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大班教案螃蟹过河(优质17篇)

大班教案螃蟹过河(优质17篇)

时间:2023-12-23 11:59:12 作者:HT书生

大班教案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意手工教案:通过创意手工,培养大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螃蟹》大班教案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录音机、磁带。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4)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

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活动中,幼儿对于手掌印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手掌如何重叠按印出螃蟹,这也是活动中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我只是直白的交给孩子绘画的方法,而没有让他们去讨论去发现,虽然我着重讲解了这一点,但个别孩子还是未能很好的理解,通过这一次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在动手能力方面,还要加强。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引导幼儿观察“蟹塘”,激起兴趣

1.请幼儿说说螃蟹的外形特征。

2.螃蟹身体和脚连接要牢固;

3.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同伴之间可以共同完成作品。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启发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有机的结合,大胆的表现。

2.适当的指导螃蟹身体和脚的连接的方法。 四、作品讲评

1.请幼儿把作品放在“蟹塘”,相互欣赏,并互介绍自己的材料。

2.请幼儿说说谁的螃蟹做的最好,用的材料最巧妙?

将剩余的材料放在美工区供幼儿平时制作。并经常添置,制作其他手工品。

一、设计思路 幼儿带来的废旧物品很多,有的很象螃蟹的身体,我便选择了这些材料来制作螃蟹。在组织活动之前 ,让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动态。在活动中,让幼儿讨论选用的材料,使幼儿提高对废旧物品的 利用意识,再进行操作。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材料,从而使幼儿进一 步了解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激发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一次性快餐盒、各种瓶子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废旧物品,用这些东西制作螃蟹,幼儿的情 绪很高。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用这些东西做出了形态各异的螃蟹,有的用椭圆形的糟饼盒和废塑料棒 做,有的则用饭盒和吸管做,……用的材料很丰富,效果很好。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满意, 满足了他们创作的欲望。而且,通过这些废旧品的利用,也培养了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1.对利用废旧物品做做玩玩感兴趣。

2.会根据各种废旧物品的特点制作螃蟹。

3.能大胆地表现各种动态的'螃蟹。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重点:能选用合适的材料做螃蟹

难点:正确表现螃蟹的身体与脚的连接

经验准备:了解螃蟹的特征

物质准备:范例、各种废旧物品及辅助材料,积木搭的蟹塘

咦、引导幼儿观察“蟹塘”,激起兴趣

1.请幼儿说说螃蟹的外形特征。

2.欣赏范例,并组织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做螃蟹?

1.先选好材料,看看哪些材料适合做螃蟹的身体或脚;

2.螃蟹身体和脚连接要牢固;

3.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同伴之间可以共同完成作品。

1.启发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有机的结合,大胆的表现。

2.适当的指导螃蟹身体和脚的连接的方法。

1.请幼儿把作品放在“蟹塘”,相互欣赏,并互介绍自己的材料。

2.请幼儿说说谁的螃蟹做的最好,用的材料最巧妙?

将剩余的材料放在美工区供幼儿平时制作。并经常添置,制作其他手工品。

幼儿带来的废旧物品很多,有的很象螃蟹的身体,我便选择了这些材料来制作螃蟹。在组织活动之前,让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动态。在活动中,让幼儿讨论选用的材料,使幼儿提高对废旧物品的利用意识,再进行操作。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材料,从而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激发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一次性快餐盒、各种瓶子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废旧物品,用这些东西制作螃蟹,幼儿的情绪很高。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用这些东西做出了形态各异的螃蟹,有的用椭圆形的糟饼盒和废塑料棒做,有的则用饭盒和吸管做,……用的材料很丰富,效果很好。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满意,满足了他们创作的欲望。而且,通过这些废旧品的利用,也培养了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录音机、磁带。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4)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螃蟹运瓜》大班教案

1、练习侧走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探索用身体各部位夹球侧行的方法以及与同伴合作方式。

1、人手一只球。

2、箩筐四只。

3、螃蟹头饰一个。

2、现在我们沿着线慢慢的侧行,好,现在加快速度侧行,回到原点,集合。请螃蟹宝宝们跟着妈妈坐下。

1、教师:那儿有一堆瓜,请螃蟹宝宝们把它们运回家,但是运的时候不能用到我们的大钳子,你想怎么样来运?想好之后,请螃蟹宝宝每人去拿一个瓜(强调不能用手),然后沿着线把它们运回家。

2、集合,请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请螃蟹宝宝们说说刚才是怎么样运瓜的?

