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2023年大班打击乐郊游课教案(优质5篇)

2023年大班打击乐郊游课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09-23 06:02:40 作者:文轩 2023年大班打击乐郊游课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大班打击乐郊游课教案篇一

1、感受乐曲结构,根据图谱掌握相应的节奏型。

2、初步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3、演奏中,注意互相配合,与集体形成默契。

1、小图片:木瓜。圆舞板、铃鼓、小铃。小图谱、大图谱。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2、排好打击乐位置。位置下人手一件铃鼓、碰铃、圆舞板。

1、引题。

故事《咕咚》引题。

2、熟悉歌曲。

第一遍音乐。幼儿学说歌名。

第二遍音乐。在每一句的句末随节奏念“恰恰恰”。

第三遍音乐。幼儿跟音乐选择身体动作表示。

3、认识图谱。

感知乐曲结构,幼儿学习将音乐与图谱相匹配。

4、徒手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

教师慢慢指图谱,幼儿空手做模仿乐器的动作练习两遍。

5、乐器演奏。

听歌曲用乐器演奏。提醒幼儿乐器的拿法和演奏要求。

跟着音乐表演数遍。

大班打击乐郊游课教案篇二

摘要:京剧艺术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为了满足爱好者的需求,我们群众艺术工作者要探索京剧演奏乐队人员的辅导方式,在人员选用和技巧训练上,利用群众艺术基础,发挥其作用,使得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关键词:京剧艺术;群众普及;打击乐

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的加大,大众对京剧的喜好与追求进一步升温。在张家口市区县,京剧艺术与二人台民间艺术一样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老年离退休人员。作为群众艺术的编导,负有普及和传承民族艺术的职责。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唱京剧片段的人员和拉京胡、二胡、弹小三弦,还有吹笙、笛、唢呐、海笛的不缺少,缺乏的是演奏人员,特别是演奏中的协调配合。为此,我总结了京剧打击乐器指导中的一些操作技巧,便利了喜爱京剧艺术爱好者的学习。

在传统的京剧团体中,板鼓演奏者往往被尊称为“老大”或“龙头师父”,这表明了“司鼓”这一职位在京剧乐队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演出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也是如此,演出中乐队伴奏的节奏、速度快慢、感情的变化等准确与否,以及演员表演身段和锣鼓经、敲打配合的默契程度,都是与打鼓者的掌握分不开的。外国人曾把中国京剧团中的司鼓称为“西洋歌剧中的指挥”。一点也不错,但他比西洋指挥还多一样本领,那就是他还兼作中华民族打击乐的演奏员。对于非专业演奏的群众来说,承担板鼓演奏角色的需要一定的演奏基础,因此在人员选择上要谨慎。京剧是世界上综合程度最高的综合艺术,前场技艺、后场音乐的协调、综合,即在演出时,统领整个演出过程的,乃是京剧司鼓,无论是散文的说白、韵文的唱念、舞蹈的身段、武技的打斗,无不以音乐锣鼓明其句读,分其顿挫,渲其气氛,抒其情怀。不仅如此,舞台上情节的转换、人物的交替、气氛的张弛、场次的变更,都需要司鼓的协调和渲染,司鼓是京剧演出中艺术综合的一大枢纽。

还值得一提的是,京剧乐队通常有一个演奏员兼带多种乐器的情况,那么司鼓得有敏锐的头脑,及时点拨,使每个声部、各组乐器的进出有条不紊,忙中不乱。司鼓首先体现着京剧乐队演奏综合、有效地带领整个乐队去完成导演、作曲所要求的预期的艺术效果,圆满地完成演出任务。那怕是群众性演奏团体演出的往往是经典剧目的片段,但是也需要认真做好乐队人员的配置和技巧训练。

打击乐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伴奏乐器,除了司鼓外,通常由小鼓(又称单皮)、大小锣、铙钹等几种组成。其中,铙钹的打击也十分讲究技巧。为此一般要选用女性担当演奏者。

