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5篇)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23:49:44 作者:JQ文豪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这次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集体学习,给我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要逐渐改革,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和谐互动,共同探讨、交流经验、增加实践。在学习新课标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标的理念,对曽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更新理念,克服以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能力。

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对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更加清晰,大大提升了老师们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促使老师们更加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精准掌握课程标准,提升个人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二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冷落和贬低学生的发展、探究学习;自我封闭不与其他学科相渗透;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步极端处理,死记硬背;评价的标准也是看你记了多少,而不是看你掌握了多少。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本学科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如社会人文、时政法治、名人轶事、心理健康等),把道德与法治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充分了解和把握新课标,倡导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坚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原则,即坚持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地教学。

开放的教学目标,按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在考虑教学目标时既要着眼显性的(看得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短期的可检测目标,更要着眼隐性的(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长期的、不可测的目标,坚持单一与综合相结合;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

有教育专家指出,新时代的中国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外,还要强调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有效地学习,注意培养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意识。

因此,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在教学中设置开放性教学目标,有显性的、单一的、近期的,也有隐性的、长期的、综合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时代新人,这正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1、教师要用好教科书。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由教材教转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如指导学生阅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类书籍,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红色基因,进行依法治国、立德树人教育,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强国”平台推荐的时政类、文化类栏目内容,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等。

3、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无字书。生活是一本无字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如定期组织学生去学习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针对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学校举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竞赛,举办在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标的德育目标所要达到的归宿点。

4、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拓展教材。各学科之间是融会贯通的,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切忌把道德与法治课变成纯政治理论课,应将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讲解,在这种综合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来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知识点,又用道德与法治的辩证思维方法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

5、要用好优质远程网络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网络视频资料、各类教育软件、多媒体设备、自然和人文景观、人力资源等,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新课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如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关注人文精神,全面提高政治素养,重视学生生活实践,积极倡导自主探究,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新课标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充当课堂教学的对话者、商谈者和促进者。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并让学生去解决,同时要不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想象的信心,这样才能真正地解放学生,解放了学生,学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新课标对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尊重学生。教师要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赏识学生的优点、进步和个性;宽容学生的过失、错误、缺点;期待、耐心等待学生转变、成功。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自由表现、发展。

2、平等待生。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商谈者、促进者、合作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改革创新。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有新思想,要拓宽教学视野,做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开拓者。

在新时代、新课标环境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把课堂变成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究中成长,要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使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三

xxxx年9月11日上午我参加了xxx组织的《道德与法治》培训活动。听取了xxx教研员xxx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她从理解课程、解读教材、和研究教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讲解。最后还观看了他指导的获国家级奖项的课,不仅有理论的指导,还有更直观的课堂教学。让我对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地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研究体会。

首先xxx老师先分析了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德育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内,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很多老师基本靠说教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反思我之前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孩子们的生活。

然后专家结合三年级的教材给我们详细的解读了材。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研究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直观、具体、形象。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逐渐向深刻发展。三年级教材既兼顾儿童特点,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维含量。每个单元的问题域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接着,老师就每一单元,每一课进行了简要解析,让我们对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她又给我们讲解了用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整体教学建议。最后老师又让我们观看了一节优秀的课堂实录,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是什么样的?真是到学生中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才能获得最直接的感受。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要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搞一些适合自己本班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熏陶。老师要引领学生开展活动。玩耍也是研究,在玩中学,不是贪玩。关键是会玩。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玩中有收获,在玩的过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规则,遵循游戏规则。让学生认识遵循规则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规则,不遵循交通规则,后果会很严重的。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

引领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天天夸自己的同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所有学生充满自信,热爱生活,爱研究。帮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观,终身研究。真正做到让儿童的生活更美好,让儿童的成长更精彩。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四

20xx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经开区教研室组织的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师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使原来懵懵懂懂的我收获颇多,专家和老师们的讲解,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一年级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应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抓细抓实,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今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解读教材,真正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一切要从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孩子们爱上《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五

正值伏中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标》解读与课堂教学实施培训活动。五位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高屋建瓴的诠释、有理有据的分析以及毫无保留的分享,恰如炎炎盛夏中氤氲的缕缕香气,百味可觅,又使赫赫骄阳下贫瘠的寸寸心田,沐得甘霖。

三天的培训满载而归,有对思政课育人价值的全新体悟,有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认知,也习得了一些课堂教学实施的方法。在整理学习资料,反复研读课标后,我感悟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实施中一定要有“精气神”。

《新课标》从整体内容上增加了“学业质量”一项,“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转变育人方式,树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观,达到标准,就要做到:

(一)“精准”的教学目标

学业质量描述的内容可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参考此标准,去制定导向清晰、要求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提高站位从单元、主题出发制定立场鲜明、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

(二)“精细”的课程设计

专家提出的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为我们打开了教学视野,以目标为导向去进行设计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要坚持好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积极地创设有共鸣的情境、设计参与度高的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适时的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和思想培养。

(三)“精心”的评价体系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提质增效的要求促使我们不断改革评价机制。《新课标》也提出了“增值评价”,主张关注过程和培养,也要求我们的评价要更具发展性、整体性、综合性、价值性。多元的评价要从形式、内容上更科学、专业、客观,从而促进知行合一的实现。

《新课标》所提出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是对以往三维目标的深化和升华。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正气”,不迷路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道德与法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具有特殊性,它担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也是培根铸魂传播政治思想的主阵地。我们要坚持好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作为思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境界,为国家的政治工程、法治进程添砖加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提升保驾护航。

(二)有“人气”,不孤独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好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始终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关注临界学生、旁观学生。制定目标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要基于学生情理去解决核心问题,要抓住师生联结点去突破疑难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参与才有助于“教学同增”。

(三)有灵气,不忙碌

素养有“形”,我们要坚持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长远渐进的工程,我们要积极调动多元主体,整合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同时扩展思政教育的时空维度,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教育。做个不瞎忙的思政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的需求,也要关注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结合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和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坚持德育为先,重在引领学生充盈思想、提升能力、全面发展。我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怎么能丢了国家和民族的“神魂”?我们要不断增强师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要不断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五位专家的“精气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新课标》出台才三个多月,他们是怎样的夜以继日、钻研沉淀才能为我们呈现出一次又一次的精彩。夏虫鸣初心,日月迎热忱,或许这就是对教育的热爱和担当。

再次感谢上级领导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学习机会,使这个夏天充满了希望和力量。每一场讲座都是含苞蓄力的绽放,每一次呈现都是时光积淀的回馈,每一页诠释都是执著热爱的坚守。唯有前赴后继才能不辱使命,唯有潜心修炼才能担当重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已经有了更深的时代烙印。我们要先育己再达人,以饱满的“精气神”为更多的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