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春节的美文摘抄 春节回家美文(优质8篇)

春节的美文摘抄 春节回家美文(优质8篇)

时间:2023-10-01 08:14:54 作者:文轩 春节的美文摘抄 春节回家美文(优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春节的美文摘抄篇一

春节回家,这是让无数游离它乡的人牵肠挂肚梦寐以求的事。为了回家,多少人提前打理行装,在人山人海中购买礼品和车票,更不惜舟车劳累,饭吃不香觉睡不甜,图的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共享天伦之乐。

说起春节回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腊月二十九我从单位回到妻儿的身边,准备除夕回家与父母团圆。由于妻子住的地方离父母住的农村还有20多公里,而且当时交通还不是很便利。年三十的早上,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地面冰冻路滑,我归心似箭,骑着自行车带着妻儿开始了回家的征程。一路上,寒风刺骨,自行车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东倒西歪,踉踉跄跄,无奈我们只好艰难地骑一会儿,推着自行车走一会儿,摔倒了再爬起来,抖抖身上的冰雪,继续前行。当时看着不满6岁的儿子手脸冻的通红,浑身发抖,哇哇直苦,我真是心疼。但想到家里的父母望穿双眼期盼儿孙回家春节的心情,我还是义无返顾,一直没有产生取消回家春节的念头。就这样,在寒风和冰天雪地的恶劣气候条件下,经过8个小时的艰难行程,终于在除夕的晚上6点钟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当时,我们一进屋,父母接过孙子,高兴得热泪盈眶,又是亲吻,又是问寒问暖,又是做热饭热汤。顿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两眼流出了幸福的泪花。此时此刻,我忘掉了回家一路的艰辛,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游子回家春节的亲情。

现在,父母都早已过世,儿子已成家,我也有了孙子。每逢春节,他们都会带着我的孙子回到我的身边春节。当然,现在交通便利,他们再不会像我们当年回家春节所遭遇的情景。

春节回家,是炎黄子孙数千年来留下的传统,更体现了人们不弃不离的骨肉之情。

春节的美文摘抄篇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服。”在期盼中,蛇年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杭城一派节日的景象:大街两旁挂着喜气的大红灯笼;商店的大门上贴着吉祥的“福”字。我们小区的门卫叔叔们也早已把小区打扮的漂漂亮亮。我们家也忙得不亦乐乎:爸妈忙着准备年货和糖果;妈妈和外婆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呢,当然是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我们还在大门上换上新的的对联,贴上金光闪闪的大红“福”字。然后开始贴窗花,往年,都是外婆一人贴的,今年我也想试试。外婆拿了一张给我,叫我贴在自己房间的移门玻璃上。外婆说:“窗花比较难贴,你要仔细点。”我心想:“这还不容易。”我把窗花从底纸上一下子揭了下来,呀!谁知把窗花上的蝴蝶的一个翅膀留在底纸上了,我急得大叫外婆,外婆过来一看,生气地说:“叫你仔细点,就是不听,你看,蛮好的一张窗纸给你毁了,还好我还有一张备用的。”我在外婆的指点下,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终于完好无损地把窗花从底纸上揭下来了,但贴上去也不容易,因窗花纸软软的,这头贴上了,那头又塌下了,外婆叫我先从上面贴一个点,看看正不正,然后再一点点的'抹下来。花了许多时间,总算贴好了,想不到贴张窗花也这么难啊!终于,每个房间的玻璃窗上都换上了蛇年的窗花。我们又在两个房门上,各贴上一对吉祥娃娃,哈!经我们这么一点缀,使整个家显得特别温馨、喜气。

开始吃年夜饭了,爸爸烧了很多好吃的菜,把餐桌摆得满满的:有火锅,有我们自己酱的鸭舌,有元宝鱼、鲍鱼,蔬菜等。丰盛极了。还有一条红烧鲤鱼,这条鱼是不能吃的,外婆说要放到元宵节后,这样说明年年有余。爸妈先举杯祝福外公外婆健康长寿,我当然也举起果汁向长辈们祝福新年快乐。

