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春江花月夜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优质15篇)

春江花月夜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优质15篇)

时间:2023-11-26 10:59:36 作者:飞雪

高二教案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安排,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高二教案是由教师编写的一种教学指导材料,用于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编写一份完美的高二教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远行希腊》粤教版高二选修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背诵、默写诗歌,了解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感受诗人笔下特殊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了解诗歌的艺术风格,通过这些诗歌的不同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品味诗歌意境美,并得到情感的体验,以及进一步提高对美的认识。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3。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平台。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二.基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的羁旅愁思。(主旨)。

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日暮,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三、四句并列写景,但有时间先后之分。“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江清月近人”,表明时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三.鉴赏要点:

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参见教科书“阅读向导”(三)]。

四、背诵诗歌。

终南望余雪。

一.作者简介:

祖咏(699一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全唐诗》编诗一卷。

二.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并预感到城中日暮,将更加寒冷逼人。(主旨)。

前二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面,如同漂浮在云端。

后二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临黄昏,“日暮天寒”非常自然。可见结句写实之妙,结得确实“意尽”。

三.鉴赏要点:这首诗炼字精准。

“浮”: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那么只能是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

“霁”、“明”: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明,此处用为动词,染亮。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字。

四.问题探究。

为何只有雨雪初晴之时才能在长安城中看到终南山的真面目呢?除了实地考察之外,另有贾岛《望山》诗可证:“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是说久雨之后,终南山美景如画,如同在长安百万人家门前张开一张张翠绿的屏风。

第二课时。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一.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6一约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全唐诗》编诗四卷。

二.基本解读:此诗写自己归隐田园之乐。(主旨)。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山林河泽有时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间。家里的.环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熟,知我闲居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我的屋宇。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四句明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我每日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中终老此生。

三.鉴赏要点:

这首诗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态,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四、背诵作品。

游终南山。

一.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元和年间,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元和九年,郑余庆镇兴元,奏其为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途中,行次阌乡,暴疾卒。

二.基本解读:

这首诗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怪之景,表达诗人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主旨)。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四句写游终南山所见的奇景。

终南山虽高大,但还没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间,此处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身处深山的独特感受。仰望,山与天接;环视,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看不到山外尚有何空间。日月并提,并非写日月并“生”'而是诗人在山中游玩多日,仰望看日出,看月升,先是露出半轮,然后再冉冉升起,看起来确实似从山石中“生”出。着一“生”字,“险”而不“怪”,唐诗中有“海上生明月”、“海日生残夜”、“四更山吐月”等,但孟郊此句太“硬”,无这几句中所表现出的情韵。接下来,“高峰夜留景”,“夜”与“景”(日光)应不能同时出现,诗人却写在一起,确有“奇”的感觉,但仔细分析,诗人不过是说山下已是不见阳光的夜幕之时,终南山的高峰上尚有落日的余晖。“深谷昼未明”,写终南山千岩万壑,高低悬殊,高处已是白昼,低处尚阴暗无光。与王维写终南山句“阴晴众壑殊”应是同义。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二句,抒发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受。“中”与“正”同义,山“居中”无偏,人“正”而不邪,由山及人,运用类比方法,抒发诗人对山及人的赞颂之情。“险”与“平”义相反,因为人“正”,所以路再“险”,心态仍是“平”的。这是以“路险”反衬出诗人心地平坦。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二句写山风的威力惊人。山高风厉,长风过处,千柏万松的枝叶都向一个方向倾斜,可见“驱”的力量。声音本是无形无色的,如何“拂”呢?因为长风过处,叶叶飘拂,声音自然发出。这里就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又能听见万壑清风。

结句“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二句,颇有言外之意,即对山中的景物如此热爱,自己和山林又是如此投缘,对世上的繁文缛节、功名利禄看得就淡了,“悔读书”(后悔走读书从仕之路)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三、读作品,感受情感。

四.鉴赏要点:

此诗硬语盘空,险语惊人。诗人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如“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这种直观感受是诗人身处终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际,真的觉得天地间只有终南山,日和月缓慢升起时,真的如同从石上“生”出一般,给人以狠重鲜明之感。抒情直言,不讲究委婉含蓄。如“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直言快语,情感表露无遗。韩愈《荐士》:“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界”,正是说孟郊诗的特色。

教学后记:

《小石城山记》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登岳阳楼》。

1、整体感悟: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口头概括):

自“安史之乱”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了解这一背景,有助于我们读懂领悟本诗的思想感情。

(2)触摸诗人,读懂大意(口头概括):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

(3)置身诗境,熟读成诵(课堂检查并指导朗读)。

2、品味探究。

(1)颔联中“坼”“浮”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2)简单分析本诗首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杜诗首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人世沧桑的感慨。

(3)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杜甫晚年漂泊江湘一带,登岳阳楼而做此诗,表达了诗人漂泊流离、凄凉落寞感情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拓展迁移]。

“雁引愁心去”句中“引”字的意思是“带走”,该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与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本诗颈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登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镜的情景。

不相同。本诗是诗人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楼而作,诗人表达的是快乐、喜悦的感情。

《远行希腊》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要点:

1背诵《轻肥》。

2进一步理解白居易诗歌特点(语言通俗,关注下层等);

3了解朦胧诗的一般特点,学习比较鉴赏的方法。

第一课时。

内容:鉴赏《轻肥》。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国家”的话题上来。

二赏析《轻肥》争取背诵。

(一)声读全班齐读两遍。

(二)意读展示基本解读文字如下:

开头八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为第一层,写宦官们赴宴时骄横跋扈之状。首四句先写宦官们令人惊异的骄横情形:意气之骄,竟能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而这一切均是宦官们所为!不能不令人惊异,从而引出“是内臣”的回答。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如此跋扈呢?原来这些宦官居然都穿着朱绂和紫绶,做了高官,大权在握,怎能不骄?“军中宴”的“军”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宦官们拳握了神策军的军权,盛气凌人,“夸赴”,写出耀武扬威之态;“走马去如云”,写出旁若无人的骄横。而宦官不是一个两个,“满”、“照”、“皆”、“夸”、“如云”等字眼,告知人们这是一大帮,令人触目惊心。这里语含讽刺,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官员相互勾结的畸形的社会现实。“樽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六句为第二层,写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而“溢”、“罗”、“擘”、“脍切”等词,表现了宴会之奢靡。“食饱”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已是“骄满路”,如今酒酣足食,更是不可一世了。以上二层极力揭露宦官、权贵之间相互勾结、极度奢靡的生活,为下文表现主题作了充分准备。最后二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为第三层,用重笔转折,直赋其事,以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进行对比,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据《旧唐书"宪宗纪上》记载,元和三年,“是岁,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山南东道旱”。四年,“浙西苏、润、常州旱俭。”这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魄,这与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

三,与《卖炭翁》对比分析结合练习一,讨论如下:

1这首和《卖炭翁》一样是描写人物的,那么它写的是一个人物还是一群人物,可以见得?