3、教师:现在请螃蟹宝宝们再运一次瓜,这次用的方法要和刚才的'不一样。

1、教师:刚才是一位小螃蟹运瓜,现在请两位螃蟹宝宝合作运瓜,我们的钳子还是不能碰到瓜,想想看,可以怎么运?(运的时候注意两位宝宝的步子要整齐,大家要一起走,不能让瓜掉下来)。

2、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

3、再次练习,请螃蟹宝宝用和刚才不一样的方法运瓜,看哪一队宝宝运的又快有稳。

2、再次比赛。

1、教师小结:刚才宝宝们表现的都很不错,现在跟着妈妈做一下放松运动(题腿、转头,扭腰)。

2、现在请宝宝们把瓜搬回家吧。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录音机、磁带。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4)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

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活动中,幼儿对于手掌印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手掌如何重叠按印出螃蟹,这也是活动中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我只是直白的交给孩子绘画的方法,而没有让他们去讨论去发现,虽然我着重讲解了这一点,但个别孩子还是未能很好的理解,通过这一次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在动手能力方面,还要加强。

螃蟹家族大班教案

1、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将儿歌内容创编成小故事,并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学会关心他人。

2、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故事续编结尾。

3、幼儿可根据故事内容为故事请名字。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幼儿结合儿歌内容大胆的想象将其创编成故事。

续编故事结尾。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手偶、螃蟹头饰若干、幕布一个。

1、活动导入:配班教师运用小兔子手偶在幕布后为幼儿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主班教师与幼儿参与"小兔子的活动",从而进行猜谜游戏引出本次课题--螃蟹。

3、讨论分析:帮助幼儿了解螃蟹的特征。

(1)"螃蟹是什么样子,它有几条腿?"

(2)"螃蟹走路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朗诵儿歌内容,请幼儿仔细倾听儿歌。

5、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儿歌创编成故事,从中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并学会关心他人。

(1)观看多媒体图片,当爸爸、妈妈、叔叔、娃娃在一起出现时,图片停止,引导幼儿针对后面的内容进行续编。(提问:"在这时,爸爸、妈妈、叔叔、娃娃会想到什 么?"引导幼儿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

7、情景表演:出示道具--头饰,教师针对小朋友创编的故事引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1)观看图片后半部分,(提问:"当小螃蟹发生不愉快时,它们之后会怎样做的?"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结尾。)

(2)将幼儿进行分组,教师给予引导。

(3)请小组代表进行故事讲述,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8、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为自己喜欢的故事起名字。

9、听轻音乐,引导幼儿分组排队,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最棒。

我发现幼儿对讲故事很感兴趣,为满足幼儿的意愿,我们在班级进行了本次课程,本次课程是由一首儿歌展开的,在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幼儿展开想象进行对内容的创编及结尾的续编。

课上每位幼儿积极主动,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班级教师配合默契。课程初期,教师运用小兔子手偶与幼儿互动,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猜谜游戏,引出本课的主题。通过描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螃蟹的特征,而这些都是为了续编和创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续编故事过程中,幼儿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语言为简单的儿歌增添丰富的内容,例如:"调皮的螃蟹要回妈家;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将简单的儿歌变得生动、活泼。为小朋友们接下来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孩子们在台上大胆的表演赢得了台下小观众的阵阵掌声,就连不爱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这次都勇敢的站在台前为大家进行表演。在编故事结尾时孩子们创意更是丰富多彩,有说:"可爱的小螃蟹排成队一个挨着一个走。"还有的说:"小螃蟹摔倒时,爸爸妈妈把它扶起来,它们不怕困难继续向前走······"各式各样的答案。

《制作螃蟹》大班教案

1、引导幼儿能抓住螃蟹的特征,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螃蟹,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2、在手工活动中,喜欢探究,专注,想象力丰富有信心。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1、范例:一次性饭盒制作《螃蟹》作品一个。

2、各种材料:火柴盒、易拉罐、豆腐盒等等。

3、手工工具、双面胶、剪刀等等。

4、废旧材料箱。

一、导人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邀请了你们的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班,老师还邀请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它们是谁:”(螃蟹)。

师:“前几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螃蟹和它们作朋友,这两只螃蟹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真螃蟹和图片上的螃蟹一样吗?”

