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模板7篇)

2023年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模板7篇)

时间:2023-09-28 16:45:19 作者:BW笔侠 2023年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模板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篇一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红心镇红心社区管网铺设2900米,投入资金295万元建成一座日处理500吨污水的常规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总铺镇总铺社区投管网铺设8100米,投入资金420万元建成一座日处理500吨污水的常规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庙镇高陈村管网铺设2800米,投入资金248万元建成一座日处理50吨污水的常规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座;大庙镇社区污水管网铺设6393米,投入资金640万元进入日处理1000吨大庙镇污水厂集中处理;板桥镇岗子社区和古城村建设污水管网约3公里投入资金260万元左右,污水进入凤宁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二)指标考核方面。按照环保部等11个国家部委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规定》,对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的四项要求。各村污水处理站或污水管网都已建成投入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均已做到全覆盖,饮用水卫生合格,无规模化畜禽养殖,达到考核规定中4四项指标要求。

(三)运行管理方面。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站交由建设方运行管理2年;垃圾收集通过招标由县城关执法局统一与第三方(国祯公司)签订承包合同,统一购置户外垃圾箱、垃圾保洁车,每天清运送至我县光大城乡再生能源(xx)有限公司集中处理,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环保意识,促使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好转。

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篇二

xx镇始终坚持“由村内向村外扩展、由户外向户内延伸”原则,组织各村聚焦村庄内外、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重点领域,对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清理整治。不落下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营造干净、清爽、整洁的农村环境,形成了“干部群众齐参与,干干净净迎双节”的浓厚氛围,以“内外兼修”持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现将xx镇及各村近期工作进行梳理,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xx月xx日至xx月xx日期间,为进一步巩固“两城一区”联合创建成果,xx镇积极开展“xxx”周五“城乡环境卫生日”活动,用苦干实干做宣传,用实际行动做表率,组织单位职工和各村(社区)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城乡环境整治行动,图片发动群众,将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对公路主干线沿线环境、河道环境进行再梳理,确保清扫整洁全覆盖、地表垃圾全清零、收运垃圾全处理。

针对xx月xx日政府督查室下发工作督办函中涉及xx镇公路沿线47处问题清单,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明确整治目标任务和整改时限,由镇牵头领导、驻村领导及执法大队牵头,形成2个攻坚专班,分别负责2个区域整改工作。整合镇相关科室及二级单位、驻村工作队、各村力量,既协同配合又比学赶超,扎实开展整治工作。目前已整改完成37处,已与农户达成共识正在拆改的2处。

为补齐东部旅游发展短板,xx镇各村结合各自辖区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行动,统筹兼顾特色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彰显乡村特色,让城乡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xx村:对青杨山公路进行改扩建,采取“国际慢城”蜗牛标志,完成打造一处石林,一处奥陶地石林景观,一处观景台。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美轮美奂的打卡点,还可以体验身处山林中的乐趣。站在蜗牛景观台上可以清楚观看漫山云海,向西可以欣赏尚家岩全貌,向下看好像身处云海之中,春天可以观看自然花海映山红,夏天可以体验林荫间的清新空气和凉爽,秋天可以享受石林间的秋风、落叶与晚霞,冬天可以欣赏雪景。此次改造为xx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慢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xx村:针对木家沟片区环境脏乱差现象,对木家沟一带环境整治问题进行了全面摸排和梳理,由镇项目办进行招投标,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打造,进行环境综合治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亲临一线,现场督办督查治理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群众积极参与建设,主动让出土地支持环境打造。

xx村:对胡家沟一带的.脏乱差现象进行统一规划打造,进行美化、装饰,对工厂围墙进行涂鸦点缀,完善污水管网的建设,制作标志性指示牌,逐步打造宜居的美好环境。

xx村:对一组乱停乱占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协调农户转走乱堆乱放杂物、自行清除种植青苗以及临时停放的车辆,打造人行步游道,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为村民傍晚散步、娱乐休闲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篇三

为全面贯彻落实xx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精神,确保年一季度通过省级全域考核验收,市委市政府于11月26日上午召开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市长陈卫红出席并讲话,纪委书记夏思军通报了对五烈镇计南村因环境整治不力的处理情况,副市长金学宏作了近期推进我市农村环境整治的动员部署。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崔文军主持。会上印发了《2015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和《xx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提高标准,推动整治工作再掀高潮,确保顺利通过年度目标考核验收和省、xx市对我市的全域大考。

