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楷模精神演讲稿(大全5篇)

楷模精神演讲稿(大全5篇)

时间:2023-10-07 18:13:46 作者:琉璃 楷模精神演讲稿(大全5篇)

演讲比朗诵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随着讲稿的内容而变化站位。一般说来,不要在演讲人前边安放讲桌,顶多安一个话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楷模精神演讲稿篇一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唐代韩愈曾经为我们老师写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师德楷模,这些老师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先说说我们学校的刘丽丽主任,她与所有教师一起,营造出融洽和谐、奋发向上的教学环境,蓬勃向上、实验创新的学习氛围,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不仅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当高,平时还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要求我们教学要有新思路,学习要有新方法,质量要有新提高;课堂上要求“多激发学生提问,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多让学生合作探究”;开展活动要体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让每位学生都成功、让每位学生都快乐!积极培养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组织探讨学法指导和课堂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使教师们业务水平得到尽快提高。

为了帮助老师们上好公开课,一遍一遍地听课、指导,不厌其烦。既给他们是业务上的指导,也给老师思想上的鼓励。她重视教职工的自身学习与提高,精心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教师业务培训活动。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鼓励每位教师都建立自己的博客,为教师们的成长搭建舞台。她兢兢业业、乐观进取的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赞赏,更赢得了老师们的欣赏和信任。

再说李人玉老师吧:他说,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教师,他把工作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当老师,绝不能误人子弟”,“当教师就要让家长放心,学生开心”,对学生,她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尽心尽力。

他时时告诫自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因而,他十分注意对自己的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的进修提高,他除了阅读一大批国内外的教育学心理学著作外,还自己订阅大量的专业方面的报刊杂志,学习好的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备课时,在汲取别人长处的同时,狠下苦功,力求创新。在教学中,把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己来拿”,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轻松地学好每一节课。他懂得宽容,懂得理解,懂得尊重,折射出当教师的人性光辉,让桃李如沐春风。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这颗良心就叫师德。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楷模精神演讲稿篇二

潘东升牺牲后,短短三天,近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寄托哀思。他们中有同事、战友,更多的是与潘东升仅有一面之缘甚至素未谋面的群众。

“他是一个把人民放在心上的好局长,怎么会走得这么早……”得知潘东升去世,福州市民王坚难以置信。

王坚与潘东升的相识,源于一次接访。20世纪70年代,王坚随家人侨居菲律宾,2014年他决定回国定居,由于年代久远、材料缺失,王坚无法办理中国居民身份证。就在他四处碰壁、心灰意冷时,2019年1月,潘东升和福州市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他,向他了解具体情况,最终为他争取到了中国公民身份。

群众面前无小事。潘东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6年5月8日,三明市泰宁县池潭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当地水电站施工棚内数十名工人被掩埋。潘东升得知消息后赶赴现场组织开展抢险救援。“连续奋战5天4夜,他在没过膝盖深的泥浆中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沾满了泥浆、浸透了汗水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三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政委罗志怀回忆道。

同年,福州市台江区排尾后巷民房着火,潘东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得知火场可能有煤气罐爆炸风险,便马上命令扩大警戒距离,确保围观群众远离着火点。“当时他站的位置离着火民房非常近,我们脸上能感到明显的灼烧感,但他毫不在意,一心扑在排查火灾隐患上。”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副局长郝炬说。

牢记人民警察前面的“人民”二字,潘东升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上,大力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攻坚民生服务堵点痛点难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担任三明市公安局局长时,他全力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清理行政职责496项,40个办事项目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40%;新增网上办事项目73项、网上便民服务项目149项,80%的审批服务项目实现网上流转办理,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加。

在福州工作期间,潘东升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2%;创办“台湾居民出入境服务站”,在派出所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创新推出落户“零门槛”、窗口“无否决权”工作机制以及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政策,搭建“榕警在线”网上平台服务海外侨胞,通过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努力做到群众办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我们必须换位思考,不能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推到路中间。”潘东升时常这样叮嘱窗口单位的民警。

