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长征读后感(优秀8篇)

长征读后感(优秀8篇)

时间:2023-10-06 18:53:39 作者:字海 长征读后感(优秀8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长征读后感篇一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花了十多天时间读完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长征》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大量描写长征的作品中显得特色鲜明,可以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里最有阅读价值的一本书。

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是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是由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与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

最重要的是,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30多条河流,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走完了远远超过两万五千里的路程,而且还遭遇敌人的追击和堵截不少于400次。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远程。共产党人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和国内反革命势力,乃至国际反动势力做拼死的斗争,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换来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不足20岁,14岁-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长征的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以计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天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的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斗争,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一样的,头上的红心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的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位红军所认同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皆成为一个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类奇迹的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长征读后感篇二

现在的我们是在无法想象当时的情况,两万五千里,全凭着自己的两只脚走过。没有粮食,要挖草根,吃树皮,煮牛皮,吃皮带和皮鞋……有时运气好了,可以捉蚂蚱,青蛙吃。生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和平年代,衣食无忧的我们怎么能想象,怎么能理解那种痛苦。但是,即便是在那样令人不敢想象的恶劣情况下,我们的红军战士还是挺了过来。雪山,草地,寒冷,饥饿统统没有打垮他们!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是一种怎样的意志?那样恶劣的情况下,如果是我,或许我早就放弃了,早就长眠与雪山脚下。但是我们的那些先辈,那些红军战士,他们靠着惊人的顽强意志,靠着革命事业与党给他们的精神力量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克服的困难。我为我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无比自豪!

想想我们现在的孩子。穿衣服,挑三拣四;吃东西,挑肥拣瘦;买东西,铺张浪费……现在的孩子似乎对什么都不够满意,不满意做得饭,不满意睡的床,不满意老人给自己做的棉衣,总认为老人做的棉衣太俗,太老,不时尚,不漂亮。但是有没有想过,长征的时候,战士们穿着单衣翻过雪山,是不是的雨雪冰雹,在那样的天气下,战士们多想有一件棉衣!

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战士用血用肉用汗水换来的,打来的,拼来的!那个时候,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有多少家庭吃不饱穿不暖,有多少孩子为了生活在街上讨饭……现在的我们,可能不会理解,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因为我们不用经历,因为我们这片江山已经被先辈们打拼回来了!

回想那些美丽且悲壮的红色故事,每一篇故事都足以让我想很多,足以让我感动许久。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

这就是他们的觉悟,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意志。这样的战士,有什么理由不会获得胜利;这样的党,有什么理由不深得民心;这样的国家,有什么理由不长治久安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们伟大的共产党,正是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觉悟,这样的意志!才可以经历90年的风风雨雨,使中国傲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长征读后感篇三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是一本由十个章节组成的书,每个章节写的都是红军在长征路上遇到的困难和他们的解决方法。如“宝贵的盐”这一章,红军缺盐,他们便想方设法,终于得到了用石头熬制出来的盐。

读了《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深受感动,红军爱老百姓,守纪律,是真正的人民军队。也让我明白,今天的我们要珍爱(食物),不能浪费,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长征读后感篇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是人类历史上浓墨重彩而又不可缺少的一笔,这可以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用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意志所创造出来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对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奇迹所做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七律·长征》。诗中毛泽东用豪迈的诗句把长征路上的千山万水、困难险阻都看得平淡不比。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将士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只是一颗泥丸而已。这无疑展现了红军将士无视一切困难,抱定了必胜的决心。

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于长征这样的例子,但比起长征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比如在我们的漫漫学习路上,中考和高考是两道比较困难的关卡,尽管想突破这两个关卡比较困难,备考时的压力会比较大,但比起红军战士们在长征路上所遇到的困难来说简直差了太远,甚至不值得一提,而有的.人却因为无法承受学习所带来的压力而放弃学习,甚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能去做那样的人,我们虽然不能有红军那样钢铁的意志,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学习路上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

