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2023年幼儿园不怕黑暗教案反思大班(优质5篇)

2023年幼儿园不怕黑暗教案反思大班(优质5篇)

时间:2023-09-29 04:54:04 作者:影墨 2023年幼儿园不怕黑暗教案反思大班(优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不怕黑暗教案反思大班篇一

1.了解儿歌内容,知道冬天多运动身体就会很暖和。

2.初步理解词“捂”的意思。

3.让幼儿知道儿歌的名称《不怕冷》,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学会儿歌,理解儿歌的意思。

1.宝宝图片、小花猫的图片

2.口罩、手套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 师:“天气很冷的时候,小朋友都会戴哪些东西来保暖呢?出示图片

师:“我们为什么要戴大口罩呢?”

幼:“这样嘴巴就不冷了。”

师:“小朋友怕冷吗?有个小动物一点都不怕冷,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二、老师完整念儿歌《不怕冷》

1. 师:“是哪个小动物不怕冷呢?”

幼:“小花猫。”

出示小花猫的图片

2. 师:“儿歌里,我们小朋友怕冷,怕感冒是怎么办的呢?”

幼:“戴口罩,手套。”

3.师:“儿歌里是怎么说的?是戴口罩吗?我们在来听听。”

三、教师朗诵前半段

1.师:“儿歌里是戴口罩吗?”(捂)

2.师:“捂和戴一样吗?什么叫捂呢?你们有谁知道吗?老师做给你们看看吧。”(教师用手捂住嘴),象这样空气进步去,透不出风了,就叫捂了。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配上动作)

3.小花猫真勇敢。我们再来听听它怎么勇敢了。

四、教师朗诵后半段

1.师:“小猫戴口罩了吗?手套口罩都没要是吗?”

2.我们一起说说它是怎么抓老鼠的。跑一跑,跳一跳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重复念i2遍)

3.我们再完整的把这首儿歌念一念吧。

五、 结束活动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一首新的儿歌《不怕冷》,小朋友回家可以说给爸爸妈妈听,这首儿歌里还有一个新的词叫捂,我们回家再想想,哪些地方也业已用这个词。”

1.我们向小花猫学习,要做个不怕冷的宝宝。

2.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去,学小花猫跑跑跳跳吧。

本次活动我先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孩子兴趣,然后以出示背景图引出儿歌,再根据背景图分段理解儿歌内容,有的孩子听了几遍后,就能自己看图初步说出儿歌。最后让幼儿学习小猫,激发幼儿做个勇敢的小宝宝,不要怕冷,知道跑跑跳跳身体就暖和了。

小百科:如果一个物体的温度比较低,那么这个物体就是冷的。温度越低,则越冷。

幼儿园不怕黑暗教案反思大班篇二

1 、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且大胆地用身体各部位来表现不同的保暖的方式。

2 、在唱唱、跳跳、玩玩的过程中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3 、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重难点: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歌曲,课件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问:

师总结:能使我们宝宝暖和起来的方法有很多,有小手小手(搓搓),小脚小脚(跺跺)还有小球小球(拍拍)。(出示图)

二、学唱歌曲《宝宝不怕冷》

师:妈妈呀给宝宝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跟着音乐来锻炼身体让自己暖和起来好不好?这首歌好不好听呀?我们来跟钢琴宝宝一起学这首歌好不好呀?我的宝宝们真聪明,我们再来一遍,这次我们把动作也加上好不好呀?看看哪个宝宝做的最棒!

师:妈妈来看看你们有没有暖和起来,我来摸摸那个宝宝做的最棒,让我来摸摸你的小手,啊,热起来了。来让我摸摸你的小手还是很冷呀,还没有暖和起来,我们再一起来锻炼一下。(第三遍)

三、游戏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跟小兔姐姐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好不好?想不想玩呀,想玩游戏的宝宝快坐坐好,仔细听好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宝宝们听好,看好哟,我跟小兔姐姐是怎么玩的。好了,现在你们和小兔姐姐一起,妈妈来跟你们对唱好不好?我来看看谁把这个本领学会了?那我们现在开始了哟师总结:今天我的宝宝们都学到了许多锻炼身体的好办法,我们等一下可以把这些好办法教给其他没有学过这个本领的宝宝好不好呀?那我们现在快点去把这个本领教给你的好朋友吧,我们走喽,火车开了,呜呜......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先看老师做锻炼身体的动作,让幼儿说一说;再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从中渗透歌词内容;最后学唱歌曲。但是幼儿兴趣点只关注了,如何去学动作,在学唱过程中,有点冷场。在下环节教师运用听、问答、念、唱,改变了学的方式,更能激发幼儿学的愿望,将歌曲一步一步的渗透到活动当中,帮助幼儿体验和感受音乐,并学唱歌曲。

幼儿园不怕黑暗教案反思大班篇三

一、活动目标:

1.探索使用辅助材料让纸片入水不湿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纸不湿的方法,感受空气的存在。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操作,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皱纹纸、塑料包装纸、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宽透明胶带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皱纹纸。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片,引导幼儿讨论不让小纸片潮湿的办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实验一:幼儿探索做用多种辅助材料使小纸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你们都想好办法了吗?好,下面就来试一试吧!如果你试了一次还想试第二次,必须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第二次实验的成功。试完一种方法,你可以再试一种。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倾听幼儿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幼儿予以帮助。