师:“这是老师做出来的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探索制作的方法。

1、“螃蟹的身体上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要选用一次性盘子和饭盒做它的身体?

小结:螃蟹的身体是方圆形的?一次性饭盒是方的,盘子是圆圆的,它们看上去很象,所以老师用饭盒和盘子做它的身体。

2、“螃蟹的八只脚是用什么材料做?。为什么用插座和吸管做脚呢。”

小结:“螃蟹的八只脚是细细的长长的,所以老师选用吸管和插座做它的脚。

3、“螃蟹还有一对脚呢?我们看看这对脚拿什么?(钳子,剪刀)老师选用夹子和插子做螃蟹螯足。

4、“然后在点上眼睛,这只螃蟹就更象了。”

三、幼儿制作。

1、介绍材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许多材料,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小手做出多种多样的螃蟹。让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材料。

(2)“哪些材料可以螃蟹的脚呢?”提醒幼儿没有满意的材料还可以到材料箱里找一找。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制作,教师提醒幼儿拼一拼摆一摆然后再作。

四、展示作品。

提醒幼儿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样做。”然后将作品放在展览柜上。

一、设计思路。

幼儿带来的废旧物品很多,有的很象螃蟹的身体,我便选择了这些材料来制作螃蟹。在组织活动之前,让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动态。在活动中,让幼儿讨论选用的材料,使幼儿提高对废旧物品的利用意识,再进行操作。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材料,从而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激发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一次性快餐盒、各种瓶子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废旧物品,用这些东西制作螃蟹,幼儿的情绪很高。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用这些东西做出了形态各异的螃蟹,有的用椭圆形的糟饼盒和废塑料棒做,有的则用饭盒和吸管做,……用的材料很丰富,效果很好。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满意,满足了他们创作的欲望。而且,通过这些废旧品的利用,也培养了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螃蟹》大班教案

故事《小螃蟹的奇遇》讲的是一只小螃蟹遇到蚯蚓、壁虎,发现它们和自己一样都有再生的本领。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听故事和讨论的形式,让幼儿对螃蟹等动物的再生现象和特殊的本领感到好奇,有进一步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1、理解故事情节,了解螃蟹的大螯有再生的特点。

2、对动物奇特的再生现象和特殊本领感到好奇,有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小螃蟹若干,故事磁带,图片或课件,幼儿收集各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动物角里饲养几只螃蟹。

一、观察螃蟹。

1、看看螃蟹长得什么样?(有两只大螯、八条腿,背部是硬硬的壳等等)

2、螃蟹有什么特点?(走路横行,会吐泡泡等等)

二、倾听故事。

1、小螃蟹除了有这些本领以外,它还有一种奇特的本领,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螃蟹的奇遇》的故事。

2、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并逐一出示图片。

三、讨论回答。

1、小朋友,你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怎么样?故事里讲了些什么呢?

2、螃蟹的钳子怎么会断的?断了以后还会长出来吗?

3、螃蟹碰到壁虎,相信它的话吗?小壁虎是怎么和螃蟹 说的呢?

4、蚯蚓的本领和螃蟹、壁虎的本领有什么不同?他们这些本领叫什么?

四、交流讨论。

1、幼儿听故事录音,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有再生的本领?

3、幼儿手持各种资料图片,与同伴交流讨论。

五、延伸活动。

启发幼儿再去收集寻找有特殊本领的动物,有待以后研究。

《螃蟹》大班教案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录音机、磁带。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4)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大班手工螃蟹教案

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等知识。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与问题意识。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螃蟹,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1、箱子四个、活螃蟹八只、熟螃蟹一只;

2、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螃蟹范例;

3、蟹壳、卡纸、一次性饭盒、盒子、双面胶、剪刀等。

一、导入活动。

师:

1、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崇明有哪些特产吗?

