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最新毕业论文的中期报告(通用5篇)

最新毕业论文的中期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10-10 17:28:14 作者:翰墨 最新毕业论文的中期报告(通用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毕业论文的中期报告篇一

------带侧向抽芯塑件的注塑模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滕晓燕

姓名:宾

学号:勇07071523

一、透过设计,到达以下目的

1、从直观的产品入手,正确确定产品的成型方法和分型面,选取合理的成型设备和参数。

2、确定成型方法后,能合理选取相应成型的模具,并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

3、能利用有关设计软件,正确设计模具。

4、熟悉并应用模具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5、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以及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潜力。

二、设计的进展状况

1、分析零件的成形工艺性。

透过对几种塑料进行性能比较,最终确定使用abs塑料

2、注塑机的选取和参数校核。

根据所设计塑件的特性选取注射机,初步确定选用国产注射机sz-60/630。

3、模具类型及结构的确定,及有关零件的必要计算和校核。

(1)分型面的选取。选在塑件截面最大的部位。

(2)型腔数目的确定。使用一模两腔。

(3)浇口的确定。使用侧浇口。

(4)模架的选用。选用315×315标准模架。

(5)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等。

(6)顶出系统设计。采用推杆脱模机构。

(7)温度调节系统设计。确定冷却方式以及冷却水道的位置和数目。

4、绘制完成了模具装配图的大部分结构。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设计过程当中,我深感部分资料和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其中注塑机选取校核和部分机构的计算部分,资料中不是一笔带过就是笼统的泛泛而谈,很少有专业细致的探讨。但最后决定弃异存同,将其共性作为本次设计的重点,选取基础结构进行设计。

快速有效展开接下来的设计流程,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四、后期工作安排

1、用两周时间绘制模具各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及总体装配图。

2、用两周时间用pro/engineer绘图软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

3、用两周时间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毕业论文的中期报告篇二

论文进展状况:该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合成孔径雷达(sar)相关资料的搜集;初步了解sar系统。

2、撰写开题报告,翻译外文文献,进一步加深对sar系统的理解。

3、研究sar回波的产生以及仿真算法,并上机操作。

4、后期资料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撰写毕业论文。

5、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本人已完成毕业设计初期工作,包括开题报告,文献阅读以及英文文献翻译。开题报告使我充分了解机载sar回波频率域仿真研究这个课题。外文翻译锻炼了自身英文水平,知晓英文术语,并且更深入地了解sar回波仿真。

已检索与阅读超多中英文文献和有关书籍,了解合成孔径雷达(sar)军事上的重要用途,初步了解sar的基本原理,包括雷达的相关知识,重温了数字信号处理中傅里叶变换和滤波器的设计。

目前,正在进一步熟悉sar回波信号的生成与仿真。了解仿真算法。

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在前期研究过程中,某些知识但是关,一些基本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经过查阅有关教科书和请教老师,这个问题逐渐得到缓解;在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时,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有误,后期校验出现不少纰漏,认真参照相关规定,最后将其改正。在外文翻译初稿中,出现语病,专业词汇翻译不准确、格式书写有误等问题,经过审阅多遍完成了该任务。

后期工作安排:

1、2013/04/01~2013/05/16进一步研究回波仿真和算法。

3、2013/06/02~2013/06/10书写并完成论文的后半部分初稿;

4、2013/06/10~2013/06/20完善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的中期报告篇三

2、金相试样的制备

(1)金相检验是研究金属及合金内部组织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在金相显微镜下正确有效地观察到内部显微组织,就需制备能用于微观检验的样品——金相试样,也可称之为磨片。金相试样制备的主要程序为:取样—磨光—抛光一浸蚀等。

(4)试样打磨:手工磨光的目的是要能得到一个平整的磨面,这种磨面上还留有极细的磨痕,这将在以后的抛光过程中消除。磨光工序又可分为粗磨和细磨两步。

粗磨:手工对于软材料可用锉刀锉平,一般材料都用砂轮机磨平。操作时应利用砂轮侧面,以保证试样磨平。要注意接触压力不宜过大同时要不断用水冷却,防止温度升高造成内部的组织发生变化。最终倒角时防止细磨时划破砂纸。但对需要观察脱碳、渗碳等表面层情景的试样不能倒角,有时还要采用电镀敷盖来防止这些试样边缘倒角。粗磨完成后,凡不作表面层金相检验的棱边都应倒成小圆弧,以免在以后的工序过程中会将砂纸或抛光物拉裂。甚至还可能会被抛光物钩住而被抛飞出外,造成事故。