3.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教师及时点评。

(1)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法,同种方法的幼儿进行补充讲述。

”你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

(2)没有成功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同伴帮助寻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谁没有成功的,让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4.教师小结:成功的幼儿做实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纸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败的原因了,是因为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纸也就湿了。

(三)实验二:提高难度,引导幼儿探索用一个开口的杯子让纸片不湿的方法。

1.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2.幼儿取出杯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幼儿的方法,及时奖励成功的幼儿。

3.请成功的幼儿讲述方法,并演示。

4.教师清晰演示全过程,边演示边小结实验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

5.幼儿讨论寻找原因纸片不湿的原因。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不怕黑暗教案反思大班篇四

活动目标

1、能观察比较不同性质纸的吸水性。

2、懂得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3、积极探索纸的秘密,体验发现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已认识过各种各样的纸、滴管的使用方法。

物质准备:

(1)蜡光纸、报纸、宣纸、牛皮纸。

(2)滴管、碗、泥工板、脸盆。

(3)记录表、勾线笔、投影仪。

(4)折纸小船、毛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小蚂蚁要到河的对岸参加比赛,可是小河上没有桥。请小朋友帮小蚂蚁想想要用什么办法过河。

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小蚂蚁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很多小朋友都认为可以用船来帮助小蚂蚁过河。

过渡语:老师带来了四种不同材料的纸船,哪种纸船才可以帮助小蚂蚁过河呢?

二、介绍材料,引发猜想。

过度语:到底哪个纸宝宝做的小船能够帮助小蚂蚁过河呢?让我们用这些纸先动手试一试。

三、幼儿探究操作,观察纸张的吸水性。

1、介绍记录表,提出操作要求。

师:到底哪些纸能帮小蚂蚁过河?

2、提出操作要求。

(1)用滴管同时滴几滴水在每张纸宝宝的身上,滴完之后用你们的小眼睛来看看每张纸宝宝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纸会吸水,什么纸不会吸水。

(2)将观察结果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在记录表里面。

(3)如果不小心把水洒在桌子上,记得用毛巾来擦一擦。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1)分享交流探索结果。

(2)师:水滴在纸上,纸发生了什么变化?那种纸不怕水可以帮助小蚂蚁过河?

(3)教师小结。

师:生活中的纸有的会吸水、有的不吸水,当水滴到纸的表面上,水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地渗透进去了,那这些纸会吸水的,就像宣纸和报纸一样;当水一直停在纸的表面上,那这些纸是不吸水的,就像小朋友刚才发现的蜡光纸和牛皮纸一样。

四、游戏:不会沉的船。

(1)游戏玩法及要求。

师:我们把这四只小船放到水里面,你们来观察看看最后谁能带着小蚂蚁过河。

要求:把船放在水里后,用眼睛观察,不能用手去拿水里的小船。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谁来告诉我,你刚刚看到哪些船沉下去了?哪只船把小蚂蚁带过河了?

小结:原来啊,最不怕水的是用牛皮纸做的小船,它把我们的小蚂蚁带过河去参加比赛了。

活动延伸

师:你们知道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用纸做的,它也不怕水呢?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再来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材料的准备上不够合理,不能体现出探索纸的吸水性的`目的。在幼儿的自主探索实验操作方面上,我会赶着给幼儿总结性的答案,没有让他们在探索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记录表格,形成一问一答,干预了幼儿的自主性的想法。在实验结论,“那些纸会吸水那些纸不会吸水的时候”忘了在大记录表上做好总结结论,漏掉了这个大环节,很不应该。小结语也将有待提高,要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在下次的活动上,操作材料要考虑周全,运用各个感官去感知物体,能够做到不紧张,不漏环节,带动活跃的活动氛围。知识经验的准备要充分,各个活动的环节有趣并能够层层递进,小结语中要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语言要严谨。

幼儿园不怕黑暗教案反思大班篇五

一、活动目标:

1、探索使用辅助材料让纸片入水不湿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纸不湿的方法,感受空气的存在。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操作,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皱纹纸、塑料包装纸、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宽透明胶带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皱纹纸。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片,引导幼儿讨论不让小纸片潮湿的办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实验一:幼儿探索做用多种辅助材料使小纸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你们都想好办法了吗?好,下面就来试一试吧!如果你试了一次还想试第二次,必须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第二次实验的成功。试完一种方法,你可以再试一种。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倾听幼儿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幼儿予以帮助。

3、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教师及时点评。

(1)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法,同种方法的幼儿进行补充讲述。

”你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

(2)没有成功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同伴帮助寻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谁没有成功的,让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

4、教师小结:成功的幼儿做实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纸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败的原因了,是因为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纸也就湿了。

(三)实验二:提高难度,引导幼儿探索用一个开口的杯子让纸片不湿的方法。

1、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2、幼儿取出杯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幼儿的方法,及时奖励成功的幼儿。

3、请成功的幼儿讲述方法,并演示。

4、教师清晰演示全过程,边演示边小结实验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

5、幼儿讨论寻找原因纸片不湿的原因。

“刚才我们把纸严严实实包起来才不会湿,而杯子口这么大,纸也不会湿,这是为什么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