小结:我们崇明有好多特产:有山羊、白扁豆、甜芦粟、金瓜,还有鲜美的螃蟹。哎呀,崇明的好东西可真多!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崇明特产——螃蟹,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秘密?(想)。

3、那么,吴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这位朋友,好吗?请你们仔细的看看这位朋友,看看它长得怎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可以把你发现的秘密和你边上的朋友说说,要是有问题可以问问朋友。好,现在我们可以去看朋友了。

二、幼儿探索。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比较雌雄蟹。

2、引导幼儿探索螃蟹生理结构的功用。如:大螯的作用、硬壳的作用、眼睛的位置等。

3、逗引螃蟹,抓螃蟹时,注意安全。

三、交流分享。

问:把你了不起的发现告诉大家,你看到的螃蟹是怎样的呢?

(颜色、形状、功能……)。

小结:螃蟹全身长着硬硬的壳,背和腿的颜色是黑色或者是褐色的,肚皮的颜色是白的,有的肚皮上有黑点。螃蟹爸爸与螃蟹妈妈的肚子是不一样的,螃蟹爸爸的肚子上的盖子是三角形的,螃蟹妈妈肚子上的盖子是圆形的.。螃蟹的身体是圆的,身体前面有一对可以转动的小的眼睛,可以看到四面八方;两边有八条细长的腿,用来爬行和游泳,还有一对神气的大螯,那可是螃蟹捕食的工具和战斗武器,可厉害了!所以我们抓螃蟹的时候要避开大螯。

那么你们知道螃蟹住在哪吗?它喜欢吃什么呢?先和边上的朋友说说,然后再告诉大家好吗。

小结:螃蟹喜欢居住在江河、湖池的岸边,喜欢住在洞里,躲在在水草丛中。螃蟹喜欢吃水草、螺蛳以及一些腐烂的鱼虾等。

螃蟹味道很鲜美,可以做成好吃的菜,你知道螃蟹可以做成哪些菜?

(蒸蟹、面拖蟹、醉蟹)。

你们知道为什么崇明的螃蟹味道特别鲜美吗?

小结:因为崇明的水很清、很干净。

四、制作体验。

2、师:请你们也来做螃蟹,你们愿意吗?做的时候,先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样的螃蟹。

3、幼儿制作活动。

4、作品展示。

大班教案《螃蟹》

1、引导幼儿能抓住螃蟹的特征制作螃蟹,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2、在手工活动中,喜欢探究,专注,想象力丰富有信心。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材料操作包人手一份、手工工具:剪刀、固体胶等等。

一、导人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它们是谁:"(螃蟹)师:"前几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螃蟹和它们作朋友,这两只螃蟹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真螃蟹和图片上的螃蟹一样吗?"师:"这是老师做出来的你们仔细看看螃蟹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二、探索制作的方法。

1、首先用剪刀沿着黑线把螃蟹的轮廓剪下来。

2、"螃蟹弯曲的小钳子是怎么做成的?"。

小结:通过筷子、铅笔等物体弯曲螃蟹的钳子,这样就可以设计出螃蟹好玩的形象了。

3、我们可以在螃蟹的身体上装上橡皮筋,这样就可以做好看的头饰戴着了。

三、幼儿制作。

1、介绍材料。

2、启发幼儿如何运用材料制作螃蟹。

3、幼儿探索制作,教师提醒幼儿拼一拼摆一摆然后再作。

四、展示作品。

在这节课我让幼儿自己观察,探究思考,虽然对螃蟹的基本形状不同动态都能基本掌握,但作画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原因是我的示范画左右了幼儿独立思考,造成了幼儿的画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没有创意。另外,虽然说大班幼儿能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表现物体,但螃蟹的形态比较多它的造型很难把握,因此仅在课堂上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螃蟹的结构特征、动态绘画、添加背景难度有点大。

《螃蟹》大班教案

1,幼儿通过猜猜,看看,摸模,讲讲,认识螃蟹的主要特征知道螃蟹是崇明的特产。

2、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认识螃蟹的主要特征。

引导幼儿观察仔细深入。

螃蟹(生的和熟的)、稻草、水、大盆。

一、谈话猜谜(半圆形队形)

师:今天,有一位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是谁呢?我给大家猜个,猜出来我们就知道这位客人是谁了。

附:两只大钳会夹人,小小嘴儿吐白泡,身穿青灰衣,烧熟变红衣,猜猜这是什么?

