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工程自查情况报告 工程项目建设自查报告(模板5篇)

工程自查情况报告 工程项目建设自查报告(模板5篇)

时间:2023-09-25 00:00:38 作者:纸韵 工程自查情况报告 工程项目建设自查报告(模板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自查情况报告篇一

(一)个别工程进展缓慢。如农村沼气,因标准不统一(省级扶贫项目,20xx年国债项目补助标准1000元/口,其它项目1500元/口),加之无工作经费,工作开展困难,实施单位(农能办)感到完成任务压力大。

(二)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生源较少。加之文化程度有一定差异,因此,培训工作有一定难度。

(三)因多种原因,农广校目前仍是租房办公,办学条件十分简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仍将以民生工程为着力点,克服工作中的一切困难,为xx的“三农”工作再上新的台阶而努力工作。

工程自查情况报告篇二

优秀作文推荐!xx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工作,并以引资上项来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县带来的严峻的经济形势。为此,全局上下人人出力,建言献策,特别是杨晋芳局长亲自上太原、跑北京全力争取项目投资。最终,争取到国家4个重点项目投资,总投资额达241.4万元。目前已经实施两项,一项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技能培训项目(总投资6.2万元),另一项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总投资85.2万元);等待批复的两项,一项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另一项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总投资50万元)。

根据《全县工程项目实行备案的通知》(榆纪发〔20xx〕4号)文件精神和20xx年11月19日榆社县重点工程建设联席会议纪要,我局已将实施的两个项目已按规定备案,并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xx年11月20日上午,杨晋芳局长召集有关人员亲自安排自查工作,凡涉及项目实施的纪检组长常眉清、环保站、劳转股、财务股等全部参加。

二、依据项目实施方案,认真对照检查进行“回头看”,从建设规模、实施时间、资金使用等方面入手,全方面、拉网式的进行了自查。通过对两个已经实施项目的全过程自查,我们认为总体情况是好的,也是符合项目实施方案和用途计划的,更主要的是把好事办好,体现出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农业项目大多是室外作业项目,受自然条件和气候因素影响很大,难免在工程进度等方面出现迟缓现象。

2、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就目前我县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来说,农民本身经济条件差,农村经济相比较还很落后、很脆弱。为此我们将继续扩大招商范围,加大引资上项的力度,力争借助国家、省、市投资农业的有力时机,改变我县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县农民致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工程自查情况报告篇三

制定特种设备、危险物资安全管理办法和制度;制定特种设备、危险物资事故应急预案,并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在项目有关管理制度中明确制定了对外协单位、外租设备物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以上问题的存在,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拿出整改措施,明确落实责任,积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为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打好基础。

工程自查情况报告篇四

1、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农业项目修建机耕道项目建设未实行工程监理,县农业局要在以后的项目实施中要严格执行项目监理制。

2、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县农业局严格按照《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审查各项支出,不得改变资金用途,建立专帐核算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3、规避招投标程序,州发展改革委已对县农业局进行了6000元处罚。在今后的工程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省发展改革委核准依法进行公开招标或比选。

工程自查情况报告篇五

主要经验。xxx农广校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新办法、新形式,采取就地转移与向外输出双管齐下的办法,使学员及时有序地得到就业。一是流动办班,下乡培训。县农广校为了方便农民学员,降低农民培训成本,探索出了“流动办班,下乡培训”的新模式,把基地伸延到乡镇,把技能送到农民家门口,方便了农民学员的生产生活。二是校校联合、校企联合,订单培训。县农广校在实施“阳光工程”过程中,积极与角来学校、草原油脂加工厂、万顺油脂加工厂等企业联系,签订供需合同,争取培训订单,使阳光工程学员结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且能稳定就业。

虽然我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低下,就业技能缺乏,富余劳动力数量大,隐性失业率高,劳力资源浪费严重;二是参加培训的农民和推荐就业的人数占农村现有富余人数的比率很低;三是培训质量还不高,转移就业竞争力不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