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儿园音乐启蒙活动方案实施方案(模板5篇)

2023年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儿园音乐启蒙活动方案实施方案(模板5篇)

时间:2023-10-06 00:40:44 作者:灵魂曲 2023年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儿园音乐启蒙活动方案实施方案(模板5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篇一

设计意图:

《我是一只》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以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形象为角色,适合在小班进行教学。歌曲的内容形象生动,相应的动作可爱有趣,更加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师引导孩子在边唱边跳中初步习得的歌唱技能并感受歌曲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内容,能根据不同动物形象变换动作。

2、体验歌曲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3、学唱歌曲,乐意与小朋友一起表演。

活动准备:

1、动物形象(小猫、狗、小鸡、鸭子、老牛、小羊)肉骨头、青草图片

2、《我是一只》歌曲磁带或录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怎么叫的呀?爱吃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并请幼儿表演出来)

师:今天小动物们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是一只》,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告诉老师听到歌曲里有哪些小动物。(带着问题听儿歌)

二、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愉快情绪

1、完整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面有哪些小动物,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吧!(依次出示动物形象和图片)孩子们欢迎小动物!

2、分段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面的小动物怎么叫?爱吃什么?他们快乐吗?(可以根据歌词里动物的顺序依次问)

每请一个幼儿回答完之后,师:让我们一起听听她回答对了没有,依次一段一段的播放歌曲。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与形象的匹配

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相应动作(教师在做动作或是唱的时候可以指着图片提示幼儿该唱哪个动物)

2、教师引导幼儿念儿歌,并做动作。

3、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唱。

4、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四、体验歌曲,分组表演,大胆展示

活动延伸: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请幼儿分角色进行演唱表演,把动物图片做成头饰放入区域中,幼儿可以带上头饰表演进行区域活动,并鼓励幼儿回家演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篇二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2.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活动重点:

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作用。

活动难点:

在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经验知道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拼图小卡车、0~9数卡、有关数字实物的展板、课件(生活小片段)等。

学具:数字卡片若干,排排坐---数字逻辑推理题若干份,动物数字连线图若干份,水彩笔;测量身高的尺子两套,记录卡两套。

活动过程

一、相互交流,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穿着衣服前面贴有数字宝宝拼图画—小卡车,问:“你发现了什么?”

鼓励幼儿说出都有哪些数字,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二、迁移经验,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1.出示幼儿带来的数字物品,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有数字?

(1)你带来的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

(2)幼儿相互自由介绍。

从孩子自带的生活物品入手,便于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分享的意识,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字的东西很多。

2.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看课件:生活小故事(顺序:家-交通-银行-超市)

(1)你都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数字?

(2)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利用课件重新让幼儿温习了生活中的数字场景,(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进一步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

三、数字游戏,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体验数字的有趣

1.游戏一:数字比武

(1)认读尺子上的数字。(数字可以表示长度的长短)

(2)看看温度计的刻度。(数字可以表示温度的高低)

(3)看看称上的数字。(数字可以表示重量的多少)

(4)认读人民币、邮票的面值,物品价格牌上的价格。(数字可以表示金额的多少)

(5)找出表示当天日期的日历,说一说“今天是×年×月×日,星期几?”(数字可以表示时间的顺序)

2.幼儿个人自选操作:设计电话号码、测量身高、连线和排排坐

(1)你设计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谁的身高、体重最重呢?

(3)你连出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4)你是怎么给小图形安排座位的?为什么这儿画了5个三角形?

教师从解决生活问题入手,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提供互相分享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中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上的不同用途,进一步充分体验到数字的乐趣。

四、超市购物,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

2.社会实践活动—超市购物。

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实用教学方案大全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篇三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5个好方法:

【一、借助实物把数概念简单化】

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实物化”,即给幼儿提供一套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这些物化的教具为儿童提供了表象思维所需的具体形象,能很好的帮助幼儿学习数学。

例如,用一个积木表示“1”,而将十个积木摞在一起的长方形表示“10”,用十个积木平铺成一个正方形表示“100”,用十块积木垒成立方体块表示“1000”,非常形象地表示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给幼儿一个数如“2352”,要他拿出相应的金色珠,他就会拿出2个立方体,3个正方形,5个长方形,2个积木。在类似玩玩具的操作中感知数位、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一个5、6岁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愉快而轻松的事情。