一、说说

三、观察

1、看看螃蟹的身体、颜色、腿、眼睛、大鳌,雌、雄等等。

2、用耳朵听听,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3、用稻草去碰碰螃蟹会怎么样?

4、(往大盆里倒点水)螃蟹在水中是怎么样的?(幼儿分散在大盆两旁,观察螃蟹,先看再每人一根稻草和螃蟹玩玩,最后放入水观察)

四、集中谈话(边提问边认识螃蟹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1、螃蟹是什么颜色的?(青灰色)身体的反面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椭圆形)

2、眼睛长在那里?嘴巴呢?

3、有几条腿?(八条腿)它是怎么爬的?(横爬)

4、用一根稻草去碰两只大钳,提问:这是什么?哎呀,我的手指被螃蟹的什么钳住了?(大钳)大钳像什么?(剪刀)这大钳有什么用呢?(保护自己拿东西吃)

5、你们知道它生活在什么地方?(水塘)

6、你们吃过螃蟹吗?熟了的螃蟹是怎么样的?味道如何?

附:雌-底部是半圆形的雄-底部是三角形的

上面就是本次分享的科学教案例文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了幼教工作中幼儿科学课教案大班等内容,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幼儿园情况操作时稍加调整,大家如果对本总结内容有意见可以给小编提出,更多相关的教案的好文章可以直接在本站搜索,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幼儿园大班教案。

《螃蟹》大班教案

《螃蟹歌》是一首流传于云南地区的童谣。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歌曲运用云南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根据这一年龄阶段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把握歌曲的节奏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1、让幼儿知道螃蟹的特征,懂得2/4拍音乐的节奏。

2、让幼儿能根据2/4拍音乐的节奏,合作完成相关的音乐游戏。

3、让幼儿感受合作游戏的乐趣,体验2/4拍音乐的优美,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1、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合作完成游戏。

2、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陕西方言演唱歌曲片段。

一、谜语导入,引出歌曲所唱的主人公。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幼:春天师: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有很多爱在河边玩耍的小动物们也会常常从水里爬到岸边、沙滩上来玩耍了,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猜,看看谁能最快的猜出来: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长把泡泡吐幼:螃蟹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为了奖励一下你们,我就让你们都来摸一下我带的螃蟹小朋友。(出示螃蟹挂图)

播放音乐用白河方言先教会前面四句歌词

三、故事介绍,教会幼儿简单的"钳子"动作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这只小螃蟹在河里的石头下面躲了一个冬天,有一天他感觉沙滩上挺暖和的,就准备出来晒晒太阳,走到河边遇到了一条调皮的小鱼,就想去夹一下她,可这条小鱼也很聪明,他怎么也夹不着。

师: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加不着呀?

幼:因为每次当小螃蟹钳子合上的时候,小雨就飞快的游走了

四、出示图谱,进入游戏,感知节奏,奖励优秀的小螃蟹和小鱼。

1、根据图谱,教师示范,幼儿都当小螃蟹,双手当钳子

2、根据图谱,教师示范幼儿分两组分别当螃蟹和小鱼

3、根据图谱,幼儿一只手当螃蟹,一只手当小鱼

五、活动延伸:

1、让幼儿创造出跟多的动作和玩法

2、用白河方言创编接下来的歌词

《螃蟹歌》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中的歌曲。歌曲旋律诙谐、活泼,讲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说“欢迎大家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今天啊,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愉快的动物王国里参观一下。”这样导入,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模仿各种小动物,模仿他人活动,他们十分乐意。我设计了动物动画卡通形象,让学生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形象,在模仿活动中来抒发自己的快乐。突破以前沉闷老套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爱聆听音乐时,让学生模仿小青蛙的各种形象,并且分小组合作用自制的沙筒和形体语言来模拟夏天的狂风暴雨。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来表现音乐形象,引导他们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样无形中就让学生理解了音乐,体会了音乐形象,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螃蟹》大班教案

1. 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再生的特殊本领。

2. 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仿编”小壁虎”的话。

3. 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 能简单复述故事。

仿编”放心吧,我们都有······”。

了解动物的再生本领。

教学课件《螃蟹的奇遇》 音乐《螃蟹歌》 各种具有再生能力的动物图片。

一.开始部分

1.问好: 和客人老师打招呼,客人老师下午好!

