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银河帝国读后感(模板10篇)

银河帝国读后感(模板10篇)

时间:2023-10-07 03:15:49 作者:雅蕊 银河帝国读后感(模板10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一

终于在奔波中看完了这一系列的7本书,回味无穷。在看书的时候就在考虑怎么样来书写自己的感受,却发现犹如陷入银河的浩瀚中,四处都在闪亮,却难以理出头绪。今天回看了自己在看完《银河帝国基地》时候的读后感,重温了初读书时的感受,也解答了之前自己的一些困惑,不如就着上一篇提到的问题,一并谈谈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哈里谢顿创立心理史学和建立基地的动机。这部分内容在第4、5部(即《基地前奏》《迈向基地》)中有详细的过程,讲述哈里谢顿是如何从一篇论文开始,一步步走向创立心理史学以及建立基的过程。据说这两本书是阿西莫夫在生命中最后五年完成的,通过这两本书为他最爱的主角哈里谢顿立传。我在阅读的时候,也采用了作者书写的顺序:1-2-3-6-7-4-5,最后阅读的这两本书,让整个系列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当你从端点星的第一次危机开始,在经历了基地-骡-第二基地-盖亚星系-回到地球的整个历程之后,回看恍若神明般的哈里谢顿是如何创立出他那惊世骇俗的心理史学,颇有有一番滋味。不得不说,小说对人物的塑造太成功了,读者不仅仅跟着人物经历了历险般的奇遇,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从32岁到82岁这期间人物的成长,相比之下《三体》中的人物经历乏味的可怜。哈里谢顿在夫铭的期望下,在铎丝的保护下不断逃亡,不断思考,终于找到了建立心理史学的可行方式,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自称是记者的夫铭,不仅仅是帝国的首相丹莫刺尔,而且是传说中的机仆丹尼尔,而一直保护他的铎丝竟然也是机器人。然而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她,并愿意携手相伴,即使她是个机器人,无法生育。为了保护谢顿,铎丝遭人暗算而停摆,在临终前,她对谢顿说: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爱,让我成为了真正的人类。铎丝的离去成为了谢顿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而对铎丝的爱正是是他研究创立心理史学的动机之一。并不是为了拯救什么,得到什么,只是因为能够和她在一起。

其次是关于女性角色偏少。读到后来才发现,书中的女性角色是如此的出彩,各个都是拯救银河系的好手。阻止了骡的贝妲、鬼灵精怪的艾嘉蒂娅、强权执政的布拉诺市长、全能少女宝绮丝、以及谢顿的爱人铎丝等等。与《三体》中女性角色纯为摆设截然不同,每一个女性角色不仅仅活灵活现,而且都在关键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性别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劣势都有着相当精妙的'把握。在基地初期,开拓疆域是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男性角色偏多,性格也都是英雄式的聪慧与勇敢。而随着基地的发展,象征精神力量的第二基地的登场,女性的戏份越来越多,甚至最后的男主崔维兹的直觉式思考,都让我觉得非常的女性化。而最终出现的双性人,更让我觉得作者的格局确实很大,不仅没有歧视任何性别,甚至在思考超越性别的人类会如何发展。

最后想说说我的收获。又要忍不住说,读经典的好处就是每一次阅读都能够有所收获。这一遍下来,最大的启发是心灵控制,它拓宽了我的沟通思路。

首先是对超越语言沟通的极力赞同。在《安德的游戏》中虫族就是用思维沟通的生物,包括植物形态的猪仔也是一样,甚至三体人也是思维沟通。语言是思维的碎片,正是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差异才导致了人类的分离与猜忌。日常中太多沟通都是通过语言、文字完成的,且不说故意和假装这两个极大的障碍,即使是想要好好说话,也会出于自身表达和理解的差异,造成沟通中的问题。家庭关系中糟糕的沟通莫不是如此,近年来各种提升家庭中沟通技巧的培训比比皆是,间接说明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

