后捐献,

无我无私,善始善终。

爱党、爱国、爱农业,初心不改;。

做人、做事、做学问,大师风范。

您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身教重于言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您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许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了一个榜样,才有了一种选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学生时代的老师,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卢院士的影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光荣与神圣,也是他们引领我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虽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我们深知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卢院士”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苦苦耕耘,中国教育的现在和未来才从未停止它的脚步,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卢院士虽已逝,但其精神将永存。

有人说平凡孕育着伟大!确实如此,在我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爱国、爱教育的情怀。我的老师庄良国、谢志全,他们扎根农村几十载,默默耕耘,无怨无悔。我的很多同事也无时无刻不在敬业奉献,有以校为家的,有发烧了仍然带病上课的,有加班加点做材料的……我所敬重的叶俊青老师,虽然已临近退休,但她却依然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强烈的责任心让她每天早早地到校,晚上又是踏着沉沉的夜色回家,课间、午间、傍晚我们都能看到她留在教室里辅导学生的身影。每到学校评优,她却又笑着说:“我都要退休了,把机会给年轻老师吧……”说到无私奉献,霞浯小学校长赖丽芳就是这样的一位好校长,她关心学校老师的专业成长,事事亲力亲为。学校每每有老师开课,她总是不愿其烦、手把手地教,毫无保留,经常夜深了还在教研;她总能在繁杂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老师一遍一遍地磨课……而说到敬业,我的脑中就会浮现出霞浯片区党支部书记王幼算老师的身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她教育情怀的最好写照,她不计得失,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中,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夜以继日,我们都能在电子备课室看到她埋头苦干的身影。有一次她胃病犯了,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怕耽误功课,她硬是强撑着不去看病,同事们好说歹说才将她送去医院,拿了药后她又赶回学校继续上课……这,就是“感动西园”的老师,这,就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身边的“卢院士”!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卢院士”,就是这样一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坚守一方净土,坚守一份对教育的承诺,默默付出却又不求回报,两袖清风却依然无怨无悔,他们用无私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感动中国”“感动西园”带来的感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是片刻感动,而应是融于自身,贯穿生命的内心感动。无论前行的道路上是风雨还是阳光,是荆棘还是鲜花,我们都应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向卢永根院士学习,向身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学习,坚守初心,坚定前行,用执着与奉献书写无悔的人生!

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中宣部追授原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时代楷模”节目播出后,在基层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卢永根一生从事稻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以及水稻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丁颖去世后,卢永根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榜样是无声的力量。卢先生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们看在眼里、刻在心里。在工作中,我们不再怕辛苦,不再区分分内分外工作,不再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再看重个人荣誉,不再患得患失,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事情,我们总是会想尽办法完成,想尽办法做好。我们不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们遇到困难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们取得成绩,不再飘然自得,而是淡然处之。

安于清贫,是卢院士一生的写照;不忘初心,是卢院士终生的信仰。回望卢永根的奋斗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求和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他早已把科教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虚名。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学习他始终不忘初心,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有一种信仰,叫赤诚报国;有一种大爱,叫“布衣院士”。2019年8月12日凌晨,89岁的卢永根院士因病辞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卢永根同志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真心真情、用生命火热绘制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执着,将会闪烁着永不熄灭的闪亮光辉,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忠”字。卢永根把对党的忠诚,深深地镌刻在了灵魂上。党的十九大召开当天,他躺在病床上,插着氧气管,坚持全程听完十九大报告,并参与随后的学习、讨论。华南农大党委副书记钟仰进说,“卢永根诠释了党性的力量。”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艰难险阻,都始终坚定对党的信仰和热爱,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时刻不放松,时刻不懈怠,带着坚定执着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勤”字。“勤政务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好干部的要求之一。卢永根就是一位一生勤奋的党员干部,直到70多岁,他仍然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到处寻找野生稻种。实干是发展之基,实干是成事之要。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勤勉务实,无论干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要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成,特别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更要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用工作实绩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廉”字。卢永根常说,“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2017年3月,他以夫妻的名义将毕生积蓄88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华南农大。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围猎”的阿谀奉承,党员干部必须坚守本心,坚守对党的誓言,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坦荡。要敢当“黑脸”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从严管好身边的朋友、亲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始终带着“清风”赤诚前行。

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次选择,选择决定人生方向,选择决定人生道路。我们在面临选择时的一念之差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错误选择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享受的是短暂的安逸舒适,而正确选择则能看到诗和远方,同时能让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无怨无悔。中科院“布衣院士”卢永根在人生关键时期面临了四次选择,正是由于他在选择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确选择,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践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对卢永根而言,“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实至名归。11月15日,中央宣传部又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着眼长远,要从利国利民、爱党爱国的角度去作出正确选择,方能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方可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择一种信仰坚定正确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信仰难免空虚或迷失方向。共产党人作为无神论者,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1949年,年仅19岁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每位党员干部要不忘入党誓言和入党初心,坚定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立足岗位有作为,牢记宗旨为人民。