(明确:写的是一群人物。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走马去如云”等诗句中可以看出。)。

2写这群人物干什么?他们本来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如此张扬?

(明确:这伙人赴军中宴的情景,他们本来就只是皇宫中的家奴,因为被封了大官,掌有实权。)。

3最后两句为什么要交代“是岁江南旱,瞿州人食人”的背景?

(明确:作者这样写把民间的灾情与官场的奢侈挥霍的情景放在一起便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表达了作者对这群穷奢极欲而不顾百姓生死与不顾的“内臣”的义愤。按说老百姓交税纳粮“备战备荒”,遇到灾年,“政府”就应该开仓赈济,这些被民脂民膏供养着“父母官”应该帮助百姓抗灾救灾,与民同舟共济,可是现实中,这些“父母官”置灾民于不顾,却还在觥筹交错过着“潇洒”的生活。)。

4回答练习一的问题,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一白居易的《轻肥》与《卖炭翁》一样,都是对上层统治者罪恶的揭露。请分析两诗在语言及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答:从语言上看两诗都通俗浅显,不同的是《轻》语言更整齐,有鲜明的嘲讽意味,而《卖》整句中参杂长短句,有强烈控诉和斥责的不平之气。从表现手法上看,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卖炭翁只身上的单衣和心里的愿望的对比表现了其难言的酸楚,而一车炭与半匹绡的价值的对比,更揭示其命运的凄惨;裘衣肥马强穷奢极欲的官场与江南灾年人食人的民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所谓的“父母官”们不顾百姓死活的冷酷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表现手法不同的有两点:第一,刻画形象方法不同,《轻》通过情境场面的描写勾勒出漫画式的人物群像,《卖》通过完整的情节的叙述刻画出工笔画式的人物形象;第二,抒情方式不同,《轻》极力渲染展现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又将其放在一个特定的背景里,以达到对其无情的嘲讽和鞭笞,诗人的满腔义愤之情表达是含蓄的,而《卖》极写卖炭翁烧炭送炭的艰辛痛苦,再写黄衣使者的霸道,对压迫者的揭露和对劳动者的怜悯,都表达得较为直露。

第二课时。

内容赏析《杜陵叟》。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制度创新”的话题上来。

二赏析《杜陵叟》,重点思考练习三的问题:统治者真的是演“双簧”吗?

(一)声读,齐读两遍,展示基本解读文字如下--。

开头“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写出灾情之严重。从三月写到九月,可见全年适合长庄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接下来“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写官吏们在此天灾面前的可恶表现和百姓们的困难处境。官吏们为了“考课”,不仅不奏报朝廷,反而变本加厉地加紧搜刮。再四句“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写诗人难抑愤怒之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明知”农民受灾却偏偏“不申破”,甚至还美化现实以博皇帝的高兴,这样的“长吏”在封建时代是具有相当典型意义的。最后八句“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无论是官员们的“求考课”,还是“里胥”等到“十家租税九家毕”,都是统治者们惯演的把戏而已:“帝心恻隐”虚伪,而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却是真正的目的。

(二)意读,讨论如下问题:

1如果说“轻肥”写的是一伙轻裘肥马吃喝玩乐而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员的话,那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人?请结合诗歌的标题作概括性的回答,即用一个单句回答。

(明确: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家住杜陵种有十多亩农田遇灾年颗粒无收却还有变卖家产交税的老汉。)。

2诗中的“长吏”明明知道百姓的因灾破产情况,为什么不向上面报告实情呢?

(明确:因为他要“考课”,也就是要政绩考核;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可以乘机敲诈百姓。)。

三结合练习三,讨论:最高统治者皇帝从主观上真的是在和地方官吏演“双簧”吗?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三在封建社会中,百姓遇到饥荒时,通常由帝王下诏免除租税,而由地方官加紧勒索,这一直是统治者惯演的“双簧戏”。《杜陵叟》揭露了统治者这种惯用诡计,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仔细体会这一点,说说你的认识。

答:我倒不认为这种“双簧戏”是最高统治者主观上故意为之;一味对“罪犯”进行道德审判,反而不利于我们认清当时社会的极权制度罪恶的客观性。作为“子民”按说也皇帝的“财产”,所以,他总能够考虑更“长远利益”,也懂得通过“休养生息”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地方官员只是皇帝的.“打工仔”,在极权制度下,皇帝一般只能由上而下地通过“考核”来“管理”这些地方官。因此,他们就更“短见”,只会想到完成“指标”,争取好的“政绩”,哪里还管得了皇帝这些“财产”--“子民”的死活。另一方极权制度为了“稳定”,又要极力控制“思想”,于是信息渠道隐秘单一而又不畅通,地方官“报喜不报忧”的“浮夸”,就可以把这样的渠道变成捞取“政绩”的有效的途径,使社会诚信严重缺失。这就是这种制度的罪恶的必然性所在,与人的道德水平几乎没有关系。因此想用道德教化来消除这种制度的罪恶性,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三课时。

内容赏析《花非花》《问刘十九》。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形象与思想的关系”的话题上来。

二赏析《花非花》,初步了解朦胧诗的特点,讨论如下:

1此诗选用了那几个意象物?

(明确:选用了“花”“雾”“春梦”“朝云”等意象物。)。

2这些意象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明确: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美好而易变消失。)。

3结合练习二讨论,最后展示如下:

答:我认为这首诗的诗意是一种出现过却又很快消失了的幸福而又伤感的生命体验。它也许是与心仪已经的恋人短暂的相遇而产生的淡淡的惆怅,也许与一位阔别多年的亲友的邂逅而引发的对故乡的莫名的愁思。总之,这种诗情既给人甜蜜又给人酸楚。作者为表达这种诗意运用了博喻的手法,即对同一个主体,一连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喻体事物,从不同角度来突出强化主体的特点。就此首诗而言,诗人就用了“花”“雾”“春梦”“朝云”等喻体,来突出这种诗意的“美好”而“多变易失”的特点;而且喻体事物之间又前后照应,“花”与“春梦”对照,突出其“美好”令人陶醉,“雾”与“朝云”呼应,强调其“多变易失”难以把握。把诗意表达得让人“心有戚戚焉”,而又“莫名其妙”。

4朦胧诗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明确:朦胧诗的主要特点就是诗歌的主旨不是单一明确的。这就更能激发人们审美兴趣,而审美的愉悦主要在于审美主体的“创作”,因为作品本身的朦胧,也就给审美者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审美主体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如断臂的维纳斯。其实好的艺术作品不同程度上都有朦胧的特质,比如我们刚学过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个意境中是相思还是思乡抑或还有别的什么,就不是那么确定的。)。