吃完年夜饭,春晚开始了。一家人坐在温暖的客厅里,一边吃着糖果,一边看着精彩的春晚节目。

“十、九、八、七……”十二点的钟声打响啦!龙年摇着尾巴飞走了,蛇年笑眯眯地来接班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从四面响起,我和爸妈也到楼下放爆竹和烟花。这时天空中绽放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红的、绿的、黄的……整个夜空映得亮亮的,漂亮极了。

爆竹声渐渐地安静下来了,我们吃完点心,妈妈叫我快睡,早上还要起早呢!这时我才想起:每年大年初一,是要去给爷爷奶奶拜年的,接下来几天,将要陆陆续续地去亲戚家拜年。真别说,过年的事儿还真多啊!但每件事,都是我最喜欢的,最开心的。

春节的美文摘抄篇三

大约过了25分钟,学校的铃声就响了起来,豆豆同学兴高采烈的说:“哦耶!终于能放松放松了,这学期可真累啊。”迎着风声,迎着鸟叫,他回到了家,他放下书包立刻跑到老爸那里报告寒假的事情,在他的春节中,这春节既不像是好玩的“游戏机”,也不像“自由的生活”,却是带给人“压力山大”的作业。可能是因为习惯了,他对这种“灾难”已经麻木了。

“老爸,我回来了!”,他跳起来说,“我要自由了,哈哈!”。“哦!神马事情把我们的宝贝高兴坏了?哦,对了,你这次考试考的怎么样?”豆波波被老爸的一句话所问到了,他为放寒假而高兴的得意忘形了,他没有想到老爸是用这么一句话来问他,他疙里疙瘩的说了起来:“成……成……成绩?什么成绩?”老爸和蔼可亲的回答道:“你的期末考试成绩啊!几分?”。这时,他想岔开话题,他知道,他这次没考好,考砸了,但是还是逃不过老爸的“如来神掌”,于是他束手无策的说:“好吧,这……这……哎……”

“孩子,你今天怎么了?不要疙里疙瘩的,快!”,“其实,我考了……考了……总分250!”

老爸并没有责怪豆波波的样子,好像还有惊喜给豆波波。老爸和蔼可亲的说:“孩子,你说你考什么分数不好,偏要考靠这个?没关系,考不好真的没关系,老爸送你一样礼物吧!”瞬时,豆波波直冒冷汗,他已经知道肯定是作业!果然不出他所料,老爸从背后拿出四本厚厚的作业本跟儿子说:“宝贝儿,考不好不要紧,俗话说笨鸟先飞嘛,我们能补回来是吗?”豆波波咽了一口口水,又开始口吃起来:“哇哦,这……这是……这是真的吗?给我……我……我的?”。“是啊,当然”老爸带有阴险语气的说,“你知道吗?你们还没有放寒假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淘宝网上看见了一个特别好的教辅社团,就在我们市里,我还是用支付宝付的款呢!宝贝,爸爸给你的春节礼物怎么样?”,豆波波吮吮手指说:“老爸,我明白了,你记得吗?我小时候,好像是谁给我做幼稚园奥数的啊?恩?”老爸歪歪嘴,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哎呀,不要提了,那不是我为你好嘛”,说着说着就声音低下去了,“再说了,你在你妈肚子里的时候我还教过你学过萨克斯呢!萨克斯……萨克斯,懂吗?”豆波波不耐烦并打了一个哈欠说到:“好吧,老爸,既然你那么支持我,我顶您,在英语里说应该是topyou,对就是这个,我觉得我真该编一个《老爸style》来为您提高生活品质,您老以后不要我每次放假都让我做作业,这样比掏粪还辛苦啊!真是的,走你!”

