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五柳先生传讲课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汇总8篇)

五柳先生传讲课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19:52:13 作者:雅蕊 五柳先生传讲课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汇总8篇)

五柳先生传讲课篇一

由于我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受学校量化体制的制约,在课堂上仍是讲的多,惟恐学生听不明白,而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是担心他们回答的不完整,因此,总是时不时的打断他们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学生的思路,也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分配的不够合理,课堂上的节奏显得过快,为了把所有的问题都讲完,有些内容挖掘得不够深;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书写板书耽误了一些时间,如果使用大屏幕的话,就会既节省时间又非常直观.节约下来的时间也可以让同学们有时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加深同学们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也有一些收获: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角,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座位摆放和黑板设置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保证,对面而坐便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种兵教兵的学习方法很有用。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积极参与老师安排的每一项学习任务,没有不学的,没有走神的,也没有在学习上打折扣的,整堂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挥,这种学习氛围确实让人感动;通过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学生间相互交际,在交际中相互学习,在听说中相互补充、评价、启发与促进,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解放了教师,只要课下能够充分备课,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就可以以点评为主,随时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时给学生以指导。因此,此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还需要不断摸索,实验,方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五柳先生传讲课篇二

1、了解五柳先生的品性和情趣。

2、学习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叙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传记文的特点。

了解五柳先生的品性和情趣。

学习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叙写人物的方法。

朗读、讨论、质疑。

点拨、引导。

一、导入新课

由已学的陶诗导入。

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范读 2、自由读 3、正音 4、齐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四人小组,对照注释,理解课文。

2、提出不懂的词句。

3、词句练习。

四、自主学习

1、研读课文叙写五柳先生的语句,自由提问。

2、以“( )的五柳先生”的句式说一句话。

五、理解课文

你喜欢五柳先生吗?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六、研读课文

1、黔娄之妻的话对写五柳先生有何作用?

2、本文与《桃花源记》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差别?

七、词句积累

1、文中的四字句;

2、文中的名句。

八、写作训练

1、学习本文运用简洁的语言写一篇个人小传,100字左右。

2、教师示范。

九、课堂小结

十、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一些陶渊明的诗文作品与同学交流。

五柳先生传讲课篇三

喜欢教《五柳先生传》,源自对陶渊明的一份独特的爱,当然也出于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份好奇。

《五柳先生传》属宁静而深远、似枯而实腴的文章,充分显示出五柳先生的淡泊名利的心境。于是,我在教学时试图追求一种深水静流的境界,期冀能够触摸到每个文字背后丰赡的思想情愫,紧紧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以“读”贯穿整堂课的教学。通过初读、诵读、品读等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在师生互动交流,质疑探究中,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词语,品鉴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高洁志趣,也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

研读课文,由文及人,品评五柳先生的精神气质。这一阶段我主要设计了一个主问题:陶渊明是如何来写五柳先生的呢?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说说他的发现。除了兴趣外,五柳先生的“高”还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细读课文,找出来予以品味?又设计了一个重点探究学习环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面表达看法。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一手段,让学生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既教给了学生必要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解决了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障碍,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时教师就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叶老师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对于学生的独特发现和领悟,也让学生自己去评价。

品读课文,由人推己,与五柳先生对话。在这一环节,设计的问题是:你喜欢五柳先生吗?为什么?让学生联系自身作出价值判断,直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并恰当的引用了陶渊明的《拟古》、《杂诗》、以及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等材料,拓宽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对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有了较为全面的印象。从而自然而和谐地过渡到洒脱、率真的“魏晋风流”的文化反思与咀嚼。最后在课堂最后的寄语中深情地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文化反思:在充满阳光的现代社会,虽然魏晋时代的文人那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已经不值得我们提倡了,但希望同学们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激流勇进,建功立业,兼济天下,同时,也不妨让自己活得萧散一些,旷达一些,真率一些,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当然,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激情的缺乏,也是无庸置疑的。在学生回答后有时没有及时地跟进和追问(如对“不知何许人也”的阐释就显得比较急躁与引导不足;在学生回答引用老子的话这么精彩的时候没有及时跟进)等问题还有待改进。

教学《五柳先生传》,试图展示出自己的这种思索与追寻,尽管这堂课没能如愿。突然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第一句话: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的,归去!归去磨剑!

