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模板8篇)

最新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模板8篇)

时间:2023-10-16 04:12:48 作者:灵魂曲 最新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模板8篇)

在竞聘过程中,撰写一份精心准备的竞聘报告可以彰显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求职动力。以下整改报告范文汇总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篇一

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为进一步做好今年世界脑卒中宣传活动,提高社会群众主动防控脑卒中的意识,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王兴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于10月26日上午在王兴街道开展了咨询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为前来咨询的群众免费测量血压,并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指导。公卫医师郑海梅为大家讲解了中年人卒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过量饮酒、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郑医师同是告诉大家预防脑卒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加强对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降低食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6克以内;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提倡戒烟,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生活方式等。活动中,中医师毛千里还为大家讲解了中医药在脑卒中疾病的发作期与后遗症期的辩证论治。

此次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横幅1条,发放宣传材料100份,接受现场群众咨询及免费测量血压100多人次。通过此次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对脑卒中疾病预防的知识,增强了居民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开展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

2.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

3.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

4.世界卒中日主题宣传工作总结

5.开展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总结

6.开展世界卒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7.疾控中心开展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

8.世界卒中日宣传工作总结范文

9.世界卒中日宣传工作总结

10.开展第十一个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篇二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携手抗艾,重在预防”,意在说明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预防是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携手并肩,群策群力,多措并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实际行动遏制艾滋病流行,推进健康龙江建设。

黑龙江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

近年来,随着不断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扩大和完善监测检测系统,黑龙江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发现比例逐年提高。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7587例,全人群报告hiv感染率约为0.02%。随着各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该省hiv的流行也呈现了新情况和新趋势。

在全省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的同时,男男性行为人群等特殊人群的hiv感染率近年来上升较快。监测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已由的1.0%上升为2016年的7.55%。

感染途径已由疫情初期的经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经性传播为主。该省异性性传播所占比例连年稳定在25%左右,而男男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稳定在70%左右。

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呈现聚集性分布。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132个县区中,128个有存活病例,其中居住于哈尔滨市的存活病例占全省全部存活病例的51.63%。

近年黑龙江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24岁组男性增加显著(至,全省报告的15-24岁年龄组病例数分别为135、208、277、435和441例,这一年龄段报告病例数占当年全部报告病例的比例分别为23.1%、24.3%、27.3%,30.9和25.3%),感染途径以男男性接触感染为主。艾滋病流行因素仍广泛存在。

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黑龙江省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委员会,统筹协调全省工作,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防治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日趋规范,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救治、生活救助基本得到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参与意识逐渐增强,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和关心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扩大覆盖面、注重警示性与针对性,进一步提高艾滋病宣传效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黑龙江省形成了卫生计生、公安、司法、教育、广电、建委、共青团、妇联、交通等多部门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的局面。各部门将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作为广泛宣传教育的阵地,充分发挥这些媒体在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出入境管理部门加大对赴俄劳务输出等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口岸宣传教育工作。铁路、民航等部门在旅客出行集中场所开设艾滋病预防宣传台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黑龙江省妇联创作“平安歌”,通过平安家庭系列活动进行防艾宣传。教育部门在卫生部门的配合下,在校园内开展“防艾宣传巡讲”活动。各地利用户外公益广告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栏、墙体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同时各地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妇女节、红十字日、禁毒日等契机,通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培训宣讲、热线咨询等多种方式向大众传递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信息。这些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调查显示,我省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连续几年维持在90%以上。

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多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强疫情监测能力的提高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建设。全省已建立了60个国家级艾滋病综合监测点,定期对吸毒、暗娼、男同、性病门诊就诊者、长卡司机、孕产妇、青年学生和流动人群8类人群进行血清和行为学监测,及时掌握我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艾滋病感染率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全省建立了由1个确证中心实验室、13个确证兼筛查中心实验室、2个筛查中心实验室、441个筛查实验室、270个检测点组成的714个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覆盖了13个市(地)的医疗机构和生物制品公司,其中13个实验室能够开展cd4+t淋巴细胞检测,为全省艾防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最大限度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时为其提供干预、治疗和关怀服务,黑龙江省在13个市(地)、132个县(区)设置、启用了422个自愿咨询检测室,全面开展了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针对疫情最为严重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协调动员社会组织深入浴池、公园/公厕、酒吧等活动场所开展干预和动员检测活动;探索通过同性恋qq群、微信群等方式开展了网络干预和动员检测工作。至20,全省艾滋病检测人次数由132万增加到197万,年度艾滋病检测咨询人次数由86898增加到121666,初筛发现hiv抗体阳性者人数由206增加到809。2016年1-11月,全省自愿咨询检测系统累计开展咨询检测服务104119人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234人。

