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10-10 22:08:10 作者:QJ墨客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篇一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温馨而奇妙的故事,非常适合低幼儿童欣赏、阅读。因为,依恋母亲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对于初人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正在经历着与父母等亲人的分离焦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本能地想要寻找妈妈或者其他亲人。因此,他们在阅读这个故事时能与小夜熊感同身受,与小夜熊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绘本故事引起孩子内心的共鸣,引导孩子抒发对母亲的依恋之情,理解暂时分离的必要,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使心灵获得成长。教学目的.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达成。第一环节,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之对小夜熊产生好奇和关注,为后面的阅读环节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也是整个活动的重点。这个环节通过师幼共读绘本,特别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夜熊的动作、表情,激发幼儿的内心情感,将自己带入“小夜熊”的角色中,并随着故事的发展完成对情绪的宣泄和转化,理解父母是爱自己的,从而减轻分离焦虑感。第三环节是情境演绎,教师、幼儿分别扮演小夜熊,大家用语言和动作来安慰思念妈妈的小夜熊。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安慰他人和接受安慰,纾解了自己的情绪,增进了师幼、幼幼之间的情感,从而消除了分离焦虑。

目标:

1.阅读绘本,感受、体验故事的情感,抒发自己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分别是短暂的,即使分开了,父母还是很爱自己。

3.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排解自己的分离焦虑。

准备:

1.绘本《小夜熊》的ppt课件。

2.黑色玩偶小熊一只。

过程:

一、认识小夜熊,引出故事

1.认识小夜熊。

师(出示图片1):你们看,这是谁?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熊?   师:对,它全身都是黑色的,只有脖子下面有一个白色的像月亮一样的图案,所以大家都叫它小夜熊。

2.逐一出示图片2~4,重点观察图片3,了解小夜熊出现的原因。

师:小夜熊来到了谁的家里?它为什么来小男孩家呢?

师: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小夜熊怎么了?小男孩在干什么?

师:原来小夜熊一觉睡醒找不到妈妈了,它是来找妈妈的。因为妈妈不见了,所以它特别伤心,连小男孩给它小汽车玩具也不要。于是,小男孩决定和小夜熊一起去找夜熊妈妈。

二、阅读绘本,感受、体验并表达内心情感

1.师幼共读绘本图片5~13,感受找夜熊妈妈的过程,引发共情。

(1)观察图片5、6。

师:小夜熊和小男孩来到了哪里?他们找到夜熊妈妈了吗?

师:妈妈会不会已经回家等小夜熊了呢?他们决定回家去看看。

(2)观察图片7~8。

师:在家里,小夜熊是怎么找妈妈的?

师:它急急地冲到床边,连桌子底下和厕所里都找过了。妈妈找到了吗?

师:小夜熊和小男孩找过蜂蜜店,找过小公园,还找过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但哪儿都找不到妈妈。

(3)观察图片9~11。

师:这时小夜熊怎么了?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怎么会这样?你觉得小夜熊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师:找不到妈妈,小夜熊太难过了,它哭得伤心极了,周围的一切都被它的眼泪染黑了,变成了黑漆漆的夜晚。

2.感受、理解夜熊妈妈对小夜熊的爱。

(1)观察图片12~15。

师:这时,天上突然出现了一颗什么?

师:咦?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遇到了谁?

师:对,他们扑进了夜熊妈妈的怀里。找到了妈妈,他们太高兴了!

师:看见他们拥抱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图片16~18。

师:夜熊妈妈正在干什么?

师:小夜熊那么爱妈妈,一点儿都不想和妈妈分开,妈妈为什么还要去钓鱼呀?

师:原来为了让小夜熊有鱼吃,为了挣钱给小夜熊买自行车,妈妈才出去钓鱼的。妈妈虽然暂时和小夜熊分开了,可她还是一直爱着小夜熊的。

3.联系经验进行讨论,引发情感共鸣。

师:你们的爸爸和妈妈不在这里。他们干什么去了?

师:哦,他们离开你们去上班了。那你们会不会像小夜熊那样着急呢?为什么?