文档为doc格式

五柳先生传讲课篇四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常识,理清文章结构脉络;

2、能力目标理解文意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正确理解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教法学法】

角色投入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课型结构】

板块式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前置补偿,导入新课

1、师提问:世外桃源的出处。

2、回忆背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3、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对陶渊明的概括了解。

第二板块精讲点拨,略通文意

1、老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句读、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依据注释,同桌合作试通文意。师巡回指导。

第三板块师生互动,构建板书

1、转变角色记者采访五柳先生

师先示范:先生是哪里人氏?先生贵姓?

2、学生角色转移为记者或五柳先生,进行问答活动。

例:问先生有什么爱好呢?

答我爱读书,但并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3、在问答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构建板书。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4、生依据板书,背诵课文。

第四板块大家谈

1、师引导过渡到对陶渊明的评价与认识上(让学生做评论员)

品头论足说陶潜

由古到今话隐士

2、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例:生我认为陶隐居是逃避现实的懦夫行为。他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揭竿而起!

3、老师及时予以点评、表扬。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评价陶的处世态度。

第五板块畅想篇

1、老师在肯定学生的评价后,引入到戏说21世纪的五柳先生,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做导演。

2、生尽情导演

例:五柳先生当了一名反腐倡廉、为民做主的清官!

3、老师表扬、鼓励。与学生共导同演。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结束语

愿我们今天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努力学习、刻苦读书。长大以后决不做社会的隐士,而要做国家的栋梁,生活的勇士。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勇士们再见!

五柳先生传讲课篇五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在课文翻译上不要求做逐字逐句解释,只求意译。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人物精神境界的体会。

基于以上要求,我把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

文言文的读是很重要的,读通、读懂是一个循序的过程,我让学生听读、自由读、朗读、适时点评,在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多用否定句,而且句式整齐,有的同学更己通晓了文意,这样,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就轻车熟路了。

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提出了一系列难懂的问题,有的`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能迎刃而解,而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不易懂。我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件上分析人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在读书中得到的是精神愉悦;"性嗜酒""期在必醉"写他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他安贫乐道,"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他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对平平淡淡生活细节的叙述,生动地刻画了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

五柳先生传讲课篇六

教学目的:

1、熟读全文,掌握生字的读音,理解文中语句的意思。

2、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以及他消极避世的思想。

3、教育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追求高雅的志趣。

教学重点:

1、熟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

2、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教学难点:

从正反两方面来对照体会五柳先生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教学设想:

从读入手,了解文章大意,以突出文言文特色;通过引导学生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感悟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并贯穿写人的方法,从而延伸到运用语言的目的上。

教学模式:

感知—品析—延伸

教具准备:

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归园田居〉(其三)》,引出作者陶渊明。

2、就《桃花源记》一文提问: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感知

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正字音,理解语句的意思。

三、品析

1、引导学生分别从生活、爱好、性格等方面来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2、结合图片,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

3、讨论:对五柳先生性格中的一点或两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任选两题或三题)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给自己或他人写一篇小传。

4、以好朋友的身份给他写封信和他聊一聊,表达你对

他的看法。

附板书: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生活贫穷

爱好读书嗜酒著文章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精神安贫乐道

五柳先生传讲课篇七

《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百年来,魏晋名士就以其独特的风度令人遐想,有对酒放歌的曹操,有临刑抚琴的嵇康,有兰亭流觞的王羲之……他们构成了一幅独放异彩的历史画卷。而这幅画卷中最绚烂的一笔当属陶渊明。我们曾在他勾画的世外桃源中流连忘返,今天,我们又要拜访他笔下的另一位神秘人物——五柳先生。

(一)读

1.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体会感情基调,注意字音及停顿。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字音。

3.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4指名诵读(播放背景音乐(《寒江残雪》),教师订正朗读节奏和语气语调。

5.全班齐读课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二)译

1.教师介绍“猜读法”,学生猜读文意。

2.学生说文章大意,解释重点词语。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疑难词句。

(一)五柳先生之“穷”

1.用一个字概括五柳先生的生活状况。

2.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五柳先生的贫困?