细磨:手工细磨的目的是消除粗磨遗留下来的深而粗的磨痕,为抛光作准备。细磨本身包括多道操作,即在各号砂纸上从粗到细顺序进行。手工细磨的磨削工具是砂纸。按照磨料颗粒粗细尺寸砂纸分为各种规格,分别编号。手工手工磨光法是把使用放在垫有平玻璃板或平铁板的金相砂纸上进行推磨。为了保证试样试面平整而不产生弧形,在磨面上所施力应力求均衡,磨面与砂纸完全接触。同时磨削应循单方向进行,向前推行时进行磨削,回程时把试样提离砂纸。细磨时一般依次从0号(w40)开始,逐一换细一号的砂纸推磨,一般钢铁试样磨到04号砂纸,软材料如铝、镁等合金可磨到05号砂纸。每换下一号细砂纸时,应将试样和手冲洗干净,并将下头垫的玻璃板擦干净,谨防粗砂粒掉入细砂纸上,同时磨面方向应旋转90°,以便观察上次磨痕是否磨掉。在细磨较软的金相试样时,如铝、镁、铜等有色金属是应当在砂纸上涂一层润滑剂,可防止砂粒嵌入软金属材料内,同时减少表面撕损现象。常用的润滑剂有机油、石蜡、汽油溶液、汽油、皂化水溶液、甘油水溶液。

毕业论文的中期报告篇四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滕晓燕

姓名:

**x

学号:

****

一、透过设计,到达以下目的

1、从直观的产品入手,正确确定产品的成型方法和分型面,选取合理的成型设备和参数。

2、确定成型方法后,能合理选取相应成型的模具,并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

3、能利用有关设计软件,正确设计模具。

4、熟悉并应用模具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5、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以及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潜力。

二、设计的进展状况

1、分析零件的成形工艺性。

透过对几种塑料进行性能比较,最终确定使用abs塑料

2、注塑机的选取和参数校核。

根据所设计塑件的特性选取注射机,初步确定选用国产注射机sz—60630。

3、模具类型及结构的确定,及有关零件的必要计算和校核。

(1)分型面的选取。选在塑件截面最大的部位。

(2)型腔数目的确定。使用一模两腔。

(3)浇口的确定。使用侧浇口。

(4)模架的选用。选用315×315标准模架。

(5)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等。

(6)顶出系统设计。采用推杆脱模机构。

(7)温度调节系统设计。确定冷却方式以及冷却水道的位置和数目。

4、绘制完成了模具装配图的大部分结构。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设计过程当中,我深感部分资料和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其中注塑机选取校核和部分机构的计算部分,资料中不是一笔带过就是笼统的泛泛而谈,很少有专业细致的探讨。但最终决定弃异存同,将其共性作为本次设计的重点,选取基础结构进行设计。

另外,我还就应多阅读模具设计的有关资料,使设计的模具更有适用性。同时,还就应再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加深对本次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总之,我相信自我会继续持续用心的态度,在指导教师的悉心点拨下,能够快速有效展开接下来的设计流程,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四、后期工作安排

1、用两周时间绘制模具各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及总体装配图。

2、用两周时间用proengineer绘图软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

3、用两周时间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毕业论文的中期报告篇五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滕晓燕

姓名:宾

学号:勇07071523

一、透过设计,到达以下目的

1、从直观的产品入手,正确确定产品的成型方法和分型面,选取合理的成型设备和参数。

2、确定成型方法后,能合理选取相应成型的模具,并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

3、能利用有关设计软件,正确设计模具。

4、熟悉并应用模具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5、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以及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潜力。

二、设计的进展状况

1、分析零件的成形工艺性。

透过对几种塑料进行性能比较,最终确定使用abs塑料

2、注塑机的选取和参数校核。

根据所设计塑件的特性选取注射机,初步确定选用国产注射机sz-60630。

3、模具类型及结构的确定,及有关零件的必要计算和校核。

(1)分型面的选取。选在塑件截面最大的部位。

(2)型腔数目的确定。使用一模两腔。

(3)浇口的确定。使用侧浇口。

(4)模架的选用。选用315×315标准模架。

(5)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等。

(6)顶出系统设计。采用推杆脱模机构。

(7)温度调节系统设计。确定冷却方式以及冷却水道的位置和数目。

4、绘制完成了模具装配图的大部分结构。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设计过程当中,我深感部分资料和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其中注塑机选取校核和部分机构的计算部分,资料中不是一笔带过就是笼统的泛泛而谈,很少有专业细致的探讨。但最终决定弃异存同,将其共性作为本次设计的重点,选取基础结构进行设计。

另外,我还就应多阅读模具设计的有关资料,使设计的模具更有适用性。同时,还就应再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加深对本次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总之,我相信自我会继续持续用心的态度,在指导教师的悉心点拨下,能够快速有效展开接下来的设计流程,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四、后期工作安排

1、用两周时间绘制模具各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及总体装配图。

2、用两周时间用proengineer绘图软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

3、用两周时间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