铙钹是由上下两扇圆形铜片构成的打击乐器,分高音低音,一般高音扇在上,低音扇在下,打击时上下两扇要扣严,才能打出味儿来。这一演奏角色男女均可。

铙钹的演奏通常包括正击、侧击、闷击、颠击、搓击、揉击等方法。不同的扣击方法有不同的伴奏作用,都是紧紧服务于情节和人物动作、道白、唱腔的。铙钹伴奏人员要掌握较扎实的基本功。首先要有耐力,因为一对铙钹的分量一般都在l_5至2斤之间,在武戏经常出现两军交锋的武打场面,用的锣鼓点一般都是快节奏的“紧急风”、“快冲头”,有时一敲就是一两个小时(比如京剧《挑滑车》、《两狼关》等),许多剧目打击乐要打出刚劲,打出高昂的气势来,以表现剧情,烘托人物。因此,作为打击乐伴奏员,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以适应剧情的需要。所以,对于群众艺术的普及仅仅靠喜好还是不够的,还得需要一定的耐力和节奏感。

大锣在京剧演出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演员在台上的亮相,一招一式,所有武打,都与大锣的演奏相关。不管是“四击头”还是“撕边一锣”,都对演员在舞台上的精、气、神有极大的刺激。为帮助和促使演员能更好地完成表演任务,要求大锣的演奏员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鲜明的节奏感。

大锣可分为四种,其中有低虎、中虎、高虎、奉锣。“低虎锣”也称“大片”,其音色浑厚、沉重,多用于表现哀婉、沉痛、悲凉的情绪,程派的戏中使用较多。“中虎锣”也称“大光”,它的音色明朗,一般老生戏、花脸戏用得较多。如《四郎探母》《汉宫惊魂》等。“高虎锣”也称“二光”,其音色结实有力,一般用于武生戏、小开打。如《挑滑车》、《主岔口》等。“奉锣”即“小光锣”,声音高亢、明亮、清脆,听起来很有战斗力,在大武戏中必不可少。即使群众性演奏中没什么“大戏”,但从京剧艺术的角度来讲,还是要像模像样的,否则那就是对艺术的猥亵了。

同时,在选择大锣时,也要选择不同的锣,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大锣的威力和音色。承担大锣演奏的人员不需要太专业的技巧,有足够的节奏感就可以了。

京剧打击乐艺术是博大的,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学科。鉴于二人台民间艺术同样具有打击乐器,因此在张家口市区县还是有可利用的基础,辅导群众性演奏团体进行演奏还是可行的。俗话说“老小孩”,的确,对老年人也需要像辅导小朋友一样要采取赏识教育。作为非专业演奏的老年爱好者,他们有的是时间,需要的是乐趣,但缺少的艺术基础。辅导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在细致入微中认真教会每一个要领,使老年大众精神上愉悦,技巧上得到提高就满足了。

大班打击乐郊游课教案篇三

中班打击乐演奏活动:苹果丰收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原有身体律动的基础上学会看图谱,并将图谱的节奏型用拍手、拍腿等方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节奏型设计出打击乐的配器方案。

3、培养幼儿看指挥较协调一致地演奏打击乐器。

活动准备:

1、幼儿会随乐做律动。

2、铃鼓、碰铃、木鱼。

3、cd《苹果丰收》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复习律动《苹果丰收》。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苹果丰收》这首好听的音乐吗?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到果园摘苹果吧!(播放 cd)2、请幼儿分三组表现音乐律动。(cd)二、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腿的方式将图谱的节奏型表达出来。

———小朋友的舞跳得真不错,大家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什么?(图谱)。

1、图谱上都有些什么图案(….),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图案表现的节奏。(小脚—去果园、树叶—找果子、苹果—摘果子、笑脸—回家)2、———我们可以用那些身体动作来为图谱打节奏呢?(拍腿、拍肩、拍手)引导幼儿用拍腿、拍手、摇手腕的方式拍出整套节奏型。(去果园——拍腿、看果子——拍手、摘果子——摇手腕、开心的回家——全体拍手)3、请幼儿看图谱分段练习。教师清唱。