三鉴赏《问刘十九》。

(一)声读,展示基本解读文字:

(二)结合练习四讨论,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四《问刘十九》是邀请人喝酒的小诗。虽然简短,而景与情相得益彰。请说说你的认识。

答:这首诗的景:室内,炉上是酒水正浮着绿绿的酒泡,炉下是柴火正摇曳着红红的火焰,一股浓浓的酒香弥漫这个屋子;室外,正天色渐暗,预示一场大雪就要纷纷扬扬的飘洒下来。室外的冷气更衬出室内的暖意,而最后一句深情的问候,更在这样的酒香暖意中显出主人公热情。让人读罢,在主人难却的盛情中,仿佛品尝到那醉人的美酒,其实这令人陶醉,还不就是这样的情境中那浓浓的人情吗。诗作的情与其描写景就是如此相得益彰,感人至深。

另外讨论如下几点:

1此诗写了的景,如果让你拍摄,应该设计怎样的镜头?

(明确:应该设计两个特写镜头和一个远镜头;特写镜头是,火炉上那酒水面上绿色的酒泡沫,火炉里那红彤彤的火焰;远镜头是,室外越来越低沉的昏黄色的天空。)。

2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热切希望与朋友对饮的真挚的友情。)。

3诗人邀请的刘十九当时应该在哪里?可以做多种回答,言之成理就行。

(明确:在室身边,是一声恳切的挽留,也许他们已经聊了很久,朋友要走,这时主人,要挽留朋友共进晚餐,便生起火炉,温起酒来,可能刘十九出于客气,执意要走,诗人指着窗外,以天色晚,且更更寒冷为由来挽留,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令对方有却之不恭的压力;现第二种理解也可以是不在身边,等于向朋友发出的邀请。)。

四课堂作业。

例:知己逢好酒,友情暖火炉;即来不惧雪,千杯能饮无?

《远行希腊》粤教版高二选修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赵鼎。

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有《得全居士词》。今存词句45首,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家国乡关之思。靖康之变后,汴京沦陷,宋微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建政权,是为南宋,驻建康,作者随驾到达建康。曾举荐岳飞收复中原,后被秦桧所害。

现实--回忆--现实悲凉--欢乐--悲怆。

2、“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点明了哪些要素?

(1)时间(元宵)(2)背景(客路)。

5、你认为此词的词眼是哪句话?

“分明一觉华胥梦”。因为从梦幻中醒来,再回头看眼下的惨痛现实,黍离之悲涌上心头,禁不住“东风泪满衣”了。

3、有人说“花弄影,月流辉”中的“弄“与“流”用得很好,你能知道好在哪里吗?

4、作者回忆过去的太平景象,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过去太平景象的褒扬渲染,用意在于抒发对已经失掉了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对比,从而反衬当前的惨象。

1、领会作品所抒发的志士爱国的情怀。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结构完美,章法井然。

走近陆游。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年轻时曾多次应试,因秦桧嫉害,虽名列第一,终不被录取,秦桧死后,他才进入仕途。他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今集存诗九千三百余首。题材非常广泛,大多数是关于收复中原的爱国内容和主题。他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中原为己任。尽管他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国事。

陆游和唐婉。

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他们结婚后,情投意合,然而事情并不如他们所料。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他的爱国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抒胸臆。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托物言志。

(三)借景抒情。

(四)以梦述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个奔赴抗金前线英姿勃勃的爱国者形象。一个“觅”字,写出了年轻时候的陆游寻找建功立业以获取封候机会时的自信、自许和坚决执着的奋斗精神。

2、“尘暗旧貂裘”暗含了作者怎样的命运?

作者满怀报国杀敌之志,可如今“貂裘”已“旧”,且已覆上了厚厚的灰尘,久不得用,暗示了作者不受重用,爱国梦破灭,才能不能施展的`命运。

3、词的上下片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上片激越,下片沉郁。

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句话总结一生,审视现实。词人没有料到,一生虽有抗敌报国的壮志,却长期被投闲置散,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在的年纪老大,壮志未酬和过去的壮志满怀对比,表达了作者沉郁、悲痛的感情。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上片抒写为国杀敌的英雄气概,下片写壮志未酬,人老身退的惆怅、悲痛之情。

1、体会作者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感情,以及词中炽热的爱国情怀及其表现的崇高美。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张元。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张元干(1091~1161)南宋词人,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又号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建永福人。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自小有志于学,胸怀壮志。靖康之变时曾随李纲积极参加抗金斗争,后李纲被罢免,他也因而得罪。不久,汴京沦陷,他避难江南,后愤于秦桧的卖国行径,休官还乡。他的词,在靖康之变前,多是婉约清丽之作,战乱后,词风多有慷慨之音。他和张孝祥的豪放词作,上继苏轼,下启辛弃疾,被看作是豪放词派继往开来的词作。

鉴赏思考:

1、词的开头写景有何作用?

借景抒情,表达对沦陷区的感伤和怀念之情感。

描绘了一幅北宋沦亡,金人肆意侵略,乡村野兽横行,一片荒凉之景。

3、词中哪一句话与杜甫的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意思相同?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4、“目尽青山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是什么意思?

我们放眼天下,胸怀古今,哪能儿女情长,在分别时尽说些恩怨私情之话呢?

5、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格?

刚正不阿,坚持正义,凛然无畏的气魄和深切同情友人的品格。

鉴赏要点:

1、领会词中“忠愤气填膺”的强烈正义感、大无畏精神和深沉爱国思想。

2、明畅的抒情脉络结构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1262年考进士时,因在廷试对策中得罪了权臣贾似道,被降为丙等。文天祥起兵的时候,他曾参与活动。南宋灭亡后,隐而不仕。刘辰翁的诗文词很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词不假雕琢,悲咽沉痛。他是南宋遗民中,反映爱国思想最深切感人的一位词人。

1、春感实际上是写元宵之感,哪些词语可看出与元宵有关?

