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研学旅行心得体会(通用7篇)

最新研学旅行心得体会(通用7篇)

时间:2023-09-28 05:43:18 作者:雅蕊 最新研学旅行心得体会(通用7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篇一

这次游学,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随着清晨的火车开出车站,我怀着未知和忐忑不安的心情离开了北京,虽然之前我去过两次杭州,但是我都是随妈妈去的。

在出发之前,妈妈给我准备了一大箱子,一大背包的行李,并再三嘱托我要注意安全并照顾好自己。

终于到了周五,马上就要回家了,可有一个问题却让我头疼不已,那就是收拾行李。

妈妈在走前替我收抬了一堆要带的东西、换洗的衣服、水、吃的、酸奶、雨披,当然还少不了一本书,真是应有尽有。可对于动手能力差的我来说可真是比登天还难,我想着,到底该怎么办啊,算了,把东西全塞进去就完事,结果我发现,光把衣服塞进去,箱子就合不上了。

我不得不求助我的室友,小任了。小任说:“你把小的衣服卷成一个卷,塞到衣服与箱子的空隙里试试”我把小衣服卷成豆腐卷的形状,按照小任的方法做,果然成功了。

经过这次游学,大大地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让我有很多受益。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篇二

七星湖是湖南省一个非常美丽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处非常适合进行研学旅行的地方。在我的研学旅行中,我来到了七星湖,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我不仅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收获了很多思考和感悟。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的七星湖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第二段:背景

在这次研学之旅中,我们参观了七星湖的多个景点,包括湖心岛、狮子山、弥勒岛等。在每个景点,我们都有专业的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历史、地理和文化知识等。此外,我们还参加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例如摇船、做木材、足浴等。这些活动都非常有趣和有意义。

第三段: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研学旅行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在参观湖心岛时,我了解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保存它们为后代人观赏和学习。在狮子山中,我们通过攀爬和跑步,培养了我们的身体素质和体魄。我们还在弥勒岛中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作技艺,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族传统的历史渊源。

第四段:思考和感悟

在这次研学旅行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很多思考和感悟。首先,我深深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保存它们为后代人观赏和学习。其次,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最后,我也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族传统的历史渊源,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传承这些文化和传统,才能更好地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五段:总结

总之,这次七星湖研学旅行非常有意义,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很多思考和感悟。通过这次研学之旅,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我相信,这些收获和体验将会给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篇三

我有一个巨大的记忆宝库,那里珍藏着我成长路上的每一束阳光。这次“研学旅行”,注定是三月天里最灿烂的那一束。

我喜欢看别校的学生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因为在星耀,我幸得这份珍贵。

追寻那年代已久的长征情怀足以让我潸然泪下,站在每一处先辈走过的泥土里,让我震撼;收藏这份值得回忆的师生同学情谊,也足以让我百般回味,一路上携手相伴,一路温暖。同行千里,同窗数载,我的记忆宝库里,荣幸有你!

出发前一晚甚至有些紧张,幻想着旅行中的各种烦恼,躺在宿舍的床上,半梦半醒。四天后再来回顾,这些能联想到的麻烦,居然都没有发生。没有忘记带任何东西,没有难吃的早中晚饭,没有迟到生病,没有拥挤吵闹,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闪闪发光。

五点半起床是一生难得的经历,这必须将它放入记忆宝库。我讶异于自己的自觉,舍长大人一叫起床,同舍舍友的相互配合:“牙刷?”“到!”“牙膏?”“到!”点名完毕,即刻出发。三秒内,我已经全部整齐收拾好出门了。

我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完成得可谓相当的令我满意。不是因为我自己讲得多么精彩动人,而是因为我有幸能拥有一位好搭档:郑意扬。四渡赤水的讲解我只能叫做按部就班,而他却已是惊为天人!同照着稿子念的我不同,他把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他那有情有趣的灵魂结合在一起,引来导游、老师、校长的围观和赞许。一旁的我顾不上黯然失色,反倒觉得欣喜若狂,因为像小沈这样的人,曾经和这样厉害的人同台演讲过。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听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过雪山时,司令员看见了一名冻僵了的同志靠在石头旁,全身只穿了一件背心,雪花盖住了他已闭上的双眼,司令员急得直跺脚:“政委呢?为什么不将衣物分给同志,叫人活活冻死!”旁边的小同志哽咽到:“司令员,冻僵的就是政委……”听完后,肃然起敬。“长征精神”里,若没有集体主义、战友情怀,又哪来胜利?同窗情谊,又何尝不是集体主义。四分钟上高铁,靠的是同学们的互相催促,男生在前放置行李,女生在后悉心排座;餐厅吃饭,有为大家主动添饭的,有帮大家夹菜夹肉的,出门在外,同学便像兄弟姊妹。在学校,考前的艰苦复习时光,围靠在黑板前共论一道难题,犯困时同桌轻拍我肩膀……这些场景,瞬间涌入脑海。