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将人民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中。直到牺牲前一周,潘东升仍在研究、准备交警部门出台第4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楷模精神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所要演讲的主题是:“自是英雄人物——致敬时代楷模”。

自20xx年年度榜单公布之后,一个陌生而又十分的名字出现在大众面前——钟扬。紧接着钟扬教授率领团队援藏16年的事迹,变得家喻户晓。20xx年4月中宣院颁布“时代楷模”的给钟扬教授。今天,我们济济一堂。一起向那些英雄人物、时代楷模致敬!

时代楷模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钟扬教授援藏是为了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延续。他的`足迹遍布整个西藏,感受其生活也感受其教育之落后,于是便亲自去授课,培养新时代人才,为西藏脱贫工作做了巨大贡献。对于他自身来说,教书并不难,但这一教便是16载,这种博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时代楷模,有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

钟扬教授亲自在西藏收集了近四万颗种子,为他所研究的实验做了充足的准备,这种实干精神也为他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得到了其他人的一致好评。可对比我们自身发现自身的许多不足:不敢去实践,不敢去探索。我们要以时代楷模为,“事不经过不知难”,我们要积极发扬其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实干精神。

时代楷模有着如竹一般“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品质。

钟扬教授在西藏的16年中遇到了许多磨难,仅仅只是说那的气候与环境便可以使很大一部分人打退堂鼓,可钟扬教授在那儿默默奋斗了16年。长期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多次被送进医院,但他仍不放弃,继续拼搏。在这新时代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发扬“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才可以成功。

也许不像明星一样,淡妆浓抹上舞台,他们只需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的经历与能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该树立正确树立价值观,学习时代楷模无私奉献、勇于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日之时代,楷模是你,亦是我!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楷模精神演讲稿篇四

楷模是什么?楷模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楷模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xx感动楷模演讲稿 ,希望你喜欢。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首先,我感谢领导对我的厚爱,让我有机会走到台上表达我的思索与感动。从xx年参加工作至今,我的成绩不够辉煌,所以无法慷慨激昂;我的故事也不够感人,所以我不能声泪俱下。但自从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告诉自己,心中一定要有爱,这样才能和孩子们敞开胸怀平等对话,才能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

我一直认为,教师应该是21世纪最幸福的职业。四年的教书生活也让我深深感到,只要用一颗真诚和慈爱的心去教书育人,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不管是充实还是迷茫,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幸福。尤其是去年担任班主任以后,我对这一信念更加深信不疑了。

去年下半年,我带的是小学毕业班,当时班上人数是59人,而这学期人数不但没减,还增加4人。记得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就忙着了解学生信息、制作花名册,从而了解到班里有3/4的学生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们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对孙儿孙女们总是有求必应,这样,许多孩子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像这类孩子更需要有家长那般慈爱的老师来管教。换句话说,作为今天的农村教师,应该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做他们生活中的父母,做他们学习上的导师。