“银花”、“戏鼓”、“月明”

2、开头三句给全词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泪”“愁”等字给全词笼罩了愁苦悲伤的气氛。

3、“银花洒泪”是什么修辞手法?你还能从古诗中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拟人。

“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送友人》。

4、“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是歌声”表达了作者义愤填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词中运用苏武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苏武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执著的民族气节。

鉴赏要点:

1、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从想象落笔,虚处见意。

《小石城山记》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君子三戒(教案)。

教学要点:

1疏通课文,积累有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二、三、四)。

2正确理解课文有关理想人格的表述,并能结合现实加以评析。

第一课时。

内容:通过完成课后有关练习,做到基本上能理解课文的字面意思。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顺便讲评一下上节课默写的情况,强调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二学生自渎课文,尝试性地在课本上翻译练习二中的15个例句,时间8分钟,最后要求能译出十个句子,能翻译六个算及格。

(教师巡视,并不断通报“自学作业”的情况,以鼓励为主)。

三教师快速口译课文,并播放课文对译。(10分钟)。

四又让学生再次补译课后练习中的例句,力争能翻译15个(3分钟)。

五教师讲授练习二,同时通过课件展示如下:(8分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注意它们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不合礼法(与今义近)。

子曰:爱人。爱护他人(今为名词)。

子路不对。不回答(今为不正确)。

譬如平地。使有坑洼的地平整(今同)。

子路问成人。德才兼备的人(今成年人)。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为什么一定(今同)。

2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1)其。

必闻其政。代词,代那个国家。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语气助词,与“诸”连用,表推测。

其不善者恶之。远指代词,相当于“那些”

及其壮也。代词,代前文的“君子”

尧舜其犹病诸。语气助词,表推测,相当“恐怕”

其斯之谓与?同上,有“大概”之意。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与“与”构成“与其”,表选择。

如之何其废之?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可以不译。

(2)以。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而”的意思。

不以其道得之。“按照”的意思。

文之以礼乐。“用”的意思。

亦可以为成人矣“凭借”的意思。

可以托六尺之孤。与“可”组词,有“能够”的意思。

而推以易之“同”、“跟”的意思。

子路行以告。“把”的意思。

六学生用作业本完成练习三(5分钟)。

七教师讲解,学生订正,展示课件(5分钟)。

思考探究三把《宪问十二》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不一定要这样;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第二课时(3月10日)。

内容精读课文,正确理解“君子”的人格及“三戒”“三畏”等。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课题上,交待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从课题入手,把握课文基本思路,讨论如下:

(明确:写“三戒”的是第五个片断,之所以还选其它片段主要是写“君子”的。)。

2请简要概括各个片断写作要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明确:第一个片断写孔子的五种美德,第二片段写,孔子的富贵观,这两个片段实际上是写君子的品格,属于总写;下面四个片断属于分写,先是三四片断,从正面分别写“好人”“成人”的标准要求,再是五六两个片段,从反面分别写“三戒”“三畏”)。

讨论后板书如下(课件展示):

三精读第一节,讨论如下:

1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闻知这个国家的政事,按照子贡分析原因是什么?

(明确:就是因为他有温顺、善良、庄敬、节制、谦让的美德?)。

(明确:子贡其实对此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强调他的方法也很特别;这种特别的方法就是凭借自己美好的人格魅力把对方吸引过来,告知其政。)。

3对于孔子“闻政”之事,你是赞同子贡的看法吗?为什么?

(明确:我不赞同子贡的看法,首先孔子在政治上是积极的,他周游列国就是要推行自己的所谓“仁政王道”,而当时其他诸侯国却很少买孔子的账,他是在政治上很失意落魄才办学搞教育的。因此子贡这样说,只是为了美化老师,歪曲了历史事实,夸大了所谓“圣人”的人格力量。)。

四精读第二节,讨论如下:

1从这节可以看出孔子的富贵观有哪两个要义?而后人对哪个要义作了过分的强调?

(明确:这两个要义是,一,追求富贵,摆脱贫贱本身是正当的,二,追求摆脱要选择合理合法的途径。后人对后一个要义过分强调,导致对一个要义的遮蔽忽视,往往逼人伪善。)。

2如果把他这个富贵观概括为一个成语的话,那么这个成语是什么?

(明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明确:就是要求君子坚守仁道,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精读第三节,讨论如下:

1孔子认为评判“好人”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这个标准就是,一个区域的好人都喜欢,同时一个区域的坏人都讨厌的人,才可以算是“最好人”。)。

2用这个标准去评判“好人”将会怎样?

(明确:不好操作,它前提就是虚拟的,而且因为哪些参评的“好人”和“坏人”往往是被指定的,这就是我们没有真正普选基础的假民主历史渊源吧。)。

六精读第四节,讨论如下:

1孔子首先提出的“成人”的要求有几点?用今天的话应该怎样表述?

(明确:有五点,用今天的话表述为:智慧、坚韧、勇敢、多才多艺、有文化底蕴。)。

2后一段似乎更低的要求,是谁提出的?为什么?

(明确:应该仍然是孔子,一方面孔子是很善于因材施教的,他很清楚眼前这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当自己把“成人”的一般要求提出之后,见到学生莫不言语,马上就意识到这样的高标准,显然会让学生感到高不可及,所以就马上降低要求,作出比较符合学生实际的表述,这样就很能产生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效果;另一方面,子路作为孔子的学生,向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就表现了他想做“成人”的愿望,虽然他性格比较直率,也不至于在老师面前“教训”老师,最多可能提出质疑“今之成人何必然?”,下面的话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学生说的;再说如果真是这样,作为老师的孔子也应该还有后话啊。)。

3“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中的应该怎样理解更恰当?

(明确:教科书上把这句话理解成“早已约定的事不要忘记去做”,这不合事理,应该理解为“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忘记平生承诺之言。”)。

七精读第五六节,讨论如下:

1“三戒”是哪“三戒”,请用今天的话表述。它对今天的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三戒”是,第一,年少时,要戒美色;第二,中年时,要戒争斗;第三,年老时,要戒贪恋。以看来,最后一条对今人有积极作用外,前面两条却还有具体分析。戒美色,如果是说沉溺美色,追求感官满足,这自然要在“戒”之列,但如果把一般的审美纳入其中,并因为审美过程中有激情感性的表现而要“戒”之,我则以为大不可能;戒争斗,如果说这个斗单指那种无序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类,当然要力戒之,倘若,把社会的正常有序的竞争也视为这样的“争斗”,那又打错而特错了。)。

2“三畏”是哪“三畏”,请用今天的话表述,它对今人将产生什么影响?