晚上的年级联欢活动,我有了一个讲开场辞的机会,拿了半分钟的话筒,晚上回酒店给妈妈打了半小时电话。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不断地认识更好的自己,即便是上次主持“法制节目”出了一点纰漏,赵老师仍相信我行。我在一天天变得安心、变得自信。

我相信自己也可以闪闪发光,正如我庆幸我能有这样的老师和同学陪我一道成长。我愿意自己像与我同住的x同学那样快乐明媚,像坐在我旁边的o同学那样读书很多,像饭桌上的a某那样乐于照顾他人,像某胖同学那样幽默可爱,像“游击队组织”那样有一份“宁愿不吃饭,也要好好唱!”认真做事的态度,像某百岁老师那样爱着学习并爱着生活。

秒针转动的每一次滴答,我都觉得精彩万分。苦于描述能力有限,我没能多点文采、多点远见,提早将路上细数的温暖写成一段珍贵的回忆。但愿几十年后,我年老的心,人能像此刻这样翻腾、荡漾。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篇四

细心又温柔的老师,活泼又热情的同学,我们来自四面八方,但却何其有幸,在十二营相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我们背负着青春的,聚在一起,不曾停止脚步,一起去追逐那颗永不磨灭的赤子之心。

我们回望了红头船的历史。火辣辣的太阳撕开了大地的皮,顶着烈日,我们站在了一颗古老的大榕树下,听着老师讲述着红头船的故事,望着身后那艘庞大的红头船,嘴里默念着红头船的精神,我不由得深深地佩服先人们。凭吊遗迹,世事尽管沧桑多变,但是因果关系,历历可辨。回望历史,它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而它的目的乃是教育别人,让人们有所领会,进而虚心尊重客观法则,勇于面对现实,开拓未来。

我们感受了乡村的发展。古人诗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就是似诗如画的东华村的真实写照水清岸绿,乡容美丽,经过东华村民的不懈劳动与努力,生态纯粹的农田,候鸟栖息的湿地,晶莹剔透的葡萄,成为了东华村的资源优势。东华村的发展,让我们体悟了劳动的魅力,劳动创造了美,是生存的本能,它无时无刻不在改变与进化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进程。

我们领略了科技的强大。在充满科技气息的宝奥城中,我们进行了关于动力的实验,学习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其实归根结底,科学的幻想就是科技和技术的大胆创造,未来的科技靠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与改造,科技,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

这场青春的旅行在一路的嬉嬉闹闹中落下了帷幕,我们回望了历史,感受了现今,也既往了开来,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的旅途永远不会停止,青春,永远在路上。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篇五

在这个充满尘埃的雾霾季节里,我们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旅行——三岔河研学旅行。这是一个离城市不远的地方,但是却让人流连忘返。这次旅行让我们不仅仅是游览了美景,更是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珍贵的回忆。下面是我对此次三岔河研学旅行的体会与感悟。

首先,三岔河研学旅行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远离喧嚣的城市,我们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翠绿的山峦、湍急的河流、清新的空气,让我彻底放松下来。清晨,我和同学们一起徒步爬山,沿途的自然风光让我们忘却了疲倦。登上山顶,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被薄雾缠绕,仿佛置身于仙境。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而我想说,我们成功了。

其次,三岔河研学旅行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在研学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工厂、农田和学校,亲身了解了小城镇的生活和发展现状。在工厂参观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环保和技术的知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起到了启发作用。而在农田参观中,我们亲自体验了农民的劳作,了解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研学旅行的魅力就在于可以真实地接触到我们平时无法接触到的事物,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

此外,三岔河研学旅行也让我和同学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一起同行,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尤其是在研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大家都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共同取得了成功。而这一切的成绩背后,是我们之间相互信任、互相扶持的友情。这次旅行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相互增进了友谊,也让我们认识到,在困难面前,团队合作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除了美景、知识和友情,三岔河研学旅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旅行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当地居民积极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清洁的河水、整洁的街道、绿意盎然的公园,这一切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从中学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决心将这份责任带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无论是从自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还是从亲近大自然,爱护环境开始,我们都要为保护环境,构建美丽家园而努力。

最后,通过这次三岔河研学旅行,我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研学旅行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在过去,我以为研学旅行只是一次难得的旅行机会,可以远离繁忙的学习生活,放松一下自己。然而,如今我明白了,研学旅行并不仅仅是玩乐的机会,更是一次对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考察。只有在与他人协作中,我们才能真正发展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只有在全新的环境中,我们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三岔河研学旅行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无论是自然风光、知识的获得、友情的培养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研学旅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学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然的美丽和脆弱,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次研学旅行的经历将对我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将所学所领悟的知识和经验付诸实践,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篇六