会上,组织观看了近期市整治办暗访督查专题片,五烈镇、时堰镇、头灶镇等3家作了表态发言。

陈卫红市长指出:我市农村环境整治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一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部分同志缺乏全域整治的紧迫意识,工作力度有所减弱,存在厌战畏难的情绪、应景式整治的问题,导致镇区之间工作不平衡、“脏乱差”现象有所回潮。二是存在整治死角盲区。已整治的大都集中在集镇周边、交通干道、星级康居乡村和关键节点等区域,而边远的、非交通要道的地方“脏乱差”的.问题仍较突出,整治工作仍存在疏漏和盲点。三是存在整治标准不高的现象。部分镇区对抓示范典型重视多、下的功夫多,对全域整治、全面推进重视程度不够、下的功夫少,导致非重点村整治前后效果对比不明显,影响整治质量和总体水平,还有少数村没有达到“三整治、一保障”的基本要求。四是存在督查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个别镇区管护资金、管护人员落实不到位,常态考核、督促检查等长效管理措施不能及时跟上,导致日常保洁时有缺位失位,工作易反弹,影响了整治成效。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照,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整改提升,切实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陈卫红市长强调:

1、迅速开展“百日攻坚”。从11月26日到明年3月5日,利用100天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要快启动。各镇区要迅速组织开展整治活动,本周内做到组织架构、实施方案、工作人员“三到位”。镇区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组织镇村干部挂钩负责、包干落实。农办、住建、水务、农委等职能部门要加强面上工作的指导,促进镇村推进工作。要抓突击。要对今天会上专题片通报的问题组织突击整改,确保12月中旬前整改到位。要对所有整治达标村进行“回头看”,抓反弹、防回潮。要加强自查,对自身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列出清单,销号整改。要全覆盖。这次整改活动更加突出全域整治、全面推进,达到全市所有18个镇区2266个自然村全覆盖,不留空。任何镇区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上级抽查不到。要组织拉网式整治,确保一次性通过省全域验收。

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篇四

优秀作文推荐!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开展以来,牛车河乡努力探索,建立“行政推动、榜样带动、上下联动、群众互动”模式,全员动员、全民参与,合力攻坚、强力推进,达到“卫生状况改观、村容村貌整洁、交通秩序井然、村民素质提高”的效果。目前,牛车河面貌焕燃一新。

一、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营造氛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资金不是决定因素,关键是培养群众的意识,一种像保护自己家园的意识。牛车河乡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利用“三抓”促宣传,营造氛围。

一抓宣传发动。下发《牛车河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牛车河乡集镇区临街户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和整治要求,投入40万元在全乡范围内张贴、悬挂宣传标语60余条,增设固定性标语96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600余份,与集镇及人口集中区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000余份,安排宣传车在全乡范围内连续30天进行大密度、高频率地广播宣传,做到标语铺天盖地,声势惊天动地。

二抓投入促动。除了标语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外,该乡筹集资金80万元在集镇近三公里范围内安上了路灯,一并安上了天网监控及及广告灯具箱,使整个集镇为之一“亮”,该乡还投入30万元,建标准垃圾池80口,简易垃圾池200多口,村配备垃圾斗车15台,乡更换垃圾车一台,洒水车1台。

三是抓清扫活动。全乡布置了清扫日、评比日,用固定日期来促进环境卫生整治,使得村民形成每家每户比清洁,视“脏、乱、差”为丑事的良好风气,同时,通过宣传,形成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村级常抓不懈的一项主要工作,作为各组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各户的一项日常工作。“人人讲卫生,户户爱清洁”在牛车河已蔚然成风。