(明确:“三畏”就是,第一,敬畏自然未知世界;第二,敬畏社会地位高的人;第三,敬畏精英贤人的理论学说。除了第一点对今人有警示价值外,后两点都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高贵者未必就能人民利益的代表,而精英者的学说理论未必就是真理。中国人似乎对“天命”反而不敬畏,大概是唯物教育的结果,而对后两者尤其是垄断了社会资源的“权贵”却很敬畏,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缺少创新,社会落后的重要原因吧。)。

八小结全文,归纳全文主旨和我们自己解读的基本思想;板书:

主旨:阐述了作为君子应具备的情操品格和如何鉴别君子的标准。

解读:联系现实,“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小石城山记》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主要的文言词语:其、之、而、从、少、诚。

2、掌握文中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及省略句。

3、体会作者屡遭贬谪、怀才不遇而渴望改变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屡遭贬谪、怀才不遇而渴望改变的情怀。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宋山水游记中,《永州八记》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它们写于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到永州的十年之间。我们曾学过《小石潭记》,这是作者写水的,那我们今天来看《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记》,看作者是如何去写山的。

二、推进新课。

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略)。

1、多义词。

其一西出(其中的)。

有积石横当其垠(它的)。

其疏数偃仰(它们)。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它,指造物者)。

寻之无所得(西路,代词)。

其上为睥睨、梁酾之形(的,结构助词)。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二者,余未信之(它们,指示代词)。

其一少北而东(表顺承关系,可译为“义”

而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益奇而坚(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投从小石(把,用,介词)。

从慰夫贤而辱于此者(用来,介词)。

2、活用词。

(1)自西山道口径北(北:向北走,名用作动)。

(2)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西:向西,名作状)、

(3)又怪其不为之中州(怪:以。。。。为怪,认为。。。。奇怪)。

(4)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少、多:多出,多产)。

(5)环之可上(上:登上,名用作动)。

3、特殊句式。

(1)介宾短语后置句。

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2)省略句。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于)夷狄。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推进新课。

生:“奇”

师:小石城山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三个方面。小石城山的形状,山洞的深窈,山石树木分布的情态。

生:类智者所施设也。

师:作者在第二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生: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

师:什么原因使作者由相信造物者确实“有”又怀疑造物者是否真的存在呢?

明确:那是因为造物者将本来应该放置在中州的山水放置在了偏僻的永州,这种安排对于像小石城山这种不公平的安排怀疑造物者是否真的存在。

生:作者是以小石城山的奇石自比,抒发了个人的身世之叹,愤懑之情。

师:本段还有一个句子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是二者,余未信之”,作者为何这样说?

生:柳宗元不相信这两种说法,这两种安慰之词都不能代替或者抚平柳宗元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柳宗元不相信第一种说法,表明他并不满足于在游山玩水中优游度日,对这种生活现状他是不满意的,他想摆脱现状;柳宗元不相信第二种说法,那是他不承认永州只有奇石而没有人才,他觉得永州也有人才,比如说柳宗元自已,他应该到中州施展他的抱负。所以,我们看到在抒发身世之叹愤懑之情之后,作者还在议论中寄托了他的志向和人生态度,那就是虽然处于逆境,但仍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交代小石城山的方位。

写景土堡的形状。

描绘山石的瑰玮山洞的深窈景色奇丽。

山石的分布。

相信确有造物者。

议论怀疑造物者是否真有怀才不遇。

否定当地两种说法。

吴日妹。

春江花月夜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名来源、乐曲结构,掌握作品的表现方法。

2、使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形象等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了解音乐和文学共同的美。

4、学习如何将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音乐简介。

《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传抄本,至今已流传了128年。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为《浔阳琵琶》。20世纪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作品分为十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g乃归舟及尾声。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2、作者简介。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3、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二、音乐分析。

(一)江楼钟鼓(引子)。

引子是节奏自由的散板,琵琶用弹跳、轮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阵阵低沉的鼓声。箫和古筝奏出的波音犹如远处钟声回响,水面碧波荡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非常细腻。

(二)主题赏析:

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

(三)花影层台:

音乐主题在六小节徐缓的.曲调之后,琵琶突然弹出了四个作移位模进的短句,急促而热烈,描写了花枝弄影、香飘春江的情景。

(四)渔歌唱晚。

远处白帆点点,渔歌飘渺由远而近。箫的领奏与琵琶、木鱼的伴奏好似渔夫一边摇橹一边歌唱,其他乐器在每句最后的长音齐奏,又如船上众人应声和唱,渔民怡然自得的神情隐约可见。这一段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也为乐曲增添了诙谐、活跃的气氛。

(五)g乃归舟与尾声。

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节奏由疏到密,乐器的数量由少到多、逐一加入,使全曲紧凑有力、激动人心,形成全曲的高潮。描绘了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归舟破水、浪花飞溅、百舟竟归的热闹场面。尾声音乐渐弱渐慢,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安详,使人沉静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

三、诗歌赏析。

(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三)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四)。

四、写作特点。

1、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2、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3、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4、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同时,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诗句,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统一,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的:

1,赏析文章语言的诗意美。

2,赏析文章描写景物的画面美。

3,赏析文章中折射出的思想美,朋友之间浓浓的深情。

教学重点:文章描写景物的画面美。

教学难点:从景物入手,品味意境,感悟意蕴,领略书信中浓浓的友情美。

教学方法:听、读、说、写,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板块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

教学用时:一课时(或1.5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解释题目,简介作者,问题式导入。

课堂流程:板块教学,课堂高潮:品说(画)环节。

第一步:美美的听,听两遍。

第一遍,听准字音,再一次熟悉课文,个别学生演板,标注读音,齐读生僻字词音。

第二遍,找出本文景物描写集中的语句(思考: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留置悬念)。

第二步:美美的读,读三轮。

第一轮齐读,读准节奏(句读)。

以第一段为例,简单划分相关语句的节奏,齐读。

第二轮自由读,读出感情,(重点读景物描写集中的语句,进一步想想意境折射出怎样的意蕴?意蕴指的是作者通过塑造一种艺术境界带给读者的思想情感体验。)。

第三轮范读,读出美来(配乐).指定朗诵优秀的学生范读。

第三步:美美的品(美美的画)。

合作讨论:景物描写的美或者说特色,。

个别特长生情景再现: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相关内容。

第四步:美美的说,说出该书信景物描写的特色,分析的结果呈现。

第一段描写是蓝田的冬夜图,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

第二段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了一幅春色图,把春日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大篇幅的写景?

1、吸引朋友来看。

2、表达对朋友的关心,体现深挚友情。

3、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五步:美美的'写,(随便挑选冬景或者春景描写中的四个景物词语,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最好不少于100字)。

回忆:。

1.插入式。

2.解释式。

3.仿写式。

4.情景设置式(语境式),即放入具体语境中加以想象和联想,写成一段话。

板书设计:板书不是固定的,要看学生讨论的结果定。

相关材料补充:

“四美”注为谢灵运在《拟魏太子邺中诗集序》中所说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上身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天宝年间,唐玄宗沉溺于声色骄奢之中,“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宰相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的奸臣,媚上欺下,制造冤狱,许多正直有为之士,都纷纷遭到排挤,甚至无辜被迫害致死。朝廷被恐怖气氛笼罩着。李林甫死后,又有奸相杨国忠专权,朝政仍是腐败不堪。王维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不敢与之决裂,后又购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便采取了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他先是隐居终南山,裴迪亦曾与之同隐居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天宝后,裴迪从政蜀州,王维仍在辋川别墅,便写了这封信,邀裴迪再来山乡,共赏自然风光。信中极写山中的静美境界,如画景物,并追忆彼此的昔游之乐,抒发了隐者的清高恬淡情趣。文章清新可爱,与他的自然风景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读之令人神往。