长征读后感篇五

你是否还记得,那些为革命而奋勇拼搏的战士们?是否还记得那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那次数万人的万里长征,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等待他们的是湍急的河流、渺茫的沙漠、无底的沼泽......但红军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滚烫的热血战胜了重重困难,谱写出了胜利的赞歌!
还记得过雪山草地吗?身着薄衣、大雪纷飞。还记得那沼泽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鲜活年轻的生命?还记得那金色的鱼钩、还有那甘愿奉献自己生命的老班长吗?
“好好活下去。”
山,在哭泣;水,亦在哭泣。在为一个人,抑或是一个人哭泣。
那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谓艰难的远征啊!
长征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度过了三十多条河,包括世界上最汹涌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最高的广褒的湿地。而最重要的是:在总长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武围追堵截器简陋的中国工农红军往往面对数十倍与己的装备精良的敌人中,并且年轻的红军战士在数日为见粮食的情况下,日夜前行,翻过高山,然后又投入激烈的战斗。
你难道不承认,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长征吗?
那是为一群为国家兴旺和民族的振兴而献出最后一滴血液的人;一群为正义与真理而献出全部青春年华的人;一群为历史发展的民主和自由大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人!他们为着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啊,就由此迸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祖国才变得坚挺,我们的炎黄子孙才在灾难到来时更加坚强。他们永远都压不倒,折不弯,打不败,在寒风中傲然挺立,这就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中国人!(王晗畅)


长征读后感篇六

前几天,我读了《长征中的红战士》。深受感想,红军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乐观向上,坚定不移。相比,我们在这么美好的生活下,还是不珍惜。不过,让我最感动的是《一袋干粮》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13岁的红军小兰好不容易得到一袋干粮,却为照顾别人,不慎把干粮掉入河水中冲走了,小兰为了大家有足够的粮食吃,坚持不说,靠挖野菜维持,不久,他的身体不行了,大家着才知道真相,纷纷把自己的粮食给她,让小兰感到了温暖。虽然小兰才13岁,却有坚强的意志,懂得体谅他人,关心他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太不关心他人了,有一次,一位同学流鼻血了,向我借几张纸。我只淡淡的对他说,你流鼻血就流呗,又关我什么事呢?我才不想借你呢。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红军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有红军一样的精神!

长征读后感篇七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色经典系列的一本书《长征》。

长征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雄关漫道、险象环生,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积雪履盖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4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敌人派来追击的中央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放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但他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他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同心同德、众志成诚征服了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读故事时,我发现故事变得更有趣了。《长征》为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长征读后感篇八

《长征》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书中写了自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经过。中国工农红军留下的是:坚强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

敌人中,并且年轻的红军战士在数日为见粮食的情况下,日夜前行,翻过高山,然后又投入激烈的战斗。这都是前所未有的。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他们一路欲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是长征成功的关键。长征唤醒中国的民众,给予他们从未有过的向往和信念,让中国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农民,手工业,失业者从共产党中使他们懂得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世间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走向崭新的中国的起程。

长征是中国献给世界的壮丽的史诗。长征在人类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强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大概就是长征精神,我坚信这种精神将代代相传。

相关范文推荐
  • 10-06 2023年人类的故事的读后感 人类征服的故事读后感(优秀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6 2023年量子宇宙读后感 宇宙简史读后感(优秀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
  • 10-06 读书笔记三年级三(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
  • 10-06 2023年学校读后感比赛活动总结报告 学校拔河比赛活动总结(优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
  • 10-06 最新再被狐狸骗一次读后感(通用9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
  • 10-06 2023年愚公移山读后感(精选6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6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读后感(大全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
  • 10-06 搜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通用10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
  • 10-06 小学生短故事读后感 小学生感恩故事读后感(模板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
  • 10-06 最新昆虫记后面的读后感(优秀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