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的报告(优质5篇)

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的报告(优质5篇)

时间:2023-09-23 17:04:58 作者:影墨 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的报告(优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的报告篇一

为了进一步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和管理,根据县纪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元城镇6个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运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总结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查找目前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今后健全完善有关制度,形成村务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民监督委员会基本情况

201x年对全镇xx个村(xx个社区)村级监督委员会换届后,每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设成员xx人,其中主任xx人,全镇共选举委员xx人。其中:中共党员xx人,占%;非党xx人,占 %。男xx人,占%;女xx人,占%。35-55岁xx人,占%;55岁以上xx人,占%。高中(中专)xx人,占%;初中xx人,占%;小学xx人,占%。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

本着正确行使权力,积极履行义务的原则,201x年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以来,有效的拓宽了监督领域,转变了监督方式,保障了村民民主参与权力,完善了村级“三资”管理,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群众对监委会的认可。

(一)真抓实干,积极发挥民主监督职责。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实施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村务工作中违法违规和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促进监督工作,代表村民利益,符合村民意愿。积极探索健全民主听证、“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三资”监管,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对不符合条件的“四有户”、关系户、人情户提出质询并取消资格,并对精准扶贫户名单进行公示,村民无异议后上报镇政府审核。

(二)突出重点,不断强化民主监督工作。一是加强党务、村务公开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认真审核党务、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及程序,督促村“两委”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认真征求村民对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建议,并对存有疑议的公开事项及时反馈给村两委,并要求限期予以答复和处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加强工程建设监督。今年,镇纪委要求各村监委会重点加强对村级工程建设、惠农惠民工程进行全程监督,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档案资料是否健全、资金拨付是否及时、工程验收是否合格等。三是加强村干部廉洁自律监督。对村“两委”干部执行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情况及时进行监督,其中包括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危改户以及贫困户的评定及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收缴等重点事项。同时,按照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十不准”等制度对村干部履行职责、依法办事进行监督;督促村干部在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等方面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对不按制度办事和违反规定的,督促村干部个人作出情况说明,并及时整改,对情节严重违规事件及时上报镇纪委予以答复,年终督促村干部做好述职述廉工作。四是加强村级财务监督。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确定由经手人签字确认、村主任审核、村支书审批、监委会主任会审的收支审批制度,对群众关心的财务管理问题及时予以答复和公示。

(三)拓宽职能,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村务监督委员会一方面是管理员和监督员,监督村“两委”的工作,及时发现村务工作中的差错和问题并启动纠错程序,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另一方面,还是联络员和协调员,为村民解答疑惑、消除误解。向村两委反映村民对党务、村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搭建起干部对话的平台和桥梁。一是收集民意。村监委会干部作为监督村两委工作的中坚力量,能够及时准确了解群众对村两委日常工作开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村“两委”,确保各项政策执行,村级事务开展合民意、得民心。二是维稳协调。村监委会成员能够将捕捉到的群众上访苗头及时反馈,畅通了村民反映问题的渠道,使村“两委”和镇党委、政府能够及时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把握群众的思想动向,理顺群众的情绪,把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在初始阶段。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村监委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宣传教育不够深入。虽然,全镇xx个行政村在201x年进行了换届,但是,部分群众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性质、职能、权力等了解的不够,甚至了解的也只是一些皮毛,民主监督意识不强,群众的参与率不高,造成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成效短时间内还不明显。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素质不高。现在农村由于大部分有文化的年青人外出打工,主要是一些年纪大的老党员、老干部参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其文化水平、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监督委员会委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人员只是依靠自身觉悟、素质、责任心开展工作,没有落实工作报酬,仅仅只是监委会主任有工资,造成监督委员会委员工作激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开展不力,成效不明显。

(四)对重大问题监督不够,成效不明显。由于村级监督委员会工作人员对其职责和权力的运用还不到位,部分成员对监督什么、怎么去监督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工作上没有思路,没有头绪。对涉及重大项目资金和重大事项的监督还不到位,运行还不规范,措施还不得力。例如:老庙咀村支部书记违反低保评定程序,利用职权在农户名下为他人申请低保,造成低保资金浪费;明知家中有“四有”人员,不符合低保政策享受条件,却故意隐瞒事实,违规评定低保对象。未按程序进行民主评议、公示。而是由村干部直接调整低保类别和新纳入低保户,充分说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不充分,监督不到位。

四、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职能作用的对策建议

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本身就是一对矛盾,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农民群众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务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使村务监督委员会不流于形式,真正担负起监督责任,树立起基层组织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抓好宣传培训,提升工作质量。一要提高干部群众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认识。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加大对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重要意义、工作职责、监督职权等的宣传,着力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社会影响力。让群众知晓村务监督委员会在解决群众困难、加强村级事务监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干部群众认同并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强对监委会成员的业务培训,彻底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建议采取集中与分片培训的方式,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的培训,重点培训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的目的意义、职责权限、监督方式和程序,邀请财会管理、账目审计、法律方面的专家授课,内容涉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村级制度和事务、财务管理、村民自治的有关知识,以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水平和能力,使其不仅敢于监督,而且善于监督。