王维与裴迪的友情。

裴迪是同王维来往最多的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他开元末在张九龄荆州幕府,后到长安,曾隐于终南。维得辋川别业后,常“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在王维与裴迪唱和的诗中,多称迪为“秀才”。裴迪今存诗二十八首,都是同维的赠答、同咏之作;而维集中同迪的赠答、同咏之作,则达三十余篇,其数量超过维与其他任何一个作者的这类作品,由此即可见两人之间交往的密切。又从王维的宽慰裴迪(见《酌酒与裴迪》诗)和裴迪的冒险到菩提寺探望王维(时维被叛军拘于寺中),也可看出他们之间互相关心、患难与共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两人的思想、志趣相合作为基础的,用王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携手本同心”(《赠裴迪》)。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粤教版高二选修

在伦敦的同一条街上,住着三个裁缝。为了招徕顾客,他们都在广告上大做文章。一个捷足先登,在橱窗广告牌上写下一行醒目大字:“伦敦最好的裁缝。”全城第一,口气不小。另一个看后反应敏捷,在同一天也挂出一个广告牌:“英国最好的裁缝。”全国第一,更胜一筹。第三个裁缝自然不甘败下风,但他头脑冷静,没顺着他俩的思路写下去,却出人意料地在自家广告牌上写道:“本街最好的.裁缝。”结果一语惊人。

提炼观点:

不人云亦云,要有创新思维。

方法指津:

材料之中有倾向--抓关键句法。

但他头脑冷静,没顺着他俩的思路写下去,却出人意料…。

练习1找出下面材料的关键语句,并提练出论点。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

观点:人不可自护所短。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背诵、默写诗歌。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作者是如何应用想象及夸张来写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了解李白不同内容诗歌的不同特点以及艺术风格,通过这四首诗歌体会李白豪放飘逸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教学重点:1、

教学难点:2。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平台。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教科书中误为“泰安”),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后随家人一起迁居于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742)奉诏人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磷幕,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王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他的性格豪放不羁,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后退隐江湖。他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课文简介。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

1.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天宝三载(744),李白因“忤逆权贵”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只好南下漫游,继续寻求进身之机。他曾与高适、杜甫等东游梁宋、齐鲁,后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此诗应为诗人南游前留别东鲁诸公所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之人听到过仙人天姥之歌唱而得名。其与天台山相对,二山峰峦峭拔,令人仰望如在天表之上,苍茫一片如入仙境。李白初出川时就想游历越东,其《秋下荆门》有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人剡中”。

2、读作品。

3.基本解读:

这首诗为留别友人所作,通过写梦中游仙境界,表达诗人不满社会现实,不为名利所困,蔑视权贵的高尚节操。(主旨)。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梦游之缘起,从开始至“对此欲倒东南倾”。

“海客谈瀛洲”四句,以虚衬实,海外仙山之瀛洲让人觉得虚无缥缈,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云霞或明或灭时却可见到,应比仙山寻访起来更易。

“天姥连天向天横”四句。天姥山为越东名山,钟灵秀绝,但与国内其他名山如五岳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了,但诗人却说它比五岳还要挺拔高耸。而有名的天台山则是倾斜着如同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是诗人梦中的天姥山,是被诗人大大地夸张了的天姥山的幻影。

第二部分写整个梦游历程,从“我欲因之梦吴越”至“失向来之烟霞”。

“我欲因之梦吴越”二句,写诗人正是按越人所述而产生了梦游吴越的念头,于是进人了梦境。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夜月的照耀下,诗人飞过了镜湖直到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六句。剡溪是谢灵运当年住宿过的地方,那里清绿的水流荡漾四溢,猿声清啼不已,环境美好。诗人穿上谢灵运当年所制的“谢公屐”,攀登上梯子一样直立的石级,走到半山峰,忽见海上日出,光华四射,还听到空中天鸡啼鸣。谢公屐,据《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千岩万转路不定”六句继写山中所见。本是一片曙光,经过千岩万转之后,在迷人的山花之中徜徉,倚石小憩之时,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间变化之快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只听见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中,深林为之战栗,层峰为之惊动。不仅有生命的震撼不已,连无生命的'烟、水、青云都阴郁沉沉,似有暴雨突至。

“列缺霹雳”十句,写山中得见仙子的情形。诗人正在惊骇之际,忽然电闪雷鸣,山峰崩塌,露出一个岩洞,石门訇然中开,却见洞天福地出现了:“云之君”们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群仙毕至,盛况空前。

“忽魂悸以魄动”四句,写刚刚在梦中得见神仙,却很快醒觉,梦中的情景不见了。

第三部分是梦醒后的感叹,从“世间行乐亦如此”至结尾。

梦境消失,诗人于惊悸中返回现实,方知“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人生多少失意的感慨!而唯一能抚慰诗人内心创伤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即徜徉山水之间,寻仙求道之乐。诗意至此,或可完结,但诗人却另加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如响落天外,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唱出了封建社会多少怀才不遇之士的愤激心声。

4.鉴赏要点:

这首诗写梦中游仙所见,内容丰富、曲折,表达了诗人不满现实、蔑视权贵的可贵精神和桀骜不驯、不为名利所诱的崇高人格气节。

此诗奇谲而变幻莫测,运用夸张和神话,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历来被当作李白代表作之一。全诗“变幻恍惚,尽脱蹊径”(许学夷《诗源辨体》)。诗人抛开现实时空的牵制,任由想象的驰骋,把天姥山这一浙东普通之山写成一个神仙聚集的洞天福地。

诗的语言格调奔放,以七言为主,问用四、五、六、九言,句法错落有致,用韵变化多端,这正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豪放飘逸诗风的完美结合,不愧是千古名篇。

5、谈感受,再次品读作品。

第二课时。

哭晁卿衡。

1、写作背景简介。

晁卿衡,即晁衡,原名安陪仲麻吕,日本人。唐开元五年(717),日本国遣使来朝。使臣在长安期间,主要研习儒家经典,玄宗曾诏令四门助教赵元默到鸿胪寺为之讲授。日本使臣所得朝中赏赐,全部用来购求经书文籍。使命完后,渡海回国。晁衡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但学成后并未立即回国,而是留唐做官,历任左补厥、左散骑常侍、秘书监、镇南都护等职,与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天宝十二载(753),晁衡返日探亲,途中遇大风,传言被溺死。李白作此诗哀悼他。而据考证,晁衡并没有遇难,而是随风漂至海南,辗转回到长安,继续任官,直至大历五年(770)卒。