二、创新卫生整改措施,力求效果。对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乡党委、政府始终予以高度重视,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首先清理五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五堆”即“柴堆、粪堆、土堆、垃圾堆、杂物堆”;治理“三乱”即“垃圾乱倒、污水乱流、建材乱放”;美化“三口”即村口、路口、家口。至目前为止,全乡完成组建35人组成的保洁队伍,每天清扫街道垃圾,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组成了5人日常管理队伍,集镇区域内秩序井然;清理了330方的河道和卫生死角垃圾;各村主干道两侧的各种生活垃圾、废弃物得到了彻底清理、清运;河道清理,禁投养鱼,水源地保护得到有效落实。其次是强化包保。将全体乡村干部分成10个小组,落实包路段、包任务、包农户责任制,将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再次是加大禁违拆违治违力度。多次召开相关户的拆违动员大会,并月6月5日开始,拆除违规棚户80户,使街道更宽、更整洁也更美了。第四是强化榜样力量。对集镇经营户以及农户采取每月评比一次,并张贴“最清洁”以及“文明经营户”标识牌,并将评比对象名字张贴在创先争优公告栏内进行表彰,并对环境卫生整治做得好与不好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阶段性公示,用榜样来带动全乡环境卫生整治。

三、创新长效管理机制,立足长远。为真正实现“旅游新乡、产业大乡、幸福家乡”的目标,牛车河乡把环境卫生放在工作重中之重,20xx年,在认识上加深,措施上加力,利用一切资源,动员一切群众,大整治,大投入,大评比,高起点谋划,进位争先。利用三项机制促长效。

一是管理机制。建立“乡考核、村负责、组为主、户落实”的长效机制,健全垃圾“分类、分户、分散”处理体系,全面实行垃圾桶装化收集处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二是保洁机制。集镇实行市场化保洁模式,配有保洁员6个,实行全天侯保洁;每个村至少配有3名保洁员,每周至少全面清扫一次。

三是考核机制。把环境卫生整治纳入各村年度绩效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并实行每月一督查、二月一奖评、奖惩及通报,每村从转移支付经费中拿出5000元作考核,乡财政另拿10万元,奖优罚劣,严格奖惩。每次奖1—6名,倒数一、二名的村书记谈话。

通过半年的努力,现在牛车河的街道更宽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环境也更美了。

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篇五

为进一步绿化美化镇域环境,营造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xx镇党委、政府念好“清拆细”三字诀,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近日,各社区、村积极组织干部、村民,对村内主次干道、排水沟渠堆积的秸秆、玉米皮等进行全面清理清运。在清理过程中,由于玉米皮过于轻盈蓬松,铲子、扫把在它们面前不太好用,大家索性就徒手抱起玉米皮直接往垃圾车里送。

“村庄是我们共同的家,这几天我们晒完玉米后,当然要帮着清理干净啦,村庄打扫的清气一些,我们大家住着也更舒心嘛。”一位朴实的大娘这样说道。

为消除潜在隐患,保障群众安全,xx镇各社区、村按照“应拆尽拆,应改尽改”原则,对村内沿街临路乱搭乱建的房屋、棚房等违法建筑进行依法拆除,拆除完后,大家一起动手,将散落在周围的碎石、瓦砾清理干净,装运上车,拉至规定地点统一处理。

本次清拆行动,既拓宽了道路,便于群众出行,又美化了周边环境,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点赞。

各社区、村组织人员,配合机械,对偏僻河段、连村小路、房前屋后等易忽视区域积存和散落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全力补齐环境短板,用“绣花”功夫确保整治成效,全力以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在清理过程中,大家工作热情高涨,不怕脏不怕累,用他们的热情在酷爽的秋日掀起了一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

下一步,xx镇将始终坚持宣传引导不放松、环境整治不懈怠,不断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向深里走、往细里去,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治久美、美美与共而不懈奋斗!

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篇六

今年以来,xx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集中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净化等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不断提升乡村生态宜居环境。

根据《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全域无垃圾治理集中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制定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六大行动”重点工作的通知》《xx县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动员全县农村乡镇制定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示范带动、试点实施、有序推进、逐步覆盖”的原则,采取“拆、改、建、管”相结合,压茬推进农村“风貌革命”。积极争取375万元专项整治资金,以“三清一改”创建标准,动员全民集中排查整治村庄内外、房前屋后等卫生“死角”和“顽疾”,全面清理垃圾堆、柴草堆、粪土堆等三堆,切实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目前已完成清洁村庄创建38个,完成任务100%。

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质量的重要抓手,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以“卫生旱厕、入网水厕”为主,“一体化生物处理、三格化粪池、入网水冲、双坑交替式”为辅的户厕新改建模式,整村实施“厕所革命”。20xx年,全县新建农村卫生厕所7400座(其中:水冲式厕所303座,卫生旱厕7097座),占任务数的101%,全县累计改造卫生户厕13700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64%,建成农村卫生公厕32座,乡镇污水处理项目12个。

