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自我鉴定>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通用8篇)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通用8篇)

时间:2023-10-13 13:43:11 作者:纸韵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通用8篇)

标语可以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激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创作标语需要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观点出发,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表达方式。下面是一些成功企业所用过的广告标语,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巧妙之处。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篇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史,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被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敏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删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带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拉史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见而不受.夸为官宣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幂受,夸为妻要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夸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主: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10.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举于士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2)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12.根据《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填空。(2分)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 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20xx年广西区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9.d(得:同“德”,动词,感激恩德。)

10.b(于:比,介词)

11.(1)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 处呢? (2)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来的思想。

12.鱼与熊掌,万钟(丰厚的俸禄)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篇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b.所欲有甚(非常)于生者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b.舍生而取义 任重而道远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3、指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给你吃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4、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1、b

2、c

3、b

4、c

解析试题分析:

1、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2、a、代词 助词。b、表并列 表顺承。c、两个都是“做”的意思。d、代词 无意义。经分析,应该选c项。

3、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4、c.第二段主要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这一观点。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篇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所缺诗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二者不可得兼 ()

(2)得之则生 ()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翻译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

(1)上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略”。

2、(1)同时拥有(2)生存、活(3)侍奉(4)通“辨,辨别”

3、(1)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能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这样的丰厚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4、(1)舍生取义(2)答案不唯一,要言之成理(3)富贵不能淫。

5、“略”。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篇四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2】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这也不是可以的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他的天良。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文: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

译文: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d.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小题3】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l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排比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富于文采和气势。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a

解析【小题1】a中“辟”通“避”;b中“辩”通“辨”;c中“乡”通“向”。

【小题1】“以”应为:“停止、放弃”。

【小题1】a中观点应是“舍生取义”。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篇五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与课本原文一样,没有书写错误。

b.第一段空白处应填写的句子是“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与“得之则生”两句中的“则”字用法不相同。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与“是亦不可以已乎?”两句中的“是”字翻译的意思相同。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词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

(2)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___________

(4)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

5.试分析选文第二段画线句体现了孟子语言的什么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a

2.(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通“避”,躲避。(3)侍奉。(4)停止,放弃。

3.(1)按照这种方法就可以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

(2)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意对即可)

4.作者以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5.画线句体现了孟子语言善用排比的特点,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富于文采和气势。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篇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2)乡为身死而不受。( )

2.翻译句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是采用什么的方式提出来的?

4.孟子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孟子的“舍生取义”这一主张在我们现代适用吗?当你的人生面临这样抉择的时候,你将如何的面对?谈谈你的看法。

1.(1)苟且取得

(2)乡:通“向”,从前

2.高位厚禄不辨别是否符合礼仪就接受了它,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3.孟子提出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这个论点是由“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来。

4.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5.适用。有时即可“取义”又可不“舍生”,所以当我们面临这样抉择的时候,我们既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

(意对即可)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篇七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9—12题(6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10、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1分)

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生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11、指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2分)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给你吃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

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9、d10、b11、a12、a

课文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解析篇八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妥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加线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

a.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君将哀而生之乎

b.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c.万钟于我何加焉而山不加增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d.甚矣,汝之不惠【小题3】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三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答案

【小题1】d(2分)

【小题2】c(2分)

【小题3】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2分

【小题4】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或人在接受优厚的棒禄时也要讲“礼义)(2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