研学旅行是当今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实地参观、调研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最近我参加了一次三岔河的研学旅行,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在这次旅行中,我通过亲身参与,深入体验了三岔河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以及人文特色,对我的成长和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岔河的历史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三岔河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在旅行中,我们参观了三岔河博物馆,在导游的耐心解说下,我了解到了三岔河这座城市的源远流长。通过观看古代文物、图片资料和现场复原,我深刻感受到三岔河历史的厚重感。这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其次,三岔河的自然风光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三岔河位于一片广阔的山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旅行中,我们远足到了三岔河的著名景点“百龙山”,山势陡峭,沿途山花烂漫,山泉潺潺。站在山顶,我俯瞰着整个山区的美景,心生敬畏。这次旅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让我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和呵护自然环境。

再次,三岔河的人文特色让我感受到了德化人民的淳朴和善良。在旅行中,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农田和传统手工艺作坊。农田里劳作的农民们勤劳而朴实,他们用双手创造出美丽的农田景观,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在作坊里,我观察到工匠们专心致志地制作着精美的陶器和手工艺品。他们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工作时全神贯注,让我察觉到了劳动和创作的魅力。这次旅行让我对农民和工匠有了更深的尊重,也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这次三岔河研学旅行对我个人的成长和人生观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旅行,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仅是看和听,还要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和分析。通过问问题和提出自己的见解,我积极参与到讨论和探索中。在团队合作任务中,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协调沟通的能力。每个任务都需要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通过这次旅行,我不仅丰富了知识,也增强了自信和勇气。

总之,三岔河研学旅行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参观历史文化、领略自然风光、感受人文特色,我对三岔河的印象深刻,对学习和成长有了更高的追求。这次旅行让我明白了广阔的世界和个人的渺小,也激励我要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次研学旅行的心得体会将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篇七

在局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下,7月23日,我们五峰研学旅行学习团队一行5人,踏上了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去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班。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拥有21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持单位的井冈山,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其中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牢牢把握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一主线,充分挖掘井冈山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青年干部成长需求,引入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理念,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了一条红色基因教学的创新之路。

为期五天的学习,我们将基地的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都一一进行了体验。

一、红色育人的研学课程

1、开班式上放异彩,烈士墓前祭英魂

参训的154名学员盛装出席,以最饱满的姿态向基地指导老师及同行展示教育人的风采。三千翠柏卫忠魂,紧逼戎装后来人。开营仪式后,全体学员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祭奠革命英灵。

2、八角楼台铸热血,挑粮小道磨意志

150余名学员慕名前往坐落于茅坪村的八角楼,昏暗的灯光九十年前照亮了伟大的革命道路。烈日炎炎,培训学员重走挑粮小道七里山路,虽然汗水湿透的衣裳,但那一幅幅咬牙坚持的革命精神,已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里。

3、聆听讲座获新知,革命家风代代传

培训学员有幸聆听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钟教授对井冈山精神的解读,更有感于革命后代王放讲述父辈投身革命,将革命精神作为家风祖训进行传承。通过讲座,让我们了解到,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峥嵘革命史,那段辉煌悲壮而光荣的历史需要我们共同找寻,共同铭记。

二、课程开发的有益启示

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课程开发的成功,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着力解决研学旅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研学旅行如何与学校课程实现有机融合?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如何设计?此次的培训学习,带给了我们如下思考:

1、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立足教育性

研学旅行做到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必须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每一门课程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寻找适合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深度促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井冈山之行中,通过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聆听感人的革命故事,让学员体会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悟信仰的力量,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所以研学旅行在课程目标的制订上,要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历史学科课程、科学学科课程等统筹考虑,活动中的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和核心素养的`目标统筹等等,都应该是落实课标的核心要点。

要通过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身心、思想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突出实践性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是目的,旅行是手段,通过旅行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为此,课程设计和实施中,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充分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研学旅行,就是要让他们在与学校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实践思考。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要避免学生在学校中的以单一学科知识被动接受为基本方式的学习活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的课程设计,井冈练兵、三湾改编、学编红军草鞋、自做红军餐等,都突出了研学的实践性。

研学旅行的课程应当超越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因地制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在实践学习中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加强融合性

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要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研学旅行基地功能的拓展、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都要创造性地整合。

从课程资源的整合看,既包括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跨界整合,也包括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例如,要统筹安排好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线路的课程资源开发;要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从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各种场馆中挖掘和整合可利用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实现与学校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衔接融合,推动学校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融合。

4、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确保安全性

由于研学旅行的课堂多是在路途上,开放性非常强,所以安全性原则是确保活动课程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针对以学生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学旅行,需要对研学线路、课程设计、组织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安全保障等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切实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确保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安全性。

五天的课程,转瞬即逝。井冈山,我们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蓦然回首,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当我们走在挑粮小道上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时,当我们站在革命英雄烈士墓前泪如雨下、泣不成声时,当我们聆听革命后代讲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谆谆教诲时,我们领会到了井冈山精神的真谛。但愿我们今后所做的研学旅行活动,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一辈子能够受用的、值得铭记的宝贵经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