制定出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方案》,有效解决各农村乡镇生活垃圾乱堆放、无处理的问题。按照全域无垃圾和“三沿一部”环境整治的要求,大力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统一转运处理”的农村垃圾清运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至目前,全县13个农村乡镇配备入户垃圾桶8667个,垃圾箱727个,垃圾斗552个,垃圾转运站552个,垃圾转运车辆25个,建成9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终端设施覆盖率100%。

围绕农村农业用水、废旧农膜、尾菜尾果、畜禽粪污、化肥农药、农物秸秆等农业面源污染,以“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全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职责,持续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和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有效的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全县规划建成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5个,秸秆综合利用率89%,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5。3%,尾菜尾瓜处理利用48%,畜禽粪污利用率达到85%以上。

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按需定员”的要求,明确村级公益设施管护岗位职责,新聘用公益性岗位866个,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紧扣“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主题,制定《xx县“美丽乡村积分超市”建设实施方案》《xx县“美丽乡村积分超市”管理运行办法》,在各乡镇、村组(社区)创建“乡村振兴积分超市”,以抓清洁,晒庭院为内容,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处理等积分奖励活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人人参与活动、家家不甘落后”的文明新风。

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发言稿篇七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对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改善我镇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结合《象山镇“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举措,纵深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实力象山,提升活力象山,彰显魅力象山,构建幸福象山。

1.抓宣传,浓氛围

采取层层召开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部署会,村两级干部共同发力,进村入户,精心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让群众支持拆,愿意拆。每个村和集镇最少喷刷二条以上永久性宣传标语和宣传条幅,共90余条,在街道主路口竖立大型宣传牌,努力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浓厚氛围。

2.抓重点,明责任

印发《象山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象发〔20xx〕27号),成立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指挥部,由镇长闵尊庆任指挥长,各片区蹲点领导任副指挥长,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村蹲点干部为成员。各村(居)委会、各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各村(居)委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亲自上阵,做到机构、人员、措施、责任、经费“五到位”,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具体工作责任划分六个责任区域,挂点领导负责指挥督导挂点各村(居)委会、各单位的集中整治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责任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3.抓整治,见成效

召开多次环境综合整治布置会,要求各村(居)委会立即部署、立刻行动,做好宣传,对“五类”建筑进行了重点摸排,共排查出“五类”建筑:空心危旧房574处,面积52131㎡,残垣断壁29处,面积1490㎡,棚屋栏舍461处,面积10307㎡,围墙旱厕150处,面积1531.5㎡。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拆、知名人士主动拆、人民群众跟风拆,村民积极主动地配合“五类”建筑拆除工作,“五类”建筑拆除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共拆除空心危旧房372处,面积34210㎡,残垣断壁20处,面积862㎡,棚屋栏舍302处,面积6978㎡,围墙旱厕107处,面积1140.5㎡。

4.加强督查,及时跟进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期间,各村蹲点领导和干部全部下村监督所在村(居)委会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主要领导不定期对各村(居)委会、各单位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性、阶段性检查验收。三是镇政府每半个月组织村(居)委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全镇范围人居环境整治和“五类”建筑拆除进行交叉检查,进行量化考核排名,并对前后三名进行奖惩,对进展速度缓慢的提出整改意见,全面推进“五类”建筑拆除工作。

1.常态治理有待加强。通过开展“五类”建筑拆除,全镇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有部分群众有抵触情绪,讲条件,尚有未拆除“五类”建筑空心危旧房202处,面积17921㎡,残垣断壁9处,面积605㎡,棚屋栏舍159处,面积3329㎡,围墙旱厕43处,面积391㎡。

2.“五类”建筑拆除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我镇和各村、各单位财力有限。

3.部分人员担心危旧房拆除后,不能批复重建,存在观望态度。

1.深化舆论宣传。大力倡导讲文明、守秩序、重公德的良好风尚,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推动全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创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幸福美丽象山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2.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已拆除的“五类”建筑空间进行规划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3.继续加大财力、人力投入,对未拆除的“五类”建筑全部拆除到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