最后他们都不说话了,各自走向自己该走的方向。

春节的美文摘抄篇四

只要一到农历的腊月,空气中骤然多了些年的味道。春节的气氛,也一日浓似一日,老少男女,都在谈论着过大年的种种趣事;个性是那些常年漂在外养家过活的人们,都在计划着回家春节的事。谋生是大事,淘金追梦也是大事,回家春节,更是大事。

这些如鸟儿一般,离开了乡土在异地他乡生活劳碌的男女,又要开始一年一度的迁徙,这样的迁徙,义无反顾,跟燕雀南飞几乎毫无差别;再累再苦,旅途再长,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有雨有风,乡关再远,也熄不了心中企盼已久的热烈。

回家春节,是长久的等待,是抑压在心里的渴望,更是一年漂泊后的心灵慰藉。行走得太久,漂泊得太远,挣扎的太累,压抑得太苦,回家春节,正好能够掸去两肩的重压,在浓浓的家居气息里,安然睡一个好觉,能够敞开情怀,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把真实的生活,把日子的浓酽拿捏得恰到好处,把心中的情、心中的爱挥洒得酣畅淋漓;回家春节,就是跟家人团聚,就是天各一方的亲戚朋友,又能集中在一齐,姐妹兄弟,又能够集聚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欣慰,夫妻和悦,儿女开心,合家欢畅!

每年的春运都会正因人满为患、被不一样的声音质疑和诟病,即便如此,每年的春运中,都会有那么多的人不顾拥挤,不顾一票难求,不顾路途遥远,毅然决然踏上返乡的路。质疑和诟病的声音,只关注了人流滚滚对客运所造成的莫大压力,却忽视或者说起码不够关心,春节对许许多多谋生在外的人们对乡情的眷恋,对故土的魂牵梦萦,对家园的念念不忘,对亲情的依靠和向往。如今的城市,离不开这些群体,但是这些群体未必真正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来。在他们的心里,城市依然是别人的城市,他们骨子里的乡音乡情,民情风俗,还完整保留着乡土的印记,回家春节,就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似乎也只有回到了那一方天地,才能真正的自在,才能真正的坦然;财富,不必须就是首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更在乎的,是身心的放松,是俚语村言里的稔熟和随意。

有钱没钱,回家春节,是一句俗语,更是游历在外的人们心里边的某种自我安慰。许许多多的人心里,都有这样的观念,家在哪里,根就在哪里,回家春节,也是对自身根本的一种认同和重温。做人,断断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所谓水有源,树有根,人定然有自己的'根本。回家春节,从某种好处上,也是这种根本认识的形象表述。

回家春节,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文化情结,家和亲人,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也会在每一年,衍生出新的风味,新的意境。

春节的美文摘抄篇五

是啊!回家春节,这本是很简单的四个字,却是许许多多游子一年中的期盼,当然,这也包括那些在外求学的莘莘学子们。

在外瓢泼久了,多想回到家乡看看为我们牵挂的父母亲人。曾经多少个日日夜夜想及这些,我们可以做的只是一壶浊酒而后在心底默默的祝福与思念。

还记得还小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喜欢春节,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好多好吃好玩的,还不用担心作业是否已经完成。而今我们盼望着春节,却只是那短暂的团聚,可以陪父母陪亲人说说心里的话。同时我们又多么地害怕,害怕父母那期望的眼神,尤其是害怕看见父母那满头乌发渐渐泛白,甚至脱落。虽然我知道,人没有不会老的,但看见父母脸上渐添的皱纹,和那渐渐泛白的乌发,心中总会有一种心酸的感觉。

一年中的守候,一年一度的团圆。在期待中我们过完了一年又一年,也渐渐地长大了,父母却渐渐地老了。都说“小孩盼春节,父母怕春节”,而如今却成了“父母比小孩更盼望春节”,其实父母盼望的不是春节,只是那一年一度的团聚。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小时候,常听老一辈人这样念叨着,也在盼望着,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早点回家春节,哪怕你回家什么事都不干,只是成天的摸麻将、打牌、闲逛,但只要见到你在身边,父母总是笑咪咪的。

现在鞭炮备好了、年夜饭备好了、麻将备好了、扑克备好了、茶水点心也备好了,一切都准备停当,只有父母仍在翘首期待,期待着团圆的时刻早点到来。而当团圆的时刻到来了,他们总是会兴奋地像个小孩,为自己的儿女忙前忙后。