师:原来,爸爸妈妈暂时和我们分开,是去上班了。爸爸妈妈只有上班才能赚钱,才能给宅宝们买好吃的东西、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还有好多好多宝宝喜欢的东西。就像小夜熊的妈妈一样,爸爸妈妈即使和宝宝分开了,但还是一直想着宝宝、爱着宝宝的。

三、情境演绎,疏导情感

1.出示“小夜熊”玩偶,创设情境。

2.提升经验。

师:谢谢小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小夜熊知道它上幼儿园后妈妈还是会一直喜欢他,会来接他的,现在一点儿也不伤心难过了!它决定留在我们班里。如果有小朋友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可以抱抱小夜熊,小夜熊也愿意给你们一个爱的抱抱呢。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感受夸张滑稽的情境氛围。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蛇教具;苹果、香蕉、麻花、棒棒糖。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演示小蛇教具:小蛇觉得肚子好饿好饿,扭呀扭呀去找吃的了。

(二)观察讲述、

1、播放ppt1。

(1)好饿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2)你猜猜,好饿好饿的小蛇它会怎么做?

(3)好饿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苹果后会怎样呢?

2、播放ppt2。

(1)小蛇还是觉得好饿好饿,它又找到了什么?这是一根怎样的香蕉?

(2)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香蕉,你猜他的肚子会是怎样的.?

(四)观察讲述。

2、教师:小蛇还会到别的地方去找吃的吗?我们跟着小蛇再去看看吧!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根据句式叙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2、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语言活动,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滑稽。

活动准备:

1、小蛇等的图片若干,自制图画书flas*,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出示故事封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的兴趣。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跟着这条好饿的小蛇,去找找吃的吧!看看好饿的小蛇都能找到哪些吃的吧!

二、讲述故事讲述情节一,引导幼儿了解情节一的大致结构,了解好饿的小蛇觅食的关键信息,初步积累讲清一个情节的经验,并根据说所内容张贴相对应的图片。

师:谁来了?(好饿的小蛇)师:他找到了什么吃的?(他找到了一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师:她把苹果怎么样了?(一口把他吃掉了)师:吃完以后,他的肚子变成什么样子了?(变得圆圆的)教师根据所贴内容完整讲述一边师:谁能跟老师一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一讲?(好饿的小蛇找到一个圆圆的苹果,啊呜一口把他吃掉了,肚子变得圆圆的)

三、讲述情节二,引导幼儿在一边观看动画,一边听教师的提问下,能尝试连贯讲述。

播放情节二,引导幼儿集体观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看懂故事情节。根据句式张贴图片。

师: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又出来了,他又发现了什么吃的?他是怎么把它吃掉的?

师:吃完以后,小蛇的肚子怎么样了?

教师与幼儿一起根据句式说一遍。

师:谁能一个人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一讲?(好饿的小蛇找到一支弯弯的香蕉,(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啊呜一口把他吃掉,肚子变得弯弯的。)

四、讲述情节三,引导幼儿自行观察动画,尝试讲述。

播放情节三,引导幼儿集体观看,尝试自行讲述。

师:第三天,好饿的小蛇又发现什么了?(三角形的饭团有点难,教师适当提醒)尝试用完整的话讲述。根据幼儿讲述出来的内容张贴,帮助幼儿更好的讲述。

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一讲。

五、播放情节四,幼儿自行观看动画,尝试连贯讲述。

师:第四天,好饿的小蛇发生了什么?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下吧!

幼儿一边讲,教师一边贴图片。

六、教师根据图示讲述故事师:(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图片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教师讲述第一情节,第二情节开始,请幼儿上前讲。

七、化身小蛇,外出觅食师:看小蛇吃了这么多好吃的,老师也饿了,你们饿吗?让我们像小蛇一样去班级找找好吃的吧!但可千万不要像小舍一样,啊呜一口吧它吃掉哦!要细嚼慢咽哦!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与预测,并解决问题。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的统计。

3.尝试小组合作、交流,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ppt 、统计表“最受欢迎的糖”.

学具:统计表(4张)、标记(每人5个)、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出示糖果店:你们瞧,这儿有一家商店,看看这家商店里都有些什么商品呀?

