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幼儿科学微课课题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优秀5篇)

幼儿科学微课课题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优秀5篇)

时间:2023-09-24 06:29:13 作者:影墨 幼儿科学微课课题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科学微课课题篇一

1.了解夏季的特征及各种拖鞋的外形特征、制作材料等,

并能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与同伴共同讨论游戏规则,大胆地表达、表现。

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各种拖鞋带到幼儿园。游戏用货币。

1.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收集的拖鞋。

2.引导幼儿讨论并设计各类“拖鞋商店“游戏,如冬季拖鞋商店、夏季拖鞋商店、儿童拖鞋商店、妇女拖鞋商店、塑料拖鞋商店、工艺拖鞋商店等。

3.在讨论开店的过程中,启发幼儿观察拖鞋的款式、制作材料等特征,分析其使用季节,使用人群或其他用途等。

4.请幼儿讨论分工管理商店,按一定规律陈列拖鞋,布置展示台。

鼓励“售货员”使用广告语大力推销自己商店的拖鞋,并热情接待前来购买拖鞋的“顾客”。

幼儿科学微课课题篇二

小班孩子对自己的五官还不是很了解,我们成人要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概念,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五官,了解自己的五官。

一次看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准备了各种味道的水让一对夫妻喝,另一对看他们喝水后的表情猜出一种味道,通过此节目,我想到了以这种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用舌头来尝味道从而对小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我们的嘴巴有更好的了解。

1、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敢大胆品尝各种味道。

2、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词汇描述所品尝到的味道。

1、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已会玩游戏《捏拢放开》。

2、物质材料的准备:

五种味道的水:甜、酸、咸、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盘三个。

一、游戏导入:《捏拢放开》,导出活动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准确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们对此游戏很感兴趣,能随老师说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并导出本节活动《能干的小嘴巴》。

二、探索了解: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结构。

评析:小朋友们自由地发言,对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吃饭、唱歌、说话等,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在探索嘴巴结构这一环节,几乎能说出有舌头和牙齿,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动。

三、示范讲解幼儿操作: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词表达出所尝的味道。

评析:在示范讲解这一环节教师讲述很清楚,幼儿操作时都能正确地进行品尝。由于水的味道调得不是很浓,幼儿在品尝后能准确地说出所以尝水的味道,教师在正确地引导下,积极肯定孩子们所说出的味道。并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所尝的味道。

四、游戏:《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对味道的理解,并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评析:此环节中,通过幼儿去品尝味道后作出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孩子们说出味道,在此活动前应作垫,让孩子们先学会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孩子们就懂得看表情辩别味道。

1、请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来尝尝这些水的味道,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让幼儿也当小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

2、了解保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如:饭后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头等。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性强,都能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开始一环节设计非常好,孩子们开心地和老师一起游戏。孩子们能开动脑筋说出嘴巴里还有什么。在幼儿尝味道这一环境中,准备很充分,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品尝味道,在请幼儿说说各种味道时,引导还不够,可以请孩子们互相说说,然后再集体或请个别代表说。在游戏——看表情猜味道这一环节,如在课前做适当的铺店,让孩子学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此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强烈,教师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充分让孩子去说、去尝试,鼓励幼儿,调动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也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实现活动的化。

幼儿科学微课课题篇三

每次吃餐点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兴致地观察、说我的饼干是小熊的,我的饼干是圆的,也有一些孩子喜欢把饼干放入果汁或牛奶中沾着吃,发现孩子们对各种形状的饼干特别感兴趣。《纲要》中指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于是,拿起身边的材料,将日常的生活活动设计成一个科学探究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品尝、思考、想象……满足幼儿的愿望,促进幼儿的感官能力与想象力,并使幼儿在自由、主动的尝试中,创造性地运用感官,大胆表达,体验发现的乐趣。

1、尝试运用各种感官来感知饼干的特性。

2、乐于参加活动,观察、发现饼干与水的前后变化。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饼干的特性。

透明的一次性杯子装上温水,人手一份;每人一碟饼干(4块);手洗干净;每桌一块湿毛巾。

一、激趣引题

1、幼儿听音乐表演歌曲《做饼干》。

2、请饼干变魔术。

二、多种感官,感知饼干的特性

1、看一看,碟子里的饼干都是什么样子的?(都有哪些形状)

2、摸一摸,摸上去是怎么感觉?

3、闻一闻,有什么味道?

4、数一数,碟子里有几块饼干?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5、尝一尝,饼干是什么味道的?(请每位小朋友选一块自己喜欢的饼干咬一口)

6、幼儿相互交流:咬掉一口的饼干有了什么变化?咬掉一口的.饼干像什么?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7、一块饼干吃完了,现在还有几块饼干?

9、吃好后,数一数,碟子里还有几块饼干?

三、实验操作,发现饼干与水的前后变化

2、幼儿自由动手操作实验。

3、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交流饼干的前后变化。

4、现在碟子了还有几块饼干?

5、根据幼儿的喜欢再拿一块饼干试一试。说说感觉怎么样?

6、观察下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这些沉在水里的是什么东西?

四、结束

1、饼干吃完了,我们应该干什么了?

2、师幼一起拿着水杯去漱口。

幼儿科学微课课题篇四

1、通过操作摸弄,引起幼儿对球在斜面上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学习用语言和图表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

二、重点与难点

1、物体在斜面上会移动的。

2、在不同的坡度上,物体移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在科学角活动中已对物体的滚动发生兴趣。

2、已学习过作单一物体的观察记录。

3、网球、洗衣板、积木、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流程

设疑探索——讨论体验——记录延伸

五、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

1、设疑:怎样不用力推,球也能滚起来。

2、探索:幼儿自由的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积木上,手拿着板的一端往上提等等)

3、讨论:

(1)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并演示。

(2)小结:板的一端垫高了,不用力推球就会从高的地方往下滚。

二、再次探索

1、设疑:请小朋友两个人一起玩,想办法使两只球在板上滚的快慢不一样。

2、探索:幼儿自由结伴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两块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积木垫的高低不一祥。或者是,一块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块板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积木垫的一样高)

3、讨论:

(1)幼儿讲述合作的经过,并进行演示。

(2)小结了两块平整的板面,积木垫的低不一样,的滚动快慢也不一样,垫的'高的板球滚的快,垫的低一点的球滚的慢。两块积木垫的一样高,平的一块球滚的快,凹凸不平的一块板球滚的慢。

4、幼儿体验

三、记录

1、请小朋友把玩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2、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记录。

四、延伸:

今天我们玩的是球,那么别的东西放在上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幼儿科学微课课题篇五

1、通过玩电动玩具,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会影响玩具的启动或静止。

1、准备一些电动玩具先让幼儿玩,并让幼儿思考: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

2、师幼共同探索。装反电池的正负极,启发:"老师这里的玩具也有电池,谁来试试电动玩具能动起来吗?"3、教师总结:电池的正负极的'不同,会影响玩具的动或静。

4、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装的节数也不一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