(二)强化工作保障,确保正常运转。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赋予村务监督委员会相应的工作地位,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职能、权利和义务。

(三)把握监督重点,规范监督程序。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切实履行对村务决策、执行、公开全程监督的职责,要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监督工作:一要监督工作决策情况。即监督村“两委”遇到重大事项是否按“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决策。二要监督工作落实情况。即监督对上级各项政策落实执行情况。三要监督村干部效能作风问题。即监督村“两委”及其成员的工作效能和作风建设情况。四要监督财务情况和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及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使用相关规定。

(四)抓好选用,良性发展。建议在下一次村级换届推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时,注重将服务意识强、有一定文化功底、公道正派、富有责任心的农村党员、村民代表推选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将有知识、有技能、愿意为群众办事、有方法为群众办事的青年后备干部充实到村务监督委员会队伍,增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生机与活力,以此促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的报告篇二

贾楼村监督委员会自从成立以来,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一流的队伍,高度责任心,扎实业务水平,踏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虚套,真正尽到应负的责任,汇报如下:

全程参与“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为保证我村“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落到实处,针对我村的一些重大决策事项,参与并给予合理建议,认真监督“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全过程。

扎实履行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自村监督委员会成立之后,村里的地报名额发放、审批,大病救助办理,粮食补贴、良种补贴,村财务等全部纳入监督。除了参加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学习之外,平时有两委工作,随时有,随时找人开会,争取做到事事参与,重大事项监督,切实做好村务监督的责任。

督促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两委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和落实情况进行审核、检查、监督:对村级事务,尤其是“三资”的管理实施的监督,不管是财务支出还是收入,须有监督委员会的签字审核,做到花一分钱,收入一分钱,心中有数。列席两委班子重要会议,有权对寻委会未经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未公开表决而自行决定的重大决策提出纠正意见。

建立工作记录档案,保障村务监督未回的每项工作都有据可查,做好档案保管工作。

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的报告篇三

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根基,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只有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意图,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以抓重点、难点、热点为中心,打破“壅蔽”,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提高新思路,实施新措施,才能有的“放矢”,扎扎实实做好监督工作。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调研作为一项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高调研质量,为创造性地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一是充分发挥人大调研优势。人大的性质、地位、职能都十分有利于开展重点、难点事项的调查研究工作,这种优势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人大调查研究权威性强,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二是人大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反映民意的渠道多、方式多。人大是代表机关、民意机关,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体察民情的触角更灵敏,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更乐于向人大反映情况和问题。可以使调查研究更全面、更深入、更实在。三是能够实行上下级人大联动,便于监督落实。根据调查题目和范围,上下级人大可以联合开展调查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展开调查,深入了解实情,也有利于营造解决问题的声势,开展监督落实工作。二是认真做好调研准备。这主要包括选题、人员组织及培训、制订方案、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工作,其中的关键是要抓好组织调研队伍和制订调研方案两件事。第一,调查组成员一定要精干。调查组人员一般应由分管这方面工作的领导、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根据需要可以吸纳人大代表和专业人员参加。同时,要正视人大开展调查研究的不利因素,如相关专门委员会及工作机构人员少、调查研究组织机构不健全、一些承担具体调查任务人员不熟悉相关工作等问题。

为避免调研人员仓促上阵,应当围绕调研题目做好相关政策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准备。第二,制订调查研究方案要全面细致可行。一是找准调查研究题目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切忌贪大求全。牢牢把握“一具体就深入”的方法,仅就一个特定问题或是一定范围的几项问题展开调研,调查研究方案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调查提纲和调查表格的拟制要尽量细致、周到,以便统一统计依据和统计数字,减少无谓的调查反复,做无用功。二是调查研究的步骤、时间安排要切实可行。调查研究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应根据调查目的、调查难易程度安排好步骤和时间。三是把握好两个环节。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调查的延续和升华。“调查”是广泛收集信息的过程,决定着研究的价值取向、可靠程度。要把握调查的主动性,既要听取相关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的工作汇报,更要眼睛向下,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听真话、摸实情、掌握充分、确凿的第一手材料。调查环节要切忌三种情况:一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二是背离重点,全部拿来;三是把调查当巡视,指手划脚。“研究”是对调查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总结提炼,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三分调查七分研究。调查人员要真正坐下来反复分析研究,集思广益,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四是做好调研成果转化。人大调查研究成果主要有四种转化途径:一是为同级党委、政府决策或改进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这就要求开展的调查研究必须围绕本地中心和重点工作来进行,在形成报告后,及时向同级党委、政府行文。对因此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人大还应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人大还应列入监督议题,以推进工作的开展。二是为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工作提供事实和依据。三是为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提供翔实的材料。这类调研应当吸收有意愿的人大代表参加,并协助人大代表整理好议案或建议的草稿。四是为人大自身建设提供支持。主要是把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改进机关工作、形成重要制度的基本依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把调查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经济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取信于民,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人大的调查研究才会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的报告篇四

