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对画水粉的感悟 大班水粉画教案(实用8篇)

对画水粉的感悟 大班水粉画教案(实用8篇)

时间:2023-10-13 22:48:38 作者:飞雪 对画水粉的感悟 大班水粉画教案(实用8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种写作类型中,具有代表性和标杆意义的文本。修改和改进范文是我们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参考一些范文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

对画水粉的感悟篇一

1、通过交流、讲述自己的恐龙朋友,能够以水粉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2、在水粉创作表现过程中,能够具体突出恐龙的外形特征,并且能够大胆用各种色彩和线条进行表现。

1、关于恐龙的知识经验;

2、恐龙活动(快思幼儿教育)视频;

3、恐龙展;

4、恐龙局部图片。

一、谈话导入。

师:诶,你听到什么声音嘛?你认识哪些恐龙,他们长得什么样?

二、观看视频。

三、经验提升,进一步熟悉恐龙特征,观看恐龙展。

师:你想画什么恐龙,他有什么地方和其他恐龙不一样的特征?

师:今天,有很多恐龙来幼儿园做游戏,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想举办一个恐龙展,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我眼中的恐龙吧!

提出要求:在作画过程中图画要画的大,色彩要鲜艳,可以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装饰恐龙,还可以给恐龙周围装饰上好看的其他图画。

五、作品欣赏。

师:今天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我们把恐龙展带回到教室,来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看吧!

对画水粉的感悟篇二

暑假爸爸妈妈都很忙,都不在家,我在家里又很无聊,这可怎么办呀?对了,我可以画画,我画了不少,有黑白铅笔画,彩铅画,水彩画,水粉画,可是要说到哪一幅最满意就飞那一幅水粉画莫属了。还记得那一天正在刷抖音,看见了一个画画的教程,就对我一个零基础的小白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我就边看视频边画。

我先调了绿色,有深绿,草绿,还有墨绿,我就拿着纸巾往上面站,深浅不一,有种油画的感觉。经过我的一顿操作,一片绿油油的草坪就好了。草坪就要配上蓝天白云,仿佛在意境一般。可是这样或许有些单调,我有添上了几朵清新的小菊花,这样一加上去,整幅画的美感都增添了许多。就这样,我跟着视频一步一步的做,终于画完了画,然后我自己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对画水粉的感悟篇三

我的妈妈前几天给我买了水粉纸,水粉笔……,让我练习荷花是怎么画的,我爽快的答应了。

我和妹妹把一张特别大的水粉纸放在桌子上,每人分一半,拿起笔来,调起颜料,开始自己想象的世界。

我和妹妹一笔一画专心致志地画着画,我看了看妹妹画的画,颜色涂出边儿了,选的颜色也不好看,荷花连下面的白框也涂没了。更让我呆若木鸡的是,妹妹拿着深蓝色的把荷花图成了一个圆圈,不仔细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变异的南瓜呢!我赶紧把我的`水粉笔洗干净,蘸上一点水,一点一点的补救,但是只能把这位可怜的荷花颜色变浅,边儿都没有了,他已经“死了”。

我们画着画着,不知不觉已经九点多了,我还没有画完,妹妹已经把作品给奶奶看,奶奶笑嘻嘻的说:“欣贝你画的这是一个南瓜吗?”房间里发出了一阵爆笑。妹妹的脸变得又红又鼓,跟一个被岩浆浸透过的肉包子一样。妹妹这时叫大哭了起来。妈妈哄他说只要把你的画晒干就好看了。妹妹半信半疑,但不久妹妹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水粉真有趣,这是一项长期工作,我要每天有空就练习。

对画水粉的感悟篇四

人生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第一次拖地,第一次洗衣服……但是我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学水粉画。

那是上个星期天,我和往常一样,背着画板去东方画室学画。上课了,王老师说:“今天,我们开始学水粉画。”紧接着就给我们发了水粉颜料、笔、调色盒。老师还给我们讲了颜色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很久以前没有这么多颜色,只有红色、黄色和蓝色,其余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调出来的。

开始画色圈了,我心里既激动又紧张,我先在纸上画了一个圈,然后画上一个个小方格。画好了基本的轮廓后,我去卫生间打水,王老师提醒道:“打半桶就可以了,太多会洒出来的。”回到座位上,我想:这水粉画也太简单了吧!可是,接下来远不像我想的那个样子,难题出现了,画着画着,我一不小心画到了轮廓的外面,顿时,洁白的纸上呈现出一道难看的画迹。我想:这下可完了,又得重新画。眉头瞬间皱起来,老师走过来,问:“怎么啦?”我对老师说了事情的经过,他笑着说:“不要紧。”一边说一边拿出了白颜料在纸上涂抹一番。好神奇呀!痕迹一下就被盖住了。

说来也奇怪,五颜六色的颜料与透明的水一结合,加上我的画笔,不一会儿,一幅艳丽的作品就出炉了。它比原来学的简笔画、素描要生动得多。

通过这次学水粉画,我明白了:看花容易绣花难。每一件事都要用心去做,才能做好!我既然喜欢画画,就要坚持学下去,将来做个画家,用五彩的画笔,描绘祖国美好的山河!

