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小学教师论文(大全5篇)

2023年小学教师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23-09-23 00:40:51 作者:笔舞 2023年小学教师论文(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师论文篇一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科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科学意识萌芽和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研究和推陈出新。

小学科学观察探究方法情境导入课外研究

科学教学的最好的方法是教师悉心指导、学生共同参与,大家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认识自然事物的规律,掌握所学,获得新知,解除疑惑,不断前进。下面略谈一下笔者教学的心得体会。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就缺乏新鲜感和主动求知的意识。一堂课能否成功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前提就是想方设法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来自哪里?来源于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来自于对知识的求知欲。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巧设悬念,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起他们的探究兴趣。

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观察连接方法,带着大家一起动手演示,小小的灯泡发出熠熠的光芒,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喜悦。我抓住时机提出问题,能不能让更多的小灯泡一起点亮呢,能不能让一个很大的灯泡亮起来?一连串的提问,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这对知识的掌握、为后面的探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上任何伟大的发现,都和科学家的认真观察离不开。有了认真观察的习惯,观察能力就会提升,就会有动手的兴趣,就会有创造,这就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

我们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考虑他们的受知识水平以及思维习惯,而教给他们一些观察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探究的方法。小学生虽然好奇心强,但是情绪容易引起波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意识,也不能够长期地对一件事情进行关注,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我们要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提示他们,我们观察的事物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我们观察的重点是什么?观察这些内容为了获得什么?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中,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他们通过敲打、撞击仔细倾听这些东西发出的声音,都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和联系,他们的一致点又在哪里。学生们得出以下结论:它们发出的声音各异,相同的地方是只有震动才能够发声,他们从而能够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震动而产生的。”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指导学生多做一些课外准备,从而收到更好地学习效果。学习《油菜花开了》与《各种各样的花》这一教学内容时,时间正好是春天。阳春三月百花盛开,我安排课外作业:观察公园里路边以及菜园子里各式各样的花,注意采摘,要爱护植物,切勿踩踏,采集时要完整,妥善保存起来,轻拿轻放,不要损坏。注意观察鲜花的颜色、香味、现状,分辨花的萼片、花瓣,辨别雄花和雌花,写成笔记做详细的记录,总结经验,提升对于花的感性认识,打好学习《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的基础。

教学要避免千篇一律,打破常规,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在教学实践中,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反之,毫无新意,平平淡淡,学习效果必然事倍功半,学生们探究活动的动力就会慢慢枯竭。要积极备课,语言幽默诙谐,让课堂上充满笑声,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激情四射,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这样的学习轻松愉快,收获良多。如我们学习磁铁的时候,我给大家准备了大小不一的磁铁,提出一些问题“一个小小的磁铁能吸起一个很大的铁块嘛?”学生们亲手做实验,就有了“不同的磁铁磁力大小不同”的概念。在《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中,从“校园里的岩石七天内有变化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不断地提问,不断地产生新的认识,逐步带领学生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知识本身也来自生活的总结。学习如果局限于课堂,不仅舍本逐末,而且也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大家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比如,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这个必须要实际操作和研究了。学生们开始制作,持续观察,有的同学很不成功,一开始就失败了,原因是他们没有按照要求让绿豆用热水烫,或者用水泡的时间不够,没能够把绿豆皮泡开。有的同学失败在过程中,因为他们没有进行很好的排水,豆芽根部腐烂;有的同学干脆就是浇水不够,干枯而死。赞美优秀者,鼓励失败者,后者再接再厉,从前者那里吸取经验,结果他们后来都百分之百的成功了。这样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教好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任重道远的艰巨之路,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就能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

小学教师论文篇二

朗读是一种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感情的语言的常见方式,借助眼、脑、口、耳多个感官,共同对文章进行理解与吸收。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不再是形式化,而是要在小学各个年级中对朗读教学加以重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使阅读能力有阶梯性的提高,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几方面问题:首先,由于课时的限定,导致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往往不足五分钟,因为教师无法将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原本的朗读训练时间变成走马观花过目十行式的阅读。其次,朗读训练缺乏目的性,自由选择朗读的方式,齐读、分组或个人朗读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学生为了朗读而朗读,既不用心也不用力。第三,朗读范围过窄,为了完成所谓的朗读训练的任务,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进行个人朗读的时候也就固定的几个人,其他学生只是听众,既没有参与积极性也没有参与可能性。以上三个方面是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从实际出发,寻找更有效的教学途径