大家肯定有这样的经历,也许这种现象到现在还广泛存在,“回家春节时父母喜笑颜开,而当正月里离别的时候,父母的脸上却停止了笑容,甚至会悄悄地抹眼泪。”父母老啦,身板也没以前那么硬朗啦,他们需要子女的陪伴,就像以前我们需要父母的陪伴。

是啊回家春节,回到家中,不要一昧的只知道打牌娱乐,也抽点空陪陪父母聊聊天,就像小时候,父母也会经常陪你聊聊天。

春节的美文摘抄篇六

每当辞旧迎新盘点往事,都是一次思索与总结。人生是一个过程,春秋冬夏,光阴荏苒,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从岁首眨眼间就来到了岁尾。岁月不居,逝者如斯,就像天空中的浮云,遥远却清晰,清晰的就像是镶嵌在岁月中的一串串脚印。

收拾整理好房间的杂物,已是子夜,在这一刻我收到了来自远方还坚守在生产一线上忙碌着的妻子的手机祝福短息。寥寥数语,暖在心头。儿子已美美地熟睡,我唯恐将他从梦中惊醒。悄悄出门。当我亲手引燃那一长串爆竹的时候,远去天国的父亲——你听到了吗?那是儿一声声亲切的问候!

听着窗外由稀疏到稠密的爆竹声声,我心有思绪万千感慨!烟花、爆竹将这个夜晚扮靓有声有色炫目多彩。这,是山村的千家万户燃放出了他们对于新年的期盼与幸福新生活的一种向往与祝福。

枕着窗外的爆竹声声与璀璨的烟花,幽幽的入眠。睡梦中我在梦想着——20**年的新生活。

当历史的钟声再次敲开另一扇新年的大门,又一番四季的轮回正向我们徐徐展开。春天的气息携带着冬眠的力量、一股股小生命从残雪消融中坚强的破土而出,伸张着机灵的小脑袋窥探着外面的清新世界。

一杯香茗、一怀思绪,房间里就悠然的飘逸起记忆的芬芳。平淡无奇的20**也成了成长之中的.一抹印记,烙在心坎上。小的时候总在盼新年、盼新衣、盼长大、盼望自己有所建树。而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心里就害怕过新年,每一次的新年伊始无不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可每每岁末盘点都是一阵的空虚与哀叹!就这样一岁岁一年年,时光在喜与忧之间恍惚而过。岁岁在步步紧逼,生命在无声的退缩。岁岁催人老,青春不再,光泽暗淡。

曾在同一片阳光下耕耘于天地间,有人尚且钵盂皆满,收获颇丰,而我又怎隐忍清苦。芸芸众生不过几十载轮回,当利润不再是有些人事业之中用来追求的唯一生活资本的时候,更多的人会用它来赚取美誉,而我夹杂在这世道间,又怎甘愿平庸。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与妻在勤恳之中也收获了一份平平淡淡的快乐。这份幸福来自于母亲这位坚定地大后方,虽说母亲有些年迈但不年衰。是她,是我善良的母亲用大爱无微不至的帮我在城里照看着我的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才会让我后顾无忧的去工作去赚取更多一点的生活本钱。此时此刻我心里的幸福感觉来源于家人都健康平安,这是去年我最大的收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任时光虚度,曾经的年富力强也终将舍我而去,年老的母亲也会力衰得不能再帮我即便做些简单的家务,那时我又该如何为这个家庭担当,为我至亲至爱的人负责。

春节的美文摘抄篇七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提起家乡的春节,那真是古老传统,隆重喜庆。

吃过年夜饭,终于盼来了一年中我最最盼望的时刻――发红包了!我迫不及待地给爷爷、奶奶、、妈妈、舅舅磕头拜年,口中不停地念着:“恭喜发财……”心里不停地想着:“红包拿来……”终于,五个红包拿到了,我赶紧跑到另一个房间检查我的收获。哇!赚到了!看着手里崭新的四张百元大钞,我禁不住开始想它们的用处了!