选择一份事业作为服务平台。事业是我们为民服务、为党分忧、为国奉献的平台,也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基。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去奋斗,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卢永根选择了水稻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他用毕生精力,始终与他所热爱的农业、水稻遗传“较劲”,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卢永根研究团队近些年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其中水稻25个,大豆5个,甜玉米3个;培育水稻不育系3个。这些品种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15亿多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要你有一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初心,无论你从事的什么事业,都能绽开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选择一种告别抒写赤子襟怀。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在生命的尽头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将骨灰洒在自己热爱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积蓄留给子孙,有的人则坚定地做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卢永根就是后者。一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大设立教育基金;个人后事如他所愿,没有告别仪式,遗体捐给国家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最后一笔党费有1万元之多,老伴帮他代交给组织……卢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干净彻底,走得了无牵挂。他选择的这种不同常人的告别方式抒写的则是赤子襟怀。他心里始终装着的是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祖国,装着的是他奉献了一生的教育事业。从卢永根院士身上,我们要学习他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践行使命的赤子襟怀。

20__年8月12日4时41分广州,我们又永远失去了一位科学家,卢永根院士,享年89岁。他是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1930年12月2日生于香港,广东花都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

由于不在领域内,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卢永根院士,是啊,我们每天都知道某些明星的消息,某些烂七八糟网红的消息,可是科学家,我们太少知道他们的消息了。我们儿时,有多少人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啊,成为了科学家就更好地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现在我们都长大了,这份理想早已离我们远去,科学家,听起来多么光荣的称号,渐渐被我们这琐碎的生活给彻底淹没了。

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数学,那时候的想法就是要想成为科学家,必须学好数理化,后来渐渐地,分数就成了我们追逐的目标,高考成了我们必须逾越的龙门。为了分数而学习,为了高考而学习,完全取代了为了理想而学习。很多时候,我们不再爱学习了,考试就是痛苦,分数就是折磨,总是考第一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人的努力,都被名次压垮了。

后来加入了社会,工作了,科学家的梦想就彻底远离我们了,为了枯燥乏味的琐碎生活有那么一点色彩,我们拼命挣钱,似乎挣钱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科学,那是别人的生活,那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世界。

真正让我们这个世界更进步的还是科学家,是他们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深刻,让我们懂得更多的真理,让技术更先进,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他们仍然是最伟大的,不会因为甚少有人关注就会失去光彩。我们最敬爱的科学家们,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被人知道,他们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个社会,为你我,默默地奉献了一生,他们是最值得我们铭记的。

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名老科学家,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罹患重症的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卢永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

因患重病,87岁的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徐雪宾商量,决定捐出所有积蓄。

3月的一天,卢永根在夫人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因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

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家里的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他为科研奉献了一切。”

今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其夫人徐雪宾教授的善举,刷爆了华农人的朋友圈。华农的学子和校友们纷纷留言,或回忆在校园里与卢院士的接触,或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一名老科学家,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罹患重症的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卢永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事业。

因患重病,87岁的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徐雪宾商量,捐出所有积蓄。

3月的一天,卢永根在夫人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因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

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家里的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他为科研奉献了一切。”

今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其夫人徐雪宾教授的善举,刷爆了华农人的朋友圈。华农的学子和校友们纷纷留言,或回忆在校园里与卢院士的接触,或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相关范文推荐
  • 11-08 冲浪教案反思(模板18篇)
    教案模板中的内容可以有选择地包含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信息。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案模板会有一些差异,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是
  • 11-08 幼儿园美育心得体会(模板2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或某一经历的真实感受和观点,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1-08 最美的妈妈初中(精选20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内心感受和思考的真实写照,是作者用文字展现自己独有的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例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斜倚青墙,看窗外
  • 11-08 职高开学感悟(实用22篇)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促使我们更加有创造性地进行写作。小编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总结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开学的那一天我好开心好开心也很新奇的走
  • 11-08 高风考纪心得体会范文(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从而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
  • 11-08 如何写竞聘申请书(通用15篇)
    竞聘需要全面的准备,不仅要展示专业能力,还要展示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等。以下是一些竞聘范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的竞聘能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
  • 11-08 房产经纪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18篇)
    一个好的心得体会需要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多加观察和思考。附上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与帮助。房产经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行业,从事这个行业
  • 11-08 战略合作协议书格式(优质20篇)
    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目标,更是一种交流和成长的过程,通过互帮互助,我们能够共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合作困难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 11-08 高中家教心得体会版(专业21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家教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教育方式,它在孩子的
  • 11-08 学生英语夏令营心得体会(优质12篇)
    经常性地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所经历、所学习的心情和收获进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