1.示范朗读,激发朗读兴趣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肩负着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喜欢阅读训练的责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就要进行全员参与式的教学,而不是再将目光固定在几个人身上。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进行由教师示范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语设置,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导入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开篇时,教师采取迂回式引导法,让学生从自己过年的经历谈起,分享各自的过年经验是收压岁钱还是出去旅游。这时候引入小女孩在大年夜是如何度过的。教师将导读内容进行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到整个故事中去,让学生带着对小女孩的新年好奇或疑惑进入课文的学习,紧接着提倡学生多读多听,以教师自身的示范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多看几遍,多读几遍,从而能够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在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默读、小组读、朗读多种形式相结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更适合的阅读方式。

教师规范的朗读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做到正音的效果,通过教师的示范培养起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通过自身优美富有感情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朗读的魅力。其次,由于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力,因此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可以说是朗读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教师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要注意拿捏朗读的手法和情绪,既不能过于做作,又不能拿腔拿调,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2.借景入情,烘托阅读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景设置作为一项常见的教学手段,在朗读训练中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以情景作为朗读的背景,烘托整个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草原》的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客观情况,可能许多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草原,但是可以通过递进式的教学手段,首先将辽阔草原的形象以图片或视频的情况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其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认同感。其次借助文章中一碧千里等描绘性的词汇,将草原的青葱碧绿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于草原的认识。随着文章内容的不断深入,情感氛围也要不断深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烘托出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对草原的想象。随后让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将刚才脑海中、视野中对草原的认识带入到朗读的过程中去,无形中加强了整个情感的渲染。又如在《一夜的工作》中,对学生来说,周似乎是十分遥远的存在了,那么如何唤起他们对于周的崇拜与尊敬呢?可以借助周的相关事迹或纪录片,将周废寝忘食,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展现出来,使之从情感上对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隐藏的内心情感,再以恰到好处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3.技巧解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要针对朗读情感和氛围烘托进行培养外,还要从语文的根本上进行训练,换句话说就是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实现教育教学中朗读的教育目标。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从停顿、音节轻重、节奏快慢、语调升降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停顿:一般而言,在朗读的过程中以文章的标点符号为停顿提示,但是古诗词的朗诵单句的停顿该如何把握呢?例如:草长?莺飞?二月?天,要根据词语进行停顿。还有一种情况是情感的停顿,例如: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两个愿之间并没有什么停顿,但是由于情感的浓重区别也要进行停顿。其次,音节轻重,和节奏快慢,这两个部分可以合二为一,根据词语的组成和句式的区别进行音节轻重的训练。而节奏快慢是把握整个朗读的关键因素,要根据人物情绪或心理动态进行表现。最后是语调升降,也就是感情的表达手法,以语调的升降来体现人物的情感,例如《东郭先生与狼》中,“先生,求求你快一点儿!猎人一到,我就完了”要以较快的语速进行,是为了表现出狼的虚伪和狡猾。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既要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又要注意教学效率,借助朗读技巧和情感认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4.引导联想,增强阅读效果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许多课文的设置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例如诗词、文言文阅读,又或者是国外的名家名著,这类文章无论是从阅读上还是理解上对小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发散与联想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一文中,采取激活联想的方式,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的方式,首先向学生提问,诗人没能进入院中观赏美景,十分的遗憾,那么我们现在想象一下这满园春色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就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自己脑海中的园子里的景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够培养起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绪。

三、总结

朗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不同形式的朗读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章。想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示范朗读开始,以教师专业化示范为依据,让学生获得真正有效的正确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一种更适合文章朗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更适合朗读的气氛中进行朗读训练,从视觉效果、听觉效果进行感官的整合。再借助专业化的教育方式,从停顿、读音轻重、阅读快慢、语调升降四个方面进行专业化的朗读训练,进行技巧解读,提高学生对于朗读技巧的掌握,并能够根据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选择适合的朗读技巧和朗读方式。最后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获得情感认同,增强阅读效果。总而言之,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构建高效且长效的朗读教学课堂。

