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2023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 整十数加减教案(大全8篇)

2023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 整十数加减教案(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12:47:07 作者:MJ笔神 2023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 整十数加减教案(大全8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高二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篇一

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能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复习旧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出示下面的练习题。

40+50=

20+30=

40+50=

3+3=

11+5=

12+6=

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月饼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指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就是求左边的月饼和右边的`月饼的和。

教师:怎样求23+3等于多少呢?

能看图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是2盒,表示的是2个十,右边的3是3个一,2个十是以十为计数单位,3个一是以一为计数单位,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加在一起。

为什么左边的3个能和右边的3个加在一起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它们都是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数能合并起来。计数单位相同,它们的数位就相同,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3个月饼和3个月饼合起来是6个月饼。6个月饼再和20个月饼合起来,就是26个月饼。

引导学生说出3+3=6,20+6=26。

教师:我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式,验证23+3是不是等于26。学生计数器计算23+3等于多少,教师巡视,并做相应指导。抽学生汇报。

我们这个方法来算一算23+4,42+6,5+21,73+5。

抽学生计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个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2、教学例2

请同学们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来计算,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先抽计数器计算的学生汇报。

让学生说出计数器算23+30,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3、练一练教师:你能你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这样一些算式吗?学生自己练习,抽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再翻开书完成课堂活动第1小题。

学生自己练习,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汇报略。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八1,2,3,4题。我的教学思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篇二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他们计算的兴趣.

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连加、连减计算.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口算:20+50=3+2+4=

10+80=8-5-2=

30+70=8-6-2=

师:你们在做连加、连减题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做的?(从左到右)如果题目中的数变大了,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的'连加.板书:30+20+40=

(1)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0、20和40这三部分合并起来)

问:你会算吗?

学生自己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谁和他想得不一样?

(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0等于90.)

(想:3加2加4等于几,就是几十.)

(1)师:这道连减的题目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从80里面去掉50这部分,再去掉20那部分或从80里面去掉50和20这两部分)

问:怎么算?(学生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80减50等于30,再算30减20等于10.)

(想:8减5再减2等于几,就是几十)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各组进行汇报.

(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到右,不同的是计数单位,10以内的连加、连减是以“一”为单位的,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是以“十”为单位的.)

三、巩固练习

1、对比练习

口算:2+5+1=9-4-3=1+3+4=8-2-6=

问男生代表: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因为每组题相加减的数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第2行不用算,根据女生算的结果推想一下就可以了.)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50页的第4题.

3、应用问题

(1)有50个花生,大猴吃掉30个,小猴吃掉10,还剩多少个?

师:请你帮小猴算一算.

订正:你是怎样算的?

师:你会解答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4、出示图片“填一填”

把10、20、30、40、50填在圆圈里,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报.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篇三

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经历自主尝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一共有多少棵树。

(2)组织学生交流。

加法

苹果树有80棵,梨树有70棵,问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

80+70=150

答: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50棵。

减法

答:梨树有70棵。

教师指导。

学生间交流。

第一题,让学生理解表中合计的含义,然后计算填表。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整十数及相应减法

80+70=150(棵)

想:(1)8个加7个十得15个十,是150,

(2)80加20得100,再加50得150。

想:(1)15个十减8个十得7个十,是70,

(2)100减80得20,再加50得7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篇四

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能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复习旧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出示下面的练习题。

40+50=

20+30=

40+50=

3+3=

11+5=

12+6=

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月饼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指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就是求左边的月饼和右边的月饼的和。

教师:怎样求23+3等于多少呢?

能看图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是2盒,表示的是2个十,右边的3是3个一,2个十是以十为计数单位,3个一是以一为计数单位,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加在一起。

为什么左边的3个能和右边的3个加在一起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它们都是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数能合并起来。计数单位相同,它们的数位就相同,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3个月饼和3个月饼合起来是6个月饼。6个月饼再和20个月饼合起来,就是26个月饼。

引导学生说出3+3=6,20+6=26。

教师:我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式,验证23+3是不是等于26。 学生计数器计算23+3等于多少,教师巡视,并做相应 指导。抽学生汇报。

我们这个方法来算一算23+4,42+6,5+21,73+5。

抽学生计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个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2、教学例2

请同学们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来计算,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先抽计数器计算的学生汇报。

让学生说出计数器算23+30,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3、练一练 教师:你能你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这样一些算式吗? 学生自己练习,抽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再翻开书完成课堂活动第1小题。

学生自己练习,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汇报略。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八1,2,3,4题。 我的教学思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篇五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相加的问题。

指导、自主合作、讲授

小棒、计数器、正方体盒子

前置性作业设置:

1、你会计算吗?

2、说一说你的算法。

自主学习指导

看课本第22——23页的情境图及内容,看一看,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说一说你的算法。

1、导入新课

2、讨论交流前置作业。

要求:别人在说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说的有问题你要帮助纠正。

3、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

要求:在汇报过程中如果回报的不完整,其他成员要进行补充。

4、教师总结。

5、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篇六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5页。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1.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1.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2.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篇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面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课件,小棒。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希望你们在这节课上能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快乐。所以,我们的学习口号:(生)快乐学习、学习快乐,耶!

2、口算卡片

3+4=9-5=2+6=3-2=5-4=6-3=2+7=5-3=4+5=1+8

3、我会填

80里面有()个十。

50里面有()个十。

6个十是()。

3个十是()。

4、口答

你知道100以内的整十数有哪些?

5、揭示课题并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例1。

师:春天来了,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老师要去看花展。你想去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出示挂图: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红、黄颜色的'花。

师:请你数数看,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几盆?

学生数数并汇报:红花10盆,黄花20盆。

师:你能根据花的盆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贴: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

(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就是把红花和黄花的盆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是10+20)。

(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

得数是多少?板书:20+10=30

你是怎样想出得数的,请同桌的同学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想来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摆小棒

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等于几个十,就是几十。

(二)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挂图出示:紫花有30盆。

师: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试着提问,教师板贴:还有多少盆紫花?

师:得数是多少?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小结: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等于几个十,就是几十。

(三)归纳总结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篇八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相加的问题。

指导、自主合作、讲授

小棒、计数器、正方体盒子

前置性作业设置:

1、你会计算吗?

2、说一说你的算法。

自主学习指导

看课本第22——23页的情境图及内容,看一看,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说一说你的算法。

1、导入新课

2、讨论交流前置作业。

要求:别人在说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说的'有问题你要帮助纠正。

3、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

要求:在汇报过程中如果回报的不完整,其他成员要进行补充。

4、教师总结。

5、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