2.这么多的糖果,那么这是一家什么店呢?(糖果店)出示蜘蛛:糖果店里还有个朋友呢,看,是谁也住在糖果店里,蜘蛛在糖果店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儿呢?我们来听故事《蜘蛛和糖果店》。

二、大胆猜测——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果。

1.(ppt画面一)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买糖记录。

提问:(1)同意蜘蛛的猜测吗?

(2)从记录表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呢?

(3)验证(4)小结:咪咪每次来买都是买一种糖,说明她最喜欢的就是棒棒糖,下次很有可能也会选棒棒糖,是不是用这种方法!蜘蛛的这个办法真好!

2.(ppt画面二)菲菲来买糖,蜘蛛出示菲菲买糖记录。

提问:(1)从记录表里可以看出,菲菲买了几次糖果?买过什么糖?

(2)她会更喜欢吃什么糖呢?

(3)验证(4)小结:喜欢吃的糖果买的次数一定会多一点,记录表上花生巧克力糖出现了5次,所以买这种糖的可能性会更大。

3.(ppt画面三)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东东买糖记录。

提问: (1)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记录表,这次请大家猜猜他会买什么糖?

(2)你们怎么知道的呢?

(3)验证4.有什么好办法预测顾客要买什么糖?

小结:仔细观察记录顾客购买的糖果名称和购买的次数,经过统计,就能推测出顾客喜欢的糖。

5.(ppt画面四)嘟嘟来买糖,蜘蛛出示嘟嘟买糖记录。

提问:(1)你觉得她会买什么糖?

(2)买哪种糖更有可能?为什么?

(3)验证。

小结:买的次数多并不是唯一的预测标准,排列的规律也需要考虑。

6.(ppt画面四)老奶奶来买糖,蜘蛛出示老奶奶的买糖记录。

提问:(1)你觉得她会买什么糖?为什么?

(2)验证。(为什么买泡泡糖?)小结:有时预测的结果也会意外,这也是有可能的。

三、观察统计——最受欢迎的糖果1.阿姨决定请蜘蛛留下来,预测什么糖果卖得好。

2.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才是最受欢迎的糖呢? (大家讨论)3.幼儿进行集体统计。

4.小结:统计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情况,正确预测未来。

四、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1.教师: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用统计的方法来推测出结果。

2.介绍小组合作要求。

3.幼儿合作练习、尝试、交流。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篇五

设计意图:

《抱抱》是一个情节简单、角色分明、温馨洋溢、感染力十足的图像故事,通过动物亲子互动拥抱,勾起了小猩猩让妈妈抱抱的渴望,小猩猩看见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时刻,小猩猩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猩猩妈妈的出现,及时拥抱了他,才纾解了小猩猩的思念之情。

绘本中只出现“抱抱”、“妈妈”和“宝宝”三个简单而重复的词语,却生动地勾勒出温馨的故事氛围。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和乐、温暖的人际关系。为幼儿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所以我认为这个绘本活动特别适合小班刚上学期的小朋友开展。

活动中我将围绕谈谈抱抱-欣赏绘本-理解画面-体验抱抱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听一听、说一说、抱一抱的过程中大胆讲述,快乐参与,对抱抱产生积极、美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一×,真开心。

3.体验拥抱带来的愉悦感受。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蛇、大象等常见动物的特点

座位:u字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抱抱带来的快乐。

过渡提问:你们喜欢抱抱吗?喜欢跟谁抱抱?为什么喜欢抱抱?

小结:小朋友们都喜欢抱抱,喜欢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抱,因为抱抱很舒服,抱抱很开心,抱抱很快乐。

二、看看讲讲,听听学学,感受动物间不同的.拥抱方式。

1.观看多媒体,观察、模仿,理解大象、长颈鹿的拥抱方式。

过渡:今天老师也要带来一个抱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猩猩,这个小猩猩有点调皮,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提问:(1)瞧,小猩猩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可能回答抱在一起,追问:你们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抱的?鼻子是

怎么抱在一起的?)

是什么心情?小象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2)师生互动,模仿大象拥抱。

(3)又看到谁了?小长颈鹿是怎么拥抱妈妈的?他们抱在一起的感觉怎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