2.导入环节:今天除了客人老师来我们班级,还有一位小客人也来了,你听–《螃蟹歌》是谁来了?(小螃蟹)我们赶快请他出来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螃蟹图片,请幼儿观察特征。

哇,这只小螃蟹可真威武呀,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吧!这是螃蟹(字卡)。

有谁能说一说螃蟹有什么特征呢?(大螯,八条腿,硬壳······)

2.猜测螃蟹断螯原因,引出故事。

今天这只小螃蟹好像有点不太开心,为什呢?(断了一支大螯)究竟发生什么事了呀?为什么会断了一直大螯呢?(幼儿自由讲述想象)

3.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原来呀是小螃蟹被人捉住关在鱼篓里了,为了逃出去才不小心把自己的大螯给弄断了。小螃蟹非常的伤心,在河边走来走去。

你觉得失去一只大螯的小螃蟹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幼儿自由想象讲述)小螃蟹真的非常的伤心,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只小壁虎,你觉得小壁虎会对小螃蟹说些什呢?(结合壁虎尾巴再生的能力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小壁虎说:”放心吧,我们都有再生的本领,过不了几天你就会长出新的大螯来!”那螃蟹最后能长出新的大螯吗?我们来看看–没想到过了几天之后,螃蟹真的长出了一只新的大螯,他这才高兴起来。

原来螃蟹和壁虎一样也有再生的本领。

你看螃蟹又在河边神气的爬来爬去了,突然,他看到有东西在泥地里打滚,走近一看,哎呀,原来是一条被铁锹斩成了两段的小蚯蚓。真可怜。

你觉得蚯蚓还能像螃蟹一样长出一条新的蚯蚓吗?

4.完整讲述故事,了解动物的再生。

那到底能不能长成新的蚯蚓呀,哎,这个答案就藏在《螃蟹的'奇遇》这个故事里我们一起来听听,听完你就知道了。(教师带动作表情完整讲述故事)好了,故事讲完了,蚯蚓能再生吗?能那他的再生本领和螃蟹,壁虎有什么不一样?原来蚯蚓的再生本领这么强,头和尾都能长出来。

总结:小螃蟹的大螯,蚯蚓的身体,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还可以重新长出来,这些动物的特殊部位断了之后还可以再重新长出来,我们把这样的本领叫做动物的”再生”本领5.观看再生动物的图片,尝试仿编句式”别担心·····”。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并猜猜看他们的那些身体部位可以再生并尝试仿编句式”放心吧····”)

总结: 我相信你们都已经发现了,动物的世界可真奇妙,小动物们的再生本领会在最危险的时候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保护自己顺利逃脱。

三.活动延伸

1. 探究人类再生。

小动物们都有再生功能,并且各不相同,那我们人类有再生能力吗?

(头发,指甲,皮肤,胡子,眉毛 血液·····)

2. 懂得关爱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那如果我们的器官,四肢失去了会不会再长出来?

(不会)所以我们的身体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客人老师们觉得你们的表现都非常的棒,现在客人老师要回去休息了,我们来和他们说再见吧!客人老师再见!

新《纲要》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科学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儿童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利用多种途径让幼儿进行操作探索、交流讨论。

本次活动我们按照故事《螃蟹的奇遇》进行了创编,看看螃蟹还会遇到谁。从小动物的再生能力着手,探索什么是再生?再生的作用是什么?并从小动物的再生部位的不同,让幼儿进行猜测、操作。然后通过观看视频看看自己是否猜对,及时纠正。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备幼儿,备教法、学法,努力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拓展幼儿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螃蟹》大班教案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多,一个孩子四个老人围着宠爱他,使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不少的坏习惯,霸道,打架,娇气等。而通过学习《小螃蟹》来反射到幼儿身上这些不良的行为要改正过来。让他们知道学会团结,礼貌,尊敬他人的好习惯。

1、让幼儿熟读儿歌。

2、让幼儿认识螃蟹的特征与习性。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通过对《小螃蟹》的认识,知道它的这种行为不好,让幼儿从中学会懂礼貌,团结友好,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培养他们做个人人都喜爱的好孩子。

挂图,螃蟹玩具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海底动物挂图,让幼儿说出有什么动物?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1、教师出示玩具小螃蟹,让幼儿观察它一共长了多少脚?