其次是正确看待影响他人的利弊。因为有意识地影响一个人,最终导致了这个人的改变,在我看来是非常不正确的一件事,因为这妨碍了他人的自由选择。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极力避免对他人产生影响。然而阅读这部为大的未来史,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件事,就是没有人拥有绝对的自由,自我对他人的影响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过去自以为为他人自由着想的看法,更多的还是源于夸大了自我的重要性。

最后是摆脱对情感利用抵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理性的思考于我而言成为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感情的共鸣常常发生在阅读或者观影甚至听歌的时候,在遇到事,遇到人的时候,尤其是分析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忽略掉情感的因素。这样做当然是为了获得更客观的视角,实际上却变得不那么客观。人类和机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是忠于自己情感的,为了忠诚、为了名誉、为了爱情、为了尽孝、为了很多虚无缥缈的感情,来调整目标,付诸行动。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坏人利用他人的情感牵绊而达到自己目的的情节,因此默默地认为这是一件坏人才做的事情。但这次对情感控制思路的打开发现,曾经看到的这只是情感利用的一种而已。我们都是凡人,无法“调整”别人的情感,然而如果可以将自己的目的在其他人情感上找到适合的实现途径,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都有为情感驱动而获得的充盈幸福感,这从不因为同时做了其他事情而减弱。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二

然我到现在为止,只看了它的第一本,但是仅仅是在第一本中,他就已经将自己对于科技、政治、人性以及想象力的控制展现得淋淋尽致。

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科幻小说家首先得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

科幻只是表面的一张皮,小说家使用科幻元素来为自己的理念或者说主旨的展现而铺路。

显然作者非常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小说里的人物性格完全没有一般科幻小说家的那种脸谱化,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类似于引文中的那些对于现实世界的讽刺。

我很喜欢这种文风,读起来既不会觉得枯燥学术,也不会觉得肤浅。

小说开始于一门很有趣的理论——心理史学。

在这套理论真正的奠基者谢顿的介绍中,提出他刚接触这门学问的时候,心理史学只是一组含糊的公设,而在他手中,它成为一门深奥的统计科学。

小说中,谢顿通过这套理论预测了银河帝国的崩溃,同时也预测到了第二帝国后来该如何复兴。

如果是我小时候看到这本书,我肯定会觉得,哇,这本书讲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啊,虽然我完全不知道,但是总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但现在看时,我却觉得理所当然。

甚至于很有可能在以后,这本书就如同凡尔纳的小说一样,已经不再是狭义上的“科幻”。

因为人们已经将它们实现了,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这套理论已经开始稍微展现了自己的威力了。

对,就是那些人说得玄乎其乎的大数据计算。

只要数据够多,总能预测事物的走向与未来。

广义上来说,的确如此。

一个个的人类个体的行为比较难以预估,因为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独特的点。

但一旦涉及到极大数据的人群时,人就类似与群蜂一样,变得那么地趋于一致。

乃至于,我们人类选举的结果,政治的走向……

如果数据够多,关于这些事件的预测,我相信未来都是可以实现的。

而且精确度会越来越高。

不过有趣的是,当我们人类每个人都知道预测的结果时,很有可能历史就会被改变。

想到这里,似乎没那么悲观,但是有点不甘心。

如果我知道自己的未来,自己现在会做什么呢……

想到了,就去做吧。

最后的最后,其实命运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即使是只蚂蚱,也要跳出自己的极限。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三

机器人丹尼尔心怀天下,大爱无边,并且智勇双全,意志坚定,它受制于机器人三大法则,以保护人类整体的利益为己任。为了人类的未来,他帮助哈里。谢顿教授,开创了"心理史学",并制定了"谢顿计划"。“心理史学”预测银河帝国将走向衰亡和毁灭,进入长达3万年的黑暗时代,帝国累积的知识将会散佚,建立的秩序将会瓦解,星际战争将永无休止,人口将急剧减少。“谢顿计划”将缩短和拯救这种状况,并规划了重建更加伟大的第二银河帝国之路径:第一基地技术将无限发达,重新征服每个星球;第二基地,精神领域将无限发达,暗中帮助第一基地,并控制、纠正第二帝国建立的节奏和方向。