六年级上学期,刚从高何小学转入我校,第一次离开父母在校住宿。她一直是老师、父母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所以她在平时的学习中显得有些骄傲自满,尤其是当她在其中考试考进全年级第六名时,她就更不把同学放在眼里了,还经常指责别的同学这题不会做,那题也不会做。作为班主任,我只是偶尔提醒她,想给她一些警示,并没有过多地找她谈话。结果,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时,她的成绩排在全年级并列第十一名,而光荣榜上只取前十名。看到她的成绩时,我就想:如果她是我的孩子,因为她平时的骄傲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时,我该如何教育她呢?让她这样继续发展下去,放任不管?还是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说出她的缺点,戳戳她的锐气?或是直接找她谈话,告诉她问题出在哪儿?最终,这些想法都被我否定了,我只是在她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中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很聪明,学习上很积极,工作也很负责。但老师要送你六个字‘满招损,谦受益’,老师相信,在你领到通知书时,你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这件事我以为就这样过去了,但故事其实还没有完。在这学期的一次考试中,有道作文题是“启示”,就拟了这样一个作文题“从评语中获得的启示”。我在批阅试卷时,看到这篇作文,真的感到特别意外。她竟然真的通过我的评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时我就想,幸亏当初是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让一个自认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我班另一名学生,,以前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最头痛的对象,来到我们班后仍是滋惹事端。开学初,经常与同床吵架,闹“分床”。头一两次我和颜悦色地找她谈话,告诉她同学之间难免会有矛盾,要想化解矛盾,赢得同学的尊重,就应该宽容对方,谅解对方。我对她讲道理时,她就低头不语,我以为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不到两天,就有班干部来找我告状,说“又和同床的杜爱吵架,还不让杜爱上床睡觉”。当时的我真的很愤恨,恨自己没有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她,恨学生太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我气冲冲地来到寝室,直奔她的床边,“,你又怎么了?睡不好,就叫你爷爷接你回家去睡。”显然,老师的怒火吓唬不了她,她欺负了别人还满脸委屈的样子,又是低头不语,我扬起手真想抽她两耳光。此时,我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现其他学生都看着我呢!这时,理智又提醒我:如果她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还会用这样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她吗?用威胁的手段使她屈服吗?任其他同学指责她的不是,任她的这种习惯发展下去吗?作了番思想斗争之后,我的心也就渐渐平静了。就寝铃响后,我是这样对她说的:“,今晚你不要为难同床的同学,也不要为难老师,老师自然也不会为难你。请把床铺好,和杜爱同学好好睡觉,你明天再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用纸条写给我。”第二天她并没有写纸条给我,我也没去找她。我不清楚事后她是否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直到本学期看了她写的一篇作文时我才明白,原来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以教育好。

所以说,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把自己视为他们的家长,多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多考虑孩子们长远的发展。今天的农村学校,也更需要一个家长型的教师。面对农村教育的现状,面对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今天的农村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还能教给他们一些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关心、教育、感化他们。当他们感冒生病时,陪同他们去医院看病,打针,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像爸爸妈妈那样的关爱;当他们犯错时,千万不要直接用粗暴的打骂教育方式,而应给他们一个认识错误的机会;当他们大手大脚花自己的零用钱时,要及时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这钱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管理自己的金钱;当他们在学习上有问题向你请教时,不论次数的多少,不成绩的好坏,题目的容易,一定要耐心讲解、只有这样,这些留守儿童才不会失去爱的温暖。

作为今天的农村教师,我们一定要拥有一颗和家长一样无私的充满爱的心!这样的教师,教育出来的孩子也许成绩不够拔尖,但他们一定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榜样的力量》。

这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坐标。曾经,我们以学习雷锋为榜样。如今许多榜样,也正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徐本禹是一个榜样,他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一卷美丽的教育图画;刘翔是一个榜样,他用一面奔跑的旗帜,将崛起的中国形象深深烙刻在世界的视野。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位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信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曾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播撒一种榜样,我们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

没有什么比师德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了, 没有什么比师德的榜样更有无比强大的力量了。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熟悉的口气在说某一个学生时,我们内心的感受会是怎样?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最后我用刘俊萍老师书中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演讲:我乐意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让学生生活幸福、成长快乐。同时我也在发展着、成长着、快乐着。我愿意用坦诚的爱心培育坦诚的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以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获得生命的意义和辉煌,师生如伴同成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一班的吉潇潼,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身边榜样 前行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雷锋叔叔说过的一句话。他用自己短短的一生履行着自己的诺言。雷锋叔叔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那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活雷锋”,他们的事迹,一样让我们动容。