1)去果园-找果子 2)摘果子-回家 4、幼儿跟随音乐看图谱集体练习。(cd)5、幼儿分声部练习节奏,教师清唱。

6、跟音乐看图谱分声部集体练习节奏。(cd)

三、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打击乐器的配器方案。

——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乐器,让我们看看都有什么? 引导幼儿想想碰铃、木鱼、铃鼓分别在什么时候演奏比较合适? 四、幼儿看指挥进行演奏乐器。

1、老师清唱,幼儿分组看谱练习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2、老师清唱,幼儿完整练习演奏。教师对演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指导。

3、幼儿听音乐,看图谱进行乐器的演奏。(cd)4、幼儿看老师的指挥进行打击乐器的完整演奏。

五、演奏结束,请幼儿有序的收回乐器。

活动反思:

我选择的《苹果丰收》是一首 4 拍子节奏的乐曲,它节奏明晰,曲调欢快活泼。比较适合中班年龄段的幼儿演奏。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活动各个环节的开展,突破了活动的难点,达到了预定的活动效果,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任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1、图谱的使用还应该更加规范化。

2、在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的同时,还应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活动气氛更活跃。

3、对幼儿的评价不能太笼统的一味鼓励,应该更具体一些。

4、在活动中要对幼儿出现的问题针对性进一步指导。

5、活动中应加深幼儿对乐曲情感的感受和表达。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有了更多的理解,在与老师们的探讨中也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将继续对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在活动中不断的成长。

中班打击乐活动

中班打击乐《棒棒糖》教案

苹果丰收教学设计

中班打击乐(厨房音乐会)教案

【精】幼儿教育教案_中班打击乐公开课

大班打击乐郊游课教案篇四

1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分析及比较

可在固定及移动物体之间传递信号,信号覆盖盲点少,尤其适用于山区和谷底等常规通信网络无法到达的地区和区域。但通信时间延长、费用较高,通常作为应急通信的备用手段。目前常用海事卫星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系统,既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功能(精度约20m),又可以保证在应急时刻的短报文传输(120个汉字),可靠性高,但缺点是信息传输速率低。多种无线通信方式比较及分析。

2指挥决策系统通信需求

全程连续救治指挥决策系统需要实时或定时将全程救治链中各个救援单元(方舱医院、后送手术救护车和卫生列车)中采集的伤病员、医护人员、医药耗材等信息,以及运输途中的音视频信息数据传输至指挥中心用于决策指挥;同时,各医疗救援单元需通过北斗系统将实时位置信息上传,以便指挥平台实时掌握各个救援单元的位置信息。全程救治链通信链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场伤病员在方舱医院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后,手术急救车以及卫生列车将部分重症伤病员运往后方医院。在整个过程中,依托移动公网、海事卫星、北斗卫星通信方式,各救治单元需要与后方医院专家组及指挥决策平台保持持续畅通的音频、视频、文本通信链路。在全程救治链中,可靠实时的通信是保障指挥决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

(1)方舱医院与指挥平台通信。方舱医院的位置是固定的,通信难度不大,可通过移动公网传输伤病员、医护人员、医药耗材等相关文本信息以及音视频信息;在移动公网不可用环境下,可通过卫星通信方式进行紧急信息通信。

(2)手术救护车及卫生列车与指挥平台通信。与方舱医院类似,需要与指挥平台传送接收文本、视频及音频信息。但是,车辆属于高速运动的通信对象,对通信链路的可靠性要求更高。

(3)方舱医院、手术救护车及卫生列车的通信。链路稳定时,可通过指挥平台进行交互信息传输(文本、图片、音视频);特殊情况下,采用离线方式在各救援单元之间传递简单的文本数据。