2。头上还长两只大大的钳子,它又有什么用处?

3、它的身体还有一个硬硬的壳,它有什么作用呢,还有两只在眼睛?

图中的小螃蟹做了什么?为什么鱼和虾都怕它呢?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然后教幼儿读,讲解儿歌的内容,让幼儿理解小螃蟹的横行霸道,不懂礼貌会令其他的动物都讨厌它,不喜欢它。

让幼儿听着《螃蟹歌》,自由的画画。

告知幼儿《小螃蟹》它不懂礼貌,占着自己有两个大大的钳子就横行霸道,不懂礼貌,不尊重其它小动物,看到鱼就把它吓跑,看到虾就把它撞倒,所以其它小动物都不喜欢它。例如,现在我们班有些小朋友老是推人打架,抢东西,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就像小螃蟹一样,不懂礼貌,不团结,这样的话,其他小朋友都会不跟他玩,害怕和他在一起。所以我们要改掉这种坏习惯,做一个懂礼貌,团结友好的好孩子。

《螃蟹》大班教案

1、知道螃蟹的基本形状,八条腿两只蟹钳。

2、让幼儿在说说画画做做中激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螃蟹壳、水彩笔、勾线笔、画纸、彩色纸、用螃蟹壳制作的米老鼠一只。

一、说说螃蟹。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水里的朋友,你们猜猜会是谁呢?(幼儿猜测,引起兴趣)

2、小朋友猜了那么多,有没有猜对的呢(出示螃蟹)

3、请幼儿说说螃蟹的基本的特征。(幼儿自由讨论)

4、教师简单总结螃蟹的基本特征:圆圆的身体,有八条腿,前面还有两个大蟹钳。

二、出示“米老鼠”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前几天好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吃了螃蟹,那螃蟹好不好吃啊?”

幼儿:“好吃”

教师:“那吃完了螃蟹,它的那些壳你们都是怎么办的呀?”

幼儿:“扔掉”“没用了”

2、教师出示事先用螃蟹壳制作的米老鼠,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米老鼠”

教师:“这么可爱的米老鼠小朋友们能猜出老师是用什么做的吗?”(幼儿讲述)

教师:“其实就是用我们吃剩下的没用的螃蟹壳做的。”

三、幼儿动手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1、教师:“看看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些什么呀?”

幼儿:“螃蟹壳、水彩笔、彩色纸……”

教师:“今天,我也要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自己动手用螃蟹壳来制做一样东西。”

2、教师提要求,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3、制做完成后,请几个做得比较有特色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4、最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相关范文推荐
  • 12-23 城管下半年工作计划(专业17篇)
    下半年是一年中的后半部分,意味着即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要回顾前半年的工作成果,还要做好规划和准备,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一些
  • 12-23 单位司机班管理制度(汇总16篇)
    单位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领导和员工的努力,还需要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相适应。在以下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单位的总结写作风格和思路。一、委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上、
  • 12-23 韩国研究生留学计划书(模板17篇)
    在制定计划书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目标、任务以及实施计划的时间和预算等要素。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篇计划书范文,相信会对你们的写作有所帮助。韩国留学学习计划书主
  • 12-23 儿童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实用17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和分析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小编希望它们能够给大家带来写作的灵感和启示。随着社会的进步
  • 12-23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优质14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和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和优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和想法。
  • 12-23 餐饮行业加盟合作合同(汇总19篇)
    合作是一种相互依赖和互惠的关系,通过合作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和效益。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合作名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注册地址:____________
  • 12-23 青年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大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思考。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
  • 12-23 营销策划工作总结范文(21篇)
    在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评估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为下个月的工作制定更好的计划。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整理的,希望能够为大家提
  • 12-23 领导在培训班上的讲话稿(精选18篇)
    讲话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并用恰当的语言向听众传递信息。以下讲话稿范文选择了几个经典的主题,希望能给即将做演讲的您提供一些参考。各位学员、同志们:大家早
  • 12-23 校园拔河比赛策划案(优秀20篇)
    通过策划书的编写,可以将理念和构想转化为具体且可操作的计划,从而为后续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基础。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这些策划书范文能够对大家的策划工作有所帮助,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