但突然听见“砰”地一声响,赶紧奔了出去。只见爸爸用打火机点燃鞭炮,把它扔在地上,又不紧不慢地把铁盆盖上去,然后,捂着耳朵往后退了几步,等待着鞭炮爆炸。说时迟,那时快,我又听见“砰”地一声,是鞭炮炸开了,铁盆跳了起来,足足有三尺来高呢!

鞭炮让铁盆“玩跳高”很刺激,要说美丽就是“双龙同舞”了。

两束烟花一同发射,好似一条金龙和一条银龙在空中互相缠绕,蜿蜒盘旋在城市上空。在一瞬间爆炸了,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又好似一团团星云在漆黑的夜空闪烁。

该贴对联了,我铺好对联,把浆糊均匀的抹在对联上,然后递给爸爸,爸爸稳稳当当的贴好了一张,站在梯子上自我炫耀:“呵呵,咱写的字就是漂亮!”妈妈笑着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哈哈我当然举手赞同妈妈。谈笑间我又刷好了第二张对联,递给爸爸时天突然刮起了一阵小风,对联在我手里跳起了新疆舞,“噗”的一声,我想这怎么回事?抬头一看,哈哈哈,谁看了都会笑弯腰的,那张对联紧紧地贴在爸爸脸上啦!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站在梯子上呢,妈妈听到笑声也从屋里跑出来,她看到之后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最后还是我上去小心的撕下爸爸脸上的红对联,您还别说,粘得确实很结实!

春节的美文摘抄篇八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走了甲午,又迎乙未,“狗年”新春如约而至。回乡的、采购年货的、走亲访友的,京城的人们忙碌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看看周边的人们,总感觉到似乎少了些过年的味道。小时候过年,最幸福的就是盼年,那种虔诚的心情、那种迫切的滋味,如今每每想起仍然激情满怀。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给老人磕头拜年,要压岁钱,逛庙会等等,除夕夜,追逐着鞭炮燃放时的硝烟味和响声,端着盛满饺子的大碗和一群小伙伴,村东跑村西,那种质朴、那种热闹、那种童趣,已深深地留在了记忆里。长大后,这些已经印记在脑海中儿时的梦,自觉不自觉地变成了一种独有的挥之不去的影像,深深地扎根在心里。人生无常,有起有落。有时像花儿一样多姿多彩,有时像河流一样弯弯曲曲;人生之路,有鲜花、有掌声,也有荆棘、有旋涡;走南闯北,人到了一定年龄,生活的历练难免会遇到遇上难忘的人和事,正因为这些奇怪的事、难忘的的人,才使得人生更加丰富精彩。

新春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合家团圆,共度良宵。家,亲情,融融的爱意,构成了年味的源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扎根心中、生生不息。午后起床,仰望窗外,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正在徐徐开放。恍然间,腊八已过,匆匆忙忙似乎己记不起腊八粥、腊八蒜的味道,小年刚过,吃过的饺子也许还没完全消化掉,但似乎也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下班步行回家,看到街道两旁路灯杆上挂着的一排排的红灯笼和有关年味广告、标语,才深深地感受到年真的越来越近了。新春将至,这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万象复苏草木更新,这给刚刚还在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中生活、盼望着春暖花开日子的人们,带来了不尽的喜悦和希望!

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新春太多的内涵。古往今来,在新春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里,给了许多文人墨客想象发挥的空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美文佳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事过境迁,时隔多年,如今读起仍脍炙人口。

新春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留传至今。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购年货、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辞旧迎新”。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开始了。翌日,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穿上平时舍不得穿戴的节日盛装,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恭贺新喜、恭喜发财,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作罢。

由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历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也正是这种变数,赋予我们每个人多姿多彩的人生。新春传承千年,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如今的新春,虽然年味越来越淡,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来说,天南地北的亲人汇聚到一起,过一个团圆年,这无疑成了一件很奢侈、幸福、快乐的事情。

新春是一年的结束,也是新年的开始。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日子还是要一天一天的过,新年伊始,时光向好,那就让我们怀揣美好,放飞希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