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优秀8篇)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优秀8篇)

时间:2023-10-15 00:11:29 作者:雅蕊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优秀8篇)

就职是指一个人开始正式从事某个职业或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步入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在就职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诸如求职、面试、签约等一系列步骤,同时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适应新环境和新角色。在写总结时,我们要注重对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空间的反思和总结。对于即将离职或已经离职的人来说,以下是一些向前看的建议。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篇一

仿照吴正宪老师的教学设计,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称得六筐石头的重量分别为328、396、354、375、309、367千克,要求学生估算大象的质量。出现如下几种情况:1、精算(很多),2、先精算出准确值再四舍五入,3、300+400+350+400+300+400=2150,4、300+400+400+400+300+400=2200,5、330+400+350+380+310+370=(比较多)。无一人用乘法估算,老师的再三启发:有没有比较简单的估法,老师想看到一种简单的估算方法!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一个学生想到了400乘6等于2400。我如获至宝,马上请他抄在了黑板上,然而全班学生都认为这样估算是错的!原因是没有一个重量是400千克,都比400小,差距太大。

静心思考,应该是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学生把估算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的。而估算的价值在于方便、快捷,我告诉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估算,我们是为了简便而估!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后,才接受了400×6这种估法。看来要想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估算的目的和价值。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篇二

《乘法估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常常为估算而估算。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小明北京之行的问题情境,将参观动物园、观看海豚表演、为游人组装自行车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估算的价值。真正突出了估算教学的重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

《课标》第一学段估算意识培养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本节课中,董老师拓展了例题的内容,结合生活,创编问题,特别注重不同问题的分析与比较,如创编问题中“够”与“不够”的比较,原型例题与创编问题的比较,“参观动物园”与原型例题的比较,“观看海豚表演”与创编问题的比较,“装配一些自行车”选择算法的比较等等,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多”估“少”的策略,注重对估算策略的归纳与提升。从而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教学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因此,它又是不断生成的过程。预设是生成的前提,而生成需要一个良好宽松的'氛围,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只有备课时充分估计到课堂上将发生的各种情况,考虑好应对的策略,才能捕捉和把握好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本课例中,学生对于32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与不够生成了不同的见解,不断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的局限性的理解展现了学生的灵感,使整节课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篇三

《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笔算乘法奠定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游乐场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几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学生在掌握10乘几20乘几的口算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模仿类推出几十乘几的口算方法。再呈现一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4、课堂反馈,检查效果。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篇四

《口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如果过多地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摒弃教材中邮递员送信这一学生所不熟知的情境,以邮递员的工作为主线,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巩固应用的过程中创设了登宝塔、帮小兔回家爱心捐款等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把枯燥的口算乘法课变得生动,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二、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学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尝试、交流中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三、不足之处。

1、练习设计的坡度不够;

2、学生写作业的时间留得有点少。

3、算法多样化只注重了形式,而没有体现实效性。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篇五

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或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本来就枯燥无味,但我在教学时利用图片,用激励的话语让学生学的兴趣高昂,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争先恐后说想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口算教学就是“练、练、练”。虽然口算练习是要反复练习,巩固。但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很重要,只有理解了算法,会灵活的进行口算,才达到了口算教学的效果。不然题海战术对学生也只能起到厌学的效果,就是“做、做、做”,方法不清楚,学生数字相混,计算准确率不高,恰恰适得其反。

我在教学口算时,如在教学:“19×4”时,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算理,后全班交流。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说:19+19+19+19=76。这种算法是正确的,但比较复杂,还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学生说:19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10×4=40,个位是9,表示九个一,9×4=36,40+36=76。还有的说把个位9×4=36,个位写6,十位上10×4,40+36=76。以上方法都很好,学生觉得哪种方法最好,就选择哪种方法。学生大多采用第二种,第三种也有部分采用,但是此种方法易错,学生常常把9×4=36,36+10=46,而忽略了36应加上40,而不是40+16=56。特别是学困生计算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时,必须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在进行计算。如果算理弄清楚了,诸如“25×4,24×5”的计算,就会迎刃而解。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提倡算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篇六

课上我采取“先各种方法计算,到从算出的结果中总结方法,最后优化方法”的思路进行教学。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尝试、交流中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探索算法时,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出两种方法,再在组内交流,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想出的方法更多!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语言欠感染力,对学生的表扬不够热情,一问一答式,没有关注到全员,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篇七

1.借助实际问数学题学习口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如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的情景、小朋友买邮票的情景等,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探究口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我发现把探讨口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口算方法,又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口算,切实体会口算的意义和作用。把数学学习置于现实情境问题之中,是今天数学教学所提倡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并努力做好。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教学,我预设了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教学中,学生均能主动参与学习,只是不太善于根据固有经验迁移运用,对口算方法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在这方面,我虽及时为学生指正,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可见,在这方面,我仍需加强学习、锻炼,以便给学生做好点拨、指导。

3.提倡、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倡导学生运用、体验多种口算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多数学生方法单一,而且经我点拨后,未见很好的效果。课后,我深入思考,认为本班学生已学习过本节内容,应是教师曾强调:两个因数相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所致。这也给我启示,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交流,培养学生“能为实际问题选择适当方法”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而非简单地教会为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乘法口算估算和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篇八

在学习《乘法口算》这部分内容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例题,学生试算后,自己试着说说做法。和往常一样,学生做完题后,同桌同学开始说自己的做法,然后由同学向全班汇报结果。教室里很热闹,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激动地、大声地回答着他们的结论。

邸汉蒙同学很聪明,但也很懒散,作业平时10次有8次做不完,听讲也不是很认真。在两天前我单独找他谈话后,这两天比以前有很大转变。上课听讲比以前认真多了,作业在老师的“追踪”下,也能完成了。今天,我瞅见他时,发现他眼神中流露着急切想发言的'欲望,但急切中藏着一丝畏惧,是怕讲错?我投给他鼓励的目光,示意他发言。

他回答:“400×3,可以把400后面的2个0盖住,就变成了4乘3,4乘3等于12,再把2个0添上,就是1200。”

讲得多好!我马上表扬他:“你说得真棒!”简单的几个字,就帮他找到了一丝自信。这时,我在邸汉蒙的眼中看到了惊喜。抓住了他的长处,予以及时表扬,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做。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观念,数学是人人要动脑的。只要我有信心,我就能学好数学,并能超过别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