对画水粉的感悟篇五

星期四那天,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画水粉画。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赶紧坐到了座位上,等着老师来上课。美术老师拿着工具、材料和美术书往讲台上走。当美术老师走到讲台的时候,她停下脚步,用眼睛扫视了我们一周。开始上课了,老师详详细细地把工具、材料怎样放、放在哪里都告诉了我们。接着老师又告诉我们怎样使用水粉颜料。这样,我们就开始尝试用老师教我们的方法创作图画了。

我先拿出紫罗兰和普蓝,把他们挤到调色盘里,再用水粉笔把水“运”到调色盘中。然后我用蜡笔画烟火。蜡笔在我手下跑来跑去,不一会儿,六个漂亮的烟火跃然纸上。最后,我把水粉颜料涂在纸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一涂到用蜡笔画的烟火时,水粉颜料就不由自主地散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左思右想,终于明白了。原来蜡笔有油性,要是水粉颜料涂在上面,水粉不会被纸吸收,而是散开,所以,不管你怎么涂,烟火都不会被覆盖住。

生活处处有知识,这节美术课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久久回味。

对画水粉的感悟篇六

内容与要求:

1、通过观察感知秋天树叶的变化。

2、初步培养幼儿对水粉画的兴趣,感受秋天的美。

活动准备:

示范画《秋天的大树》;树叶若干;欢快音乐片段;每组红、黄、褐三种颜色;每人一张宣纸及报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引发兴趣

师:老师今天请谁来我们教室啦?(出示若干树叶,引导幼儿讲出秋天树叶特征)

师:猜猜是哪个季节到啦?(秋天)

二、欣赏与讨论

1、出示示范画

2、“秋天到了,这棵大树上的树叶宝宝颜色都一样么?”(引导幼儿感受下暖色调)“它们都在长在树枝上吗?”(引导落叶)

小结:秋风姐姐吹来,有些树叶宝宝都调皮地落在了地上,它们穿上了黄色、红色和褐色的衣服,把秋天的大树装扮得可美了。

三、示范与要求

1、先请上粗粗的树干,再添上几根细细的树枝。

2、选好树叶宝宝的三种颜色(红黄褐),先选一个颜色的画笔喝喝饱,然后轻轻舔一舔,再躺下身体睡一睡,一片一片又一片,长满树枝真美丽,换个颜色又飞来几片树叶,有些飞在空中,有些还落在了地上,秋天的'树叶真调皮!

3、秋天的景色很美丽,我们要保持整洁,把秋天的大树打扮得更漂亮!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边指导边巡视,提醒幼儿注意树叶的颜色变化,并保持画面的整洁。

五、引导评价

1、看看我们的小树叶是不是都长满枝头啦,有的还在空中跳舞,有的调皮地落到了地上。

2、教师和幼儿随着音乐和大树一起跳舞。

对画水粉的感悟篇七

1、知道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大手笔的方法表现向日葵

2、敢于大胆尝试用各色水粉颜料做画。

3、在作画时能保持画面和衣服整洁。

1、向日葵图片

2、调色盘、毡子、颜料若干,水粉笔若干、抹布、小水桶。

1、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幼儿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2、教师总结:向日葵长着圆圆的大脸盘,周围有许多圆圆的发辨(花瓣),还有细细长长的身体(茎),身体两边是它的手(叶)。

今天我们就用水粉笔为向日葵照张相。

先画向日葵的大脸盘――然后画周围的发辨(花瓣)――向日葵的身体(茎)――向日葵的手(叶片)。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为向日葵找朋友(蓝天、白云、小鸟、花草等等)

提示幼儿为向日葵拍出大大的照片,脸是圆圆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向日葵照相。注意暗示幼儿向日葵的脸盘一定要画的大一些。

幼儿欣赏自己与伙伴的作品,讲讲用了什么颜色,请了那些好朋友和向日葵做游戏。

对画水粉的感悟篇八

用笔是水粉画最基本的、必然的表现手段,是构成水粉画的最小因素。不同的用笔能体现不同的画面效果、风格。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粉画表现基本技法,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要想塑造好物体的立体感,就要依靠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五大调子去表现物体,伴随着形体结构的转折,明暗与色彩都会发生变化,用笔的方向、起止要随着形体结构的转折来用笔,也可以理解成依照明暗关系与色彩关系来用笔。

因为形体结构的转折与明暗变化、色彩变化是紧密联系的。用笔的大小要随着形的大小而改变,简单的结构,大的部位、形状,我们可以用大笔去表现,如背景等。复杂的小结构、小的部位、小的形与细节,要用小笔去表现,如高脚杯、瓷器的口部、碟子的厚度等等。