2、读作品。

3.基本解读。

这首诗表现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别的真挚友情。(主旨)。

首句“日本晁卿辞帝都”以赋笔点出晁衡辞官返国。

次句“征帆一片绕蓬壶”由眼前联想到晁衡旅行之遥远和艰险。“征帆一片”形象传神,在茫茫大海之上,行船恰如一片树叶一样漂浮在水面之上,可谓险象环生。据《十州记》,蓬莱山对着东海东北岸,周遭五千里另有圆海绕山,圆海水黑,人称为冥海,无风之时尚且洪波万丈,人不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把守,是太上真人所居之所,只有飞仙才能通过。此句联想景物,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句“明月不归沉碧海”以比喻手法写晁衡之遇难。明月,是说晁衡高洁的人品如明如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所比自然贴切,带出末句无限惋惜和悲愁。

末句“白云愁色满苍梧”抒发诗人的悲痛心情。晁衡遇难,在诗人眼中不仅是朋友们的悲痛,连天宇似乎也是愁眉不展:层层白茫茫的愁云笼罩在海上的苍梧山上,好似在悼念晁衡的仙去。此处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

4.鉴赏要点。

此诗表达了与日本友人晁衡之间跨越国别的真挚友情。

全诗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而又飘逸。诗人寄悲情于景物,又借景物以抒悲情。三四句中,“明月”既是自然景物,又可以看作是诗人采用了比喻手法来写好友的人品如明月一样清高皎洁。这样的友人遇难,正如明月沉海,让人该生多少痛楚!

拟人手法的运用。第四句中的“白云愁色”是拟人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这样,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抒情手法巧妙含蓄。

5、畅谈对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认识。

6、读作品。

《管仲列传》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从来都是相依相随的,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酒后佳作更是不不胜枚举。其中有一位唐代诗人最著名,人们称他“诗仙”,他却称自己为“酒中仙”。这位诗人就是--李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将进酒》。

(板书课题)。

二、目标。

1、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

2、在诵读中体会诗人豪放的诗风。

三、题解及背景。

将:请。“将进酒”就是请喝酒。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写于作者51岁,天宝十一年,作者与朋友岑勋到元丹丘家做客,从而写下了这首传世名篇。

四、诵读。

1、请同学说需要注意的字音。

2、齐读。

3、听录音朗诵,感受诗人的情感。

4、自由读,思考问题:哪些字能直接体现诗人的情感?

五、整体感知。

问:哪些字能直接体现诗人的情感?

可能的回答:悲、欢、乐、寂寞、愁。

诗人通过这首诗究竟想抒发什么情感?下面我们一起走入李白的情感世界。

六、理解情感。

1、分组讨论。

(幻灯显示:走入李白的情感世界。我读出了李白……的情感,是从……句中读出的,因为这句诗……)。

大家看黑板上的`提示,请大家按照黑板上的形式组织话语,尝试理解诗歌的中抒发的情感。前后4-6个同学为一组,讨论5分钟。

发言。把找到的句子读出感情。

2、理清情感线路:(板书)。

悲--欢--愤--狂--愁。

诗人的欢乐是真心的欢乐吗?

明确:不是,这是诗人进行自我排遣、自我开解的方式。

诗人的情感富于变化,悲欢交迭,但欢乐也是无奈的欢乐,所以全诗的情感基调还是悲愤(板书)。

明确:矛盾,复杂。

这是李白积极入世与消极出世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如果他能安心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又哪里来的“万古愁”?如果他真要“但愿长醉不复醒”,何必去想“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方面,他有着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他又不满现实、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我们想,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不是也是这样?他与李白一样有着复杂的矛盾,由此才写下了《离骚》不朽名篇。因此我们说,伟大的矛盾和挣扎,往往催生伟大的作品。

4、“愁”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说“万古”?

明确:愁--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贤不必用,壮志难酬。

万古--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这的的确确是“万古愁”。

七、体会诗风。

1、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愁绪和悲慨,我们读的时候有没有消沉的感觉?为什么?

明确:有气势、豪放。(板书)。

2、从哪里能看出豪放的诗风?

学生发言,顺带分析手法。

3、读出豪放。

八、拓展延伸。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许多人都以此为题写下了诗篇,同是唐代诗人的李贺也写过《将进酒》,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我们刚感受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格,其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所塑造的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来我将要认识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x一xx一xx一x和xx一xx一x一x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

记得在学《威尼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过其中的景色描写,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还记得王国维对此概括的一句话吗?在写作中,景色的描写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写作个简单的练习,大家来写写“雨”。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绘,以此寄托作者的情。我们说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围就是意境(以《沁园春•长沙》作示范)。所以我们发现要理解一首诗歌对于对于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改为尽,皆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八、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3、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十、背诵。

十一、作业布置,背诵,抄写四遍。

巧妙使用论据稳拿作文分数粤教版高二选修

如同是用巴尔扎克的事例,在以“从逆境中奋起”为观点的散文中可以这样用: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宫刑终成《史记》,巴氏还债世有《人间喜剧》。

而在《压力--成功的催化剂》一文中作者却是这样使用的:“为生活所困的人注定会有压力,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年青时一贫如洗,生活上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债主来摧债,迫于压力巴尔扎克把自己关在房里,一心一意写文章,终于写出鸿篇巨作《人间喜剧》,深刻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强者就是这样,在压力下悄然崛起;强者就是这样,凌驾于压力之上巧妙地化解压力。”作者从议论的需要出发对巴氏因生活困窘而写作成功的事迹作了较详的叙述,并且事例前有观点,事例后有分析。

(2)小结。

以后写论据时,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文章的论述方式。

4、正反并用,充分有力。

议论时如能将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同时使用,形成鲜明对比,那么论证将更加有力。

(1)展示高考满分作文,进行点评。

如刚才我们在前面说到的《谈意气》一文,作者连举了陶渊明屈原介子推为例,充分说明意气在他们神圣的充分表现。其实为了使论证更有力,作者还举了反面例子来加强论证。如:

正面论述--陶潜宁愿采菊东篱下,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屈原宁愿沉入汨罗,也不愿与世俗为伍;介子推宁愿烧死山中,也不愿用腿肉换取官职。

反面论述--秦朝赵高,指鹿为马,家官晋爵;唐代李林甫,口蜜腹剑,深得宠信;明代魏忠贤,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生祠”满天下。然而他们的结局呢?赵高留下了一个“指鹿为马”的荒唐语;李林甫落得个“口蜜腹剑”的千载骂名;魏忠贤生前的“荣耀”何尝留下一个?这一切,正如臧克家所说的: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体烂得更早。

(2)小结。

从以上的满分作文中,我们都知道正反论述的好处。所以在以后的作文中,可多用此法。

三、结语。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论据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如何运用应由文体,风格等多种因素决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有广取材料的意识,巧用材料的能力。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够多点去积累素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布置作业。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身,装作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身捡起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那里换了三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掉出一颗,彼得一看,赶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材料中“彼得懒得弯腰”,主动放弃了捡马蹄铁的这一“弯一次腰”的“机遇”,从而导致他“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的结果,由此看来,机遇是不可失的。请以“机遇”为话题,写一些关于“机遇”的论据,方法可参照上面所给的例子,灵活运用。

《仁者爱人》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脉络,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2、体会平时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本小说层层推进的结构。

【教学重点】。

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及轻松幽默的艺术笔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作者简介。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小说了,你们觉得这篇小说的主题属于哪个母题下面的?