3多网络无线通信保障策略

方舱医院、手术救护车及卫生列车分布区域较广,且属异地动、静态通信对象,与指挥平台只能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现有的移动公网gsm/cdma/gprs、3g/4g可被选为主要的通信方式;在常规通信不可用的情况下,可采用卫星通信链路,以构成动态可切换的星型网络。因此,本文提出的多网络无线通信保障策略。终端信号发射器会根据各无线网络信号强度选择使用移动、联通或电信网络,如都无法满足通信需求,终端将自动选择使用临时中继站或者卫星通信方式。通过以上策略,可以实现全程救治链中各环节的实时可靠的多网络通信,其中多种通信方式的无缝切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不同的数据类型采用动态切换不同通信链路的方式,可提高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方舱医院、手术救护车与指挥中心的通信。方舱医院位置相对固定;救护车运行速度较低、信号屏蔽少,运行线路中信号覆盖较好。二者均可采用常规状态下,优先选用移动公网(gsm/cdma/gprs、3g/4g)。当此无线网络不可用或信号较差时,可通过应急通信车中继转发信号;特殊地理环境下,应立即切换至卫星通信;若所有通信链路都不可用时,采用ic卡存储相关信息进行离线传输。

(2)卫生列车与指挥中心的通信。列车运行速度较快,行驶路线中可能有较多的`山丘和隧洞,同时,列车车厢铁壳会影响无线信号的接收与发送,试验表明,常规的gsm/cdma/gprs或3g网络传输数据效果较差。对于卫生列车,主要考虑采用铁路gsm-r专用通信网络与卫星通信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发送与接收,通信方式切换流程。

(3)方舱医院、手术救护车与卫生列车之间的通信。需保证不同单元在同一时刻使用同种无线通信网络,如移动公网信号强度无法同步,可选择共同使用卫星通信方式。

4多网络无线通信链路终端一体机的研制与应用

根据全程救治链中对可靠实时无线通信的迫切需求和以上保障策略,我们研制了多网络无线通信链路终端一体机,可以满足移动公网链路、海事卫星通信链路以及北斗通信链路的联通。其中,移动公网链路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各自的3g网络;海事卫星通信链路指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北斗通信链路是指北斗短报文通信方式。终端设计示意图。根据不同终端连接的不同要求,此终端一体机对外表现为4个网口、1个串口以及5个信号指示灯。其中,4个网口分别代表中国移动3g网络、联通3g网络、电信3g网络和海事卫星链路网络;1个串口和北斗模块相连保证北斗短报文通信;而5个信号指示灯分别代表移动3g网络、联通3g网络、电信3g网络、海事卫星通信网络以及北斗通信网络信号强度,每个指示灯有3种颜色状态分别为红、黄、绿,红色代表当前网络信号强度最弱,黄色其次,绿色最强。指示灯熄灭代表此处没有此网络覆盖,指示灯闪烁代表用户正在使用此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同时,终端另一侧安装5个网络的5根天线来收发信号。通过一体机在卫生列车上的实际应用,研发的终端一体机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实现多种通信网络的可靠实时无缝切换,大大地保障了全程救治链中各环节的通信需求。

5结语

稳定、可靠的通信链路是全程连续救治指挥决策系统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该无线通信方案中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集成与动态切换、特殊环境下的数据传输策略应用,有利于各个医学救援单元与指挥平台间通信链路的持续畅通,促进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交互、命令通畅、调度合理、指挥有序的目标,为充分发挥全程连续救治指挥决策系统在应急医学救援中的功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班打击乐郊游课教案篇五

内容摘要:歌咏活动是校园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指挥者是歌咏活动的核心领导者。指挥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歌唱的效果,所以笔者总结了校园歌咏活动中指挥容易出现的几点错误,并且说明了相应的纠正方法。

关键词:指挥指挥动作反拍拍点节奏速度

歌咏活动是学校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情趣,还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在歌咏活动中,指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合唱队没有指挥者,那么合唱队员就容易唱不齐,而且也不容易唱出情绪,唱出效果。但是,在学校组织的歌咏比赛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指挥者往往出现一些毛病和问题,以致影响了歌唱水平和演出效果。笔者从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指挥中打反拍的问题