3.穷到这种程度,他的精神状态怎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引导学生朗读品析,比较两个句子的差别。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二)五柳先生之“乐”

1.穷成那样,他为什么还能“乐”得起来?

2.五柳先生为自己哪些“志趣”感到快乐?

3.“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中哪几个字暗含“乐”的意思?(好 嗜 娱)

分析“好读书”

(1)五柳先生“好读书”到什么程度?

(2)既然“好读书”,为什么还“不求甚解”?是否矛盾?

分析“性嗜酒”

(1)“嗜”是什么意思?(非常喜爱)我们在哪一课曾学过这个词?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嗜学到何种程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五柳先生嗜酒到什么程度?(“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分析“常著文章自娱”

(1)“自娱”怎讲?(提示:组词法翻译)

(三)五柳先生之“苦”

1.一个生活贫苦,心境凄苦的人,把他的凄苦倾吐给世人了吗?

2.陶渊明欣赏这样的五柳先生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谁能以陶渊明的`口吻来朗读课文第二段,读出陶渊明对五柳先生的敬慕之情。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五柳先生与陶渊明的关系

2.当时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西晋左思有诗云“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咏史》),是当时门阀制度的真实写照。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贤。”人是社会环境中的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又是怎样的呢?教师介绍陶渊明生平、事迹。

3.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如大于等于号。《五柳先生》是陶渊明的自我认定,是他希望成为的形象。如果说《桃花源记》提供了一个文化理想,那么《五柳先生》就提供了一个精神理想。

示例:水之色。即无色。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色之色,乃成至色。

白色。绚烂之极终归于平淡,如日光之七彩这融为一白,有七彩之合蕴,又有一白之融贯。

红色。他有一颗赤子之心,他的精神通向了永恒,他的生命却回到最初的状态。

菊之色。他有菊的幽幽清香,有君子的安贫乐道、不慕荣华。

陶渊明就像一本书。这本书,我们刚刚开始读,却永远读不完。老师推荐几个作业,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对陶渊明做进一步的阅读 。(国画讲究“留白”,一堂课也要“留白”,给学生更多阅读积累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作业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

推荐作业如下(任选其一):

1.你认为书中的插图是否完全展现出五柳先生的精神面貌,如果不是,你打算如何设计?(注意人物的神情、姿态、服饰、画面背景及其他细节)。

3.制作一张关于陶渊明的手抄报(包括陶渊明的生平、作品、趣事、后人评价等)。

五柳先生传讲课篇八

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以帮助学生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1、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今天上课的两条要求:

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说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来,读出自我,开动大脑,读出困惑。

(做一个小游戏,看大家是否真正身心放松了。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我们不妨照此方法来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五柳先生传》。)

2、初读课文,疏通字词(范读、自由读、重点读、齐读)

3、充分讨论,体会文意

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d.这时候我们便可以讨论一下《五柳先生传》是不是作者的自传?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须先简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生平简介)。

4、归纳特点、仿写自我

a.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b.用极少的语言(一个段落,一句话)向全班同学介绍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个例子。

5、重温课文,熟读成诵

附录一: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他早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活。所以,在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职而归。从此,完全走向了归田的道路。终年63岁。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等晚年的《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附录二: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余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醉,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日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娱,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附录三:

名家谈读书

朱熹:“凡读书,须字字读得响亮……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

陆象山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王富仁:“好的书,是读过就‘懂’的,‘读’同‘解’(理解)是同时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读’就是‘解’,‘解’就是‘读’,‘解’是在‘读’的过程中或读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不存在一个‘甚解’的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才是一种正常的读书方法,接受方式。”

林语堂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来便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

附录四:

陶渊明诗选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所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满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咏山海经》(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苦心,良辰讵可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