明确:战争与和平。

这是一篇写战争的小说,但是我们从小说里却感觉不到硝烟的味道,反倒觉得轻松幽默有趣,这正是这篇小说的作者独有的特色,他的小说几乎都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温暖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限、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读完全文,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可能说的答案:鬼子最后和野猫同归于尽,大快人心;朱阿每次举枪射击却屡次不成功,他的枪法太拙劣了;朱阿和鬼子都太傻了等等。

2、朱阿的确很滑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说中对他的外貌描写。

生齐读,然后说说对朱阿的印象。

明确:朱阿是个矮胖子,还戴圆锥形毡帽,身着大圆点衬衣,用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毫无审美观念,像个小丑。

学生可能说的答案:讽刺战争,尤其是侵略性战争;表现人们已经习惯了战争,人们对战争麻木了(师:朱阿为何回村去?为“花大姐”,可见人们并不麻木);表现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森林中的牲畜就好比人,牲畜们一个接一个出场,把鬼子弄得晕头转向,使鬼子误把野猫当家猫,最后和野猫一同滚下了山崖,表现了齐心协力战胜敌人的主题。

三、具体赏析课文。

明确:林子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诺亚方舟,林子内宁静安详,生机勃勃,没有血腥,没有恐惧,是战争的避难所。

2、作者选牲畜林这个地点有什么用意?

明确:一是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扫荡后的狼藉形成对比,二是多岔路多荆棘迷宫般的森林为朱阿和鬼子的较量(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3、鬼子抢走了朱阿在世上唯一的财产,朱阿像抢回来。但是每次当朱阿举枪射击时,就会被阻止,朱阿一共举了几次枪?找出来齐读并分析朱阿举枪时的表现和人们的反应。

明确:第一次:“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朱阿手中的枪跳起了塔兰泰拉舞”;这是借喻,孩子说你把我们的猪打死了,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侧面反映战争的残酷。第三次:“朱阿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这是夸张。第四次:姑娘的话和朱阿眼中像烤肉的铁叉一样的猎枪暗示了乐观精神对战争阴霾的反抗。第五次:小姑娘宁愿失去财产,也不忍心看到兔子丧命,可见她淳朴善良,热爱生命。第六次:朱阿终于射击成功,可惜没打到鬼子,反倒把可怜的吉鲁米娜的老母鸡给打死了。

明确:在情节上称为“摇摆”,在结构上称为“延迟”。“延迟”时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详见书本78页)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一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

5、“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一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第三,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明确:因为这次射击时朱阿是躲在他自己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

7、朱阿终于开了枪,结果是什么都打到了,就是没打中鬼子。请你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说说这个结局的合理性。

明确:朱阿的射击本领,前文有充分的渲染:他“从来瞄不准”,“他会把铁砂粒打到同伴的屁股上”。当他试图瞄准鬼子使眼前却总是出现晃动的牛屁股。而此后那些牲畜主人不断给他施加压力,使他的猎枪晃动得更厉害,“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这样的枪法和心态,决定了他不可能射中目标。

8、小说最后的结局--鬼子与野猫在打斗中坠下石崖,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并且意味深长。请你品味其中的意味,从鬼子的性格和其他情节分析这个结局的合理性。

明确:鬼子的贪婪、愚蠢,造成他在森林里迷路,而在转悠时看到的奇特景象,让他产生“诺亚方舟”的幻觉。所以,当他最后面对凶恶的野猫时,也“已毫不奇怪了”;朱阿胡乱开枪给他造成了惊吓,使他产生要主动上前抱住那只“家猫”欲“聊以自慰”的念头,最终他把增加送下了石崖。可见,最终的偶然其实时事出有因的,是情节发展的必然。

总结: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纵观全文,只有这个“游击队员”和小说开头的“扫荡”两个词透露出抵抗的色彩,其余的,好像是那么自然而然。“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小说借“牲畜林”这个意象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和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的理想。

四、作业。

1、阅读话题:结构。

2、阅读《半张纸》。

《蜀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班次:小组:姓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听读,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语气读出诗词的情感,并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两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鲍照对门阀制度的愤懑不平之气。

感受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和钦敬之情,体会诗人功业未就的苦痛。

【重点难点预测】: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学习《拟行路难》。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为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

3、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5、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6、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学习《蜀相》。

【知识链接】。

1、诗人生平简介。

2、写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

“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频烦”,多次地烦劳。“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6、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课堂小结与梳理(从知识、学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七、当堂检测。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d)。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颔联中哪两个字写出了冷落凄凉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

谢一彰。

相关范文推荐
  • 11-26 高一国庆趣事(专业16篇)
    优秀作文是在写作过程中以自己的观点和艺术技巧展示出来的一种作品。推荐大家阅读以下优秀作文范文,它们展现了不同层次的写作能力,对写作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 11-26 十九届六中会心得体会纪检(实用17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参考以下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的要点和技巧。约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自2017年
  • 11-26 大众创新心得体会范文(22篇)
    3.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验和感受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我们不难
  • 11-26 圣经读后感圣经读书心得(模板16篇)
    读书心得是对读书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在以下的读书心得范文中,可以发现不同作者的独到见解和思考方式。《礼仪圣经》是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11-26 幼儿园教师节教案(模板17篇)
    通过编写幼儿园教案,教师能够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范文,供参考和借鉴。9月10日是教师节,作
  • 11-26 一步一步再一步(热门19篇)
    优秀作文能够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老天爷未尝不懂得嫉妒,因为它本身
  • 11-26 奥运就在我身边(优秀21篇)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句子的结构,使作文更加生动和有力。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的,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掌握写作技巧有很大的帮助。
  • 11-26 陶行知读书心得(专业17篇)
    读书心得是记录和分享自己阅读过程和感受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读书的快乐和收获。9.读书心得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 11-26 普通员工工作总结(实用22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是对工作情况的记录,更是对自身成长进步的回顾和思考。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良好的月工作总结成为了职场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
  • 11-26 执行力学习心得(模板17篇)
    通过学习心得的总结,我们也可以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增强自信心。以下是一些优秀学习心得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发,一起来欣赏一下吧。