只用大笔触必然显得空、不精致,只用小笔触易琐碎、放不开。两者要互相结合。

每画一笔都要稳妥、形色兼备,考虑不好,不要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就要果断、准确、干脆利落。一旦笔触落于纸上,就不要轻易描抹、改动。力求一次画好,这就好比是“金口不开,开口不改”。除此之外,用笔还要概括简练,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恰当地一笔解决一个块面、一个转折等,也即一笔完成一个任务或几个任务。

如一笔同时解决明暗、纯度、色相、块面、虚实等。我们能一笔画好,绝不用两笔,尽可能用少的笔触塑造好物体。避免用笔琐碎、刻意地反复描、涂、抹,此是水粉画用笔之大忌。由于水粉材料的限制,反复地描、涂抹会使底色泛起、变脏,描、涂、抹会使人感到死板僵硬、机械、不放松、不爽快,因而也就失去了绘画感。此所谓人为太过天趣尽失。

活泼就是要画得生动、灵活多变。笔触过于规整、雷同就会使画面显得拘谨、呆板。统一就是对变化的节制,是笔触上的共性。变化与统一是辩证的,笔触只求变化就会看上去很乱。乱即变化,不乱即统一,变化与统一是矛盾的双方,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双方的平衡点。

中国画论要求用笔时要做到:“乱中不乱,不乱中又有乱”“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不齐之齐,齐而不齐”。这都是这方面很好的论述。“乱中不乱”说明这种乱应该是有控制的乱,失去了控制,那是真正的乱,而非我们需要的活泼,“不乱中又有乱”即在一个度的把握之下,尽量求得变化。

用笔的动作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笔法,有摆、拖、贴、点、揉、擦、涂等。摆、拖、点、贴都是一笔一笔地画。摆:有一定的力度和运笔方向,可长可短。拖:在运笔过程中渐渐抬起,有一定的方向和力度,笔干一些。点:比贴面积小一些,可以有一定方向,也可垂直起落。

贴:力度轻一些,在画面上垂直起落。揉:指转动而联贯的用笔。擦:指用干笔轻轻在画面上扫,笔与纸不即不离。涂:指连续排列的用笔。以上笔法也可以互相结合使用,如先摆后拖、先摆后揉、先揉后拖等等,这都是连贯的动作。除此之外,还有罩色、洗等用法。

用笔的快慢看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要稍快一些,太慢则不爽快、不出效果,尤其是拖。但有些笔法过快也不行,如摆、涂得过快会出现飞白。速度与笔上水分之间的.关系要把握好,水分适中可以画得快一些,水分少而画得快易出现飞白,飞白过多会影响画面效果。

在颜色较复杂、重叠的情况下,先画面积大的地方,后画面积小的地方,如一个瓷罐上有高光,但面积小一些,应将高光下面的颜色画好,再点高光。又如一个不锈钢制品上面有许多深浅不一的色条,也有大面积的蓝灰色,应先将蓝灰色铺好底,再画深浅不一的色条,又如可画好背景后,再画水果的把。

先画薄的地方再画厚的地方,这分两种情况:一是先画薄的地方,然后向厚的地方转移;二是分层画的时候,先画得薄一些,再渐渐地画厚。

先湿后干,如果有些部位和笔触需要湿一些,有些部位笔触需要干一些,尤其是干与湿互相重叠的情况下,应先用湿画法画,随着颜色的变干而过渡到干画法上。先画暗部后画亮部,即先从物体的暗部画起向亮部过渡,这样不容易画粉,是较常用的一个次序。

其他次序,由于水粉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它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次序,除了由暗向亮画以外,也可以先画亮部再过渡到暗部,也可以从明暗交界线向两侧过渡,还可以铺一下亮部灰面(中间色),然后将亮部提亮,再将暗部画暗,后加反光和高光。各种画法并用可避免概念化,而使画面手法灵活多变,用何种方法看需要而定。

用笔要活泼、自然,就要追求变化,用笔要有聚散疏密、强弱虚实、干湿厚薄、大小长短、曲直方圆、深浅宽窄、明度色相纯度、点线面、方向、节奏、急缓等变化。在疏密的变化上,中国画理论特别注意三或五这两个数字,要么二为密一为疏,要么三为聚二为散。三与五都不是确切数字,只是一个大概比例。

聚散疏密是辩证的,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虚实是互相对立的,互相衬托、对比、依赖,没有虚就没有实,没有实就没有虚,虚实相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避免一些情况的发生,如方向太一致、无变化、对称,对称则呆板,又如笔的形状雷同,明度、纯度、色相一样,疏密一致,虚实无变化;用笔大小、长短、宽窄雷同,用笔不可等距离、不可横平竖直,用笔要曲直相结合等。

在用笔上,我们可以借鉴古今中外前人的经验,我们今天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前人早就研究过,并且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也要向西方学习,因为那里是水粉画的故乡。我们尤其要注意学习我们祖国的伟大传统,在笔法的运用上我国有独到的见解,历代均有画论、文章。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魏晋南北朝谢赫的《画品》、五代荆浩的《笔法记》、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明清时期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教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发展自己的风格,达到前人所说的“有法之无法,方为至法”的境界。最后我们还要向大自然学习,这是绘画的源泉和灵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