深入开展综合干预工作,提高干预工作质量。为了扎实落实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措施,提高干预质量,黑龙江省建立了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制定了系统的工作管理和考评措施,编制了《黑龙江省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规范化管理手册》、《黑龙江省msm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手册》;主办了多起由专业人员、同伴教育员共同参加的各类高危人群相关干预工作技能与能力建设培训会、经验交流会;针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网络干预和动员检测工作进行了工作探索;强化了对低档暗娼和流动暗娼的干预工作;扩大了对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检测和规范化治疗服务;积极动员和扶植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社会组织已成为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要的补充力量。监测数据显示:20至年该省暗娼、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干预覆盖率分别由87.5%和88.6%提高到96.5%和97.1%。

规范抗病毒治疗工作,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质量。为提高已发现hiv/aids中的抗病毒治疗比例,该省积极动员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感染者参加抗病毒治疗,简化程序,缩短申请治疗时间,部分市(地)出台了政策,对加入治疗后的相关检测、抗机会性感染费用给予报销补助。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13个地(市)的122个县(区)开展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5436例(其中包括5名儿童)。

2016年6月,国家正式对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进行了调整,要求对无禁忌症且有治疗意愿的hiv/aids全部可纳入治疗。为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程序,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病例管理工作质量,2016年6月,黑龙江省制定下发了《黑龙江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药物管理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抗病毒定点医疗机构和抗病毒治疗专家组的职责分工,规定了抗病毒治疗流程(其中包括hiv/aids发现后的转介、治疗、治疗期间的随访、治疗中监测、治疗失败的处理及档案管理等),对治疗信息的上报、抗病毒药品的管理及抗病毒治疗工作的监督管理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此方案的出台将推动我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服务和管理,全面落实关怀措施。该省逐步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服务和管理,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检测、告知、随访、治疗、关怀和支持服务的综合管理模式与有效运行机制。同时,在针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服务中设立了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核病筛查、病毒载量检测、配偶或固定性伴告知及检测等多项服务,促进了感染者和病人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近年来男同人群中发现病例快速增长的现象,我省在省内多家传染病医院建立、推广了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对这一人群感染者的治疗与关怀服务质量。

加大学校艾防工作力度,遏制青年学生人群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近几年,黑龙江省青年学生中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为改变这一严峻局面,黑龙江省卫生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举办了校园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师资培训,组织了高校有效艾防模式的探索工作,全省各地利用新生开学、艾滋病日等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宣教活动。

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疫情统计显示,我省15-24岁组疫情有转稳趋势。2016年上半年发现的病例中,15-24岁组共209例,与2015年上半年持平(208例),占全部病例的21.8%,占比与2015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4.7百分点,而2015年上半年这一年龄组发现的病例数与上半年(230例)相比,占比下降5.8个百分点。

下一步完成三个90%目标

尽管该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工作新老问题并存,难点、焦点问题交织,防治任务艰巨复杂。为此,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将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以期尽快实现三个90%的目标、尽快遏制疫情快速增长的趋势:

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提高政策倡导力度,逐步将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考核体系内;要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例会制度,完善多部门艾防工作协调机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公安、宣传、劳动、教育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要进一步提高检测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要加大对msm等重点人群的干预和检测力度。各地,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要充分发挥自愿咨询检测点和医疗机构皮肤性病科、妇科、泌尿科等重点科室门诊的作用,尽最大努力发现更多的感染者;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积极性,加大对msm等重点人群的干预和检测力度,要逐步提高对目标人群的服务质量。

全面落实全员抗病毒治疗策略。遵循国家正对无禁忌症且有治疗意愿的hiv/aids全部可纳入治疗策略的要求,结合《黑龙江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药物管理工作方案》,我省将按照就地治疗原则,科学合理设置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病例管理工作质量。继续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完善教育和卫生计生部门的沟通机制,落实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措施,定期向教育部门通报在校学生艾滋病疫情。配合学校落实防艾主体责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宣传教育。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积极推广已有的经验、继续探索针对青年学生有效的防治模式。

要加强对性病门诊就诊者的行为干预和hiv检测工作。性病门诊就诊者是潜在的fsw、嫖客、msm和多性伴者,有较高的hiv感染率或较多的感染hiv危险行为。为此,黑龙江省将进一步促进各地、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的性病就诊者hiv检测和行为干预工作,将性病门诊作为我省艾防工作的又一个主战场。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篇三

10月29日是第11个“世界脑卒中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为了做好世界脑卒中日的宣传活动,鄞州区第三医院积极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开展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向广大群众宣传科普知识。

据统计,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00万人,年增长速率达8.7%。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残疾,每6人就有1人走向卒中。在存活者中约75%-80%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者超过40%,脑卒中已跃升为城乡居民各种死因的第一位。

今天一早,社区科一行人来到姜山镇小城春秋社区,进行现场义诊活动。在活动现场人气爆棚,不仅提供免费血压血糖的检测,此次活动中还额外增加了hcy(同型半胱氨酸)的现场快速检测。据了解,同型半胱氨酸的指数高与脑中风有直接的关系,是导致脑中风的第二大危险因素。截止活动结束,为近120个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了检测,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