小学教师论文篇三

现在的孩子难教——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是啊,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也在变革,我们如果还是用昨天的教育理念和单一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势必会造成当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而且不知道怎么管、怎么教。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就得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客观。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个性特点,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我经常采取如下方法:

开学初,我就留心观察全班同学,了解哪个学生勤快,哪个学生懒散;哪个学生上进心强,哪个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哪个学生活泼开朗,哪个学生郁郁寡欢……发现有情绪低落的同学,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引导。例如:吴妍同学本来性格内向,开学报名时我要求家长必须带孩子一起报名,其他学生家长都来了,唯独她一人背着书包来到我的面前,当我问及其父母情况时,她两眼通红,低声告诉我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开学来我有意识地多关心她,但她还是郁郁寡欢,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她太想父母。不能让这种情感影响到她的学习,因此,我找她谈心,告诉她如果你想父母了可以打电话或写信来向父母表达,为何憋在心里使自己难受呢?当天晚上我就布置学生回家写一篇日记,内容为:父母不在家的日子,我该怎么做?果然她的日记满满的都是对父母亲的思念,但却忘了我要求写的“我该怎么做?”,除了思念还是思念,我就在她的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话:父母出门在外是为了什么?是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学习条件。你应该从思念他们中振作起来,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当你学有所成之际也是你妈妈喜悦归来之时,耐心等待吧!一段热情洋溢的话激发了孩子求知的欲望,她不再沉溺于念念不忘当中,情感得到了归宿。这正是我的观察与引导使学生走出困惑,走向坚强。

谈话是沟通的极好方法,谈话时注意倾听学生说话,边听边思考;谈话后联系学生一贯的思想言行和平时的观察印象,综合分析,公正认真地得出结论,然后根据结论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如我班的童欣健同学,头脑机灵,课堂上喜欢积极发言,课堂作业完成得非常好,但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有拖欠现象。因此我就有意识地与他聊天,了解到原来是爷爷奶奶对他过分宠爱,觉得他现在还小,每天在校很辛苦,放学回家就该先放松放松。吃好饭再写作业又说迟了,要休息了,不然会影响长身体……结合我平时对他的观察,我断定他没有说谎,因此我双管齐下,继续找童欣健聊天,让他知道他爷爷奶奶的做法是出于对他的关心,但同时让他明白爷爷奶奶的做法不够正确,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不可因为爷爷奶奶而影响自己;另一方面我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爷爷奶奶进行了一番沟通。从那以后,他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

我经常向家长、同事们调查了解,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我班的程颖同学,头脑反应快,课堂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在学校她是不容置疑的好学生,可放学一回到家她就把学习丢在一边,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完成的时候。我多次打电话给她父母(父母亲都在屯溪打工,但平时极少回家,她随外公外婆生活。)她们都说程颖就是懒,再说每天又不在一起,她们也拿女儿没办法。父母没办法,作为她的班主任我不能放弃不管,因此我又询问她的外公外婆,从与他们的谈话中我看得出外公对她还是很关心的,但外婆的言语中透露出更多的是不耐烦,甚至是厌恶。程颖也是家里的独生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后来我通过向与她同村的学生家长了解到:原来程颖在家确实很不听话,每天放学回家自行车骑得飞起来,而且玩得很迟都不回家,外公外婆每天做事回家还要到处去找她,每当问起作业她都说做好了,久而久之大家都听之任之。了解了她的情况,为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专门来到她家当着她面向她外婆汇报了她在学校的优秀表现,她外婆听了感到些许安慰,而后我悄悄告诉她外婆小孩子不能一味地批评,当她表现有进步时还应给予适当的鼓励。第二天,我与程颖进行了一次长谈,她说她外婆不喜欢她,老叫她回山里奶奶那去读书,不要呆在她家,她不喜欢外婆,所以放学回家她也不愿呆在家里。听了她的叙述,我告诉她外婆这么说的原因,并毫不掩盖地指出她的缺点,要求她马上改正。我让她担任学习组长协助我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也许是她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开始写家庭作业了,但还不能按时完成,我却佯装不知,我知道事情的发展总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急。几天后,课代表把她的作业本拿给我看,我装作吃惊的样子说“我一向对她非常放心,她没做作业可能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过我很伤心。”我瞥了她一眼,只见低她着头,满脸通红。从那以后,她学习倍加努力,外婆也不再嫌弃她,现在已成为班内的优等生了。