因为有实物化的教具,再加上生活中的互相配合,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如乘法、除法、等分等看起来比较高深的知识都化难为简了。那么,幼儿能够轻轻松松的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是不是也变的容易起来了。

【二、以10为单位,认知连续的数】

以10为单位,一次就呈现给幼儿一组连续数。例如,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不是先让幼儿认识“1”然后“2”再到“10”,而是一次性地将数棒1—10全部呈现给幼儿,让幼儿看到的是一组连续数。

幼儿在摆弄这些数棒时,从短到长排列就会理解1—10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来操作教具一百数字板,达到认识1—100之间的数字排列规律就不难了。

【三、引入加法运算】

按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引导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以具体形象的教具为中介。学习加减法之前,先学习十进制,即首先引导孩子认识个、十、百和千的名称及含义,然后再学习逢九进一的原理,之后才开始学习加法。

而此时的加法教学不再是如传统的那样只局限于10以内,而是实物一下就可以扩大到9999以内的所有加法了。因为无论加数多大,被加数多大,原理都是一样的。

幼儿通过实物很直观的就能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在幼儿已经有数位关系和交换规律的经验的基础上,再来做大数目的加法已经不再是难事了。

【四、发展幼儿数学思维】

根据孩子发展的阶段来说,幼儿的数学教育应该是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在进行数学教育之前先进行感觉教育,即对幼儿进行排序、对应、分类等数前学习。

让他们在知道数量以前,先掌握未被数值化的量{即:没有单位的大小、宽窄、长度、多少等},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幼儿通过操作实物能初步感受配对和序列,依高低或粗细排列顺序的操作,能进行物体高度和粗细的渐次性识别。

幼儿由不断地接触“被具体化的抽象”,而了解事物属性的本质,并对迅速辨别同种属性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五、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成功的数学教育应让幼儿体会数学是从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让幼儿感知各种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存在的很重要,注重让幼儿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环境对幼儿数学教育能力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的环境包括现实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情景问题以及幼儿的操作材料。

现实的生活环境指与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每个活动目标都要求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感受数学知识。如让幼儿在做“分蛋糕”的游戏中感受等分的概念,用给几个同学平均分苹果的方式感受除法的初步意义。

幼儿通过给积木大小排序,发现若从高到矮排,前边的一个会挡住后边的一个,因此在教室里分配座位,应该矮个子在前,高个子在后,这样前边的人就不会挡住后边人的视线。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有有心,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借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沐浴在数学的阳光下,那么数学思维、数学素养、数学认知发展将统统迎刃而解不是嘛。

玩,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专注3-10岁儿童思维数学教育,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玩耍与团队游戏中充分地、积极地思考,逐步构建逻辑思维、分析推理以及创意思考能力,领会数学世界的奥妙的同时,锻炼孩子的清晰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建立自信。轻松玩转数学,受益一生。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篇四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学习将物体以2和5为单位分群,并能按群计数。

2、发展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以及学习计数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软件。

2、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底版、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复习20以内的数数。

教师导语:“看,这里有这么多数字,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数数看!”

(1)请幼儿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练习数数。(1个1个数)

(2)用双数的方法练习数数。(2个2个数)

(3)以2为单位进行计数。

教师导语:

小结:这样两种数数的方法,2个2个数比1个1个数快。

2、学习按5分群计数

(1)幼儿操作活动,练习按5分群。

教师导语: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袋几何图形,请小朋友按照5个5个分好,并贴在纸板上。

(2)学习5个5个唱数到20。

教师导语:请小朋友把含有5的数字找出来。(同时用双手帮助幼儿理解10与5的关系。)

运用多媒体让幼儿练习5个5个唱数到20。

(3)学习按5分群计数。

将鱼按5分群,并有规则地排列;

将鱼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动;

将鱼按5分群,不规则排列。

小结:5个5个数比2个2个数更快。

出现错误的分群,引导幼儿发现错误。

小结:每一群的数量一定要一样多,这样才能数得准确。

3、游戏“快速抢答”

玩法: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抢答。答对一道题加上相应的分值。最后评出优胜队。

规则:抢答中出现错误的一队要暂停一次比赛。

最后评出优胜队。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篇五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1、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

2、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二、幼儿学唱歌

3、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处,教师要有较明显的动作暗示。

4、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 法演唱后半部分。)

三、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

1、幼儿根据每一句歌词内容,分乐句创编响应的动作和表情。

2、教师引导幼儿不仅注意动作还可以运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 翘嘴巴。

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