至此,帝国已经发展了12,000年,行星际旅行依靠的是超空间跃迁,人类可以在一刹那间穿越银河,对于马克思他老人家定义的物质“极大丰富”,应该是早已经实现了吧!可是,权力的争夺、贪婪、背叛、欺骗、恃强凌弱却一样不少地依然存在。

【】丹尼尔活了2万岁,它悲悯地看着人类的种种,发现了“谢顿计划”的漏洞,并尝试着解救、保护人类。它新的解决方案是把人类整体转变为一个超级生命体,首先在人类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地烙印上两个法则:1,将这个超级生命体看得比自身重要,2,真正尊重生命。然后,再加入植物,加入无机世界,让这个超级生命体拥有稳定的生态。

作为尝试,丹尼尔首先建立了一个盖娅星系,这个小行星共同享有一个心灵以及共同的个性,每个独立的生物体又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每个人、每个动物、每棵树、每块石头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一切自治自理。树木都自发地长得整整齐齐,动物都繁殖得不多不少,有需要的时候才下雨,连墙壁都可以感觉到快乐。

丹尼尔认为自己的尝试是成功的,并得到了要为人类前途作出抉择的青年才俊崔维兹的认可,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盖娅模式推广至全银河了。

丹尼尔太老了,没办法再活下去,它决定把自己的大脑与人脑合并,这样它就可以不再受制于机器人三大法则,又可以把自己的一切传承下去,它选择了菲龙———一位寿命可以长达三、四个世纪,头脑二侧长有转换能量的叶突,雌雄同体,聪明绝顶的少年阿尔法星人。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四

银河帝国系列被誉为人类历史上不容错过的系列小说。在整个系列中又可以分为三部曲,分别为“基地”,“银河帝国”以及“机器人”。这三部曲既可以单独拉开来看,又可以看成整一个系列,其中充满脑洞的科学幻想以及高超的描写手法,让整个系列被称为科幻圣经。我谈一下我读《银河帝国:繁星若尘》的感受。

在《银河帝国:繁星若尘》当中,讲述的是主人公拜伦法瑞尔在临近毕业的一天晚上,惨遭灾祸。他迫不得已逃踏上星际逃亡之旅,一路上克服千辛万苦,只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父亲一直拖他寻找的一份神秘文件,又何去何从?阴谋与谎言暗涌的银河帝国中,夹杂着权力与斗争,信念与爱情的亡命之旅,就此展开。

看一本书不仅仅是看一本书,还要对一本书的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以及反复的理解。只有自己能把这本书搞懂,才叫真正的读完了一本书!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五

书页一张张翻去,心情是渐复杂。

那个时代科技发达,有了会思考的机器人,有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

那个时代,人类开始了殖民运动,各国的土地越来越大,人类像蝗虫一般繁衍扩张,银河被统一。

那个时代,人类开始冷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贪婪和愚昧,登上一个又一个荒凉的星球。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要发生。

这是科技带来的冷漠,自私,这是谢顿的预言,这是我不希望的,不想见到的。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朱天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从现在开始准备》。说到未来,每个人心中只有一片美好的愿景;而说到意外,内心难免有些紧张。有没有想过,未来也许充满着意外。艾萨克。阿西莫夫,俄裔美籍作家,被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他的著作几乎覆盖了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终其一生,令他引以为傲的是《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小说主要讲述了人类在银河扩张繁衍,最终建立起一个银河帝国的故事。哈里。谢顿是小说的主人公,开创心里史学这门学科,通过它而预测人类的未来动向。一切都如哈里。谢顿计划一样俨然有序的进行着。直到一个未曾预料的危机浮出水面,打乱谢顿计划,但幸运是谢顿早就为未知的危机做好了准备,终于让谢顿计划回到了正轨之上。