一、是干部监督关口“前移难”。

从目前的实践看,干部监督工作过多的措施仍停留在事后惩处上,而在事前防范、事中监督手段上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监督主体的权威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现状看,现行的监督体制是按照执行权力大于监督权力而设置的,缺乏权力的制衡,有时出现职级低的监督职级高的,下级监督上级的现象,有时会导致监督主体不敢监督,缺乏监督的勇气和信心。二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由于监督机构掌握领导干部的信息有限,因而造成监督工作被动应付,事前防范力度不够。三是干部工作的保密性及部分环节的排他性,使监督机构很难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造成不同程度存在监督任免“两张皮”的现象。

二、是“一把手”监督难。

对“一把手”的监督往往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现行权力体制下,尽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但客观上还存在权力高度集中于“一把手”的问题,如果“一把手”个人修为和胸怀等方面存在问题,就容易形成组织权力职务化、职务权力个人化,更会给干部监督工作造成被动和难度。二是由于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一把手”在选人用人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诱惑,使得一些“一把手”顾及各种因素,从而导致有时在行使“用人权”上偏离既定导向,干部监督工作又无从跟进。三是《干部任用条例》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颁布执行,使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有了一套比较明确的依据之章,但在某些方面规定还比较原则,特别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用人问题,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或约束之规定缺乏操作性、针对性,难以有力地追究和处罚,造成监督上的难度。

三、是“八小时以外”情况监督难。

实践证明,一些干部出现问题,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而要考察了解干部在“社交圈”和“生活圈”的情况,现实中比较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监督范围难界定。开展“八小时以外”监督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划定监督范围,明确监督内容,才能进行有效监督。目前对“八小时以外”监督的认识还不够统一,在监督范围认定方面缺乏科学的标准,操作难度比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侵犯到干部的合法权益。二是监督主体难落实。从当前情况看,上级监督力度虽大,但由于鞭长莫及,不易监督;下级往往顾虑重重,担心受到打击报复,不敢监督;同级则大多息事宁人,一团和气,不愿监督;家属及身边人员利益相关,虚于监督;群众和媒体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就难以进行监督。三是监督手段难奏效。传统的监督方法手段单一,存在着监督信息来源窄、途径少、管理分散的缺陷,不能及时发现重要线索,致使监督滞后,大多流于形式。四是监督效果难如意。由于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具有隐秘性、封闭性的特点,加之个别干部的公众形象与业余形象大相径庭,往往很难掌握一些真实情况,只能事后发现问题,收效不大。

四、是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难。

从工作实践看,虽然各级各地对“问题”干部的处理比较到位,但追溯起源的不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定性定量认定难。由于缺乏具体的认定标准和操作细则,界定选人用人失察失误比较困难,对于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较重”、“严重”或“特别严重”等责任层次的区分,以及从轻或减轻处分尚没有十分明确和便于操作的标准。二是具体责任体界定难。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工作以及具体环节上,存在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组织部门责任与党委责任、下级党委责任与上级党委责任、提名责任与任用责任、考察者责任与谈话人责任等多层次责任关系,各层面的责任界定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实际工作中操作把握比较困难。在具体环节中,推荐者、考察者、讨论决定者的责任界定也存在这个问题。更何况干部是变化的,带“病”提职、带“病”上岗和提职上岗后“生病”,责任更是难以确定。三是失察失误责任追究落实难。现行制度对选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的形式、责任内容、责任追究组织实施等规定都不够明确,缺乏刚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也存在责任混淆、责任错位甚至无法合理追究责任的问题。

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的报告篇五

本人**,现任**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半年多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村党支部的关心下,经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有序开展,在维护群众利益、推进**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半年多来我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汇报如下,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后,为了更好发挥作用,我们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深入学习党在农村的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知识等。经过学习培训,我基本掌握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熟悉了监督工作流程,把握了监督要领和技巧,切实提高了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为维护村民的切身利益起到了一定作用。我的工作表现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的肯定,在20**年x月x日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测评会上,我的测评结果为:信任。

廉洁自律、坚持原则是实施监督工作的重要品质和首要条件。因此,本人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我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公开公正、公私分明,不徇私枉法,不滥用权力,把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工作之余,我坚持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信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反腐抗腐的能力。

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在履职期间,我坚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实施监督,突出监督重点,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作用。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以来,监督委员会成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积极参加村里财务收支报账审议会议,对村级各项开支进行认真审议,督促村“两委”在财务收支工作上趋于合理、规范。列席两委班子重要会议,认真做好记录,建立工作档案,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每项工作都有据可查。

“三资”问题事关村民的切身利益,管好了“三资”,是监督的关键。工作中,我们始终加强对村级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进行监督,要求财务收支情况及时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监督,确保我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资源有效利用、资金安全使用。

以上是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汇报,半年来虽然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认真对待、努力克服,进一步发挥监督作用,为推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