打反拍是学生指挥最为常见的一种错误的指挥方法。它是将音乐的重拍和弱拍进行颠倒的一种指挥方法。那么怎样解决它呢?首先在练习指挥时,要了解清楚这首歌曲的拍子性质,每小节有几个重拍,各在什么位置;其次要多听实际的音响效果,在音乐中找到重拍,形成内心的重拍感觉;再次是要熟练掌握指挥的图式,明白重拍的运动方向。在指挥中,重拍的运动原则是:重拍向下、向外运动(左右手相同);弱拍为相反的运动方向:弱拍向上、向里运动。在练习时有意识地强化重拍动作。通过这些练习就会逐渐掌握打拍子的重拍感觉,从而不再有打反拍的错误出现。

二、拍点位置前后不一致

指挥时拍点前后位置不统一,是指在指挥时拍子的落点不在一个平面上,手的动作不是上下运动,而是前后运动,运动面是一个斜面,就像是拉锯一样。拍点位置的前后不一致会直接导致速度不稳,拍点模糊、指挥图式杂乱,丧失指挥效能,而且动作不够美观。

在指挥时,并不是说手的运动方向绝对不能有前后的运动,而是说指挥的基本图式大体是在一个平面上,上下运动多于前后运动。在练习指挥时要像拍球一样,肩臂放松,手、球上下一条线,落点前后一致。通过上述训练,举一反三,就能划出清晰的指挥线条、打出稳定的拍点。

三、指挥时节奏和速度不稳

速度稳定是对一个指挥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节奏、速度稳定才能将歌唱者的内心速度统一起来,共同完成音乐的二度创作。对于初学指挥的人来说,节奏、速度不稳首先是因为内心节奏感不够强,容易跟着他人的速度变化而变化;其次是因为在指挥时,拍点的落点上下不够统一,忽高忽低,使音乐的时值不够均匀;再次是由于在做指挥图式幅度变化时,影响力度和节奏的稳定;最后是打反拍等错误的指挥动作使节奏、速度发生了变化。

在练习指挥时,要根据影响节奏、速度不稳定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第一,训练内心节奏感。在训练中用能标示稳定速度或时值的仪器(比如节拍器、钟表等)进行训练,先听记速度后,关掉节拍器一段时间,然后再打开,看自己记忆的速度是否和节拍器速度一致,用有稳定速度的音乐也可以进行同样的训练。第二,在音乐情绪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指挥时把每拍的拍点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使拍点稳定。第三,在做指挥图式幅度变化时牢记节奏的速度不要使指挥幅度大节奏变慢、指挥幅度小节奏变快。第四,避免孤僻、怪异动作出现,应使每一拍的指挥动作都到位,指挥的线条清晰、干净、流畅、舒展。

四、指挥时动作的僵硬

动作的僵硬几乎是每一个初学指挥者都会犯的毛病,僵硬的动作不仅从视觉上不美观,而且长时间的指挥会使手臂疲劳、酸疼。形成动作僵硬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对基本姿势掌握不牢,在指挥中不能灵活运用,从而使动作僵硬;二是对手臂的放松缺乏有效练习,不会放松。

解决动作僵硬的问题主要是学会怎样放松地去指挥,首先,要从认识上明白指挥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在变化中求统一,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姿势,更不是按照固定的动作做操;其次,学会放松的指挥方法。放松就是要自然,尽量去掉做作的动作。首先双臂自然前伸,比肩略宽,掌关节略高于手腕,掌略向前倾,这是指挥的基本动作。其次,在练习击拍时双臂自然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零速度开始,加速度下落,到最低点时(也就是速度最快时)像皮球一样反弹,做减速运动,到最高点减为零速度,这是指挥动作的基本运动方式,需要多体会自然和放松的感觉。

总之,指挥动作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三个字概括:省、准、美。“省”指的是动作要节省,不要有太多的装饰、过于花哨,要节约动作,使指挥图式简练明了、线条清晰、易于辨认;“准”是指动作要准确无误,节奏速度准确无误;“美”是指用美的动作表达美的音乐,指挥者的形体动作要美。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