准备,像谢顿那样做好准备才能从容应对。准备好应聘被拒的退路,早起五分钟,在泥泞的雨天,你就不会迟到;在课程结束后,及时巩固和复习,那就可以在考试时淡定做题。

准备,并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件事,更多的是平时的日积月累。如果你在平时积累好词好句,当你在外出游玩,欣赏美丽风景时,脱口而出的不是哇塞,好漂亮而是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未来未知,意外同样未知,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

在2088年(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中,当接近零点时,现场突然出现两分半空档,导演安排董卿救场发挥。然而当董卿出口成章时,耳麦传来导播的误判,不是两分钟,而是一分半钟。董卿立刻调整结序,准备结束语。而此时耳麦里再度传来不是一分半,还是两分半,董卿依然从容应对。用欢乐的笑,感动的泪,奔波的苦,等诸多排比句,赏心悦目地完成救场,成为主持学上一个美丽的案例。

如果不是功在平时,突发意外,她怎能在舞台上出口成章,从容应对。

老师在备课时,要偏向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医生在救治病人时,用平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病人进行救治。每一次从容应对意外的背后都是长时间努力积累。

《尚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从现在开始准备,为了应对意外时的从容,为了事后可以说出如何应对意外时的自豪,为了活出一个从容不迫,潇潇洒洒的人生,加油!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七

整个故事以银河为背景,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整个银河,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为了减短这段战乱,哈里?谢顿建立了两个基地,预言千年之后后,这两个基地会建立一个更好的第二帝国。首先让我们从科学入手,银河帝国里面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说法,关于科技的倒退。《基地》也是这样,根据《基地》的设定,银河帝国间各星球间的联系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星球间的联系就非常依赖一个统一的政权来维持。

最近读完了银河帝国-基地篇。这本书虽然以科幻小说出名,但是你真正读完,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在人文方面思考极深的一本书。由于书真的很长,这里先简单的来描述一下整个故事,然后再聊下里面的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整个故事以银河为背景,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整个银河,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然后帝国盛极一时之后,开始衰落。一小群有前瞻的人看到了这个趋势,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一位数学家,哈里?谢顿,他开创了一门新的科学,名为“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

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帝国灭亡之后会带来一段无止尽的战乱,一直到新的帝国建立。为了减短这段战乱,哈里?谢顿建立了两个基地,预言千年之后后,这两个基地会建立一个更好的第二帝国。

从许多方面来看,“基地系列”在科幻小说中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小说的焦点在于讨论文明力量的兴衰起落,引为借镜。虽然不少科幻小说都有相似的意图,像《一九八四》或《华氏451度》,都很典型的讲述流行趋势如何在社会上结实累果,再把自己打扮成摩登世界的道德寓言。

“基地系列”则扩大观察范围,不再把重点放在社会变成什么样子,更关心的是社会怎么改变,要如何适应。此外“心理史学”赋予剧情一个合理化的宿命观,用以道德教化,在剧情里的突发事件皆避无可避,是建构堂皇大道的必然要素,而非失误偏差。比方说,在“骡”现身前的基地已经缓缓步入寡头政治与独裁统治的境地,但是小说把这些都当作“谢顿计划”必不可缺的一环,没有在对错之间大作文章。小说也斟酌讨论到个人主义,“谢顿计划”代表的是一股无可憾动的社会作用,由遍布银河的人类,数以兆亿的心智所带动,任何力量都莫与之争,然而计划本身却仰赖深谋远虑的个体(像是塞佛·哈定和侯伯·马洛)因时制宜,领导大局。“骡”也是单一个体,具有超凡能力,预料之外的颠覆了基地,差点毁了“谢顿计划”,第二基地设局布阵,弥补“骡乱”,倚靠的还是个体。哈里·谢顿希望自己的计划能“将三万年的黑暗洪荒时期,缩短为一千年”,奠基于群体趋势的心理史学,无法准确预测个体的影响力,所以第二基地的真正作用其实是修补这道瑕疵。