活动后,社区科长杨微波表示:脑卒中是目前全世界第二位死亡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而此次活动是鄞州三院首次使用移动式检测车,在现场为居民免费快速监测“同型半胱氨酸”,大大提高了活动的目的性。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篇四

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脑卒中防控意识,倡导健康生活行为,实现脑卒中的早防、早诊、早治,区疾控中心印制10幅宣传条幅,在市区各医疗机构门口进行悬挂。10月28日下午,牡丹区疾控中心在天香广场开展了以“关注中年人的卒中风险”为主题的健康咨询活动。

活动现场,利用展板与发放传单等方式,向群众就脑卒中病的早期预防、如何运用饮食和运动调理控制心脑血管病等几个方面进行防控知识宣传,现场解答相关健康问题。本次活动共吸引了200余名群众参加,发放宣传折页300余份。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居民对脑卒中病的危害认识,提高了居民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意识和能力,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篇五

10月29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联合有关单位在南宁市举办世界卒中日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卒中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今年10月29日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脑卒中俗称“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专家表示,35岁以上的中年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了单位、家庭的重担,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让这一群体了解卒中风险特点,养成定期体检、控制好血压、合理适度运动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卒中很重要。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篇六

10月29日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关注中年人中风风险,正视卒中,可防可控”。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于脑卒中的认识和关注,实现脑卒中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10月28日下午,我中心在单位门口设立咨询台,工作人员热心地为群众讲解脑卒中的危害、引发卒中的危害因素、如何预防卒中发生等方面知识,提醒广大居民,预防脑卒中一定要从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开始,改善不良生活习愦。此次活动发放宣传单200余份,宣传品300余份。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因各种诱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预防。脑卒中的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所以预防脑卒中的前提首先要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限盐:每天控制盐的摄入量在6克以下2、限酒:男性每天喝啤酒不超过1瓶,红酒一杯或白酒一两;女性酌量减少3、控制体重: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控制在18.5-23.9间;4、控制饮食:根据实际消耗调整热量5、有氧运动:每周运动超过5天,每天至少30分钟)。

此次宣传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誉,达到了预期效果。大家表示回去后要相互宣传,提高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主动防控意识。今后,我们还将以各种主题宣传内容为载体,开展更多的慢性病专题宣传活动,并通过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手段切实提高我县居民的健康水平。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篇七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脑卒中的早防、早诊、早治,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做好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由宁夏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暨宁夏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承办,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协办,开展了以“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为主题,以“了解中风,积极干预”为口号的讲座、查房、义诊咨询、送药下乡系列宣传活动。

10月29日上午9时“世界卒中日”系列宣传活动拉开了帷幕,红寺堡区人民医院杨廷宝院长主持启动仪式,红寺堡区卫生局王军局长出席仪式并致辞,宁夏医学会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王振海教授和宁夏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孔繁元教授分别在启动仪式上作了简短发言,向当地医护人员和就诊群众强调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成功救治脑卒中的关键。随后,王振海教授进行了题为“关注脑卒中”的讲座,为近300名基层医护人员传授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新知识。孔繁元教授在内科住院部进行了疑难病例查房,针对一例桥脑梗死的患者,指导基层医师规范诊疗、规范用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范学文教授、张庆教授、郭涛教授以及其他医护人员在门诊为广大患者义诊咨询,发放“关注中年人的卒中风险”宣传册、《中国卒中宣言》等健康教育科普资料近300册,同时向前来就诊的患者免费发放了价值约1000元的拜阿司匹林等脑卒中常用药物。

与此同时,宁夏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杜彦辉教授、秘书陈桂生教授组织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吕洁教授、马斌武、刘春虹、李海宁、侯晓霖几位副主任医师以及护理工作者,在总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了“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向就诊患者及家属普及了“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相关知识。义诊现场吸引了数百名群众参与,发放“关注中年人的卒中风险”宣传册、《中国卒中宣言》等健康教育科普资料200余册。

此次“世界卒中日”系列活动培训了基层医护人员,规范了基层医院的脑卒中疾病诊疗行为,同时深入宣传了脑卒中防治知识,倡导群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报告篇八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当日,市第一医院脑卒中办公室组织神经内科、心内、内分泌等专家到丛台公园门口义诊,呼吁群众提高对卒中认识,做好卒中预防。卒中,俗称中风,又称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四大特征。我国每年卒中新发病人数约250万,每年死于卒中的病患超过150万。提高对卒中的认识,做到及时救治,及时溶栓,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武一平副院长介绍,运用fast快速评估,可以对脑卒中做到早发现早就医减少残疾。邯郸市第一医院溶栓小组多次成功救治脑卒中患者,很多卒中患者做到躺着进来,走着出去。这都是因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疾病发展早期进行医疗干预是治疗卒中患者的关键因素。因为我们在世界卒中日进行义诊,开展科普宣传,就是提高人们对卒中的认识,真正做到正视卒中,可防可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