今年三月份,老师布置了综合实践作业——采访家乡名人。我们组的同学一起去采访了远近闻名的“傻人”吉春河老人。当我得知吉爷爷把自己数千万财产全部投资给家乡,绿化荒山、修建学校、建起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时,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好奇地问:“吉爷爷,你有这么多的钱,为什么不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呢?”吉爷爷慷慨地回答:“因为我是寺头人,是寺头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要回报我的家乡,我想让自己的家乡变的更美好,让家乡的人民生活的更幸福!”多么朴实的话语呀,却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吉爷爷身上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我们的语文老师杨张平老师,一提起她,同学们都会有说不完的话。同学们一生病、一有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她总是一个字:“行!”从来就没有推辞过。记得有一次,班上的同学邢汶帏不小心眼睛碰了一个大包,肿的黑紫黑紫的,杨老师看见了,心疼地问:“你怎么不小心呢?有买的药吗?”一听他说没买的药,就马上给他钱让他买来药放在自己家,每到吃药的时候都亲自吩咐并看着他吃下去,周五他妈妈来接他的时候,他的眼睛已经好多了,感动地说不出话来。杨老师对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工作更是一丝不苟,她是我们心中的好老师。

在我们班,还有一群这样的好学生。“拾金不昧好少年”田林林,捡到东西总是毫不犹豫地上交政教处,从没贪过小便宜;“模范班干部”邢慧强,总是给班级带好头,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乐于助人小标兵”孔婷婷,当同学有困难时,总是想都不想地伸出援助之手……这些人都是我们身边的好榜样。

正是这些人这些事一直感动着我、激励着我,给予我力量,鼓舞着我不断前进。同学们,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一起携起手来,共同进步,共创美好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楷模精神演讲稿篇五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以楷模之光点亮生命之彩”。

有一个叫做“黄大年”的名字,出现在报纸杂志新闻客户端,出现在政府文件、集中学习的会议上,也出现在老百姓街头巷议的话题里。黄大年,是一名传道授课解惑的师者,是一名站在科研最前沿的科学家,更是一名值得上至中央政府下到地方百姓学习的时代楷模。黄大年,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盏明灯。全党、全民,应当以黄大年为时代楷模,学习榜样身上难能可贵的崇高品质,让每一个生命都熠熠闪光。

以楷模为旗帜,学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语短小精悍,却铿锵有力。在和平年代,我们纵享国家给予民众的富足、安定、和谐,实际上,我们也应当成为国家的守卫者、护航人。身为科学家的黄大年,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归,用顶尖的科学技术助推国家发展。身为大医生、好医生的梁益建,放弃国外良好的医学环境,用妙手仁心打开一个个被折叠的人生。身为全球顶尖名校耶鲁的高材生秦玥飞,放弃西装革履体面华贵的金领生活,用智慧和辛劳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不应当只是一句口号、一个标语,更应当是切切实实的行动,让爱国初心铺染生命底色。以楷模为方向,学习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句话,用来形容黄大年再合适不过。在关于黄大年的事迹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特殊的身份——吉林大学全职教授。作为一名国家高层次科研人才,本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耕科研田”,但是黄大年却担当起了他倍感珍惜的教师身份,一直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不计得失、甘为人梯。

在他的`带领下,一批高精尖的高端人才,成为未来中国科研新星。他们一同,也一次次刻苦钻研,一次次登顶科研高峰。黄大年,用他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了教师本色,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以楷模为指引,学习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是总结下来给其子诸葛瞻的戒律规则,也让世人醍醐灌顶、分外清醒。当前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物欲横流,各种价值观喧嚣尘上,能做到淡然视之者寥寥无几。黄大年“什么职务也不要”,这样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将自己与凡俗杂念划归得清楚分明;屠呦呦顶着无留学背景、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三无科学家”的称号,踏踏实实坐了三四十年的科学冷板凳,最终登顶科技殿堂。淡泊名利,何其难能可贵值得推崇,他们都是在用品格力量标注生命高度!“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黄大年,是当今时代的一面镜子,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知识分子的担当,用深沉大爱诠释了为人师者的本色,用淡泊心境书写了务实本分的情操。让我们向榜样学习、朝楷模看齐,砥砺前行,共同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