整个银河帝国,从我自己看来,在很多方面其实非常有启发作用,从关于科技发展的探讨,到人文社会的思想,再到宗教于贸易,国家统治,每个方面都有很多有具有启发性的想法。

首先让我们从科学入手,银河帝国里面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说法,关于科技的倒退。科技发展到了一个极点,所有东西都开始自动化,庞大的科技系统,造成了人们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首先纵观整套书籍,我尝试的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所谓这个科技倒退的出发点。首先从科技发展的本身。我们都知道任何科技的出发点,都是基础科学。物理,化学,数学,等等。然后任何一个我们现在看到的高科技,都是从最开始的理论发展而来的,但是到了今天,这些基础的知识,其实都很难在我们平常生活中看到。几代人不停的开发,不断的改进,所有的新时代事物,都是从最初最简单的基础技术一步步的累积而来的。

看看大家手上的手机,每个人都会用,会打电话,会用程序。厉害一点的,会自己写手机程序,会修理手机。但是真正知道电话是如何互相沟通的,无线电是如何交流的缺寥寥无几了。修理手机,也变成了如何更换其中的零件。突然有一天,你可能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动化运行了,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懂得怎么设计这些自动化生产线的人越来越少了。东西坏了,大家只是换一个零件,至于为什么换,再也没有人明白了。接着,可能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某个零件停产了,再没有人生产了,接着从最基本的零件,到整个产业线,你突然发现某个产品就再也生产不了了。

虽然这个听起来很夸张,但是这些事情,其实真的是在发生的。从小的方面说,很多银行的系统现今基本都还在用几十年前的ibm系统,核心系统基本没有更新。很多问题就在于,几乎所有的现在的程序都是在最初的基础上建立的,基本没有人能够在从新从底层再设计一套系统。然后这套几十年的系统,也没有会非常大的更新和更替。因为新的技术已经取代旧的技术。然而可以说,等时间越来越旧之后,你可能就会发现,已经没有人理解和明白底层系统的设计,虽然底层才是所有上层系统的根本。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八

《基地》由阿西莫夫所著,称“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哈里·谢顿首先带领科学家们来到端点星,银河的尽头,创建了基地,五十年过去,现任市长塞佛·哈定利用宗教的形式使基地迅速崛起,再就是马洛建立一种财阀政治,令基地繁荣拓展。

初读《银河帝国》我的感想是出奇,意想不到,不可思议。种种感想都来自这本书奇异的构思,例如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的剑拔弩张,一个预言让整个银河各种变化。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人产生的想象构思的奇异瑰丽,不得不令我深深钦佩。

当然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幻想的极至,却也不失它现实的科学性,这样一本跟现实紧密的联系科幻小说,怎不值得你认真的阅读?我想,是的。其中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准确率达到98。4%,这可不是一味地空想能够达到的数字。

文中人物形象生动的塑造,也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我也在其中。哈里·谢顿,塞佛·哈定,侯伯·马洛,三人先先后后为这个基地作出了贡献,他们三人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都展示了一个又一个领导者的魅力。

小说中不管是大人物,或是小人物,都有他们人性的真实性,人类的本性在一个与现实生活完全不一致的环境下,却全然显示了出来。贪婪的,狡诈的,机智的,冷静的……我想这本小说的魅力也就是这样对现实生活的影射和批判,让读者们深恩的对人性的思考。

文中所散发出的耀眼的光芒,就在这样的三个引领人物上。哈里·谢顿的“吾事已毕”,塞佛·哈定的“我知道——但是我相信,在你我寿终正寝之前,他绝不会再回来了”侯伯·马洛的“我已经解决了当前后难题,再有新的问题,就留给那些继任者吧。”

他们拥有远大的目光,还敢于担当,自强自立,不畏权威。但,这还不够,这并不能使基地永恒,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时代性有非常清新的认知。

每本书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而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每位科幻小说的作家,就是天生的预言家!

我期待着阅读下一本能够拥有科幻魅力的小说,那将是我的另一次遨游科幻之国的旅程,这是我对小说的一种新颖独特的认知!