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聪明,思想越来越复杂,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老师来说,就像一个未知宇宙一样,是个神秘的世界,只有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全部,因人施教才能成为可能,德育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

小学教师论文篇四

撰写论文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常用形式。要写好教育科研论文,首要的任务是做好选题。所谓选题决定成败,选题的好坏决定了论文质量的高低。什么是选题?“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要求,从自己所意识到的无现成答案的诸多真问题里,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的认识过程。”[1]题目字数不多,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它是一篇论文思想的浓缩和灵魂的体现。当前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论文选题不准确、不恰当,影响着整篇论文的形象与质量。对中小学教师论文选题的常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必要途径。

一、中小学教师论文选题的常见问题

1.主题宏大,难以把握

中小学教师论文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选题比较宏大,涵盖的内容宽泛,许多选题动辄就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或综合性改革。由于在教育科研方面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十分有限,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无暇进行宏观性的研究。宏大的选题本身包含的因素较多,往往是一个大问题关联着一系列的小问题,如果不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难以提出有价值的见解。一般而言,选题越大,越不容易把问题讲清楚,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要么浅尝辄止、不能深入,要么狭窄单一、挂一漏万。有些中小学教师即使做了某种具体的研究,也习惯于给自己的论文带上“大帽子”,比如,有的教师对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进行了研究,选用的题目却是“中小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表现出论文的高度和价值。

2.追求理论,脱离实际

有些中小学教师不是从自己熟悉的工作实践中选题,反而去挑选一些理论性很强的题目。比如“论素质教育”,这种属于纯理论研究的选题,即使是高校或专门研究机构的专职研究人员,也不敢轻易选择。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这类研究既没有直接的现实指导价值,又很难操作。有一些论文选题侧重于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探讨,而不是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来研究教学内容,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结果常常是泛泛空谈。理论问题是抽象的、概括的、系统的,实践经验大多是具体的、个别的、零碎的,二者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或相互转换,但这种结合或转换不是短时期内轻易实现的。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脱离自己的工作实际去研究自己并不擅长的理论问题实非明智之举。

3.名为创新,实为重复

一些中小学教师没能理解创新的真正含义,他们不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不知道别人在哪些方面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是:把一些人们早已达成共识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作为新问题去研究。有一些教师在选题中使用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名词、新概念,使论文呈现“名词眼球效应”,但并没有真正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新的阐释或者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有些题目乍看似乎是一个新鲜的选题,但实质仍然是“新瓶装了旧酒”。还有一些教师选择了研究题目之后,一旦别人指出或自己发现已有他人研究过,他们就匆忙抛弃原来的选题,不是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进行调整,而是在短时间内重新选择一个与之前的选题没有任何关联的所谓新的选题,结果往往是生编硬造、难上加难,背离了创新的本意。

4.总结工作,没有论点

有些中小学教师把教育科研论文作为工作总结来对待,似乎要用一篇论文承载全部工作业绩。由于不希望把任何一项工作成果落下,就要细致地罗列情况,这无疑给选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论文的题目既要体现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又要对其繁杂的工作业绩进行高度概括,于是出现了一些口号式的选题,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这类选题可以通用于多个论文,让人有无所适从之感。有些论文仅停留于对教育教学现象或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性描述,有些论文不过是“阐述了一些人们已知的或熟悉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工作方法等程序和规则层面的东西,并未进行理性的反思、提出新的方法和见解”[2],不具备研究的特质,更不可能提炼出有点睛之意的论点作为选题。