银河的帝国,一种奥秘的探究之旅。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九

2019年3月30日,我读完了艾萨克。阿西莫多的《银河帝国》系列1~7册。当年看刘慈欣的《三体》,我是几个不眠之夜一气呵成的,《银河帝国》却历时一、二个月,是饭后茶余、断断续续读完的,同是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外作品之于我的吸引力立分高下。

机器人丹尼尔心怀天下,大爱无边,并且智勇双全,意志坚定,它受制于机器人三大法则,以保护人类整体的利益为己任。为了人类的未来,他帮助哈里。谢顿教授,开创了"心理史学",并制定了"谢顿计划"。“心理史学”预测银河帝国将走向衰亡和毁灭,进入长达3万年的黑暗时代,帝国累积的知识将会散佚,建立的秩序将会瓦解,星际战争将永无休止,人口将急剧减少。“谢顿计划”将缩短和拯救这种状况,并规划了重建更加伟大的第二银河帝国之路径:第一基地技术将无限发达,重新征服每个星球;第二基地,精神领域将无限发达,暗中帮助第一基地,并控制、纠正第二帝国建立的节奏和方向。

至此,帝国已经发展了12,000年,行星际旅行依靠的是超空间跃迁,人类可以在一刹那间穿越银河,对于马克思他老人家定义的物质“极大丰富”,应该是早已经实现了吧!可是,权力的争夺、贪婪、背叛、欺骗、恃强凌弱却一样不少地依然存在。

丹尼尔活了2万岁,它悲悯地看着人类的种种,发现了“谢顿计划”的漏洞,并尝试着解救、保护人类。它新的解决方案是把人类整体转变为一个超级生命体,首先在人类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地烙印上两个法则:

1、将这个超级生命体看得比自身重要;

2、真正尊重生命。然后,再加入植物,加入无机世界,让这个超级生命体拥有稳定的生态。

作为尝试,丹尼尔首先建立了一个盖娅星系,这个小行星共同享有一个心灵以及共同的个性,每个独立的生物体又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每个人、每个动物、每棵树、每块石头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一切自治自理。树木都自发地长得整整齐齐,动物都繁殖得不多不少,有需要的时候才下雨,连墙壁都可以感觉到快乐。

丹尼尔认为自己的尝试是成功的,并得到了要为人类前途作出抉择的青年才俊崔维兹的认可,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盖娅模式推广至全银河了。

丹尼尔太老了,没办法再活下去,它决定把自己的大脑与人脑合并,这样它就可以不再受制于机器人三大法则,又可以把自己的一切传承下去,它选择了菲龙——一位寿命可以长达三、四个世纪,头脑二侧长有转换能量的叶突,雌雄同体,聪明绝顶的少年阿尔法星人。

银河帝国读后感篇十

书页一张张翻去,心情是渐复杂。

那个时代科技发达,有了会思考的机器人,有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

那个时代,人类开始了殖民运动,各国的土地越来越大,人类本站像蝗虫一般繁衍扩张,银河被统一。

那个时代,人类开始冷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贪婪和愚昧,登上一个又一个荒凉的星球。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要发生。

这是科技带来的冷漠,自私,这是谢顿的预言,这是我不希望的,不想见到的。

相关范文推荐
  • 10-07 最新论说文集培根读后感(优秀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
  • 10-07 2023年写景读后感(优秀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
  • 10-07 朝花夕拾读书摘抄及感悟 朝花夕拾读后感(优秀6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感悟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
  • 10-07 最新管好自己很简单读后感都是以下 我能管好我自己读后感(实用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
  • 10-07 读书笔记三年级三(大全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
  • 10-07 最新王子童话读后感(优秀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王子童话
  • 10-07 最新查理芒格谈常识 查理九世读后感(模板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 10-07 2023年萧红读后感 萧红散文读后感(实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
  • 10-07 2023年青铜葵花的读后感 青铜葵花读后感精彩(通用7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
  • 10-07 2023年经与营这本书样 读后感读后感(精选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经与营这本书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