5.文采飞扬,不知所云

小学教师论文篇五

这里对小学教学设计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情况进行了问题原因探析,希望可以带来一定的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探讨

学科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木前提,小学学科知识木身难度并不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本该没有问题;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普遍缺少关于“数学”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很难有意识和能力去挖掘提炼出数学知识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泞致很多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而,很难激发学生数学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没有得到很好发展。

(二)缺少数学学习方而的知识,对数学教育理论缺乏更新,导致新课程理念理解有偏差

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对小学生怎样学习数学的过程有所认识,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心理学方而的知识。如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特点、不同知识类型(如概念、空间观念、问题解决等)的学习过程和特点等。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教育理念还比较陈旧,对于一些比较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如弗赖登塔尔“数学化”“建构主义学习观”“问题解决”“做数学”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没有学习过,很多老师都没听过。以至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新课程理念往往停留在文字表而,jl二没有真正领会到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往往追求一些形式的变化,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现代媒体的应用等,因为缺乏合理选择和设计,往往得不偿失_甚至“矫枉过正”。

(三)缺少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以致教学设计缺乏科学系统性,实际操作不得力

调查中,仅26%的人系统学习过教学设计课程,可见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普遍缺乏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方而的知识。此外,还存在比较突出对教学设计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之间的矛盾问题,很多老师认识到了教学设计很多先进理念如整体优化、为学生学习设计教学、目标导向、知识分类等,但是由于缺乏教学设计操作层而的技能,如内容分析方法、教学目标阐明技能、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选择方法等,就无法让这些好的教学设计理念真正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此外,还存在教学设计前期教师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案的优化意识,导致制定出的教学方案对实际教学缺乏实际指导价值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通过分析认为,最直接影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小学数字教学自身素质不高

1.小学数学教师学历偏低

调查显示,252人为高中、职高或者中师,占62%,92人为大专,占,本科为66人,占,究生为1人,占,可见,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偏低,离国家规定的小学教师木科学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非数学学科背景

目前有很多小学数学老师所学专业不是数学教育专业。调查问卷显示,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大多数为小学教育(106人,占,而其中只有24人明确为数学教育相关专业,仅占5%,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不同专业的人来充当小学数学教师,如则会、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他们没有系统全而地学习过数学学科和数学教育学科方而的知识,对数学学科知识特点认识很不够,在教学时就很难准确地把握数学的本质特点,往往倾向于灌输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应付考试。

(二)小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不系统,效果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目前有关部门己经开始关注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设计方而的培训,但培训质量不可恭维,大致存在三个方而的问题:

1.培训力度不够,受训人群不广泛,培训流于形式,方式中一,培训效果不尽人意

问卷调查显示,接受过教学设计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方而的专门培训的老师仅占,仍然有的人都没有参加过此类培训,可见对于教学设计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的培训力度还不够,受训人群还不是很广泛。有的培训表现为,教学设计方而的培训体系本身不系统全而,往往是“缺啥补啥”,让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设计缺乏整体认识,培训内容对于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性操作价值不大”。形式上,培训多采取专家讲座、集体讲授等方式,策略中一,没有激发教师学习兴趣和内部动力,以至于培训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2.培训缺乏可持续性

在培训中,教师们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赞声不己,跃跃欲试。但是集中培训后回归到常规的教学中,老师们很容易就失去了培训时的那种应用、创造和探索的激情。目前的教学设计培训与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实践缺乏长久持续的结合、对日常教学的可持续性支持,导致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备课时不能很好地应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三)学校对教学设计方而的管理不够科学

学校对教案的管理和检查方式对教师教学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的教案检查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检查人员不固定,检查主要看数量,质量上没有统一的要求,不会给老师具体的反馈。有教师反映,学校检查的目的是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教案每年要检查、签字、盖章,防止教师把旧的设计拿来这学期用,检查时是通不过的,所以教师们的很多时间都花在抄教案上,而在以前教案上完善,修改的时间很少。整个教学设计的评价与管理流于形式而失去其应有价值。

[1]巴拴存.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2(2).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